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仿真押题)-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专题13 化学实验综合(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专题13 化学实验综合(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考向解读】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各部分实验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命题热点突破一】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探究1.实验方案的设计(1)基本要求(2)基本步骤①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原理。

②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药品,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

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并运用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方法处理有关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方案的评价(1)评价原则①实验原理科学合理;②操作和装置简单可行;③符合绿色化学理念;④药品和操作安全可靠。

(2)评价类型①评价实验原理;②评价实验方案;③评价药品和仪器;④评价实验现象和结论。

3.探究型实验的基本程序解答探究型实验题的基本程序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1)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对题给信息进行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此外,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提出猜想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题给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点是对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4)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例1.【2017江苏卷】1-溴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沸点为71℃,密度为1.36 g·cm-3。

实验室制备少量1-溴丙烷的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 在仪器A中加入搅拌磁子、12 g正丙醇及20 mL水,冰水冷却下缓慢加入28 mL浓H2 SO4 ;冷却至室温,搅拌下加入24 g NaBr。

离子反应(仿真押题)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含解析

离子反应(仿真押题)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含解析

【答案】 A
【解析】 A.在酸性条件下, H+与 Fe2+、 NO3-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Fe2++4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O3
=
3Fe3

+
2H2O+NO↑
,正确; B.

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
NH4Cl,错误; C. SO2
B.常温下, =0.1 mol/L 的溶液中,下列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 K+、 Cl-、 Fe2+、NO3-
C.清洗锅炉时先用纯碱溶液浸泡的主要原因:
CaSO4(s)+ CO3 2-(aq) SO42-(aq)+ CaCO3 (s)
D.向 Al2(SO4)3 溶液中加入少量 Ba(OH)2 溶液: Ba2++ SO42-+ Al3++ 3OH-= BaSO4↓+ Al(OH)3↓
I—、 NO3—、 SO42—
C.白色沉淀 A 可能溶解在溶液 D 中
D.甲为 NaHCO3,乙为 AlCl3 【答案】 B
Ba(OH)2+2NaHCO3= BaCO3↓ + Na2CO3+ 2H2O,据此解答。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Ba(OH)2 溶液,根据 “以少定多 ”的原则,离子方程式为 HCO3 —+ Ba 2++OH—= BaCO3↓ + H2O, A 项正确; 丙为 HCl,在酸性溶液在 I-、NO3—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B 项错误;

A、向 Fe(NO3)2 和 KI 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考向解读】 计算题命题立意分类⎩⎪⎨⎪⎧单个物体 小球、物块、木板、星球、卫星等 ―→各类运动问题多个物体 物块、木板、小球、弹簧传送带等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带电粒子、带电小球等⎩⎪⎨⎪⎧ 带电粒子在弧立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导体棒、各种形状的线框―→电磁感应问题【命题热点突破一】各类运动问题(1)各类运动问题主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这四种运动. (2)破解运动学问题关键是抓住运动的条件,即受力分析而后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物体的运动. (3)该类问题主要包括,单个物体的多个运动过程问题,多个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板块问题,传送带问题,天体的运动等问题.例1、【2017·新课标Ⅱ卷】(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 0和s 1(s 1<s 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

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

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

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1)220102v v gs - (2)21012()2s v v s + 【解析】(1)设冰球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③④⑤得⑥【变式探究】[2016·四川卷] 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斜面.一辆长12 m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车速为23 m/s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底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受到的坡床阻力大小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cos θ=1,sin θ=0.1,g=10 m/s2.求:(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制动坡床的长度.图1-【答案】(1)5 m/s2,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98 m【解析】(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受摩擦力大小为f,加速度大小为a1,则f+mg sin θ=ma1f =μmg cos θ联立以上二式并代入数据得a 1=5 m/s 2 a 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2)设货车的质量为M ,车尾位于制动坡床底端时的车速为v =23 m/s.货物在车厢内开始滑动到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s 0=38 m 的过程中,用时为t ,货物相对制动坡床的运动距离为s 2.货车受到制动坡床的阻力大小为F ,F 是货车和货物总重的k 倍,k =0.44,货车长度l 0=12 m ,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 ,则Mg sin θ+F -f =Ma 2 F =k (m +M )g s 1=vt -12a 1t 2s 2=vt -12a 2t 2s =s 1-s 2 l =l 0+s 0+s 2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 l =98 m.【变式探究】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 0=20 m/s 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 =1.8 m .在车正前方竖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枪口与靶距离为L 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 =800 m/s.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 =90 m 后停下.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的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 =10 m/s 2)【解析】 (1)对装甲车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有v 2t -v 20=2as ,代入v t =0、v 0=20 m/s 、s =90 m ,解得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a =-209m/s 24.5 s>2yg=0.6 s ,不符合题意. 若有一发子弹落地,另一发打在靶上,才能满足题目中的靶上只有一个弹孔,L 才有所谓的“范围”,由于落地的极限时间相同t =2y g=2hg=0.6 s ,所以出射速度越大,水平射程越长,当第二发子弹恰好打在靶的下边缘时,第一发已落地,第二发子弹打到靶的下沿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2=vt +s ,解得L 2=570 m .若第一发子弹打到靶的下边缘时,装甲车离靶的距离为L 1=v ′0t ,而h =12gt 2,解得L 1=492 m ;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则L 的范围为492 m<L ≤570 m【答案】 (1)209 m/s 2 (2)0.45 m(3)492 m<L ≤570 m【变式探究】 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体运动规律与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1)用弹簧秤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小物体的重量,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设在地球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秤的读数是F 0.a .若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1,求比值F 1F 0的表达式,并就h =1.0%R 的情形算出具体数值(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学;科网b .若在赤道地面称量,弹簧秤读数为F 2,求比值F 2F 0的表达式.(2)设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圆周轨道半径为r 、太阳的半径为R s 和地球的半径R 三者均减小为现在的1.0%,而太阳和地球的密度均匀且不变.仅考虑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现实地球的1年为标准,计算“设想地球”的一年将变为多长?得F 2F 0=1-4π2R 3T 2GM(2)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设太阳质量为M S ,地球质量为M ,地球公转周期为T g ,有GM S M r 2=Mr 4π2T 2g 得T g =4π2r 3GM s=3πr 3GρR 3其中ρ为太阳的密度,由上式可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仅与太阳的密度、地球公转半径与太阳的半径之比有关,因此“设想地球”的1年与现实地球的1年时间相等.【答案】 (1)a.F 1F 0=R 2 R +h 2=0.98 b.F 2F 0=1-4π2R 3T 2GM(2)不变【命题热点突破二】功能关系能量守恒问题(1)该类问题主要包括,单个物体参与的多个曲线运动、连接体问题、含弹簧的问题等. (2)破解这类问题关键明确哪些力做功衡量哪些能量的变化,有几种能量每种能量的增加和减少. 例2、【2017·新课标Ⅲ卷】如图,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原电池与电解池(命题猜想)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原电池与电解池(命题猜想) Word版含解析

【考向解读】电化学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应用和延伸,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判断、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对本部分知识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在非选择题中电化学知识可能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新科技、新能源知识相结合进行命题。

复习时,应注意:1.对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燃料电池的分析等。

2.电化学问题的探究设计、实物图分析及新型电池的分析是近年来高考中的热点,通过在练习中总结和反思,提高在新情境下运用电化学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热点突破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如果题目给定的是图示装置,先要分析正、负极,再根据反应规律去写电极反应式;如果题目给定的是总反应式,可先分析此反应中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即分析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再选择一个简单变化情况去写电极反应式,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直接写或将各反应式看作是数学中的代数式,用总反应式减去已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结果。

【特别提醒】 (1)对于可充电电池的反应,需要看清楚“充电、放电”的方向,放电过程应用原电池原理,充电过程应用电解池原理。

(2)对于电解质溶液中有离子参与的反应,要特别注意将参与反应的离子写入电极反应式中。

例1、【2017新课标3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 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 8=8Li 2S x (2≤x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 ++2e -=3Li 2S 4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 2的量越多 【答案】D【变式探究】【2016年高考上海卷】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命题猜想)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命题猜想) Word版含解析

【考向解读】1.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1)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

(3)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

【命题热点突破一】常见金属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1.钠及其化合物(1)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被氧化成Na2O和Na2O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2)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3)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4)Na 2O 2与CO 2或H 2O 反应时,生成1 mol 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5)Na 2O 2跟CO 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 2O 2跟CO 2的反应。

因为若先发生反应:2Na 2O 2+2H 2O===4NaOH +O 2↑,必定还发生反应:2NaOH +CO 2===Na 2CO 3+H 2O 。

(6)Na 2O 2与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O 2+SO 2===Na 2SO 4。

(7)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 32-+H +===HCO 3-、HCO 3-+H +===H 2O +CO 2↑。

2.镁、铝及其化合物(1)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发生反应:2Mg +O 22MgO ,此外还发生反应:3Mg +N 2Mg 3N 2、2Mg +CO 22MgO +C 。

(2)Mg 3N 2与水反应:Mg 3N 2+6H 2O===3Mg(OH)2+2NH 3↑。

专题23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数学(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专题23 主观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数学(文)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原卷版)

【题型概述】1.阅卷速度以秒计,规范答题少丢分高考阅卷评分标准非常细,按步骤、得分点给分,评阅分步骤、采“点”给分.关键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考场答题应尽量按得分点、步骤规范书写.2.不求巧妙用通法,通性通法要强化高考评分细则只对主要解题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给出详细得分标准,所以用常规方法往往与参考答案一致,比较容易抓住得分点.3.干净整洁保得分,简明扼要是关键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的分数,若不规范可能就会吃亏.若写错需改正,只需划去,不要乱涂乱划,否则易丢分.4.狠抓基础保成绩,分步解决克难题(1)基础题争取得满分.涉及的定理、公式要准确,数学语言要规范,仔细计算,争取前3个解答题及选考不丢分.(2)压轴题争取多得分.第(Ⅰ)问一般难度不大,要保证得分,第(Ⅱ)问若不会,也要根据条件或第(Ⅰ)问的结论推出一些结论,可能就是得分点.【高考命题热点一】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例1】(2017·全国Ⅰ卷)△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a23sin A.(1)求sin B sin C;(2)若6cos B cos C=1,a=3,求△ABC的周长.【特别提醒】1.牢记公式,正确求解:在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类解答题中,通常涉及三角恒等变换公式、诱导公式及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这些公式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要牢记公式和定理.如本题第(2)问要应用到余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注意利用第(1)问的结果:在题设条件下,如果第(1)问的结果第(2)问能用得上,可以直接用,有些题目不用第(1)问的结果甚至无法解决,如本题即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求解.3.写全得分关键:在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类解答题中,应注意解题中的关键点,有则给分,无则不给分,所以在解答题时一定要写清得分关键点,如第(1)问中,没有将正弦定理表示出来的过程(即得分点①),则不得分;第(2)问中没有将面积表示出来则不得分,只有将面积转化为得分点⑦才得分.【解题程序】第一步: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的边角关系式转化为角的关系式; 第二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关系式; 第三步:求C 的余弦值,得角C 的值.第四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为332,求出ab 的值;第五步:根据c =7,利用余弦定理列出a ,b 的关系式; 第六步:求(a +b )2的值,进而求△ABC 的周长.【变式探究】 (2016·全国Ⅰ卷)△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cos C (a cos B +b cos A )=c .(1)求C ;(2)若c =7,△ABC 的面积为332,求△ABC 的周长. 【高考命题热点二】数 列【例2】 (2016·全国Ⅰ卷)已知{a n }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数列{b n }满足b 1=1,b 2=13,a n b n +1+b n +1=nb n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求{b n }的前n 项和. 【特别提醒】1.牢记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在判断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时,应根据定义进行判断,所以熟练掌握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如本题第(2)问,要根据定义判断b n +1b n =13.2.注意利用第(1)问的结果:在题设条件下,如果第(1)问的结果第(2)问能用得上,可以直接用,有些题目不用第(1)问的结果甚至无法解决,如本题即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求得b n +1与b n 的关系.3.写全得分关键:写清解题过程的关键点,有则给分,无则没有分,同时解题过程中计算准确,是得分的根本保证.如本题第(1)问要写出a 1b 2+b 2=b 1,b 1=1,b 2=13,才能得出a 1,并指出数列{a n }的性质,否则不能得全分.第(2)问中一定要写出求b n +1=b n3的步骤并要指明{b n }的性质;求S n 时,必须代入求和公式而不能直接写出结果,否则要扣分.【解题程序】第一步:将n =1代入关系式a n b n +1+b n +1=nb n ,求出a 1的值; 第二步: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a n ;第三步:将第(1)问中求得的a n 代入关系式a n b n +1+b n +1=nb n ,求得b n +1与b n 的关系; 第四步:判断数列{b n }为等比数列; 第五步:代入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S n . 第六步:反思检验,规范解题步骤.【变式探究】 (2016·浙江卷)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2=4,a n +1=2S n +1,n ∈N *. (1)求通项公式a n ;(2)求数列{|a n -n -2|}的前n 项和. 【高考命题热点三】立体几何【例3】(2017·天津卷)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底面ABC ,∠BAC =90°.点D ,E ,N 分别为棱P A ,PC ,BC 的中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P A =AC =4,AB =2.(1)求证:MN ∥平面BDE ; (2)求二面角C -EM -N 的正弦值;(3)已知点H 在棱P A 上,且直线NH 与直线B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21,求线段AH 的长. 【特别提醒】1.写全得分步骤:在立体几何类解答题中,对于证明与计算过程中得分点的步骤,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对于得分点步骤一定要写.如第(1)问中的AC ⊥BD ,AD =CD ,AC ∥EF ;第(2)问中的AB →,AC →,AD →的坐标,及两平面法向量的坐标.2.注意利用第(1)问的结果:在题设条件下,立体几何解答题的第(2)问建系,要用到第(1)问中的垂直关系时,可以直接用,有时不用第(1)问的结果无法建系,如本题即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建系.3.写明得分关键:对于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有则给分,无则没分.所以在解立体几何类解答题时,一定要写清得分关键点,如第(1)问中一定要写出判断D ′H ⊥平面ABCD 的三个条件,写不全则不能得全分,如OH ∩EF =H 一定要有,否则要扣1分;第(2)问中不写出cos 〈m ,n 〉=m ·n|m ||n |这个公式,而直接得出余弦值,则要扣1分.【解题程序】第一步:利用平面几何性质,得AC ∥EF . 第二步:借助数学计算,证明D ′H ⊥OH .第三步:根据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得D ′H ⊥平面ABCD . 第四步:依题设建系,确定相关点、直线方向向量的坐标. 第五步:分别计算求得平面ABD ′与平面ACD ′的法向量. 第六步:由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得到二面角的正弦值.【变式探究】 (2016·全国Ⅱ卷)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 =5,AC =6,点E ,F 分别在AD ,CD 上,AE =CF =54,EF 交BD 于点 H .将△DEF 沿EF 折到△D ′EF 的位置.OD ′=10.(1)证明:D ′H ⊥平面ABCD ; (2)求二面角B -D ′A -C 的正弦值. 【高考命题热点四】 概率与统计【例4】(2017·天津卷)从甲地到乙地要经过3个十字路口,设各路口信号灯工作相互独立,且在各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12,13,14.(1)设X 表示一辆车从甲地到乙地遇到红灯的个数,求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若有2辆车独立地从甲地到乙地,求这2辆车共遇到1个红灯的概率.【特别提醒】1.正确阅读理解,弄清题意:与概率统计有关的应用问题经常以实际生活为背景,且常考常新,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弄清本质,将问题转化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求解问题,如本题第(1)问就是求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其关键是准确写出随机变量X 的取值及正确求其概率.2.注意利用第(1)问的结果:在题设条件下,如果第(1)问的结果第(2)问能用得上,可以直接用,有些题目不用第(1)问的结果甚至无法解决,如本题即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利用分布列求概率之和来求解.3.注意将概率求对:与离散型随机变量有关的问题,准确求出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是关键.本题第(1)问,要做到:一是随机变量取值要准,二是要明确随机变量取每个值的意义,同时也要注意事件的独立性.在(1),(3)问中概率、期望值要写出求解过程,不能直接写出数值.【解题程序】第一步:设出基本事件,明确事件间的关系及含义.第二步:求出各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三步:列出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第四步:解关于n的不等式,求出n的最小值.第五步:讨论n=19与n=20时的费用期望,做出判断决策.第六步:检验反思,明确步骤规范.【变式探究】(2016·全国Ⅰ卷)某公司计划购买2台机器,该种机器使用三年后即被淘汰,机器有一易损零件,在购进机器时,可以额外购买这种零件作为备件,每个200元.在机器使用期间,如果备件不足再购买,则每个500元.现需决策在购买机器时应同时购买几个易损零件,为此搜集并整理了100台这种机器在三年使用期内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得下面柱状图:以这100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的频率代替1台机器更换的易损零件数发生的概率,记X表示2台机器三年内共需更换的易损零件数,n表示购买2台机器的同时购买的易损零件数.(1)求X的分布列;(2)若要求P(X≤n)≥0.5,确定n的最小值;(3)以购买易损零件所需费用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在n=19与n=20之中选其一,应选用哪个?【高考命题热点五】解析几何【例5】(2016·全国Ⅰ卷)设圆x2+y2+2x-15=0的圆心为A,直线l过点B(1,0)且与x轴不重合,l 交圆A于C,D两点,过B作AC的平行线交AD于点E.(1)证明|EA|+|EB|为定值,并写出点E的轨迹方程;(2)设点E 的轨迹为曲线C 1,直线l 交C 1于M ,N 两点,过B 且与l 垂直的直线与圆A 交于P ,Q 两点,求四边形MPNQ 面积的取值范围.【特别提醒】1.正确使用圆锥曲线的定义:牢记圆锥曲线的定义,能根据圆锥曲线定义判断曲线类型,如本题第(1)问就涉及椭圆的定义.2.注意分类讨论:当用点斜式表示直线方程时,应分直线的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况求解,易出现忽略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导致扣分,如本题第(2)问中的得分10分,导致失2分.3.写全得分关键:在解析几何类解答题中,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得到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弦长、目标函数等一些关键式子和结果都是得分点,在解答时一定要写清楚.【解题程序】第一步:利用条件与几何性质,求|EA |+|EB |=4. 第二步:由定义,求点E 的轨迹方程x 24+y 23=1(y ≠0).第三步:联立方程,用斜率k 表示|MN |. 第四步:用k 表示出|PQ |,并得出四边形的面积.第五步:结合函数性质,求出当斜率存在时S 的取值范围. 第六步:求出斜率不存在时面积S 的值,正确得出结论.【变式探究】已知椭圆C :x 24+y 2=1,点O 是坐标原点,点P 是椭圆C 上任意一点,且点M 满足OM →=λOP →(λ>1,λ是常数).当点P 在椭圆C 上运动时,点M 形成的曲线为C λ.(1)求曲线C λ的轨迹方程;(2)直线l 是椭圆C 在点P 处的切线,与曲线C λ的交点为A ,B 两点,探究△OAB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求△OAB 的面积,若不是,请说明理由.【高考命题热点六】 函数与导数【例6】 (2016·全国Ⅰ卷)已知函数f (x )=(x -2)e x +a (x -1)2有两个零点. (1)求a 的取值范围.(2)设x 1,x 2是f (x )的两个零点,证明:x 1+x 2<2. 【特别提醒】1.牢记求导法则,正确求导:在函数与导数类解答题中,通常都会涉及求导,正确的求导是解题关键,因此要牢记求导公式,做到正确求导,如本题第(1)问就涉及对函数的求导.2.注意利用第(1)问的结果:在题设条件下,如果第(1)问的结果第(2)问能用得上,可以直接用,有些题目不用第(1)问的结果甚至无法解决,如本题即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求解.3.注意分类讨论:高考函数与导数解答题,一般都会涉及分类讨论,并且讨论的步骤也是得分点,所以一定要重视分类讨论.4.写全得分关键:在函数与导数问题中,求导的结果、分类讨论的条件、极值、最值、题目的结论等一些关键式子和结果都是得分点,在解答时一定要写清楚,如本题中的得分点②③④⑦⑧等.【解题程序】第一步,准确求出函数f (x )的导数.第二步,讨论a 的取值,分情况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从而判断函数零点,确定a 的取值范围. 第三步,将结论x 1+x 2<2转化为判定f (2-x 2)<0=f (x 1).第四步,构造函数g (x )=-x e 2-x -(x -2)e x ,判定x >1时,g (x )<0.第五步,写出结论,检验反思,规范步骤.【变式探究】 已知函数f (x )=ax +x ln x 的图象在点x =e(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处的切线斜率为3. (1)求实数a 的值;(2)若k ∈Z ,且k <f (x )x -1对任意x >1恒成立,求k 的最大值.。

化学-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解析版)

化学-2024年高考终极押题猜想(解析版)

2024年高考化学终极押题预测押题猜想一化学与STSE押题猜想二化学用语押题猜想三表格型实验分析与评价押题猜想四装置型实验分析与评价押题猜想五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押题猜想六物质结构小综合(选择题)押题猜想七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押题猜想八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押题猜想九化学反应机理图分析押题猜想十电化学押题猜想十一电解质溶液及图像押题猜想十二多重平衡体系的图像分析押题猜想十三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押题猜想十四实验综合探究分析押题猜想十五化工流程分析押题猜想十六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押题猜想十七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应用押题猜想一化学与STSE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技工作者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新突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在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均属于新型能源B.最近国产8英寸石墨烯晶圆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石墨烯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我国研发的GaN功率芯片使手机充电实现了闪充,GaN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我国万米“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外壳为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答案】B【解析】A.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符合未来新能源的特点,A正确;B.石墨烯是碳元素的一种单质,故其不属于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GaN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且具有半导体的性质,可用于制作芯片,C正确;D.钛合金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适用于制作载人潜水器外壳,D正确;故答案为:B。

押题解读近年高考有关STSE试题主要考查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大气治理、生活常识、传统文化等,旨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原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对当前最新科技所做的贡献;并注意正确理解常见的化学概念。

题目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旨在要求学生要学以致用,复习时多留心生活中与化学原理有关的知识,2024年的高考更要关注当前最新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热点问题。

2018年高考押题卷理综化学解析版

2018年高考押题卷理综化学解析版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P-31 Cu-64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 .医院常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不相同 C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咸味,可被用来制造食盐D .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的“黄芽”是指硫【答案】C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8g H 218O 与D 2O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为N A B .精炼铜,若阳极失去0.1N A 个电子,则阴极增重3.2gC .将1L 0.5mol/L 的FeCl 3溶液加入到沸水中,加热使之完全反应,所得氢氧化铁胶体粒子数为0.5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CHCl 3所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N A 【答案】B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橡胶和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除去乙烷中的乙烯时,通入氢气并加催化剂加热C .CH 3COOCH 2CH 3与 H 218O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有CH 3CH 218OHD .含苯环结构且分子式为C 6H 5Cl 的有机物中一个氢被—C 5H 11原子团取代形成的有机物共有24种【答案】D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结论A向装有某未知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BaCl 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SO 42-B 向装有Fe(NO 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 2SO 4 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 3分解成了NO 2 C 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颜色变浅 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D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SO 3与Na 2CO 3溶液的pH后者较大证明非金属性S >C【答案】A11.利用在特定条件下用铂电极(阳极为铂丝)电解饱和硫酸氢钾溶液的方法制备K 2S 2O 8(过二硫酸钾)。

赏高考真题,品命题思路——2018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

赏高考真题,品命题思路——2018年全国卷化学试题分析

56{高考高参}【高考变化】由上表可知,全国卷Ⅰ化学部分七道选择题有三道涉及有机化学,可见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其中第7题为首次出现的微小工艺流程题,这很有可能是未来高考考查的趋势,即将工艺流程大题弱化,以选择题形式来考查该知识点。

全国卷Ⅱ和全国卷Ⅲ的知识点涉及面较广,其中全国卷Ⅱ第8题以雾霾的形成为线索考查N 、S 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一道颇有新意的题目,值得我们注意;全国卷Ⅲ第12题以沉淀溶解平衡为核心知识来命题,延续了2017年高考的溶液中离子平衡考查模式,这说明该热点很容易重复出现,值得我们多加关注。

【例1】(2018年全国卷Ⅲ·第12题)用0.100 mol ·L-1AgNO 3滴定50.0 mL 0.0500 mol ·L -1 Cl -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1所示。

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图1A.根据曲线数据计算可知K sp (AgCl)的数量级为10-10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满足关系式c (Ag +)·c (Cl -)=K sp (AgCl)C.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400 mol ·L -1 Cl -,反应终点c 移到a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00 mol ·L -1 Br -,反应终点c 向b 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A 项考查数量级问题,根据c 点纵坐标值约为4.8,可求出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 (Cl -)=c (Ag +)=10-4.8,所以K SP (AgCl)=c (Ag +)×c (Cl -)=10-4.8×10-4.8=10-9.6,数量级为10-10,A 项正确。

曲线上任意一点均为沉淀溶解平衡点,所以此时溶液中离子积等于溶度积,B 项正确。

基于反应可知Ag +物质的量等于Cl -物质的量,当Cl -浓度改为0.0400mol/L 时,50ml ×0.0400mol/L=0.100mol/L ×V (AgNO 3),从而求得V (AgNO 3)为20ml ,则C 项错误。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一)理综化学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一)理综化学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猜题卷(一)理综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 C和H2O,属于清洁燃料,D正确。

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 L 0.1 mol·L-1 NaF溶液中含有0.1N A个F-B.32 g硫跟足量金属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C.48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个氧原子D.1 mol H2O中含有2N A个共价键A【答案】A.柠檬烯的一氯代物有7种B.柠檬烯和丁基苯互为同分异构体C.柠檬烯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D.在一定条件下,柠檬烯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答案】D【解析】分子中有8种性质不同的H可被取代,一氯代物有8种,A错误;柠檬烯和丁基苯C4H9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分子中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故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C错误;柠檬烯中含有2个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反应,含有—CH3、—CH2—,可发生取代反应,D正确。

10.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答案】B【解析】能与氨气反应产生白烟的有浓盐酸、浓硝酸等,A项错误;KIO3与HI发生反应:IO-3+5I-+6H+===3I2+3H2O,所以KIO3的氧化性比I2的强,B项正确;溶液中含有Fe2+和SO2-4时也有题述现象(在酸性条件下NO-3能把Fe2+氧化成Fe3+),C项错误;气体中还含有乙醇、SO2等,乙醇和SO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错误。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 氧化还原反应 Word版含解析

1.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2HBr+H2SO4相比较,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与其相同的是( )A.CO+H2O===CO2+H2B.4Fe(OH)2+O2+2H2O===4Fe(OH)3C.2F2+2H2O===4HF+O2D.2Al+2NaOH+2H2O===2NaAlO2+3H2↑答案B解析反应中SO2是还原剂,溴是氧化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项,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错误;B项,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正确;C项,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水是还原剂,错误;D项,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错误。

2.一定条件下,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为1∶2的是( ) A.3NO2+H2O===2HNO3+NOB.I2+2NaClO3===2NaIO3+Cl2C.SiO2+3C===SiC+2CO↑D.MnO2+4HCl(浓)MnCl2+Cl2↑+2H2O答案B3.将11.2g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200mL的稀硝酸中并加热,固体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并产生标准状况下的NO2.24L;将另一份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最后得到mg固体。

下列有关说法:①c(HNO3)=2mol·L-l②c(HNO3)=0.5mol·L-1③m=8.0④m=7.2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B【解析】标况下2.24LNO的物质的量为:n(NO)=2.24L÷22.4L/mol=0.1mol,生成0.1molN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5-2)=0.3mol;铜和镁都是+2价金属,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金属的物质的量为:n(金属)=0.3mol÷2=0.15mol,固体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镁,根据N原子守恒,200mL该硝酸溶液中含有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5mol×2+0.1mol=0.4mol,该硝酸溶液的浓度为:c(HNO3)= 0.4mol÷0.2L=2mol/L,故①正确、②错误;铜与镁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MgO,得到固体中含有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与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1.2g÷2+16g/mol×0.15mol=8g,故③正确、④错误;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的为①③,选项B正确。

2018年度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押题密卷【新课标Ⅰ卷化学部份】含答案内容

2018年度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押题密卷【新课标Ⅰ卷化学部份】含答案内容

2018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押题密卷【新课标Ⅰ卷】理科综合·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终止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N 14 Cl Fe 56 Al 27第Ⅰ卷一、选择题:此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共4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以下与古诗文记载对应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选项是()常见古诗文记载化学知识A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冰的能量低于水,冰变为水属于吸热反应B 《泉州府志》: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泥土具有吸附作用,能将红糖变白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

性质不稳定,撞击易爆炸C《天工开物》:凡研硝(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

石碱具有碱性,遇酸产生气体D 《本草纲目》:釆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石碱),浣衣发面。

八、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g Ca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N AB.mol/L NH4Cl溶液中Cl-离子数量为N AC.反映3H2(g)+N2(g) 2NH3(g)ΔH=-92 kJ/mol放出热量kJ时,转移电子N AD.mol H2O2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量为N A九、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1mol该有机物可消耗3mol H2;②不能发生银镜反映;③分子式为C12H20O2;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酚类;⑤1 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 mol NaOH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10、利用反映6NO2+8NH3=7N2+12H2O组成电池的方式,既能实现有效排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下图。

专题18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专题18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命题热点突破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题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类试题通常以组合题的形式呈现,题目往往围绕一个主题,由多个小题组成,各小题有一定的独立性,分别考查不同的知识点,其内容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这类试题一般篇幅较长,文字较多,且题目中穿插图形、图表等。

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例1、【2017新课标1卷】(14分)近期发现,H 2S 是继NO 、CO 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气体信号分子,它具有参与调节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的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 .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 B .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C .0.10 mol ·L −1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 分别为4.5和2.1D .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2)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和系统(Ⅱ)制氢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得等量H 2所需能量较少的是_____________。

(3)H 2S 与CO 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H 2S(g)+CO 2(g)COS(g) +H 2O(g)。

在610 k 时,将0.10 mol CO 2与0.40 mol H 2S 充入2.5 L 的空钢瓶中,反应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

①H 2S 的平衡转化率1α=_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 =________。

②在620 K 重复试验,平衡后水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3,H 2S 的转化率2α_____1α,该反应的∆ H _____0。

(填“>”“<”或“=”)③向反应器中再分别充入下列气体,能使H 2S 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H 2S B .CO 2 C .COS D .N 2 【答案】 D H 2O(l)=H 2(g)+ 12O 2(g) ΔH =+286 kJ/mol H 2S(g)=H 2(g)+S(s) ΔH =+20 kJ/mol 系统(II ) 2.5 2.8×10-3 > >Bc(H +)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则其pH 就越小。

专题03 离子反应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

专题03 离子反应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

【考向解读】(1)以选择题考查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经典题型,常考常新。

(2)非选择题常与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化学工艺流程题、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等相结合,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背景新颖,角度灵活。

(3)无机离子型推断题有时以选择题呈现,有时以非选择题呈现,该类题目综合性强,突出能力考查。

【命题热点突破一】挖隐含、细判断突破离子共存(一)审题“5大注意”1.注意判断离子共存的情况:“能、不能”,“一定、可能、一定不能”。

2.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酸碱性:酸性溶液应考虑H+的存在,碱性溶液应考虑OH-的存在。

3.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溶液颜色:溶液无色时,有色离子不能存在。

4.注意正确理解“透明溶液”,如:NaCl溶液、KOH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CuSO4溶液、FeCl3溶液是有色透明溶液,不能认为“有色”就不透明。

5.注意题干中提示的水的电离程度:当由水电离出的c (H +)或c (OH -)小于1×10-7 mol ·L -1时,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当由水电离出的c (H +)或c (OH -)大于1×10-7 mol ·L -1时,溶液可能为弱酸盐溶液或弱碱盐溶液。

(二)解题“4大警惕”1.警惕“颜色陷阱”若限定溶液无色,则Cu 2+、Fe 3+、Fe 2+、MnO 4-等不能大量存在。

2.警惕溶液酸、碱性3.警惕几种隐含情况(1)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隐含是酸性溶液,并具有强氧化性。

(2)含有大量NO 3-的溶液,隐含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3)含有大量AlO 2-的溶液,隐含是碱性溶液。

(4)含大量S 2-、SO 32-的溶液,隐含不是酸性溶液。

4.警惕相互促进水解的几种情况(1)NH 4+与CH 3COO -、CO 32-,Mg 2+与HCO 3-等组合中,虽然存在相互促进水解情况,但水解程度较小,在溶液中仍然能大量共存。

专题17 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仿真押题)-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专题17 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仿真押题)-2018年高考化学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1.常温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Na 2CO 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溶液pH 和c (CO 2-3)均减小B .将pH =5的硫酸稀释,体积变为原来的500倍,稀释后c (SO 2-4)与c (H +)之比约为1∶10C .中和10 mL 0.1 mol·L -1醋酸溶液与100 mL 0.01 mol·L-1醋酸溶液所需的NaOH 物质的量不同D .0.1 mol·L-1的氯化铵溶液与0.05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中有:c (Cl-)>c (NH +4)>c (Na +)>c (OH -)的混合溶液,由于NH 3·H 2O 的电离程度大于NH +4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所以c (Cl -)>c (NH +4)>c (Na +)>c (OH-),D 项正确。

答案:C2.常温下,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与变化是多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 相等的①CH 3COONa ②NaClO ③NaOH 三种溶液c (Na +)大小:①>②>③ B .往稀氨水中加水,溶液中的c +·c 3·H 2c+4值变小C .pH =4的H 2S 溶液与pH =10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存在下列等式:c (Na +)+c (H +)=c (OH -)+2c (S 2-)D .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ClO -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解析:CH 3COONa 和NaClO 为盐,发生水解,CH 3COO -水解能力比ClO -小,NaOH 是强电解质,故pH 相等的溶液Na +浓度:①>②>③,A 项正确;c+c 3·H 2c+4=K wK3·H 2,温度不变,比值不变,B 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 (Na +)+c (H +)=c (OH -)+2c (S 2-)+c (HS -),C 项错误;Ca(ClO)2溶液通入少量的CO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 2++2ClO -+CO 2+H 2O===CaCO 3↓+2HClO ,溶液的pH 减小,D 项错误。

高考化学仿真押题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试题

高考化学仿真押题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专题20 非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1.科学家们对CO2的应用研究日新月异。

(1)合成尿素的原料是CO2和NH3,合成原理分两步:①合成氨基甲酸铵:CO2(g)+2NH3(g)===NH2COONH4(s) ΔH=-159.47 kJ/mol②氨基甲酸铵分解:NH2COONH4(s)===CO(NH2)2(s)+H2O(l) ΔH=+28.49kJ/mol则2 mol CO2完全反应合成尿素所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

(2)最近科学家们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能将CO2转变为甲烷。

在常压,300 ℃,CO2与H2体积比为1∶4时反应,CO2转化率达90%。

①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兴趣小组,在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模拟发生此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由下图可知升高温度,K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00 ℃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用n A、t A、V表示)。

【答案】(1)释放261.96 kJ(2)①CO2+4H 2催化剂△CH4+2H2O ②K=c CH 4·c 2H2Oc CO 2·c 4H 2减小4n AVt Amol/(L·min)2.开发新能源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其中甲醇、甲烷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1 274.0 kJ/mol②2CO(g)+O2(g)===2CO2(g) ΔH2=-566.0 kJ/mol③H2O(g)===H2O(l) ΔH3=-44 kJ/mol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高考化学仿真押题 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试题

高考化学仿真押题 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试题

魁夺市安身阳光实验学校专题19 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化学资源的合成、利用与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A.通过有机物的合成,可以制造出比钢铁更强韧的新型材料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D.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答案】A。

【解析】B项,使用化肥和农药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果过量使用,会对土壤、水体等造成污染;C项,适当地开发可燃冰,不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否则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D项,“固硫”装置是为了减少SO2的排放。

2.下列行为不利于遏制污染的是( )A.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扩建小型钢铁厂、水泥厂,提高钢铁、水泥的产量C.推广机动车用天然气代替汽、柴油的“油改工程”D.研发可降解的聚碳酸酯替代聚乙烯作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原料【答案】B。

【解析】B项,扩建小型钢铁厂、水泥厂,均会造成环境污染。

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厨房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答案】D。

4.,“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以下做法能合理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的是( )A.食品加工,禁止使用化学添加剂B.食品包装,用聚乳酸材料替代聚乙烯C.蔬菜种植,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D.饮水处理,用高铁酸钾替代氯气和明矾【答案】D。

【解析】A项,化学添加剂可以在规定范围内使用;B项,聚乳酸材料容易降解,与“食品安全”无关;C项,为了提高蔬菜种植的产量,可以适当使用化肥和农药。

5.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是( )A.采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制取的物质B.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C.减少甚至不使用对大气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氟氯代烃D.农业生产中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答案】B。

专题18 图像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专题18 图像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命题猜想)-2018年高考物理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解析版)

【考向解读】物理图像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图像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1.解图像问题首先要分析物体的实际运动,判断运动分几个过程.2.针对物体运动的不同过程选择恰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将方程导成函数关系式的形式(纵轴为函数,横轴为自变量).3.根据函数关系式对照题目中函数图像,明确图像斜率、截距、面积、转折点等准确含义,进一步解决问题.【命题热点突破一】力与运动的图像问题力与运动的图像中涉及到,速度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力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速度与位移关系图像等.学+/*科.网常见的是多个物体的运动图像相比较,及单个物体的多个运动问题.例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图像如图1-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图1-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变式探究】(2015·广东)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 B【变式探究】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1匀速运动.小物体P,Q由通过定滑轮且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t=0时刻P在传送带左端具有速度v2,P与定滑轮间的绳水平.t=t0时刻P离开传送带.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摩擦.绳足够长.正确描述小物体P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答案】BC【命题热点突破二】涉及能量的图像问题有关能量的图像问题包括,能量与时间的关系、能量与位移的关系、功率与时间的关系等问题.例2、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不计空气阻力,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关系是()【答案】 C【变式探究】如图所示,A、B为某电场中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现将正点电荷从A点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一段距离到达B点,其电势能E 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从A到B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力对电荷一直做正功B.电势一直升高学.科/*-网C.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D.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和图像正确判断出电子的运动形式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电子通过相同位移时,电势能的减小量越来越小,说明电场力做功越来越小,由W=Fs可知电场力逐渐减小,因此电子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知道了运动形式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过程中要把握问题的核心,要找准突破点,如本题中根据图像获取有关电子的运动、受力情况即为本题的突破点.【解析】A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A项错误.B项,正电荷从A 到B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则说明电场力方向变化,即电场线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所以电势先降低后升高.故B项错误.C项,电势能E p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的大小,因此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 C【命题热点突破三】涉及电场的图像问题涉及电场的图像问题包括,电势与位移的关系、场强与时间的关系、场强与位置的关系等图像.例3、如图1-所示,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图1-A.a a>a b>a c,v a>v c>v b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D.a b>a c>a a,v a>v c>v b【变式探究】静电场在x轴上的场强E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x轴正向为场强正方向,带正电的点电荷沿x轴运动,则点电荷()A.在x2和x4处电势能相等B.由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增大C.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D.由x1运动到x4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答案】BC【命题热点突破四】交流电中的图像问题交流电的图像问题包含,电压时间图像、电流时间关系、有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等图像问题.例4、如图甲,线圈ab 、cd 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 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 间的电压如图乙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 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因为线圈cd 中每个时间段内电流大小不变化,则每个时间段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 =n ΔB Δt S =k Δi Δt S ,即ΔiΔt为恒量,只有C 选项符合要求,A 、B 、D 选项均错误.【答案】 C 【变式探究】(2014·四川)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 )A .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 HzB.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 VC.输电线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D.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的损失的功率减小【答案】 D【命题热点突破五】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1.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或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的感应电流,其中电压、电流随时间的图像关系.学+/科.网2.解题的关键是抓临界点或转折点,从感应电流的大小或方向均可判断.例5、如图1-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F与金属棒速度v的关系是F=F0+kv(F0、k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A,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 R,感应电流的功率为P,它们随时间t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图1-图1-【答案】BC【解析】设金属棒在某一时刻速度为v,由题意可知,感应电动势E=Blv,感应电流I=ER+r=BlR+rv,即I∝v;安培力F A=BIl=B2l2R+rv,方向水平向左,即F A∝v;R两端电压U R=IR=BlRR+rv,(2)若k>B2l2R+r,F合随v增大而增大,即a随v增大而增大,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B选项符合;(3)若k<B2l2R+r,F合随v增大而减小,即a随v增大而减小,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减小为0后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关系可知C选项符合;综上所述,B、C选项符合题意.【变式探究】纸面内两个半径均为R的圆相切于O点,两圆形区域内分别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不随时间变化.一长为2R的导体杆OA绕O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顺时针匀速旋转,角速度为ω.t=0时,OA恰好位于两圆的公切线上,如图所示,若选取从O指向A的电动势为正,下列描述导体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C【变式探究】如图所示,两个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方向相反,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a.正三角形导线框ABC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方向匀速穿过两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在下列图形中能正确描述感应电流I与线框移动距离x关系的是()2a 时,I =0;x 在2a -3a 内,由楞次定律可知,电流方向为逆时针,为正方向;有效切割的长度为L =233(3a -x ),感应电动势为E =BLv ,感应电流为I =233B3a -x vR,随着x 的增大,I 均匀减小,当x =2a时,I =233Bav R =I 0;当x =3a 时,I =0;故根据数学知识可知B 项正确.【答案】 B【命题热点突破六】实验题中的图像问题实验题中的图像问题,一般利用描点连线的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因此需要将图像化曲为直,需要确定函数与自变量.学@科¥网例6、有一特殊电池,它的电动势约为9 V ,内阻约为40 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 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流表的内阻R A =5 Ω,R 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Ω,R 0为定值电阻,对电源起保护作用.(1)本实验中的R 0应选________(填字母).A .10 ΩB .50 ΩC .150 ΩD .500 Ω(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 0后,闭合开关S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根据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为E =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 Ω.由图得1E =斜率=110得E =10 V ,由纵轴的截距=5=r +R A E推出r =45 Ω. 【答案】 (1)C (2)10 45【名师点拨】 依据为E =I (R +r ),整理可得1I =R E +r E ,这是一个将函数线性化的过程,其中1I为函数,R 为自变量,测出多组数据描点连线,画出函数图像,利用图像求出斜率1E ,截距r E,最终求出定值E 、r . 【方法技巧】1.解图像问题往往有简单的方法,在选择题中,比较选项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只需要判断有区别的地方即可排除部分选项,从而迅速解题.2.明确物体的实际运动,利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列出函数方程,可以帮助深刻理解函数图像,有时又是解决复杂图像问题的关键.3.利用所给的图像建立与实际运动的关系,利用图像中特殊点的坐标解题可简化解题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X、Y、Z均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它们的每个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相关信息如下表所示(“/”表示相应的信息略去):化合物X Y Z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 4 /摩尔质量/g·mol-132 34 /回答下列问题:(1)X常用作火箭推进剂,其分子的球棍模型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Y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不稳定性b.弱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3)Z的化学式可用H2A表示。

将一定量的Z气体通入0.05 mol·L-1CuSO4溶液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K sp(CuA)=6.0×10-36。

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①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__。

②若反应后溶液中c(A2-)=2.0×10-30mol·L-1,则溶液中c(Cu2+)=________mol·L-1。

(4)将一定量的Z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①0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已知a点溶液呈碱性,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反应Na2S+HCl===NaHS+NaCl,NaHS+HCl===NaCl+H2S↑分析可知,①0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2S和NaOH;②由图像可知,a点溶液为NaCl和NaHS的混合液且氯化钠的浓度大于硫氢化钠的浓度;溶液呈碱性,说明硫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该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l-)>c(HS-)>c(OH-)>c(H+)>c(S2-)答案:(1)N2H4(2)acd(3)①1②3.0×10-6(4)①Na2S和NaOH②c(Na+)>c(Cl-)>c(HS-)>c(OH-)>c(H +)>c(S2-)2.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甲、丙处于同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X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戊的单质与X 反应能生成乙的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Y 和Z,0.1 mol/L 的Y 溶液pH>1;丁的单质既能与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L ,也能与Z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组成化合物M 。

请回答下列问题:(1)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戊的单质与X 反应生成的Y 和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3)写出少量Z 的稀溶液滴入过量L 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按如图电解M 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酚酞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既能与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HCl 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则可知丁为铝(Al)。

(1)Cl -的结构示意图为。

(2)当Cl 2与NH 3反应生成NH 4Cl 和H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 2+4NH 3===N 2+2NH 4Cl +4HCl ,当有3 mol Cl 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NH 3为2 mol ,故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3)少量HCl 溶液滴入过量NaAlO 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 ++AlO -2+H 2O===Al(OH)3↓。

(4)电解NaCl 饱和溶液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生成的Cl 2与NaOH 反应:Cl 2+2NaOH===NaClO +NaCl +H 2O ,将以上两化学方程式相加得NaCl +H 2O=====电解NaClO +H 2↑,由于ClO -+H 2+OH -,所以将该溶液加入酚酞溶液中,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

学a 科bx 网答案:(1)(2)2∶3(3)H -+AlO -2+H 2O===Al(OH)3↓(4)NaCl +H 2O=====电解NaClO +H 2↑ 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g) 2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极到________极(用A、B表示);250 mL溶液22SOc23c22c2,故答案为:c232c2;2c23c22c2②-+2HO===SO2-4+2;5;14;HOH(g)CH根据题中给出的某时刻各组分浓度,可知起始时加入的CH OH 的浓度为OH(g) CH =x -x2=400(CH 3OH)=1.6 mol·10 min 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c3c-c+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__________(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溶液,若测得混合液酸性强于CH3COOH,稀释后HX溶液中的c(H+)小于CH3COOH溶液中的c(H+),所以对水的电离的抑制能力减弱。

(4)根据电荷守恒得c(CH3COO-)-c(Na+)=c(H+)-c(OH-)=10-6mol·L-1-10-8mol·L-1=9.9×10-7mol·L-1。

答案:(1)a>b>d>c(2)A(3)大于稀释相同倍数,HX溶液的pH变化比CH3COOH溶液的大,说明HX的酸性强,则其电离平衡常数大大于HX酸性强于CH3COOH,稀释后HX溶液中的c(H+)小于CH3COOH溶液中的c(H+),所以对水的电离的抑制能力减弱(4)9.9×10-7mol·L-16.CH4、H2、C都是优质的能源物质,它们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①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1②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③C(s)+O2(g)===CO2(g)ΔH=-393.5 kJ·mol-1(1)在深海中存在一种甲烷细菌,它们依靠酶使甲烷与O2作用产生能量而存活,甲烷细菌使1 mol甲烷生成CO2气体与液态水,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890.3 kJ。

(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CO2===2CO+2H2,1 g CH4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①下图能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②若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CH4与CO2充入某恒容密闭容器中,体系放出的热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C(s)与H2(g)不反应,所以C(s)+2H2(g)===CH4(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量,但通过上述反应可求出C(s)+2H2(g)===CH4(g)的反应热ΔH=________。

(4)目前对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是燃料研究的重点,下列关于上述三种物质的研究方向中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寻找优质催化剂,使CO2与H2O反应生成CH4与O2,并放出热量B.寻找优质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使CO2分解生成C与O2C.寻找优质催化剂,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D.将固态C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项不正确;使CO2分解生成C与O2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常温下不能发生,故B项不正确;利用太阳能使大气中的CO2与海底开采的CH4合成合成气(CO、H2)是合理的,故C项正确;将固态C合成为C60,以C60作为燃料,是极不经济合算的,故D项不正确。

答案:(1)=(2)①D②63%(3)-74.8 kJ·mol-1(4)C7.下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1)图中甲池是________装置(填“电解池”或“原电池”),其中OH-移向________极(填“CH3OH”或“O2”)。

(2)写出通入CH3OH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乙池两电极附近分别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附近变红的电极为________极(填“A”或“B”),并写出此电极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

(4)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5)常温下,当乙池中B(Ag)极的质量增加5.40 g时,乙池的pH是________(若此时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 mL);此时丙池某电极析出1.60 g某金属,则丙中的某盐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MgSO4B.CuSO4C .NaClD .AgNO 3为2H 2O -4e -===O 2↑+4H +,则银电极(B 极)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Ag ++e -===Ag ,电解过程的总反应式为4Ag ++2H 2O=====电解4Ag +O 2↑+4H +。

当向乙池两电极附近分别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时,附近变红的电极为A 极。

(5)常温下,当乙池中B(Ag)电极的质量增加5.40 g ,即析出Ag 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时,生成H +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 ,而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500 mL ,由此可得溶液的pH =1。

根据放电规律,本题首先排除选项A 和选项C 。

当乙池中B(Ag)电极的质量增加5.40 g 时,此时转移的电子为0.05 mol ,当丙池中电极上析出1.60 g 金属铜时,正好转移0.05 mol 电子,因此选项B 符合题意。

当丙装置中为AgNO 3溶液,且AgNO 3溶液足量时,析出金属(Ag)的质量也应为5.40 g ,当AgNO 3溶液不足时,析出金属(Ag)的质量必小于5.40 g ,故选项D 也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