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故里珠玑巷(导游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人故里珠玑巷

沿途游览路线【珠玑巷名的历史沿革】——【关于胡妃的历史故事】——【珠玑古巷、门楼与贵妃塔】——【珠玑古巷的历史意义】

各位团友,你们好,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到离韶关南雄市区9公里的珠玑巷参观游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它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港澳地区广大居民和众多海外华人的祖居地。

【珠玑巷名的历史沿革】

南雄珠玑巷位于离南雄市9公里处的沙水村,原名叫“敬宗巷”。据传唐敬宗宝历年间,在敬宗巷内有一位孝义门人名叫张昌,他一家大小相亲相敬,并且七世同堂。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孝义,特赐给他“珠玑绦环”。而为了避“敬宗庙”之讳,就将原来的那条巷改名为“珠玑巷”。还有另一种说法:南宋时期,中原开封祥符等地有许多官员为了躲避元人而纷纷南迁,在南雄这个地方住了下来。因为“祥符”这个地方有条“珠玑巷”,逃到南方来的中原人为怀念故里,因而将原来的“敬宗庙”改为“珠玑巷”。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再南迁到了珠江三角洲的广大地区,他们便都成了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

大家知道,我国北方开发得比较早。南方呢,最初被称之为“南蛮之地”。自从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和赵佗在广州建立南越国以后,广东开始发展起来了。而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战乱也往往影响到了广东。南雄珠玑巷是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一个中转地,也是众多广东人祖先的发祥地,在岭南人文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据考,中国历史上,世居中原的汉族曾经几度大量南迁,踏足珠玑巷,唐宋时期尤为鼎盛。大概是从南宋末年开始吧,珠玑巷人为避战乱,一次又一次地大举南迁,一队又一队地结伴同行。珠玑巷南迁,大规模的有三次:宋室南渡时取道大庚岭下珠玑巷集体逃亡,首批“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都是结筏顺水漂流而南迁;第二批集体南迁就是罗贵等33姓的97家人口;第三批集体南迁为元兵侵扰,逼迫南雄,导致珠玑巷人又再一次的举家出逃,出逃者当中,最出名的就是为避“胡妃之乱”的珠玑巷人。下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并且十分动人的故事。

【关于胡妃的历史故事】

南宋度宗咸淳八年,也就是公元1272年的8月,宋朝度宗皇帝到景灵宫祭祀先皇之后,恰逢大雨。当朝宰相贾似道劝皇帝等雨后再由他用大辂车接回宫。但是胡贵妃的哥哥胡显祖已准备了一辆叫逍遥辇的小车把皇帝接走了,贾似道大怒,竟以“陛下举动不得预闻”为借口,以罢政要挟皇上,并诬说胡氏兄妹有夺权的野心,度宗皇帝没有办法,只得罢了显祖的官,再将胡妃贬为庶民,令其出宫为尼。至此,贾似道才答应上朝理政。之后,胡妃为避贾似道加害,乘隙溜出寺庙,扮作游妇,改苏姓,混迹京省,漂泊流离。适逢南雄珠玑巷富商黄贮万运粮至临安(今杭州),在江边见一女子踉跄而至,哀求搭救。黄贮万便把她带返珠玑巷隐居下来,他俩后来结为夫妻。这事不料被家仆刘壮背主告发,官府即启奏朝廷。贾似道便以珠玑巷百姓要“造反”为名,于是发兵围剿珠玑巷。

因珠玑巷民预先得到罗贵女婿梁乔辉遣人密报。众人商议以为当时的南方土广人稀,易于分散以避官兵。于是纷纷逃离家园。他们以竹木结筏顺浈江南下,来到珠江三角洲等地。逃亡大军当中,尤其以珠玑村贡生罗贵首的33姓、97户的集体南迁影响最大。这是一支十分庞大的南迁队伍。其中有麦氏一姓,“携家二百余口”,“至香山黄旗角乡”。后来散居到了珠江三角一带,并且开村立族,繁衍子孙。

后来,这些人及其后裔,都异口同声把南雄珠玑巷叫作是他们的“祖宗故居”。连有些

远离故国他乡的广东人寻根觅祖,也自然要到南雄珠玑巷一游。广州市荔湾区有一条内街叫“珠玑巷”的,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其名。可知这次南迁人口之多,及对珠三角开发影响之大,是史无前例的。随着移民的兴起,珠玑巷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开拓创新精神,也作为珠三角宗族势力强盛的表现,逐渐使得珠江三角洲成为祖国的鱼米之乡和富庶之区。另外这些迁民中多有资财,部分人进入广州、佛山等城镇经商后,对珠江三角洲商业文化建立和繁荣也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

还说回刚才我们讲到的那段故事。据南雄珠玑巷人相传,当年那位皇妃嫁到此地,被官兵追索得急,深怕株连乡人,见村中人家纷纷逃亡南迁,她在悲愤中投井自尽。至今,珠玑古塔下有一口古井,就是皇妃当年葬身之所。她死后,乡人怕她的鬼魂作祟,便建一石塔盖住井口,用意是压住她的冤魂,可见那位“皇妃”命运之悲惨。后人为怀念胡妃,便在她当年所投的井上筑了一个“塔”来作纪念,这就是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的“胡妃塔”,亦称为“珠玑石塔”。古塔在宋亡时曾毁于战火,元代重建。这是在广东地区十分罕见的元代石塔。【珠玑古巷、门楼与贵妃塔】

团友们,刚才所提到的珠玑古巷、门楼与贵妃塔马上就到了,下面我将带领大家沿着巷道去寻祖找根吧。

车过驷马桥,就到了珠玑巷硅门牌坊广场,大家请随我下车,到各处景点去参观。眼前我们所看到的驷马桥,始建于宋嘉定九年,也就是公元的1216年,桥全长13.8米,宽5.4米,是单拱砖混结构。而珠玑巷的硅门牌坊则建成于1995年10月,石材全部取于珠玑巷附近。牌坊前方两座巨型雕塑是珠玑人南迁的群像,过了广场,著名的参观景点有大雄禅寺、胡妃纪念馆、南门楼、黄贮万故居遗址、贵妃塔、胡妃玉像、沙水湖、双龙桥、千年古榕、中门楼、北门楼、各大姓宗祠等。在此,我先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最为著名的景点,其余则在解散之后各自去“寻宗”和自由参观游览。自由参观游览的时间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

团友们,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珠玑古巷,是广东省仅存的宋代古巷和古道。小巷全长1500多米,它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路面宽4米多,是一条全用鹅卵石铺砌而成的古驿道。道路两旁,民宅、宗祠、店铺、古楼、古塔、古榕遍布。小巷目前尚存有北门楼、中门楼、南门楼和元代的石塔各一座,还有池塘和小河。两旁夹道延伸的是众多的民宅与祠堂。巷内现计有居民20多姓,350多户,1800多人,这里民俗淳厚,犹存古风。一条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的南、中、北三座门楼均为清初时期的建筑。

门楼内约20米处的这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该塔建于公元1350年。塔旁下的这一口古井,传说是当年胡妃投井自尽的地方。珠玑巷内,古楼牌上至今还嵌写着前人的碑刻“珠玑古巷,吾家故乡”。

在沙水湖北畔,还有一个“祖居纪念”区。华坊上所书的“祖居纪念”四个字是珠玑后裔、原广州市市长黎子流先生所题。区内有已建好的陈、黄、梁、罗、林、高、何、孙广东八大姓等几十姓宗祠,各姓宗祠独具特色,且风格各异。其实,南雄珠玑巷文化主要就是广东历史悠久的宗族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

珠玑巷外,是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这里土地肥沃,有沙水河的灌溉润泽。北边不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有茂密的森林和丰美的草地,而史料所载的牛田坊58村,也就分布在这块土地上。这里就是广府人的桑梓之地、发祥之乡。而从这条古老小巷走出来的广府人的祖先,是最先走向珠江三角洲的。他们的后裔又再跨出中国大陆,越过大洋,走向世界。到现在,已遍布海内外,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这是一个领导风骚的民系,这是一个成就骄人的民系,这也是一个秉承改革开放之风、锐意创新与图强的民系。这一段悲酸而雄壮的历史,是值得我们好好地探索和寻味的。

趁此机会,我再给大家介绍珠玑巷内保留的三座门楼和著名的胡妃石塔。

珠玑巷内的门楼共有三座。南门楼位于珠玑巷的南端,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建,拱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