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东巧地区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合集下载

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下-中侏罗统色哇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下-中侏罗统色哇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下-中侏罗统色哇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崔玉良;王根厚;李典【摘要】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下—中侏罗统色哇组中含粗面玄武岩,元素含量测试表明,其 SiO2含量为45.62%~48.46%,Al2 O3含量为14.09%~16.51%;Na2 O 与 K2 O 含量分别为2.68%~4.12%、1.35%~4.73%,K2 O/Na2 O =0.34~1.77。

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有弱的铕正异常;总体富集 Rb、Ba、U 等元素,亏损 Sr、Yb、Th、Y 等元素。

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于大洋板内洋岛环境,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未受或很少受到地壳物质和陆下岩石圈的混染。

玄武岩、玄武质砾石、灰岩构成了洋岛型岩石组合,结合色哇组为海底扇沉积环境的观点,可以推断班公湖—怒江洋盆在早—中侏罗世发育成熟洋壳。

%The trachy basalt was discovered in Lower-Middle Jurassic Sewa Formation in Renacuo area of Gaize, Tibet.The contents of SiO2 ,Al2 O3 ,Na2 O and K2 O are 45.62% -48.46%,14.09% -16.51%,2.68% -4.12%,1.35% -4.73%,respectively,and the ratio of K2 O to Na2 O (K2 O/Na2 O)is 0.34 -1.77.The rocks are rich in LREE,and poor in HREE with a weak positive Eu anomaly,as well as an enrichment of ele-ments such as Rb,Ba,U and a depletion of elements like Sr,Yb,Th,Y as a whole.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y are generated in oceanic island environment within the oceanic slab,and that the magma is derived from enriched mantle without or with a little contamination of crust materials an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The oceanic island rock combination consists of basalt,basaltic gravel and binedwith the idea that Sewa Formation is seafloor fa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 Bangong-cuo-Nujiang ocean was mature oceanic crust in Early-Middle Jurassic.【期刊名称】《现代地质》【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9页(P78-86)【关键词】热那错地区;色哇组;火山岩;地球化学;构造意义【作者】崔玉良;王根厚;李典【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西起班公湖,东经改则、东巧,转东南经洛隆、八宿,继而沿滇西怒江谷地延向国外,全长超过2 800 km[1-2],是青藏高原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

西藏八宿花岗岩岩石学_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_谢锦程

西藏八宿花岗岩岩石学_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_谢锦程

西藏八宿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谢锦程李炜恺董国臣**莫宣学赵志丹于峻川王天赐XIE JinCheng,LI WeiKai,DONG GuoChen**,MO XuanXue,ZHAO ZhiDan,YU JunChuan and WANG TianCi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Resources,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013-05-10收稿,2013-09-16改回.Xie JC,Li WK,Dong GC,Mo XX,Zhao ZD,Yu JC and Wang TC.2013.Petrology,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the granites from Basu area,Tibet.Acta Petrologica Sinica,29(11):3779-3791Abstract Tibet Basu area lies in the northeast of Gangdese-Nyainqentanglha block,being close to Bangong Co-Nujiang suture zone.There are many granitic intrusions,including granodiorite and granitite,invading into volcanic rocks of Zhucun Formation.Only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1∶250thousands scale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study area,and the genesis of these rocks have been poorly studied,especially the granite.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detailed field investigation,has studied the petrology,geochemistry and geochronology in order to define the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the -ICP-MS zircon U-Pb age dating indicates that the granodiorite and quartz-diorite were emplaced at ca.119.7ʃ1.2Ma and ca.120.6ʃ1.8Ma.The zirconεHf(t)values(-10.42 -7.00)yields zircon Hf crustal modal age of1624 1841Ma.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se rocks are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rust,exchanging with mass and heat flow from the mantle.It was induced that the rocks were form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lab subduction.The Zhucun Formation volcanic rocks in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intrusions gave a SHRIMP zircon U-Pb age of ca.128ʃ2Ma,indicating that these hornblende dacites were formed in a same magmatic event and emplaced at ca.9Myr earlier than the granitic rocks.Therefore,the Basu granites together with those volcanic rocks were formed under a subducted background of the Nujiang Oceanic crust subducted into Gangdese-Nyainqentanglha block.Key words Tibet;Basu area;Granite;Zircon U-Pb age dating;Tectonic significance摘要西藏八宿地区大地构造位置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块北东缘,紧邻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藏东碧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中的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

藏东碧土地区古特提斯主洋盆中的亚速尔型洋岛玄武岩

冬 雪 山 %+&与 西 藏 北 部 的 龙 木 错 ’ 双 湖 缝 合 线 ( 侏罗纪羌塘盆 地 中 的 基底断裂) 山’沉 积 岩
%$., $"& %#, $,($-&
连接, 成为当时南、 北两大陆之间的分
界。笔者等已介绍了保存在碧土蛇绿混杂岩带中的岛弧火 、 夏威夷型洋岛火山岩 和蛇绿岩( 包括辉绿
&6+-)10-: *UL I8PB8HVLB ?@W4X S@5L49*LVUM@J 4HL@J AJ L@IVLXJ *APLV AI XLYXLILJVLB PM VUL (AV8 4YUA45AVAH ?Z5@JGL6
*UL
GXL@V ?@W4XAVM 4[ \45H@JAH X4HDI @V VUL 78IU8A, ]8LP@ @JB "@IV ^LJGP@ ILHVA4JI AJ VUL (AV8 @XL@ @XL @5D@5A P@I@5V6 *UL BAIHXA?_ AJ@JV BA@GX@?I 4[ ?@W4X L5L?LJVI IU4‘ VU@V VUL VLHV4JAH ILVVAJG 4[ VUL @5D@5A P@I@5V ‘@I 4HL@JAH AI5@JB AJ VUL Q@W4X S@5L49 *LVUM@J 4HL@JAH P@IAJ6 *UL VX@HL L5L?LJV H4JVLJVI IU4‘ VUL HU@X@HVLXAIVAHI 4[ ‘AVUAJ9Y5@VL P@I@5V6 *UL R"" Y@VVLXJI 4[ VUL P@I@5V @XL @ GX48Y 4[ I8PY@X@55L5 , XAGUV9AJH5AJLB H8X\LI, ‘AVU ( &L N OP ) +!2 , @JB VUL V4V@5 R"" H4JVLJV AJHXL@ILI ‘AVU AJHXL@I_ AJG BLGXLLI 4[ ?@G?@VAH BA[[LXLJVA@VA4J6 !LJLX@55Ma VULIL 4HL@JAH AI5@JBI 4HH8XXLB B8XAJG VUL &@XP4JA[LX48I ‘ULJ VUL BL\L54Y_ ?LJV 4[ VUL S@5L49*LVUM@J 4HL@JI XL@HULB VULAX H85?AJ@VA4J, @JB VULM IU485B PL54JG V4 VUL ’C4XLI9VMYL 4JLI6 *UL ]8LP@ *UL "@IV ILHVA4J XLYXLILJVI @J L@X5M IV@GL 4[ 4HL@JAH AI5@JB [4X?@VA4J, ‘AVU 4HL@JAH VU45LAAVL AJVLXH@5@VA4JI AJ VUL 54‘LX Y@XV 4[ VUL \45_ H@JAH I8HHLIIA4J, @JB AVI R"" BAIVXAP8VA4J Y@VVLXJI @JB VX@HL L5L?LJV IYABLXGX@? [@55 PLV‘LLJ #%( @JB "9Q#R(6 ^LJGP@ ILHVA4J AI @ XLH4XB 4[ VUL 5@VL IV@GL 4[ 4HL@JAH AI5@JB BL\L54Y?LJV, ‘AVU AJVLXPLBI 4[ @HAB 5@\@I @V VUL V4Y , 4\LX5@AJ PM H4JVAJ848I BLY4IAVI 4[ 5A?LIV4JL @JB I@JBIV4JL6 *UL VUXLL ’C4XLI9VMYL 4HL@JAH AI5@JBI, H4?PAJLB ‘AVU VUL -@‘@AA@J9VMYL 4HL@JAH AI5@JB ( VUL K@Y8 \45H@JAH X4HDI) XLY4XVLB YXL\A48I5M PM VUL @8VU4X, AJBAH@VL VU@V VUL ?@W4X S@5L49*LVUM@J 4HL@JAH P@IAJ AJ L@IVLXJ *APLV ?@M U@\L PLLJ @J 4YLJ @XHUAYL5@GAH 4HL@J, ‘U4IL VLHV4JAH [X@?L‘4XD AI VUL I@?L @I VU@V 4[ VUL &U@JGJAJG9QLJG5A@J @XHUAYL5@GAH 4HL@J AJ I48VU‘LIVLXJ O8JJ@J6 F*. G()5+: ’C4XLI9VMYL 4HL@JAH AI5@JB ; @5D@5A P@I@5V; YLVX4HUL?AIVXM ; S@5L49*LVUM@J ?@W4X 4HL@JAH P@IAJ; (AV8 @XL@ AJ L@IV_ LXJ *APLV

青藏高原东北缘白河碱性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源区性质探讨

青藏高原东北缘白河碱性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源区性质探讨

青藏高原东北缘白河碱性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源区性质探讨李瑞璐;赖绍聪;崔源远;刘飞【摘要】运用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出露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甘肃礼县境内的白河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后可知,白河玄武岩具有低SiO2(38.94%~40.57%),极高TiO2(4.66%~4.97%),高的K2O(1.46%~2.02%)和Na2O(2.08%~3.23%)含量,以及高Mg# (0.74~0.76)值等特征,具有富集地幔初始岩浆的性质,为典型的幔源钠质碱性玄武岩.微量和稀土元素具板内火山岩特征:Th,Rb,Sr,RE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a,Nb,Ti,HREE等高场强元素明显富集,N-MORB标准化图解中没有Nb的负异常,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Sm/Yb)N=10.53~11.20.初始87Sr/86Sr (0.703 948 ~0.704 294)略高于现代大洋MORB (0.702 29~0.703 34),143Nd/144Nd (0.512 782 ~0.512 847)则低于现代大洋MORB(0.512 99 ~0.513 3),具有亏损的εNd(t)值(+3.1~+4.3),指示具有亏损地幔的信息;初始206 pb/204 Pb(19.016 729~19.076 653),207Pb/204Pb(15.619 237 ~ 15.623 632)和208Pb/204Pb(38.488124 ~39.593 763)比值均高于现代大洋亏损地幔的组分,指示富集地幔的信息.研究后认为,白河碱性玄武质岩浆来源于多元混合地幔源区.【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5(045)003【总页数】9页(P460-468)【关键词】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碱性玄武岩;青藏高原【作者】李瑞璐;赖绍聪;崔源远;刘飞【作者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陕西西安712046;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西秦岭—松潘构造结是中国大陆重要的构造转换域,其为探讨不同陆块及古洋幔的构造归属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1-2]。

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含角闪石变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青藏高原东南缘“三江”地区含角闪石变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Ab ta t sr c :Ab n a ta d cmpe tmop i rc s& ewiepe d i a j g rgo u d n o lx mea r hc o k r d s ra n S ni e in,su h a tr b tn n n a o t e sen Tiea
t oeo h s d acb sl. idct h tt ep ooi ft e a p ioie sfr d i h u d cin h s ft eil —r aat n iai t a h rtl h o h n a g n t m hb l swa o me n t es b u t — t 0
W ANG n Fa g,LI F — i U u l ,XUE a— na d LI P n — u a Hu i mi n U ig h a
(nt ue f el y hns cdmyo el i l c ne, ei 0 07 C ia Isi t o o g ,C i eA ae f o gc i c B i g10 3 , h ) t G o e G o aS e s j n n
Ge c e ia ha a t rs i s o m ph b l - e r n e a r hi o k n o h m c lc r c e itc fa i o e b a i g m t mo p c r c si
S n in ein o tesenT b tnpaeu a ja grgo ,suh atr iea lta
第3 O卷
第 5期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o . 3 1 0, No. 5:8 - 8 2 44- 5

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作 者 简介 :白艳 萍 (98 ) 16一 ,女 ,高 级工 程师 ,矿产 普查 与勘 探专 业 。 引文格 式 :白艳 萍 ,陆济璞 ,唐 娟红 ,等 .藏 北 红脊 山地 区变 质 玄 武 岩 地 球化 学 及 其 形 成构 造 环 境 [] J .桂 林 理 工 大学 学
报 ,2 1 ,3 4 : 9 — 0 . 0 1 1( ) 4 5 5 3

的关 注 。但 是 ,对 本 区地 质 构 造 属 性 一 直存 在 不 湖 ,往 西被 侏 罗 系 覆 盖 ,往 南 东 可 与 龙 木 错 一双 同的认 识 ,特 别 是 对 本 区是 否 存 在 古 特 提 斯 洋 的 湖缝 合 带相 连 , l 。变 质 玄 武 岩 分 布 于 猫 耳 山岩
5 10 ; 404

要 :藏 北红脊 山地 区变 质玄 武岩按 产状 分为 呈 “ 岩块 ”产 出和在变 质碎 屑岩 中呈 夹层 产 出两个 部
分 ,其 全岩 S N 等 时线 年龄 为 (0 ±1 )M 。变 质 玄 武岩 属 于亚 碱 性 拉斑 玄 武岩 系 列 ,主量 元 m— d 41 8 a 素 A: , i: ,I O略高 。呈 “ 块 ” 和呈夹 层产 出 的变质 玄武 岩 R E配分 曲线 呈 L E 1 、TO 低 ( 0 2 岩 E R E略 亏损
藏 北羌 塘 中部 红 脊 山地 区位 于 欧 亚 板 块 与 冈 瓦 纳板 块 的交 接 地 带 ¨ ,地 质 构 造 复 杂 ,是 青 J 藏 高原 地质 构造 调查 研 究 热 点 地 区之 一 。 近年 来 ,
加 吸引 地质 学 家 对 羌 塘 中北 部 地 区 地 质 构 造 问题
46 9


实验七综合实验:玄武岩的成分与结构成因分析

实验七综合实验:玄武岩的成分与结构成因分析
原生粒状结构: 间粒结构 2. 岩石化学成分的应用——定名和系列划分 3. 岩石成因分析:岩浆来源
实验报告编写提纲
• 题目:汉诺坝玄武岩的成分和结构成因分析 1. 地质概况(分布图) 2.玄武岩的岩相学特征
2.1玄武岩的成分与结构(镜下素描图) 2.2 捕虏晶与斑晶的区别:形态、结构和变形 3.玄武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与岩石系列(定名和系 列划分图--SiO2-(Na2O+K2O)) 4. 地幔橄榄岩包体的岩相学特征(镜下素描图) 5. 汉诺坝玄武岩的岩浆来源(橄榄岩包体证据)
超镁铁质岩的分类
橄榄石
纯橄岩
90
斜方辉石岩 二辉石岩 单斜辉石岩
橄榄斜方辉石岩
40
斜方辉石岩
10
斜方辉石
二辉橄榄岩
橄榄岩
橄榄单斜辉石岩
橄榄二辉石岩
辉石岩
10
二辉石岩
单斜辉石岩
单斜辉石
3.2 典型结构 A.变质变形结构
原生粒状结构: 碎斑结构: 等粒结构:镶嵌等粒
B. 火成结构及部分熔融结构 粗粒镶嵌结构、包含结构 橄榄岩中出现熔融囊状体、Cpx出现海绵边、
58 19500 4934 16200
B-01 51.01 1.77 15.10 11.30 0.14 6.87 9.04 3.10 0.99 0.28 1.05 0.20 99.60
60 8215 1223 10620
B-02 50.30 1.90 14.99 11.90 0.12 6.65 9.61 3.06 0.98 0.31 0.98 0.80 99.82
4. 支霞臣,冯家麟. 汉诺坝玄武岩的地球化学. 刘若新主 编,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地震出版社, 1992,114-148

藏北东巧地区地幔岩流变学特征及构造演化

藏北东巧地区地幔岩流变学特征及构造演化
曹晓 明 , 国庆 邹
( 西地 矿 局赣 西 北大 队 , 江 江西 九 江 3 2 0 ) 3 0 0
摘 要 : 文 首 次 从 岩 石 组 合 、 榄 石 与 辉 石 组 构 、 观 流 变 、 观 流 变 及 波 速 和 各 向异 性 特 本 橄 宏 微 征 等 方 面 详 细 阐述 了 东 巧 地 区地 幔 岩 塑 性 流 变 学 特 征 , 微 观 与 宏 观 角 度 进 一 步 探 讨 了 班 公 错 从

怒 江结 合 带 东 巧 地 幔 岩 形 成 的地 质 环 境 及 构 造 演 化 过 程 , 为 东 巧 地 幔 岩 具 有 超 高压 成 因 特 认
点 , 成 于 小 洋 盆 环 境 , 印 度 板 块 向 欧 亚 板 块 推 移 过 程 中 就 位 , 终 在 喜 马 拉 雅 整 体 隆 升 阶 段 形 在 最 完 成 了近 地 表 的构 造 调 整 。 关 键 词 : 变 学 特 征 ; 幔 岩 ; 巧 地 区 ; 公 错 一 江 结 合 带 流 地 东 班 怒
3 1 橄 榄 石 的 组 构 特 征 .
橄 榄 石 的组 构 特 征可 分 两
种类 型 。一 种是 正 常 型地 幔 橄 榄 岩组 构 , 榄 石 ( 0 ) 密 发 橄 10 极
育 , 于 变 形 面 理 上 的 线 理 附 位
近,00垂直 于变形页理 , (1) 反 映 了这 种 岩 石 经历 了 高 温塑 性 变形 流 动 。引起 变 形 的滑 移 体
系 为 ( 1 ) 1 0 , 种 滑 移 体 00 ( 0 ) 这
系 属 上 地 幔 高 温 滑 移 体 系 之


另 一种组 构 为异常 组构 , 即
( 0 ) 近 似 于 垂直 变 形 面理 , 10轴

西藏东巧蛇绿岩中玄武质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

西藏东巧蛇绿岩中玄武质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

地 质 学 报 ACTA GEOLOGIC A SINICA
Vol. 93 No. 10 Oct. 2 0 1 9
西藏东巧蛇绿岩中玄武质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探讨
陈 晓 坚 D,杨 錢 2) ,董 玉 飞 ” ,熊 发 挥 2) ,卢 賴 2) ,李 观 龙 2) ,薄 容 众 ”
1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 球 科 学 与 资 源 学 院 ,北 京 ,100083; 2 ) 自然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 国 地 质 科 学 院 地 质 研 究 所 ,北 京 ,100037
产资源分布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 S h i R e n d e n g et al. . 2007;L i u Fei et al. , 2013; X i o n g F a h u i et al. ,2013; X u X i a n g z h e n et al_ , 2〇18;Li G u a n l o n g et al. . 2019;Z h a n g R a n et al. , 2019)。
结合前人班怒带蛇绿岩年代学的研究成果将其分为组第一组156?239ma代表蛇绿岩自身的年龄第二组37?1llma为晚于蛇绿岩形成的年龄段推测其为后期的岩浆事件成因第三组277?2451ma为早于蛇绿岩形成的年龄推测其成因为原始地幔屮残留的早期俯冲板片所携带的地壳屮的锆石
第 93卷 第 10期 20 19 年 10 月
关 键 词 :班 怒 带 ;东 巧 ;蛇 绿 岩 ;弧 后 盆 地 :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畀
蛇绿岩作为洋盆闭合时残留在造山带中的一套 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组合•记录了大洋裂解至洋盆 成 熟 ,再 到 大 洋 俯 冲 消 减 及 大 陆 增 生 的 一 系 列 过 程 , 对 探 讨 青 藏 高 原 形 成 和 演 化 过 程 至 关 重 要 ( Xu Zhiqin et al. , 2006 ;Yang Jingsui et al. ,2011)。研 究 表 明 .青 藏 高 原 由 多 个 块 体 和 其 间 的 缝 合 带 组 成 ( 图 1),自 北 向 南 认 为 有 祁 连 山 缝 合 带 、昆 仑 缝 合 带 、金 沙 江 缝 合 带 、龙 木 错 -双 湖 缝 合 带 、班 公 湖 怒 江 缝 合 带 和 雅 鲁 藏 布 江 缝 合 带 ,这 些 缝 合 带 中 均 发 育 有 相 应 的 蛇 绿 岩 ( Yin An et al. ,2000; Pan Yusheng, 1999;Xu Zhiqin et al. , 2011;Yang Jingsui et al. ,2008)。探讨蛇绿岩是研究造山运动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对 重 塑 古 大 洋 的 形 成 历 史 、研究和 恢 复 古 板 块 构 造 格 局 ,探 讨 岩 石 圈 动 力 学 演 化 和 矿

西藏东巧西岩体铬尖晶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西藏东巧西岩体铬尖晶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d i s l o c a t i o n r o c k ma s s .P i c o t i t e a s t h e a u x i l i a r y mi n e r a l o r i g i n a t e i n u h r a b a s i c r o c k s .c h e mi c a l c o mp o n e n t s c o n t r o l l e d b y t h e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f o r mi n g t i me . An d p i c o t i t e i n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i s s t e a d y mi n e r a 1 . t h i s p a p e r o n t h e b a s i s o f t h e g e o l o g y f a c t , r e s e a r c h o n t h e o p h i o l i t e c o mp o s i t i o n a l v a r i a t i o n ,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d i a g e n e s i s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r o c k ma s s o r e - b e a r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e t c . Ke y wo r d s : T i b e t ; p i c o t i t e ; p a r t i a l me l t i n g ; o r e - b e a r i n g p o t e n t i a l

藏东类乌齐地区吉塘岩群的构造地层解析及主要依据

藏东类乌齐地区吉塘岩群的构造地层解析及主要依据

藏东类乌齐地区吉塘岩群的构造地层解析及主要依据藏东类乌齐地区是中国西藏的一个独特地理区域,分布着许多迷人的自然景观。

其中,吉塘岩群是一个比较有名的地质景点,拥有较多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对吉塘岩群的构造地层进行解析,并讲述其主要依据。

构造层析吉塘岩群位于藏东南地区的东南部,北部为察隅县和洛隆县,西南部则是米林县和墨脱县。

这里地势较为陡峭,终年长期覆盖冰雪,较为孤立,对岩石地质的造成影响很大。

吉塘岩群构成于一亿五千万年前,是由堆积在海底的岩浆和沉积物共同形成而成。

这里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岩浆作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吉塘岩群主要由丹霞石和花岗岩两种岩石组成,丹霞石呈红色,花岗岩则为深灰色,两种岩石形成的地形也不同,丹霞石冲积平原和狭长的沟谷,花岗岩则是陡峭的山峰和丘陵。

吉塘岩群的岩石分层斜井比较明显,呈现出整体西南向的倾角。

在吉塘岩群区域内还发现了矿床、古生物化石和地表水等一系列地质奇观。

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都表明吉塘岩群的地质构造相对复杂,这也可能是它变得如此风光无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依据吉塘岩群的构造地层和演化历史主要依据以下几点:第一是采用了不同的岩石地质方法,比如地貌地形分析、钻探、岩石化学分析等。

其中,地貌地形分析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这是因为吉塘岩群地区地貌极为陡峭,地貌分布分明,容易观测。

其次是钻探技术,这是由于吉塘岩群的岩石多属于深埋岩层,而钻探技术却可以深入到岩石的内部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岩石化学分析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手段,具有精密、准确的优点。

第二是基于吉塘岩群区域内的一系列地质研究成果,如矿床和化石等。

这些地质资源和化石记录了这个区域的演变过程,也表明吉塘岩群的地质历史和演化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

第三是基于吉塘岩群区域内的地磁、电测、重力等物理勘探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吉塘岩群地层状况的变化与演化过程。

这些物理勘探方法的结论可以反映吉塘岩群较为全面地层的变迁与交汇规律,从而为该地区的岩石地质研究提供依据。

22465374_藏东类乌齐地区晚三叠世基性岩浆作用与构造意义

22465374_藏东类乌齐地区晚三叠世基性岩浆作用与构造意义

1000 0569/2020/036(09) 2701 13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09 06藏东类乌齐地区晚三叠世基性岩浆作用与构造意义陈言飞1 张泽明1,2 陈宣华1 田作林1 邵兆刚1 康东艳1,2 江媛媛1,2CHENYanFei1,ZHANGZeMing1,2,CHENXuanHua1,TIANZuoLin1,SHAOZhaoGang1,KANGDongYan1,2andJIANGYuanYuan1,21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 100037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1 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2 SchoolofEarthScienceand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020 04 01收稿,2020 07 01改回ChenYF,ZhangZM,ChenXH,TianZL,ShaoZG,KangDYandJiangYY 2020 TheLateTriassicbasicmagmatismandtectonicimplicationinLeiwuqiarea,easternTibet ActaPetrologicaSinica,36(9):2701-2713,doi:10 18654/1000 0569/2020 09 06Abstract TheLeiwuqiareaintheeasternQiangtangterraneisatectonicsuperpositionregion,ofwhichthetectonicevolutionwascontrolledbyboththeLongmuTso ShuanghuPaleo TethyanOceanandtheBangong NujiangTethyanOcean TheTriassicmagmatismoccurredinthisareahasbeensuggestedtoberelatedtotheevolutionofthesetwoancientoceans,whichleadstocontroversyaboutthetectonicsettingsoftheTriassicmagmaticrocks Inthispaper,weinvestigatedthemetagabbroofJitangGroupintheLeiwuqiareawithpetrology,geochemistry,zirconU PbgeochronologyandLu Hfisotope ThezirconU PbdatingresultindicatesthatthemetagabbrocrystallizedattheLateTriassic(c 212~206Ma) ThemetagabbrodisplaysenrichmentinLREEsandTh,anddepletionofNb,Ta,Zr,HfandTi,consistentwiththoseofarc relatedmagmaticrocks ThenegativezirconεHf(t)values(-10 6~-3 2)ofthemetagabbroindicatesitwasprobablyderivedfromthepartialmeltingoftheMeso proterozoiccontinentallithosphericmantleorenrichedmantle ThehighLREEsandThcontentsandTh/YbandTh/Nbratiossuggesttheinvolvementofsubductedsedimentstothemagmasource Combinedwithpreviouspublisheddata,itisconcludedthatthemetagabbroformedinanarc relatedsettingrelatedtothenorthwardsubductionoftheBangong NujiangTethyanOceanbeneaththeQiangtangterraneKeywords Metagabbro;LateTriassic;Qiangtangterrane;Bangong NujiangTethyanOcean摘 要 羌塘地体东部类乌齐地区是龙木措 双湖古特提斯洋和班公湖 怒江特提斯洋的叠加控制区域,该地区三叠纪的岩浆活动同时受两个大洋演化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岩浆岩的构造属性尚不明确。

藏东及邻区钾玄岩系岩石云母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藏东及邻区钾玄岩系岩石云母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各 类 岩 石 中"其 分布情况如下c
E>E 金云母B富镁黑云母中 3T和 Z8的变化特点 钾玄岩系 列 岩 石 中"云 母 的 含 镁 系 数 n3TG’3Ti Z8i
3-@o为 7>0LO 7>L1"含 铁 系 数 nZ8G’Z8i 3T@o为 7>EEO 7>?PA在 该 系 列 的 四 种 岩 石 中 含 镁 系 数 和 含 铁 系 数 又 略 有 不 同c钾 质 碱 性 深 成 岩 中 分 别 为 7>0L和 7>?P2酸 性 斑 岩 分 别 为 7>01和 7>?E2火山岩为 7>L7和 7>?72煌 斑 岩 为 7>L1和 7>EEA 在 酸 性 斑 岩 中"从 二 长 花 岗 斑 岩 ’J,FE 平 均 值 为 01>71k@p碱长花岗斑岩’J,FE平均值为 0/>!Nk@"它们的
E 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
云母的化学成分主要采取单矿物化学分析和少量电子 探 针 分 析 "并 根 据 林 文 慰 等 提 出 的 方 法 ’d,-68-X8,H-Q e8-Td,f$-"!//P@对 探 针 分 析 结 果 进 行 铁 调 整"其 结 果 见 表 !A将云母的化学成分投影到 Z)5^84!/07的 3Tg’&+h i Z8?i i[,@g ’Z8Ei i3-@图 解 中"按 作 者 提 出 的 黑 云 母 成 分 变种 的 划 分 原 则 ’V,8Y,-TX8-H-QRSH-TY$U$H->!/1L@" 钾 玄 岩 系 列 岩 石 中 的 云 母 3ZM !>?7O !>//"应 为 金 云 母 和 富 镁 黑 云 母A它 们 与 壳 型 钙 碱 性 花 岗 岩 中 富 铁 黑 云 母 ’3Zj!@有明显的区别A在 &+B3TBZ8投影图中"它们的成分 范围与钾玄质煌斑岩云母的分布相吻合’图 E@A

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识别: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识别: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

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识别: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识别: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环境目前对青藏高中部的蛇绿岩类型、形成环境及其深部地幔源区特征还缺乏很好的约束.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展示了青藏高原中部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塔仁本玄武岩及那曲盆地西侧中生代玄武岩的单斜辉石Ar-Ar测年、锆石SHRIMP定年和地球化学及Sr, Nd, Pb同位素数据,以约束形成这些玄武岩的时代、构造环境和地幔源区特征.目前的数据表明:①羌塘双湖嘎错枕状玄武岩单斜辉石的中温坪年龄为232.5±2.4 Ma,可能指示嘎错玄武岩浆活动发生于中三叠世晚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多玛枕状玄武岩、塔仁本玄武岩浆活动时代大约在早白垩世中晚期(110 Ma左右);②在这些蛇绿混杂岩带中的玄武岩显示OIB而不是MORB型地球化学特征,双湖嘎错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介于峨眉山高Ti玄武岩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之间;中晚三叠世那曲嘎加组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类似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的早白垩世多玛玄武岩和塔仁本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可比于夏威夷碱性玄武岩;③双湖嘎错OIB型玄武岩可能形成于以增生楔为基底的裂谷环境而不是以洋壳为基底的大洋板内环境,那曲嘎加组OIB型玄武岩很可能形成于以弧内-弧前沉积物为基底的陆棚-陆坡环境下的裂谷背景,塔仁本和多玛OIB型玄武岩形成于以洋壳为基底的洋岛环境,这表明班公湖-怒江洋壳在大约110 Ma时尚未彻底消亡,可能暗示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关闭时间明显晚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闭合的早期认识;④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青藏高原中部中生代玄武岩未受到地壳物质或很少受到陆下岩石圈物质改造,一些相对新鲜样品的Nd, Pb组成似乎可以用来代表其地幔源区的成分特点,其高206Pb/204Pb比值(>18.5)指示羌塘双湖中晚三叠世嘎错玄武岩、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早白垩世洋岛玄武岩所代表的中生代特提斯地幔很可能不具upal"异常.然而,由于研究程度的限制和缺乏更多的可靠数据,这种观察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作者:朱弟成潘桂棠莫宣学王立全赵志丹廖忠礼耿全如董国臣 ZHU Dicheng PAN Guitang MO Xuanxue WANG Liquan ZHAO Zhidan LIAO Zhongli GENG Quanru DONG Guochen 作者单位:朱弟成,潘桂棠,王立全,廖忠礼,耿全如,ZHU Dicheng,PAN Guitang,WANG Liquan,LIAO Zhongli,GENG Quanru(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2)莫宣学,赵志丹,董国臣,MO Xuanxue,ZHAO Zhidan,DONG Guoche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刊名:地质学报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GEOLOGICA SINICA 年,卷(期):2006 80(9) 分类号:P5 关键词:年代学地球化学构造环境中生代OIB型玄武岩 Dupal异常青藏高原中部。

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墙玄武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墙玄武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青藏高原东北缘红墙玄武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丁一;喻学惠;莫宣学;李小伟;黄雄飞;韦萍;和文言【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13(020)003【摘要】West Qinling orogenic belt located at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is a transform junction belt among the Paleo-Asian tectonic domain,the Tethyan tectonic domain and the Pacific tectonic domain,and is a key region in the division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s betwee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hina.A large amount of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West Qinling.However,there are some debatable issues on petrogenesis and geodynamic settings of the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in this region,because of poor basic geological research in the past,especially lacking reliable geochron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of the volcanic rocks,which had affected,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ctonic setting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West Qinling.In this paper,we present petrographic,geochemical and isotopic chronological data of Mesozoic basalts in Hongqiang Area of Xiahe County in West Qinling,Gansu Province,and discuss its petrogenesis and geodynamic setting.The LA-ICP-MS zircon U-Pb age of the basalt is (104.8 ±0.99)Ma (MSWD=0.63)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its field relationships,and indicates that the magmaactivity of the Hongqiang basalts occurred mainly in the Early Cretaceous.The petrographic study shows that the basalts are characteristic of occurring plagioclase phenocrysts with large amount of plagioclase microlites and micro-phenocrysts in the groundmass.In petrochemistry the volcanic rocks are characteristic of higherSiO2,Al2O3,Na2O and lower CaOcontents demonstrating that the basalts belong to a sodic-alkaline magma serie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enozoic ultrapotassic volcanic rocks from Lixian-Dangcha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study area.As to geochemistry,the Hongqiang basalts are rich in REE and HREE (Nb,Ta,Zr,Hf,Ti)and slightly depleted in LILE (Rb,K),and have positive eNd (t) values (5.9-7.5),low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0.703 3-0.705 6) and Pb isotopic ratios are 206Pb/204Pb(t)=17.707-18.319,207 Pb/204Pb(t) =15.398-15.626 and 208Pb/204Pb(t)=37.266-38.454 3 respectively.All of these mentioned above indicate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basalts of Hongqiang have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continental OIB,and their source may be a depleted asthenosphere mantle with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DMM and bined wit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geotectonic setting of the Hongqiang basalts and contrastive research between Hongqiang Early Cretaceous basalts and Lixian-Dangchang Cenozoic ultrapotassic volcanic rocks,we suggest that the Early Cretaceous Hongqiang basalts may be a product of continental rift magmatism,its petrogenesis and dynamic background are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North-South Tectonic Belt since Mesozoic.Thedifferences on the petrography,whole rock geochemistry,magma seriesand types of the volcanic rocks between Early Cretaceous sodic-alkaline basalts and Cenozoic ultrapotassic volcanic rocks in the E-W segment of West Qinling may be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asthenospheric mantle sourc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depth of magmagenesis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partial melting.%西秦岭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转换带,也是分野中国大陆东、西部地理与地质构造的关键部位.该区广泛分布了大量中生代火山岩.由于该区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很低,特别是缺少可靠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对该区中生代火山岩的成因及地球动力学背景一直存在争议,影响了人们对西秦岭大地构造属性及发展演化历史的全面认识.文中提供了甘肃西秦岭夏河县麻当乡红墙村中生代玄武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资料和数据,对火山岩的成因与动力学条件进行了初步讨论.红墙玄武岩中分离出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该玄武岩形成于(104.8±0.99) Ma(MSWD=0.63),与野外观察结果一致,证明红墙玄武岩是早白垩世火山作用产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观察和研究显示,该套岩石以出现斜长石斑晶、基质中出现大量斜长石微晶或微斑晶为特征,岩石具有较高的SiO2、Al2O3、Na2O和较低的CaO,属于钠质碱性玄武岩,而不同于该研究区东部礼县—宕昌一带新生代超钾质火山岩.红墙玄武岩在地球化学方面具有富集轻稀土和部分高场强元素(如Nb、Ta、Zr、Hf、Ti等),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等),正的εNd(t)=5.9~7.5和低的87Sr/86Sr(t) =0.703 3~0.705 6以及206pb/204pb(t)=17.707~18.319、207 pb/204Pb(t)=15.398~15.626和208pb/204Pb(t) =37.266~38.454等特征.所有这些特征一致表明,红墙早白垩世玄武岩具有与大陆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其源区可能具有DMM和PREMA端员混合的特点,推测其主要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结合对火山岩产出大地构造背景的综合分析及与礼县宕昌新生代超钾质火山岩的对比,提出红墙早白垩世钠质碱性玄武岩是大陆裂谷岩浆作用的产物,其成因和动力学背景与自中生代以来南北构造带的裂谷性质及其发展演化有关.西秦岭东、西两段新生代与早白垩世火山岩在岩相学、全岩化学以及岩石系列和类型方面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时期软流圈地幔源区的演化、岩浆起源深度和部分熔融程度等有关.【总页数】12页(P180-191)【作者】丁一;喻学惠;莫宣学;李小伟;黄雄飞;韦萍;和文言【作者单位】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江苏苏州215129;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5【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东北缘马泉新生代碱性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探讨 [J], 崔源远;赖绍聪;耿雯;赵少伟;朱韧之2.湘西隘口新元古代基性-超基性岩墙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J], 张春红;范蔚茗;王岳军;彭头平3.南天山托云盆地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J], 王彦斌;王永;刘训;傅德荣;肖序常;戚龙水4.桂东南马山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J], 刘迪; 刘冬梅; 周桐; 康志强; 许继峰; 陈林华; 韦乃韶; 韦天伟; 李岱鲜; 陈欢; 曹延5.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碱性玄武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李海;李永军;徐学义;杨高学;王祚鹏;徐倩;王龙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藏高原双湖地区二叠系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双湖地区二叠系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青藏高原双湖地区二叠系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赖绍聪;秦江锋【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09(16)2【摘要】对青藏高原羌塘地块中部双湖地区发育的二叠系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玄武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碱性系列玄武岩富集LILE和LREE,其La/Nb比值和OIB相近,Ti/V比值明显高于典型MORB,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位于OIB区域.拉斑系列玄武岩具有相对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典型MORB相比,其Ti/V比值也明显偏高,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位于MORB和OIB重合的区域,表明岩石起源于一个低度富集的地幔源区.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双湖二叠系拉斑系列-碱性系列玄武岩组合可能形成于陆间裂谷到小洋盆环境,这套玄武岩的产出可能代表古特提斯洋沿龙木错-双湖构造带在不同地区的发育程度不同,双湖地区在二叠纪应为一个陆间裂谷到小洋盆环境.【总页数】9页(P70-78)【作者】赖绍聪;秦江锋【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5【相关文献】1.皖南鹤城科马提质变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J], 汪龙;刘春明;胡召齐;江来利;黄德志2.西准噶尔巴尔雷克蛇绿混杂岩带中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J], 杨高学;李永军;杨宝凯;王海博;张洪伟;佟丽莉3.藏北双湖山字形山玄武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马龙;李忠雄;李勇;刘函;吴成书;卫红伟;邓奇4.贵州乌蒙山黔西地区二叠系玄武岩\r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孙平原;黄鹏飞;赵洪葆;何碧;赵飞;李生喜;胡杨;王宁祖;张志玺;赵振琯;张文斌5.滇中禄丰地区中元古代早期球颗玄武岩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刘军平; 孙柏东; 王晓峰; 刘伟; 马进华; 关学卿; 宋冬虎; 吕勃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藏仲巴县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日朗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西藏仲巴县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日朗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西藏仲巴县特提斯喜马拉雅早白垩世日朗组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葛玉魁;王成善;戴紧根;李亚林【摘要】Lower Cretaceous volcaniclastic litharentit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Tethyan Himalaya,while less research was reported about the provenance of these volcaniclastic litharentites.In this paper,we report sedimentra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asalts in Rilang Formation of central-western Tethayan Himala-ya.Major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s show that these basalts belong to alkaline basalt.They are enriched in LREE relative to HREE,similar geochemically to Ocean Island Basalt (OIB)and intra-plate basalt.The con-tents of Nb fall between the upper crust and lower crust.These basalts have a relatively low content of Th than that of lower crust and relatively high Th /Nb ratio,low Ce /Pb ratio,which indicates that these basalts suffered variable crustal contamination.Sedimentar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basalts are apparently dif-ferent from seamounts basalt in the Yarlung-Zangbo ophiolitic mélange belt.The tectonic set ting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based on trace elements suggest that basalts of the Rilang Formation formed in intracontinental rift bining the petrology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of sedimentary rocks,we conclude that these basalts maybe the one of the provenance of volcaniclastic litharentites of the Rilang Formation.%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中广泛分布早白垩世火山碎屑岩,但对这套火山碎屑岩的源区缺乏有力的约束。

青藏高原聂格剖面东巧地段侏罗系海相浊积灰岩油气的意义

青藏高原聂格剖面东巧地段侏罗系海相浊积灰岩油气的意义
第一 作 者简舟 :贾蓉 芬 女 48 岁 副研 究 员 有 机地 球化学 聂 格 剖 面 : 西 藏 的 聂 拉 木 至 青 海 的 格 尔 木 (下 周 )。 1) 陈南生 ,青 或高 原沉 积地层 的况 积学和 沉积地 球 化学若 干问 题的研究 O 98 ̄)o
60




维普资讯
0.93 术
O 36 出 出
1.3l 出 出 出 出
0.O 7 0.O3} 0.108 0.317 0.076 0.067 0.059 O .OB2 O.121 0.062
3.31x 10 25.6x 10— 45.3x 10一’ 1 8. X 10一 2I.7x 10一 Bi.7 10 56.8x 10一 I 6.5x 10 ’ :4.3X 10一’ 35.0x 10一
2.岩 石 薄 片 中 见有 不 同 反 射 率 的 沥 青 包 裹 现 象 (R。%分 别 为 0.7及 1.3),即 低 演 化 程 度 的 沥 青 被 高 演 化程 度 的 沥 青 包 裹 ,有 机 质在 压 力 作 用 下 发 生 裂 纹 、破 碎 、迁 移 ,并似 脉状 分 布 ,有 机 质 与黄 铁矿 、氧 化 铁 等 脉 石矿 物 共 生 。 这 些 均 表 明 有 机 质的 迁 移 与热 液 活 动 有 关 ,也 说 明热 液作 用 对 油 源 岩 的 形 成 并非 只起 破 坏 作 用 ,而 是 还有 它有 利 的一 面 。 如 它 提 供 了丰 富 的 营 养 物 质 ,供 海 盘 浮 游 生 物 生 长 ;它 提 供 了热 源 ,使 有 机 质 成 熟 快 ;它 提 供 动 力 ,使生 成 的 油 能 及 时 地 运 移 。 由 于 有机 质一 般 是 疏 水 的 ,热 液 活 动 并 不 破 坏 有机 质 ,而 且 可避 免 细 菌 降 解 作 用 ,从 而 有 利 于有 机 质 的 保 存 。

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形成构造环境白艳萍;陆济璞;唐娟红;唐专红;张能【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1(031)004【摘要】藏北红脊山地区变质玄武岩按产状分为呈“岩块”产出和在变质碎屑岩中呈夹层产出两个部分,其全岩Sm - Nd等时线年龄为(401 ±18) Ma.变质玄武岩属于亚碱性拉斑玄武岩系列,主量元素Al2O3、TiO2低,K2O略高.呈“岩块”和呈夹层产出的变质玄武岩REE配分曲线呈LREE略亏损或平坦分布,HREE略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 Rb、Ba、Th富集,高场强元素(HFSE)Ta、Zr、Ti、Y、Yb、Sc、Nb相对亏损,强相容元素Cr、Ni、Co亏损,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曲线呈“单隆起”型曲线分布型式.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变质玄武岩形成于弧后盆地构造环境,可能是早泥盆世古特提斯弧后盆地扩张的产物.【总页数】9页(P495-503)【作者】白艳萍;陆济璞;唐娟红;唐专红;张能【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3;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3;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3;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34【相关文献】1.藏北羌塘红脊山地区香桃湖变质堆晶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许王;董永胜;张修政;邓明荣;张乐2.藏北羌塘中西部红脊山地区晚古生代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邓明荣;董永胜;张修政;张乐;许王;柳佳成3.藏北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蓝闪石+硬柱石变质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 [J], 陆济璞;张能;黄位鸿;唐专红;李玉坤;许华;周秋娥;陆刚;李乾4.藏北羌塘中北部红脊山地区蓝闪石+硬柱石变质矿物组合的特征及其意义 [J], 陆济璞;张能;黄位鸿;唐专红;李玉坤;许华;周秋娥;陆刚;李乾5.藏北红脊山地区角闪岩相变质地层的划分及时代 [J], 陆济璞;张能;唐专红;荣红;汤新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3 2。0 0. 66 2 、 E9 0。3 3 .1 4 3 ;N3 2。0 0. 4 9 5 、 E9 0。
3 3 . 1 3 2 ) 。该带的蛇绿岩大多数构造侵位于中侏罗 统一 下侏罗统木嘎岗日岩群复理石建造 中¨ , 其上
被 下 白垩统 不整 合覆 盖 J 。
球化学分析研究 , 进 而探讨本区玄武岩 的成 因以及 构造 环境 , 为本 区蛇绿 岩 带 及 其 构造 演 化 研 究 提供
( 1 . 中国科 学院广 州地 球化 学研 究所 ,广 东 广 州 5 1 0 6 4 0 ,2 . 中 山大 学海 洋 学 院 , 广 东 广
州 5 1 0 2 7 5 , 3 .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 0 0 0 4 9 )
摘要 : 东巧蛇绿岩 出露于班公湖- 怒江缝合带 中段 , 是 蛇绿岩 组合单元 出露较 完整 的地 区。微量 ( 稀土) 元素分 析结 果表明 , 蛇绿岩 中的玄武岩具有轻稀 土元 素( L R E E ) 显著富集 的右倾稀土元素配 分模 式 。( L MY b ) = 7 . 0 5—1 2 . 0 2 , T h 、 N b 、 T a 、 Z r 和H f 略具有正异 常的微量元 素组 成特征 , 属 于典型 的洋 岛玄武岩 ( O I B ) , 与洋 中脊玄武岩 ( MO R B ) 和 板块汇聚环境下的岛弧玄武岩( I A B ) 存 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其构造环境 的判别 , 并结 合蛇绿岩与相邻地质体 的关系 分析 , 认 为东巧蛇绿岩 中的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 内岩石 圈上隆减 压的洋岛环境 , 代表班公湖. 怒江洋盆形成 和发展阶

沉 积 与 特 提 斯 地 质
i … t a r y G e 山 a n h … V 2
文章编号 : 1 0 0 9 — 3 8 5 0 ( 2 0 1 5 ) 0 2 - 0 0 9 7 - 0 7
西藏东巧地 区玄武岩地 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黄 强太 ,夏 斌 ,李 强 ,钟 云 ,胡西冲 ,郑 浩
样号
S i O2
Ti O2
D Q D 1
5 O . 3 7
1 . 9 4
D Q m
4 7 . 2 0
2 . o 2
D Q D 3
5 1 .1 6
1 . . 3 9
1 . 8 0
D Q D 5
51 .1 3
1 . 7 3
段洋岛环境的大洋岩石圈残片 。


词: 地球化学 ; 构造环境 ; 玄武岩 ; 东巧 ; 西藏
文献标识码 : A
中图分类号 : P 5 8 8 . 1 2 4
引 言
蛇绿岩作 为分布在大 陆岩石 圈 中的古洋 盆岩 石圈残片, 对 于研 究古洋盆重建 、 古洋盆构造 演化 等都 具有 重要 意 义 。东 巧 蛇 绿 岩位 于西 藏 班 公 湖 . 怒江缝合带 的中段 , 北侧紧邻羌塘地 块 , 南侧 为拉 萨地块北缘 , 向东与索县. 丁青. 嘉玉桥一带 的蛇绿 岩相 连 , 向西 紧 接 改 则 一 班公错蛇绿岩带 , 是 蛇 绿 岩 组合单元出露较完整的地区。从 2 O世纪 5 0 年代开 始前人在此地区做过较多研究 , 包括构造特征¨ 引、 形成 环境 m ] 、 油 气 特 征 “ , 及 蛇 绿 岩 年 龄 ]
研究 。本 文是 在前 人 研 究 的 基础 上 , 对 东 巧 出露 的 玄武 岩进 行 详 细 的野 外 地 质 考 察 、 室 内岩 相 学 、 地
矿( 含铬铁矿体) 及兹格唐错等地 , 呈N WW. S E E向 透镜体、 狭长带状 、 楔状展布 , 向北东与安多一带的
蛇绿 岩相 连 , 向南 东 则 与那 曲等 地 的 蛇绿 岩 连 为 一 体( 图1 ) 。蛇 绿 岩 由于 构 造 作用 而肢 解 破 坏 , 层 序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3 - 08 - ;改 回 日期 : 2 0 1 4 08 - — 1 8
成, 斜长石结 晶程度 较低 , 显 示快 速冷凝 的特 点。 有 的斜 长石 与辉石 雏 晶在 一起 呈 放 射状 排 列 , 属 于
作者简介 : 黄强太 ( 1 9 8 6 - ) , 男, 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岩石学 、 构造 成矿方面研究。E — ma i l : h u a n g q i a n g t i a @1 6 3 . t o m
2 0 1 5年 ( 2 )
西藏东巧地 区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 环境 分析 表1 东巧蛇绿 岩玄武岩的主量元素含量表 ( %)
T a b l e 1 Ma j o r e l e me n t c o n t e n t s( % )i n t h e b a s a l s t f r o m t h e D o n g q i a o o p h i o l i t e s

2 玄武岩 的岩石学 、 岩相学特征
东 巧蛇绿 岩 中玄 武 岩 主 要 分 布在 东 山附 近 , 岩 石主要为青灰色 , 具有球粒结构和杏仁状构造特征 ( 图2 a ) 。在 显微镜 下 鉴定 , 主要 由辉 石 和斜 长石 构
些新的资料 。
1 区域地质概况及取样位置
西藏 东巧 蛇绿 岩 主要 分 布在 东 巧 东 山 、 东 风铁
不全 。但 是组 成 蛇绿 岩 的各 单元 都 有 出露 , 蛇 绿 岩
剖 面通 常 由 1 — 3个 单元 组成 。东 巧 东 山一 带 蛇 绿 岩 主要 由方辉 橄榄 岩 、 辉 长岩 、 玄武岩等组成 , 也 是 本 次样 品采 集 的地 点 ( N 3 2 。 0 0 . 9 8 6 、 E 9 0 。 3 3 . 2 4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