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培养技巧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培养技巧高中物理学习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许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遇到困难,无法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学习物理,下面将介绍几种思维培养技巧。
一、培养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逻辑,准确分析问题。
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培养和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导图的练习来提高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解答物理题目时,可以先用思维导图列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然后进行逻辑推理,找到解题方法。
二、注重实践与动手能力物理学习是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学科,学生应注重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做实验、观察现象以及进行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提高对物理现象的感知。
三、注重思维习惯的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物理学习至关重要。
学生应注重养成一些好习惯,如主动思考、善于发问、善于总结等。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做思维实验,通过自主解题,开展思维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力。
同时,在遇到难题时,要敢于发问,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四、培养数学思维物理学习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应注重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包括抽象思维、推理思维、严密性思维等。
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应注重与数学的结合,学会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
此外,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应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进行简化和近似处理,提高解题效率。
五、注重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物理学习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应注重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物理书籍、参加实验室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等方式,培养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原理,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培养技巧包括培养逻辑思维、注重实践与动手能力、养成思维习惯、培养数学思维以及注重探究学习和实践能力。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高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种角度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浅析。
其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通过讲解物理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生动的实验、图表、模型等方式展现物理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分析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物理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三,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只有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作用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应更加注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其中知识点较为难懂,难度相对较高,所包含的知识也比较丰富。
因此,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
本次就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当中,有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式进行以下分析。
标签:高中物理学科;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效率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更加注重知识的推导过程,以及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之后,可以有效应用。
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性差异,以及学生对于事物的整体认知,导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每个学生不同的抽象思维能力,会对他们的整体学习状况有很多影响,所以在高中阶段进行物理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比较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物理学科是一门具有更多抽象性知识的学科,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一些事物探究,了解物质的基本结构以及相关规律。
并且让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就是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探究,了解事物的内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物理规律。
由于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所接触的探究对象都是物理事物,这就要求学生在物理学和学习过程当中应该对物理事物有一个初步理解,并且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意识。
在学习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究以及学习,将自己的感性认知逐渐转化为理性认知。
通过物理教学的思维材料,可以将物理思维能力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物理抽象、物理形象、物理直觉等思维。
二、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当中,有效提升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式(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让学生对事物有直观形象的认知在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当中,三种思维方式之间联系紧密,在相互制约中,共同促进。
高中时期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过渡阶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提升学生对于物理事物的直观认识和形象认知。
浅谈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方式
浅谈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方式物理思维是指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
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将来的科学研究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及方式进行浅谈。
1.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物理思维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使学生知道如何将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能够领会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价值。
通过学习物理科学,可以让学生学会合理的质疑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物理思维的特点是从具体到抽象,从表面现象到深层次的规律,不仅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把握物理概念的方式。
学生通过物理思维的训练,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
4.促进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高物理思维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开发出更多新颖的解题方法和探索途径,促进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打好基础。
1.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物理思维方法找寻解决问题的线索,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举例说明在物理问题的解决中,通过举例说明家庭、社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手段,可以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物理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物理概念和规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规律和应用物理思维的方法。
4.巧妙引导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去推导和探究物理问题,如通过巧妙引导让学生提出各种猜测,进而验证是否正确。
综上所述,物理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促进学生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李衣康(重庆市永川萱花中学校)摘要 以高考试题为例,阐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发散理解物理规律、善于构建物理模型和破除常规,创新解答等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能力物理创新思维是在已有物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事实中形成新概念、建立新规律、完成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对学生而言,物理创新思维主要指对学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不涉及社会和科学价值的创新思维。
学生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方法等,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思维。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是不可企及的设想,而是切实可行的。
下文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阐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发散理解物理规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
学生的思维里充满着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其创造的源泉;而高中物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材料。
教师要挖掘这些材料丰富的内涵,发散理解物理规律,促进学生进行知识创新,顺利解答物理问题。
例1 (1999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第15题)图1中A 、B 、C 、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5=A U V 、3=B U V 、3-=C U V ,由此可得D 点电势D U = V 。
分析与解答 本题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并不陌生,通常根据匀强电场的特点求解。
方法1 根据匀强电场的特点,沿不平行等势面的任一直线,电势差与距离成正比。
利用AB 、BC 和AC 两点间的电势差在AB 、BC 和AC 连线上找出电势相等的点,作出等势线,从而求出D 点的电势。
即由题意知A 、C 间电势差为18V ,连接AC ,并将AC 线段等分为三段,如图2所示,则每段两端点的电势差均为6V ,即6=FC U V,又因6=BC U V ,所以B 、F 两点为等电势点,电势均为3V ;同理也可判断出D 、E 两点为等电势点,电势均为9V 。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思维与思考能力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思维与思考能力高中物理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思考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思维是指遵循科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思考能力不仅有助于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观察与实验物理学习中,观察和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观察现象、收集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出物理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光学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规律和折射现象。
通过设计实验和观察现象,学生可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验证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推理与证明物理学习中,推理与证明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逻辑推理与证明过程,学生可以从物理原理出发,合理地进行分析和论证。
例如,在学习力学时,学生可以运用牛顿定律进行物体运动的分析与推理。
通过构建物理模型,进行力学计算和逻辑推理,学生能够掌握物体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和推理能力。
三、问题解决与创新物理学习中,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关键所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电磁学时,学生可能遇到如何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的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思维方法与策略除了物理知识的学习外,物理学习还需要学生掌握一些科学思维方法和解题策略。
例如,在学习电路时,学生需要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和策略,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题思路。
总结起来,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思维和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与实验、推理与证明、问题解决与创新以及思维方法与策略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物理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出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推理和论证来提高其思维能力。
实验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学生思维方法、逻辑思维能力、实验科学精神、物理知识、问题解决、探索、综合运用、教学手段、思维能力、重要任务。
1. 引言1.1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重要性物理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界规律的科学,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起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知识体系。
只有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物理学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除了逻辑思维能力,物理学还要求学生具备实验科学精神。
实验是物理学中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和探索物理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其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提升其实验科学精神。
高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科学精神,引导他们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促进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逻辑思维是指按照规律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一种思维方式,是科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基础。
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测评及培养策略
01
02
03
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相关 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 动思考,激发学生对物理 知识的探究欲望。
启发式教学
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物 理规律,培养科学思维能 力。
小组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 习,通过讨论交流,培养 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
总结词
实验操作评价是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操作表现,来评价其物理科 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
详细描述
实验操作评价包括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执行以 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能够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03
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
优秀学生案例
总结词
具备扎实的物理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详细描述
这类学生对物理概念、公式和定理有深刻的理解,能够准确 判断问题类型,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并给出正确的解答。在 解决复杂问题时,他们能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展现出较 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进步学生案例
总结词
在物理科学思维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升,逐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 测评及培养策略
汇报人: 2023-12-26
目录
• 引言 • 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测评
方法 • 高中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
策略 • 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的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引言
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促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01
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工作中
详细描述
这类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难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他们可能在物理学习中缺乏 有效的学习方法,或者对物理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教师需要给予这类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通过 个性化辅导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物理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尝试独立地解决问题和实验,学生可以自主提出新的问题、寻求答案,并从中发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潜力。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创造性思维的激发1. 激发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学生探究问题时,要强调问题的疑点和未知领域,使学生对问题的了解更加深入。
可先利用实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进行磁力线实验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铁屑会沿着磁力线排列?这个现象有什么用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并无标准答案,学生可以自由思考。
在物理学习中,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物理学有什么应用?或者是举个例子: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涉及化学变化?这些开放性问题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重点在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索和创造性思考。
3. 众筹问题众筹问题推动学生协作,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支持。
例如,可以组成研究小组,一起探究研究课题,经过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相互协调,提出有价值的见解,将个人的思考和经验与他人分享并提升创造性思维。
1. 打破传统思维束缚要想创造性思维通常要打破常规方式,采用非常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意思考。
例如,让学生看到事物不只有表面的意义,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冰山的实际大小,研究表面的形态和密度,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思考。
2. 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石,观察经验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寻找有趣的物体、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现象,并进行积极的观察和分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帮助学生想象不同的可能性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3.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探索灵活的课堂安排和自由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学生自行选择或组织学习方式的机会,建议发起社区学习小组,或设计不同课堂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自由发挥。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探究和解决物理问题时所展现的独立、灵活、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学生往往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当今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帮助他们在未来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出新颖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具备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应该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导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目前,高中物理教学主要集中在传授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上,很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以讲解教科书内容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机会。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往往只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点,缺乏对物理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解决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的内容繁杂,学生常常感到学习负担沉重,缺乏动力和兴趣。
加上目前社会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更倾向于投入到应试备考中,而忽视了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需要改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物理问题的本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术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2.2 2. 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方法
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方法物理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而问题解决方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复杂的物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如何培养逻辑思维,并提供一些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一、培养逻辑思维1. 基础理论的学习高中物理学习的第一步是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物理学习的基石,学生应该通过阅读教科书、参加课堂讨论等方式来学习和理解物理概念。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辨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培养逻辑思维。
2. 实验和观察实验和观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通过亲身经验来观察和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从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认识。
3. 做题和讨论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做题和讨论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
学生应该多做习题,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同时,在讨论中,学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思路,分享解题方法,相互启发和促进。
二、问题解决方法1. 理清问题在解决物理问题之前,首先要理清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学生应该仔细阅读问题,理解问题背景和问题的要求,明确所需求的未知量,并分析给出的已知条件。
通过理清问题,可以更好地制定解题策略和思路。
2. 寻找适当的理论在物理问题中,适当的理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学生应该根据已知条件和所需求的未知量,选择适当的物理理论和公式。
通过将问题与相关的物理理论对应起来,能够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应用计算方法在解决物理问题时,计算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如代入公式计算、单位换算等。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合理性,避免粗心导致计算错误。
4. 检查答案解决物理问题后,学生应该对答案进行检查。
检查答案的目的是验证解答的正确性,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错误。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汇报人:2023-12-11•引言•科学思维概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目录•教学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01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思维能力成为了当代社会人才必备的素质。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背景研究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方法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分析,以及对课堂实践的观察,总结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02科学思维概述科学思维是建立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实证、严谨、量化、可重复等原则。
科学思维不是随机、散乱的思考,而是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系统思考。
科学思维强调实证证据,所有的结论都需要经过实验或观察来验证。
科学思维强调推理的逻辑性,结论需要符合逻辑原则。
科学思维鼓励创新,不断提出新的假设和猜想,并通过实证来验证。
系统性实证性逻辑性创新性科学思维是探索自然规律的基础,通过实证和逻辑推理来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和本质。
探索自然规律科学思维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促进科技发展科学思维可以提高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鼓励人们不断提出新的假设和猜想,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思维的重要性03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结合生活实例巧设悬念创设实验情境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思维活跃性。
高中物理学习如何培养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
高中物理学习如何培养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高中物理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关键阶段。
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学习、实验实践和问题解决三个方面探讨高中物理学习如何培养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
一、理论学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理论知识是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来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理论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逻辑性和分析性的经典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比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如何确定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实践实验实践是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探索规律。
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实验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遵循实验规则,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工具。
同时,他们还需要搜集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解释。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地锻炼和培养。
三、问题解决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问题解决也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解答。
比如,在学习光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太阳在日出和日落时是红色的?学生需要运用光学原理和观察现象,进行推理和分析,最终给出合理的解答。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大总结: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实践和问题解决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高中阶段感到最难学的科目就是物理,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害怕物理而被迫放弃报考理科。
那么物理真的那么难学吗?其实不是这样的。
学生学不好物理的真正原因我觉得是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
随着思维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物理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物理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要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
高中物理实际上还是和初中物理一样在研究力、热、电、光、原子和原子核等物理现象,而物理概念是这些现象中某一类的共同本质属性的反映,物理规律是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到的。
因此,重视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抓住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引入"和"推导"。
引入不当、推导呆板、僵化,就可能变为老师武断地把学生往前"拖","拖不动就可能抱着学生或背着学生"走",从而使学生变为死记结论。
所以"引入"和"推导"不是看老师说了多少,而是看是否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
如果老师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引入和推导,则"话不多"而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在平常的物理教学中,有的东西学生比较熟悉,也很容易理解。
比如说重力场,学生天天感受重力的作用,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些问题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对于电场和磁场这些东西,因为平时接触的不多,所以对于电势、电势差这些概念的学习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困难。
这时候教师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张开抽象思维能力的翅膀,让学生想象一个带电小球在电场中的运动和就和一个人在重力场中的运动一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电势就象重力场中的高度,电势差就象重力场中高度差。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具备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方法,善于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思维能力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素质。
而高中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正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高中物理课程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和观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物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理。
这种实践性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2. 培养物理问题解决能力高中物理课程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会使用物理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更要学会进行思考和总结,这些都是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物理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解释和描述自然现象是物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中物理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建立物理模型来解释和描述各种物理现象,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1. 提倡探究精神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讨会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发现物理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和观察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需要学会对所学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浅谈高中物理新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高中物理新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高中物理创新思维含义及意义物理创新思维,指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新奇性、独创性及价值性的物理思维活动。
这里所说的物理创新思维标准,对于研究和学习物理的不同层次的主体来说是不同的。
对于高中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活动建立某种物理概念,形成某种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中,运用某种新方法等等,都可称为创新思维。
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创新思维与创新活动相联系,是最具活力和价值的思维,因此成为创新能力的核心。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深刻意义。
二、高中学生创新思维的特点由于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高中生创新思维有其自身表现特点:一是创新思维多处于初级层次,表现为类创造力和潜创造力。
二是创新思维成果多倾向于新颖性,个人价值成分高于社会价值成分。
三是创新思维绝非少数聪明学生的“专利”。
四是不同年龄段及同一年龄段不同学生个体间,创新思维能力存在很大差异。
三、关于高中物理创新思维的培养的探讨培养学习兴趣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思维,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在课堂内容的引题设计中,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提出某些与实际生活相关,易引起错觉或疑问的现象或问题,引发学生探求根源的冲动。
例如在高一物理关于摩擦力的章节学习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设想踩到西瓜皮后的情景,进而让学生分析行走中的人前后脚所受摩擦力方向有何不同。
带着对问题的思考,教师开始讲课,在讲解中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最终圆满解开课堂开始时设下的疑问。
(二)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1.应用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合理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索动力。
通过对学生逆向思维的引导,更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在做练习题时分析思路也更容易展开。
下面以《曲线运动》的学习来说明:课堂引题的逆向思维教师:同学们已学过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沿直线运动,将会做什么运动?学生:曲线运动。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不仅为学生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而且还为学生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其中科学思维能力占据着核心地位。
下面将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理解科学思维的概念科学思维是一种系统的思考方式,它包括分析、综合、归纳和推理等多种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强调对事物关系、过程和规律等方面的深刻理解,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事物本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培养分析能力在学习高中物理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分析物理问题,理解各个物理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学生还可以通过练习物理公式推导和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综合能力是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一定的思考模式,从而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系统化。
高中物理教学往往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学生需要将这些知识加以整合,从而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物理问题。
在物理学中,归纳能力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和原理,并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学生需要通过课堂讨论、实验等方式,加强对物理知识的归纳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
推理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常进行逻辑推理,并从实践中发现和纠正推理过程中的各种偏差,从而更好地应用推理能力。
三、建立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发现物理问题的乐趣,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二)建立知识结构建立发散性、全面性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体系化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和问题。
(三)开展实验课程通过设立多种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实验,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和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四)加强实践课程高中物理应用广泛,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和社会中的实践活动,了解和应用实际的物理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
变“囧图”为“通途”——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活 地 联 想变 换 , 才能 找 到 解决 问题 方 法 。 因此 , 要 引 导 学 生把 握 知 识 的 内涵 , 全 面分 析 具 体 问题 。 例如 : 在 牛 顿定 律 中有F = m a . 这 是对 质 点 的某 一 时刻 而 言 的 。 根 据 定 律与 有 关 力 、 质量 、 加 速 度的概念 , 运用牛顿定律 , 首 先 要 明 确研 究 的 对 象 是 哪 一 物 体 或 一组 物 体 , 把 它们 看 成一 个 质 点 。 质 点 明确 了 , 才 能 确定 质 量 m, 才 能 分析 清 楚 加速 度a 与受 力F 。 对质 点 的 受力 分 析 与加 速 分 析 除 了 根据 力 是 物 体 间相 互 作 用 、 弹力 、 摩擦 力 、 电场力 、 安 培 力、 洛 仑 磁 力公 尺 与 加 速 度定 义 、 运 动 学 公 式外 , 在很 多 问 题 中 还 需要 把 力 与加 速 度结 合 起 来综 合 分 析 . 这样 才 能灵 活 运 用 四、 以综 合 为 前 提 。 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 客 观事 物 的 整体 与部 分 的关 系 ,让 运用 分 析 解 决 物 理 问 题 不 仅 成 为一 种 可 能 , 而且 已经 成 为 现 实 。 综 合 就 是 把 事 物 各 个 部分 、 侧面与综合的基础 , 分 析 以综 合 为前 提 。 掌握 分 析 与 综 合 的方 法 , 训练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 提 高分 析 与综 合 的 能力 , 是 高 中 物 理科 学方 法 教 育 的主 要 内容 。 我 们 应 该 重视 对 学 生 进 行分 析 与综 合 思维 方 法 的训 练 例 如 : 在教学“ 欧 姆 定 律” 时, 为 了探 索 电流 、 电压 、 电 阻这 三个 相互 关 联 的 物 理 量 之 间 的关 系 , 采 取 先 分 析后 综 合 的思 维 方 法 。 先 保 持 其 中一 个 物 理 量不 变 , 再研究其与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 保 持 另 外 个物 理 量 不 变 , 研 究剩 余 两 个 物 理 量 之 间 的 变化 关 系 。 通 过 实验最后得 出 : 保 持 电 阻不 变 时 , 电流跟 电压成正 比; 保 持 电 压 不变 时 , 电 流 跟 电 阻 成 反 比结 论 的 基 础 上 , 再 综 合 得 出 了 欧 姆 定律 。 在教学中 . 我 们 应 该 充 分认 识 到 引 导 学 生 领 会 探 索 电 流、 电压 、 电阻三者变化关系 的思维方法 , 这 比让 学 生 知 道 欧 姆 定 律 的结 论 更 重 要 。 五、 实施变式教学 。 培 养 学 生 聚 合 思维 能 力 所 谓 聚合 思 维 就 是 由 多 到一 的思 维 。它 是 以某 个 思考 对 象 为 中心 ,把 问题 所 提 供 的 与从 大 脑 中提 取 出来 的信 息 集 中 到 一起 , 通过人的直觉判断 , 选 择 出解 决 问题 的最 好 方 法 。 物 理 教学 中聚 合 思 维 的一 种 典 型 体 现 就 是 “ 多题归一” 的 变式 教 学 。 所 谓 多题 归 一 , 就是把多个表面不同 , 但 实质相同的题 目 划归成一类 , 找 出其 中 的共 同 特 点 , 用 同一 个 物 理 规 律 解 决 。 即 多个 题 目多种 物 理 情 境 , 解 答 所 用 的 物 理 规 律 相 同。 这 样 , 就认 识 了一 类 物 理 现 象 中 的共 同规 律 。 多题 归一 可 以 达 到 触 类 旁通 的教 学 效 果 , 即学 生 一 旦 掌 握 了 一类 问题 的一 般 特 点 后, 就能够从这个一般的特点出发 , 解 决 新 遇 到 的 同类 或相 似 类 别 的 问题 。 在 教学 过 程 中有 很 多 大 家 都 比较熟 悉 的例 子 。 例 如: 人船模型 、 弹簧 模 型 、 平抛 模 型 等 。 物 理学 中 的 聚合 思 维 是 种 异 中求 同 的思 维 。 它 通 过 不 同问 题 进 行 相 似 比较 . 透 过 不 同 事 物 表现 上 的差 异 , 揭 示 它 们 内在 的 相 似 , 促使 学 生 思 维 主 体 把 知识 从 低 层 次 的 概括 上 升 为 高 层 次 的概 括 ,从 而 把 不 同 的 问题 联 系 到一 起 。 总之 , 学 生 思 维 能 力 的 培 养 是 教 师 在 教 学 中需 要 注 重 的 。 学 生思 维 能 力 的 培养 应 该 贯 穿 于 素 质教 育 中 ,然 而 在 实 际 教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1. 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高中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知识与能力的结合,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物理知识是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则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础。
2. 科学精神的培养高中物理课程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观察力、实验探究能力、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态度等。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3.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高中物理课程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物理知识,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实践活动应该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1. 提高问题意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高问题意识。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2. 锻炼观察能力观察是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的基础,教师应该通过物理实验和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让他们学会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分析,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4.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物理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高中物理教师的角色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应该通过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高中物理教师应该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物理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高中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科学学习素养、科学思维素养、科学态度素养和科学方法素养。
本文主要关注科学思维素养,这是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非常重要。
二、科学思维的含义科学思维是对自然界问题的认知和理解方式,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合理、准确、系统”的思考方式。
它包括了以下几种方式:1. 物理思维:物理思维是基于物理学概念的思考方法,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式。
2. 定量思维:定量思维是为了解决量化问题而采用的思考方式,即将问题的实际情况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
3. 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即空间思维。
它是指利用图形、示意图等来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
4. 模型思维:模型思维是将实际物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获得问题的解。
高中物理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1. 立足实践高中物理授课的重点是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识,强化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进行实验时需要明确实验目标、设计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和总结实验适用规律。
这样的实验环节,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探究物理规律和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培养科学思维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知识讲授,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开始用科学思考问题。
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先进行现象分析,再将现象联系到公式和物理定律上。
通过这种思考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物理问题的本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多角度的理解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多角度的理解,比如通过数学角度、图形角度或实例角度多层次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4. 科学讨论在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和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辉兰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年第03期
【摘要】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例如,向学生解剖问题的实质,利用类比法等有效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从而提升学习物理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3-046-02
引言
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显得的内容多,难度大,灵活性强,因此能力要求也高,尤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笔者通过高一物理的教学发现,刚接触高中物理不久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主的融会贯通的能力,不会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不能真正地把握问题实质。
这也是由于高中物理能力要求高,而学生又没能及时培养较强的思维能力而导致的。
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盲目地讲每一道题,没有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即没有把问题最本质的东西解剖出来。
受力分析、功能问题、复合场等问题,情境抽象,难度逐渐增大,几乎贯穿整个高中物理。
如果没有及时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就会觉得物理越来越难学,越来越害怕物理。
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高中物理。
一、向学生解剖问题的实质,锻炼思维
刚接触高中物理不久的学生,往往不会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不能真正地把握问题实质,结果对问题理解不透彻。
而有些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即没有把问题最本质的东西解剖出来。
如例1:
例1:如图1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 h
B. 1.5h
C. 2h
D. 2.5h
解析:选B. 根据在b落地前,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a、b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3mgh-mgh=12(m+3m)v2v=gh,可求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1.5h.
学生不明白,拉力对小球做功,为什么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为什么在此不考虑内力做的功?这时要向学生把问题解剖:拉力对a做正功Fs,对b做负功-Fs,则对于系统,正功Fs和负功-Fs刚好抵消,拉力做的总功为零,即这道题中内力不做功。
特定的问题,有必要把问题解剖出来分析,学生就会豁然开朗,还让学生把握问题的实质,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理性的层面。
二、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发散思维
学生还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对知识理解不透彻,生搬硬套,结果导致错解。
如例2:
例2:如图2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子弹以初速度v0平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时,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在子弹入射的过程中,木块沿桌面移动的距离为L,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那么在这一过程中()。
A.子弹的机械能减少量fL
B.木块的机械能增加量为fL
C. 子弹和木块整体损失的机械能为fd
D. 子弹和木块整体损失的机械能为f(L+d)
解析:选BC.对木块由动能定理:fL=12Mv2-0可知B对;对子弹由动能定理:-f(L+d)=12mv2-12mv02可知A错;结合面两式,可知子弹和木块整体损失的机械能为fd.
学生可能通过例1,认为系统的内力不做功而导致错解。
有的教师只是这样跟学生解释:因为摩擦生热,会导致机械能损失,内力即摩擦力做功。
但学生还是茫然。
这时应该引导学生对比,例1中,因为小球a和b经过的位移大小相等,才导致拉力做的总功为零。
但例2中,木块和子弹的位移不相等,即木块与子弹有相对位移,对于系统,正功fL和负功-f(L+d)不抵消,功不为零,即例2这道题中不能简单就就认为内力不做功。
还可以比较例3和例4,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物理情境,却也有相同的物理模型。
例3:如图3所示的单摆,摆球质量为m,悬线长为L,将悬线拉至水平然后释放,球经过最低点时,求:
(1)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
(2)小球在最低点时对绳子的拉力。
例4:如图4所示,AB是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A点起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求:
(1)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的速度;
(2)小球在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
三、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活跃思维
思考家狄伯诺说:“你朝一个方向看,看得再努力,也无法看出新方向。
”因此,遇到难题时,要具备活跃的思维,从而找到最佳解决办法。
如整体法与隔离法、类比法、图像法等方法的灵活应用。
下面举几个例子:
1. 类比法在复合场中的应用
例5:如图5所示,固定的半圆弧形光滑轨道置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 中,轨道圆弧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在轨道上的C点恰好处于静止,圆弧半径OC与水平直径AD的夹角为。
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在圆弧轨道上运动时,对轨道的最大压力的大小是多少?
该题可以按照用等效的思想来分析,将小球所处的电场和重力场等效为复合场M,类比在重力场中的物理模型。
如果硬生生地告诉学生解题过程,学生往往接受不了,但通过类比重力场,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同时还让学生提高灵活应用类比法的能力,活跃思维能力。
2.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广泛应用
学生习惯性地对独立的个体分析问题,而有些问题中的包含多个物体,变得非常复杂,但如果能够灵活地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问题就变得很简单。
如例6:
例6:如图6所示,有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细线相连后悬起,并置于水平方向匀强电场中.当两小球都处于平衡时其可能位置是()。
3. 简单快捷的图像法
图像法的特点之一是使物理过程或问题一目了然,物理必修一速度这一节中关于平均速度的问题:
例7: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沿一直线运动,甲物体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2,乙物体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v1不等于v2)甲乙谁会先到达目的地?
这题计算相对冗长,这时图象就显示出了其优势,根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和v-t图象(如图7所示),由于甲乙的位移相等,从而在同一坐标下比较两者的v-t图象可以判断出甲乙运动时间的长短。
[ 参考文献 ]
[1] 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刘力:《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