浅析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doc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数学思维指的是通过数学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逻辑思维则是指运用逻辑推理和推断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并针对其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进行讨论。
一、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思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是学生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为了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具体如下:1. 提倡探究精神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对待数学问题要积极主动,提倡他们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培养数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
通过教授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逻辑思维的培养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1. 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逻辑问题,让学生进行推理和答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推断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思维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思维作者:刘兴顺来源:《读与写·中旬刊》2018年第04期摘要:在以往的教学中,中学数学中的逻辑特点往往被忽视,即使有提及也会过于形式化,因此,在这一方面,学校一定要加强改革,转变思路。
本文就数学的逻辑特点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其逻辑特点提出了相关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中学数学;逻辑特点;思维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41-011.引言中学数学中存在着复杂的逻辑特点,掌握这些逻辑特点对解答数学题有很好的帮助,这些逻辑特点主要包括:思维抽象、符号简约、命题复杂等特点,老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要把这些逻辑特点灌输在学生的思维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2.逻辑特点2.1 思维抽象。
在中学数学中,思维抽象是其显著的特点,稍稍把握不好就会迷失方向,它与语文、历史等文科类的科目不同,数学的表达方式多以符号而不是文字,符号与符号之间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关系,如果不进行深入的理解,就很难把握其中的逻辑关系。
而且在我国,区域性教育很明显,土地辽阔的后果就导致方言众多,老师用不同的方言教授学生,很容易造成让学生思维模糊的解释,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理解。
因此,教师要正确把握数学思维,否则会造成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理解不全面等问题[1]。
2.2 符号简约。
符号简约,但是逻辑关系紧密而且内在化,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引导学生发现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发现符号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思路,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只要学生能学会,教师可以采取任何办法,但是,这只局限于短期的教学,时间一长,弊端就会显现出来。
学生会因为学的知识越来越多,从而导致没有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
但是,如果教师从一开始就引导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学生会经历由简单到难的过程,从而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做到真正的学会数学。
2.3 命题复杂。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数学的学习和思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其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而逻辑思维则是指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本文将探讨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一、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数学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数学思维包括观察、归纳、抽象、综合等过程,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其次,数学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通过数学思维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水平。
最后,数学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逻辑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逻辑思维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逻辑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
逻辑思维包括观察、分析、推理等过程,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的规律,把握问题的关键,辨别问题的要素,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其次,逻辑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够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和思维准确性。
最后,逻辑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形式思维和抽象思维。
数学是一门形式严谨的学科,逻辑思维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形式思维和抽象思维习惯。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中。
2.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观察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
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解题思路提升策略数学是一门条理性极强的学科,其学习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
初中阶段是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该如何有效增强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重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要素1. 概念解释: 数学概念是逻辑思维的基础,学生要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参与逻辑推理。
2. 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是数学思维的精髓,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例如由定理推导出结论;归纳推理由特殊到一般,例如通过观察多个例子发现规律。
3. 抽象能力: 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数学对象,学生需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并进行逻辑分析。
4. 分析能力: 逻辑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关键信息,并通过合理的推断和判断。
5. 问题解决能力: 逻辑思维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学生必须应用逻辑思维能力,选择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提高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思路的策略1. 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
教师应注重概念的讲解和理解,引导学生对基本公式、定理进行推导和证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保障。
鼓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及时复习,并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勤思考的习惯。
3. 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针对逻辑思维的各个要素,设计多类型的练习,指导学生提升推理、抽象、分析、问题解决等能力。
例如:演绎推理训练:实际证明题、逻辑推理题、选择题等,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训练:通过观察和实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行归纳推理。
抽象能力训练: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
分析能力训练:通过对解题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判断。
初中数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方法
初中数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方法逻辑思维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它不仅仅是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的,还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物。
初中数学是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通过学习和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介绍初中数学中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逻辑思维主要包括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
分析思维指的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逐个进行分析和解决。
综合思维则是将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整合,得出最终的结论。
这两种思维方式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都非常重要。
首先,分析思维在初中数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逐步解决。
比如,在解决代数方程时,我们可以先将方程拆解成各个单项式,再通过观察各项系数和次数的关系,逐步求解。
这样做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条理地理解问题,减少错误解答的可能性。
其次,综合思维在初中数学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能需要将多个不同的方法和概念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思维。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我们可能需要将各种几何知识进行整合运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解题思路。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初中数学中,问题解决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套公式解决,有些问题需要通过推理和试验求解,有些问题则更偏向于创新思维。
综合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首先,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套公式的方法进行解决。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运用相应的公式和定理,可以较为方便地求解。
例如,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可以直接套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公式,将方程变形后求解。
其次,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推理和试验的方法进行解决。
推理是一种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逻辑和数学规律推断出结论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逐步得出答案。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
师的 课 堂 表 述 , 旨在 准 确 表 述 某 个 概 念 或 或 公 理 , 士 兵 在 射击 比武 中, 无 论 其 射 击 技 术 多 尽管命题复杂, 但 其 逻 辑 推导 过 程 知 ,
对 于 那些 语文 基 础 不佳 的学 生 , 估且 不论 学 以 题 设 和 结 论 为 例 , 方能有的放矢。 同理, 面 对 复 杂 的 中 如: 如 果 两 条直 线 与第 清 楚 ,
摘
要: 中学数学教 学, 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严谨学科。 一 位出色的中学数学老师, 其学科 素养鲍 非仅限于中学数学本身, 还应具备扎 实
的中 文写作 与 课 堂表述功底 , 尤其是要深谙形式逻辑 学, 并能依 照数学的特 定符号将授课 内容融入自己对学科 的理解, 严密自 然的将题意或要 点表述于课 堂, 解题过程中, 除了 要洞悉各要点之 间的内 在逻 辑关系 外, 还应 自 觉养成举一反三、 多 维 思考. 积累题库等思维路径 , 尤其是基于质 疑 思维的抓本质, 谋规律的良好思维习惯。 关键 词: 中学 数学教学 逻辑特点 思维路径 中图分类号 : G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l 6 7 4 — 0 9 8 x ( 2 0 1 5 ) O 4 ( b ) 一 0 1 2 6 - 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是否理解 , 就 连 表 述 本 身 的 内 在 逻 辑 性 三 条直 线 平 行 ( 欲 顺利 、 正确解题 , 也 有一 个 准 题设) , 那 么这 两 条直 线也 学 数 学 题 , 也 未 必 明了, 如 再遇 到普 通话 不好 、 表 述含 互 相 平 行 ( 结 论) 。 此 为 简单 命 题 , 复 杂 命 确 审题 的问 题 。 须知 , 审 题 是解 题 的 前 提 , 糊 的 数 学 老师 , 其课 堂 接 受 效果 可想 而 知 , 题 常 以 另 一种 假 设 句 表 述 , 即 “ 如 果 …… 那 而 且 是 无可绕 过的 前 提——不知 题 型题 意 , 不 准 而 白费 功 何 谈 师 生 之 间的思 维 同 步、 愉 悦 教 学 ?实践 么……” 的形式 。 如此表 述时, “ 如果” 后是 提 笔 就 解 极 易 因理 解 不 全 、 审题 的要 点 在于 : 一 是 首先 弄 清 题 意 , 印证, 但 凡 令 学 生 满 意 的 中学 数 学 老 师 , 无 题 设 ,“ 那 么”后 是 结 论 当然 , 有 些命 题 的 夫 。 不 熟 谙 教 材、 精 通题 型 , 尤 其 是 课 堂逻 辑 表 题 设 和 结 论并 不 明 显, 需 要 分析 才 能 找 出, 尤其是 吃透其命题的数学逻辑 关系t 二 是 述, 均 有 其优 长 之 处 ——善 抓 要 点 、 精 炼 抽 例 如 , 从 数 学 的 内在 规 律 上 洞 命题 “ 对 顶 角 相 等 ”可写 成 “ 如 果 两 通 过 该 逻 辑 结 构 , 悉 给 出的 隐 含 的 条件 , 为 进 一 步 求 证 或 推 象、 逻 辑 清晰 ; 而 不择 要 点、 逻辑 含 糊者 , 即 个 角是 对顶 角 , 那 么这 两个 角相等 ”。 便 是 尖子 生也 往 往心 生不 悦 。 ( 5 ) 富于情趣, 逻 辑 思 维 生活化 。 中学 数 导 确 认 正确 解 题 思 路。 ( 2 ) 巧于 做 熟 , 转 化点 上觅 蹊 径 。 商海 创 业 经验 中, 有一 则普 遍 认 同的成 功 要 诀— —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思维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思维作者:范玉荣来源:《经营管理者·下旬刊》2016年第03期摘要:文章探讨了中学数学的逻辑特点,从数学的逻辑特点出发能够树立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解题能力,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数学逻辑特点思维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的逻辑特点往往被忽视,现代数学教学表现为功利性过强。
从教学角度分析,中学数学的思维抽象、命题复杂,了解数学逻辑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最好方法。
要求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从逻辑入手正确解析数学。
一、中学数学的逻辑特点从整体上讲,中学数学具有四大逻辑特点。
即思维抽象、符号简约、命题复杂且逻辑思维生活化。
具体表现为:1.思维抽象,符号化的逻辑表达方式。
符号是数学独特的语言形式。
与语文、历史等富有生动色彩的语言形式来说,数学语言则显得枯燥、难懂。
数学概念之间往往具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不能发现其内在联系,则很难理解其中之一。
数学的这一逻辑特点也对教师的表达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我国中学地域性明显,很多教师采用明显的方言教学,这样很容易造成思维模糊的诠释。
解决数学问题,解题思路是关键,仅对一道题目分析而无法触类旁通对数学来说意义不大。
在枯燥的教学方法中,不能正确把握数学思维也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消极作用。
2.符号简约,逻辑关系紧密且内在化。
数学符号之间通过某种既定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解决数学问题则需要教师和学生发现其内在逻辑。
如数学理论证明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从已知到未知都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洞察其中的联系性,提高解题效率。
简约的数学符号之下还蕴藏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过分重视知识点的讲解,为了完成课堂任务,往往采取只要学生懂,就通过的教学方式。
这种普遍统一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开发具有消极的作用,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从简单的数学知识过渡到较难的数学知识,一旦知识累积增多,则其解题思维将变得模糊。
3.命题复杂,逻辑推导假设化。
探究初中数学教材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初中数学教材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初中数学教材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学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
本文将探究初中数学教材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并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一、数学教材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数学是一门严谨而逻辑性强的学科,初中数学教材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逻辑思维。
首先,教材中的各章节和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学生需要掌握和理解前面知识点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学习后续的内容。
这种递进式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教材中的习题设计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习题设计有时会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例如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未知结论的真假,或者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逻辑推理和证明。
这些习题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知识点的递进和习题设计的合理性,教材还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通过举一反三、归纳总结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的示例分析和解题方法的引导,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问题解决思路,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数学教材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教材通过具体的问题场景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往往会提供真实的问题情境,并要求学生从已知条件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与抽象概念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用途和意义,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此外,教材中的拓展性问题和应用题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推理。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同时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摘要: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数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纵观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由于数学教师长时间束缚在“以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常常集中在达成数学知识目标下,弱化了数学教学中思维目标的发展,阻碍和束缚了数学学科素养的落实。
基于此,从应试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指向逻辑思维能力,重塑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一线初中数学教师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从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上来说,初中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阶段,数学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学科。
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教学理念比较滞后。
新课改背景下明确提出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一词,明确了当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趋势和方向。
纵观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自身持有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当前,由于教学观念依然停留在单一的知识层面,忽视了能力目标、思维目标的培养。
由于思维目标的缺失,致使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常常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参与知识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
但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长期束缚在应试教学理念下,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应试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并借助题海战术强化知识训练。
这种教学理念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使其在学习中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严重束缚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再次,学生没有形成思考的习惯。
在以往的数学学习模式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极强的依赖性、被动性,在课堂学习中常常跟随着教师的节奏,待到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也并未主动思考、分析等,制约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议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应用
浅议初级中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应用数学教学是逻辑思维的实践场所,数学的基础是逻辑,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数学学习的高度和目标。
在初中阶段,逻辑思维的培养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为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数学教育教学的起始点是情感,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正面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东西,而是一个富有活力、充满创造性的科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的活跃性、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数学问题引入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告诉学生数学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并且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用到数学的方法去解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数学的逻辑性,让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数学思维训练、问题解决等逻辑思维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出问题,拿出方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数学学习的灵魂,高层次的数学思维要求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
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探究和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
四、建立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的动力源,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事物时,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发现、探索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建立问题意识,使学生知道数学的学习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举一反三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从一个问题出发去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达到了在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五、丰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效果,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时尚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教学实验、互动教学等都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初一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初一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数学作为一门科学而言,既具备了科学性的严谨性,又具备了艺术性的美感。
因此,在初一数学学科教学中,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初一数学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培养逻辑思维的必要性逻辑思维是指通过合理的思考和推理,从已知的条件中得出结论。
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环节。
初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往往需要学生将其分解为具体的步骤和条件,通过逻辑推理来解决。
只有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准确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整体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不仅仅是一堆独立的知识点,更应该是一个整体。
通过培养逻辑思维,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和概括,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再次,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术风范。
逻辑思维要求学生进行精确的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条理性。
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逻辑思维的策略与方法1. 培养学生思维敏锐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设计和举一反三的思维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敏锐性。
启发性问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主提出,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2. 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核心。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基本的逻辑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填空推理、推理证明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动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真正享受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带来的成就感,我们应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动力。
可以通过设置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 (4)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和解题思维路径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和解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逻辑特点和解题思维路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数学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1. 知识分层的递进性中学数学教学是一门层次分明的学科,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严格的递进关系。
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看,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点之上的。
因此,掌握前一个知识点是掌握下一个知识点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应该逐层递进,系统全面地讲解。
比如,中学的初一年级学习的是数学的基础知识,例如整数、小数、分数等等;初二学习代数、几何等;到了初三则学习高一中的知识点。
每一年级的数学学习都是建立在上一年级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因此,教师应该重点让学生掌握本年级的知识点,然后再将上一年级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2. 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特点数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数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上。
因此,中学数学教学必须要兼顾理论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
例如,教学小数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小数使用情景进行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用途。
又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抽象和具体相结合的特点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因此,抽象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但是,只强调抽象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应付不了。
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把握抽象和具体之间的平衡,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集合论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而在教学导数的时候,则可以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导数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逻辑思维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中的逻辑思维教学摘要:逻辑思维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组织;训练;培养;那么又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就我多年的实践教学谈谈以下几点看法:一、重视思维过程的组织首先,提供感性材料,组织从感性到理性的抽象概括。
从具体的感性表象向抽象的理性思考启动,是中学生逻辑思维的显著特征、随着学生对具体材料感知数量的增多、程度的增强,逻辑思维也渐次开始。
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并组织好他们对感性材料从感知到抽象的活动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概念。
其次,指导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前人间接知识的过程,而指导学生知识的积极迁移,推进旧知向新知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继承前人经验的一条捷径。
为此,一方面在教学新知时,要注意唤起已学过的有关旧知。
另一方面要为类比新知及早铺垫。
再次,强化练习指导,促进从一般到特殊的运用。
学生学习数学时、了解概念,认识原理,掌握方法,不仅要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发展过程,而且要从一般回到特殊,把一般的规律运用于解决个别的问题,这就是伴随思维过程而发生的知识具体化的过程。
二、重视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训练首先,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问题,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
1.顺向性。
这种思维是以问题的某一条件与某一答案的联系为基础进行的,其方向只集中于某一个方面,对问题只寻求一种正确答案。
也就是思维时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2.逆向性。
与顺向性思维方法相反,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
3.横向性。
这种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换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
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策略、题型设计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学策略1. 强调思维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强调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从原理和逻辑关系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端正思维态度:数学学习需要良好的思维态度和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范畴、课堂实例以及个人案例等手段,引导学生正视数学问题、乐观面对困难、努力尝试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告诉学生解题的方法与技巧,让他们在学习上逐步自觉并自发地形成正确的解题思维方式。
3. 解决实用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实用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如通过数学模型求解实际问题。
这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逻辑思维方法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二、题型设计题型设计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一些题型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 推理题:教师采用推理题可以让学生在处理复杂信息时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
2. 排列组合题:排列组合题需要学生在考虑问题时对各种情况进行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方案,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3. 图形题:图形题需要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图形特点和性质,从而形成一种思辨的方式,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课堂活动1. 竞赛: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困难进行快速反应,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2. 演讲:演讲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可以让学生在互动中探讨解题方法,分享经验和鼓励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和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数学中的思维逻辑与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中的思维逻辑与解题方法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仅是数字和计算的集合,更是一种思维逻辑的展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解题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中的思维逻辑与解题方法,并分析其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初中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能够正确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而数学正是基于逻辑思维的。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进行思考,并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和判断。
例如,在解决代数方程时,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求解未知数。
这种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初中数学提倡学生采用多种解题方法。
在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多种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
例如,在求解几何问题时,学生可以采用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面积比较等多种方法来验证和证明问题。
这种多样化的解题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此外,多种解题方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间的联系和共性,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另外,在初中数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经验总结和应用。
例如,在解决代数式的因式分解问题时,学生可以尝试提取公因式、配方法或公式法等不同的技巧来分解。
这些技巧既能够简化计算过程,又能够提高解题效率。
掌握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使解题过程更加简单和轻松。
此外,初中数学中还强调学生的思维训练。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解决数学证明问题时,学生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推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学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辨别,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思维训练不仅仅对数学学习有益,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数学是一门讲究逻辑思维严谨性的科学,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开始了解数学逻辑思维的开端,从这个角度来说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本文主要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以及新课标对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重要性的同时,总结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逻辑思维能力素质1、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分析1.1强化学生能力,提升综合人格素质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素质及习惯的重要时期,锻炼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我国新课标课程改革思想的不断渗透,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改革工作也在逐步深入,教师和家长逐渐认识到强化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掌握一定数学运算技巧的同时,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数学运算水平是表达数学思维的载体,也是学生数学思想的主要表现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逻辑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这一阶段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则对于学生的整体人格素养的培养将会是一个质的的提升,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2是学生未来面向社会的客观要求数学逻辑思维的学习和培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度,还能培养学生对既定规则的遵守度和执行力,而思维灵活度以及事物规则的遵守度都是现代社会活动中重要的处事原则。
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数学逻辑性以及规律性的开始,因此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中强化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的展开职业生涯,更容易适应社会对当代人才的要求。
2、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分析2.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要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充当引导作用。
浅谈中学数学教育的逻辑思维培养
浅谈中学数学教育的逻辑思维培养逻辑思维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
在中学数学中,逻辑思维表现为对数学结论、法则的推导和用一些法则、公式、性质来解题。
逻辑思维是中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它不但是中学生学习和获得知识的必备技能,更是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逻辑推理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推理出某种结论,比单纯告诉他们结果要重要。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第一、从课堂结构的设计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要十分重视各个阶段的逻辑结构——从旧课内容的复习到新课内容的引入,要首尾相连,前后相续,承前启后;新课内容的讲解,开场就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从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新课讲解从某一内容的结束到另一内容的开始,这之间内容的过渡,甚至语言的衔接,教师都要非常重视;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结论要短而精,不可拖泥带水,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千头万绪的思维集结于一点上,从而加深记忆……所有这些,教师都必须做到认真考虑,精心设计,做到层层深入,环环入扣,体现出非常严密的逻辑性。
使学生在课堂的结构设计上来认识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同时,课堂结构的逻辑性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数学逻辑思维意识。
第二、从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潜力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引导,从学习兴趣入手,把课堂上的内容或者与课堂相关的内容进行延伸,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引导并挖掘他们的逻辑思维潜力。
例如,我们在课堂上讲关于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能力时,可以引入下列的例子,对他们的逻辑思维潜力进行挖掘:例:”⊙”表示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已知2⊙3=2+3+4,7⊙2=7+8,3⊙5=3+4+5+6+7,……按此规律,计算5⊙8=?[思维点拔]“⊙”只是一种符号而已,按逻辑推理我们把目光集中在后面几个条件上。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逻辑思维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一、引言逻辑思维是指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按照一定的思维规律和逻辑规则,对客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1. 提高数学成绩逻辑思维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能力之一。
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2. 培养数学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3. 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逻辑思维不仅在数学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在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也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培养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策略和方法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或挑战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 强化概念教学,夯实逻辑基础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概念的本质、外延和辨析等方面的教学,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深入探究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
路径-
准确领会题意、分析题型、解决问题,是中学数学教师的从教之要,也是中学生学好数学的标志。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对分数和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中学数学教学特有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也在只看结果、不言过程的功利性教学中渐次被人忽视。
现结合实践,就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及解题思维路径浅析如下。
1 中学数学教学的逻辑特点
(1)思维抽象,逻辑表述符号化。
数学老师的课堂表述,旨在准确表述某个概念或判断。
较之灵活、形象的文学语言,中学数学老师的这种表述语言的确枯燥,尤其是对于那些语文基础不佳的学生,估且不论学生是否理解,就连表述本身的内在逻辑性也未必明了,如再遇到普通话不好、表述含糊的数学老师,其课堂接受效果可想而知,何谈师生之间的思维同步、愉悦教学?实践印证,但凡令学生满意的中学数学老师,无不熟谙教材、精通题型,尤其是课堂逻辑表述,均有其优长之处――善抓要点、精炼抽象、逻辑清晰;而不择要点、逻辑含糊者,即便是尖子生也往往心生不悦。
(2)符号简约,逻辑关系内在化。
中学数学的逻辑关系,尽管是以特定的数学符号加以表述或陈列,但均有其内在的数学逻辑性;欲依据显现的条件洞悉或推导未知要素,只有从其内在数学逻辑上入手,方能由已知求未知,即已知与未知之间,必有某种内在联系,只要洞悉了个中的联系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相交线一节中的垂线为例,应表述为:“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又如,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无非是一条直线与两条直线分别相交,各角之间的关系而已。
无可质疑的是,中学数学的题型、难易设置,多为循序渐进、逐步增难。
(3)严密自然,逻辑论证据理化。
中学数学的列式与推导,每一步都基于命题、公式、定理等,且只能用数学思维破解或论证。
换言之,中学数学教学语言必须兼具两方面要因,一是表述某一概念或题意时,必须表述准确、论据可靠;二是解题过程中,前后顺序和逻辑关系必须严密无隙。
就此而言,一个出色的中学数学老师,必定是位深谙形式逻辑学,并能够依照数学的相关符号融入自己的理解,严密自然的将题意或要点表述于课堂的语言大师;数学教学语言失之于缜密严谨,又能讲好数学课者几近于零。
因此,中学数学老师不妨读点形式逻辑学方面的书籍,必裨益于课堂教学效果。
(4)命题复杂,逻辑推导假设化。
中学数学的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多基于理或公理,尽管命题复杂,但其逻辑推导过程却充满了数学趣味,只要抓住规律与要点,再难的问题也有其解法,且不乏多种解法。
以题设和结论为例,如:如果两条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题设),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结论)。
此为简单命题,复杂命题常以另一种假设句表述,即“如果……那么……”的形式。
如此表述时,“如果”后是题设,“那么”后是结论。
当然,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不明显,需要分析才能找出,例如,命题“对顶角相等”可写成“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5)富于情趣,逻辑思维生活化。
中学数学老师未必要讲
故事,但题型导入绝对少不了故事,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疑难故事。
如讲平面直角坐标时,有经验的老师会这么问:“去电影院看电影时,如何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呢?”闻此,同学们自然会想到按电影票上的“排数”和“号数”对号入座;按此思维,再问:“假如你参加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怎样才能在数千人的表演阵容中,准确找到自己的站立点?”如此贴近生活的设疑,自然会激发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的兴趣,并由此联想到更为广阔的大地坐标、航海定位等事项。
中学数学教学语言的情趣化、生活化,意在贴近生活、拓宽思维。
(6)贵在启智,逻辑结构留白化。
中学数学老师未必懂得书画,但有一点却与书画家极其相近――逻辑结构留白,即在授课过程中,不论时间是否充裕,都要适度留有让学生稍加思考或发问的时间,其作用看似简单的停顿或交流,实则如同书画家在其作品上所留的相应空白。
如品读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中仅有一个渔翁在雪中垂钓,却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
中学数学老师的“课堂留白”,既是师生之间的解惑问疑,也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内容之必须。
况且,就中学生注意力特点而言,“满堂灌”极易使学生困乏疲劳,适度的“留白”无疑更有益于学生消化理解所学内容。
2 中学数学解题的思维路径
(1)准确审题,隐含条件定思路。
众所周知,士兵在射击比武中,无论其射击技术多么高超,扣动扳击之前都必须了然目标的距离、方位、大小及要害所在,至少要基本上清楚,方能有的放矢。
同理,面对复杂的中学数学题,欲顺利、正确解题,也有一个准确审题的问题。
须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而且是无可绕过的前提――不知题型题意,提笔就解极易因理解不全、不准
而白费功夫。
审题的要点在于:一是首先弄清题意,尤其是吃透其命题的数学逻辑关系;二是通过该逻辑结构,从数学的内在规律上洞悉给出的隐含的条件,为进一步求证或推导确认正确解题思路。
(2)巧于做熟,转化点上觅蹊径。
商海创业经验中,有一则普遍认同的成功要诀――做熟不做生,即不要轻易投身陌生的领域,尤其是在毫无该领域的经验与技术时。
同理,在破解中学数学的各类问题时,也存在一个做熟不做生的秘诀。
这里所说的熟,意指那些已经学过、掌握、熟知的定理、定义、公式及推导方式等,而生则是暂且尚未接触和了解的陌生知识与技巧。
如何做熟?就规律而言,主要有四个转化点:一是将问题一般化的方法;二是将问题特殊化的方法;三是将问题一步步进行肢解的方法;四是将问题转为其它形式或题型的方式。
灵活运用上述“四法”,也便游刃有余了。
(3)功于积累,循序善诱拓思路。
处身中学数学老师岗位,无论教龄长短,皆有其自己的教学优长:初为人师,虽说谈不上教学经验,但课堂反映敏捷、思维活跃,加之年纪与中学生相近,共同语言多一些,交流起来了无代沟障碍,很快会被学生所接纳。
值得注意的是,此类数学老师往往性格帅直、耐性不足,易与学生(同性别居多)发生矛盾,如能扬长避短、注意修养,并功于教学经验与解题方法的累积,势必更受中学生的青睐;年长的老师,基于职业、专业的多年历练与积累,每人都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解题策略,如克服过于自负、完美的积习,则为学生之幸。
(4)把握规律,吃透例题巧推敲。
任何一部教材,只要是经国家教育部审定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写中都疑聚了参与课改的教育专家、学科专家、教研人员及一线教师的共同智慧,并在
内容设置上按着各学科的教学特点与要求,遵循“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内在联系、梯次设置”的原则。
以中学数学中的“平方根”一节为例,欲全面、细致地掌握此节,只要认真领会其中的“问题、练习、探究、思考、归纳”部分即可,无须舍本逐末另做所谓的“题海”。
其原因在于,吃透上述部分,也便把握了此节课的精髓,如能引导学生吃透教材,也便事半而功倍了。
(5)自我质疑,一题多解穷思路。
中学数学教学不怕学生记忆力差,也不怕学生基础差,就怕学生的思维滞后。
遇此苦恼大可不必伤神,只要有意传授一些思维方式,即可谓授之以“渔术”。
思维心理学认为,人至少有53种思维方式,如发散思维、系统思维、链条思维、逆向思维、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等。
其实,不必全然了解,只精通其中几个也就足矣。
仅以“求异思维”为例,在顺利破解某道难题后,如能自觉质疑――此题属何种类型?此类型的解题依据是什么?各要点之间有何关联?出题思路与解题思路上,至少有几种排列与组合?如是穷尽式思维,必能受益匪浅。
(6)暂且搁置,潜意识下寻突破。
数学教学是否有必要借助潜意识?答案是肯定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这种经历――遇到百思不解的难题时,索性暂且搁置一边,改忙别的事情。
然而,不知何故居然在梦里、坐车、洗澡时,难题却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这就是常被人忽视的潜意识作用。
心理学认为,潜意识蕴藏着人在有意无意间所感知或认知的信息,并能够将它们自动的排列、组合、分类,进而产生一种新的信念,并多在心态放松状态下出现。
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那些可隔日揭谜的难题,不妨给学生一个潜意识思考的机会,或更有益。
(7)归类研习,立体推进明思路。
中学数学教师最苦恼的,莫过于学习态度、勤奋精神皆不成问题,仍无学科长进良策。
对此,教师固然要反思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但作为学生也应主动寻求一条更为适合的学习方法。
对此,某高材生的经验或可借鉴:中学阶段,数学成绩平平的他独创了一种“归类研习,立体推进”的学习方法,即买来几本与教材同步的参考书,老师讲到哪节,认真阅读教材、吃透例题后,再横向参考、立体研习、多维思考,重点解决归类思考、多维求解的思路问题。
如是坚持,虽未再通宵达旦苦读,成绩却显著提高,远超埋身于“题海战术”的同学。
3 结语
中学数学教学,看拟单纯的数学学科,实则构建于扎实的语文基础之上。
语文基础不扎实,就无法准确理解与把握题意及内在要点的关联性;出色的中学数学老师,尤不可或缺形式逻辑素养。
换言之,惟其逻辑表述清晰、明了,学生才能准确理解、同步思考。
基于此,各种解题方法及思维路径,也便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