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中国古代景观历史
古代风景名胜及其历史渊源
古代风景名胜及其历史渊源
古代的风景名胜无疑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们见证了当时
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奇妙的风景名胜,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它们仍然
面临着来自自然、人类活动的危害。在此,我们应该珍视它们的
历史渊源,尽可能地保护它们的完整性和纯洁性。
长城
长城是中国的一个“世界八大奇迹”,是古代中国国防的最重要
的建筑之一。长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中国东部,从山海关
一直延伸到边疆。长城是中国西北平原地带和增加中的地理的分
界线,防御作用非常重要,于公元前7世纪的战争时期兴建,历
时2000年,是中国古代的第一座军事防御工程。
故宫
故宫又被称作“紫禁城”,位于北京繁华的城区中心,是中国最
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最齐备的
古代宫殿。故宫于明朝九龙壁光绪年间(清朝)兴建,在明朝又
加以扩建,历时14年,是一座具有典型中国建筑风格的建筑,是
中国文化遗产的珍品。
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杭州市中心,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它有超
过1400年的历史,明朝时期还叫灵隐寺外湖。西湖风景区的面积
可达5000公顷,是一个充满浪漫、古老和文化的地方。西湖风景
区包括西湖、岳庙、西城、中国美术和工艺博物馆等多个景点,
是杭州市的宝藏。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中心的“岷江边沿”,是一座高71米、直径大约的佛像,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质佛像之一。它的建造历
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经历了不同的王朝和时期的改建。
现在,无论是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历史文化的原因,我们应该更
加珍惜这些古老的风景名胜。我们不能忽视它们面临的危险和威胁,包括旅游人数增多、污染和大批开发和建设。我们应该采取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时期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中国四大古典园林的时期,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苏州拙政园:明正年间
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年间,现在全园包括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占地2万平方米,明快开朗,其东北、西南为草地,丛植、林木葱郁,平岗远屿,竹坞曲水,山峦明秀,景物舒旷;其间分布“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 等建筑。中部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是典型的多景区复合的园林,园林空间划分形成序列组合。划分主次分明而又不流于零散,组合开合变化有序层次清晰。
整个园林以大水池为中心,水面有聚有散,聚则辽阔,散则曲折。池的东西两端留有水口、水尾,以体现疏水若为无尽之意。池中利用两土山结构岛山,把池水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山南水面开阔,山北溪涧清流,主次分明。两岛山上,西山顶建“雪香去蔚亭”,东山顶建“待霜亭”。岛上南面黄石参差错落,北面芦苇丛生,两山之间跨溪架桥。西山西南角建六方形“荷风四面亭”,三面环水,一侧临山,犹若半岛。西面三曲桥可通“柳荫路曲”廊,南面五曲桥与“倚玉轩”相连,不仅是全园的交通枢纽,而且又把水池分为三个彼此通透的水域。
其次,拙政园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贯穿了多个历史时期。下面将从六个时期,即商周时期、汉代、隋唐时期、宋代、元代和明清时期,分别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
1.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萌芽期,主要的园林形式是囿和宫室。囿是指利用自然山水林木等元素所构成的皇家园林,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洛阳的囿。宫室则是指城市中的园林建筑,这一时期也有一些私人园林开始出现。
2.汉代
汉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兴盛时期,园林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池、台、山、石等元素。汉武帝时期,皇家园林规模空前,其中最著名的是上林苑。同时,私人园林也开始流行起来,一些士大夫阶层的人开始营造自己的园林。
3.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融合时期,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特点,佛教园林的出现加速了唐宋园林的发展。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达到了鼎盛,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安城的皇家园林。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繁荣起来,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参与到园林的营造中来。
4.宋代
宋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致时期,园林的设计和建造都出现了空前的精致和优美,出现了写景园林和文人园林等新的园林形式。宋代园林注重山水的表现,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宋代的皇家园林如艮岳、寿山等成为后世园林建造的典范。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在设计和意境上追求精致和优美。
5.元代
元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蜕变时期,由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园林的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蜕变,出现了山水园林和写意园林等新的形式。元代园林以自然为主,追求简朴和自然,着重于山水的再现和意境的表达。元代的皇家园林如北京的北海公园、琼华岛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同时,私家园林也开始追求更加个性化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一、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四、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清初。
五、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诗画的情趣
(四)意境的涵蕴
1、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称“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5、1980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介绍中国园林,陈从周先生推荐具有明式典型的网狮园殿春簃移植到博物馆陈列,取名“明轩”,既作为陈列品介绍苏州园林的成就,又作为休息厅供观众驻足观赏。这样,第一次在海外由中国人建造了一座完整的中国传统园林。
中国园林之最
1、北京是皇家宫苑最多的地方,它在历史上曾为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国都,各代帝王都兴建过宫苑,而明、清两代建造的宫苑遗留下来的最多。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明代的“西苑”;今天的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都是清代建造的宫苑。
2、北京的颐和园是中国现在保存的最完整和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3、苏州是中国古典园林和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私家园林荟萃于江南,而苏州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在历史上有大小园林4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是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
4、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最大的皇家园林,其总面积是颐和园的两倍,是北海公园的9倍。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发展简史
• 隋炀帝所修的西苑,是继西汉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皇 家园林,将宫苑建筑融于山水之中。
西安大明宫
• 唐朝国力强盛,皇家造园活动频繁。
• 唐朝皇家园林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因功能不同可分为 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有著名的华清宫、九成 宫等。
• 祭祀场所的规模和建筑逐渐有别于宫殿、寺庙、住 宅等其他建筑,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
Part 02
雏形期(秦汉)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开始大规模营造宏伟壮丽的宫室, 包括园林建筑在内,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由此开始。
• 据文献记载,秦代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营建的离宫别苑有 数百处之多,首都咸阳附近及关中地区就有百余处。
• 秦始皇在征伐六国过程中,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在咸阳 依照该国的王宫进行营建。
• 咸阳宫处于统摄全局的地位,象征“紫宫”和“天极”,其他 宫苑则众星捧月般烘托出咸阳宫的主导地位。
• 汉武帝时对上林苑加以扩建,使其地跨五县,方圆 约150千米,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苑内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有宫,宫中有苑。
• 唐朝文人雅士喜以风雅高洁自居,所建园林将诗情画意 融于自然山水中,讲究园林趣味。
• 这些园林充分利用自然景物,以简单朴素的建筑点缀其 间,富有自然之趣。
大雁塔公园
(玄奘取经归来)
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发展历程
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集中在园林中,各个时期发展下来的园林各具特色。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发展历程,欢迎阅读!
古典园林各时期发展历程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
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
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一度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又是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园苑。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糜,造园之风大兴。隋炀帝除了在首都兴建园苑外,还到处建筑行宫别院。他三下扬州看琼花,最后被缢死在江都宫的花园里。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 ,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史
1、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各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状况如何?各阶段园林主要特点是什么?答:第一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的萌芽阶段,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呈现为亲和关系,该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种植场地,有了果木蔬圃,在客观上接近园林皱形,开始了园林的萌芽状态。
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从感性适应转变为理性适应,该阶段的特点是:古典园林的出现阶段,世界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造园流派,园林构成要素一致为山(自然山、人造山、冈、平地)、水、(自然水、理水)、物(建筑物、植物、动物)等构成,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第三阶段是工业时期的园林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亲和转变为对立,该阶段特点:园林由私人转向公共化转化,范围也扩大,由封闭向开放转化,由视觉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化,目的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第四阶段是二战之后的现代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有对立转换为亲和关系,该阶段特点是:园林领域大大扩展称谓生态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园林学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学科。
2、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按园林隶属关系可分为诺干类,主要类型是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3、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分为哪些时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及对应的中国历史朝代和年代是什么?分别有哪些代表性作品?答: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分为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时期、成熟后期5 个时期。
A、生成期是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0 年,它包括了殷、周、秦、汉朝代。该时期的主要特点:1、园林内容驳杂,园林概念模糊,2、园林总体规
中国古代美景
中国古代美景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美景,其中一些现在仍是旅游胜地。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古代美景:
1.桂林山水:桂林的山水景观被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
2.杭州西湖:西湖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3.黄山: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
4.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以其原始的森林、清澈的湖泊和瀑布而闻名。
5.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纳西文化和古建筑风格吸引着游客。
6.西安兵马俑: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7.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以其雄伟壮观著称。
8.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避暑胜地,以其宏伟的建筑和优美的园林风光而闻名。
以上仅是中国古代美景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其他地方值得探索。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美丽和智慧,也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典园林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各自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经历的发展历程及各自的特点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我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一)先秦及秦汉时期。此时期或可称为“白然时期”,是从“固”到“苑”的发展时期,约相当于距今三四千年的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殷商西周时代。旱在原始时代,当人类进人奴隶制社会,先民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狩猎劝!渔猎,后来慢慢进化到种植定居,驯养了一些野生动物,比如猪、犬、羊等,种植了一些植物,比如禾、麦、稻、获等。这样就出现了圈养、圈种的有一定范围的地方,在甲骨文、糟文、金文中出现
了“因、眺(囿)”“鉴、翻(圃),,等字,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从事农事、畜牧、手工业制作以及各种杂务劳动的专业奴隶阶层,在解决了生活的劳务后,奴隶主和帝王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各种游乐戏嬉,其中包括“狩猎”活动。而那些被选择为狩猎地区的地方,一定是那些禽兽比较集中,山丘或林茂之地,水草丛生之处,这就是成为种植与株、圈养动物的“囿”。根据史料记载,从殷周到秦汉时期这种“囿”的存在和发展,大体具有三个特点:
1.:片地宽广。一般方圆都在几十里、上百里左右,如春秋楚庄王“筑层台……延壤百里,’;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发展简史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发展简史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
价值和审美魅力。它不仅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更是一种与自然融合的
建筑艺术形式。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
时期,经历了多个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商周时期的宫殿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起源。商周时期的宫殿园
林借鉴了中原地区的山水风景,采用大量的湖泊和岩石来打造宫廷园林。
这些园林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贵族们进行祭祀和祈福的场所。
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秦始皇帝借鉴了各国的园林建筑艺术,在长城脚下修建了大型的皇陵园林。这些园林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和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而著名,是中国古典
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发展的一个高峰期。隋唐时期的帝王们
非常重视宫廷园林的建设,他们在长安和洛阳建设了大量的皇家园林。这
些园林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心的布局而著名,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巅峰
之作。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的园林注重
自然山水的表现,强调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秩序。元代的园林则更加注重意
境的营造和建筑的装饰性,其主要特点是布局灵活多变,注重水景和建筑
的相互配合。明代的园林则更加重视建筑的造型和审美,注重园林的艺术
性和娱乐功能。清代的园林则融汇了前代园林的精华,以其宏伟壮丽和富
丽堂皇的建筑风格而著名。
近代以来,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受到西方园林风格的影响,中国的园林艺术开始了一场新的变革。西方的花坛、草坪和噪音设备等元素进入了中国的园林设计,使得中国的园林景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古代中国的名胜古迹与风景名胜
古代中国的名胜古迹与风景名胜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度,各种名胜古迹和风景名胜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蕴含着无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成为了人们追溯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场所。
一、名胜古迹
1. 长城: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长城不仅是中外游客关注的焦点,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万里长城,千年古镇”。长城分为多种类型,全长超过21000公里,涵盖了多种历史时期、不同的风貌、多种形式的文化,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防御工程之一。
2. 故宫: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人类文化的杰作,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位于北京中心,建造于15世纪。故宫是古代帝王政治、文化、艺术、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体现,是传统文化里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也是许多电视剧、电影取景的场所。
3. 兵马俑:兵马俑是中国古代秦始皇帝的陪葬品,位于陕西省
西安市以东约35KM的秦始皇陵的三大坑内,是中国古代地下宫殿、文化遗址和奇观之一。华丽的姿态、丰富的彩绘和独特的造型,无疑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4. 石窟寺:石窟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建筑和艺术的代表之一,位于中国大部分省份。石窟寺以自建石窟为特色,满洲窟、
莫高窟、龙门石窟等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有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文化意义。
二、风景名胜
1. 桂林山水:桂林的山水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之一,被誉为
“壮丽山水甲天下”。漓江、阳朔、黄姚等地的山水风景,是中国
美景的代表,其特点是奇山异石、清溪千池、留影三千。
中国古典园林史整理
中国古典园林史
·园林的概念: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
·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
·文人园林:指士流园林之更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者,不仅指文人经营或者文人所有的园林,也泛指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不仅在造园手法上表现了园林与诗、画的沟通,而且在造园思想上融入了文人士大夫的独立人格、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作为园林艺术的灵魂。
第一部分
1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
特点:
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
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
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客观具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
特点:
1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私有
2主流是封闭型、内向型
3追求美的观赏和精神的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的社会、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第三阶段:工业文明阶段
特点:
1除了私人园林之外,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2园林规划设计已经拜托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为开放的外向型
3不仅追求观赏美和视觉效果,同时也注重园林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4由现代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规划设计工作
·第四阶段:信息文明阶段
特点:
1城市公共园林、公共绿地系统进一步扩大,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实现“城市在园林中”2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为根本目的,园林规划中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历史的历史名胜
中国古代历史的历史名胜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几千年的文明积淀造就了许多历史名胜。这些古老的建筑、景点以及文化遗址,承载着中国古代历史的丰富内涵,也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的旅游胜地。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名胜。
1. 故宫:中国古代皇帝的居所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居住地和政治中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木质结构建筑群,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宫殿、庭院、花园、珍宝馆等各种建筑物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帝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参观故宫,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壮丽之美,还能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2. 长城:中国古代的防御工程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建筑物之一。起初,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民族的侵袭而建造的。这座长城横贯中国北方,总长达万里,见证了中国古代历史上防御和国家统一的重要角色。今天,长城已成为中国最有吸引力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
3. 兵马俑:中国古代的奇迹
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墓葬文化的杰出代表。它们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在秦朝统一中国后,为了守卫他的帝国,秦始皇下令制作了这些真实大小的陶俑。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不
仅以其数量众多、规模庞大而闻名,更以精湛的艺术和历史意义而备受赞誉。参观兵马俑,您将会被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深深震撼。
4. 泰山:中国古代的圣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和文化名山。泰山自古以来就被尊为中国古代的圣山,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宗教信徒和普通游客前往朝拜和观赏。山上有许多古代建筑和文物,如天衍亭、碧霞祠和负责书写历史名人名字的碑亭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历史留下的重要痕迹。
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
中国园林景观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园林景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貌和特色。本文将以中国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为主线,探讨其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古代帝王园林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221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园林景观主要以帝王和贵族的园林为代表。早期的园林以陵墓和祭祀场所为主,如河南的二里头遗址和山东的曲阜孔庙等。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园林逐渐成为帝王展示权威和追求享乐的场所。典型的代表有秦始皇陵园、汉景帝陵园和汉武帝陵园等。这些园林以规模宏大、建筑华丽、布局精巧而闻名,为后世园林设计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古典园林时期(公元220年-公元1368年)
这一阶段,中国园林景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园林艺术得以迅速发展。南北朝时期的园林以北方的汴京园林和南方的苏州园林为代表。北方园林注重宏伟和雄浑的气势,以皇家园林为主,如大都的颐和园和开封的汴京园林。南方园林则注重精巧和雅致的风格,以私家园林为主,如苏州的拙政园和留园。这一时期的园林借鉴了中国绘画、诗词和建筑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文化。
第三阶段:明清皇家园林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明清时期,中国园林景观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特别是明朝的万里长城和故宫,以及清朝的颐和园和避暑山庄,都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这些园林不仅继承了古代园林的传统,同时融入了更多的自然元素,注重创造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明清皇家园林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细腻的园景布局,成为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古代中国的著名景点
古代中国的著名景点
古代中国拥有许多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都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下面将按照列表的形式,为大家介绍其中一部分。
1. 故宫: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故宫建
筑巨大,结构复杂,整体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属于典型的明清建
筑风格。其中的宫廷建筑、园林景观以及珍藏的艺术品都引人入胜,
成为了现代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2. 雁荡山: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的三门县境内,是中国四大道教胜地之一。
山峰青翠,云雾缭绕,峰峦重叠,洞壑幽深。雁荡山是天然的植物园,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和高峰峻岭,同时又坐落在东海之滨,是中国典
型的海陆山旅游胜地。
3. 黄山:
黄山,又叫徽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是中国的名山之一。
其景点有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紫云峰等等,既有"奇险"之景,又有"秀美"之景。黄山山峰陡峭、云海浩瀚,而黄山云海、日出、日落等景色更是天下闻名。
4. 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是世界著名的名山之一,是中国五岳之首。
泰山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之一,既有天然的奇峰险峻,又因其历史文化凝聚了许多古迹古址,如泰山石刻、天街等,吸引着全球游客前来。
5. 兵马俑:
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陵临安陵的东侧,是中国秦汉时期陪葬墓葬中的一种特殊形式,由秦始皇所建。兵马俑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呈现出精湛的工艺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内涵。成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世界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这个园林体系并不像同一阶段上的西方园林那样,呈现为各个时代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此起彼落、更迭变化和各个地区迥然不同的形式、风格的互相影响、复合变异。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我完善,外来的影响甚微。因此,它的发展表现为极度缓慢、持续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国古典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便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它的逐渐完善的主要动力亦得之于此三者的自我调整而促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可以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
一、生成期:
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殷、周为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通过分封采邑制度获得其世袭不变的统治地位。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秦、汉的政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确立皇权为首的官僚机构的统治,儒学逐渐获得正统地位。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相应地,皇家的宫廷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
中国最早见之于文字记载的园林是《诗经·灵台》篇中记述的灵囿。灵囿是在植被茂盛鸟兽孳繁的地段,掘沼筑台(灵沼、灵台),作为游憩、生活的境域。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划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
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苑中养百兽,供帝王射猎取乐,保存了囿的传统。苑中有宫、有观,成为以建筑组群为主体的建筑宫苑。汉武帝刘彻扩建上林苑,地跨五县,周围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宫二十,观三十五”。建章宫是其中最大宫城,“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形式,成为后世宫苑中池山之筑的范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低下,没有园林;——农 业出现——产生原始的园林,如中国的苑囿,古巴比伦 的猎苑;——城市出现——园林形成各自风格(古埃及 园林、古希腊园林)
3)人们的精神需要
园林的形成又离不开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 求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艺浪漫,来自 对现实田园生活的回归。 古希腊神话中的爱丽舍田园和基督教的伊甸园,曾 为人们描绘了天使在密林深处,在山谷水僭无忧无虑地 跳跃、嬉戏的欢乐场景;中国先秦神话产说中的皇帝悬 圃、王母瑶池、蓬莱琼岛,也为人们绘制了一幅山岳海 岛式云蒸霞蔚的风光。
公共园林、开放性的
空间和绿地系统,使 城市趋于园林化。
霍华德: 田园城市 生态学:为现代园林的规划
设计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阶段的特点: 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了由政府出资经营、属于政府所 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 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限制,从封闭的内向转变为开放的 外向型。 3、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着重发挥环境 效益、社会效益。 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的历史
——中国古代景观设计
颐和园 –十七孔桥
苏州古典园林
枯山水
公 园
印度-泰姬陵
一、 园林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园林
1、在中国:
(1) 陈从周《说园》称:中国园林是
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 术品,富诗情画意”。
(2)汪菊渊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 筑·园林·城市规划》称: 在一定地域用工程技术和艺 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 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 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 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 然和游憩境域”,叫做园林。
2)山石
中国园林讲究无园不山,无山不石。早期利用天然山 石,而后注重人工掇山技艺。掇山是中国造园的特有传 统。其形象构思取材于大自然中的真山。注重“外师造 化、内法心源”。 欧洲伊斯兰园林主要依靠选择天然石才,进行人工 改造,或者将巨石加工成建筑石才或打造成人物雕像。
3)水体
园林“无水则枯,得水则活”。理水与建筑气机 相承,使得水无尽意,山容水色,意境幽深,形断意 连,使人有绵延不尽之感。中国山水园林,都离不开 山,更不可无水。我国山水园中的理水手法和意境, 无不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欧洲园林中的人工水景丰富多样,而以各种水喷 为胜;伊斯兰园林中的涌泉和滴灌亦是颇具特色的水 景。
各民族对自然美或自然造化的认识存在着较 显著的差异。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只有借助艺术家的加工 提炼,才能达到美的境界,而离开了艺术家的努力,自 然本身不会成为艺术品,亦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其魅力 。因此,认为整形灌木、修剪树木,几何式花坛等经过 人工处理的“自然”,与真正的自然本身比较,是美的 提炼和升华。
地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艺术,并带有承担土地管理职能
的概念。
3、中西方比较 狭义的园林:
传统古典园林(中国)
传统古典园林(法国)
传统城市绿化(广场)
传统城市绿化(道路)
传统城市绿化
传统城市绿化(居住区)
传统城市绿化(公园)
传统城市绿化(屋顶花园)
传统城市绿化(垂直绿化)
广义的园林:
大地景观(生态:湿地景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二分” (季羡林)说相对立。“天人合一”的命题由宋儒提出,但作为哲学 思想在西周就已经出现。 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 天是可以与人 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 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 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 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 (天命之天);5. 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 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2、园林形成背景
园林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优美的景观艺术作品,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 千奇百态。
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三大背景:
大自然的造化 社会历史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需要
1)自然造化
自然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园林艺术共同追 求的东西,每个优秀民族似乎都经过自然崇拜——自 然模拟与利用——自然超越等三个阶段,到达自然超 越阶段时,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园林也就完全形成了。
大地景观(生态:自然河道)
大地景观(生态:农田)
大地景观(生态:自然保护区)
大地景观(生态:城市滨江防护绿地)
大地景观(生态&感知:风景林地)
大地景观(生态&感知:森林公园)
大地景观(生态&感知:风景名胜区)
大地景观(地方文化)
大地景观(科学文化:植物科普)
二、园林的涵义及园林诸要素
3、园林诸要素
• • • • 建筑——建筑营造 山石——筑山 水体——理水 植物——植物配置
1)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式建筑散布于园林之中,使它 具有双重的作用。 园林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用途和取景特点,种类繁 多。如门楼、堂、斋、室、房、馆、楼、台、阁、亭、 轩、廊等。 在欧洲园林和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园林建筑往往作 为园景的构图中心,园林建筑密集高大,讲究对称,装 饰豪华。
美国,当代风景建筑学之父奥姆斯特德于1858年提出:单一
的优美景观不易得,多种景观要素组合更不易,发现美的规律, 人为地将各组要素组合,创造出的形体,即可看作风景园林,这
一门学科即叫做景园建筑学。
1900年,美国哈佛大学,第一个LA本科专业
1909年ASLA(美国景园建筑师协会)定义 :
景园建筑学是使土地适合人类利用和享受的艺术。 其后在本世纪六十年代: 由于环境运动的影响,专业的定义作了一些调整。景 园建筑学是为了公众的健康和福利,把科学原理应用到土
人对大自然从感性适应到理性适应,仍保持亲和。生 产力发展,进入农耕经济阶段.这个阶段,园林经历了由
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形成了时代风格,民
族风格,地方风格。
• 农业发展——生产力提高——产生国家、阶级分化,城
镇出现——手工业、商业、建筑技术——大规模兴造园 林。 • 园林发展 :萌芽——成长——臻于兴旺——形成丰富 的风格和类型。(三大造园体系的分化)
英国哲人认为:
大自然的造化美无与伦比,园林愈接近自然 则愈达到真美境界。因此,可以模仿自然、表现 自然、再现自然、回归自然,然后使人从自然的 妙境中油然而生发万般情感。
2)社会历史的发展
园林的出现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 的标志。它必然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同 时,社会历史的变迁也会导致园林种类的新陈代谢,推 动新型园林的诞生。
规整式园林:对称均齐,有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对位关
系,着重显示园林总体的人工图案美,表现出人所控制的 有秩序的自然、理性的自然。
风景式园林:规划完全
自由灵活,不拘一格, 着重在显示纯自然的天 成之美,表现一种顺乎 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
移和模拟。
3、18世纪中叶开始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
人们的居住环境开始恶化,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转变 为对应、敌斥。工业文明兴起,更有效地开发大自然, 也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开始了自然保护对策和城市 园林方面的探索.
工业文明——经济盲目无序地发展——自然环境严重
破坏——自然保护的对策和城市园林化的探索
奥来自百度文库斯特德:
开创自然保护和 现代城市公共园林 的先驱者之一。
中 央 公 园
1、针对掠夺性开
发自然资源的
情况,要求人 们通过合理的 规划来保护它、 管理它。
2、针对大城市的污秽、 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 补救的办法,即建立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 过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等途径,创造出 一个供人们游赏、游憩的优美环境。(狭义) 从近、现代园林发展视角看,园林包括各类 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在内融自然风景与 人文艺术于一体的为社会全体公众提供更加舒适、快 乐、文明、健康的游憩娱乐环境。(广义)
4)植物
园林中的树木花草,既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因素,也是 组成园景的重要部分;往往园林中的“景”有不少都以植 物命名。 园林中的建筑与山石,是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水体 则是整体不动,局部流动的景观。植物则是随季节而变, 随年龄而异的有生命物。
三、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1、原始时期 人对大自然处于感性适应状态,人与自然环
此阶段共同特点: 1、绝大多数为统治阶级服务,或归他们私有; 2、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 有自觉的体现所谓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4、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条件的差异,世界各个地区形成 了自己独特的园林风格,若按照园林四大要素的构配方式 加以归纳,则无非两种基本形式:
1、园林概念的界定
1)国外的“园林”定义
西文的拼音文字如拉丁语系的Garden、Jardon等, 源出自古希伯来文的Gen和Eden两字的结合。前者的意 思是界墙、藩篱,后者即乐园。也就是《旧约•创世纪》 中所描述的充满着果树鲜花、潺潺流水的“伊甸园”。
2)中国的园林定义
“园林”一词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陶渊明)。这一时期的 园林多指具有山水田园风光的乡间庭园,如“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 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在漫长的园林历史发展中,“园林”的含义有了 较大的丰富与发展,人们似乎都明白它的意思,却又 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
前者强调是综合艺术品,后者更为全面,说明了 园林创造的基本手段,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并
指出了园林作为观赏对象和使用对象的特点。
所以后一种定义是我国学术界对“园林”的一种 较为普遍和容易接受的认识,作为园林的定义。
2、在西方: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造园学、景园建筑学、景观建筑学、 风景建筑学等。
• 自然:锦绣山川、气候带(大陆海洋)、海岸线,国土地势(宏观轮
廓、系列),山脉岩性特征类型、山系、河湖、植物(纬度、垂直带 )、自然生态景观类型。
• 人文:经济、政治、意识形态 1、经济:耕读世家”田园风光“
2、政治:皇家气派、学而仕则优——文人园林
3、意识形态:儒、道、释学说——传统哲学的主流。 “天人合一” “寄情山水” “崇尚隐逸”
的防护林带、森林公园联系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
3、实践中,建筑、城市规划、园林三者密不可分。
关于生态设计
设计:是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 要和欲望,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
的纽带。
生态设计:任何与生态过程相适应,尽量使其对环境的影 响破坏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
生态设计原理
4、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信息时代 “可持续发展”战略
1、城市公共园林,绿化开放空间以及各种户外娱乐交往场
地扩大,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而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结
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城 市在园林中”已变为广泛理想。
2、园林绿化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 为根本目的,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 科学以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伸到郊外,与外围营造
境呈现出亲和的关系。
后期,出现果木蔬圃,但客观上已经接近园
林雏形,开始园林的萌芽。
• 原始文明初期没有园林 • 原始文明后期,园林处于萌芽状态
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 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 3)主观是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 客观有观赏功能 ————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1、地方性 (1)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 知识 (2)适应场所的自然过程 (3)当地材料 2、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 (1)保护 (2)减量 (3)再利用 (4)再生
3、让自然做功 (1)自然界没有废物 (2)自然的自组织和能动性
(3)边缘效应
(4)生物的多样性 4、显露自然
四、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
中国传统观点认为:
自然本身就是美的化身,构成自然美的各个因子都 是美的天使。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观察自然因子或 自然风景往往融入个人情怀,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 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园地。所以,中国园林讲究 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反映一种对自然美的高度凝练和 概括,把人的情愫与自然美有机融合,以达到诗情画意 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