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选修3基础达标测试(含详细解析)(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生物(人教版选修3)练习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专题五 5.1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优点包括()①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②物质循环再生③废物资源化④生物相互依存,体现了整体性⑤做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结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解析: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在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用有限资源,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的背景下提出和发展出的生态工程,典型代表是北京郊区窦店村的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综合利用,物质循环再生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各种生物资源相互依存,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
答案:D2.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消除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解析: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禁止产出或者消除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把污染物作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被再利用,才会实现无废弃物生产。
答案:D3.下图是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简单的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
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A.整体性原理B.协调和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解析: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改善和优化了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了改善功能的效果。
答案:C4.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哪一生态工程原理()A.整体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解析:该生产模式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物质,不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D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某地的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各类植物的秸秆、枝叶用来生产饲料喂养畜、禽、鱼,人、畜、禽的粪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水返还农田、菜园、果园、苗圃、鱼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高中生物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生物试题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清除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禁止产出或者清除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使污染物成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再被利用,才会实现循环经济。
2.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
3.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被破坏B.整体调控不当C.系统结构或功能失衡D.忽略物种多样性原理,往往由于缺乏整体调控,从而导致做了很多无用功,同时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题目中所说的现象就是由整体调控不当造成的。
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而是独立的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项为生态工程产生的背景,B、D两项为生态工程的意义,C项描述的做法会破坏环境和浪费资源,不是可持续发展。
6.下图所示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该图显示的“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分层分级利用。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选B 系统学、工程学和生态学都是生态工程的基础。
整体性原理是要求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
2.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
这种做法体现了(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解析:选C 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中应当遵循的。
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3.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选C 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1+1>2”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的原理。
4.有关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传统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损毁、低效利用造成巨大环境污染为代价的B.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道路C.生态工程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D.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解析:选B 生态工程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不能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道路。
5.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
新人教选修3生物同步练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堂知能验收对应学生用书P075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能防止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C.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能提高能量利用率D.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答案 D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B、C正确;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生态工程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A正确,D错误。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应用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 C解析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并不是无消耗,生态工程追求的是经济和生态效益,C错误。
3.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A.发展“石油农业”B.生态工程C.清除污染物D.禁止产出污染物答案 B解析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4.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会违背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A.整体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工程学原理答案 C解析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5.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答案 B解析系统学、工程学和生态学都是生态工程的基础,A错误;整体性原理是要求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C错误;引种的外来生物可能会破坏本地的生态稳定,D错误。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三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练习
选修3专题五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这说明建设生态工程时应遵循的原理是()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2.以下选项不属于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有效措施的是()A.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B.“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C.大力发展“石油农业”D.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3.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
如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4.“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和树种的多样性问题。
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5.从下图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生产模式严重地违反了生态工程的哪一原理()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6.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我国古代农民实施的“无废弃物农业”所包含的生态学原理是物质的循环再生C.在林业工程建设时主要考虑的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D.我国南方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7.“菇—菜”立体栽培(如图)是充分利用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光、温度环境优势,按照空间层次分布,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之一。
2019-2020学年生物人教版选修3同步检测: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理一理判一判1.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在建设高新农业时,沼气池的建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某湖中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反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
(×)4.与石油农业相比,“无废弃物农业”最大的优点是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5.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
(×)6.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7.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违背生态工程中物种多样性原理。
(√)8.我国南方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体现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
(√)悟一悟1.判断生态工程原理的方法(1)如果强调充分利用废弃物,则为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如果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则为物种多样性原理。
(3)如果强调各成分之间关系,则为协调与平衡原理。
(4)如果强调社会、经济和自然协调统一,则为整体性原理。
(5)如果强调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则为系统整体性原理。
以上所述只是一般规律,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要具体分析,一个生态工程也可能涉及多个原理。
2.整体性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1)整体性原理是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例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如图所示:(2)系统整体性原理属于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之一,强调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互利共生的生物能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等。
系统整体性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和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
感悟体会:练一练1.[2019·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中]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根据分析可知,A、B、D都是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生态工程不能只单纯追求粮食产量,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C不是生态工程建设目的,因此答案选择C。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作业测试练习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ZHUAN TI WU | 专题5生态工程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课堂知能验收对应学生用书P075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能防止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C.遵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能提高能量利用率D.生态工程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答案 D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B、C正确;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生态工程不能解决所有的环境问题,A正确,D错误。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应用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 C解析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并不是无消耗,生态工程追求的是经济和生态效益,C错误。
3.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A.发展“石油农业”B.生态工程C.清除污染物D.禁止产出污染物答案 B解析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4.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会违背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A.整体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工程学原理解析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这违背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
5.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是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答案 B解析系统学、工程学和生态学都是生态工程的基础,A错误;整体性原理是要求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C错误;引种的外来生物可能会破坏本地的生态稳定,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 5.1教材提示: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答案和提示一、思考与探究3.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
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
提示:桑基鱼塘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相互联系的,能量的流动包含在物质的循环利用过程中,随着食物链的延伸逐级递减。
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利用:桑叶用于喂蚕,蚕可以生产蚕丝;桑树的凋落物和蚕沙(粪)落到鱼塘中,作为鱼的饲料,经过鱼塘内的食物链过程,可以促进鱼的生长;甘蔗可以榨糖,糖渣用来喂猪,猪的排泄物也进入鱼塘;鱼的排泄物及其他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又可以作为桑和甘蔗的有机肥料。
桑基鱼塘巧妙地利用了很难利用的大片低湿地,发展了多种经营,为农民创造了多种收入的门路,完全符合“无废弃农业”的要求。
桑基鱼塘系统物质、能量流动示意图见下图。
二、正文中讨论题【“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1】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
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
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我国政府提出的“积极营造长江中上游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计划,即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工程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湖”和改革不合理耕作方式等。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怎样解决农村(尤其是湖区或山区的迁出人员)的能源来源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提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2】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提示:“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课后提能训练: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Word版含解析
课后提能训练对应学生用书P077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答案] D[解析]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不单纯是环境保护,而是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对生态工程的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A.尽可能设计一条很长的食物链B.使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C.实现“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D.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答案] C[解析]食物链越长,在食物链中流失的能量越多,不利于能量的利用,应该尽可能设计一条较短的食物链,A错误;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人类,而不是流向人类的能量最多,B错误;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将传统的“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改变为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C正确;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D错误。
3.生态农业是一个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答案] C[解析]使用化肥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与题目中对生态农业特点的描述不符。
4.生态系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基础训练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
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
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
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
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
3.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生态工程的样板在全国推广,这是由于该生态工程()
A.以实施沼气工程为中心
B.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
C.创造了较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
D.最早推出“无公害蔬菜”
4.生态农业比一般农业()
A.投入多,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B.投入少,产出多,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C.投入一样,产出相当,污染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D.投入和产出都较少,污染相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5.物种多样性原理是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之一,其理论基础是()
A.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1+1>2
D.生物与环境的协调
6.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3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过关习题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过关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课时演练·促提升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消除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答案:C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解析:系统学和工程学不是生态学的分支,而是独立的一门科学;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外来物种可能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答案:B3.下列有关生产或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B.“无废弃物农业”所采用的肥料一般是采用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等通过堆肥和沤肥等方式转变成的有机肥,也可适量地使用化肥C.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D.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不包括使用化肥。
答案:B4.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消除污染物C.禁止产出污染物D.生态工程解析: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禁止产出或者消除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把污染物作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再被利用,才会实现循环经济。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课时达标训练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达标训练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 )A.三峡工程B.转基因工程C.南水北调工程D.防治水污染工程【解析】选B。
三峡工程利用水力发电,属于生态工程,A不符合题意;转基因技术属于基因工程,不属于生态工程,B符合题意;由于水资源的不均衡,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属于生态工程,C不符合题意;防治水污染工程属于生态工程,D不符合题意。
【补偿训练】下列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的是 (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弃物的生产体系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B。
生态经济的原则是“循环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系统的生产原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先生产,后治理”则不讲究生态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违背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2.(2018·黄山高二检测)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协调与平衡原理失调B.整体性原理失调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失调D.系统整体性原理失调【解析】选B。
人们在利用某些自然资源的时候,往往由于缺乏整体调控,做了很多无用功,同时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题目中所说的现象就是由于整体调控不当造成的。
3.(2018·洛阳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可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顺利进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B.物种多样性原理是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作用,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保持基本稳定C.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D.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解析】选C。
高中生物专题5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生态工程的基根源理一、选择题题型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以下对于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与传统工程对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耗费、多效益、可连续的工程系统B.能防备环境损坏和环境污染C.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能提升能量利用率D.生态工程能解决全部环境问题答案D分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按照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足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备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B、 C 正确;与传统工程对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耗费、多效益、可连续的工程系统,在实践中获得了宽泛应用,但生态工程不可以解决全部的环境问题, A 正确, D错误。
2.以下对于生态工程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联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共赢C.生态工程是无耗费、多效益的工程D.应用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重生原理答案C分析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等学科的交错联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其实不是无耗费,生态工程追求的是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C 错误。
3.以下表达完整切合生态经济的是()①成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系统②在资源利用不增添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添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添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荒弃物大大减少④先生产后治理,提升经济效益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分析生态经济主假如经过推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许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进而实现荒弃物的资源化。
先生产后治理“必定会损坏环境”,不切合生态经济。
4.生态经济所按照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答案A分析生态经济主假如经过推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许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进而实现荒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学和工程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B.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系统学中的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C.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主要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不可分割的D.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引种的生物种类越多越好2.下图所示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3.下列各项中,完全符合生态经济的是()。
①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②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③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④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4.在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结构中,可靠性更高的结构是()。
A.集中式B.环式C.分布式D.各种差不多5.物种多样性原理是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之一,其理论基础是()。
A.物质循环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1+1>2 D.生物与环境的协调6.下图是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简单的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
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
A.整体性原理B.协调和平衡原理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7.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病的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8.地衣中的真菌和蓝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9.“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
高中生物选修三练习:5 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Word版含解析
[随堂检测]1.有关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A.传统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过度开发、损毁、低效利用造成巨大环境污染为代价的B.污染物的资源化是很难实现的,故污染物是不可利用的资源C.生态工程是实现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D.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协同发展[解析]选B。
生态经济的优点是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即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如对一个系统的污染物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技术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不但减少了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2.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解析]选D。
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3.材料1:实施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
材料2: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都不能正常生长。
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
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上述材料依据下列哪些生态工程原理()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⑤系统整体性原理⑥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A.①⑤④B.②④⑥C.③④⑤D.①③④[解析]选A。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单独存在时,两种生物都不能很好地生活,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就出现了一种“1+1>2”的效果,体现了系统整体性原理。
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复合系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
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3同步测试试题 专题5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原理B.研究对象为自然的生态系统C.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D.以整体观为指导,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研究,以整体调控为处理手段2.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为了不受大自然的惩罚,必须具备的正确观点是( )A.只有讲求生态效益,才能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B.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大力扩展耕地面积C.保护对人类有益的生物资源,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D.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3.在松毛虫肆虐的时候,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几十亿株杨树毁于一旦,这是由于违背了( )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C.整体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5.生态工程建设的实质目的是( )A.减少生产消耗,增加生产效益B.减少环境污染,发挥资源潜力C.征服自然世界,主宰经济发展D.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6.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环境污染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及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7.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发展“石油农业”B.生态工程C.清除污染物D.禁止产出污染物8.生态恢复工程的第一步是( )A.恢复这一地区的生物群落B.恢复植被C.形成合理、高效的食物链D.保持一定的动物数量9.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二、非选择题10.长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太湖和杭嘉湖地区的粮、桑、鱼、猪、湖羊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
生物选修3课后集训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含解析
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
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
协调与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C。
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解析:引种时必须要注意生物是否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答案:A2。
如下图所示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
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由题图可知,该图显示了“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分层分级利用。
答案:C3。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A。
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B.防止环境污染C。
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D。
遵循生态学规律解析:遵循生态学规律是建设生态工程的原理.答案:D4。
物种多样性原理是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之一,其理论基础是( ) A.物质循环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1+1〉2 D.生物与环境的协调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种越繁多复杂,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相应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答案:B5。
在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的结构中,哪一种结构的可靠性更高( ) A。
集中式 B.环式 C.分布式D。
各种差不多解析:在分布式的结构中,一般局部的障碍不至于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答案:C6.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
消除污染物C。
禁止产出污染物D。
生态工程解析:石油农业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禁止产出或者消除污染物是不会实现循环经济的,只有实施生态工程把污染物作为另一个系统的原料被再利用,才会实现无废弃物生产。
答案:D7.下图是我国南方农村地区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图,该模式把很多简单的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生产力。
这种模式所依赖的主要原理是()A.整体性原理B.协调和平衡原理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选修3基础达标测试
基础·巩固
1.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的是()
①协调与平衡原理②个别与特殊的原理③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④整体性原理⑤能量循环流动原理⑥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⑦因地制宜原理⑧物种多样性原理
A.①②⑤⑦⑧
B.①③④⑥⑧
C.①③④⑤⑧
D.②③④⑥⑦
解析:个别与特殊的原理、因地制宜原理并不是生态工程所要遵循的原理,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而
答案:B
2.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对环境几乎没有破坏性
B.使用植物易于吸收的化肥作肥料,在促进植物快速生长的同时也有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
C.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
解析:石油农业与无废弃物农业各有优缺点,石油农业以煤和石油等原料为动力,极大
答案:C
3.森林覆盖率如今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比较低,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提倡植树造林。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许多地方总是同时选择并种植多种树种。
这一过程遵循的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整体性原理
D.协调和平衡原理
解析:本题强调“种植多种树种”,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
答案:A
4.在我国的太湖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
A.协调和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解析:桑基鱼塘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
答案:D
5.生态工程建设要达到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
A.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B.系统整体性原理
C.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
D.物种多样性原理
解析: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应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防止
答案:C
6.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的特点是()
A.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B.高消耗、高效益、可持续
C.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D.高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解析:
答案:A
7.20世纪90年代后期,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灾,究其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
B.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C.过分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
D.对水资源缺少足够的认识
解析:题干中指出原因是“过度采伐”,相对应的是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
答案:B
8.传统经济模式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障碍。
要解决这一问题,下列哪条途径是最佳选择()
A.恢复“无废弃物农业”模式
B.改变目前的能源结构状况
C.协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D.走生态经济之路
答案:D
9.在建设生态工程时,从我国传统农业的“无废弃物”模式中,可借鉴的是()
A.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B.能量的单向流动
C.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
D.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解析:“无废弃物”模式就是要变废为宝,实现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A
10.位于胶东半岛的昆嵛山林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
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物种多样性原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整体性原理
解析:本题单一品种的马尾松林不稳定,易受破坏。
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
答案:B
综合·应用
11.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
(1)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从而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
因为根据______________原理可知,草场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也具有环境承载力,所谓环境承载力是指。
如果放牧的牛羊超过了草场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草场,所以要合理放牧。
答案:(1)水(2)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原理(3)协调与平衡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生态失衡和破坏
12.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据计算,维持一个6口人的牧民家庭生活所需食物,需饲养35~40头牛,其中一半必须是母牛,以提供牛奶和繁殖小牛,其余为2~3头公牛,15~18头小母牛和几头小公牛。
这一畜群所需的牧场面积取决于降雨量(因降雨量影响产草量),在降雨量为250 mm地区,约需400公顷放牧地。
(1)这一资料提示人们,进行草场规划和分配(牧民承包)时应遵循______________原理;资料所列举的数字,主要强调的是应重视,否则将会______________。
(2)资料中对牛群结构的具体计算,说明要形成一个种群,必须重视种群的,这样才能使种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协调与平衡环境承载力导致草场的失衡和破坏
(2)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维持正常的增长
13.下面一段资料描述了“石油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和人类生活所发生的影响。
商品能量的大量投入以及相应农业技术革新成果的采用,使土地生产率有了飞跃的增长,在1952~1979年间,法国小麦每公顷产量净增1 812.5千克,日本水稻净增2 115千克,美国玉米净增4 327.5千克。
在畜牧业,饲养周期缩短、畜产品产量提高。
如肥猪的饲养周期已缩到5个月,生产每千克活重仅需饲料3.5千克;肉鸡的饲养期已不足8周,生产每千克活重仅需饲料2千克。
美国在1979年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达9.3万千克,能供养的人数为56人。
美国农产品商品率在1910年为70%,1979年为99.1%。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总结出“石油农业”的优点。
(2)与传统的“有机农业”相比,“石油农业”的弊端有哪些?
答案:(1)投入高,产出2)依赖天然资源,如石油,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依赖大量的农药、化肥,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