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案 上册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章:走进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对科学产生兴趣。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科学的定义和特点,解释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第二章:探索物质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包括形态、颜色、味道、气味等。

2. 学习使用科学的工具和仪器进行物质观察和实验。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基本性质2. 科学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解释科学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物质观察和实验,使用科学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和观察。

第三章:力的奥秘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力的基本性质。

2. 学习使用力的工具进行力的测量和实验。

教学内容:1. 力的定义和作用2. 力的基本性质3. 力的工具的使用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有趣的力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

2. 讲解:介绍力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力的基本性质,讲解力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力的测量和实验,使用力的工具进行实验和观察。

第四章:声音的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掌握声音的基本特性。

2. 学习使用声音的工具进行声音的观察和实验。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基本特性3. 声音的工具的使用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有趣的声音现象引发学生对声音的思考。

2. 讲解:介绍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解释声音的基本特性,讲解声音的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声音的观察和实验,使用声音的工具进行实验和观察。

第五章:地球与宇宙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位置和特点,对宇宙产生兴趣。

2. 学习使用天文工具进行地球和宇宙的观察和实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3篇)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3篇)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3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 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教学难点】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教学准备】为全班准备:几个相貌特征组合成的性状图、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四张相同的头部相貌轮廓图。

为每组准备:班级相貌特征统计表。

为每个学生准备:白纸、记号笔。

【教学过程】导读:猜猜老师描述的是班上哪个学生?为什么毫不费力就猜到了?二、自主探究:1.观察我们的不同1)在小组中选择两个人,观察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和眉毛,看看他们看起来有什么不同。

2)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预设:通过观察对比,我们会发现,就某一外貌特征而言,人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比如两个人都是双眼皮,而另一个人是单眼皮。

)2、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1)与同学合作,对照下图,观察我们的眼皮,前额发际,耳,下颌等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把调查的结果填入下表中,先小组内互相观察,统计,再汇总成全班表格性状人数性状双眼皮单眼皮有耳垂无耳垂前额V发尖前额平发际下颌中央有沟下颌中央没沟舌头能向内卷曲舌头不向内卷曲2)讨论:我们的长相独特吗?结合单眼皮和双眼皮的特点,有耳垂的和没有耳垂的,会有多少种不同长相的人?3)上表中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

如果结合起来会有多少种情况?结合了多少种人?4)如果考虑更多的外貌特征,会有多少种不同长相的人?我们班能找到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吗?全世界都能找到一模一样的人吗?三、拓展活动:猜猜描述的是哪位同学的特点?(根据眼睑、额头发际线、耳垂、下颌骨等特征猜测)四、课外延伸:回家观察父母及亲人的外貌特征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2教学目标:1、知道滑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产生的具大作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深入理解作者揭示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辩证统一”的艺术规律,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之美。

二、学习作者举一反三地说明抽象事理的方法以及深入浅出、明白晓畅的说明语言。

三、培养学生梳理思路和概括内容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体会作者引入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来说明建筑艺术特点的方法。

二、理解“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如何有机统一。

[教学设想]分汲取、解读(第一课时)与探讨、拓展(第二课时)两个学习步骤,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发现,体会作者广博的学识,领略中国艺术博大精深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说明:在于引发学生对作者以及作者的学识深入探讨的兴趣)你去过西安、见过西安的城墙吗?你能想象如果北京城墙不拆,现在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吗?“北京的城墙可以建成环城公园,这将是一个长达3975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体公园。

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纳凉游憩。

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这段话是著名建筑家、本文作者梁思成在50年代对保留北京城墙的意义所作的形象展望。

如今,“文化遗产”意识深入人心,人们保护古建筑的觉悟越来越高,当年,梁思成为保留中国古建筑和北京城墙的奔走呼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是什么赋予了这位建筑学家极富穿越感的远见卓识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文章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二、通读全文,整体把握1蓖ǘ寥文,你能否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哪几段?并试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观点。

点拨:学习运用关键句(体现行文思路的句子)确定文章主要内容,学会从各段的重复性语句中提炼概括作者观点。

明确:作者观点——重复与变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建筑之美,两者缺一不可。

(可通过关注第1段对“重复与变化”的解题和第2段段尾、第8段过渡段落中反复出现的“统一”一词,作出提炼与概括。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第1节)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第2节)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第3节)2.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第1节)地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第2节)宇宙的探索(第3节)3. 能量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第1节)简单电路(第2节)新能源的认识(第3节)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掌握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3. 了解地球与宇宙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5. 掌握简单电路的原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6. 认识新能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地球与宇宙、能量守恒定律。

2.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简单电路、新能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命的奥秘: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地球与宇宙:播放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运动。

能量与能源: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导入新能源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穿插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生命的奥秘:讲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举例说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

地球与宇宙:介绍地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分享宇宙探索的趣事。

能量与能源: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电路。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植物的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2.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宇宙的探索3. 能量与能源能量守恒定律简单电路新能源的认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奥秘:描述一种你熟悉的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特点。

部编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审定教材)

部编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审定教材)

部编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审定教材)部编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审定教材)第一单元:植物生活课时一:植物的种类和特征-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了解它们的特征,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归类。

- 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特征;2. 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特点;3. 植物的归类。

-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常见植物,并进行分类。

-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研究目标。

2. 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3. 让学生讨论并归类植物,根据它们的特点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4. 练:给学生分发一些植物的图片,让他们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给出简单的解释。

5. 汇总讨论,确认学生对各种植物的归类和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

课时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并能够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环境。

-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2. 不同植物的适应性。

-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所学的植物种类和特征。

2. 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对于光线、水分和土壤的需求。

3. 讨论不同植物对于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植物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长。

4. 练: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示意图,让他们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

5. 总结讨论,让学生总结出植物的生长环境和需求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课时三:植物的繁殖与种子传播-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种子传播的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 教学内容:1. 植物的繁殖方式;2. 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

- 教学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图示,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种子传播的过程。

- 教学步骤:1. 复上节课所学的植物生长环境和需求。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一、教学内容1. 多彩的生命世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2. 动物与生态动物的生存智慧生态系统与食物链3. 植物的力量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与人类的关系4.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形成与构造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动物与植物的生存智慧,认识到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态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地球与宇宙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态系统与食物链、地球的形成与构造。

2.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动植物的生存智慧、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学期学习内容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物模型、实验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4. 随堂练习:设计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提纲形式呈现,列出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2. 板书布局:左侧列出章节,右侧详细列出每个下的具体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简述生命的起源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动物的生存智慧:分析一个动物适应环境的具体例子。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简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地球的形成与构造:描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宇宙探索与航天科技:简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2. 答案: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生命的起源经历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的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种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3、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

教学难点: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准备好资料本。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与提问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

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

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

你们能找到答案吗?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

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

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

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

三、分析与总结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

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

(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说说理由。

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

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

”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

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第一章:人体的运动系统1.1 骨骼和肌肉教学目标:了解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掌握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和肌肉的基本构成。

讲解骨骼和肌肉的功能。

展示骨骼和肌肉的相互作用。

1.2 骨骼的分类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骨骼的分类。

讲解骨骼的功能。

1.3 肌肉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肌肉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肌肉的类型。

讲解肌肉的功能。

第二章:人体的呼吸系统2.1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呼吸道的组成。

讲解呼吸道的功能。

2.2 肺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肺的结构。

讲解肺的功能。

2.3 呼吸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呼吸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呼吸的过程。

第三章:人体的消化系统3.1 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消化道的组成。

讲解消化的功能。

3.2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讲解食物的吸收过程。

第四章:人体的循环系统4.1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心脏的结构。

讲解心脏的功能。

4.2 血管的类型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血管的类型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血管的类型。

讲解血管的功能。

4.3 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目标: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血液循环的过程。

第五章:人体的泌尿系统5.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内容:介绍泌尿系统的组成。

讲解泌尿系统的功能。

5.2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目标:了解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教学内容:讲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讲解尿液的排出过程。

第六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6.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目标: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掌握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它们的作用。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2024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精彩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掌握材料的分类、性质与用途,了解材料循环利用的意义,提高资源利用与环保意识。

3. 掌握能量转化和能源利用的基本原理,形成节能减排的观念,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与演化、能量转化与能源利用、地球宇宙知识。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材料的循环利用、节能减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手册、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生物、材料、能源等现象,引出各章节主题。

2. 例题讲解:针对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过程。

(2)举例说明材料循环利用的方法及其意义。

(3)分析节能减排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2. 答案:(1)生命起源于地球早期的海洋,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生物多样性。

(2)例如: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品进行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3)如:使用节能灯泡、空调温度设定合理、出行选择公共交通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2)开展材料循环利用创意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组织能源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对能源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篇一: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 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点,特别是关于生命如何从简单形式发展至现今多样性的过程。

2. 材料的循环利用原理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强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科学探究课题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体验观察、实验等方法。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课题2:科学探究的技巧目标:1. 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

2. 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假设。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理假设。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科学探究的技巧。

3.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教学案例,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进行合理假设的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提出有价值问题、进行合理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物质的世界课题1:物质的组成目标:1. 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会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物质的组成。

教学重点:- 物质的组成。

教学难点:- 实验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 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对物质组成的兴趣。

2. 自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质的组成。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物质组成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物质的组成。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物质组成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1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1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优秀11篇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教学过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

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三、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四、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6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6篇)六年级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优秀8篇)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逐步形成主动积极收集资料、依据计划进行研究的探究习惯。

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5、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教师:下载并整合的远程教育资源中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凸透镜等。

学生:模拟建筑物(纸箱),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

一、谈话导入。

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学生猜测,大胆假设。

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1)谈话: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了解什么是光源。

教师和学生共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3)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光直线的传播的现象,了解古人怎样研究和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

(墨翟)1、谈话: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假设。

2、实验探究:我们能利用手中的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个地方吗?利用其他材料能不能呢?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

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师生利用各种粗糙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依次进行反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各种材料的反光特点。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材料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强;什么颜色的`材料反射什么颜色的光;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23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节:引入- 课程名称:科学课程名称:科学-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研究,学生将会了解到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科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培养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 前置知识:无前置知识:无第二节:教学内容2.1 单元一:科学与生活2.1.1 课堂活动:科学实验-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教学重点: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实验图片或一个实验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导入知识: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科学实验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实践加深对科学实验步骤和原则的理解。

4. 总结回顾:学生交流实验过程和结果,总结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5. 练巩固:布置实验报告的写作作业,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2.2 单元二:物质的组成和转化2.2.1 课堂活动:观察物质的特性-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特性,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特性,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特性。

-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例展示不同物质的特性,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导入知识: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知识。

3. 观察实验: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特性,记录观察结果。

4. 分析总结: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不同物质的特性,并归纳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规律。

5. 练巩固:布置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的特性。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5篇)篇1: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教学内容:青岛版P22~P23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总体思路;能使用简单表格整理相关实验数据;能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2.愿意合作和沟通;愿意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

3、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知道牛奶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牛奶的用途。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三)制定方案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

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1能具体说说什么能让牛奶变吗?当醋放入牛奶中时,牛奶中会发生混合物凝集。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向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加入盐,牛奶不会发生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和你分享你们团的制作方法?第一步:将40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

让老师来听一听,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那你知道这么好喝酸奶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下面老师教教大家如何做酸奶,好不好?篇2: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课题《做酸奶》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及工作单位韩城市新城三小薛亚焕教材分析这节课的主要活动是让学生体验制作酸奶的实际过程,感受细菌与我们息息相关,同时认识到并非所有的细菌都是有害的,从而消除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打印版一、第一章教案:物质与材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不同物质的特性和变化。

2. 教学内容a. 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物质的观察和实验3. 教学步骤a. 引入物质的定义和分类b. 讲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 进行物质观察和实验4. 教学资源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显微镜、试管等。

二、第二章教案:地球与宇宙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位置和结构,掌握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

2. 教学内容a. 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3. 教学步骤a. 引入地球的位置和结构b. 讲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地球的运动和气候变化4. 教学资源地球仪、天文望远镜、气候图表等。

三、第三章教案:生物与环境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2. 教学内容a.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3. 教学步骤a. 引入生物的特征和分类b. 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c. 观察和实验生物的适应和生态系统的运作4. 教学资源生物标本、生态瓶、观察工具等。

四、第四章教案:人体与健康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

2. 教学内容a.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健康的生活方式c. 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3. 教学步骤a. 引入人体的结构和功能b. 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c. 观察和实验人体的生理和健康问题4. 教学资源人体模型、健康宣传资料、实验器材等。

五、第五章教案:科学与技术1.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掌握科学方法和技术应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一第二课杠杆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m.baihuawen 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二、认识杠杆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用力点、支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小学《科学》六年级(教科版)教案(第十一册)二〇一一年九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目录工具和机械/形状与结构/能量/生物的多样性工具和机械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4、轮轴的秘密5、定滑轮和动滑轮6、滑轮组7、斜面的作用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 1、抵抗弯曲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3、拱形的力量4、找拱形5、做框架6、建高塔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能量1、电和磁2、电磁铁3、电磁铁的磁力(一)4、电磁铁的磁力(二)5、神奇的小电动机6、电能和能量7、电能从哪里来8、能量与太阳生物的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多种多样的植物 4、种类繁多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原来是相关联的 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六上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单元概述:在本单元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3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8教学目标: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教学难点: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

(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

(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第二课时一、计划与组织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捍卫‘人体司令部’研究小组”、“探究‘心理奥秘’研究小组”、“‘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四个小组的.研究情况。

着重提供了“健康从‘心’开始研究小组”的样张,特别注重数据的积累。

教学中,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研究内容,即使同样在“心”小组的研究,学生研究内容也可能不尽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脏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脏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等等。

教师应鼓励学生,既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头进行,以便搜集证据时相互补充完善。

同样,“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的研究也会因学生兴趣的不同而出现具体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实与证据阶段。

教材在此环节重点介绍“青春期知识知多少”研究小组的样张,侧重学生搜集到的各种数据,并采用统计表、折线图、资料图卡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分析和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星座:继第八册春、夏季星座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秋、冬季的显著星座。第10课。
4.电:在低、中年级学习了电流、磁铁的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电磁铁。包括第1l、12课。第13课“信息的传递”也划入这个教学单元。
5.机械:指导学生认识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等简单机械的作用,以及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第14、15、16、17、18课。
4、初步具有保护地表环境的意识。
(二)科学能力
1、初步具有搜集资料、加工资料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北极星确定方向。
4、初步学会利用活动星图观测星空。
5、具有防震避震、保护自己的初步能力。
(三)科学知识、技能
1、了解人类对地壳运动的认识,知道地壳是不断运动的。
第13课地壳的运动
第14课地震和火山
第15课地表的变化
第16课变化的星空
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
(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1、感受前人对地壳运动和星空变化的探索精神,初步具有探索地壳运动和观测星空的兴趣。
2、通过认识地震、火山现象,体会自然界是运动和变化的科学自然观。
3、初步具有防震避灾的自我保护意识。
搜集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等资料。
14.地震和火山
地震灾害的图片、火山喷发和火山口的图片等。模拟地震和火山的实验资料。
搜集地震和火山的图片。
15.地表的变化
不同地表的图片或图画等。
模拟水对地表影响的实验材料。
风化作用、
图片、皮尺
课题
1、人的性状
授课日期2012年9月6日
教学目标
要求
1、知道人类的很多特性是祖辈遗传下来的,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或录像片
图片或文字资料、幼苗
6.猫头鹰和
农田
农田动物头饰、挂图、灯光、
图片、光盘等
图片、毛线绳
7.树木和人
照片、图片、光盘、录音或录像
图片、皮尺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三单元《身体的运动》
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目标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9课植物的运动
第10课动物的运动
第11课人体的运动
第1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
13
地壳的运动
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14
地震和火山
地震灾害的图片、火山的图片、模拟地震和火山的实验材料。
15
地表的运动
不同地表形态的图片、模拟水对地表影响的实验材料、风化作用的图片或动画片。
16
变化的星空
星座的图片、活动星图。
17
有趣的科学考察活动
考察方案设计表、纱布、包扎布、指南针。
18
(3)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对黄河、黄土高原考察的资料,推想水土流失的原因;根据对卵石考察的资料,推想卵石的成因;根据火山喷发、地震的资料,推想火山、地震的成因;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推想这个地区古代的自然环境及经历的地质变化;根据人打蚊子、赛跑时的动作,想像神经系统指挥和协调人体活动的过程。
(三)在情感态度方面:
2.实验能力:
(1)初步学会说明杠杆和滑轮等简单机械的作用、电磁铁的性质等实验的操作方法。
(2)初步学会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水土流失的原因、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等问题。
(3)初步学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水土流失、卵石的形成、地层的形成、地层的褶皱断裂等问题。
3.思维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利用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青少年身体发育的资料。
(三)科学知识、技能
1、知道人的性状是会遗传的。在遗传过程中,也会有差异。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重要特性之一。
2、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以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人的性别特征以及不同性别在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征。
6.地球:通过研究卵石、地层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的运动;通过研究火山、地震的成因,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内部的运动。包括第19、20、21课。
(二)在能力培养方面:
1.观察能力:
(1)识别秋、冬显著星座,利用仙后座寻找北极星,观察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随时间的移动。
(2)有条件的学校可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1、发展探究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2、初步养成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二)科学能力
1、发展设计观察、实验的能力。
2、发展进行观察、实验的能力。
3、发展归纳概括的思维能力。
4、初步学会测量与计算物体运动的速率。
(三)科学知识、技能
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
2、了解一些动物的运动形式。了解各种动物的运动与他们的身体构造的关系。
第7课树木和人
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
(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索常见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进行环境保护,从小就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和责任感。
3、向学生进行求真求实、尊重客观规律的教育,渗透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科学自然观的教育。
(二)能力科学能力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卷尺、纸等;
过去的照片、穿过的鞋帽或衣服等。
3、脑的保健
脑的模型或挂圈〉计时器、动物的脑标本
记录纸、铅笔;
搜集有关人脑的资料。
4、人类的进化
有关人类进化的资料、图片、挂图等
搜集有关人类进化的典型资料。
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生物和环境》
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目标
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5课幼苗和阳光
第6课猫头鹰和农田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教学中加强常规教育,做到常抓不懈,如:上课排队纪律、到达指定教室时间、课堂纪律常规等等。
五、本册需要的教学器材如下
序号
课题
教学仪器
1
人的性状
人的性状的图片与资料、家庭成员的照片。
2
我们的生长发育
2、培养学生开展对比实验的能力,搜集资料、辩论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科学知识、技能
1、知道动植物和环境(水、阳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2、知道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3、学习一些搜集信息、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和测量的方法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课题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5、幼苗和
阳光
花盆、幼苗、图片、光盘
4、注意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认识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5、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关注一些和人类的进化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课题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1、人的性状
有关人的性状特征的图片、遗传方面的资料等。
自己与家庭成员的照片,课前的调查记录。
2、我们的生长发育
卷尺、秤、统计表格;有关人体生长发育的教学挂图、技影片、图片、文字资料等;有关青春期男女性别发育的图片、资料等。
植物的考察
常见北京植物的图片、标本夹。
19
动物的考察
常见北京动物的图片、标本盒。
20
山地的考察
北京地形图、北京山地地貌的景观图。
21
河流的考察
永定河、潮自河、拒马河等景观图,北京河流图,河流成因模拟实验装置。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人体的秘密》
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标准
一、单元数学内容
第1课:人体的性状
第2 •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3、了解骨骼和肌肉是人体的运动器官,肌肉的收缩或舒张,可以牵引骨运动。
4、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率来表示。
5、会做植物的根向地生长的实验。
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
课题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9.植物的运动
1.为每个小组准备几粒蚕豆:1个大口玻璃瓶或透明塑料瓶、一些吸水性较好的纸。
2.盆栽的酢浆草。
学具
10.动物的运动
三、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自主探究自然界的各种秘密,采用“问题——观察实验——思考——结论——应用”的结构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对比实验的设计。
四、教学措施:
1、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照片、图片、光盘、录音或基像。
8
制作生物生存环境的模型
废弃的大饮料瓶或油瓶、剪刀、沙、主、石头、水、草子、蟠蝉、蜗牛或小鱼。
9
植物的运动
蚕豆、玻璃瓶或透明的塑料瓶、吸水纸、含羞草或酵浆草。
10
动物的运动
几种动物运动的录像资料、猫或小金鱼。
11
人体的运动
骨髓模型、手臂模型。
12
各种各样的运动
机械运动的图片、小球、术块、小车、卷尺、秒表、记录纸。
2、学生对周围人群进行调查,从众多的事实中寻找有关性状特征的共同规律。
1.各种动物特别是猫、狗、金鱼和鸟运动的录像(根据实际条件)。
2.猫和金鱼(根据实际条件)。
一张纸
11.人体的运动
1.骨骼模型。
2.手臂模型。
学具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每个小组1块表(秒表)和一根卷尺。
2.搜集各种动物运动的速率的资料。
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目标
一、单元教学内容
(3)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规律,简单机械的作用,卵石、地层、火山、地层的成因,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