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合集下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水资源节约农业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水资源节约农业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水资源节约农业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农业作为用水量最大的行业,应该承担起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责任,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本文将探讨如何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以发展水资源节约农业。

一、现状分析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农民亟需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和水资源紧缺地区,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影响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

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务之急。

二、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1. 技术介绍节水灌溉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灌溉效率的一种技术。

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微喷灌、雨水收集等。

这些技术都具备着节水、节能、减少水污染等优点。

2. 技术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应用。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同时,农业技术人员应当深入农田,为农民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

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1. 政策扶持政府应当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

通过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农民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此外,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帮助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

2. 技术指导鉴于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不足,农业技术人员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

通过组织培训班、示范田等方式,向农民宣传技术的优势和操作方法,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3. 宣传推广加强宣传是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渠道,向农民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的知识,提高农民对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四、成果与展望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农民也能够减少灌溉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和推广力度,实现农业水资源的更加有效利用。

总结: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和宣传推广,我们可以使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水资源节约农业。

推进农业增产增效措施

推进农业增产增效措施

推进农业增产增效措施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效已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推进农业增产增效的措施。

优化农业结构科学用地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农业增产的基础。

关键是科学用地,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田面积。

需要注重优化农田结构,推广高效节水农田和特色农田。

发展标准化农田标准化农田是一种有效提高农田质量的措施。

这种农田以生产规模和标准化管理为特点,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标准化农田可以通过农田整理、基础设施建设、种植技术指导等方式来实现。

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使用农业物联网、遥感技术、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管理和实时监测,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农业生产力创新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农业增产的关键。

需要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推广新的种植技术,并结合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

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

需要加快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提高农机的使用率和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农民农机化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推广良种良法良种和良法是农业增产的基础。

要推广耐旱、抗病虫害的高产优质品种,并结合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实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作物种子的质量监管和推广工作。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提高灌溉水利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和浪费。

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肥力的保护和提高对农业增产至关重要。

需要加强土壤保护工作,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土壤的污染和退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需要加强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倡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节水农业的发展目标、原则和技术模式

节水农业的发展目标、原则和技术模式
娜哪 彝馨 目标 !原 则 和 技 术 模 式
我 国水资源严重紧缺 , 农业用水 矛盾 日渐凸显 " 发展现代农业 , 转变农 业发 展方式 , 推进 防灾减灾 , 实现农业 稳 产增产 , 必须 大力发 展节水农 业 " 2 1 0 2 年 1月 3 1 日 , 农业 部 出台 5 关 于推 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 6 , 提出我 国节 水农业 的发展 目标 ! 基本原则和技术 模式等 , 摘要如下 " ) 发展 目标 "按照优化布局 ! 整 体推进 的原则 , / 十二五 0 期间 , 结合 国 家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创建 , 全 国建设 10 0 个有特色 !成规模的节水农业核心 示范 区 , 新增节水农业 技术示范推广 面积 1亿亩 , 灌溉水 和 自然降水生产效 率提高 10% " 通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 实现 {一 个促进 ! 两个缓解 ! 三个提高 0 的总体 目标 , 即 : 促进粮食增产和农 民 增收 ; 缓解农业生产缺水矛盾 , 缓解干 旱对农业生产 的威胁 ; 提高水分生产 力 , 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 , 提高耕地 综合 生产能力 " ) 基本原则 " 立足 田间 , 综合配 套 " 节水农业的关键环节在 田间 , 抓住 农田节水就抓住 了节水农业的根本 "加 强工程 !设备 ! 农 艺 !生物 ! 化学 和管理 等措施在 田间的集成应用 , 建立 / 蓄集一 保一 节一 用0 综合节水技术体系 " 突出重点 , 展示示范 " 突出节水农 业 的重点 区域 !主推模式 !主导作物 和 关键 技术 , 强化集成组装 !展示示 范和 辐射带动 , 力求产生规模效应 , 逐 步形
16
成效益明显 ! 各具特色的节水农业发 展新格 局 " 因地制宜 , 分类指导 " 根据水资源 状况 !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等 , 因地 制 宜 制定 节 水农 业 发 展 规划 和 工 作计 划 " 按 照耕 地土壤类 型 ! 气候特点 !作 物需水规律等 , 加强分类指导和科 学 管理 " 政府主导 , 多方参与 " 充分发挥政 府在发 展节水 农业 中的主 导作 用 , 加 强政策扶持 和资金投人 , 统筹多项 资 源 , 发挥项 目资 金综 合效应 " 鼓励企 业 !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 与 , 形成 多 层 次 ! 多渠道推进节 水农 业发展 的 良 好局面 " ) 南方地 区主推技 术模式 " 南 方地 区降水量充沛 , 但 时空 分布不均 , 且地形复杂 , 工程性 缺水 比较突出 " 近 几年 季 节性 干 旱 发生 的频 率 越来 越 高 , 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 的威胁 越来 越大 " 季节性干旱地 区重 点是加 强坡 改梯 以及 田间集雨 ! 灌排设施建 设 , 增 强蓄水调水能力 , 围绕玉米 !马铃 薯等 作物 , 主推地膜覆盖 ! 生物覆盖 和集雨 补灌等技术 " 在经济 园艺作物上 发展 以现代微喷灌 ! 水肥一体 化为核 心的 高效节水技术 " 在水 田推广水稻 浅湿 薄晒灌溉 ! 控制灌溉等技术 , 促进 水肥 祸合 "

科技促进粮食增产的例子

科技促进粮食增产的例子

科技促进粮食增产的例子科技的发展在农业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帮助农民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下面是10个以科技促进粮食增产的例子:1. 精准农业技术: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实现对农田的精确监测和管理,包括土壤湿度、营养状况、病虫害等,从而实现精确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 智能灌溉系统:结合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农田水分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精确调控灌溉水量和频率,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3. 无土栽培技术:利用水培、气培和基质培等无土栽培技术,不受土壤质量和病虫害的限制,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提供充足的水、养分和气候条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4. 生物技术育种:利用基因工程、分子标记和遗传改良等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基因编辑和改良,提高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产量潜力,培育出高产、高抗性的新品种,促进粮食增产。

5. 精确施肥技术:利用土壤检测和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实现对农田土壤和作物养分的精确测定和分析,根据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精确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和养分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6. 精确植保技术:利用遥感和无人机等技术,实现对农田病虫害的精确监测和预警,结合实时气象数据,精确判断病虫害发生的时机和程度,精确喷洒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7. 农业物联网技术:利用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和农机运行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精准的农业决策支持,优化农田管理和农作物生产过程,提高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8. 农业机械化技术:利用现代化农机设备,如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和喷洒机等,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粮食产量。

9. 智能储粮技术: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粮食储存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包括温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粮食变质和虫害等问题,保护粮食质量,减少粮食损失。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2012年6月26日在节水增粮工作会上的讲话

国家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2012年6月26日在节水增粮工作会上的讲话

提高认识狠抓落实确保节水增粮行动顺利开局——在节水增粮工作会上的讲话国家财政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胡静林(2012年6月26日)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节约农业用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天,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四省区人民政府联合举行“节水增粮行动”工作会议,专门安排部署“节水增粮行动”工作。

刚才,四省区政府领导同志分别介绍了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思路和做法,决心大、热情高、措施实。

项目区所在市县和节水设备生产企业的代表也做了很好的发言,有很多创新和亮点。

农业部张桃林副部长就“节水增粮行动”中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做了重要讲话,水利部陈雷部长还要对“节水增粮行动”进行全面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节水增粮行动”的重大意义(一)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提出“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实施东北四省区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或批示,四省区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对这项工作也高度重视。

根据中央部署和领导同志批示精神,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会同四省区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调研,提出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在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意见,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节水增粮行动”是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和四省区党委政府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重要意义,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全面实现行动目标。

(二)实施“节水增粮行动”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推广

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及推广

引言水资源作为农业发展的根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厅长包片、处长包县”的督导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铜仁市万山区因地制宜的开展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每亩节水可达100~220m3,粮食产量提高8~15%,经济作物增产20~30%,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为推动铜仁市万山区现代农业和节水农业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主要节水灌溉技术1.1滴灌式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式节水灌溉技术是通过低压管道将农业灌溉水转换成持续缓慢渗出的水滴,通过长时间应用可以让植株根系地区的土壤水分处于最佳状态,由于根系活跃区的含水量充足,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育,保障植株健康、旺盛的生长。

由于滴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只针对需要水的农作物根区部进行灌溉,同时由于农业灌溉水是逐渐伸入到土壤中,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也很难出现地表径流现象,因此,滴灌式节水灌溉技术不仅集约了农业用水,还促进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随着滴灌技术的完善,可将滴灌技术和覆膜技术有效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膜下滴灌技术,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和化学肥料的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滴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受滴头孔径的影响,当孔径较小时容易出现流速低或堵塞,建议在使用时进行灌溉水过滤处理。

1.2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是指通过喷灌机灌溉时所产生的压力将水运送到管道顶部的喷头,在喷头的作用下降水均匀的喷洒至农作物表面,可保证大面积的农田接收到水资源。

随着喷头的改进,喷灌式节水灌溉技术的均匀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可以实现90%以上农田广,且灌溉效果较好。

该技术主要依靠动力,由于喷灌设备均在地下,对地表种植影响微乎其微,可在不同地形农田上进行操作,管理难度低,与之前的大水漫灌方式相比,不仅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同时可通过机械的自动化管理,节省了劳动力。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

农业知识科普如何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水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农民充分发挥农田水资源的效益。

一、进行合理的田间灌溉田间灌溉是农田水资源利用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灌溉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应采取适当的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1. 井灌技术井灌技术是一种将水从井中抽取,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进行灌溉的方法。

利用井灌技术可以精确计量用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

同时,可以利用滴灌、喷灌等方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 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以小水流量、低喷灌强度进行灌溉的方法。

通过微灌技术,可以将水精确地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节约水资源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

3. 洞洞灌技术洞洞灌技术是在农田中埋设一定深度的塑料水管,通过水管分段向下设置水孔,将水平灌溉改良为纵向灌溉,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

二、实施节水灌溉措施除了改变灌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实施节水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 土壤保水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秸秆覆盖和保持土壤结构等方法可以改善土壤水分保持性,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2. 利用雨水通过设置集雨设施,收集雨水用于田间灌溉,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农民可以利用屋顶和房屋周围的排水系统收集雨水,设置储水设备,用于农田灌溉。

3. 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状况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合理制定灌溉计划,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推广节水农业技术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1. 温室大棚种植利用温室大棚进行种植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

温室大棚还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作物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2. 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推广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如滴灌、喷灌等设施,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农田水分的利用率。

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实施方案

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实施方案

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粮食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扩大粮食产量并保证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项目(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应运而生。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推广和应用新的粮食生产模式和技术,提高粮食产能区的粮食产量,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二、项目内容和措施1. 研究和开发新的粮食生产模式:通过与农业科研机构合作,研究和开发适合不同地区的新的粮食生产模式,包括优化耕地利用、合理施肥、农作物轮作等,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2. 推广新的粮食生产技术: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推广新的粮食生产技术,包括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提高农民的粮食产量和生产效益。

3. 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机具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提升粮食生产的生产条件。

4. 加强农民组织和合作: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能力和生产效益,推动粮食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

5. 提供金融支持:为农民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等金融支持,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

三、项目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 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总体目标、内容、措施和时间安排,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 调研和筹备阶段:开展农业生产情况调研和市场需求分析,了解粮食产能区的实际需求和潜在问题,制定具体的推广方案和实施计划。

3. 技术攻关和培训阶段:组织开展新的粮食生产技术攻关,研究和开发适应粮食产能区的新技术和模式。

同时,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和管理水平。

4.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对粮食产能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农机具和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投资和建设,提升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

5. 农民组织与金融支持阶段: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民组织能力和生产效益,提供金融支持,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要求,按照《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统筹部署,结合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节水增粮等工作抓好落实,加快提升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水平,为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贡献力量。

一、总体思路以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主线,以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单产水平为目标,以依靠科技驱动为动力,促进全要素补齐短板、全环节融合打造、全领域带动提升,千方百计将科技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民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着力提升主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

二、基本原则(-)分层推进。

按照产需形势、单产潜力,采取分层次推进方式,对产能提升有需求的作物,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实施;对单产提升潜力较大的作物,在单产提升行动中率先实现突破。

(二)协作攻关。

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快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

聚焦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底盘技术、领域,加强协作攻关,做好技术储备,促进单产稳定可持续提升。

(三)补齐短板。

发挥行政推动主导作用,协调各部门支持,教学、科研、推广全程参与,集聚资源、集中力量,集约项目、加大投入,形成推进单产提升的工作合力,破解良种选育、地力提升、农机研发、良法集成、主体培育、产后加工等短板。

(四)均衡增产。

立足现有基础,统筹兼顾主产区和非主产区、高产区和中低产区,明确不同区域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攻方向,打造示范基地和优势产区,将中低产区提升为高产区、高产区打造成标杆区,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均衡增产。

(五)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与增产结合、节本与增效兼顾、产量与品质并重,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节药、立体复合种养等绿色高效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三、行动目标按照由点到面、由片到县,全要素集成、分作物实施、整建制推动,带动作物单产每年提高1-1.5个百分点。

以“五良”融合为抓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以“五良”融合为抓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4期工作研究以“五良”融合为抓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贾正军1,杨旭晨2,姚嘉遇3(1.单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单县 274300; 2.上海市浦东新区农机技术推广站,上海市 201201; 3.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上海市 201204)摘要:现代农业“五良”融合是指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相互交融、合力推进、共同发展,是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目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五良”融合为视角,提出五点发展对策,以攻克当前粮食生产大面积单产提升、稳产增产的课题与难题,从而实现挖潜保供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融合、有效统一、相互促进。

关键词:“五良”融合;稳产增产;发展对策0 引言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当前我国粮食仍处于且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粮食增产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必须系统推进,重点突破。

面对耕地资源有限的基本国情,稳定种植面积是前提,提升突破单产是关键。

各级政府、各农业相关部门应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推行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技、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五良融合”工作机制,让科技创新赋能现代智慧农业发展,稳住面积,主攻单产,不断挖掘粮食增产的各种潜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驾护航。

1 建设良田,筑牢粮食稳产增产根基粮食生产要实现稳产增产、有效保供的目标,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底盘技术,要质、量并举,统筹兼顾,在确保耕地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有限耕地的质量,真正把耕地建成适宜生产、高产稳产、保质保量的现代科技良田,切实提升其综合生产能力。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以提升粮食产能为根本,以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推进中低产农田的升级改造为重点,有序推进规划的落地实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筑牢粮食稳产增产根基,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保障粮食安全的五大措施

保障粮食安全的五大措施

保障粮食安全的五大措施概述粮食安全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生产、储存、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管。

本文将介绍保障粮食安全的五大措施。

一、增加粮食生产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

1.提高农业技术水平: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普及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益。

2.支持农民购买农机具:国家通过财政资金给予农民购买农机具的补贴,提高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负担和提高生产效率。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

4.推广水稻秧种植:通过推广水稻秧种植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增加粮食供应。

二、优化粮食结构粮食结构的合理调整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国家通过以下措施优化粮食结构。

1.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类,提高产量和品质。

2.发展粮食加工业:发展粮食加工业,加强对粮食的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平:支持和引导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增加肉类和水产品的供应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加强粮食储存粮食储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粮食储存的安全和有效性,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加大对仓储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仓储能力和质量,确保粮食储存的安全和质量。

2.完善储备制度:建立健全粮食储备制度,及时组织粮食收购和储备,确保应急时期的粮食供应。

3.推广先进的粮食储存技术:推广先进的粮食储存技术,例如气调储存技术、真空储存技术等,提高粮食储存效果和保质期。

四、加强粮食流通粮食流通是粮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桥梁,保障粮食流通的畅通对于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1.建立健全粮食流通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粮食流通体系,统一市场规则,促进粮食流通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摘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论文通过对高效节水灌溉的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对其在农田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综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高效节水灌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可持续发展;技术应用引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率,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是一项关键任务。

高效节水灌溉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本论文旨在研究高效节水灌溉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应用,为农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概念与特点1、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定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田生产力、保护农田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田的耕作能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实现农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农业工程。

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特点科学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进行全面的土地调查和评价,科学规划农田的种植结构和布局,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使农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潜力。

优化土壤质量:通过改善土壤结构、调整土壤酸碱度和养分含量等手段,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增加土壤的持水保肥能力,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强化水资源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科学灌溉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智能化农业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借助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推动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劳动,降低生产成本。

环境友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和农田防治措施,减少农业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发展节水灌溉 促进粮食增产

发展节水灌溉 促进粮食增产
剂、 膜之类的产品 。
三 、 水 灌 溉 可 充分 开 发 利 用水 源 节
很 清晰 ,认 为水是 取之不 竭 、用之不 尽 的 ,节 水意识 淡 漠 ,用水 量很 大 ,有 的超 出作物实 际重 量需水量 近一倍 。 再加 上输水 损失较 大 ,水 资源 浪费严 重 ,由此 导致粮 食
措施 。专家们 通过试 验得 出结论 :衬 砌渠 道 的输 水损 失 仅 为 未 衬 砌 渠 道 的 3 % ,水 的 利 用 率 可 提 高 到 6 % 0 0

度 大 ,管理 周期长 ,多 年来 一直没 有摆 脱靠 天吃饭 、 自 然农业 的发展状态 ,粮食生产一 直处 于被 动增长 的局面 。 为 实现 粮食增长 ,兴 修水利 、抗 旱 、推广 节水灌溉 技术 , 是 干旱 的农 作 区利 用节 水灌 溉技术 转变 粮食 增长方 式 的
2, 流域 综合开发 .、 J 在小流域治 理的 同时 ,水蚀沟治理应 采用修建 谷坊 、
础上 ,提高水 的利用 效率 ,使有 限 的水资 源能够 发挥最 大 的效 益 ,扩 大灌溉 面积 ,抗旱 保苗 ,确保 粮食 高产稳 产 。通过 发展 节水灌 溉还 可以避 免重 复投入 或改 建造成 的经济损 失浪 费 ,对缓 解 目前建设 资金 不足 的 问题 能起 到很 大作用。
生产 的投入产 出效率低 。
2水费价格与生产成本不 相适应 。大多数灌 区工 程水 . 费价格 与生产成本背离 ,水 费价格较低 ,工程运 行管理 、
节水 灌溉 主要是 开 源节能 ,水 源问题 主要 以利用 地 表水 为主 ,水 源不 足部 分 以打 机 电井解决 水源 ,利用 地 表水 减少投 资又能 保持 水土 、保护农 田、提 高土地利 用 率 ,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效益 、生 态效 益全面提高。

节水增粮增效实施方案编制

节水增粮增效实施方案编制

节水增粮增效实施方案编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粮食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节水增粮增效实施方案的编制,对于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节水、增粮、增效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农业生产者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首先,节水是粮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成本和产量。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方案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等措施,来减少农业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增粮是粮食生产的根本目标。

要实现增粮,首先要提高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

可以通过调整农作物的品种结构,优化种植结构,提高耕地的利用率,推广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等方式来增加粮食的产量。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最后,增效是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

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可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技能,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节水增粮增效实施方案的编制,需要从节水、增粮、增效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和措施。

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农业生产者能够认真思考,共同努力,为节水增粮增效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领导在粮食生产工作会上的发言

2024年领导在粮食生产工作会上的发言

2024年领导在粮食生产工作会上的发言尊敬的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在这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工作会上,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与各位一起交流探讨我对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的一些深入思考和看法。

首先,我要向广大农民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正是由于你们的辛勤努力,才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粮食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基本之需,也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一、稳定增产,确保粮食安全2024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农民丰收年。

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土地管理、农业机械化等多种方式,全面稳定增产,确保粮食供应的充足和稳定。

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培育壮大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率,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好农业补贴政策,确保农民的合理收益,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优化布局,提高产能当前,粮食生产仍面临粮田面积不足、水资源匮乏、农业结构调整等挑战。

我们要全面优化粮食种植布局,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田用水效率,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灌溉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水利水电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保障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同时,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推动粮食生产向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

三、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是粮食生产的核心动力,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我们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大批创新型人才,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同时,要加强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粮食生产的整体水平。

2024农业目标用水方案

2024农业目标用水方案

2024农业目标用水方案2024年农业用水方案摘要:农业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用水问题愈发严重。

因此,制定科学、可持续的农业用水方案,对于推动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2024年的农业用水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农业用水方案。

一、农业用水目标: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是在2024年将全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至45%以上。

2. 实现节水灌溉:将全国节水灌溉面积扩大至3000万公顷,节水灌溉率达到60%以上。

3. 加强水资源调配:完善跨区域水资源调配机制,保障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地区的农业用水需求。

4.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灌溉用水量。

二、农业用水方案:1. 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水平:(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化灌溉设备,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2)建立农业用水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和评估农业用水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1)加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力度,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优化灌溉方式,选择适宜的灌溉时机和量,减少水分流失和浪费。

3. 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1)加强水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明确各地区农业用水需求,确保农业用水供应。

(2)加强农田排水工程建设,提高土壤排水能力,减少农田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

4.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推广节水农业种植模式,例如旱作农业、水稻亩产增产等。

(2)发展高效节水养殖技术,例如循环水养殖、水产养殖等。

5. 建立水资源保护与监管机制:(1)加强农业水资源保护,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2)加强农业水资源的监管,定期检查和评估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加强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处罚,保证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结论:通过制定上述农业用水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措施

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措施

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措施高标准农田是指按照国家、地方规划的总体布局,按照农田产能、生态效益和资源节约利用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实现高产出、高效益、耕作方式、水利设施和土壤肥力系统集成优化、农产品品质安全、农业生态系统恢复与维护的农田。

水资源综合利用是指综合采取多种无污水农田灌溉技木,合理规划设计节水用地布局,建设高效节水设施和设备,降低农业用水指标,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活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

因此,为了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本文将就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主要措施展开讨论。

一、合理规划水资源利用在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规划,合理安排和利用水资源。

在农田布局设计中,应根据气候、土壤、作物种植结构等因素,精确计算农田用水需求,合理布局灌溉用地。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辅助规划和设计,结合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科学地确定灌溉方案,确保农田用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二、建设高效节水设施和设备为了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需要在农田中建设高效的节水设施和设备。

一是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系统,利用滴灌、喷灌等现代农田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田用水利用率。

二是引进节水农田覆盖技术,如覆膜灌溉、雨水集中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三是推广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合理施肥,减少农田用水,提高农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农田水资源管理在推进高标准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农田水资源管理,健全农田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机制。

一是加强水资源节约管理,建立农田用水指标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农田用水总量。

二是完善水资源监测预警体系,利用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手段,及时监测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提前预警水资源短缺和浪费情况。

农业节水:粮食生产的关键

农业节水:粮食生产的关键

农业节水:粮食生产的关键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将达到90亿,这使得粮食生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然而,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了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有效的农业节水措施不仅能保障粮食生产的稳定,更是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因此,农业节水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水资源的现状与挑战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全球虽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其分布极为不均。

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80%的淡水资源集中在20%的国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分配加剧了各国在农业生产中的竞争,尤其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源短缺已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正加剧全球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进一步影响着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研究指出,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降水模式将会出现变化,部分地区可能遭遇严重干旱,这将直接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及其产量。

此外,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对农田灌溉系统构成了巨大挑战。

人口增长与用水需求增加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必然导致粮食生产需要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用水需求也随之上升。

一项研究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内,农业用水将占全球淡水供应的70%以上。

因此,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节水技术,不仅能够缓解资源压力,还能提升食品安全。

节水技术的重要性提升灌溉效率改善灌溉系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已经在许多地方得到了应用。

这些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控制灌溉量,并减少蒸发和渗漏造成的水损失。

据统计,在使用这些精细化灌溉技术后,某些作物的用水量降低了30%以上。

再生水和雨水收集利用随着用水需求量的增加,再生水和雨水集利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通过污水处理和再利用,使得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灌溉。

而雨水收集系统则可以有效捕捉降雨带来的宝贵资源,这对于那些降雨较为集中或季节性降雨频繁的地区尤其重要。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李孟刚;蒋志敏【摘要】农田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保障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首先重视农田水利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明确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创新农田水利公共制度安排.其次,要在引入市场化供给机制的同时,加强政府配套制度支撑,完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中央对土地出让收益的统筹力度,增加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并给予适当财政贴息,鼓励水利企业上市融资,建立“一事一议”激励约束机制,打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双重困境.再次,要加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支撑,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1(025)012【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农田水利;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公益性【作者】李孟刚;蒋志敏【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44;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3.2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为世界经济安全三要素,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础。

但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体系还相当脆弱,水害旱灾频发,水资源结构性短缺,给农业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日前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这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

一、发展农田水利是当前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条件农田水利是粮食生产的命脉,是保障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2011年以来,传统丰水省份、稻谷主产区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相继发生严重旱灾,仅湖南省受旱农田面积就接近1900万亩,占其耕地总面积的31%,进一步暴露出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仍以预防“水患”为主、抵御“干旱”不足的问题。

在“人增地减”、“人多水少”的刚性制约下,实施优先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新战略,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4年第1
期(上)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 主办
近年来,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如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2月上旬、2010年10上旬至2011年2月下旬沈丘县基本无有效降雨,造成全县麦田普遍干旱,对小麦正常生长极为不利,抗旱浇麦成为全县干部群众首要任务。

由于抗旱浇麦的实施,造成部分农户吃水困难。

2013年秋季,高温干旱造成玉米授粉不良,缺行缺粒严重,未浇水地块大幅度减产。

为应对干旱灾害,沈丘县农技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农田节水技术并加以推广,年推广各种农田节水技术模式20万hm 2次以上。

一、选用抗旱、耐旱作物和品种
抗旱作物(或品种)多具有原生质黏性和弹性大、根系较深且发达、叶片细胞小且气孔多、呼吸强度及蒸腾作用弱等特点,能较好地适应缺水少肥的旱地环境。

据试验研究,干旱年份种植抗旱品种比种植不抗旱的品种,一般增产20%~30%。

因此,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年份,要注意选种抗旱、耐旱的作物或作物品种,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二、抗旱锻炼
在作物播种前,用一定量的水(小麦为风干重的40%、糜子为30%、向日葵为60%)分3次拌入种子中,每次加水后,先经过一定时间的吸收,然后在15~20℃条件下风干到原来的重量,如此反复进行3次,然后播种。

这样,可使作物对干旱条件产生较强的适应反应,从而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

在干旱条件下其产量比对照提高10%~30%。

另外,如对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进行蹲苗,可提高抗旱能力。

三、土壤深耕深松
俗话说:“深耕一寸土,能耐十天旱。

”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

耕深25cm 为宜。

四、推广地面覆盖技术,减少田间水分蒸发
如花生、棉花、玉米等春播作物实行地膜覆盖,秋作物播后覆盖作物秸秆等。

五、农作物免耕播种
前茬作物收获后,后茬作物播种前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既可节省农时,又可减少蒸发,保蓄水分,消灭田间杂草和害虫。

六、合理施肥
增施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1倍。

另外,增施磷、钾肥和硼、铜等微量元素肥料,也能起到抗旱、增产的作用。

七、推广灌溉新技术
(一)管灌
利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浇地灵活、浇水均匀、受土地不平影响较小等特点,还可以长畦短浇、宽畦窄浇,一般每次灌水量可比土渠垄沟灌减少用水20%~30%。

(二)喷灌
喷灌是水流通过管道、喷头等机械设备,把有压水喷射到空中,分散成细小的水滴降落到地面,达到补充土壤水分的目的。

喷灌可以按照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特点,随时调整灌溉定额,使土壤水分经常保持在适合作物生长的范围内,且不产生地面径流和地下渗漏,一般可比渠道送水方法节水50%左右。

(三)微灌
微灌是一种新型的最节水的灌溉工程,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

微灌具有省水节能、灌水均匀、适应性强、操作方便等优点,一般可比地面灌溉节水60%~70%,比喷灌节水15%~20%,节能30%以上,灌水均匀度可达80%~90%。

(四)膜上灌
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把以往的地膜旁侧灌水改为膜上灌水,水沿放苗孔和膜旁侧渗入进行灌溉。

膜上灌
适用于所有实行地膜种植的作物,与常规沟灌相比,可节水40%~60%,并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八、改进灌水方式
(一)大畦改小畦
即长改短、宽改窄,这样可使水流加快,有利于节水、省时。

渠灌区一般畦长50m 、畦宽3m 为宜;井渠区以畦长25m 、畦宽2m 为宜。

(二)小水汇大流
即在水量较高时,为减少渠道渗漏,加快水流速度,可以采取群井汇流的办法,往一个渠道里集中送水,以扩大浇地范围,提高灌溉效率。

(三)浇水留地头
即当水浇到畦长的70%~80%时,就改浇另一畦,这样不仅可防止畦端积水和水流失,还可节约用水20%左右。

九、浇好关键水
植物生理学上把作物一生中对缺水最敏感、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水分临界期”。

生产上,在水源充足、灌溉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及时满足作物的水分需要,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水源不足时,浇关键水,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十、合理使用化学保水剂、抗旱剂
近年来,我国已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和化学、有机与无机的抗旱保水剂、水分蒸腾抑制剂等,在旱作节水农业上推广应用。

农用保水剂主要用于拌种、苗木移栽和扦插之前的浸根,以增强作物根部的吸水保水能力,提高出苗、成活率。

有的在整地时施入或与肥料一起底施,有的喷洒在土面或作物叶面上。

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沈丘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刘慧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