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化学科粤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化学科粤九年级上册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化学科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物质的分类化学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物质的基本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二、原子和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电子绕核运动。
2.元素和符号元素是由同类原子组成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用符号表示。
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三、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用符号和公式表示化学反应。
四、离子和离子化合物1.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常见离子及其化学式如氢离子(H+)、氧化铁(Fe2O3)等。
五、氧化还原与化学能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反应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和化学能的转化。
2.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如铁和氧化铁之间的反应。
六、酸、碱和盐1.酸的定义和特性酸是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具有酸味、酸性反应和腐蚀性。
2.碱的定义和特性碱是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具有苦味、碱性反应和刺激性。
3.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七、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1.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可塑性和金属光泽等特性。
2.常见的金属及其应用如铁、铜、铝等在建筑、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应用。
八、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材料1.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大多不具备金属的性质,如导电性差、脆性等。
2.常见的非金属及其应用如氮、氧、硅等在化肥、空气净化、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九、溶液与溶剂1.溶液的定义和组成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其中溶质是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是起溶解作用的物质。
2.溶解度和浓度溶解度是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数量,浓度是单位溶剂中溶质占有的比例。
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a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6、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 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初中化学粤教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粤教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4.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5.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和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三、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2.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分为周期和族。
3. 原子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元素。
四、化学反应与方程式1. 化学反应: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2. 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如2H2 + O2 →2H2O。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酸是氢离子的供体,碱是氢离子的受体,盐是酸和碱反应的产物。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电子转移的反应。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如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氧化铁),氢气燃烧生成水。
六、溶液与溶解度1. 溶液:一种物质(溶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溶质达到最大溶解量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则是溶质未达到最大溶解量的溶液。
七、常见化学实验操作1. 实验器材的使用:如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2. 实验基本操作:包括称量、量取、加热、搅拌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化学品的性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遵守实验室规则。
八、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环境:了解化学污染物的来源和影响,学习如何减少污染。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烧杯酒精灯漏斗滴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6、各种常见仪器:(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块状—镊子(一横二放三慢滑)(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对物质加热用外焰(5)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实验部分一、常用仪器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1、仪器分类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左=m右+m码。
二、实验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原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要用手扇着闻,○3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 ,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A量筒的正确使用(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量筒只能..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二)、物质的加热A酒精灯的正确使用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子将其盖灭,不能用水冲。
化学九年级上册粤科版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粤科版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九年级上册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一系列基础的化学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吧!一、物质和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单位。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二、常见物质与它们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常见物质,例如水、盐、氧气等等。
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性质。
以水为例,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导电性。
三、常见物质的分离与纯净化在实验室中,我们经常需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纯净化。
常见的分离方法包括过滤、蒸发、结晶等。
过滤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蒸发和结晶则常用于获得固态纯物质。
四、常见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化学变化。
例如,当铁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铁的氧化物,又称为锈。
这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
其他常见的化学变化包括酸碱反应、燃烧反应等。
五、溶解与溶液溶解是指固体在液体中完全熔解形成溶液的过程。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最大可以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以盐溶解于水为例,我们能观察到盐的颗粒彻底消失,并且溶液呈现出透明的状态。
六、酸、碱及盐在化学中,酸、碱和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酸是指具有酸性质的物质,如柠檬汁和醋。
碱是指具有碱性质的物质,如苏打粉和氢氧化钠。
而盐则是酸和碱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七、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方式。
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
化学方程式则以化学式为基础,用化学符号和系数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变化。
八、化学实验与安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实验室服和防护眼镜,注意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并随时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和干净。
九、能量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完整word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上册,推荐文档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知识点1.1 社会生活与化学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相关连接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 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 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 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1.2 化学实验室之旅一、参观实验室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 加热的仪器 --试管、烧杯、蒸发皿、锥形瓶、烧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 —— 量筒、漏斗、集气瓶( 2 )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 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 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 0.1毫升。
( 3 )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 0.1 克。
)注意点:(a )先调整零点(b ) 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左物右码”。
(c )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 皿)中称量。
(d ) 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e ) 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 4)加热器皿--酒精灯(a )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 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知识点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物质的性质、变化过程以及物质构成等方面。
在科学版九年级化学上,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在九年级化学上,我们首先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包含了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个粒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则绕着原子核轨道运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它能够给我们提供元素的基本信息,如原子序数、原子质量等。
2. 化学键和化合价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电荷吸引形成的,电子从一种原子转移给另一种原子,形成带电离子。
共价键则是原子之间的电子共享,共用一对电子。
化合价是形成化学键时,原子与氧原子之间的电子能力。
它决定了原子形成分子时能够提供或接受的电子数量。
3.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物质根据其组成不同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大类。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不改变物质化学组成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等;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4.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生成物。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介绍了质量关系的概念,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在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5.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常见类型。
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则是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反应时按照一定的比例生成盐和水,并伴随着酸碱指示剂的变化。
在九年级化学上,我们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6. 离子反应和气体实验在离子反应中,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气体实验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包括气体收集和气体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化学粤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粤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粤教版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纯物质,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
3.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H2O表示水。
4. 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质量与1/12个碳-12原子质量之比。
5.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6.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
二、物质的分类1. 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2.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延展性等特性;非金属则不具备这些特性。
3. 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是能够提供氢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提供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三、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两种或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以上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一种元素与一种化合物反应,取代该化合物中的另一种元素。
4. 双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四、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器材: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等。
2. 实验操作:取用药品、加热、搅拌、过滤、蒸发等。
3. 实验安全:了解化学品性质,佩戴防护装备,注意防火、防爆、防毒。
4. 实验观察:观察颜色变化、沉淀形成、气泡产生等现象。
五、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不涉及物质组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涉及物质组成的变化。
六、元素的周期律1. 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
2.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科粤版中考化学上册记忆知识点
晶,可直接加热
②均匀加热,切忌骤冷;
腾外溅;
③加热时要不断搅拌 ;(防止 ②防止破裂;
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
溅)
燃烧匙 用于可燃性固物质的 ① 放入集气瓶时要自上而下 ①保证充分反应;
燃烧
慢慢放入;
②防止集气瓶破裂
②不要触及瓶壁
镊子药匙 用 于 取 粉 末 固 体 药 ① 用前后要擦拭干净;
① 免药剂污染;
拓展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它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的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转移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
三、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1) 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时先将试管斜放,将取有药品的药匙或
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使药品落入试管底部。可简记为:“一斜二送三
里的塑料制品,如塑料盆、塑料杯;炊具多是金属制品;交通工具的燃料常用汽油或柴油; 保护环境、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用到的先进化学技术和产品;防治疾病用到的各种化学 药物;物质的颜色变化等。 易错提示 1、误认为天然物质不是化学物质。 2、误认为化学一定会产生污染而天然的物质和生物不会产生污染。 3、误认为使用食品添加剂一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化学的作用
(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
3. 加热仪器:酒精灯。
4.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质量)、量筒(量体积)。
5. 分离仪器:漏斗。
6.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颗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Chemistry for Middle School (Volume 1) Summary of KnowledgeExperimental nI。
Common InstrumentsXXX。
Separatory XXX。
Ordinary XXX。
Alcohol Lamp。
Iron Stand。
Beaker。
Test XXX。
Graduated Cylinder。
Rubber Dropper。
XXX.1.Instrument nInstruments XXX into those that can be heated and those that cannot be heated。
Instruments that can be heated include those that can be directly heated and those that can be indirectly heated.Directly heated instruments (2 types): Test tubes。
Evaporating dishes (small bottom。
small capacity).Indirectly heated instruments (2 types) (XXX): Beakers。
Conical flasks (large bottom。
large capacity).2.Glass XXX.3.Separatory funnels XXX-necked funnels。
separatory funnels。
and ordinary funnels.4.The tray balance has the principle of "left object。
right code。
and mass left = mass right + mass code."II。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化学九年级上册科粤版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册科粤版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在九年级上册科粤版的学习中,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将会被介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解这些知识点: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空气与水的组成以及溶液与离子。
一、物质的组成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原子又由更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
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而运动。
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不同的原子组成了不同的元素。
元素可以通过元素符号来表示,比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钠元素的符号是Na。
化学符号不仅可以简化命名,还可以表示元素的原子量和原子序数。
二、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保持原来性质的条件下,通过改变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所显示的性质。
比如物质的颜色、硬度、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而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比如物质的燃烧性、氧化性等都属于化学性质。
通过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我们可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新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化学方程式中使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分子数,反应物在箭头的左边,生成物在箭头的右边。
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释放出能量,称为放热反应;有些反应吸收能量,称为吸热反应。
例如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而溶解反应是一种吸热反应。
四、空气与水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其中氮气占空气的主要成分,约占五分之四;氧气是空气的次要成分,约占五分之一。
此外,空气中还包含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氢气等。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化合物,由氧气和氢气组成,化学式为H2O。
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存在于地表的河流、湖泊,以及地下的水源中。
水是生命的基础,对所有生物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世界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主要教材,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并探讨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常见的元素有氧、氮、碳等。
化合物则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
元素和化合物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氧气是人类呼吸所需的,二氧化碳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
此外,水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化合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相与相变物质存在于三种不同的相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相变是物质从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例如,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凝固、融化和汽化就是相变的例子。
相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冰块融化成水时,我们可以感受到热量的转移;水沸腾时,我们可以看到水蒸气的产生。
深入理解相与相变的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还能引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利用物质。
三、溶液与溶解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形成的混合物。
溶质是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而溶剂则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解是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溶液的例子,如盐水、果汁等。
溶液和溶解在化学工业、烹饪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利用溶解来提取物质、制备药物、调味食物等。
四、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则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变化规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化学反应的例子。
例如,食物在烹饪时进行的反应、金属被氧化成锈等。
了解化学反应和方程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新的化学工艺。
五、酸碱与pH值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
(word完整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最终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上〕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根底科学。
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3、蜡烛燃烧实验(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拟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 2O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 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5、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响容器。
〔量程只能读到0.1 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天平一般能精确到0.1g 〕天平使用的考前须知(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外表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
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广东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广东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广东的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指构成一切物体的实体,广东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将学习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物质可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如金属铜、非金属碳等。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元素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的物质,如水(H₂O)、二氧化碳(CO₂)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可乐、空气等。
二、化学符号为了方便对元素和化合物进行表示,化学中引入了化学符号。
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化学符号,由一个或两个拉丁字母组成,并且符号的第一个字母通常是大写的,第二个字母通常是小写的。
例如,氢的化学符号是H,氧的化学符号是O。
三、离子化合物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还将涉及离子的概念和离子化合物的组成。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当离子之间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时,形成离子化合物。
广东九年级的学生将学习离子键的形成和离子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例如氯化钠(NaCl)和硫酸铜(CuSO₄)。
四、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于描述化学反应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产物位于右侧,而反应条件则位于箭头上方。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将教授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以确保物质的质量和电荷在反应前后保持平衡。
五、硫化物和氧化物在化学中,硫化物和氧化物是两个重要的物质类别。
硫化物是由硫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硫化氢(H₂S)和硫化镁(MgS)。
氧化物是氧和其他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氧化铁(Fe₂O₃)和氧化碳(CO₂)。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将介绍硫化物和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六、酸碱中和反应广东九年级上册化学课程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酸和碱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当它们反应时会产生盐和水。
【精品文档】粤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范文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粤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其实,我们在初中阶段接触的化学知识都是最基本的,想在以后高中的时候学好化学这么课程,初中的时候就要打好知识基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必备的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中化学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实验部分一、常用仪器1、仪器分类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二、实验操作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滴瓶u Ji II 匚游丘三-三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iMlflvrriratil r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 左=m 一右+m 码(一)、药品的取用1、药品取用的原则(1)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要用手扇着闻,◎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蚀),瓶口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A量筒的正确使用(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十”pb■审搭驻僧咛■(c)量筒只能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
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A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子将其盖灭,不能用水冲。
B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
先将试管在灯焰上来回移动, 使试管均匀受热,再用外焰对试管内的物质进行加热,(三八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小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气体的实验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捂器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下端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①检査装置汽梅性(六)、仪器的连接三、气体的制取、收集、验满、检验、可燃性气体的验纯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包括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 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1、发生装置(1) 、固固加热型(反应物全是固体且需要加热)注: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炸裂(3) 和固固加热型装置相比,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的优点:装置简单,节省能源 2、收集装置 (1)收集方法(根据气体密度、水溶性选择) (空气的平均密度为2 9 )排水法 适用于难溶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女口 O 2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女口 02、CO 2 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女口 H 2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
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
閔4川轉腥曙蔺E 试斤手拿容器,切勿抵桌面。
(2)、固液或液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有液体且不需要加热)固固加热型装置固液不加热型装置O 2不需验满。
缺点:C1收集的气体比较潮湿,不干燥;O 2操作复杂排空气收集气体优点:O 1收集的气体干燥;O 2操作简单缺点:O 收集的气体不纯;O 2需要验满(1)甲中没装任何物质,则为收集气体的装置,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都 可以收集,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 Q 、CO 从长管进,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短管进。
(2)乙中装浓硫酸,则为干燥装置,要干燥的气体从长管进」 (3)丙中装氢氧化钠溶液,则为除 CQ 的装置,从长管进。
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要检验纯度,如:氢气(H 2)、一氧化碳(CQ )、甲烷(CH 4)。
四、实验室制氧气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1) 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2)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查(检查气密性)装(装药品)定(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离开水槽)熄(熄灭酒精灯)"2.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1)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2) 反应原理 2H 2O 2竺H 2H 2O+O 2f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O 2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4>检验和验满检验O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 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排空气法收集O 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甲 乙 丙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2、药品:大理石/石灰石、稀盐酸3、反应原理:CaCQ + 2HC1 === CaCb + H2O + CO2 f4、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5、检验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是CO2O排空气法收集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已满。
六、排水法收集任何气体时:若看到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冒出,说明已经收集满了。
非实验部分一、变化和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的变化,灯泡通电发光发热、榨汁、过滤、吸附、沉淀、蒸馏、挥发、溶解、稀释、胆矶研磨、蒸发结晶、海水晒盐等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燃烧、爆炸、生锈、腐烂、发霉、酿酒、制醋、水的电解、除垢、杀菌消毒、呼吸、消化、光合等属于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一一颜色、状态、气味(色态味)、熔点、沸点(熔沸点)、硬度、密度(硬密度)、光泽、吸附性、吸潮、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溶解性、延展性(光吸吸挥导导溶延)等。
氯化钠做调味品化学性质一一酸性、碱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氧化还原性)、稳定性、不稳定性(稳不稳定性)、助燃性、可燃性、活泼性、金属活动性、分解性、毒性、腐蚀性(助燃活金分毒腐)等。
炭黑用于书写或绘画、空气1、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其他。
2、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红磷要过量,为了使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完(2)红磷燃烧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3)由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 / 5 .3、目前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02)、二氧化硫(SO2)、P2O5、PM2.5、可吸入颗粒物(粉尘、铅、碳颗粒)等.(注:二氧化碳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4、温室效应——CO2 酸雨——SO2、NO25、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6、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位的是:氧(O)、硅(Si)、铝(AI)、铁(Fe)(养龟驴,铁锅煮)。
生物体中排在前三位的元素:氧探亲(O、C、H)。
三、概念1、物质分类r金属氧化物J有机化合物2、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1)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或同种物质构成。
(1种)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或不同种物质构成。
(多种)②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种)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多种)注: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一种物质。
如氧气和臭氧装在同一瓶中③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注: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女口高锰酸钾。
(2)蒸馏水、纯净水、冰水混合物、液氧、二氧化碳、干冰、五氧化二磷等属于纯净____ 矿泉水、自来水、井水、雨水、雪、海水、河水、清澈的湖水、盐水、糖水、清新的空气、合金、煤、石油、天然气、牛奶、豆浆、各种饮料、溶液(稀盐酸、浓盐酸、稀硫酸)等都是混合物。
3、催化剂作用:在化学反应里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反应速率。
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物质燃烧的条件(3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本身是可燃物;02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5、灭火原理(对应燃烧条件、使其中一个丕满足即可)(1)燃烧物与其它可燃物隔离,或清除掉可燃物;(2)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3)..非金JS单质L非金JSSft物I化合物v无机化合物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不能说“降低着火点”)四、物质组成与结构1、分子、原子、离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即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离子是由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从而带上电荷而形成的。
(2)由原子、离子、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NaCI)等。
(含有带金字旁字的化合物)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剩下的。
(绝大多数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3)物质由什么微粒直接构成,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什么。
如:Fe由原子直接构成,保持Fe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Fe原子;CO2由分子直接构成,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C02分子;NaCI由Na+和CI「直接构成,保持NaCI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Na+和CI-。
(4)分子的特性: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注意:热胀冷缩是分子间隙增大,不是分子大小、体积变大)(5)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另廿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2、质子数(核电荷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1)①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氢原子无中子,因此“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此说法错误)zzz「质子一个质r带一个单位的疋电荷「竦子核J原于]I中子不带电I核外电子一个电产带一个单仗的负曲荷由于同一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所带电量相等,且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②原子中,- -离子中,质子数二核电荷数二原子序数农外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二核电荷数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二核电荷数二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③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质子数相同则为同种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AC为同种元素,ADE化学性质相似。
(3)、最外层电子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