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工作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研究工作发展报告
2015年,基础研究工作贯彻国家和我省科技体制改革要求,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科技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不断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基础研究工作基本情况
2015年,青海省基础研究工作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增加科技投入,重视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团队,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立项及经费资助情况。

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全年共立项120项,总投入经费2801万元,资助经费2027万元。

每个项目的平均支持强度为16.89万元,比上年提高了0.12万元。

如表1,图1所示。

表1 2015年立项项目与2014年比较
图1 2014-2015年应用基础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平均资助强

1.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重点围绕生物与农业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能源与材料科学、盐湖化工与化学、信息技术与工程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征集项目348项,立项70项,总经费投入1916万元,资助经费1304万元,当年资助经费895万元。

2.省自然科学基金。

以支持我省优势学科、行业、领域的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共征集项目81项,立项50项(面上项目13项,青年项目36项,创新团队1项),如图2所示。

总投入经费885万元,总资助经费723万元,当年资助经费620万元。

支持自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13名,“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名。

图2 2015年省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支持情况(二)领域分布。

资助生物与农业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能源与材料科学、盐湖化工与化学、信息技术与工程科学等重点学科领域120项,资助总经费2027万元。

如图3所示。

图3 2015年立项项目领域分布情况
(三)项目承担单位分布。

在项目初选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择优和充分调动各单位研究工作积极性的原则,统筹安排项目。

拟立项的项目承担单位主要为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事业单位。

其中大专院校独立承担项目59项,科研机构单独承担项目52项,事业单位为17项。

如图4所示。

图4 项目承担单位分布情况
(四)项目科技产出。

2015年立项项目数和所立项目预期成果中培养人才、发表论文的数量较上年相比虽有下降,但2015年立项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更加明确,技术指标和技术路线更加清晰,平均科技产出与上年基本持平。

如表2、图5所示。

表2 2014-2015年度进出研究项目预期产出
图5 2014-2015年度立项项目预期产出
二、培养科技人才情况
在科技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产出指标,有针对性的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

2015年资助的120个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中,参与的科研人员700余人,培养人才317人,其中博士86人,硕士173人,本科生58人。

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学科带头人13名,资助经费333万元,当年资助240万元。

资助创新团队1个,资助经费30万元,当年资助20万元。

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4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36名,资助经费360万元,当年资助360万元。

如图6所示。

图6 科技人才的培养情况分布图
三、争取国家项目情况
(一)围绕国家目标和青海优势特色学科,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交流合作,积极争取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支持。

“十二五”期间,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共计承担面上、青年、地区等基金项目316项,获得资助经费13923万元。

如图7、图8所示。

其中2015年青海大学等11家单位申报国家自然
基金329项,获批65项,获得资助2439万元。

图7 “十二五期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经费资助情况
图8 “十二五期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经费资助情况
(二)继续实施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

自发布“2015年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指南”后,征集到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中科院
青海盐湖研究所和青海大学等70余家省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优秀科学家申报的项目205项,其中我省4家单位申报了68项。

在盐湖化工联合基金会评预备会和专家评审会的基础上,确定了2015年度的资助项目26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培育项目23项,审定直接经费1680万元。

在资助立项的26个项目中,由青海省科研单位和高校牵头主持的重点项目1项,培育项目5项。

从联合基金实施2年来所申报情况来看,参与的单位之多,层次之高,充分反映了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设立的重要意义。

如表3所示。

表3 2014-2015年柴达木盐湖化工科学研究联合基金资助情况
四、项目跟踪管理情况
深入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调查研究,听取科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征集项目需求,督促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项目研究任务和目标顺利完成。

在2015年10、11月期间,对正在实施的2013-2015年省应用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集中开展了中期检查。

以集中汇报、专家咨询和单位自查、提交进展报告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督促检查在研项目256
项,检查率达到了100%,项目进展正常率占到了95%。

截止2015年底,到期通过验收134项,全部合格,项目验收率达到97%。

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202篇、核心论文312篇,培养各类科技人才 447人(博士55人,硕士327人)。

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64项,其中9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