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魔力说课稿
重复的魅力说课稿
《重复的魅力》说课稿说课内容:本课为苏教版美术教材第十四册第7课《重复的魔力》,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第一课。
一、说教材:教材简介:重复构成属于平面构成,是一种最常用、较为简易的表现手法,它不同于绘画,不同于图案,实际上是一种带有某种规律性的、抽象性的设计。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的方法,拓展学生艺术视野,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重复构成的要素和构成形式,了解重复构成在生活、生产等领域里的广泛应用。
2.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利用剪贴、手绘等方法,设计制作有趣的重复构成作品。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体验生活中重复图形的美感,提高对设计艺术的认识。
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完全重复构成的要素。
着重对学生进行创造的培养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教学难点:是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让设想付诸实施。
二、说教法、说学法本课教学中,首先要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重复现象,认识到重复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体会重复产生的秩序美、规律美、统一美,然后进一步分析并归纳出重复构成的组成要素和设计制作方法,最后结合生活实践,指导学生设计一件重复构成作品,让学生感受重复构成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通过自身的动手体验,启发学生认识重复构成的艺术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并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在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法、引导发现法、设问法、讨论总结法等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讨论/合作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三、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组重复图案让学生观察。
2、问:这些图都有什么共同点呢?(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重复构成的概念。
一个单独的形。
我们称其为“单形”。
当这个单形按照某种方法重复排列,形成一定的数量,就可以设计出一件重复构成的作品。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复的魔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复的魔力》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新设计
1、整节课运用了二次练习,时间上会比较紧,所以我在第二次练习时帮学生准备了学案参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基础,起到巩固和灵活运用知识的作用。
2、第一次练习是摆放图形。
黑板上运用了软性磁片,软性磁片是一种很好的教具,可塑性强,可重复利用,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其他学生用KT板上钉卡纸图片。
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用回形针,或坚果来摆放,要让每个学生有事做,并从活动中了解骨格排列的多样性。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重复构成的相关知识,并学会用画笔等工具材料表现重复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体验、创作,了解重复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体会重复的形式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审美观与对生活的热情、乐观之心态。
3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册有《物品上的画廊》已经学习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有重复基础。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的内容《重复的魔力》以平面重复为主。
下一课《有趣的墙》,所以立体重复不讲。
在学生设计时会有困难,用学稿参考形式,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启发,这部分练习,看似单调,其实是一个细心耐心的过程。
用心完成后,效果其实也有意义,可以作为一种装饰画。
4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重复构成的相关知识:重复的要素,对称重复、渐变重复、分解重复。
难点: 根据本课所学,学会制作重复,用于美化生活。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新设计
一、导入、引出课题。
1、上课前,先请同学们看老师进行剪纸演示。
请同学们注意我是如何折纸的。
第7课 重复的魔力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苏少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重复的魔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美术组的马桃桃,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重复的魔力》,本课选自苏少版美术教材第7课,属子设计应用课。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说教法说学法等七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说教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这一模块的课程,教材将本节课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重复的形,也就是我讲课所选取的一个主要部分,第二部分是对称的重复,主要利用镜像形成重复,本节课我在讲到草间弥生的作品时稍微提到了这一点;第三部分是渐变的重复,主要是色彩的渐变;第四部分是分解的重复,即将一个简单的形体进行分解得到的重复。
我选的部分主要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欣赏重复产生的魔力。
二、说学情我觉的上好一节课,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好学生的脉,也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明白这一阶段学生知、情、意的发展状况。
初一的学生通过对上册的《图案之美》《花的变化》等课程的学习,对重复的现象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初一的学生,动手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并没有初二的学生那么强,因此还需要教师有序的启发和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新课标的总目标中说道:要让学生以个人或者集体的活动方式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创作过程,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根据这一总目标并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材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通过教与学让学生认识重复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构成重复的组成要素。
2.通过对重复构成的学习,利用民间美术:剪纸剪出一幅拉花。
3.通过观察学习和动手创作,激发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和对民间美术的传承。
重点:了解掌握重复构成中基本形、骨格的形式变化规律。
难点:利用所学的重复知识融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剪纸,剪出一幅具有重复现象的拉花作品。
四、说教学过程为了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和体验创造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好下的教学环节:绘画导入《感受重复的魔力》欣赏(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重复的概念和要素)创作融合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剪纸,进行别具一格的创作。
创意与设计的美妙融合——《重复的魔力》设计教案
创意与设计的美妙融合——《重复的魔力》设计教案。
作为一名设计教师,我一直注重着教案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所设计的《重复的魔力》设计教案。
该教案旨在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设计中的重复元素,并发挥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打造出充满魅力和张力的作品。
让我们来看看这份教案的具体设计任务和步骤:任务:设计一组重复元素,创作出充满节奏和张力的平面图形作品。
步骤:1.引导学生对“重复”这个主题进行探究和研究。
了解重复元素在设计中的意义和作用,及其在用色、形态等方面的应用。
2.为学生提供多个设计样例,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和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节奏”和“张力”在视觉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重复元素来创造这种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思考和准备。
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设计计划和意向,选取适当的重复元素,掌握好间隔、比例等关键设计要素。
4.学生开始进行实际的设计制作。
老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同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5.学生完成设计作品。
老师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估和点评,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通过这些任务和步骤,学生可以充分理解“重复”的设计概念,并通过自身的想象和创造力,发挥出充满张力和节奏的设计作品。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获得创意和设计思维上的锻炼,提高自身的视觉感知能力和技能。
那么,这份教案到底有哪些特别的魅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究:1.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在这份教案中,我们强调学生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喜好来设计自己的重复元素,并创作出个性化的平面图形作品。
这种突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设计教学理念,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获得乐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意思维和视觉表现能力。
2.注重实际操作和探究这份教案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探究。
通过具体的设计任务和步骤,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和发现设计中的重要元素和设计技巧,提升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复的魔力1 (1)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叙述。
(1)选优秀作业,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相结合。
(2)同桌之间互评作业。
拓展提升:
A留心观察身边的重复构成现象。
B用实物制作更精美的重复构成。
感悟与收获:
板书
设
计
作业
设计重复的形并涂上颜色
设计的方法:把基本形按照一定的骨格进行组合排列,形成丰富的外形.
教
学
反
思
本形:用来重复的形状称为基本形,每一基本形为一个单位
骨格:就是形象的编排秩序,即图形的构成组合方式。
骨格的作用, 1是固定基本形的位置;2是分割画面的空间
提升案
学生作业---设计重复的形并涂上颜色
设计的方法:把基本形按照一定的骨格进行组合排列,形成丰富的外形。
制作步骤:
A、设计基本形B、确定骨格形式C、制作
探究案
定义:重复是指在同一设计中,相同的形象出现过两次以上,造成有规律的节奏感,以加强给人的印象,使画面统一。所谓相同,主要是指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相同。
探究一.观察图片分析讨论
重复构成要素:
①单个形组成;②数量多、重复排列;③整齐、有序、美观; ④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探究二.分析讨论
基本形和骨格---重复构成的基本要素。
红柳沟镇中学2016-2017第二学期七年级
美术课程教案(第周—课)
课 题
重复的魔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发现、评价、赏析,感受重复设计构成的形式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和掌握重复构成的方法,运用多种材料进行有创意的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基本形构成的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完成有个性的重复构成组合练习。
初中重复的魔力教案
初中重复的魔力教案课程类型:语文阅读理解课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
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重复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1. 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
2. 重复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难点:1. 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
2. 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文章《重复的魔力》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学生提前预习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文章作者及背景。
2. 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和收获。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 学生标注出文章中重复的句子或段落。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重复修辞手法。
2. 学生分享对重复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重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四、深入探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主题、情感、结构等方面深入探讨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给出拓展阅读建议,引导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重复修辞手法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重复的魔力》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了重复修辞手法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重复的魔力-苏少版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重复的魔力-苏少版一、教学背景本篇教案适用于六年级下册美术教育,课程名称为“美术·生活·哲学”。
本节课的主题为“重复的魔力”。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探究平面设计的重复元素,了解重复对视觉效果的影响,并将此应用于创作中。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设计中的重复元素;2.了解重复对视觉效果的影响;3.能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创意创作;4.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便签或卡片,纸笔等绘画材料;2.平面设计相关的图片、图书等教材;3.课件及相关视频资料。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引入1.老师介绍本课主题“重复的魔力”,并解释重复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老师让学生观察一幅平面设计作品,引导学生找出其重复元素并分析其对视觉效果的影响。
步骤二:学习1.老师引入平面设计中的常见重复元素,如点、线、面、色等;2.老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重复元素对视觉效果的影响;3.让学生练习重复元素的应用,通过使用便签或卡片自行创作无尽循环的图案。
步骤三:创作1.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出自己的平面设计作品,重点是要运用重复元素;2.学生进行创作过程中,老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四:展示1.学生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中的重复元素;2.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积极的评价,以鼓励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平面设计作品,并提交到老师进行评分;2.家庭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元素和景象,找出其中的重复元素,并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创意。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主要以平面设计作品的评分为依据。
其次,还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创造力和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七、教学反思整堂课的设计和实施,符合学生审美和视觉效果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和参与,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表现。
同时,也可以尝试加入一些互动性强的小游戏或互动环节,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七年级美术下册《重复的魔力》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重复”这一艺术表现手法,理解其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重复元素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重复手法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本章节《重复的魔力》旨在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重复手法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使他们在创作中体现个人特色和文化底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4.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重复手法相关的美术书籍或文章,了解重复手法在艺术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5.观察记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生活中的重复现象,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6.小组分享:组织学生在下一节课前,进行小组内部分享,讨论各自作业的完成情况,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多元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不同角度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
6.课后拓展,提升审美素养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重复手法进行创作,提升他们的审美素养。
-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拓宽视野,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具有重复元素的自然景观、建筑、图案等,引导学生感受重复的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破重点
激发孩子创作灵感——《重复的魔力》美术教案
激发孩子创作灵感——《重复的魔力》美术教案。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创作灵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相反,它通常是从个人经验、感受和观察中积累得来的。
因此,如果想要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我们需要帮助他们积累更多的经验和观察素材。
而《重复的魔力》美术教案恰恰提供了这种机会。
这个教案的主题是“重复”,让孩子们学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一个对象或主题进行多次观察和创作。
这样做,既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所观察的对象,又可以为他们创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同时,这种重复的过程也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
与此同时,这个教案还提供了一些有趣的活动,如利用餐巾纸创作纹样、设计海报和切割画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所学艺术技巧,还能够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乐趣。
有了这种乐趣,孩子们就会更有动力去创作,并且能够更好地享受整个过程。
除了教学内容,教师的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需要通过提问、点拨和鼓励等方式来引导孩子们的思考和创作。
比如,在孩子们观察一个对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问他们这个对象的不同特征、用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出什么不同的意思等。
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所观察的对象,还可以刺激他们想到更多的创作点子。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创作灵感不是一蹴而就的。
孩子们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时期经历更多的体验和积累更多的素材,才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创意。
因此,家长和教师都需要耐心地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保持热情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灵感,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重复的魔力》美术教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积累素材、掌握技巧和激发创作灵感。
这种方法并不是针对艺术教育的,而是能够影响和改善孩子们的整个成长过程。
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应该关注和借鉴这种方法,为孩子们的未来加油鼓劲!。
重复的魔力(教案)
重复的魔力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基本形的形成与变化,用拼贴的方法制作重复图案。
操作目标:培养发散性思维,完成有个性的重复构成组合练习。
情感目标: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培养新的造型观点和审美情趣。
二、学生课前准备:各种便签贴、卡纸、剪刀、胶水,彩色吸管,一次性餐盘等。
老师课前准备:课件、范图、剪刀、彩纸、胶。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重复的魔力是一节图案设计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欣赏生活中重复的形的现象,感受这种现象产生的美感,初步理解重复的魔力平面构成知识,学习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方法,并能利用剪贴的多种方式实行表现。
四、教学重点:1、理解平面构成,重复构成,基本形概念,理解重复的形的特征及规律。
2、学习利用拼贴的方法制作一张重复构成的作品。
五、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重复的形,能巧妙设计新颖的图案,并能在日常生活、设计中灵活使用重复的形。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行走校园的记录》系列照片,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重复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统一感、节奏感、秩序感。
2.欣赏生活中的重复排列的照片。
二、引出课题:重复的魔力(多媒体打出课题)1.提问:什么叫重复?同样的东西再次出现,按原来的样子再次做。
在美术中,我们这样说:一个完整独立的形象,被称为“单形”。
单形若同时出现两次以上,就构成了重复的形式。
三、感受体验:古今中外,人们利用重复的图案,装饰物品,从而达到美化生活的目的。
1、试试看,用手中的材料,做重复的图案。
并说一说,你是用哪一个单形重复排列的?2、请大家思考并讨论:同样的单形,能够做哪些方面的改变使自己的重复图案与众不同?方向、颜色、大小,图片感受,教师示范。
3欣赏图片,比较三幅图,同样的单形,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为什么会不同?a、重复构成要素:基本形、骨骼。
基本形:一个完整、独立的被用来重复的形象。
骨格:单形的编排秩序,即图形的构成组合方式。
重复的魔力教案
重复的魔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复的概念,并掌握重复在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运用。
2. 培养学生对重复元素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能够创作出具有重复特点的作品。
3. 提高学生对重复魔力的认识,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欣赏重复的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理解重复在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并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培养其观察力。
2. 分析法:通过对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重复的魔力。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将所学的重复原理应用于实际作品中。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作品,用于分析和实践环节。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具有重复特点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重复现象,激发兴趣。
2. 讲解:讲解重复在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重复的魔力。
3. 分析:分析收集到的作品,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复在这些作品中的运用,并解释其效果。
4. 实践:分组让学生动手创作,将所学的重复原理应用于实际作品中。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复在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运用,以及重复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思考重复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建筑、设计等,并尝试寻找相关实例。
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寻找重复现象,并拍摄照片或绘制草图。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对课堂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了解学生对重复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重复的魔力”教案
“重复的魔力”教案教案:重复的魔力教学目标:1.了解“重复”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使用“重复”提高技能和效率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材料:纸、铅笔、红笔、计时器;2.教学媒体:投影仪、计算机、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主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重复的事物。
你们能列举一些例子吗?”2.学生回答问题并将例子写在纸上,然后展示给全班。
二、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PPT讲解“重复”的定义和重要性。
2.教师展示诸如“重复的力量”之类的名言并解释它们的意义。
3.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使用“重复”提高技能和效率的方法。
a.学习新技能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b.解决问题时,寻找重复的模式;c.完成任务时,使用时间管理工具。
三、实践(30分钟)1.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完成一系列重复练习。
a.练习1:以最快的速度写下26个字母;b.练习2:20秒内做尽量多的俯卧撑;c. 练习3:尝试把“Hello, world”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5个不同的人;d.练习4:用纸和铅笔反复写下一个单词,例如“重复”。
2.教师计时并记录每个小组的成绩,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重复对提高技能和效率的影响。
四、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复的重要性。
2.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经历和名人的例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作业(5分钟)1.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重复的短文,并讨论他们如何使用“重复”的方法改善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教学评估:一、小组活动表现评估(10分钟)1.教师收集小组活动成绩记录,并与学生一同分析每个小组的表现。
2.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例如:“你们在练习中使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二、作业评估(5分钟)1.学生交流并分享自己的作业,教师评估他们对“重复”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效果评估(5分钟)1.教师以简要的问题回顾课堂内容并与学生讨论。
重复的魔力教案
重复的魔力教案教案标题:重复的魔力教学目标:1. 了解重复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使用诸如“一遍又一遍”、“重复操作”等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设计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活动。
2. 教授重复的概念及其应用。
3. 强化学生对重复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大白纸一张。
2. 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段文字:“今天早上,我起床了,刷了牙,洗了脸,吃了早饭。
”请学生读一读,然后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会说出这段文字中有很多重复的动作。
教师指出这段文字中有很多重复的动作,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复的现象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讲解:(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重复的现象。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例如交通信号灯的重复、季节的重复等等,并向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引导学生思考重复的作用。
例如,重复可以使我们更加熟练掌握某种技能,提高效率。
活动一:(20分钟)1. 教师将一段文字写在大白纸上,并告诉学生这段文字是由不同的句子组成的,但是句子是重复的。
请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看看能不能找出其中重复的句子。
2. 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让学生逐句读出这段文字,并标出重复的句子。
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是如何判断出这些句子是重复的。
3. 学生完成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带领学生总结如何判断句子是否重复。
活动二:(2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出示一些图片,如一颗苹果、一只猫、一些球等,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些图片,要求学生能够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汇。
2. 学生进行描述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他们是否使用了重复的词汇以及为什么使用了重复的词汇。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重复的重要性,并再次强调能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重复的魔力
重复的魔力第7课重复的魔力初中美术苏少2021课标版1、情感领域:通过平面构成图片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培养新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情趣。
2、心智领域: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介绍平面形成的重复基本概念,初步重新认识基本形的构成与变化,并设计绘制重复图案。
3、操作领域:通过基本形构成的学习,培养发散性思维,完成有个性的重复构成组合练习。
重点难点1、重新认识平面形成,重复形成,基本形概念,介绍重复的形的特征及规律。
2、学习利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一张重复构成的作品。
用相同的整体表现方法整体表现重复的形,能够精妙设计多样的图案,时能在日常生活、设计中灵活运用重复的形。
活动1【导入】开门见山课题重复的魔力活动2【讲授】教学目标心智目标:介绍平面形成的重复概念,初步重新认识基本形的操作目标:用发散性思维,完成有个性的重复构成练习。
情感目标:体会平面形成的高雅,培育代莱造型观念活动3【讲授】感知重复现象展现:由一个苹果至多个苹果解释:重复的概念活动4【活动】重复的体会展示:由一个人到多人的图片使学生说道说道对重复现象的初步体会活动5【活动】探究分析重复构成规律自然界的鼓舞:蜂巢、向日葵、麦田、山水交相辉映、彩蝶、鱼鳞等等分析他们的基本形大形成规律生活中你看的重复现象:先提问,再展示活动6【练】尝试设计重复图案学生以组为单位用小三角形做重复图案构成练习评测:确实优点,表示严重不足活动7【讲授】归纳练习、深入研究、大胆创新概括学生练时发生的几种重复规律:1、方向变化2、位置变化深入研究:3、女团变化大胆创新:4、颜色变化5、切挖变化活动8【作业】课堂教学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现成的材料做有创意的重复构成练习。
活动9【活动】自评互评小结各组设计重复图案的优缺点活动10【讲授】知识拓展展现生活中杰出的重复设计图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设计美化身边生活活动11【作业】课后作业利用身边材料设计一幅重复图案,下节课上展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4.11 重复的魔力丨岭南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重复的魔力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重复的魔力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复的魔力:介绍重复的魔力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包括重复的形状、颜色、线条等。
2. 重复的技巧:介绍如何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美术创作,包括重复的排列、组合等。
3. 重复的应用:展示一些运用重复的魔力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重复的魔力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有创意的美术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美术作品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运用重复的魔力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介绍重复的魔力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包括重复的形状、颜色、线条等。
并展示一些运用重复的魔力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分析其创作思路和技巧。
3.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4.11 重复的魔力2. 内容:重复的魔力、重复的技巧、重复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美术创作,题材自选。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创意独特,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重复的魔力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了重复的元素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运用重复的元素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重复的魔力教案
重复的魔力教案教案标题:重复的魔力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重复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重复的积极态度和学习习惯。
3. 提供多种重复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引用一句关于重复的名言或谚语,如“熟能生巧”,来激发学生对重复的思考和兴趣。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为什么重复对于学习和提高技能很重要?”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
探究(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重复的定义:反复做同一件事或学习同一知识点。
2. 引导学生思考重复的好处,如加深记忆、提高技能、强化理解等。
3. 分享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如音乐家、运动员或科学家,他们通过反复练习和学习取得了成就。
实践(15分钟):1. 提供学生一个练习或任务,要求他们通过重复学习来提高技能或记忆。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乐曲、一个体操动作或一个科学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练习和学习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分享他们如何通过重复克服这些困难的经验。
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强调重复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提供一些重复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如分段学习、复习计划、使用闪卡等。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重复学习的策略。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其他学科或兴趣爱好中如何利用重复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经验和故事。
2. 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作业,要求他们记录一周内的学习和练习时间,并反思重复学习对他们的影响。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2. 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或任务,评估他们对重复学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课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教案扩展:1. 在后续课程中,引导学生将重复学习应用到其他学科或技能的学习中,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形成良好的重复学习习惯,并定期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了解到重复学习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利用重复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复的魔力》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重复的魔力》,本课选自苏教版美术教材第十四册第7课,属于设计应用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
众所周知,重复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重复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本课主要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发现、欣赏重复产生的秩序美、统一美、规律美,学习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并能用剪贴的方法进行有创意的表现。
由于本课是本册设计领域的第一课,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该领域后面几课的学习,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课共分为两课时,我主要对第一课时——完全重复构成的教学进行设计。
二、学情
我觉得,上好一节课,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学生,要充分了解学情。
初一的学生已经拥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给她们出示简单的重复构成图形,他们可以对此有一定的认知并找出一些规律,这对课程的进入,深入,对理解复杂重复构成的格式很有帮助,但这一时期的学生的想象力已经有些局限,较难设计出造型美、别具一格的重复作品,还需教师有序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重复构成的要素和变化形式;了解重复构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学习和掌握重复构成的设计方法,能利用剪、贴等简单的方法,创造有趣的重复图形。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体验,开拓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善于表现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教学重点:A、了解重复构成的变化规律B、引导学生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C、培养学生创造力
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难点设定为:
教学难点:掌握重复构成的变化方法;挖掘学生创造力。
四、媒体的使用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其直观性和生动性,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和感知重复的魔力,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重复构成作品彩色卡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设计:
为了能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享受学习和体验创造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导入→欣赏→探究→创作
1、激趣导入(感受重复的魔力)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是一个关键,我一直思考,如何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于是,对本节课的导入,我首先:
A、出示简单的重复构成图片
在看过一些图片后,同学们能够从中发现重复这一规律,从而引出课题。
B、播放视频,冲击学生视线
接着,播放《千手观音》片段,引导学生说说重复带个我们怎样的魔力,从而引出课题——《重复的魔力》。
【设计意图:展示图片让同学们自己发掘问题,能将学生带入一个轻松地学习氛围中;而《牵手观音》这段舞蹈中肢体语言的不断重复,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重复出现的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学生带着对重复的魔力,最直观的感受,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
2、欣赏感悟(感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这一环节,我主要想让学生领悟艺术与生活血脉相连的哲理,并为下面创作设计寻找素材。
我利用大量的图片,引导学生:
赏:自然界中的重复现象
找:校园中的重复现象
说: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思:我们找到的重复现象,是否还是自然现象?
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渐渐感悟到,生活中的很多重复现象,是人们从自然中寻找规律设计出来的,引出重复构成的概念。
【设计意图:由自然到生活,由生活到艺术,学生对重复的认识逐层提高,他们会意识到,重复构成真的很有意思,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很大,从而感悟到艺术与生活血脉相连的哲理。
】
3、探究实践(重复的要素、变化的形式)
在探究实践这一环节中,我主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起来,找出要素——理解要素——变化要素。
A、找出要素,理解要素
我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引入,出示卡片,让学生画出卡片的排列方式,学生很轻松就画出一个最简单的完全重复构成,并理解什么是单元形和骨格两要素。
接着课件出示,在此基础上,稍作变化的重复构成图片,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骨格变化了,单元形的颜色变化了。
经过初次的探究,学生明白重复构成的形式是是可以变化的。
B、游戏PK,化解难点
我出示重复队列图片,请学生说出队列的两要素,提问学生:除了图片中的排列形式,你还能设计出怎样的重复队列形式?命题:必须以“肢体的变化”为单元形,以“队列变化”为骨格,请学生分组站站看,看哪一组的设计与众不同。
学生自由分组,经过交流合作,站出各种各样的重复构成队列,教师迅速画出学生的排列形式,利用实物投影仪,带领学生分析:自己变化了那个要素?如何变?
分析结果:变化骨格、变化单元形的方向、两要素都变化等等。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构成两要素的基础上,放手让全体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自己探究变化形式,层层深入,化解难点,学生迸发设计灵感,更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4、大胆创作,尽情发挥(别具一格的作品)
A、教师示范
我出示用剪贴的方法制作的重复构成,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请学生说说图片中的单元形与骨格,及其变化的形式,再次强化学生对两要素的理解。
然后,我边讲边适当演示:(1)设计一个单元形(2)设计一个骨格(3)确定排列的方式。
帮助学生理清制作的过程。
C、学生合作:
设计一幅有趣的重复图形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剪贴的加工手法较为熟悉,所以在示范的过程中我突出两点:“精”讲设计思路,让学生知道设计是怎么回事;“细”演重要制作过程。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使最好的设计付诸实施。
】
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将多媒体课件中的范画与板书相配合,力求条理清晰,突出重点。
重复的魔力
重复构成的两要素:单元形和骨格
完全重复构成的变化形式:①变化骨格②变化形的颜色、方向
六、说说评价拓展
A、展品交流
我组织产品交流会,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创作意图;互相挑选喜好的作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还可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自我展示,培养学生敢于表现的能力。
通过互评,提高学生评价的能力,教师的点评,让学生明白设计的优点和不足所在,提高审美水平。
】
B、拓展延伸
多媒体播放建国五十年阅兵式的视频资料,学生畅谈感受:整齐、有气势、感觉很威严,等等。
教师总结:这是一种动态的重复美,这种美不仅带给我们威武壮观、震撼人心的气势,更带给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建国六十国庆即将来临,到时,我们还会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强大军力和国立。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发挥美术的德育作用。
】
七、总结教法学法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如大家所看所听,在教学中我是一个穿针引线的人,我主要采取“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结合创设情境、点拨、提问、示范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在学法的选择上,我运用自主探究性学习法,让学生自己通过欣赏、游戏、讨论、合作等方法自己去发现归纳,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切实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主体的这一理念。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