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
开场白:吴老师上节课对于基础教育的本性做了很全面的分析,实际上也就是揭示了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其实,我这个发言课件也是我在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献和书目的基础上,对一些学者们的观点,和反映出的基础教育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有些相关的东西是在吴老师讲述的有关基础教育几个本性内容基础上进行一个细节的展开阐述而已。

回答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基础教育的内涵。

(任何问题都应从了解它其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

因此,只有理解了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进行改,这是起点。


第二,基础教育的的重要性以及作用。

(这个方面,我认为只要把握好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以及作用,那么对于回答“为什么”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当下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最后,要改革,当然是因为有问题才会改。

所谓改革,就是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

因此,了解当下如此重要的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也是迫切的。

正是因为存在了这些问题,所以才要迫切地需要改革,我认为这是对于“为什么”改革,最直接正面的回答。

也只有了解了问题所在,才能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对症下药”。


综合起来,基础教育的地位这么重要,而其中又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则是必然。

一、理解基础教育的内涵
基础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我们办基础教育的人必须弄清楚而不能产生误解的一个问题。

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

杨启亮教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基础教育的“基础”作了如下描述:“首先它不张扬不显赫,呈现着平平常常踏踏实实的品格;其二它全面、深刻而且厚重,如高层建筑的基础就都像筑桥墩一样,深到百米以下与硬岩层相结合,它使用的钢筋粗壮、水泥质量优良,还必须真正夯实,而且它必定是能够全面支撑着建筑物,绝不会允许任何支柱如同虚设;其三它在表现形式上却往往不精致,甚至比较粗糙,无须精雕细刻。

[1]杨启亮.基础教育改造中几个基础性问题的解释[J].当代教育科学,2003(7).“平实、全面、粗糙”是基础教育的最基本要求和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特点。

孙喜亭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是什么,这是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立足点。

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的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

”[2]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4)。

吴美燕《解读中国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通常是指中小学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少年。

基础教育突出特点是它的基础性,全民性和普及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基础教育作过一个定义性的论证,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其目的是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我的抱负和幸
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因此,基础教育可以说是人生之本、民族之本、国家之本,也是教育之本。

二、基础教育的地位及重要性
对于基础教育的地位,其重要性是绝对的毋庸置疑。

这里就简略带过。

朱永新,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简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J],天津教育,2010(5)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三个阶段。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有强调“: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不仅在《纲要》第二部分用三章专门的篇幅讨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重点和难点,在“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部分,基础教育也是重中之重。

基础教育在《纲要》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基础教育在教育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三、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忽略其基础性的本性)
吴老师上节课对于基础教育的本性做了很全面的阐述,我觉得已经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原因。

其实,我这个发言也是我在阅读相关的一些文献和书目的基础上,对其加以整理的,在吴老师讲述的基础教育几个本性的内容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存在地问题做一个简单概括,从阐述问题的角度回答为什么要改革。

所谓改革,就是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

因此,要回答为什么要改革基础教育,那么就应该可以从了解分析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弊端、存在的问题这个角度,进一步理解。

正如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任何一种发问都是一种寻求,任何寻求都有从它所寻求的东西方面而来的事先引导。

所以,我这个课件就是对一些学者们的文献中所反映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加之自己的有些现实的感受基础上来呈现的。

通过分析和整理文献,不难发现现有的研究反映出学者们对中国的基础教育问题一致的态度: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高扬着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实际进行的却依然是扎扎实实的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的应试教育。

其表现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其基础性&认识性:教育目的
(1)基础教育的“基础”目标被遗忘了。

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陷入了误区,大众所关注的似乎不是基础教育的最基础、最本质的东西,而是更多地关注基础之上、本质之外的东西。

基础教育过多地承担了本身不该由它承担的任务,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把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理解成“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

(几十年来,这一认识误导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

它使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将基础教育等同于考试选拔教育。

为了应试,把初一的学生当初三教,高一的学生当高三教,设计再好的课程方案都被老师死死地绑在应考的“战
车”上,在“教学一线”严重变形走调。

高二就把高中所有课程内容学完,然后在高三整个一年里就是一遍遍地机械操练。

“上小学是为了上好的初中,上好的初中是为了上好的高中,上好的高中是为了上名牌大学”,一级为了一级,一级选拔下一级,下一级的目标盯着上一级的需求,让人无可奈何的“择校风”就是这种趋势演变的结果。

家长可以通过择校满足自己的需要,学校可以通过择校得到合理的利益分配。

基础教育就这样“合理而有序”地展开着。


(2)功利的高扬,误导教育目的
功利的高扬,是现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现代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一开始就置于现代功利的关照之下。

社会赋予教育以发展的使命,教育把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置于首位,湮没了教育内在的育人的功能,更多关注的是个体如何获得品德、知识、技能、体格,以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需要,放弃或者说遗忘了教育以谋求个体心灵的发展的内在目的。

尽管我国的教育大政方针清楚明白地写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是在我国的公众看来,读书—出人头地,谋得更好的职业,直接跳出农门,生活可以改善等等的目的才是接受教育更为现实的一面,也是他们之所以会为了孩子的教育而不惜倾家荡产的动因所在。

反思现代中国的基础教育,我们有此质疑:无论一校之校长,一班之教师,还是一生之家长,他们在为孩子呕心沥血的付出之时,有多少思考的是如何才能提供孩子本身更好发展而需要的条件?他们忧虑最多的恐怕仍然是孩子能不能在同伴的竞争中胜出,能不能在以后的社会中立足吧!那么,孩子哪里去了?人哪里去了?被丢弃了,从接受教育的那一刻起就被丢弃了。

但教育除了功利性目的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人接受教育也不是仅仅为了生存。

“如果说人的第一天性是生存或活着的话,受教育则是人的拓展与升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扩充与丰富,是人在精神层面上的‘直立行走’或‘独立行走’。

受教育的过程是真正的‘成人’、‘为人’过程。

”可以说,使人为“人”才
是接受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片面性:教育内容&教育评估
(1)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由于以考试为选拔的主要手段,加上现行考试制度不完善,导致学校教育内容被分为考试内容和非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被大大强化和扭曲,学生学业过重,不仅德育、体育、劳动教育被削弱,智育也存在严重片面性。

非考试科目的学习走过场,非考试能力,如书写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等这些在未来社会非常重要的基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被重视,造成学生素质的许多缺陷,影响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内容结构明显偏重于科学知识,并且,这些知识明显地越来越艰深,因为知识积累的多寡成为教育效果好坏的重要评价尺度,而科学知识的测查又是如此的客观与容易,因此,基础教育的内容便理所当然的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主流。

特别是建国以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深入人心,教育更是把掌握科学知识看作是学生谋生的重要手段,而很少去考虑科学知识背后的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

但也正是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念使我们的基础教育忽略了科学精神的引导和人
文精神的培养。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去领略用掌握的科学方法自主获得知识,用永远好奇的心去探索科学魅力的乐趣,而这才是科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2)教育评估的有限性
随着大学的扩招,以及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影响下,在现行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所学校无不都是以考试结果作为教育效果,作为对教育工作者教育的评价。

于是,出现了社会和政府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学校以升学率评价班级,班级以升学率评价老师,老师以升学率高低的全部标准——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生也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自己是优是劣的标志性存在。

按照人们惯常的认识标准,排名第二者较之于排名第一者,就是失败者。

这一点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用来要求和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是分数,用来要求和评价老师的唯一尺度也是分数,就造成教育难以帮助每个学生在他自己的起点上前进。

考试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本无可厚非,而应试教育模式以“应试”为目的,特别是以应试升学、招生考试为目的,这样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完全扭曲了基础教育的实质性内容。

(例如,现在孩子们上的满天飞的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补习班。

现在补课、参加课外培训,已经成为一种家长文化。

在现存的以分数定成败的评价系统下,家长不甘落后地把孩子扔进这个或那个培训班中,其实这也是成人社会竞争压力的一种转嫁。

孩子们在家长的“捆绑”中成长,最后,家长们收获的只有无奈:自己培养出的只是一个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

释放孩子的天性,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发展应该比单纯的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更被家长们重视。


第三,公平性: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缺乏公平性
(1)教育机会和资源不公成为教育的一大伤痛。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是很普遍的,不仅存在与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教育机会不公平也是怵目惊心。

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民工子女异地就学、农村儿童就学问题。

长期以来,教育投资重大城市轻小城市,重城市轻农村,重重点学校轻一般学校,人为导致不同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相差悬殊。

有权有势家庭的孩子、城市中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上的重点学校,接受的是优质教育;没权没钱家庭的孩子、农村孩子、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上的是一般学校,接受的是劣质教育,农民工子女随父母到城市上学更是难上加难。

什么择校生、高价生、自费生等将弱势群体的子女统统拦在了优质教育资源之外,重点学校可以收取不菲的各种费用,再加上我们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也热衷于重点学校投资,无论是在政策导向上,还是土地的划拨上、师资的配备上无不向重点学校倾斜,而一般学校不仅收不到应收的学费、杂费,连政府的正常教育投资也难以保障,使得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一般学校雪上加霜,更加剧了原有的差距,哪有教育机会公平?这就是择校热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之一。

(例如:一些学校“因财施教”,所办的重点班、实验班、创新班”等等,莫不如此。


(2)另外,“精英”教育的观念剥夺了多数学生的教育资源
“精英”教育在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喊了这么些年以后依然坚如磐石。

应试教育的主要
表现之一也在于此。

学生在那么苦,那么枯燥,那么沉重的学业压力下依然自我加压,依然孜孜不倦;家长在那么心疼子女的肩膀被压弯的情况下依然为孩子提供一个尽可能多学点儿的环境与机会。

为什么?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必须成为精英。

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层层的考试淘汰,才能不被现存的教育制度抛弃。

一旦被淘汰,那就注定成为渣滓,成为陪衬;一旦被抛弃,就要付出比升学艰辛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一个等价的社会认同。

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最快的路却只有一条。

目前,我国的一切教育资源如:教师的鼓励和期许,家长的赞扬和疼爱,学校的设备与表现的机会等等其实都是为精英而准备的。

只有成为精英,才能享受这本该属于每个学生的资源,如果不是精英,得到的只有更多的挫折感与屈辱感和越来越少的关怀与机会。

然而,我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这些脱颖而出的精英呢?他们大多是一个模式,一种思维。

因为他们是先消解了自己,最快适应了统一的教育模式的积极牺牲者。

当然,这里所说的牺牲,乃是指个性的泯灭和批判性、创造性的丧失。

《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现在教育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

”这样的新人不再只是一少部分精英,而是每一个有独特个性的,有发展潜力的人。

第四,教育本制的偏离
当下的基础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
(1)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不是优秀的学生,而是卓越的考生。

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在总结教育成果和办学成就时,都以八股文式的文字,罗列出育人的种种辉煌和卓越。

但从教育本身来看,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都程度不等地存在着漠视人的存在、忽视人的发展、甚至是亵渎人的尊严的严重问题。

突出的表现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围着知识转、学生围着分数转、家长围着考试转,这成了学校教育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常态形式。

“一切为了考试、为了一切的考试、为了考试的一切”,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的终极目标。

“得分数者得天下”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高度一致的共识。

(2)教师的权威膨胀漠视了学生的人格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权威可以说是极高,不仅体现在对学生传授知识时,而且己经成为对学生随意审判,执行“家法”的大族长。

(举例:江西3名小学生相约跳楼:死了就不用写作业了。

因为班主任如果发现她们没写完作业就会要她到教室外面罚站或者站在学校外面,直到老师让她进来为止。


(3)规训化教育过程中的“带线木偶”
在功利主导的当代中国的应试教育中,无论是教育目标还是实现目标的过程、手段都与福柯的发现是不谋而合的。

现代学校的教育以追求科学化与规范化为荣耀,规范化被人们视为衡量一所学校现代化水平高低的关键要素。

在追求规范化的过程中,规则多如牛毛,训练触及肉体,规训无处不在,监控滴水不漏,教育过程充满强制、监督、训练和检查。

规训以一种高雅的、人道的、隐蔽的方式嵌入到学校生活的各个细节。

毫不夸张地说当下的校园就是一个典型的由规训组成、由规训维系、由规训控制的场域。

通过规训而对受教育者进行控制,已是教育的不二法宝。

服从、听话成为好学生的重要标准。

教育者直接操纵了学习者的一切,为什么学,学什么,什么时候学,以什么方式学,都已被事先决定好,学生所要做的就是使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自动按教育控制的秩序要求,得出那早已为学习者准备好的结论。

教育通过身体、知识、学习的控制,无形中实现了对学生精神和灵魂的控制,教育培养出的是奴性十足的学生,学生灵魂深处的想象力、创造力丧失殆尽。

从小学到大学,人各个阶段的成长已被教育预先规定的程序和价值所控制,似乎学生已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但却沾染上了喜欢依赖和被安排的“毒瘾”,进而彻底丧失了自我。

控制教育所培养的只不过是一群带线的木偶,让你动你才能动,让你动左脚,你就不能动右脚,人被教育完全“遥控”,它把人当做一种手段,当做一种工具来“造就”,彻底实现了与个体的生命性生成和精神成长的疏离,失去了真正的人的情感、灵性与感悟人生的能力。

因此,在这种严重偏离教育主旨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人的存在,被完全的忽视和漠视了。

四、基础教育的深层危机分析
1.教育的价值被质疑
当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时;当教育的功能被空前地关注时;当教师的地位一步一步提升时;当校舍越来越漂亮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先进时;当科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红火的时候,学生也一天比一天厌恶学校,报纸也一版一版地披露教育问题,家长也一个接一个地都对学校教育究竟给孩子了什么发生了质疑。

这种全社会范围的对教育价值的深刻怀疑是当前教育必须面对且要深刻反思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会使人们对教育的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呢?答案只有一个:当代教育被异化了!教育内在的精神性与精髓被剥离和抽空,外在的表象淹没了本质,结果变成了初始的目标;手段代替了目的,外部利益成为教育的内驱力。

教育变成了它自身结果的奴隶,被彻底异化了。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本应关注人自身价值的弘扬,关注人性精神层面的构建,然而由于教育自身的媚俗和随波逐流,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它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成为实利下贱的使女,成为追逐欲望的工具。

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种经济、社会需求,教育由此变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育,一种引导人片面追求利益(金钱、权力等),满足人的物质欲望解放的教育,教育自身日渐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教育的实然追求只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实然的教育已经沦落成为单纯的谋生手段,从而忽略对人的整体精神培养,导致把其所直接指向的求教者看作一种达到社会经济利益目的的手段,人由此成为了计算和追逐欲望的工具,从而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丧失了人的尊严。

人也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被割裂为日渐远离自身精神性的客观物的存在。

人正如现代体制庞大机器上微不足道的齿轮和螺丝钉,只有在机器(社会)运转时,作为其上的一个零件才发挥功能和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延伸和扩大自己器官的功能,以在追求利益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在当下的教育中,只看到功名利禄,竞争与倾轧,争夺与占有,而丝毫不见人和生命,
至于“价值”、“意义”、“情感”与“幸福”更是荡然无存,甚至这样的字眼的出现就显得形单影只和不合时宜,说出来只会让汲汲名利的人们嗤笑!教育沦落得如此世俗化和沾满了铜臭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忽略人甚至湮没人只能使教育走向穷途末路,没有前景可言。

教育这样迫切的危机感使我们也不得不冷静地分析:教育的本真价值是什么?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他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品质?为什么人要受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对孩子是有益的?这一连串的发问把教育带入了一个深沉的思维空间中,而教育价值的神圣崇高与沉重的责任也同时从隐蔽的角落姗姗而出,暴露在人们严格审视的目光之下与不断追问的唇舌之中。

基于此,我国的基础教育必须发生转向,转向对教育本真价值的追求与拓展。

2.教育方向发生偏差
教育应使人得到完整而和谐的发展,无论是人的理性还是非理性,无论是理智还是情感,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能力精神都要得到和谐的发展。

培养和谐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方向。

但是,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却发生了方向上的偏差:过度重视人的理性而湮没了人的非理性,人格的完整性被割裂!
折射在今天教育中,就是过度的主智主义或者说是科学精神的教育,学校擅长用一大堆抽象的概念、命题、观念去填塞学生的头脑与心智,只注重记忆、比较、练习等等理智的训练;缺乏热情的活力与高涨的生命力,缺乏强有力的生命冲动,缺乏深深的感动和情感的撼动与宣泄。

正因为忽略了人的非理性成分,所以精神和价值离人们远去。

那么作为理性的精髓—科学精神也就逐渐地被人们从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中剥离出来,抛在了一边。

一旦求真、求实,不懈探索的科学精神被抽掉,那么所谓科学理性也就成了真正的“奇技淫巧”,丧失了科学之所以存在的根基。

目前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的人格缺失的情况,其中一点就是学生的感受力下降,认知兴趣的泯灭和扭曲。

科学精神的缺失使学生再也没有了对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

我们可以扣心自问:理性除了能告诉我们外部世界的知识以外,它要如何解释我们为什么在需要这些之外还会渴望爱与激情,为什么会笑、会哭、会忧伤、会感动?!这些与生命意义性命恢关的问题是数字理性所不可能回答的。

即使“理性为自身立法”的伦理规范中,在理性把人抽象成体现理性法则的普遍必然性的对象性工具时,面对那些不受理性规则制约,灵魂深处涌现而出的生命激情,理性也无可奈何,望“情”而叹!那是理性无论如何也压制不了,介入不了的自成体系的世界!
基于此,我国的教育必须转向,把理性过度张扬的教育目光转向培养完整人格和谐发展的人,转向关注人的需要和张扬人的激情与鲜活的生命的蓬勃成长的教育,让理性与非理性的力量在人身上和谐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