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比较阅读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对比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这两篇古文,真是有趣又值得细细品味啊。
先说说《醉翁亭记》,这篇文章就像一杯清酒,喝上一口,心里立马觉得爽。
这位欧阳修,老兄真会享受生活,他在亭子里,酒香四溢,山水相依,简直是个诗意满满的场景。
他写到“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简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你看,他的意图可不单单是喝酒,更多的是对自然的感悟,对朋友的热情,真的是人间仙境呀。
想象一下,秋天的山水,树叶飘落,微风拂面,那种惬意,简直让人忍不住想大喊一声:“太美了!”他写的那些关于风景的描绘,真是让人脑海中浮现出那幅画面,仿佛身临其境。
再看看《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就像一股豪气,令人心潮澎湃。
范仲淹真是个了不起的人,他在岳阳楼上,看着洞庭湖的壮阔,心中涌起的情感,简直是无法用言语形容。
他开篇就提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真的是耳熟能详,让人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写到湖水、云彩、山峦,那种气势,完全让人想要大声喝彩啊。
再加上他对历史的思考,真是让人有种“哇,这个家伙不仅仅是写字的,还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的感觉。
范老兄可真是把忧国忧民的情怀写得淋漓尽致。
不过,你要说这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点,其实它们都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悟。
欧阳修在醉翁亭中品酒吟诗,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仿佛在说:“生活就是要享受,朋友就是要分享。
”而范仲淹则是站在更高的地方,面对历史与未来,展现出一种责任感和豪情,给人一种“我要为国家出一份力”的感觉。
就像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是洒脱的酒仙,一个是英俊的英雄,各有各的风采。
再聊聊文章的写作风格,醉翁亭记的语言活泼、亲切,像是和朋友在闲聊,句子间的韵律感,让人读起来特别舒服。
说白了,就像是在吃一顿家常饭,温暖又贴心。
你听到“山水之乐,老夫之乐”这句话,仿佛能听到他笑声里的欢愉。
而岳阳楼记的语言则显得庄重一些,虽然字句间有些严肃,但仔细一品,又有那种历史厚重感,让人对社会、对国家产生共鸣。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赏析(12)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同的方面: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
《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的生活理想,《醉翁亭记》抒发与民同乐、醉情山水之乐的思想。
这两种思想境界都是积极向上的,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是很可贵的。
异的方面:《岳阳楼记》作者主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扩大胸襟,以此规劝滕子京,并勉励自己,直抒胸臆、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磊落情怀。
《醉翁亭记》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
──《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之比较鉴赏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因倡议政治改革而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以“朋党专权”等莫须有罪名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
同一年,欧阳修上书为范辨诬也遭奸佞打击,由河北转运按察使降为滁州太守。
《醉翁亭记》(以下简称《亭》)就是欧阳修治滁年余写下的动人篇章。
1406年,范仲淹应被贬岳州的滕子京之约,参照《洞庭晚秋图》,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岳阳楼记》(以下简称《楼》)。
两位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和庆历新政中又都为引为同志,其作品《亭》、《楼》堪为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
鉴赏《亭》、《楼》二文,竞相辉映:一边是秀丽的琅琊风光,水彩画似的,山美情溢;一边是雄浑的洞庭波色,油画似的,水美气壮。
1、《亭》《楼》二文同源于“民为邦本”的儒家进步传统,情雅品高。
但《亭》袒露的是物喜心乐、忘却己悲的豁达情怀,《楼》推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太上忘情”的情操修养。
《亭》的文眼是首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此时不超过39岁,却屡自称“翁”,亦幻亦真,亦梦亦醒,心明言醉。
他痛心于国弱民穷,一生竭忠尽智,却落得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下场,因此“苍颜白发”,未老先衰,心理年龄大大超过了生理年龄。
他面对“蔚然深秀”的林壑,身处“翼然临于泉上”的小亭,呼吸着山川田野的气息,融进滁人游众宾欢的境界,不禁暂时忘记了无罪遭贬的个人际遇,沉浸在众乐之中。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甲文)、《醉翁亭记》(乙文)对比阅读1、甲、乙两文的文体均为记,两文作者均是北宋(代)文学家,均由于“庆历新政”失败被贬官,所以二人政治境遇相同。
2、甲文作者字希文,谥号文正,还是政治家,军事家。
乙文作者字永叔,谥号文忠,还是史学家。
3、甲、乙两文写景都写到了,一早一晚的景象,甲文用“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总体概括;乙文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具体描写。
4、甲、乙两文写景都写了花草的生机和香气。
甲文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乙文则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两文写景在写法上都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在句式上都骈散结合,文质兼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6、两文在写作目的上,都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而是将文章的重心放在阐述自己的理想抱负上。
甲文作者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抒发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试图以自己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
而乙文作者则随遇而安,纵情山水,表现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7、“庆历新政”失败,二人均被贬官,对此范仲淹以耿介拔俗之质“进亦忧,退亦忧”,而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二人行为模式不同,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相比之下,欧阳修的表现更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
8、两文在表达方式上都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
9、怎样理解甲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为民请命,忧国忧民,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10、乙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①在乎山水之间②更在乎“乐民之乐”和与民同乐11、试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异同?相同点:两文思想境界相同。
甲文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乙文抒发“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中学语文论文《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阐释王金伟崔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文或简称“范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下文或简称“欧记”)同为古文名篇,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载范记被时人称为“四绝”之一,而朱弁《曲洧旧闻》则云“《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足见评价之高。
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的也有不少,但论述多浮于表面,缺乏对创作背景及文学意义的深入分析。
本文拟将作品置于时代背景中,通过文本精读来考察二文在相近创作生态中的不同艺术呈现,进而管窥文学风貌由唐至宋的嬗变。
一、相近的创作生态《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有不少相同与相通之处。
一是大致相同的政治环境。
宋王朝政治体制中存在“冗员”“冗兵”“冗费”等多种弊病,和平时期虽隐而不彰,但在仁宗宝元、庆历间对外与西夏发生战争、国内农民起义等突发事件的刺激下显现出来。
在形势逼迫下,仁宗赵祯“遂欲更天下弊事”,遂推出了“庆历新政”。
但积弊已久,沉疴不起,改革遇到强大阻力,主持改革的范仲淹等人先后被排挤出朝,“新政”不久即宣告失败。
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罢参知政事,改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后为给事中、知邓州,《岳阳楼记》即创作于这段时间。
欧阳修也由于支持新政,于同年被贬,知滁州,不久创作了《醉翁亭记》。
二文创作时间很接近,《宋代文学编年史》将二者均系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其时政治改革遭遇失败、改革者被贬黜的背景基本一致。
二是相似的作者经历与主张。
范、欧的人生经历都可概括为少年清贫,苦读及第,曾为高官而仕途坎坷。
范仲淹生于仕宦之家,但幼年丧父,随母改嫁,早年家境贫寒,苦读时甚至“断齑画粥”;欧阳修三岁丧父,清贫中其母“以荻画地学书”。
范、欧勤奋好学,后来都曾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重要官职。
二文创作时,正值两位作者被贬出朝,在逆境时仍有作为,其情感又有相似之处。
范、欧从年辈上虽堪属异代,但他们志同道合,政治、文化活动有很大交集,私谊颇深。
八年级语文下册《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通)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感极而悲者矣
(到极点)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
此乐何极
(穷尽) 吾谁与归 (归依)
佳木秀而繁阴 蔚然而深秀者
(草木茂盛) 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 (秀丽) 若夫霪雨霏霏(繁密的样子)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贯 穿全文的线索。叙事、写景、抒情自然融合, 骈句和散句巧妙运用,读来脍炙人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朝——明)
云归而岩穴暝
(暮——晦)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山 间 野芳发而幽香(春)之四 时 也
佳木秀而繁阴(夏)
风霜高洁(秋)
《醉翁亭记》一文多用长句,对偶句式别 具一格。叙事明快简洁;写景物美境幽;抒情 深沉含蓄。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意层 次分明,语感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 都给人美的享受、情的陶冶和思的飞升。
3.主题表现
《醉翁亭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 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世之情隐含在叙述描写之中, 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才留下“醉翁之意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佳句。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 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意。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 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 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 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 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 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 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 乐的旷达情怀。
《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的。 范公在比较了文人骚客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后, 直接道出了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磊落襟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精神境界来自勉勉人。
2024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专练(含答案解析)《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比较阅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②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上:统治者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或异二者之为()②乐民之乐者()(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A.以刀劈狼首B.以伤先帝之明C.以我酌油知之D.以其境过清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B.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C.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D.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下面对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B.甲文“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的“进"和“退”分别指“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C.甲文主要运用了描写、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D.乙文孟子与齐宣王展开讨论,体现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5.【甲】文范仲淹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乙】文孟子哪一观点的发扬?他们的思想在今天是否还有借鉴意义?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对比阅读练习(四)(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练习﹝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朝晖夕阴晖:(2)佳木秀而繁阴秀:13.下面三项中“之”的用法与“山间之朝暮也”相同的一项是()(2分)①子墨子闻之(《公输》墨子)②介胄之士不拜。
(《细柳营》司马迁)③吾妻之美我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云归而岩穴暝15.请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摘出反应观景感触的两个句子,并分析两文所写的景物有哪些不同?(4分)观景感触:(甲),(乙)写景的不同点:答案:12.(1)日光(2)茂盛 13.②14.(1)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观啊!(2)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15.(4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或前人之述备矣)(1分)而乐亦无穷也(1分)不同点:①﹝甲﹞写水景,﹝乙﹞写山景②﹝甲﹞写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四季之景③﹝甲﹞写景突出阔大壮观,﹝乙﹞写景注重秀美多变。
(答案不仅限此,意思对即给分,答对两个意思就给满分。
(2分)。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①两篇文章在写景在时候,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岳阳楼记》写“霪雨霏霏”的天气,有阴风,有浊浪,白天“樯倾楫摧”,夜晚“虎啸猿啼”,是一片苍茫荒凉的景象;写“春和景明”的日子,天光、碧水、沙鸥、锦鳞、芷兰、皓月,白天阳光灿烂,晚上月色皎洁,是一片欢乐明快的景象。
《醉翁亭记》写景抓住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的特点。
用“日出而林霏开”写早晨,用“云归而岩穴瞑”写傍晚,写出了一天中景色的变化;用野花幽香写春天,用绿树成荫写夏天,用风高霜洁写秋天,用水落石出写冬天,抓住了景物的季节特征。
②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岳阳楼记》在描写了阴天的景色之后,发出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叹息之情;描写了晴天的景色之后,又表达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喜悦之情。
《醉翁亭记》在写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之后,也发出了“乐亦无穷也”的陶醉之情。
那么,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除了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基本结论:①两篇文章在写景的色彩上有所不同。
《岳阳楼记》写洞庭湖景色,景色很浓;《醉翁亭记》写琅琊风光,却比较清淡。
②在句式上,《岳阳楼记》写景,都是四个字一句,非常整齐;《醉翁亭记》句子有长有短,不是很整齐。
③范仲淹写景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欧阳修写的却是自己眼前的实景。
常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的目的,出于表达主题的需要。
范仲淹和欧阳修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两篇文章又都是在受贬降职时写的。
这两篇文章在主题上有什么异同点?基本结论:②两篇文章的侧同点不同。
范仲淹抒发的是一种“忧”情,欧阳修表达的是一种“乐”意。
读了《岳阳楼记》,总觉得范仲淹胸怀旷达,抱负远大;读了《醉翁亭记》,总觉得欧阳修有种自我陶醉而又排遣谪居苦闷的感觉。
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率军阵守边关,屡立战功;任参知政事时,又进行过政治改革。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
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滕子京)并嘱咐(我)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集中在洞庭湖上。
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长江的江水,水波浩荡,宽阔无边。
或早或晚(一天里)时阴时晴,景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然而,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寒风怒吼,浊浪冲天,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哀啼。
(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满眼是萧条的景象,感慨悲伤到极点啊。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湖面风平浪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草木茂盛。
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闪耀着金光;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此时)登上岳阳楼,就会有心胸开阔,精神愉悦,忘却荣辱得失,举起酒杯面对和风,喜气洋洋的感觉!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
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7篇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阅读一《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长烟一空一:(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3)野芳发而幽香发:(4)后天下之乐而乐后:(5)杂然而前陈者陈:(6)云归而岩穴暝归:(7)至于负者歌于途负: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居庙堂之高则忧居十日,扁鹊夏见C、不以物喜以天下之所顺D、宴酣之乐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3、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商旅/不行,樯倾/楫摧C、衔/远山,吞/长江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沙尘暴虐之下,人们对蓝天碧水、茂林修竹的珍爱愈加强烈。
你心中理想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请借用古诗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来表达,写出连续的两句。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6.《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7、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行者休于树 (在)A、告之于帝B、苛政猛于虎C、躬耕于南阳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微斯人,吾谁与归?(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选文第(2)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10.《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
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甲)《岳阳楼记(写景选段)》和(乙)《醉翁亭记(写景选段)》训练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5—9题。
(16分)(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5.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每句划一处)(2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3分)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之意不在酒()7.下面加点词用法或词意相同的一项是()。
(3分)A.云归而岩穴暝潭西南而望B.酿泉为酒山峦为晴雪所洗C.属予作文以记之醒能述以文者D.日出而林霏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8.翻译句子。
(5分)(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3分)(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分)9.请联系甲乙两篇全文,说说“迁客骚人”们的“览物之情”阳修的“览物之情”有什么不同?分)与欧3(阅读答案:5.(2分,每处1分)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3分)规模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情趣7.(3分)D8.(5分)(1)(3分)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比较阅读答案
《岳阳楼记(主旨选段)》和《醉翁亭记(主旨选段)》训练题(薛集)答案:1、①求:探索之:的心:思想感情②之:的为:心理活动③以:为④庙堂:指朝廷则:那么就其:他的⑤而:可是其:他们⑥其:他们以:用者:的人⑦微:没有归:归依⑧从:跟从⑨翳:遮盖⑩谓:是 2、C 3、①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理。
②为因为外物的好坏、我个人的得失或喜或悲。
③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④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⑤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⑥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4、抒情议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迷以文者,太守也 5、“忧”醉乐 6、在逆境中仍能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训练题答案1 (1)一:全(2)以:因(3)发:开放(4)后:在~~~~之后(5)陈:摆开(6)归:聚拢(7)负:背着东西2:D 3:A4: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或: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5:B 6:忧醉与乐 7:C8:(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3)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显得得昏暗(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春天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夏天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秋天天高气爽,冬天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了的太守。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
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
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
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
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
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
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
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而《醉翁亭记》中只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没有抒情。
4、《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阴景和晴景做对比等等,但《醉》中就没有这样做;5、两文的主题深度有别。
《醉》中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
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作者:郭艳红来源:《作文周刊·初二·人教·同步辅导版》2011年第25期《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优秀之作,都是作者被贬谪后写的作品,都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却仍存济世安民之心的主题。
但两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安排不同。
《岳阳楼记》开头叙事,进而写景抒情,最后引出议论,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
《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连缀始末,使文章环环相扣,首尾圆合。
文章开篇点出醉翁亭及其得名来历,引出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的醉与乐。
太守的“醉”只是表象,“乐”才是本质。
“乐”是“醉”中之乐,“醉”则因“乐”而醉。
“醉”和“乐”一隐一显,一明一暗,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表达方式不同。
《岳阳楼记》采用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醉翁亭记》却不用议论,只在叙述、描写、抒情中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借以排遣抑郁复杂的情感。
3.揭示主旨的方式不同。
《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直接道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并抒发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醉翁亭记》表达主题的方式就显得有些含蓄,作者把与民同乐的济世之情隐藏在叙述、描写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乐”中写“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虽是文章的中心句,但主旨却隐含在“醉能同其乐”这句话当中。
4.语言风格不同。
《岳阳楼记》虽然是一篇散文,但文中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等,这些骈句既写出了洞庭湖的秀美,又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文中有些语句也写得非常精练,如“衔远山,吞长江”的“衔”“吞”二字,准确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却概括出一种阔达的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含意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千钧之力。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
不同点: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较阅读训练题及答案(2010,安徽省,15—18,15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节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岳阳楼记》(节选)(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云归而岩穴暝暝: (2)野芳发而幽香芳:(3)而或长烟一空一: (4)把酒临风把:(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4分)《醉翁亭记》(节选):《岳阳楼记》(节选):(4).依据选文,填写下表。
(3分)篇目写人的活动的语句相同的内心感受《醉翁亭记》(节选)《岳阳楼记》(节选)【答案(1)(1)幽暗,昏暗(2)花(3)全(4)执,拿(2)(1)这或明或暗、变化不定的,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2)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3)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1)主要描写了琅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变化。
(2)主要描写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时的美丽景象。
(4)写人的活动的语句:《醉翁亭记》:朝而往,暮而归。
《岳阳楼记》: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相同的内心感受:快乐(或高兴)。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及其他重点篇目比较阅读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比较阅读方案上周我们学习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两篇散文,文采横溢,交相辉映:一篇是雄浑的洞庭湖景色,一篇是秀丽的琅琊风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千古绝唱”。
这两篇散文,都以写景见长,堪称北宋写景散文的双璧。
在课外看过许多资料的基础上,谁能说出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基本结论:①两篇文章在写景在时候,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岳阳楼记》写“霪雨霏霏”的天气,有阴风,有浊浪,白天“樯倾楫摧”,夜晚“虎啸猿啼”,是一片苍茫荒凉的景象;写“春和景明”的日子,天光、碧水、沙鸥、锦鳞、芷兰、皓月,白天阳光灿烂,晚上月色皎洁,是一片欢乐明快的景象。
《醉翁亭记》写景抓住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的特点。
用“日出而林霏开”写早晨,用“云归而岩穴瞑”写傍晚,写出了一天中景色的变化;用野花幽香写春天,用绿树成荫写夏天,用风高霜洁写秋天,用水落石出写冬天,抓住了景物的季节特征。
②这两篇文章在写景时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岳阳楼记》在描写了阴天的景色之后,发出了“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叹息之情;描写了晴天的景色之后,又表达了“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喜悦之情。
《醉翁亭记》在写了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之后,也发出了“乐亦无穷也”的陶醉之情。
那么,两篇文章在写景方面除了相同之处,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基本结论:①两篇文章在写景的色彩上有所不同。
《岳阳楼记》写洞庭湖景色,景色很浓;《醉翁亭记》写琅琊风光,却比较清淡。
②在句式上,《岳阳楼记》写景,都是四个字一句,非常整齐;《醉翁亭记》句子有长有短,不是很整齐。
③范仲淹写景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欧阳修写的却是自己眼前的实景。
常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景的目的,出于表达主题的需要。
范仲淹和欧阳修都出身贫寒,自幼丧父,两篇文章又都是在受贬降职时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认为二人的感情实质一样吗?
提升感悟
对于范仲淹和欧阳修,你更喜欢谁 呢? 请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作 业
1、比较《小石潭记》和《醉翁亭记》
思想感情的不同。 2、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写200字左 右写景片段。
谢谢大家!
虚词:而
• • • • 云归而岩穴暝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而年又最高 杂然而前陈者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递进 连词,表修饰
三、文句翻译( 增、删、调、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比较阅读
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 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欧阳文忠公集》 。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 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 物阜。 《醉翁亭记》的第二年,欧阳修在给梅尧臣 的信中说:“某此愈久愈乐” “小邦为政, 期年粗有所成,固知古人不忽小官也。”
不以己悲 ; 居庙堂之高则 , 3、不以物喜, 忧其民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先下之乐而乐 。 5、醉翁之意不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6、
二、重点字词
蔚然: 茂盛的样子 越:及、到 具: 胜景,好景色 通俱,全、皆 胜状: 连月不开: 放晴 醉翁之意: 情趣 淫雨:连绵不断的雨 偕: 一起 迫近 属: 通嘱,嘱托 薄暮: 去国: 离开 临于泉上: 靠近 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霏霏: 景: 日光 详尽 备: 把酒: 持,执 吾与谁归 : 归依
体味美景
速读两篇散文,找出写景段落。山所见。 除此之外,两段文字写景在内容上有何 不同?表现了怎样的特点?
明确: ①《岳》写水景,突出其阔大壮观, ②《醉》写山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探究情语
以我观物,固物皆著我之色彩
1、两篇文章各自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吗?
走进作者
体味景语
探究情语
走进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军事家,有《范文正公文集》。他家贫无 依,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范仲淹 深知当时朝政出现严重危机。当政,力举 改革。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选用干练 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又主张兴修水利。 想要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做到百姓安乐, 国富兵强。
《醉翁亭记》
比较 阅读
《岳阳楼记》
石家庄市第四十四中学 左彦朋
明确目标
1、熟记重点词义和句子翻译
2、掌握散文由景到情的分析思路 3、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受忧国
忧民情怀。
一、名句积累
衔远山 ,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吞长江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