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自然地理学报格式要求
《自然资源学报》稿件基本格式要求每篇论文请勿超13页(每个页码约为38字×39行,字体5宋,包括页下地脚、图、表、中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等),下列各项须齐全。
1 题名 20字内。
2 作者姓名、单位例:李志刚1,陈向东1,王平2,张玉顺3(1.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4;2.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 150080;3.广东省地震研究所,广州 510070)3 中文摘要:300字内(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有实际数据等支撑,忌指示性)。
4 中文关键词:不少于4个(第1个:该文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2个: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3个: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或所用方法的名称;第4个:前3个关键词中未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或在文题中出现的作者认为重要的名词),各词间用“;”分隔)。
5 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类。
6 文献标志码: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志码。
7 篇首页地脚下按序排收稿日期:例:1998-06-09;修订日期1998-12-20基金项目: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370561);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2011BAC09B07)。
[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9370561;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 D Program of China, No.2011BAC09B07 ](第一)作者简介:100字内,按姓名(出生年- ),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等顺序列出。
地理学学科期刊排名
地理学学科期刊排名
本学科涉及全文被转载的期刊数量为24种,转载全文总量为71篇,约占“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全文转载总量(12487篇)的0.6%,其中,转载量排
在前5名的期刊共被转载41篇,约占“复印报刊资料”学术刊全文转载总量的
0.3%。
全文转载量排名
期刊名称 转载数 名次
地理学报 11 1
人文地理 9 2
地理研究 8 3
地理科学进展 7 4
地理科学 6 5
全文转载率排名
期刊名称 转载数 发文数转载率(%) 名次
地理学报 11 160 6.88 1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4 69 5.80 2
人文地理 9 167 5.39 3
世界地理研究 4 82 4.88 4
地理研究 8 210 3.81 5
综合指数排名
期刊名称 转载量归一值 转载率归一值 篇均分归一值 综合指数 名次 地理学报 1.000000 1.000000 0.905473 0.971642 1 人文地理 0.818182 0.783887 0.877756 0.825766 2 地理研究 0.727273 0.554113 0.886400 0.723063 3 地理科学进展 0.636364 0.501567 0.773686 0.637122 4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0.363636 0.843215 0.795641 0.637111 5
1。
地理学报评审要求
地理学报评审要求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报告、综述和评论,以及反映新仪器、新技术在地理学中应用的文章。
以下是《地理学报》的评审要求:
1. 论文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要求数据准确、论点明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2. 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不抄袭、不剽窃、不弄虚作假。
3. 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能够为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4. 论文应符合《地理学报》的办刊宗旨和编辑规范,符合《地理学报》的排版要求。
5. 论文应符合《地理学报》的审稿程序,经过同行专家的严格评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要求请以《地理学报》官网为准。
地理学报 投稿经验
地理学报投稿经验1. 选题前景在选择论文题目时,需要考虑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一个好的选题不仅能反映研究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前瞻性。
同时,选题也要与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特长相吻合,以保证研究的深度和质量。
2. 文献综述做好文献综述工作对于撰写高质量论文至关重要。
全面、系统地梳理相关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可以帮助作者厘清研究思路,找到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之处。
此外,引用权威文献也有助于增加论文的说服力。
3. 研究方法地理学研究涉及多种研究方法,如野外调查、遥感解译、模型模拟等。
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对于获取可靠数据和进行有效分析至关重要。
同时,对研究方法的描述也需要清晰、详细,以确保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是论文撰写的核心环节。
作者需要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深入探讨,并与现有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融合,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研究发现和结论。
5. 论文撰写论文的撰写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和格式要求。
通常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研究区概况、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结论等部分。
行文要求严谨、流畅,语言准确、简练。
同时也要注意图表的质量和美观性。
6. 修改与投稿在正式投稿前,建议请同行专家或导师审阅论文,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投稿时,要仔细阅读期刊的投稿须知,严格按照要求准备投稿材料。
此外,要耐心等待审稿结果,并积极回应审稿人的修改意见。
撰写和投稿高质量论文需要作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研究技能和良好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需要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在地理学科的研究道路上取得进步和成就。
地理学报英文版投稿流程
地理学报英文版投稿流程English:The submission process for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 is relatively straightforward. Authors can submit their manuscripts through the journal's online submission system, which can be accessed through the journal's website. Before submitting, authors should ensure that their manuscript complies with the journal's guidelines for authors, which can also be found on the journal's website. Once the manuscript is submitted, it will undergo a thorough review process, typically involving peer review. The review process aim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e manuscript. Authors will be notified of the editor's decision following the review process. If the manuscript i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the authors will work with the journal's editorial team to prepare the manuscript for publication.Translated content:《地理学报》的投稿流程相对简单。
地理学报投稿格式[资料]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
本刊欢迎国内外地理工作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
(1) 撰稿人应在写稿前广泛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引用的文献,以保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章要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语言精练。
观测、实验、统计数据应包括新近的资料。
(2) 来稿(包括图、表及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个版面(10 000字)。
稿件请用WORD文件,论文格式请参照本刊最新期刊格式。
(3) 内容摘要100~200字左右, 关键词3 ~ 7 个,包括:研究专业、研究要素、研究方法、研究地区。
(4) 论文的1、2、3级标题分别按1,1.1,1.1.1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5) 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的中英文名称和编号。
(6) 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
如“m”,“t”等。
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的标准使用。
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7) 表格格式为三线格(在Word软件中选: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简明1)。
表格标题为中英对照,在表格上居中。
(8) 插图一般不超过5幅,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请按地图出版社最新标准底图绘制,有审图证明的亦可。
插图标题为中英对照。
在插图下居中。
(9) 参考文献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
引用他人的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对,注明出处。
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
如J. C. Smith 文献著录为Smith, J. C. 为便于国际检索机构和读者查阅,中文和非英文参考文献应译成英文。
《地理学报》期刊论文基金的定量分析
文章编号 :1 0 0 0—7 6 9 5( 2 0 1 3 J 0 3—0 2 5 6— 0 3
Q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o n t h e J o u r n a l P a p e r s F u n d o f J o u r n a l o f Ge o g r a p h i c a l S c i e n c e
t e d b y mo r e t h a n o n e s c i e n c e f u n d .T h e ma i n f u n d s a r e s t a t e f u n d s a n d t h e p r o v i n c i a l mi n i s t r y f u n d s , f o l l o we d b y t h e o f -
2 0 1 3 & [  ̄3 期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u . 1 0 0 0— 7 6 9 5 . 2 0 1 3 . 0 3 . 0 5 6
…
瑟 。 …t R
《 地理学报 》 期刊论文基金的定量分析
石 磊 ( 河南财经政 法大学统计 学系,河南郑 州 4 5 0 0 0 9 )
鉴于 《 地 理学 报 》 在地 理学 科 期 刊 中 的重 要 地 位 ,本文 选择 该 刊最 近 五 年 ( 2 0 0 6— 2 0 1 0年 ) 发 表 学 术期 刊 是 研 究 者 发 表 论 文 的 主要 渠 道 ,也 是 的 6 6 9篇学 术 论 文 ,对论 文 基 金 资 助情 况 进 行 定 量 宣传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 。基 金论 文数 量是 评价研 分析 ,以反 映 近期 我 国地 理 学 研 究 论 文 的 获 资 助 情 究群 体科 研 能 力 及 水 平 的 一项 重 要 标 准 … 。论 文 被 况 和研究 领 域的 现状 ,为相 关研 究者提 供参 考 。 资助 情况 在一 定程 度上反 映 了研 究 内容 的学 科 动 向 , 2 数据 与方 法 也反 映 了作 者 获得 资助 的能 力 和 论 文 的 学术 重 要 程 度。对地理期 刊论文基金 的分析 ,有助于 了解资金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 网的 中国学术期刊 网络出版总库 投人 对地 理 研 究 的 影 响 ,也 有 助 于 了解地 理 研 究 的 ( h t t p:/ / a c a d . c n k i . n e t / Kn  ̄5 / b r i e f / r e s u h . a s p x ?d b P r e — 动态 和方 向。 i f x= C J F Q) 。 中国学术期 刊 网络 出版 总库 是 世 界 上最
《地理学报》投稿须知2
《地理学报》投稿须知地理学报, 须知, 投稿《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
本刊欢迎国内外地理工作者将理论水平高、研究方法新、应用前景广的稿件投到本刊。
《地理学报》审稿原则:审稿人与作者不在一个单位、不在同一课题、没有师生关系;编辑不向作者和审稿人透露对方的姓名和单位;交叉学科稿件分送不同学科的专家审稿;二审后由相关专业编委审定。
编辑严格遵守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准则,公正处理稿件。
一般稿件可在3个月左右的时间得到审稿意见。
(1)撰稿人应在写稿前广泛查阅本学科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引用的文献,以保证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章要主题明确,论据充分,层次分明,语言精练。
观测、实验、统计数据应包括新近的。
(2)来稿一律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
来稿(包括图、表及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个版面(10 000字)。
稿件格式请参照本刊最新期刊格式。
用电子信箱投稿者需将附图文件分别附上,发送前请务必杀毒。
(3)内容摘要200字左右,包括采集使用的数据、分析研究的方法、所得主要的结论等。
关键词3 ~ 7 个,包括研究区域、研究时段、研究方法、研究学科等。
(4)论文的1、2、3、4级标题分别按1,1.1,1.1.1,(1)编号,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5)凡属国家、省部级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的中英文名称和编号。
(6)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
如“m”、“m2”、“t”等。
各种专业术语按国家标准使用。
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7)表格格式为三线格(在Word软件中选: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简明1)。
人文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详录
10019138
简介
房地产经济刊物。介绍房地产业的方针政策、住房制度改革等信息。主要栏目:房地漫步、名城史话、信息荟萃、要闻报道等。
主办单位
中国房地产协会等
刊名
城市问题
创刊时间
1982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yjs.asp?ID=2240610
主办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刊名
旅游学刊
创刊时间
1987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ISSN
10025006
简介
旅游专业期刊。主要栏目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市场开拓、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区域规划、旅游地学、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学等。
主办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刊名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刊名
地理科学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http://10.15.61.242:85/~kjqk/dlkx/index.html
ISSN
10000690
简介
专业学术性期刊。报道我国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刊登学术论文、综述、研究报告、学术动态等,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图学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方面。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刊名
山地学报
创刊时间
1999
出版频率
双月刊
网址
ISSN
10082786
简介
主要刊载山地环境和山地生态系统演变、山区可持续发展两类主题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地质地理科学、环境科学、人文科学。
地理学报投稿字体格式要求
地理学报投稿字体格式要求
一、引言
地理学报是地理学领域的权威期刊,为了保证刊物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对投稿的字体格式有一定要求。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报投稿字体格式的具体
要求。
二、标题和副标题
1.标题居中,使用黑体,字号为二号;
2.副标题使用宋体,字号为小二;
3.标题和副标题之间使用一个空行进行分割。
三、正文格式
1.正文使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2.正文段落之间使用一个空行进行分割;
3.正文段落开头空两个字的缩进;
4.正文段落尾部不需要空行。
四、章节标题格式
1.一级标题使用黑体,字号为三号;
2.二级标题使用黑体,字号为四号;
3.三级标题使用黑体,字号为小四;
4.标题与正文之间使用一个空行进行分割。
五、列表格式
1.有序列表使用阿拉伯数字后跟英文句点,如:1.;
2.无序列表使用短横线后跟空格,如:-;
3.列表项之间使用一个空行进行分割;
4.列表项可以嵌套使用。
六、引用格式
1.引用使用尖括号包围,如:<引用内容>;
2.引用内容与正文之间使用一个空行进行分割。
七、结论
地理学报对投稿字体格式有一定要求,本文对标题、正文、章节标题、列表和引用等格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希望投稿者在撰写文章时按照地理学报的要求进行格式调整,以提高投稿成功的概率。
以上是地理学报投稿字体格式要求的相关内容,投稿者在撰写论文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格式设置,以保证文章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参考文献:
-引用1
-引用2。
地理学报一级标题
《地理学报》一级标题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地理学研究进展:该标题用于介绍地理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学科前沿和热点问题。
2.自然地理学研究:该标题用于介绍自然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气候变化、生态系统、地貌、水文等方面的研究。
3.人文地理学研究:该标题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城市与区域发展、人口与经济、文化与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4.地理学综合研究:该标题用于介绍地理学不同领域的综合研究成果,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学的交叉研究,以及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5.地理学教育与实践:该标题用于介绍地理学教育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地理学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研究。
地理学报的一级标题通常会根据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来设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一级标题示例:1. 自然地理学- 地貌演变与地质构造研究-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管理- 生物地理分布与生态系统研究2. 人文地理学-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研究- 人口迁移与区域发展关系探讨- 农业地理与粮食安全问题- 文化地理与地域文化研究3. 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产业布局与空间经济分析- 国际贸易与全球化影响- 资源开发与环境经济研究4. 方法与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研究- 遥感(RS)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地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新兴测绘技术与地理研究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变迁与生态响应研究- 环境污染及其控制策略- 可持续城市发展与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地理学报一级标题的例子,具体的一级标题应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来设定。
《地理学报》参考文献格式编排要求(务请严格对照)
《地理学报》参考文献格式编排要求(务请严格对照)参考文献是论文出版中最容易出现“硬伤”的环节,参考文献务必严格对照本要求撰写,务求体例完整、规范、正确!在论文中注意引用近3-5年的国内外主要相关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般15-20篇为宜,研究进展类论文引用参考文献一般控制在约40篇为宜。
中文文献后需要有前置英文对照(其中人名必须全拼)。
正文中引用公开出版的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码(在引用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列于全文末。
对文中注释或未正式发表的文献可作为脚注处理,用数字加圆圈标注。
引用文献资料和数据要认真核实,注明出处。
文献作者一般只列前三名,中用“,”隔开;三人以上后加“, 等”或“. et al.”。
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
如P. E. James,文献著录为James P E。
参考文献排列格式为:1)专著:作者(列前三名). 书名. 版次(首版不录).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英文示例:Wilks D S.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USA: Academic Press, 2011: 395-458.中文示例:Lu Dadao.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5: 15-89.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8: 15-89.]Chen Chuankang, Wu Guanghe, Li Changwen. 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3. [陈传康, 伍光和, 李昌文. 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2)文集:作者(列前三名). 文题//编著者.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Camagni R, Capello R. The city network paradigm: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Capello R, Nijkamp P. Urban Dynamics and Growth: Advances in Urban Economics. Amsterdam: Elsevier, 2004: 495-529.3)期刊:作者(列前三名). 论文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英文示例:Liu Changming, Zhang Dan, Liu Xiaomeng,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 in the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sensitivity to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China (1960−2007).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2012, 22(1): 3-14.中文示例:Zheng Du, Wu Shaohong, Yin Yunhe, et al. Frontiers in terrestrial system research in China under global chang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71(9): 1475-1483. [郑度, 吴绍洪, 尹云鹤, 等. 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自然地域系统研究前沿. 地理学报, 2016, 71(9): 1475-1483.]4)学位论文:作者. 论文名[D]. 城市: 学校, 年份.Ji Mingxia. Response and interact betwee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Eurasian [D]. Lanzhou: Lanzhou University, 2009. [季明霞. 欧亚大气环流与地表气温之间的反馈和相互作用[D]. 兰州: 兰州大学, 2009.]。
地理学报英文版投稿流程
地理学报英文版投稿流程英文回答:The Annals of Geography is a peer-reviewed academic journal that publishes origin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y. The journal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 physic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al geography.The Annals of Geography is publish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AAG). The journal is available in both print and electronic formats.To submit a manuscript to the Annals of Geography, authors must first create an account on the journal's website. Once an account has been created, authors can submit their manuscripts online.The Annals of Geography has a double-blind peer review process. This means that the identities of the authors andreviewers are kept confidential from each other. The peer review process typically takes 6-8 weeks.If a manuscript i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theauthors will be asked to revise their manuscript according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The revised manuscript willthen be sent to the editor for final approval.The Annals of Geography typically publishes articlesthat are 8-12 pages in length. The journal also publishes shorter articles, such as research notes and book reviews.中文回答:《地理学报》(英文版)是由美国地理学家协会(AAG)出版的一份同行评议学术期刊,涵盖了广泛的地理学主题,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环境地理。
彼得曼地理学报告(一)
彼得曼地理学报告(一)彼得曼地理学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彼得曼地理学报(Peterman Geographical Review)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1.彼得曼地理学报的背景和历史2.彼得曼地理学报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3.彼得曼地理学报的特色和研究领域4.彼得曼地理学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彼得曼地理学报的背景和历史•彼得曼地理学报是由彼得曼大学地理系创办于19世纪末的学术期刊。
•自创刊以来,彼得曼地理学报一直致力于推动地理学研究和学科发展。
•彼得曼地理学报通过定期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积极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彼得曼地理学报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彼得曼地理学报作为地理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该期刊以其严谨的学术标准和审稿程序著称,吸引了众多优秀学者的投稿和关注。
•发表在彼得曼地理学报上的研究成果广泛被引用,并对地理学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彼得曼地理学报的特色和研究领域•彼得曼地理学报鼓励多学科交叉研究,涵盖了广泛的地理学研究领域。
•该期刊特别注重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的研究。
•彼得曼地理学报还关注地理学的理论创新和方法进展,推动学科的跨越发展。
彼得曼地理学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随着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彼得曼地理学报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期刊应积极拥抱数字化出版和开放获取,提高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可见性。
•彼得曼地理学报应关注新兴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推动地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结论彼得曼地理学报作为一本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声誉的学术期刊,对地理学研究的推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未来,期刊应与时俱进,适应学科发展需求,持续推动学术交流和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以上就是我对彼得曼地理学报的相关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地理学报——精选推荐
第10卷 第2期2008年 4月古地理学报JOURNAL OF P ALAE OGE OGRAPHYV ol 110 N o 12A pr .2008 文章编号:1671-1505(2008)02-0193-10树轮气候学中树木年轮密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3魏本勇1 方修琦1,2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 要 树木年轮密度(树轮密度)分析作为树轮气候学的一种研究方法,能够提取更准确的环境信息,应用范围更广,在过去环境变化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讨论了树轮密度测量技术与树轮密度分析方法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成果,认为X 射线分析法仍然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树轮密度分析手段,基于树轮密度数据的过去温度变化重建仍是树轮密度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关研究表明:森林上限和高纬度地区树木年轮的最大晚材密度对夏季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可以用来重建过去几百年、乃至千年的不同空间尺度的温度变化;树轮早材密度或最小早材密度对降水量的响应比较显著,但目前主要集中于重建区域小尺度的降水量变化方面。
另外,树轮密度分析结果还可以用来研究某些气候要素分量的变化(季节变化、气候事件爆发的早晚和持续时间等)、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子以及海气动力机制、气压异常等。
关键词 树轮气候学 树木年轮密度 气候变化第一作者简介 魏本勇,男,1982年生,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环境演变专业。
E 2m ail:by 2w ei1982@1631co m 。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211)资助收稿日期:2007-10-23 改回日期:2007-11-20Advances on the methodology of tree r i n g densityanalysis i n Dendrocli m atologyW ei Benyong 1 Fang Xiuqi1,21School of Geography,B eijing N or m al U niversity,B eijing 1008752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 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hinese A cade m y of Sciences,B eijing 100101Abstract Due t o the more exact envir onment inf or mati on it can p r ovide,and its wider app licati onfields,tree ring density analysis,as one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Dendr ocli m at ol ogy,has receivedmore and more i m portant attenti on in envir on ment researches .By analyzing the devel opment p r ocess andthe ne w research results of tree ring density measure ment technol ogy and tree ring density analysis in thepast cli m ate change studies,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X 2ray analysis method is the widely used currentmeasure .The reconstructi on of past te mperature change based on the tree ring density data is still the maindirecti on of tree ring density researches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xi m um late wooddensity of trees in the f orest upper li m it in the high latitude area are very sensitive t o the su mmer te mpera 2194 古 地 理 学 报 2008年4月ture change and thus can be used in the reconstructi on of te mperature change with several hundreds t o thousands of years ti m e scale and different s pace scales.The early wood density or the m ini m um early wood density has more obvi ous res ponse t o the p reci p itati on and now is mainly used in the reconstructi on of re2 gi onal p reci p itati on change with s mall scales.O ther wise,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ree ring density analysis can be used in the studies of the change of cli m ate fact ors which include the seas on change,the ti m ing and durati on of cli m ate events,influencing fact ors of regi onal cli m ate change,dyna m ic mechanis m and abnor mal air p ressure.Key words Dendr ocli m at ol ogy,tree ring density,cli m ate changeAbout the f i rst author W ei Benyong,born in1982,is a candidate f or Ph1D.degree in Beijing Nor mal University.He maj ors in envir onment change.E2mail:by wei1982@1631co m. 树轮气候学(Dendr ocli m at ol ogy)是树木年代学的分支学科,是一门利用经过定年的树木生长轮来重建和评价过去及现在气候变化的科学(Fritts, 1976)。
地理专业期刊推荐信模板
尊敬的[导师/同事]:您好!我谨以此信向您推荐一些在地理领域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影响力的期刊,希望对您的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有所帮助。
首先,我想向您推荐《地理学报》。
《地理学报》是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35年,是我国地理学科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之一。
该期刊主要刊登地理学科各个分支领域的原始研究论文、综述论文和专题论文,尤其是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
其内容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
此外,《地理学报》还注重发表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论文,对于提升我国地理学科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向您推荐《地理研究》。
《地理研究》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
该期刊以报道地理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内容涉及地理学各个分支领域,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发展、城市规划等。
此外,《地理研究》还关注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旨在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我还想向您推荐《经济地理》。
《经济地理》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和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
该期刊主要报道我国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布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国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动态。
如果您关注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我向您推荐《地理信息世界》。
该期刊由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是我国地理信息领域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它主要报道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对于了解地理信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技术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最后,我还想向您推荐《国际城市规划》。
该期刊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的英文版学术期刊,创刊于1986年。
它主要报道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国际交流平台。
地理专业期刊推荐信模板
尊敬的[期刊编辑姓名]:您好!在此,我谨以[您的姓名]的身份,向您强烈推荐以下几本在地理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期刊。
这些期刊不仅在我国地理学界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地理学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
我相信,通过推荐这些期刊,有助于提升贵刊的学术影响力,并为地理学研究者提供更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一、《地理学报》《地理学报》创刊于1954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该刊主要刊登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涵盖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
以下为该刊的特点:1. 学术权威性强:该刊为我国地理学界最具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2. 涵盖面广:该刊涵盖了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
3. 发表速度快:该刊实行快速审稿制度,为作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发表渠道。
二、《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地理学期刊。
该刊以发表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地理学研究成果为主,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以下为该刊的特点:1. 学术质量高:该刊对论文的学术质量要求严格,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2. 选题多样:该刊涵盖了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城市地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
3. 国际化程度高:该刊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国际论文。
三、《经济地理》《经济地理》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该刊主要报道中国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城乡建设规划以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布局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中国国外经济地理学研究动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3卷第3期2008年3月Vol.63,No.3Mar.,2008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刘新卫1,张定祥2,陈百明3(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2.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摘要:主要利用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从城镇土地数量、人均城镇土地、城镇建设占地、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和城镇土地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并将这一阶段的主要城镇土地利用问题归结为总量失控、粗放利用、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危及社会和谐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失调,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最后从合理引导城镇扩张并加强农地保护、优化区域和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布局、多手段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统筹协调区域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以及防治并举促进城镇土地生态良性化等角度探讨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用地策略。
关键词: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土地利用;中国1引言目前中国城镇化水平虽然总体上低于世界平均甚至有些欠发达国家[1,2],但毫无疑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城镇化发展阶段进行过相应研究[4-7],并大多认为城镇化进程近似S型曲线。
根据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态势,当前普遍认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镇化水平达到30%以后,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在30% ̄70%的快速发展阶段[6-8]。
虽然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在遭遇诸如环境[9,10]、交通[11]和就业[1,2,12]等诸多问题的严重挑战,但也面临包括科学城镇化战略得以确定[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3],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14]等促进城镇化较快发展的有利机遇。
多方[2,6,15]预测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在2010年和2020年可能分别达到46% ̄48%和55% ̄58%,而总体上≥70%的时间大致在2035-2040年间。
因此,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城镇化仍将保持较快推进势头。
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1,16],土地利用则为城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承载空间,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了城镇土地利用。
与一般土地利用不同,城镇土地利用因城镇的形成和城镇化发展而产生和演进,并在调节和控制城镇化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日益成为土地科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大热点[17-20]。
中国城镇化在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城镇土地利用呈现出较之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并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本文将主要基于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确保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用地策略①。
2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是当前及过去城镇土地利用的直观表现和结果,对于预测未收稿日期:2007-06-11;修订日期:2007-08-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3102)[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70473102]作者简介:刘新卫(1977-),男,博士,主要从事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E-mail:xwliu@infomail.mlr.gov.cn301-310页63卷地理学报①本文主要采用1984年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所作的土地利用分类,认为城镇土地包括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和独立工矿用地中隶属于城镇的部分。
但由于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统计时并未区分独立工矿用地的城乡构成,因此,本文城镇土地面积实际上大于城镇用地(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但稍小于城镇工矿用地(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如果不做特别说明,文中所用城镇土地面积数据均为各年度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来城镇土地利用以及通过调控土地利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都非常重要。
2.1城镇土地数量及其时空变化2005年,全国城镇用地合计361.28×104hm2,如果加上独立工矿,全国城镇工矿用地为727.34×104hm2。
各省域城镇土地面积相差悬殊,全国31个省域城镇用地面积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8.24和0.71,而城镇工矿用地面积这两项指标为16.15和0.69。
如果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②,则无论是城镇用地还是城镇工矿用地,都是东部地区最大(148.08×104hm2和321.24×104hm2),西部地区其次(90.18×104hm2和172.04×104hm2),中部地区再次(71.00×104hm2和145.44×104hm2),东北地区最小(52.02×104hm2和88.62×104hm2)。
1996-2005年,全国城镇用地从264.89×104hm2增加到361.28×104hm2,增长了36.39%。
若考虑独立工矿,城镇工矿用地在此期间从541.76×104hm2增加到727.34×104hm2,增长了34.26%。
计算各年变化情况可发现,近年特别是2002年以来,城镇土地总面积增速明显加快。
将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土地面积汇总计算后还可以发现,期间中国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镇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分别增加7.71×104hm2和14.83×104hm2。
除个别省域外,其他省域城镇用地或城镇工矿用地在此期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图1)。
就四大地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用地分别增加了45.01×104hm2、19.09×104hm2、27.73×104hm2和4.56×104hm2,增幅分别为43.67%、36.78%、44.40%和9.61%,而城镇工矿用地分别增加了101.94×104hm2、27.86×104hm2、46.73×104hm2和9.04×104hm2,增幅分别为46.48%、23.69%、37.29%和11.36%。
无论是城镇土地变化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
2.2人均城镇土地数量及其时空变化2005年,如果按城镇人口计算,全国城镇人口人均城镇用地为64.33m2,而若算上ÁÂÃÂÄÃÄÂÅÃÅÂÁÂÃ ÄÅÂÆÁ ÇÈ É Â ! " #$ %& È Ç' Æ( )Á )( 0' 0È ( 12 34 56 7( È8 9È @A B C D E F G ÁÂÃÁÂÃÄÁÁÅÆÁÆÃ ÁÅÃ Ã ÅÃ ÆÃ ÇÃ Ã ÄÃÃ ÄÅÃ ÄÆÃ ÄÇÃ ÁÂÄÅÆÇÈH I P Q R S T H I U V P Q R S TH I P Q R S W H I U V P Q R S W 图11996-2005年中国省域城镇土地面积变化Fig.1ThechangeofChina'sprovincialtown-levellandareain1996-20053023期刘新卫等: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独立工矿,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为129.52m2。
人均城镇用地在不同省域间差别较大,省域人均城镇用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28.02和0.40,省域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54.26和0.38。
就不同地区而言,无论是人均城镇用地还是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均是东北地区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再次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最小(表1)。
1996-2005年间,全国人均城镇土地大体上逐年减少,其中,人均城镇用地减少6.68m2,减幅为9.40%,而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减少15.71m2,减幅为10.82%。
在此期间各省域人均城镇土地变化情况较为复杂,但总体上减少的省域要多于增加的省域。
如2000-2005年间全国31个省域中有16个省域人均城镇用地有所减少,17个省域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有所减少(图2)。
从不同地区来看,2000-2005年间人均城镇用地除东部地区有所增长外,其余地区均有所减少,其中,东北地区无论是减少量还是减少幅度均为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2000-2005年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在增加,但东部地区无论是增加量还是增加幅度均远高于西部地区,同一时期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均在减少,且中部地区减少量和减少幅度均高于东北地区(表1)。
2.3城镇建设占地及其时空变化1997-2005年间,全国城镇扩张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61.53×104hm2,年均6.84×104hm2,而若考虑独立工矿,则城镇工矿合计占用179.15×104hm2,年均19.91×104hm2,在2005年以前总体上均呈逐年上升态势。
城镇建设在全部建设占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期间城镇占地量占全部建设占地总量的17.71%,若加上独立工矿,该比重达到51.57%。
在城镇扩张所占土地中,耕地占有非常重要地位。
期间全国城镇扩张合计占耕地35.15×104hm2,年均3.91×104hm2,若考虑独立工矿,则城镇工矿合计占耕地100.00×104hm2,年均11.11×104hm2,在2005年之前总体上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