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教案(精品版)

合集下载

高三一轮复习精品学案——非洲教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精品学案——非洲教学案

高三地理非洲教学案一、区域定位检查1、标注0、10、20、30、40等经线,赤道、南北纬10、20、30。

2、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红海、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莫桑比克海峡(世界最长的海峡)3、索马里半岛、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的岛屿)、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海湾)、好望角4、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刚果盆地、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阿特拉斯山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5895米)5、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注入地中海)、刚果河(非洲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年径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二位)、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东非大裂谷的起点,注入印度洋)、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世界第二深的湖,狭长)、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东非大裂谷白尼罗河、青尼罗河、纳赛尔水库、阿斯旺水坝、喀土穆6、画出非洲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7、画出下面两个剖面图⑴沿赤道的地形剖面图及附近的地理事物⑵沿东经20度的地形剖面图及附近的地理事物二、巩固练习(2012重庆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

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1-3题。

1.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A.盛行西风 B.盐度差异C.陆地阻挡 D.水温特征2.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3.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斩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下图是世界地图的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是海域。

判断4-7小题4、S~T之间的水域是A.台湾海峡B.麦哲伦海峡C.莫桑比克海峡D.多佛尔海峡5、P地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6、Q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热带雨林带7、对Y地所在国而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地热资源、矿产资源丰富B.每年的6~9月份进入雨季C.是世界最大的金刚石生产国D.经济部门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但粮食问题严重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8~9题。

初中地理非洲湘教版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湘教版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湘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以及气候类型。

2. 通过气候分布图和气候资料的分析,描述非洲以热带为主的气候,归纳其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

3. 培养学生运用气候分布图,描述气候特征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提升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非洲炎热的气候【教学难点】非洲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图片导入法,在PPT上展示非洲服饰的图片并让学生说说非洲的服饰有怎样的特点? (宽松肥大、无袖、无领或矮领,式样简单)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特点呢?适应炎热气候,穿着凉爽舒适。

进而提问学生非洲的气候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入本课。

二、新课讲授1. 气温【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内容:学看气温分布图,分析气温分布图三要素(等温线读数、疏密、走向),出示非洲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问题】根据刚才所学的看图方法讨论非洲的气温特点?【学生回答】等温线度数普遍较高,分布比较稀疏,温度比较高。

【教师总结】非洲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2. 降水【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内容,学看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降水量分布图的读图要点。

出示非洲年降水量分布图。

【问题】根据刚才所学习的方法,分析非洲的降水特点?【学生回答】降水分布不平衡,赤道附近降水多,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少。

【教师总结】非洲的降水分布受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少。

3. 气候类型【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内容,出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问题】根据气候分布图,说出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教师总结】非洲的气候类型以热带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以及气候类型。

非洲教案 初中地理

非洲教案 初中地理

非洲教案初中地理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语言、宗教等基本概况;(2)掌握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3)了解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工业、矿产资源、交通等;(4)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绘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数据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2)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分析非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非洲大陆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2)培养学生关注全球发展,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3)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二、教学内容1. 非洲概况: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语言、宗教等;2. 非洲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植被等;3. 非洲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工业、矿产资源、交通等;4. 非洲的河流:尼罗河、刚果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教学难点:非洲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植被分布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非洲地图,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

简要介绍非洲的基本概况,引发学生对非洲大陆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气候、地形、植被等知识点。

3. 课堂讲解:(1)非洲的气候特征: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着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和地中海式气候。

讲解非洲气候分布的原因,强调非洲大陆的热带特征。

(2)非洲的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讲解非洲主要高原的分布,如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等。

(3)非洲的植被特征:与气候和地形密切相关,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

讲解非洲不同地区的植被类型,如热带雨林、热带草原、荒漠植被等。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非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3.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4. 认识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特点。

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非洲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3. 非洲的地形特点和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1. 非洲的气候分布和成因。

2. 非洲的地形特点和自然资源的分布。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相关章节。

2. 非洲地图、气候分布图、地形图等相关图片。

3. 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非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提问:你们对非洲有哪些了解?非洲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和人口。

2. 讲解非洲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气候分布图来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

3. 分析非洲的地形特点,如高原、山脉、河流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来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

三、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10分钟)1. 介绍非洲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

2. 分析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经济增长、贸易合作等。

3. 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非洲的主要国家、民族和文化(10分钟)1. 介绍非洲的主要国家,如尼日利亚、埃及、南非等。

2. 分析非洲的民族特点,如多样性、融合性等。

3. 探讨非洲的文化特点,如音乐、舞蹈、艺术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等。

2. 提问:你们认为非洲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为什么?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学生能够理解非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其分布。

3. 学生能够描述非洲的地形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初中地理_非洲_试讲教案

初中地理_非洲_试讲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非洲》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 能够运用地图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掌握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地形区。

3. 增强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1. 非洲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

2. 非洲气候特征的理解和描述。

教学准备:1. 非洲地图、气候分布图、地形图等教学图片。

2. 学生每人一份非洲空白轮廓图(课堂绘图及填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导入:展示非洲服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非洲服饰的特点。

2. 提问:非洲的气候特点是什么?从而引入本课。

二、新课讲授1. 地理位置1.1 经纬度位置:非洲位于东经30度至60度,南纬30度至37度之间。

1.2 海陆位置:非洲东临印度洋,西濒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相邻。

2. 气候特点2.1 气温: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2.2 降水:非洲降水分布不均,赤道地区降水丰富,南北回归线附近降水较少。

3. 地形特征3.1 高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3.2 主要地形区:撒哈拉沙漠、东非裂谷带、南非高原、刚果盆地等。

4. 经济发展状况4.1 农业:非洲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麦、稻米、棉花等。

4.2 矿产:非洲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钻石、铜、铁矿等。

4.3 服务业:旅游业、航空业等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非洲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在非洲空白轮廓图上标注出主要的国家、城市、地形区等。

2. 根据气候分布图,让学生描述非洲的气候特点。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特征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 强调非洲作为“高原大陆”的特点及其丰富的矿产资源。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非洲地理位置示意图,标注出主要的国家、城市、地形区等。

初中地理非洲的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的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

2. 掌握非洲的主要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3. 了解非洲的文化、宗教和人口分布特点。

4. 提升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 非洲的气候类型和自然资源。

3. 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点。

教学难点:1. 非洲地形特征的分析方法。

2. 非洲经济发展状况的解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非洲地形图、气候图等相关地图资料。

3. 非洲经济发展数据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PPT展示非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

2. 提问学生对非洲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二、新课讲授1. 地理位置a. 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部,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b. 讲解非洲与欧洲、亚洲和美洲的地理位置关系。

2. 地形特征a. 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 介绍非洲的主要高原和山脉,如埃塞俄比亚高原、刚果盆地等。

3. 气候类型a. 讲解非洲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

b. 分析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如对称分布、分布不平衡等。

4. 自然资源a. 介绍非洲的主要自然资源,如金、钻石、石油等。

b. 分析非洲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5. 经济发展a. 讲解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b. 分析非洲经济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6. 文化特点a. 介绍非洲的文化特点,如语言、宗教、传统习俗等。

b. 分析非洲文化对非洲社会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非洲的地形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2. 组织学生分享非洲经济发展中的成功案例和挑战。

四、总结与评价1. 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强调非洲的文化多样性和人文特色。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非洲地理知识竞赛。

初中地理走进非洲教案

初中地理走进非洲教案

初中地理走进非洲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非洲的气候特点,理解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

3. 了解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认识非洲面临的环境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对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非洲气候特点的理解,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教学准备:非洲地图、气候分布图、经济发展数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非洲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

2. 提问:非洲是什么时候被欧洲殖民者发现的?目的是什么?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非洲的基本概况:面积、人口、国家数量等。

2. 非洲的气候特点: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3. 非洲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农业资源等。

4. 非洲的经济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5. 非洲的环境问题: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以尼罗河和刚果河为例,分析非洲河流的水文特征。

2. 以南非和尼日利亚为例,分析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非洲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何影响经济发展?2. 分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2.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案例、讨论问题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现象分析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 精品教案(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 精品教案(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承转]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国家积重难返,贫困像恶魔一样笼罩着他们的生活。据世界银行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却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贫困加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造成的。
[板书]人口、资源、环境
[提问]请大家把非洲发展中的上述环节填入图中。
[讨论](略)
[提问]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
[学生]发展本区的民族工业,减少对工业品的进口;联合、团结、协作,发挥本区的资源优势,形成OPC一样的资源输出组织,保障各国的基本利益;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推广新品种的种植,解决粮食问题。
[小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部分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发展的危机,并为此做出努力,例如:科特迪瓦的很多做法就和我们同学想到一块儿去了,而且成为本区发展比较快的国家。
[活动]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贸易。学习小组内的3—4人代表其他国家;学习小组内的1—2人代表加纳。
[教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在模拟加纳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外贸贸易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各小组汇报(略)
[引申]这些问题说明像加纳这样的单一经济对自身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
[讲述]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的恶果。
展示非洲国家和地区图
[学生]找出主要的国家:尼日利亚,几内亚,刚果,赞比亚,南非等。
[教师]这里很早就沦为欧洲殖民者的殖民地,二战以前,只有本区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独立国家,现在都已经独立。
[承转]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和我们的新朋友一起生活在哪里。有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上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2《非洲》全章节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2《非洲》全章节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6.2《非洲》全章节教案§1.2非洲(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民族特征;从历史原因和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陆这一现象来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图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图片的能力,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平等观。

教学方法:启发性讨论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程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

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在黑板上写:㈠国家最多的大洲二、讲授新课使学生更熟悉分析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掌握阅读地图和学习地理的方法。

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北部被地中海与欧洲隔开,直布罗陀海峡东北部被苏伊士运河、红海、东部的印度洋、南部的大洋洲和南极洲与亚洲隔开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经纬位置:最北端在30世纪的北部,最南端在30世纪的南部。

赤道、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都经过非洲。

最东端位于50oe的东部,最西端位于20oE的左右半球: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民族斗争的历史,重点关注世界上国家数量最多的大陆。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学生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我总结。

初中地理非洲概述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概述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概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

3. 理解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其面临的环境问题。

4. 提高学生对非洲地理特色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教学难点:非洲的地形、气候和环境问题。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PPT等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非洲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2. 提问:你们对非洲有哪些了解?非洲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 请学生阅读课本,了解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非洲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原、盆地、山脉等。

2. 讲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3. 讲解非洲的植被特点,包括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

4. 讲解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农业、矿产资源、旅游业等。

5. 讲解非洲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

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环境问题,讨论非洲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地图阅读和分析1. 引导学生阅读非洲地图,指出非洲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等。

2. 学生分析非洲的河流流向和水文特征,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

2. 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绘制一幅非洲地图,标注出非洲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等。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非洲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地图阅读等方式,使学生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对于非洲的环境问题,应引导学生关注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人教版

初中地理非洲教案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

2. 了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3. 掌握非洲的经济特点,包括农业、矿产资源、旅游业等。

4. 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能够分析非洲的地理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非洲的经济特点。

教学难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非洲的经济特点的背后的原因。

教学准备:非洲地图、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非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提问学生对非洲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

2. 让学生结合教材插图,观察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人口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非洲的基本情况。

2. 讲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分析其成因。

3. 讲解非洲的经济特点,包括农业、矿产资源、旅游业等,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插图,分析非洲的地理分布特点。

2.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有关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非洲的基本情况的掌握。

2. 提问学生对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的理解。

二、课堂讲解1. 讲解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

2. 讲解非洲的经济特点的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发展现状。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插图,分析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成因。

2.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有关非洲的经济特点的问题。

四、总结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非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点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非洲的发展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初中地理手写教案非洲

初中地理手写教案非洲

初中地理手写教案非洲教学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概况。

2. 掌握非洲的自然资源、气候类型、经济发展状况。

3. 了解非洲的主要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特征。

4. 认识非洲的文化、宗教、语言等人文特点。

教学重点: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类型、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特征、人文特点。

教学难点:非洲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状况、人文特点的具体理解。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非洲地图,让学生对非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提问:非洲是地球上哪个洲?它的地理位置如何?二、非洲的基本概况(10分钟)1. 介绍非洲的面积、人口等基本数据。

2. 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海陆位置等。

三、非洲的自然资源(10分钟)1. 介绍非洲的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等。

2. 分析非洲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四、非洲的气候类型(10分钟)1. 讲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等。

2. 分析非洲气候对农业、人口、经济的影响。

五、非洲的经济发展状况(10分钟)1. 介绍非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包括殖民时期、独立后时期等。

2. 分析非洲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国际贸易等。

六、非洲的地理特征(10分钟)1. 讲解非洲的主要河流、湖泊、山脉等地理特征。

2. 分析非洲地理特征对农业、交通、人口分布的影响。

七、非洲的人文特点(10分钟)1. 介绍非洲的文化、宗教、语言等人文特点。

2. 分析非洲人文特点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

八、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非洲的地理、经济、人文特点。

2. 提问:非洲面临着哪些发展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非洲的历史、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情况。

2. 组织一次非洲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非洲。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类型、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特征、人文特点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非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初中地理试讲教案非洲

初中地理试讲教案非洲

初中地理试讲教案非洲课程目标:1. 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类型。

2. 掌握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3. 了解非洲的人口、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

4.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 非洲的气候类型和自然环境。

3. 非洲的人口、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

教学难点:1. 非洲的气候类型和自然环境的分布。

2. 非洲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材《非洲》相关内容。

2. 非洲地图、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

3. 非洲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数据。

4. 相关视频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非洲的自然景观和动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非洲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和指导。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海陆位置等。

2. 讲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包括高原、山脉、平原等。

3. 讲解非洲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沙漠等。

4. 讲解非洲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非洲的人口、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和指导。

五、地图阅读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非洲地图、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观察和分析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

2.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和自然环境。

2. 强调非洲的人口、经济发展和主要城市的特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绘制非洲地图,标注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

2.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非洲的短文,内容包括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和自然环境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和地图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了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类型和自然环境。

初中地理非洲复习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复习教案

初中地理非洲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了解非洲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和人文风情。

3. 提高学生对非洲大陆的整体认识和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非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3. 非洲的经济发展和人文风情。

教学难点:1.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理解。

2. 非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的掌握。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非洲地图。

3. 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非洲的地理位置,即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东临印度洋,面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2. 提问学生关于非洲的地形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500-1000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二、非洲的气候特点(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非洲的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即以热带为主的气候,非洲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2. 提问学生关于非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气候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

三、非洲的自然资源(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非洲的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自然资源特点,如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湾的铝土,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赞比亚的铜矿等。

2. 提问学生关于非洲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自然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的美誉。

四、非洲的经济发展(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非洲的经济发展情况,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经济发展现状,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2. 提问学生关于非洲的经济发展,引导学生思考非洲的经济正在不断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五、非洲的人文风情(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非洲的人文风情,引导学生了解非洲的文化、风俗、艺术等。

幼儿园非洲动物大迁徙教案

幼儿园非洲动物大迁徙教案

幼儿园非洲动物大迁徙教案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包括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让幼儿了解大迁徙的概念和原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学习非洲动物1.熊猫的介绍:老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图册向幼儿展示各种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例如狮子、斑马、大象、长颈鹿等,介绍它们的习性和特点。

然后,老师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动物,例如狮子,深入介绍它的生活方式,食物来源等,让幼儿了解这种动物的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

2.制作非洲动物:给幼儿提供各种彩色纸张和制作材料,让幼儿自行制作自己心目中的非洲动物。

老师可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各种动物的细节,例如斑马的条纹,狮子的鬃毛等等。

学习大迁徙1.大迁徙的介绍: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等资料,让幼儿了解非洲的大迁徙现象,介绍其原因和规律。

2.模拟大迁徙:老师可以让幼儿在教室里模拟大迁徙的过程。

先将红色毛毯(代表狗熊群)和蓝色毛毯(代表金丝猴群)铺在教室地上作为障碍物,然后让幼儿分成两组(狗熊组和金丝猴组),并给每组指派一个领队。

领队需要带领自己组的成员从教室的一端走到另一端,遇到毛毯障碍物时需要绕过去,最先走到终点的组获胜。

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建立非洲动物的基本认识。

2.让幼儿了解大迁徙的概念和原因。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用幼儿易理解的语言介绍复杂的大迁徙现象。

2.如何让幼儿对非洲草原上的动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上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具,向幼儿介绍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和大迁徙现象。

2.互动法:与幼儿开展问答环节和互动游戏,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点,并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评价1.对幼儿了解非洲动物和大迁徙的掌握程度。

2.幼儿制作非洲动物的灵活度和创意水平。

3.幼儿参与大迁徙的热情和团队协作能力。

非洲教案人教版本

非洲教案人教版本

非洲教案人教版本教案标题:探索非洲文化——非洲教案(人教版本)教案目标:1. 了解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人口、语言和宗教等基本情况。

2. 了解非洲的自然环境、动植物资源和气候特点。

3. 了解非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

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教学内容:1. 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

3. 非洲的气候特点和季风气候。

4. 非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10分钟)通过展示非洲地图和一些非洲国家的图片,引起学生对非洲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非洲的了解程度,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Step 2: 探索非洲大陆(20分钟)教师通过投影或展示非洲地图,向学生介绍非洲大陆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包括人口、语言和宗教等。

学生可以利用教材或互联网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了解。

Step 3: 探索非洲的自然环境(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非洲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资源,包括非洲的草原、沙漠、丛林等。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来感受非洲的自然美景。

Step 4: 探索非洲的气候特点(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非洲的气候特点,特别是季风气候对非洲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气象数据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图来理解非洲的气候现象。

Step 5: 探索非洲的传统文化(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非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包括非洲的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艺等。

学生可以学习一些非洲的传统舞蹈动作或尝试制作非洲风格的手工艺品。

Step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学生的作品或成果。

鼓励学生分享对非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资源:1. 非洲地图和国家图片。

2. 图书或互联网资源关于非洲的介绍和图片。

3. 非洲气候分布图和气象数据。

4. 非洲传统艺术品、音乐和舞蹈视频。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非洲欢迎你教案

非洲欢迎你教案

非洲欢迎你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非洲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非洲的兴趣和好感,消除可能存在的误解和偏见。

3、引导学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增强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介绍非洲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2)讲解非洲多样的民族文化、传统艺术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非洲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

(2)引导学生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非洲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非洲的相关知识。

2、多媒体展示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非洲的魅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非洲的看法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1)展示一张非洲地图,提问学生对非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2)播放一段非洲鼓乐表演的视频,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兴趣。

2、非洲的地理概况(15 分钟)(1)利用地图和图片,介绍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如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2)讲解非洲的气候类型,以及其对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非洲的动植物资源(15 分钟)(1)展示非洲的野生动物图片,如狮子、长颈鹿、大象等,介绍非洲丰富的动物种类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2)讲述一些关于保护非洲野生动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非洲的文化(20 分钟)(1)介绍非洲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木雕、面具、岩画等,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讲解非洲的音乐和舞蹈,如非洲鼓、部落舞蹈等,让学生感受其强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分享非洲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如开斋节、火把节等,增进学生对非洲文化多样性的了解。

5、非洲的历史(15 分钟)(1)简要讲述非洲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努比亚文明等。

(2)探讨非洲在近代所遭受的殖民统治以及其为争取独立和自由所做出的努力。

盘县水塘镇中学《非洲》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盘县水塘镇中学《非洲》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非洲》教学设计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盘县水塘镇中学肖玉佳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国家最多的大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的气候;丰饶的资源;亟待发展的经济。

学生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新认识的课程,学生对这门课程还比较陌生,如何把握住?感兴趣是最主要的学习动力,我们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借助图像,以图激趣,既能加深学生对新课的印象,又使课堂教学过程自然流畅,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

设计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设计《非洲》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将图像与课文相结合,形成文图结合知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与学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地图,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了解非洲政治地图的演变。

②通过对地形图及各种气候图的判读,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和地形区的分布及气候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③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和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④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

2、过程与方法:①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有关非洲的地理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②充分运用每幅地图,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得大量的地理信息,进一步探究其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使学生掌握非洲海陆轮廓的特征以及非洲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教学难点: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非洲以热带为主的炎热气候。

教学策略与手段:①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中的地图、图片、图表,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训练。

②充分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③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利用原有的学习方法、地理概念、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和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非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图,非洲地形图以及非洲气候图,收集有关非洲的资源、图片资料。

非洲部落美术特征教案

非洲部落美术特征教案

非洲部落美术特征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非洲部落美术特征教案目标:1. 了解非洲部落美术的特征和文化背景。

2. 探索非洲部落美术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非洲部落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跨文化艺术的理解和尊重。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非洲部落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非洲部落艺术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非洲部落艺术的了解和印象,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非洲部落美术的背景和特征,包括使用的材料、形式、主题和符号等。

2. 解释非洲部落美术的文化意义,如宗教、仪式、社会地位等。

3. 展示不同非洲部落美术作品的例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活动实践(30分钟):1. 分发素描纸和铅笔,让学生选择一个非洲部落艺术的图案或符号进行绘制。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选择的图案或符号的意义,并在绘画中表达出来。

3. 鼓励学生使用非洲部落艺术的特征和风格进行创作,如使用简化的几何形状、鲜艳的颜色等。

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他们的创作灵感和意义。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讨论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3. 引导学生思考非洲部落美术对他们的艺术创作和文化理解的影响。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非洲部落美术的重要性和影响。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跨文化艺术,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教学资源:1. 非洲部落美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

2. 素描纸和铅笔。

3. 学生创作的非洲部落美术作品展示区。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活动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和创作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展示和讨论环节中对非洲部落美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艺术家或非洲文化专家进行讲座或工作坊,深入探讨非洲部落美术的更多细节和背景。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艺术展览或博物馆,进一步了解非洲部落美术和其他跨文化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
教学目标
1、非洲的地理位置、海陆轮廓与主要地形区
2、非洲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3、非洲的主要河流、湖泊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4、非洲的居民、经济特征及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非洲南北对称的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非洲的经济特征及环境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大体位于20ºW一40ºE及40ºN一30ºS之间),
赤道和20ºE从中间穿过。

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
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高原大陆”
1)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
2)地形:以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等
3)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死海附近,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

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下陷形成的
2、气候-------“热带大陆”
a、炎热: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自20度以上
b、气候南北对称:以赤道为中轴,气候带向南北两个方向,
分别四由热带雨林气候依次递变为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思考讨论】
★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提示:赤道地区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气流上升,终年降水丰沛,因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但位于赤道的东非高原,因地势较高,气温大大降低,上升气
流减弱,降水量减少,因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水文
1)河流: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2)湖泊:坦葛尼喀湖、维多利亚湖
4、资源------------“富饶大陆”
1)矿产资源:
北非的埃及、利比亚和阿尔及利亚盛产石油;
摩洛哥出产硝酸盐、磷酸盐、铁;
几内亚出产铝土矿;
南非、刚果金盛产金刚石;
南部的赞比亚是非洲出口铜矿最多的国家,
南非的矿产丰富,锰、金、铬位居世界前列
2)动植物资源:
埃及还出产长绒棉
中部非洲的喀麦隆、乍得、刚果金出产珍贵木材(乌木、红木、西班牙衫)
三、人文地理特征
1、黑种人的故乡:“黑非洲”之称
2、经济:南北差距较大,北非经济相对发达、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单一商品经济”明

3、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四、埃及
1、位置和领土: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在苏伊士运河以东),也是埃及领土;
埃及面积:100.15万km²,90%
...
...是沙漠
2、人口城市:主要集中于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开罗在尼罗河三角
洲顶端,是阿拉伯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城市,亚历山大是地中海边的重要海港
3、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4、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5、经济:传统出口商品长绒棉(有利条件:光热充足、灌溉水源便利、土壤肥沃、劳动
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
种优良、市场广),
现在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旅游收入
[注意]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
[注意]中东问题:领土、石油、水源、宗教、外国势力插手等。

中东问题:一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二是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

地理背景:
①生存环境恶劣。

以高原为主的地形阻碍了交通的发展
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五海三洲两洋之地;
③民族、宗教矛盾突出,有时还非常尖锐;
④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各国的致富之宝,也是大国争夺、控制的主要目标之一;
⑤水资源危机成为中东地区新一轮矛盾和冲突的导火线,水源问题也是巴以冲突的主要
原因。

水源问题还表现在阿拉伯国家内部,最大的问题出现在幼发拉底河的水源之争上。

⑥土地之争之中东问题焦点之一。

五、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自然环境:
1)地形:高原为主(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东部高原上有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盆地凹陷形成。

2)气候:炎热多雨热带大陆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
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2、人文:
1)黑种人故乡:90%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2)政治地图的变化:二战前非洲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现在都已独立
3)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许多国家发挥各自在矿产、森林、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方面的优势,生产一两种工业发达国家需要的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用于出口作为本国经济的支柱。

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约翰内斯堡是该国最大城市和采金中心
4)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之首,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长速度,人均量各洲最低
粮食:中非、西非、东非缺粮最为严重
环境:人们为了生存,采取了滥砍、乱垦、乱牧,致使环境恶化
解决途径: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民族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