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谚语中学修辞
关于谚语的修辞手法
关于谚语的修辞手法
谚语是一种广为流传、简练有力、深刻含义的语言表达形式。
谚
语通常是通过对人们的生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委婉体现,来表达
深刻的哲理或道理。
在修辞学中,谚语常常被用作一种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通过巧
妙地引用谚语,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起到强化论点、加深情感等多种效果。
谚语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大众化:谚语是人们日常交流中常用的语言形式,因此在文章
中引用谚语可以造成读者心理上的共鸣,使文章更加贴近大众。
2. 形象化:谚语常常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众人皆知的道理
或劝诫,可以有效地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
3. 强调效果:大多数谚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或智慧,通过巧妙
地引用谚语,可以起到加强修辞论点的效果。
4. 表现气氛:通过妙用谚语,可以为文章营造出特定的情感气氛,如温馨、幸福、疑虑、忧虑等。
总之,谚语作为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可以
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还可以提升文章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浅谈汉语俗语中的修辞现象
( 7 )吃 不 了兜 着走 ( 8 )八仙 过 海 ,各 显 其 能
2 . 历史故事 ( 9)只许 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 (( 宋・ 陆游 ( 《 老 学庵笔记》 ) ( 1 0 )太岁头上动土 ( 汉・ 王充 论衡 ・ 难岁 ) ( I I )半路上杀 出个程咬金 (《 说唐全传 》 )
对 徐宗 才、 应俊玲编著的 《 常用俗语 手册》 ( 1 9 8 5 )中的 l l = 4 7 条 俗语 修辞 格的 使用颡率进行分析 统计如下:
,
乏 1 :
I 比喻 l 对偶 I 夸张 l 对比 I 借代 I 顶针 I 双关 I 映衬 I 回环 I 析字 I 镶嵌 1
( 1 2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 明・ 罗贯 中 《 三国演义》 )
3 . 宗 教 用 语
( I 3 )不看僧 面看佛 面
( 1 4 )急来抱佛脚
,
( 1 5 )佛在心头过,酒肉穿肠过
从 以上三种类型 中的各条俗语我们可 以发现:俗 语是中华 民族各地 区传统文化历代相传 的集 中体现 ,它反映了各个历 釜
(3 )孟 尝君 择舍人 以为 武城 吏, 而遣 之 日: “ 鄙语 岂不 日 ,借 丰者驰 之 ,借衣 者被 之 哉 ?” (《 战国
策》 )
( 4 )野语有之 日: “ 闻道百,以为莫 已若。” (《 庄子 ・ 秋水》 )
以上的 “ 野语 ” “ 谚” “ 鄙语 ”发展到今天 ,大致相当于如今所说 的俗语 。俗语的内容包罗万象 ,是 因其来源 所决定
俗 语 的历 史 源 远 流长 ,早 在 先 秦 文 献 中就 有 记 载 ,例 如 :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修辞方式引用譬喻借代并提互文夸饰委婉倒置引用引用就是在阐述观点、发表议论时援引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古籍文句或历史故事。
引用按其内容具体分为引言、引文和引事;按照引用的方式均包括明引和暗引。
引言就是引用那些不见于书本的格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
引文就是引用见于书籍的文字。
引事就是历史故事。
引用的目的就是“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就是用相关的材料来加强文章说服力。
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 《论语·季氏》2. (士季)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左传·宣公二年》)3. 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报任安书》)例1是引言,例2是引文,例3是引事,三句都是明引。
引用分直用和化用。
直用就是对原文原意不加改造直接引用。
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短歌行》,引《诗》)《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曹操连续引用《诗经》的诗句,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
化用就是经过调整,把前人的词句融化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必符合原文原意,或略语取意,或略意取语。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庄子·物论》:“大辨不言”。
《庄子·外物篇》:“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
”两处语意的化用,几乎不露引用的痕迹。
这既是化用,也是暗引。
暗引就是不点明引用出处的引用。
1.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汇编
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摘要:汉语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汉谚语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形式优美,广泛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思形象化,深奥的事理浅显化,生活知识情趣化。
汉语谚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表现了中华人民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
关键词:谚语、特点、修辞汉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是民间流传的口头上常用的简炼通俗的语句,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谚语是在汉语中使用数量较多,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词汇。
谚语历史悠久,在古代典籍中也常使用,在古代典籍中谚语常被单称为“谚”或者“语”。
汉语谚语,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学习谚语能丰富我们的知识,研究谚语,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汉谚语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现拟分析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认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一、谚语该说(一)谚语定义谚语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典籍,如《左传》《史记》《汉书》等都引用了很多谚语,谚语在古代典籍中,常常被单称为“谚”或“语”。
究竟什么是谚语呢?王勤在《谚语歇后语概说》中这样说: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传授经验和劝诫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上的现成语。
[1]马占坤在《词汇》中这样定义:谚语是通俗浅易、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主要以口语形式,在广大群众中间流传习用,是表现群众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2]《新华字典》在“谚”后面是这样解释的“谚语,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
”[3]《现代汉语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4]从各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谚语是汉语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易懂的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并且多数是口头流传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与俗语的意义与应用
谚语与俗语的意义与应用引言:谚语与俗语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们凝练、生动地表达了人们的智慧和经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谚语与俗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本文将探讨谚语与俗语的意义与应用,并提供一些教学实例。
一、谚语与俗语的意义1. 传承智慧:谚语与俗语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它们通过简洁、形象的语言表达,传递了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2.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谚语与俗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通过学习和运用谚语与俗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增强文化素养:谚语与俗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谚语与俗语,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谚语与俗语的应用1. 语境理解:谚语与俗语常常具有一定的上下文语境,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谚语与俗语,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对语境的理解能力。
例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遇到“井底之蛙”这个词语,可以通过了解“井底之蛙”的意思,推测出作者的用意,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 修辞运用:谚语与俗语中常常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谚语与俗语,丰富自己的修辞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写作文时,学生可以使用“画蛇添足”这个俗语,来形象地表达一个人做了多余的事情,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3. 思辨能力培养:谚语与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谚语与俗语,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在面对一个难题时,可以运用“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谚语,来表达只有充分准备才能取得成功的观点,帮助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语:谚语与俗语作为一种民间语言表达形式,具有丰富的意义与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谚语与俗语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谚语与俗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智慧。
了解谚语和俗语的意义与用法
了解谚语和俗语的意义与用法谚语和俗语是一种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人们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场景。
了解谚语和俗语的意义与用法不仅能够增加语言表达的丰富性,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化传统。
本文将探讨谚语和俗语的意义和用法,并阐述其重要性和价值。
一、谚语和俗语的意义谚语是民间流传的一种短小精悍的语言形式,常常由简单的词语组成,具有生动形象、简练有力的特点。
谚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传递着人们对生活规律、人际关系、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智慧总结。
例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堂前燕”形象地比喻了过去的显贵和现今百姓的对比,寓意着人们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现实的认知。
俗语是乡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它通过简单明了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传达出乡土人民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念。
俗语往往回应着特定的社会语境和乡土文化,承载着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和传统经验。
例如,“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一句常用的俗语,体现了乡土人民对努力付出的肯定和认可。
以上所述,谚语和俗语作为民间文化的瑰宝,其意义在于传递智慧、传承文化纽带、丰富语言表达。
二、谚语和俗语的用法谚语和俗语在日常交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修辞、争论、教育和娱乐等多种场合。
1. 修辞用法:谚语和俗语常常用于修辞手段,能够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和效果。
例如,“满坑满谷”的形象比喻形容事物数量众多,增加了描述的力度和形象感。
2. 争论用法:在辩论或争论中,可以引用相关的谚语和俗语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
谚语和俗语的智慧总结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论据和例证。
3. 教育用法: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包含了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谚语和俗语作为一种形象生动的语言形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道德、品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4. 娱乐用法:谚语和俗语常常在文学作品、戏剧、电影等文化娱乐领域中应用。
它们通过幽默、戏剧化的表现方式,为作品增添了趣味和情趣。
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
浅谈汉语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摘要:汉语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汉谚语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形式优美,广泛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意思形象化,深奥的事理浅显化,生活知识情趣化。
汉语谚语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表现了中华人民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
关键词:谚语、特点、修辞汉谚语是汉语熟语中的一种,是民间流传的口头上常用的简炼通俗的语句,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谚语是在汉语中使用数量较多,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词汇。
谚语历史悠久,在古代典籍中也常使用,在古代典籍中谚语常被单称为“谚”或者“语”。
汉语谚语,以朴实无华的形式尽显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学习谚语能丰富我们的知识,研究谚语,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汉谚语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内容包罗万象,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珍贵的文化遗产,现拟分析谚语常用的修辞手法,进一步认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一、谚语该说(一)谚语定义谚语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典籍,如《左传》《史记》《汉书》等都引用了很多谚语,谚语在古代典籍中,常常被单称为“谚”或“语”。
究竟什么是谚语呢?王勤在《谚语歇后语概说》中这样说: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具有传授经验和劝诫功能,流传于人民群众口头上的现成语。
[1]马占坤在《词汇》中这样定义:谚语是通俗浅易、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主要以口语形式,在广大群众中间流传习用,是表现群众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2]《新华字典》在“谚”后面是这样解释的“谚语,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
”[3]《现代汉语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4]从各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谚语是汉语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易懂的生动活泼优美的语言,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并且多数是口头流传的短句或韵语。
浅谈汉语俗语中的修辞现象
浅谈汉语俗语中的修辞现象摘要:俗語是一种通俗而且广泛流行于人民群众之间的短语,记录了群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
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先秦到如今,经过数代人的使用和锤炼形成了意思新鲜、形式生动、道理透彻的特点。
文章采用统计法和归纳法,借助前人研究成果,从俗语来源、俗语的修辞格、语音修辞三个方面来对俗语进行分析阐释,以到达对俗语的初步认识。
关键词:汉语俗语修辞现象引言俗语又叫俗话,是一种通俗并且广泛流行于人民群众之间的短语,记录了群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经验,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
【1】俗语语言简洁、生动,道理深刻,在人际交往的口语使用甚至文学作品中见到的频率越来越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从俗语的历史来源、俗语中的修辞格和俗语中的语音修辞三方面对俗语进行分析解读。
一、俗语的历史源流俗语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例如:〔1〕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未为晚也;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2〕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那么度之;宾有礼,主那么择之。
〞〔?左传·隐公十一年?〕〔3〕孟尝君择舍人以为武城吏,而遣之曰:“鄙语岂不曰,借车者驰之,借衣者被之哉?〞〔?战国策?〕〔4〕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
〞〔?庄子·秋水?〕以上的“野语〞“谚〞“鄙语〞开展到今天,大致相当于如今所说的俗语。
俗语的内容包罗万象,是因其来源所决定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6〕跳进黄河洗不清〔7〕吃不了兜着走〔8〕八仙过海,各显其能〔9〕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10〕太岁头上动土〔汉·王充?论衡·难岁?〕〔11〕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说唐全传?〕〔1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明·罗贯中?三国演义?〕〔13〕不看僧面看佛面〔14〕急来抱佛脚〔15〕佛在心头过,酒肉穿肠过从以上三种类型中的各条俗语我们可以发现:俗语是中华民族各地区传统文化历代相传的集中表达,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百姓们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生动形象、内容通俗易懂,形式富于变化,充实了我们对传统语言学中书面语的研究。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修辞手法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修辞手法》一、不稼不穑1.1 什么是不稼不穑?不稼不穑,即指不耕种便不能收获。
这句话形象生动地告诉我们,没有努力就不会有回报,类似于英文谚语中的“No pain, no gain”。
1.2 不稼不穑在生活中的体现- 工作中的不懈努力才会有所成就- 学习上的勤奋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人际关系中的磨合和付出才能得到友情和爱情二、胡取禾三百廛兮2.1 胡取禾三百廛兮的意义胡取禾三百廛兮,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这里用以形容人的贪婪和贪心,意在告诫人们应当知足常乐。
2.2 胡取禾三百廛兮在今天的应用- 警示人们珍惜现有的生活,不要过分追求物质- 提醒人们不能贪心不足,应该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三、修辞手法3.1 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是指诗歌、修辞等文学作品所运用的一种修辞艺术手法,通过对语言的艺术处理,达到表达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目的,增强文章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3.2 不稼不穑与胡取禾三百廛兮的修辞手法运用不稼不穑体现了以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警示人们应当努力耕耘,和不断奋斗才能收获的意义;而胡取禾三百廛兮则在此基础上强调了贪婪和满足的态度。
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相互呼应,加深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4.1 我对不稼不穑的理解不稼不穑这句话警示我们应当踏实耕耘,只有经过辛勤劳动才能收获成功,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人生态度的体现。
4.2 我对胡取禾三百廛兮的感悟胡取禾三百廛兮提醒我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不要贪婪不知足。
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五、总结5.1 对不稼不穑的思考不稼不穑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收。
5.2 对胡取禾三百廛兮的感悟胡取禾三百廛兮告诉我们贪心无益,知足常乐才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努力耕耘,才能收获成功。
要珍惜现在的幸福,不要贪心不足。
这正是不稼不穑和胡取禾三百廛兮告诉我们的。
以上所述,便是我对不稼不穑和胡取禾三百廛兮这两个主题的深入探讨和个人观点的阐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修辞手法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一种修辞手法,用来表达人或事物的内在品质无法用外在形容或测量来准确判断的意思。
这种修辞手法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议论文或谚语中,通过对比或类比的方式,引导读者或听众思考,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人不可貌相这一修辞手法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在古代文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对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
比如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就写道“人怨废井深,鸡鸣旬夜渴”。
“废井深”“鸡鸣旬夜渴”这样的修辞手法,将人们的心情和内心冲动进行了巧妙地结合,给人以深刻的感触。
海水不可斗量的修辞手法也可以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找到。
比如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狂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社会的不满,常常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式来表达。
他用了很多“海水不可斗量”的修辞手法来强调现实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深刻而生动地表达了他对社会的愤怒和对理想的追求。
除了文学作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修辞手法也常常出现在议论文或谚语中。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来理解人和事物。
比如人们常说“书不能借,人不能借”,用这样的谚语来告诫人们,表明同样是借物,却需要看清借物者的信誉和品行,使人们明白了人和事物的内在品质无法通过外在形象来准确判断。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修辞手法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有效手段。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修辞手法都在传达一种思想和观念,引导人们去观察和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
通过这样的修辞手法,使得我们对人和事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对比、夸张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而“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更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从文学作品、社会谚语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探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修辞手法的深刻内涵。
修辞手法在古代寓言中的巧妙运用
修辞手法在古代寓言中的巧妙运用古代寓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通过简短的故事来传递深刻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观念。
其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修辞手法可以使寓言故事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中的道德教诲。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古代寓言故事中的修辞手法,探讨其巧妙运用。
首先,比喻是古代寓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将故事中的人物、动物或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或事物进行类比,达到明确表达的效果。
例如,《狐狸与葡萄》中的狐狸试图够到高处的葡萄,但最终无法够到,于是心生嫉妒,说葡萄是酸的。
这个故事中的狐狸比喻了那些因为得不到而嫉妒他人的人,葡萄则象征着他们所嫉妒的事物。
通过比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道理,例如,嫉妒是因为自己无法获得而自我安慰的表现。
其次,对仗也是古代寓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句子中的词语进行对称的排列,使句子更加韵律感和美感。
例如,《狼和小羊》中的“你为什么喝我的水?”“我怎么可能喝你的水?”这个对仗结构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读者更容易记住故事中的道理。
对仗的运用使寓言故事更加优美,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再次,排比也是古代寓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句子中的词语或短语进行并列排列,使句子更加有力和强调。
例如,《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叫得好,狐狸跳得高,真是一对好朋友。
”这个排比结构使故事更加生动,突出了乌鸦和狐狸之间的友谊。
排比的运用使寓言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读者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最后,夸张也是古代寓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夸大故事中的人物、动物或事物的特点,使故事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
例如,《乌鸦和狐狸》中的狐狸夸张地说乌鸦的歌声是“美妙的交响乐”。
通过夸张,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读者更容易被故事所吸引。
夸张的运用使寓言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在古代寓言中的巧妙运用使故事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比喻、对仗、排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古代寓言故事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中的道德教诲。
班门弄斧的幽默说法
班门弄斧的幽默说法人们对智力的理解有时会影响他们对幽默的理解,而“班门弄斧”这一谚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班门弄斧”的原意是指费了很多的心思,却依然未能达到想要的结果,而这种智力的不足,就是被人们当做幽默来引用的。
据说,“班门弄斧”这一说法起源于古代,源自一段算术题。
据说,“一个富翁有1000把斧头,他把它们分配给仆人,每人一把,要求仆人把斧头分成500把斧头和500把刀,才能完成任务,谁也做不到。
”“班门弄斧”由此而发,人们用“班门弄斧”表达他们对别人智力上的不足,幽默地表明他们的智力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差。
这种说法也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对某些事情没有把握的情况,表明,即使费尽心思,仍可能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
“班门弄斧”这一谚语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作为展示智力上的不足的一种手段。
比如,19世纪中叶的瑞典小说家夸尔曼,在他的作品《水晶鞋的故事》中,以班门弄斧的智力不足作为他的角色表现的主要元素,以此来表达他们的智力上的不足,而他的小说也正是基于这种幽默的表达,才赢得了众多读者的推崇。
班门弄斧这一谚语也被用作一种讽刺的修辞手法,以此来表达来自谈话者的强烈的失望,并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对对方行为的不满。
比如,当有人做出某些无法理解或者让人恼怒的行为时,谈话者可以用“班门弄斧”这句谚语来调侃他们的行为,表达他们的情绪。
另外,班门弄斧这句谚语也可以用来指代不懂装懂的某种行为,比如某人在展示自己的技能时,却没有了解真实情况,而只是装懂而已,此时人们就可以用“班门弄斧”这句谚语来调侃这种行为。
“班门弄斧”这句谚语,也被用作一种比喻,比喻凡事都应该“力量前行”,不要尝试去做那些力量有限,又涉及智商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避免像“班门弄斧”那样的失败结果。
而今,“班门弄斧”这句谚语的用法已经遍布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可以根据其含义,来引用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虽然人们对智力的理解,影响着他们对幽默的理解,但是,也正是“班门弄斧”这句谚语,让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就是智力依然是一项被认可的技能,只要我们有耐心,继续努力,就可以找到成功的结果。
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大全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修辞手法解析大全知识点总结修辞手法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下面是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大全知识点总结:一、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来进行表达。
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感染力,使得文章更加具备艺术性和感染力。
例句:水寒冰坚,如刀削似雕。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形态、性质或程度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观点。
夸张可以使文章显得充满诗意,具有吸引力。
例句:满目疮痍,一片荒凉。
登山十九九,风雨大有人。
三、对偶对偶是指通过重复相对或相似的词句来加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对偶可以使文章更加优美、流畅,增加语言的美感。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四、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使用相同的句式结构或语法结构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排比可以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加明显,增强语言的冲击力。
例句: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大地一片银白。
重义轻生,宁死不屈,岂能屈服于敌人。
五、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反向提问来表达某种观点或情感。
反问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天地何时得此佳人?人间何处能生如此花?六、转喻转喻是通过一种事物或概念来形容另一种事物或概念。
转喻可以使文章更具有隐喻感和想象力,增加表达的层次。
例句: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形态、性质或程度来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观点。
夸张可以使文章显得充满诗意,具有吸引力。
例句:满目疮痍,一片荒凉。
登山十九九,风雨大有人。
八、反复反复是通过多次重复表达同一意思来强调某种观点。
反复可以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明确,并增加表达的力度。
例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九、照应照应是通过在前后文中安排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句子来加强表达的连贯性或呼应性。
照应可以使文章更加连贯、有条理,并增加表达的深度。
例句: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谚语修辞浅析(修辞学论文)
浅析谚语修辞摘要:英国作家培根说过:“一个名族的天才,智慧和精神都可以在其谚语中找到。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工作、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以通俗易懂,又耐人寻味。
特别是谚语中不自觉的融入的修辞格,充分显示了谚语独特的艺术魁力。
关键词:思想内容、语言特点(一)思想内容大多数谚语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
不少谚语以通俗简洁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哲理。
如:①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④Time tries all things.(实践检验一切。
)⑤As the touchstone tries gold, so gold tries the men. (试金石试金,金子则考验人。
)大多数谚语来自生活,总结人们的生活的经验。
如:①慢工出细活。
②三个和尚没水喝。
③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人多好办事。
)④Clothes make the man.(人靠衣服马靠鞍。
)谚语也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因此很多谚语反映了世态炎凉、尔虞我诈以及阶级社会的种种丑陋面。
如:①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②有钱能使鬼推磨。
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④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谚语依存于社会生活,它与本名族特定的历史、生活习惯、物产风貌、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
因此在各个具体的表述上,各个名族不尽相同。
如:在提到某人,某人就来了的时候,汉语的谚语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而英语的对等谚语是“Speak of the wolf, and you will see his tail”。
许多汉语谚语与农业有关,因此就有了“瑞雪兆丰年”“”。
而英语中的谚语却与航海有关。
如:A good sailor may mistake in a dark night.It is safest sailing within reach of the shore.Many drops of water will sink the ship.(二)语言特点1》富于形象很多谚语不是直截了当地发表议论、阐述道理,而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造一个具体形象,然后再用这个具体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思。
汉语谚语中修辞手段运用研究
汉语谚语中修辞手段运用研究
汉语谚语作为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熟语的一种,是民族语言的精华,是人民大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概括和智慧的结晶。
而汉语谚语在其形成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在其流传使用的过程中,这些修辞手段又对其所处语境起到了独特的相互作用,使产生于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谚语这种熟语凸显了与其它熟语形式的不同之处。
本文通过对汉语谚语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所使用的修辞手段进行了穷尽式的总结与分析,通过举例分析了汉语谚语中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并指出了不同修辞类别的修辞手段的运用使谚语产生的不同的修辞特性,重点论述了谚语的功能中谚语修辞手段的运用与语境的独特关系和谚语中修辞的运用对表达效果的影响。
论汉语谚语的修辞
论汉语•谚语的修辞之美1前言人们在谈话和表达想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汉语谚语,例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长辈们以他们的经验给我们讲道理而我们却不听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无奈之语;当我们经历了漂泊,终于回到自己的家里,就会感叹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
谚语是历史上长期流传,表达民俗,含有深刻社会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
它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熟语形式。
谚语中一部分出自典籍或民间性的作品,但大部分是历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的总结, 在民间口耳相传。
谚语内容丰富、运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而面,例如:有关饮食保健的谚语: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有关行走坐卧的谚语:只要迈开两脚,哪愁千里迢迢有关衣食的谚语:人是衣裳马是鞍有关时令节气的谚语:二月二,三月三,淸明寒食过三天有关医药卫生的谚语:伤筋动件一百天教人勤奋学习的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关农事的谚语就更多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
谚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例如风格美、音乐美、对称美、修辞美等。
本文就汉语谚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等,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谚语的例子来展示其修辞之美。
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在论及汉谚语时说:谚语在民众艺术上所以有留存的余地,与其说由于它的内容幽玄深邃,不如说它形式的奇峭警拔,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密切的联系。
语言接受文化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运用修辞手段,调度语言元素表达对事理的认识和态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
汉民族思维能力很强,尤苴擅长具象思维,喜欢在万事万物之间发现某种联系,甚至包括非逻辑的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
这样的思维倾向形成汉民族审美观念:就是以形象为美、含蓄为美。
比喻、起兴、借代、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了汉民族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这些修辞手段在汉谚语中显得特别活跃。
2汉语谚语修辞之美的表现手法2.1精彩的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谚语中的比喻手法
作者: 王道成
出版物刊名: 运城学院学报
页码: 53-54页
主题词: 比喻词 语言效果 杨文奎 口是心苗 反喻 罗李郎 五杂俎 天部 绯衣梦 顾起元
摘要: 比喻是用打比方的办法来描述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运用它,能收到生动、具体、形象、鲜明的语言效果,这在谚语中的作用尤其突出。
谚语中常用的比喻手法,一般来说,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一、明喻: 明喻是一种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常用“象”、“如同”、“犹如”、“有如”、“似”、“似的”等比喻词连接。
例如:“道上行人口似碑”(元·杨文奎《儿女团圆》一折),“救麦如救火”(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树艺·谷部下》),“伴君。
中国古代寓言中修辞的好句
中国古代寓言中修辞的好句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
诗歌语言打不打比方,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有了比方,语言就形象生动,读者就会如睹其物,如见其人。
比如写月的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宋子侯《董娇饶》)、“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白居易《客中月》)“今宵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零》)“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杜甫《北征》)“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应当承认,上述诗句对月的描写,不可谓不鲜明,但还不能说是生动。
而如下两例: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②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白居易《春题湖上》)以上两句一个比喻天上月,一个比喻水中月,生动至极。
“露似珍珠月似弓”,在月光的照耀下,晶莹的露珠犹如熠熠闪光的珍珠般闪闪发光,那天上的新月也正像弯弓一样斜挂在天上,十分生动、逼真。
“月点波心一颗珠”,“点”用为动词,这里有“点缀”“映印”的意思,是说天上的明月点缀在西湖之中就好象一颗闪光的夜明珠一样,构思非常巧妙。
同样是写月,但由于使用了比喻修辞格,其表达效果有了明显的不同。
比喻的修辞格在诗歌中使用极其广泛,下面再试举几例: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硕人》⑵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⑶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其五)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⑸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无名氏《孔雀东南飞》)。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
古代汉语之修辞方式一、引用借助典籍中的言论、定型的熟语以及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式叫"引用〞。
1.修辞效果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可信性。
可使容的表达含蓄、典雅。
2.引用的分类A.引言:引用不见于书面的熟语,如格言、俗语、谚语、歌谣等。
如: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书经·盘庚上"〕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假设〞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B.引事:利用传说故事、历史事实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如: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商鞅因景监见,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C.引文:引用见于典籍的书面文字。
如:"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孟子·梁惠王"〕二、譬喻用一种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式。
1.修辞效果使表达生动、形象,具体可感。
使表达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2.譬喻的分类A.明喻以假设所为,求假设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梁惠王上"〕B.暗喻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C.借喻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D.博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轼"百步洪"〕练习:说明以下文言语句的修辞方式。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操"短歌行"〕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霸"〕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代谚语中学修辞谚语是在民间流传的、语言通俗而又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是俗语的一种。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很多记载,特别是在元、明、清时代的戏曲小说中更是随处可见。
见于古代典籍中的谚语,到现在还大多活在人们的口头上。
因为它们能够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所以具有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古代谚语中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它是用相似的事物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手法。
根据本体和喻体关系的不同,这些谚语中的比喻又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谚语采用借喻的形式,只出现喻体,本体不出现。
如:1、比如一边有财有势,那趋财慕势的多只向一边去。
这便是俗语叫做“一帆风”,又叫做“鹁鸽子旺边飞”。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O)鹁鸽(即家鸽)喜欢在人烟兴旺的地方栖息。
比喻人大多趋财慕势,往兴旺发达的地方去。
语含贬义。
2、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
但俗话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红楼梦》六回)比喻富贵人家再艰难,也比普通百姓强。
3、百姓既没有钱粮交纳,又被官府鞭笞逼勒,禁受不过,三三两两,逃入山间,相聚为盗。
“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
(《警世通言》卷一二)比喻群体中没有首领,就成不了大事。
[二]谚语采用暗喻的形式,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构成本体和喻体。
如:1、王夫人道:“这也是没法儿的事,俗话说的,嫁出去的女孩儿,泼出去的水,叫我能怎样呢?”(《红楼梦》八一回)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父母想管也管不了。
2、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这个年纪,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人还活着有什么趣儿。
(《红楼梦》一一回)指人的祸福(多指灾祸),像风云一样难以预测,说来就来。
3、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
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警世通言》卷二二)养育儿女是为了年老时有人赡养,就像蓄积粮食为了饥荒之年不至于挨饿一样。
[三]谚语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作某事物的喻体,后一部分是对这一事物的状态、性质等进行补充、说明或描述。
如:1、古人说的好:“手插鱼篮,避不得腥。
”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帅领家兵杀那和尚去来。
(《西游记》八六回)比喻已经插手某事,就脱不了干系,爽性干到底。
2、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
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水浒全传》八回)处在别人家的低矮的房檐下面,不敢不低头走路。
比喻在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不得不受些委屈。
3、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
”(《三国演义》三二回)箭已经搭在弓弦之上,不能不射出去。
比喻情况紧急身不由己。
4、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人家夫妻好端端的,拆散了是为甚么来?(清·随缘下士《林兰香》)指流言蜚语就像龙泉宝剑一样,能置人于死地,而又杀人不见血。
比喻“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最古老的一种修辞格,也是人类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着的修辞格”。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20页)所以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谚语中比较常见。
使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古代谚语描绘事物具体生动,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鲜明。
二、对偶对偶,是一种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意义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的修辞手法。
它又分为正对和反对。
[一]正对。
正对就是出句和对句意思相同或相近。
如:1、俗语有云:“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你当初有钱是个财主,人自然趋奉你;今日无钱,是个穷鬼,便不礼你,又何怪哉!(《醒世恒言》卷三七)指世态炎凉。
有钱有势时,会有人巴结;一旦失势无钱,便遭人冷遇。
2、常言道:“事有凑巧,物有偶然。
”(《醒世恒言》卷三六)指事物有偶然性和巧合性。
3、长儿是个小厮家,眼孔浅,见了这钱,不觉贪心又起;况且再旺抵死缠住,只得又攧。
谁知风无常顺,兵无常胜。
这番头又轮到再旺了。
(《醒世恒言》卷三四)风不可能经常是顺的,军队也不能永远打胜仗。
常指事情不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4.前两遍石桥全无湿气,今番雨后难行也。
若是三尺四尺,不多步儿也还好处,这三丈多长哩!下面不测深渊,可是取笑得的……却不道风急雨至,人急智生。
(《平妖传》一O回)风刮得急了,雨就会到来;人到了危机的时候,往往会突然想出应付的办法来。
[二]反对。
反对就是出句和对句的意思正好相反或相对。
如:1、蒋爷走到哪里,他追到哪里。
蒋爷一想,不敢和他交手,净跑也是无益于事。
常言一句说的好:逢强智取,遇弱活擒。
忽然想出一个主意来。
(清·石玉昆《小五义》一一O回)碰到强大的对手,用智谋战胜他;遇到弱小的对手,要用实力去活捉他。
指对待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去对付。
2、只因艾虎给的银两恰恰与锦笺救了急儿,所以他深深感激,时刻在念。
俗话说得好:“宁给饥人一口,不送富人一斗。
”是再不错的。
(《三侠五义》一OO回)宁可给饥饿的人一口饭,也不要给富人一斗粮食。
指救人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
3、常言:“甜言美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你两个已是见过话,只顾使性儿到几时。
(《金瓶梅词话》七六回)甜言美语,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会使人感到温暖;恶意伤人的话,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会使人感到心寒。
指人说话要讲究,不要恶语伤人。
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中同比喻一样最深入人心的一种修辞格”。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5页)因此,它也同比喻一样,在古代谚语中较为常见。
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不但使谚语在结构上整齐匀称,节奏感增强,而且在内容上更加概括、凝练和集中。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而又使人感到合理的修辞方法。
它又分为扩大夸张和缩小夸张。
[一]扩大夸张。
扩大夸张就是将事物尽量向多、长、高、大、快、强等方面夸大。
如:1、我不如你有担待。
你做中堂的是宰相肚里好撑船。
我生来就是这个脾气不好。
(《官场现行记》二七回)指人胸襟宽阔、度量大,能够容忍和宽恕别人。
2、古人有言:“至诚金石为开。
”到了成亲之后,女儿仗着一片血诚,或者可以感格得过来,也未可定。
(清·吴趼人《恨海》一0回)诚心诚意能感动一切,甚至连金石也会为之裂开。
3、古人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当初贫困之日,低门扳高,求之不得;如今掘藏发迹了,反嫌好道歉起来。
(《警世通言》卷二五)指人贪心不足。
4、虽蒙老兄拔救,但他寡妇人家的女儿,当不得外人谈论,俗说“舌头底下压杀人”,老兄高明之士,求详察。
(明·李清《梼杌闲评》一一回)指流言蜚语能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缩小夸张。
缩小夸张就是尽量将事物向少、短、低、小、慢、弱等方面缩小。
如:1、我常说:“酒肉兄弟千个有,急难之时一个无”,除非你我兄弟可称知己。
俗言说得不错:“万两黄金易得,一个知心也难求。
”(《济公传》一二六回)指很难找到知心的人。
2、“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张郃虽有罪,乃魏王所深爱者也,不可便诛。
(《三国演义》七0回)一千名士兵容易招募,一个好将领却很难寻找。
意思是说将才难得。
3、伯华在家,终日孝顺力田,家道颇是温厚,奉养无缺。
果是:万两黄金未为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明·周揖《西湖二集》卷六)指一家人能安乐和睦过日子,比拥有万两黄金都可贵。
以上三个例子都是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对事物形象进行渲染,使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加突出,引起人们更为丰富的想象。
四、排比排比就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来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
这种修辞手法可以强调被描写的事物,使之更加突出。
如:1、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有,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只凭这两个言语,便问他杀人公事,莫非忒偏向么?(《水浒全传》二十六回)比喻处理事情、审理案件要注重证据。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子·修权》)作一年的计划,最好是种植粮食;作十年的计划,最好是种植树木;作长远的终身计划,最好是培养人才。
3、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鲁达心慌抢路,正不知投那里去的是。
(《水浒全传》三回)指人处困境时,急于满足临时需要而无法选择。
排比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法,谚语中使用它能够增强语势,提高表达效果。
但是,因为谚语要求简洁明快、朗朗上口,而排比句一般字数较多,句式较长,这和谚语的特点不太适应,所以古代谚语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较少。
五、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的修辞手法。
如:1、“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好个爱八哥儿,在外头什么人不见,偏来了就有人冲了。
”(《红楼梦》六九回)比喻彼此不相干的人或事,不会互相妨碍。
2、罢哟,你不用打趣我了,老鸹也别笑话猪黑,你为什么因为婚姻不遂作践了自己的身子?……这会子还敢笑话人来了。
(《续红楼梦》二一回)比喻彼此都有缺点、毛病,谁也不用笑话谁。
3、安老爷冷笑道:“他有多大的学力福命,敢说这等话!”安太太道:“这可就叫做小马儿乍行嫌路窄了!”(《儿女英雄传》三三回)比喻刚出道的少年,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觉得这世界没有他发挥才能的地方。
4、走在边山,三爷有点自负。
智爷说:“三哥,别把话说满了。
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设若咱们走在树林,有个闷棍手抽后就是一棍,你敢准说躲闪的开吗?(清·石玉昆〈〈小五义〉〉九九回)比喻本领再高强的人也会有疏忽、懈怠的时候。
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谚语能使人对它所表达的内容产生鲜明的印象,从而引起共鸣。
六、对比对比,就是把相对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比较的修辞手法。
如:1、卜诚道:“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儒林外史》二二回)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一斗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帮助贪得无厌的人一石米,他会与你反目成仇。
一般指帮助人要看清对象。
2、常言道: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既张木匠的儿子恁般聪明俊秀,何不与他说,承继一个,岂不是无子而有子。
(《醒世恒言》卷二O)比喻刻意做的事情往往办不成,而无意做的事情反倒意外地成功了。
3、君子千言有一失,小人千言有一当。
他不知是我,若知是我,怎么敢骂我,不和你一般见识。
(元·关汉卿《鲁斋郎》一折)指君子说话多了也可能有失言而不当的地方;小人说的话也可能有得当的地方。
4、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握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化作布。
”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迷信的人认为,穷与富是命中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