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总结
(Word可编辑)(43套)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整书】省优获奖全套教案汇总
感谢您使用本资源,本资源是由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制作并分享给广大用户,本资源制作于2020年底,是集实用性、可编辑性为一体。本资源为成套文件,包含本年级本课的相关资源。有教案、教学设计、学案、录音、微课等教师最需要的资源。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聘请精英团队,从衡水中学、毛毯厂中学、昌乐中学等名校集合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精研中、高考,创新教学过程,将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整体教给学生。
本资源适用于教师下载后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使用、适合于学生家长下载后打印出来作为同步练习使用、也适用于同学们自己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整体把握进度和难度,是一个非常好的资源。如果需要更多成套资料,请微信搜索订阅号“初中英语资源库”,在页面下方找到“资源库”,就能得到您需要的每一份资源(包括小初高12000份主题班会课课件免费赠送!)
(共43套191页)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
省优获奖教案汇总
1.1 身边的化学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知道身边的化学物质
教
材
及学情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是身边的化学物质,主要介绍家居、出行、环境、健康、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化学,本节又是九年级化学的第一节课,学生充满着对化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更加重要,采用增加趣味实验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
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观察身边的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初步认识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练习用化学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
重点: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科粤版初中化学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
实验部分
一、常用仪器
1、仪器分类
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
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
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
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 左=m右+m 码。
M
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
滴瓶
二、实验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原则
(1)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要用手扇着闻,◎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
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
蚀),瓶口
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
A量筒的正确使用
(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B.闻气体的气味
(c)量筒只能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提纲(粤教版)(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一、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科学探究的方法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相关连接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1.2化学实验室之旅
一、参观实验室
1、了解化学实验室规则
2、固体和液体化学药品的摆放规律:按物质的类别进行摆放。
3、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2)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a)先调整零点
(b)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c)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完整word版)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章知识点
5.1洁净的燃料——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最轻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2.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3.氢气的可燃性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经点燃可安静燃烧形成浅蓝色火焰,生成水并放出热量。 2H 2+O 2
2H 2O
(2)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4.2%,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4.2%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学会氢气的检纯方法。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顺序
(1) 检验氢气纯度.(这是易爆炸气体使用的必经步骤)
(2) 加入药品,链接好装置.。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使反应生成的水不会倒流到试管底部
使灼热的试管骤冷炸裂,而导致实验失败。
(3)先通氢气一段时间。(赶走玻璃管里的空气,防止氢气混合空气加热时爆炸.这一步很重要,
千万不能先加热,这也是常考点) (4)在点燃酒精灯加热,直到黑色固体完全变红
(5) 熄灭酒精灯,并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完全冷却为止(这一步也非常重要,因为反应生
成的铜制灼热的,如果遇到空气会立刻被氧化为氧化铜,所以在它完全冷却之前绝不可停止通空气,这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当然也是长考点。)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CuO+H 2 = Cu+H 2O
现象: ① 试管中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
② 试管口有水滴出现。
5.氢气的用途 .填充探空气球、制备金属材料(还原性)、作为高能燃料(可燃性)。
氢气作为高能燃料的原因第一,可以用广泛存在的水作原料来制取。第二,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第三,最大的优点是它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成本高、安全贮存、运输氢气等问题没解决。
(完整word)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记忆口诀
一、化学计算歌诀
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
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相当倍数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
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题目给定各数值,个个使用才放心。
二、气体制备一般装置歌诀
气体制备首至尾,六大部分各有位:
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相随,
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为去水;
性质实验可多个,集气要分气和水,
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要选对。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违,
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推。
三、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夹紧试管向下倾,防水回流生裂痕,
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
先点灯,会爆炸,顺序颠倒生祸根,
由黑变红即反应,用灯加热要均匀。
继续通氢至室温,撤灯停氢顺序分,
先停氢,会氧化,以免功败于垂成。
四、化学方程式配平歌诀
首先写出方程式,然后标价找得失;
划出双桥求系数,确定双剂用诀语:
高失氧,低得还,得失之间双线连;
求出最小公倍数,除以变价写在前,
另寻不变有多少,水调氢氧平两边。
五、三十二种元素化合价歌诀
钾钠银氢一价整,正二钡钙镁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六七把锰寻;
氯有一一五七价,负三正五氮和磷,
氟氯溴碘负一价,碳硅锡铅四负正;
二氧三铝二四钛,从二到六硫在心,
一锂二铍三镓硼,同硫合磷是硒砷。
初中化学学习记忆口诀01
说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
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干燥气体
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 如: 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 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复习提纲
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实验
实验原理:4P + 5O
点燃
2 2P O 2 5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 检验装置气密性
2.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记号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4.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现象1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
. 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内液面上升约1/5
3
. 实验结束后,将燃着的木条伸进到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说明集气瓶中不含氧气
实验说明1
. 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2
.
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
好
3
. 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
瓶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
.
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
的
1/5 ,可能原因是: a. 红磷的量不
足,
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 b. 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
内;
c. 未冷却至室
温
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
小; d 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
气体成分体积比 % 性质用途
氮气78 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
条电焊的保护气、食品袋中的防腐剂等件下不易与其他物质反
应
氧气21 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
气
供给呼吸,常做氧化
剂
略大,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0.94 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
会
作保护气,充制霓虹灯,用于激光技
术,
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氦气密度小,用作填充气球
二氧化碳0.03 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作温室气肥
其他0.03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文档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知识回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是,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
是由和组成的;分子的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碎,而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路子
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
不会破碎,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
3.组成物质的根本成分--- 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
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响,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求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采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优异产品。
5.认识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如拥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小猫平和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资料,其特点是拥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6.叫物理变化,叫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实质差异是
注;化学变化常陪同放热、发光等现象发生,但有放热、发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用然是化学变化。
7.叫物理性质,叫化学性质。
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差异。
9.科学研究方法:〔 1〕猜想或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3〕进行实验〔4〕获取凭据〔5〕得出结论
10.活动与研究:〔注意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差异〕
〔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研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
11.化学实验的根本操作:
〔 1〕药品的取用药品取用“三〞原那么: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上下册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家及他们的重要贡献
(1)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2)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拉瓦锡是最早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
(3)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4)侯德榜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发明联合制碱法。
3.绿色化学:无毒无害的原料及条件,减少废物排放,最好是零排放,产品要环保健康安全。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有无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完整word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部知识点MicrosoftWord文档.(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有九年级上册化学全部知识点吗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 , 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 , 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 1/12作为标准 , 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 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word版)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文档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又名化学反响)
定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常见现象物质状态改变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同时伴有能量变化:发光、吸热、放热等
举例三态变化、灯泡发光、酒精挥发食物腐烂、金属生锈、燃烧等
等
联系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定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质
例子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如:可燃性、腐蚀性、氧化性、
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稳定性、复原性、毒性、金属活动性、
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等酸碱性、受热易分解等
【区分“性质〞与“变化〞】
“性质〞语句中含有关键字。如:是、能(够)、可(以)、(不)会、(不)易、难等例:性质如:“汽油可燃烧〞、“汽油易挥发〞
变化如:“汽油燃烧〞、“汽油挥发〞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操作现象结论
燃着时
1
.
用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
火焰上,
烧杯内壁出
现水雾蜡烛燃烧有水生成观察烧杯内壁
2
.
将烧杯倒置滴入少量澄清
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
碳生成
振荡
熄灭后1.吹灭蜡烛产生一缕白烟石蜡蒸气
2.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白烟具有可燃性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药品的取用】“三不〞:不触、不闻、不尝
节约原那么: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即可。
用剩的药品处理: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常见仪器】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
一.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3.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
光等。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产生新物质。
5.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
导电性、吸附性等。
6.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
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7.变化与性质的语言区分:一般描述物质性质时有“可、易、能、会,
可以,不能,不会,不易,难,不可”等字,
而且性质表示结论,变化表示过程。
8.常考的物理变化:气液固之间的转化,物质的状态改变,灯泡发光,
蒸汽锅炉的爆炸,石油分馏,车胎爆炸等
化学变化:燃烧,食物变质,生锈,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瓦斯爆炸,硬水软化等
二.组成与结构
1分子
⑴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⑵分子与物质的关系: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⑶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⑷基本特征:1分子的体积很小,质量很轻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4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新)粤教版化学九上《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公开课教案(word版) (1)
第一章单元方案单
元
题
目
本章教学地位本章是化学的启蒙章,主要是为了带着学生走进化学课堂,初步了解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初步了解化学课学习的内容、学习化学的方法等。因此,本章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学习方法的教育。
教学目标身边的化学物质:观察身边的物质;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物质的性质物质构成的奥秘:水等物质的三态及转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
化学与社会开展:初步认识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开展的积极作用学探究:初步认识学探究的意义和根本过程;酒精灯的使用;物质加热的方法;认识几种化学实验仪器
教学重点及其原因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
2.常用仪器和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化学是一门实验学,化学学习过程中要完成很多
化学实验,而这局部知识是根底。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研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物质的性质。
教学
难点及其原因1.化学实验根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第一次接触实验,仪器和操作都
熟悉,学习会根本操作有一定困难。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
教
学
方
法
交流讨论法实验法等
知识结构1.身边的化学
2.化学实验室之旅
3.物质的变化
4.物质性质的探究
课时安排1.身边的化学 1课时
2.化学实验室之旅 3课时
3.物质的变化 2课时
4.物质性质的探究2课时
5.本章复习及练习 2课时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完整word版)中考必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见元素、原子图化合价口诀
正一氢锂钠钾银铵根;负一氟氯溴碘氢氧根;二价氧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锰有二四六和七,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为0永不变;酸根负,一价硝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
元素和根的名称元素和根
的符号
常见的
化合价
元素和
根
的名称
元素和根
的符号
常见的
化合价
钾K +1 氯Cl -1 +1 +5 +7 钠Na +1 溴Br -1
银Ag +1 氧O -2
钙Ca +2 硫S -2 +4 +6
镁Mg +2 碳 C +2 +4
钡Ba +2 硅Si +4
铜Cu +1 +2 氮N -3 +2 +3 +4 +5 铁Fe +2 +3 磷P -3 +3 +5
铝Al +3 氢氧根OH -1
锰Mn +2 +4 +6 +7 硝酸根NO3-1
锌Zn +2 硫酸根SO4-2
氢H +1 碳酸根CO3-2
氟 F -1 铵根NH4+1
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1)非金属单质:
氢气碳氮气氧气磷硫氯气H2 C N2O2P S Cl2 (2)金属单质
钠镁铝钾钙铁锌铜钡钨汞Na Mg Al K Ca Fe Zn Cu Ba W Hg
(3)常见的氧化物
物质名称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氧化钠二氧化氮二氧化硅化学式H2O CO CO2P2O5Na2O NO2SiO2
物质名称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氮氧化镁氧化铜氧化亚铜氧化亚铁化学式SO2SO3NO MgO CuO Cu2O FeO
物质名称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银二氧化锰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必背手册
初中化学必背手册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某原子的质量÷(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粤教版)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3、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a)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b)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4、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6、蒸发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当液体接近蒸干(或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3)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石棉网。
7、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8、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9、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上册)知识汇总
实验部分
一、常用仪器
1、仪器分类
仪器包括能加热的仪器和不能加热的仪器,能加热的仪器包括直接加热的仪器和间接加热的仪器。
直接加热的仪器(2个):试管、蒸发皿(小底、小容量)
间接加热的仪器(2个)(要用石棉网):烧杯、锥形瓶(大底、大容量)
2、玻璃棒一般用于搅拌和引流。
二、实验操作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酒精灯铁架台烧杯
滴瓶
u Ji II 匚游丘三-三
试管量筒胶头滴管水槽
3、分液漏斗可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iMlflvrriratil r
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托盘天平左物右码;m 左=m 一右+m 码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的原则
(1)三不原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 要用手扇着闻,◎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一平二放三慢立(不能直立试管直接投入,以免使试管底破裂。)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的倾倒瓶塞要倒放(防止将瓶塞污染),标签向手心(防止药品将标签腐
蚀),瓶口
挨管口(防止药品流出)
(2)液体量取(量筒、胶头滴管)
A量筒的正确使用
(a)量筒的选用:遵守“靠近原则”,即所量的体积数要和所选量筒的量程接近,以减小误差。
(b)量筒的读数: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十”
pb
■
审搭驻
僧咛
■
(c)量筒只能用来量液体的体积。
B 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
胶头滴管一般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保持竖直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不可将吸液后的试管横放或倒放。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一般放入烧杯中
A 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1、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2、“三禁止”: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
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3、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芯温度最低,加热时用外焰加热。
4、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或沙子将其盖灭,不能用水冲。
B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先将试管在灯焰上来回移动, 使试管均匀受热,再用外焰对试管内的物质进行加热,
(三八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小滴,也不成股流下。
(四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有气体的实验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捂器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下端有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①检査装置汽梅性(六)、仪器的连接
三、气体的制取、收集、验满、检验、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包括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收集装置 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1
、发生装置
(1) 、固固加热型(反应物全是固体且需要加热)
注:固固加热型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炸裂
(3) 和固固加热型装置相比,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的优点:装置简单,节省能源 2、收集装置 (1)
收集方法(根据气体密度、水溶性选择) (空气的
平均密度为2 9 )
排水法 适用于难溶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女口 O 2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女口 02、CO 2 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女口 H 2
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 将玻璃管口用水润湿再插入。
閔4川轉腥曙蔺E 试斤
手拿容器,切勿抵桌面。
(2)、固液或液液不加热型(反应物有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固固加热型装置
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O 2不需验满。
缺点:C1收集的气体比较潮湿,不干燥;O 2操作复杂
排空气收集气体优点:O 1收集的气体干燥;O 2
操作简单
缺点:O 收集的气体不纯;O 2需要验满
(1)甲中没装任何物质,则为收集气体的装置,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都 可以收集,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 Q 、CO 从长管进,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短管进。
(2)
乙中装浓硫酸,则为干燥装置,要干燥的气体从长管进」 (3)
丙中装氢氧化钠溶液,则为除 CQ 的装置,从长管进。
4、验纯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要检验纯度,如:氢气(H 2)、一氧化碳
(CQ )、甲烷(CH 4)。
四、实验室制氧气
1、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1) 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固加热型装置。 (2)
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查(检查气密性)装(装药品)
定(固定装置)点(点燃酒精灯)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离开水槽)熄(熄灭酒精灯)
"
2.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1) 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发生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2) 反应原理 2H 2
O 2
竺H 2H 2
O+O 2
f
3、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O 2
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4>检验和验满
检验O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 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排空气法收集O 2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甲 乙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