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魅力说课稿资料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点的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对画面效果的影响,学会运用不同的点的组合来创作有趣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点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运用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的点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点的位置和组合,形成有吸引力的画面。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点状物品(如圆点、方点、三角形点等)和彩色卡纸。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幅由点构成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点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点的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对画面效果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 示范:教师运用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的点创作一幅画作,边示范边讲解点的运用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示范,运用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的点进行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点的大小、形状、颜色和位置对画面效果的影响,能够运用不同的点的组合进行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创新和团队协作。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点的组合和创作方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六、教学内容:1. 欣赏与分析: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点的作品,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2. 创意实践: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主题,运用点进行创意绘画,尝试不同的点的组合和排列方式。

七、教学过程:1. 欣赏与分析:教师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点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点组合、色彩搭配等方面。

2. 学生自主创作:学生根据欣赏的作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点的作品创作。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点的魅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点、线、面在绘画中的基本概念,掌握点的绘制技巧,并能够运用点的魅力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内容1. 点的概念及特点:讲解点的基本概念,分析点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

2. 点的绘制技巧:教授点的绘制方法,如圆点、方点、斜点等,以及点的排列组合。

3. 点的魅力展示:展示点的魅力作品,分析作品中的点的作用和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点的绘制技巧,学会运用点的魅力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如何把握点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的特点,使作品具有审美价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点的魅力作品图片、绘画材料等。

2. 学生准备:带齐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点的魅力作品,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知识点:讲解点的概念及特点,教授点的绘制技巧。

3. 实践环节:学生动手绘制,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点的魅力在作品中的作用。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运用点的魅力进行创作。

六、教学拓展1. 点的组合应用:教授学生如何将点与其他元素(如线、面)结合,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2. 点的创意运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点进行创意绘画,如绘制图案、设计装饰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审美能力。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新的绘画方法。

点的魅力教案7篇

点的魅力教案7篇

点的魅力教案7篇点的魅力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认识3个二类字并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一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根据课文前4节,再仿写1节。

二、教学重点: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难点:感悟“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第一课时一、揭题示标。

1、板书课题,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

)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

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魅力、电视的魅力……)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言的魅力》。

(板书:语言的魅力。

学生齐读课题。

)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

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同桌互议。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头发斑白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绅士嬉戏)(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

(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处理方法: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点的魅力备课讲稿

点的魅力备课讲稿

点的魅力(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课《点的魅力》教学设计课题: 2.点的魅力主备人: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四年级(下册)课型:造型﹒表现课时安排: 1课时一、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全新的创新人才、跨学科领域的人才。

让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同的媒材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体现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设计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点的魅力》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上一课《聚聚散散》的延续,一个小黑点在纸的不同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圆点的排列组合的魅力;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用小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也具备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已有一定的掌握,虽然爱表现,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学习方法,为其营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享受到美术的乐趣与成功。

四、教法学法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为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创新能力。

在教与学的方法中联系实际,讲究实效。

结合本课内容,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观察记忆法、互动评价法、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有创意的汽车。

采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景法、讨论发现法。

同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美术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之一,因为它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尽情地用手中的画笔描绘自己的世界。

在艺术教育中,《点的魅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它能够引导学生们认识和掌握点的构成要素,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在本文中,将会介绍美术课《点的魅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教学内容1. 点的基本认识在美术课《点的魅力》中,首先要向学生们介绍点的基本认识。

点是构成一切图像的基本要素,是线条的起点和终点,它可以是大或小、多或少,有规律或无规律。

通过观察、仿写和实践,学生们可以形成对点的形态、形状和用途的认知。

2. 点的构成方式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构成,比如可以由颜料直接点在纸上,也可以通过线条、线段等构成。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点的构成方式的例子,让学生们思考和总结不同的点构成方式,从而提高他们对形态构成的认知。

3. 点的艺术魅力点可以作为重要的构成要素融入到绘画中,它的大小、位置、数量等都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通过一些著名画家的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深入探究。

4. 点的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点的表现手法,比如集中点、分散点、大小比例、色彩对比等,引导学生们掌握点的表现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5. 点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所学到的点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的绘画中去,让他们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二、教学方法1. 观察法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点构成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

从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引导学生们认识点的艺术魅力,让他们通过观察和分析感受点所带来的美感。

2. 实践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绘画,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手绘制和操作,对点的形态和作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们可以通过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来创作出自己的点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

3. 对比法教师可以通过对比一些点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点的构成和表现方式。

点的魅力备课讲稿

点的魅力备课讲稿

点的魅力(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课《点的魅力》教学设计课题: 2.点的魅力主备人: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四年级(下册)课型:造型﹒表现课时安排: 1课时一、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全新的创新人才、跨学科领域的人才。

让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同的媒材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体现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设计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点的魅力》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上一课《聚聚散散》的延续,一个小黑点在纸的不同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圆点的排列组合的魅力;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用小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也具备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已有一定的掌握,虽然爱表现,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学习方法,为其营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享受到美术的乐趣与成功。

四、教法学法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为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创新能力。

在教与学的方法中联系实际,讲究实效。

结合本课内容,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观察记忆法、互动评价法、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有创意的汽车。

采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景法、讨论发现法。

同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

《点的魅力》的优秀教案设计

《点的魅力》的优秀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点的魅力》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小学美术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点的概念和基本画法。

2. 培养学生对点的审美感知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元素,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点的概念和基本画法。

2. 点的审美感知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点的创意画法。

2. 发现生活中的点元素。

教学准备:1. 点的基础图片素材。

2. 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粉颜料等)。

3. 点的作品示例。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点元素,如斑马线、按钮、装饰品等,引导学生关注点的存在和魅力。

2. 基本概念(10分钟)教师讲解点的概念,点是最基本的绘画元素,可以用各种线条、色彩、形状来表现。

示范点的基本画法,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3. 创作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点的基本画法,自由创作一幅点的作品。

可以运用各种线条、色彩、形状来表现,注意画面的构图和美感。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点的作品,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点的画法和创作技巧。

2. 创意练习(20分钟)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象,创作一幅富有创意的点的作品。

可以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水粉颜料等,注意画面的构图和美感。

3. 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向大家展示,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点的概念和基本画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运用各种线条、色彩、形状来表现点。

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点元素,并能够将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更加自由地发挥,探索点的更多可能性,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造力。

点的魅力(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点的魅力(说课稿)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点的魅力导言本文是美术四年级下册的说课稿,主题为“点的魅力”。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们将致力于让学生发现和探究点的魅力所在,通过创作和欣赏不同类型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点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并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潜能。

学习目标1.学会基本的点的表现方法,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分布等。

2.熟悉不同艺术流派或个人作品中点的运用特点,如印象派的点彩画法、现代艺术的点聚合等。

3.通过模仿、变换和创意性表达,掌握点的表现技巧和调色能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提高他们对点的感知和欣赏水平。

教学过程第一节:认识点1.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如印章上的点、卫星照片上的点、闹钟上的点等,了解点的形态和分布特点。

2.让学生用不同的画笔练习画点,调整大小、形状、颜色、分布等,感知不同表现方法带来的效果差异。

3.通过对名画中点的分析和比较,领会不同流派或个人的点的运用特色,如马蒂斯的点彩画法、罗斯科的点聚合等。

第二节:模仿创作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家或作品,模仿其中的点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变换、组合。

2.鼓励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意性发挥,加入新的元素或表现个人情感和体验。

3.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进行点的创作,如黑色纸板和白色水彩笔结合、彩色压克力颜料和棉球结合等,发挥点的表现力和美感。

第三节:欣赏评析1.在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欣赏和评析活动,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经验。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发现优秀作品中点的运用和特点,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品质。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作能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现和利用点的魅力,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总结本学期的美术课程以“点的魅力”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模仿和创作等环节,全面感受和掌握点的表现方法和艺术价值。

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欣赏和评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现和利用点的魅力,创造出具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课点的魅力》说课稿3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课点的魅力》说课稿3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课点的魅力》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2课点的魅力》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点的魅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点的基本画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点的画法,如圆点、方点、斜点等,以及点的组合和应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点进行绘画创作,感受点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点的概念和画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点的组合和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帮助他们掌握点的组合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点的基本画法,学会点的组合和应用,能够灵活运用点进行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点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点的组合和应用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点进行绘画创作,发挥点的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绘画工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点的画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点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点的魅力》。

2.讲授新课:讲解点的基本画法,如圆点、方点、斜点等,以及点的组合和应用。

3.示范演示:教师现场示范点的画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点的魅力。

4.学生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点的绘画练习,发挥点的魅力。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一幅点的绘画作品。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点的魅力》和教学内容,如点的基本画法、点的组合和应用等。

点的魅力备课讲稿

点的魅力备课讲稿

点的魅力(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课《点的魅力》教学设计课题:2.点的魅力_______________ 主备人: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四年级(下册)课型:造型•表现课时安排: 1 课时一、课堂教学指导思想:《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全新的创新人才、跨学科领域的人才。

让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同的媒材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体现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设计教学理念。

二、教材分析: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点的魅力》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上一课《聚聚散散》的延续,一个小黑点在纸的不同位置,给人不同的感觉,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圆点的排列组合的魅力;激励学生自主创新,用小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

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富于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也具备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

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已有一定的掌握,虽然爱表现,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本节课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学习方法,为其营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享受到美术的乐趣与成功。

四、教法学法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为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创新能力。

在教与学的方法中联系实际,讲究实效。

结合本课内容,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观察记忆法、互动评价法、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来实现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有创意的汽车。

采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景法、讨论发现法。

点的魅力说课稿

点的魅力说课稿

点的魅力说课稿第一篇:点的魅力说课稿《点的魅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点的魅力》。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点的魅力》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领域,是在学生掌握点的位置、大小、排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生活中学会用一双审美的眼睛去发现美、感受美。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以游戏导入,之后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点的位置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以及点的大小、排列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的移动、旋转。

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点,并感受点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在赏析教师作品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用点装饰美化礼物,让学生感受合作和创作的双重乐趣。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知识目标:引导孩子体会点在纸上位置不同给我们感受不同,体验点的大小不同、排列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2)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掌握点的特点,大胆想象利用点进行设计装饰物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发现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丽和好处,我们要善于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去观察,去欣赏我们的生活,美就在我们身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给人的视觉不同;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点的疏密和大小变化带来的动态感和远近感,感受点带来的诸多魅力。

难点是通过“玩”点,继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的美,用点大胆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

二、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导语:点,是美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也是最小的视觉单位。

在美术课上,通过教学生学习点的运用和魅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本文将围绕美术课《点的魅力》进行教学设计,并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和案例,希望能够对美术老师们有所启发。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点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现事物的能力;3.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4.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2. 点的种类和表现方式;3. 点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4. 点的组合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观察与感知。

让学生观察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点的存在,借助实物或图片让他们感知点的形态、色彩和空间关系。

2. 实践与创作。

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点的魅力,并引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 比较与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作品中点的运用方式和效果,引导学生分析点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4. 展示与交流。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学分享创作心得,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四、教学案例1. 点的形态与色彩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自然界中不同形态的点,例如花朵上的花蕊、水面上的水珠等,让他们感知点的形态和色彩。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要求他们在作品中灵活运用不同形态和色彩的点,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效果。

2. 点的空间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距离和角度下的点在空间中的关系,例如近处的点和远处的点,上方的点和下方的点等。

然后让学生进行场景描绘或创作,要求他们在作品中合理地安排点的位置和大小,表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名家作品或小品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点在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点的种类和表现方式,例如实点、虚点、大点、小点、浓淡点等,让他们对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背景介绍:美术课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点作为构成图像的最基础的要素之一,在美术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点是一种最简单的形态,但其在艺术作品中却有着无穷的表现力和魅力。

在美术课程中,点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美术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开展“点的魅力”主题的美术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能够更加自信和独立。

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目的说明美术课《点的魅力》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探讨点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点的种类和运用技巧,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感受点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指导,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体验艺术的魅力和乐趣。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启发学生对点的理解和运用,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

2. 正文2.1 点的概念及在美术课中的重要性点是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之一,它是最简单的形状之一,但却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表现力。

在美术课中,点是教学的基础,它是学生理解和把握形、色、线等其他元素的关键。

点在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是作品的焦点、情感的表达、节奏的控制等。

点在美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点是构成一幅画的基本元素,通过点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形象、情感和意义;点是作品中形、色、线等要素的起点和交汇点,通过点的处理可以引导观者的视线和情绪;点可以在作品中起到强调、对比、平衡等作用,使整体作品更加丰富和完整。

小学美术面试《点的魅力》教案

小学美术面试《点的魅力》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了解点的基本概念的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点的应用。但在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点的创作方法和组合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创作,这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依赖心理,个别成员不够积极参与。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次活动中增加互动环节,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点的基本概念。点是最基本的美术元素,它没有大小和形状,是所有图形的基础。点是构成线条、形状、空间的重要部分,广泛应用于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名作中点的运用,如点彩画派的代表作品,了解点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和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点的魅力》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创造点的美。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教学导入,我发现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点,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导入环节,例如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点的存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点的魅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点的存在?”(如衣服上的图案、交通标志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点的奥秘。

《点的魅力》的教案设计

《点的魅力》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点的魅力》学科领域:数学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人:X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理解点的概念,掌握点的特征。

2.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发现生活中的点,感受点的魅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点的概念:点是没有任何长度、宽度和高度的图形,只有位置。

2. 点的特征:点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3. 生活中的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如红绿灯、斑马线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活中的点,如红绿灯、斑马线等,引导学生关注点的存在。

2. 探究: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点,并观察点的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点的特征。

3. 实践: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点,并观察点的变化。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点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习: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点的概念和特征。

2. 拓展: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点,如窗户、门等,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点。

3. 应用: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点的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感受点的魅力。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生活中的点,并拍照记录。

2. 请学生尝试用点的知识,设计一个有趣的图案,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作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设计。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生活中的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纸张、画笔等绘画工具:为学生提供绘画实践所需的材料。

3. 课后作业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课后作业。

点的魅力小学教案

点的魅力小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点的概念,知道点的位置和特征。

2. 培养学生用点来创造有趣图案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的概念及特点2. 点的分类3. 点的排列与组合4. 点的创意图案设计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点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学会点的排列与组合,创作出有趣的艺术图案。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用点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图案。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点状物品(如圆点、方形点、三角形点等),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教学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由点构成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点的兴趣,导入新课《点的魅力》。

2. 讲解点的概念及特点:讲解点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点的位置、大小、形状等3. 点的分类: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点,如圆点、方形点、三角形点等。

4. 点的排列与组合:教授点的排列方式,如单行排列、方形排列、圆形排列等,以及点的组合方法,如大小组合、形状组合、颜色组合等。

5. 创意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用点状物品在画纸上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图案。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点的魅力,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拓展学习:邀请学生欣赏国内外著名的点状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点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学生能灵活运用点的排列与组合方法进行创意设计。

3. 学生的作品具有独特性、创意性和审美价值。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在创意实践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点的魅力小学教案

点的魅力小学教案

点的魅力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点的概念,掌握点的特征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点的概念及特征2. 点的性质3. 点的分类4. 点的运算5. 点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点的概念、特征、性质和应用。

2. 教学难点:点的运算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点的特征和性质。

2.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点的运算方法。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2. 点的小模型、点的情境图。

3. 练习题、小组讨论卡片。

4.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点,引出点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点的特征和性质。

3. 课堂讲解:讲解点的性质,举例说明。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知识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点的运算方法,分享心得。

七、课堂小结: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收集生活中的点,下节课分享。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

2. 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十、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4. 生活实践:评价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点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1. 点的运算规则2. 点的图形表示3. 点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4. 点的进一步分类5. 点的相关问题讨论七、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点的魅力教案

点的魅力教案

点的魅力教案点的魅力教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点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图形。

它简单而又普遍,几乎无处不在。

然而,我们是否曾经想过点的魅力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呢?本文将探讨点的魅力,并提供一份点的魅力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简单而又神奇的图形。

一、点的定义和特点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没有长度、宽度和深度,是一个没有大小的位置。

点的特点是它的无限性和无处不在的存在。

无论是在自然界中的星星、花朵的花蕊,还是在人造物品中的按钮、电子屏幕上的像素,我们都可以找到点的身影。

点的简洁和纯粹性使它成为了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元素。

二、点在艺术中的运用点在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绘画中,点可以用来描绘物体的细节和纹理,通过点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乔治·修拉克的作品《星夜》中,点的运用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在雕塑和建筑中,点的运用可以用来强调结构的稳定性和平衡感,让作品更加稳固和美观。

三、点在数学中的应用点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几何学中,点是构成线、面和立体的基本元素。

通过点的连接,我们可以得到线段、直线和曲线等图形。

在坐标系中,点被用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通过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唯一的位置。

点的坐标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被用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运动和变化。

四、点在科学中的意义点在科学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物理学中,点被用来表示物体的质点,通过点的位置和运动状态,我们可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

在化学中,点被用来表示原子和分子,通过点的组合和排列,我们可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点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围广泛,为我们认识和探索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五、点的魅力教案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点的魅力,以下是一份点的魅力教案:1. 观察:请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点,例如星星、按钮、花蕊等,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点的特点和用途。

2. 创作:请学生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创作点的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的魅力说课稿
《点的魅力》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教育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点的魅力》。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点的魅力》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和欣赏﹡评述领域,是在学生掌握点的位置、大小、排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表现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生活中学会用一双审美的眼睛去发现美、感受美。

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以游戏导入,之后通过讲故事引导学生体会点的位置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以及点的大小、排列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的移动、旋转。

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点,并感受点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在赏析教师作品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用点装饰美化礼物,让学生感受合作和创作的双重乐趣。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引导孩子体会点在纸上位置不同给我们感受不同,体验点的大小不同、排列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

(2)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掌握点的特点,大胆想象利用点进行设计装饰物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发现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丽和好处,我们要善于用审美的眼睛去发现、去观察,去欣赏我们的生活,美就在我们身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给人的视觉不同;通过观察和分析、比较点的疏密和大小变化带来的动态感和远近感,感受点带来的诸多魅力。

难点是通过“玩”点,继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点的美,用点大胆创造出各种艺术作品。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把自己喜爱的喜羊羊朋友也请来了。

请你帮助它把眼睛贴上去吧!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创设了游戏这一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初步感受点的魅力。


2、展开新课,研究探讨:这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我分为4个教学片段进行教学:
(1)讲述喜羊羊高空跳伞的小故事,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点的排列组合。

让学生在故事和动手操作中,把故事和画面对照起来,体会点的位置和排列变化,理解“排列现状直线曲线图案”等美术概念。

并板书。

(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点的魅力。


(2)引导观察探讨点的作品两幅,观察、分析点的大小、排列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移动感、远近感。

(学生在感受了点的位置和排列的魅力之后,深入感受点的大小、排列、位置发生改变所带来的魅力。


(3)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点,认识到点无处不在,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缤纷。

(这一片段让学生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感受点的魅力)(4)教师展示几幅书包作品,让学生欣赏评述,了解如何运用点的变化创作作品。

(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如何运用点进行装饰)
3、小组合作、装饰创作。

(1)明确任务:帮助了喜羊羊,他很高兴,邀请我们去新家做客,让我们大家一起动手送给他们一些漂亮礼物吧!小组讨论:用现有材料,打算用什么方法怎么去做并进行合理分工。

(出示课前准备的美术材料)
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制作同时,并播放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

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4、作品展示:自评、互评、师评
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的棒?
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评价: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首先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

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

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5、课堂小结:
这节课哪一点给你带来了快乐?
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6、课后拓展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母亲设计一份礼物。

四、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
点的魅力
位置
排列直线曲线图案大小近大远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