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 (一)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
知识目标的深度和广度
本节课的知识点较为基础,但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大熊猫的特 点和习性,以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知识目标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的知识点较为独立,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知 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达成情况
能力目标的迁移和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描述大熊猫 的特点和习性,解释其在生态系统中 的作用等。
在《大熊猫》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图片
展示、视频播放等,这些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大熊猫的特点和生
活习性。
0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这些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
课堂参与度。
03
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从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仍需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03
CHAPTER
教学过程反思
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大熊猫》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通过 有趣的导入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地帮助学生达成了学习目标。
适应学科特点
在《大熊猫》一课的教学中,我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了相 应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效地
帮助学生提高了语文素养。
06
CHAPTER
教学评价反思
学生评价
课堂参与度
01
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课堂参与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

国宝大熊猫反思范文

国宝大熊猫反思范文

国宝大熊猫反思范文《国宝大熊猫》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国宝大熊猫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欢!国宝大熊猫反思范文篇1《国宝——大熊猫》一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正是体现了新课改的这一要求,体现了教者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

具体来说,教师采用“读—悟—说”的语文教学模式。

作为一篇说明文,《国宝——大熊猫》一课不象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可读性很强,它只是用说明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动物。

然而教师并没有忽略“读”这一阶段,运用自由朗读、快速浏览、整体阅读等多种读文方法使学生熟悉课文,既有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又有精彩语段的反复体会。

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更正读音,使学生能准确地读准字词。

在“悟”的阶段,教师由课题入手,适时地引导学生抓住教学设计>文章介绍大熊猫的特点——“国宝”二字,进行质疑、解疑。

设计的最后环节让学生介绍大熊猫,为保护大熊猫写标语,写倡议书,正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国宝大熊猫反思范文篇2一年一度的“成长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已经落下帷幕了。

仔细回想自己上课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那些前辈们对自己的教诲,我至今还深受启发。

以后我得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二是对学生的引导所进行的问题设计要非常明确。

今天课堂之上,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学生对我提出的两个问题都能够按照正确的指令来进行展开,我很高兴。

这一点与其说是我的细心,还不如说是李老师对我的及时点拨这样的细节在我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时时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进一步提高问题的导向性。

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要训练。

学生面对听课的教师,自然是有些紧张,这也是人的正常反映,但是今天的这堂课,原来一些很优秀的同学也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了,说明了我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太少了,今后要加强这方面(桂林山水》教学反思)的训练。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一、引言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对大熊猫教学进行反思,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背景大熊猫是一种珍稀的动物,吸引了广大学生的关注。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内容。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保护意识;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教学开始前,我通过展示一张大熊猫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你们对大熊猫了解多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引导他们对大熊猫产生浓厚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的方式,我向学生介绍了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食物习惯等内容。

同时,我结合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状态。

3. 活动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1) 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描述它们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 制作海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挥,设计并制作关于大熊猫的海报,以展示他们对大熊猫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4. 总结归纳在活动结束后,我对学生进行了总结归纳,再次强调大熊猫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中。

五、教学反思1. 教学准备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大熊猫的知识了解还不够充分,导致讲解时有些内容表达不够清晰。

下次教学前,我会更加认真地准备相关知识,以提高教学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2. 活动设计不够多样化:本次教学中,我只设计了观察活动、分组讨论和制作海报等活动,活动形式相对单一。

下次教学时,我会尝试设计更多的互动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国宝大熊猫反思总结(精选17篇)

国宝大熊猫反思总结(精选17篇)

国宝大熊猫反思总结(精选17篇)国宝大熊猫反思总结篇1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

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同时,通过对话,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

备课时,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必须落实:首先让学生学会积累,如AAB重叠词,“胖胖的、短短的等,还知道ABAC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如:‘跑来跑去’,于是,我设计了“1、小鱼在水里—来—去,可开心了。

2、小鸟在……等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一边运用,一边积累。

其次,让学生学会介绍一种动物,应从那几个方面去着手,让文本充分当好范本,抓住重点词句,仔细品味,知道怎么抓住特点来写动物外貌、生活习性,饮食等。

第三学习仿照课文写一段话。

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费点劲,好在平时就是这么训练的,教学进行的很顺利,效果挺好的。

国宝大熊猫反思总结篇2今天上了国宝大熊猫之后,觉得深受启发,以后我得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习惯养成了。

二是觉得学生的勇于表达的能力也要训练。

学生面对听课的教师,自然是有些紧张,这也是人的正常反映,不过原来一些很优秀的同学也不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了,这就是一个问题了,说明了我在平时的训练还是太少了,这也是我有所忽视的内容啊,今后就得注意了!我想今后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拿出来让学生来谈感想,讲故事,荐精文都是可以训练他们的能力的,相信学生,他们一定是最棒的!三是小组的评价差得仍然太大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好处不用多说了,但是我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今后一定得注意这个问题了!可以在上课时采用记五星的形式来表现,对于评价的结果要做好利用,除去在班上应该有一个好的表现外,在学校的层面上也应该体现,比如可以评选优秀小组、小组长、发证书奖品、计入综合素质评价、举行优胜小组野游、电影会等,让学生有一个小组活动的动力。

大熊猫课后反思

大熊猫课后反思

《大熊猫》课后反思秦卫华《大熊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中有许多描写形象的句子,特别是ABB式词语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

因此我特别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实物及进食特点等,感受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认字、写字,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习惯,积累喜欢的词语。

开始我以谜语导入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板书课题,强调“熊”的写法,读课题两遍。

接着出示玩具大熊猫,学生触摸,初步感知大熊猫的可爱,用自己的话说说触摸后的感受。

触摸毛绒熊猫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熊猫进行初步的感知,吸引他们更好地进入后面的学习。

接着随文认读本课生字,学生小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同时提出读书要求:读通读顺,不加字不减字。

读完后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指导学生写好一类字,认字、写字的指导通过对比、形声字、编谜语、看字形、组词、造句等方法进行,让学习生字更富有乐趣。

然后学习课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从这个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作为一个过渡,从刚才的玩具熊猫引入:刚才老师带来的玩具大熊猫特别可爱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是真正的大熊猫可不光是外形可爱哦!我们的课文下面的内容就从三个方面做了具体的描述,快来看看吧!2齐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个自然段写了大熊猫哪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从读到涂色再到完成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循序渐进地将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很好掌握,最后又设计了ABB型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达到了学以致用,以读促写的目的。

3大熊猫刚出生时只有100多克,就像老鼠那么大,可以躺在熊猫妈妈的手掌上,长大以后,体重可以达到100千克以上。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1.小学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汉字,学习两个新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观察,并通过观察与学习,了解大熊猫,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一)由图入手启发谈话1.出示大熊猫,让孩子们看图画,简单说说大熊猫的样子。

2.师:大熊猫真可爱。

那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吧!板书:大熊猫(二)自读感悟,读通全文1.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要求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要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知道每个自然段讲什么?(课文共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大熊猫是动物园里最吸引人的动物。

它是珍贵的动物。

板书:珍贵第2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样子。

第3自然段,写大熊猫的活动情况。

第4自然段,写大熊猫的饮食。

板书:样子活动饮食(三)指导朗读.理解感悟1.再读全文。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小组合作,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

(2)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评议。

(3)试着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播放大熊猫的生活录像片。

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学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述片中的大熊猫。

(1)大熊猫的样子:板书:身子胖尾巴短毛很光滑四肢黑身子和头白黑眼圈(2)大熊猫活动情况板书:小:活泼爬上爬下长大:不爱活动爱睡觉(3)吃什么?板书:竹叶竹笋(四)巩固练习1.以“开火车”的游戏方式,读词语卡片,巩固认识生字。

2.用生字开花的方法,给生字组词,巩固识字生字。

(五)指导书写生字1.结合写字教学要求,学习新的偏旁“人字头”“四点底”。

2.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生字。

(六)实践活动1.有到过动物园或从电影电视上看到大熊猫的同学,或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说给大家听听,并在小组交流。

2.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自主选择,填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大熊猫》课后反思

《大熊猫》课后反思

谈对“高效课堂”的进一步认识
(乌江中心小学丁静静)
自学校提出“打造高效课堂”以来,我一直在努力向着“高效课堂”这个目标迈进,可结果总不是很如我意,因为基本上每一节课都不能按计划完成。

这一周的《大熊猫》这一课的教学让我对“高效”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一周教学《大熊猫》这一课时,考虑到孩子们对大熊猫的形象感知较少,因此,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你在哪里见过大熊猫?你能说说吗?”孩子们很乐意向别人介绍自己见过的大熊猫,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熊猫的初步感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此基础上,我又把从网上搜集的熊猫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看,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熊猫是什么样?”孩子们观察、思考、想象、表达,思维极其活跃。

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介绍大熊猫,我来画。

看到凝聚了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大熊猫图,学生们异常兴奋。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对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画画可爱的大熊猫?”学生们更是兴高采烈的回答:“想!”在画大熊猫的过程中,我让学生边说边画,再一次回顾课文内容,感知大熊猫的特点。

画完后,我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大熊猫,然后把本课描写大熊猫的词语写到熊猫相应的身体部位。

一堂课就在孩子们兴高采烈的介绍声中结束了……
就这样,计划中的生字、词语教学的任务还是没有完成,但看到学生们画得高兴,说得高兴,我也感到高兴。

因为剩下的内
容我在第二课时也一样能完成。

相对于以前上课的“一把抓”,我觉得现在运用的抓重点的方式更适合学生,这样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轻松,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得高兴。

试问,还有什么知识比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的掌握得更好呢?。

2018年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文档资料

2018年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文档资料

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教学开始,我播放课件,让学生听录音,看图片。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并且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所以我教学时,运用了朗读、引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到大熊猫的可爱。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选用了“表演”教学法。

在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重点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大熊猫,边读课文边表演。

(指导学生表演好:爬上爬下用爪子抱着脑袋呼呼地睡大觉睁开眼睛睡醒了摆动着走来走去),通过表演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很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为了给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一个空间,我在课前布置了拓展性的作业:收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上课时出示大熊猫玩具让学生当讲解员介绍大熊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称大熊猫为国宝,在世界上更珍奇?讨论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常识,熊猫的生活环境必备条件。

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懂得了,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它。

使课文主题得到深化,也不知不觉受到环保意识教育,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yuwen.chazidian,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查字典语文网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S版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反 思3篇

S版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反 思3篇

S版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3篇S版一年级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3篇《大熊猫》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文,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这节课我和学生们状态都还不错。

课上得比拟顺利,思路、条理比拟清晰。

教学目标达成度还是比拟高的。

《大熊猫》这篇课文内容比拟浅显易懂,文章写的很有层次,第一段介绍了大熊猫是一种珍奇可爱的动物,我在导课时就讲了珍奇动物,让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又问他们:为什么大熊猫可爱呢?自然过度到第二段。

讲解第二段时我运用了读课文、提问题、看图片等形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又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动物的样子,此处联系学生熟悉的动物来简单的描写,为二年级的写话练习做了铺垫。

文章第三段是介绍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性的不同,为了表达着一点,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发现大熊猫的变化,再问他们喜欢小时候还是长大以后的,最后进展表演,这样学生不但充分了解课文内容,同时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表演能力。

第四段,我先给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叶的录像,看完后我问大家,如果今天大熊猫来我们班做客,你打算拿什么好吃的招待他呢?全班异口同声的说:“竹子”,同时我出示熊猫吃竹叶、竹笋图。

最后,在大家沉浸在对大熊猫的喜爱知情的根底上,我告诉他们,我国现在野生大熊猫数量已经缺乏1000只(学生一片惊叹),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保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这节课也存在很多缺点:我在讲课时还是紧张,有些知识点还应重点讲解,对学生的常规训练还需加强如:在拿铅笔的时候动作是轻轻的,站起来表演读文的时候凳子不响 ,别人读书的时候你要认真看,仔细听,帮老师听,看他有没有读错,这样学生就能乐意的,积极主动的去帮助,学会倾听。

《大熊猫》以“动物”为主题,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

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熊猫》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教案《大熊猫》是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文章,第一自然段,总说大熊猫是一种最可爱的珍奇动物,后三个自段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两个方面作具体说明。

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一、以物激趣。

在教大熊猫的外形时,我出示实物——大熊猫玩具,让学生有序观察大熊猫的外形,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调动起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并且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

●二、以读为“本”。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生视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所以我备课时,准备让学生进行朗读、引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到大熊猫的可爱。

●三、表演深化。

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动,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选用了“表演”教学法,在精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重点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戴头饰表演大熊猫长大后爱睡、吃竹叶的样子,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活生生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到大熊猫的可爱。

●四、拓展延伸。

为了给学生创造性的学提供一个空间,我在课前布置了拓展性的作业:收集一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准备知识竞答。

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五、引导感悟。

由于感悟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受、领悟的,所以在学习到最后,我让学生结合图文并茂的板书,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很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时间不充裕,如读的不够充分,不到位,精读部分能读懂了,但离读美还有一些距离。

《大熊猫》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课文,快乐读书屋前每篇课文前都有“文前提示”,它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语文实践的拓展给予提纲挈领性的导向。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根据学校的示范课安排,我讲解了《大熊猫》这一课,《大熊猫》是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大熊猫可爱的外形,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性,还介绍了大熊猫最爱吃竹叶。

课文配有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吃竹叶的插图,学生通过读课文,看插图,能认识大熊猫、喜欢大熊猫。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听障学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及《聋校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等资料,认真地钻研了语文教学参考书,进一步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进行了摸底,以保证自己可以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更好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

现在将这节课的教学情况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一)本节课开始,我采用谜语导入的方法,一是可以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二是在谜语中,突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可让学生对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二)学生由于听力障碍,抽象思维较弱,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于是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大熊猫生活的视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熊猫,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看到的大熊猫的样子。

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丰富了学生对大熊猫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三)在教大熊猫的外形时,我引导学生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一边读自然段中的句子,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中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动作、神态;抓住“胖胖的”“短短的”“圆圆的”等词语,体会大熊猫憨态可掬的可爱样子,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画出描写大熊猫神态、动作的词语细细品读。

学生在读中脑中再现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四)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到大熊猫的可爱。

如:引读、集体读、部分读等多种形式,以读来理解课文,感受课文。

以读为本,以读促讲。

新课程标准强调:低年级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所以,教学时,我运用了齐读、指名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大熊猫反思

大熊猫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
庙上小学李彩霞
《大熊猫》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三个方面作具体说明。

学完了这课,我有如下收获:
一、以物激趣。

在导入时,我出示大熊猫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有序观察大熊猫的外形,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观察中被调动起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

二、以读为“本”
课堂上,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如:教读、小组读、指名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以读来理解课文,感受课文。

同时,学生在读中结合板书和课件,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很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三、寓教于画
在读完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大熊猫是什么样的?描一描,说一说。

我让学生边说边描,“大熊猫头和身子是白的,四肢是黑的……还有两个圆圆的黑眼圈”,很快,一只只熊猫便跃然纸上。

把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再根据学生描出来的熊猫,说一说大熊猫的可爱之处。

这样学生在浓浓的乐趣中读懂了课文,更深刻的了解了大熊猫的外形特点。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一、引言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方法,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本文将对大熊猫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背景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因此,许多学校将大熊猫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本次教学针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保护意义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生活习性、食物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 教学准备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我准备了一些图片、视频和实物展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问题和活动,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展示、讨论和小组活动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教学内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我向学生介绍了大熊猫的栖息地、食物、活动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我还向学生讲解了大熊猫的特点,如黑白相间的皮毛、圆圆的脸等。

(2)大熊猫的食物习性:我通过展示一些大熊猫的食物,如竹子、竹笋等,向学生介绍了大熊猫的食物习性。

我告诉学生大熊猫是植食性动物,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吃很多竹子来维持生活。

(3)大熊猫的保护意义:我向学生讲解了大熊猫的保护意义,告诉他们大熊猫是濒危物种,需要我们的保护。

我还通过展示一些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狩猎等,向学生传递了环保的理念。

5.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回答问题的能力,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

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四、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本次教学的亮点在于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

大熊猫教学反思一、引言大熊猫教学是一种以熊猫为主题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模仿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对大熊猫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背景介绍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之一,因其稀有性和可爱性而备受人们的喜爱。

大熊猫教学借鉴了大熊猫的形象和特点,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以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三、反思分析1. 缺乏个性化大熊猫教学在设计上过于依赖大熊猫的形象,缺乏个性化的内容。

这导致教学过程缺乏变化和创新,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2. 缺乏实践性大熊猫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实践性的环节。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

3. 缺乏深度思考大熊猫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

四、改进建议1. 个性化设计在大熊猫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的设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增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熊猫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性教学大熊猫教学应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和实践中。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大熊猫保护区,亲自接触大熊猫,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体验。

3. 提高思维能力大熊猫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

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结论大熊猫教学是一种有潜力的教学方法,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通过个性化设计、实践性教学和提高思维能力,可以提升大熊猫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大熊猫教学反思与改进[J]. 教育研究, 2019, 45(3): 78-85.[2] 李四. 大熊猫教学的特点与问题分析[J]. 教育实践, 2020, 56(2): 45-5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熊猫》教学反思一年级组景秀虹《大熊猫》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本单元以动物为主题,要求学生通过课文,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第一段介绍了大熊猫是一种珍奇可爱的动物,我在导课时就讲了珍奇动物,让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又问他们:为什么大熊猫可爱呢?自然过度到第二段。

第二段时我运用了读课文、提问题、看图片等形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又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动物的样子,此处联系学生熟悉的动物来简单的描写,为二年级的写话练习做了铺垫。

文章第三段是介绍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以后的生活习性的不同,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发现大熊猫的变化,再问他们喜欢小时候的大熊猫还是长大以后的大熊猫,之后进行表演。

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但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表演能力。

第四段,我先给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叶的图片,看完后我问大家,如果今天大熊猫来我们班做客,你打算拿什么好吃的招待他呢?全班异口同声的说:“竹子”,同时我出示熊猫吃竹叶、竹笋图。

最后,在大家沉浸在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的基础上,告诉他们,我国现在野生大熊猫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学生一片惊叹),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爱护大熊猫,保护大熊猫。

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伊始,我出示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以此调动学生的热情,为全文教学创设良好的“乐学”氛围。

二、以读为本,以读促讲。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所以,教学时,我运用了齐读、指名读、小组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三、引导感悟。

教学时,我让学生图文结合,以及板书,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可爱的外形,以及它吃竹叶的可爱样子,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大熊猫》教学反思《大熊猫》教学反思《大熊猫》是第二册教材中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用三个自段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三个方面作具体说明。

学生对熊猫的样子、颜色、和活动都非常感兴趣。

在教学中我有如下收获:一、以物激趣。

在教大熊猫的外形时,我出示实物——大熊猫玩具,让学生有序观察大熊猫的外形,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观察中被调动起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并且很快拉近了师生距离。

二、以读为“本”。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如:引读、集体读、部分读、范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以读来理解课文,感受课文。

同时,学生在读中结合图文并茂的板书,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三、寓教于画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读读,学得轻松,真是其乐融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扬长避短,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读读课文,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是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读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手中的彩笔,将文中所描绘的大熊猫画下来。

很快,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一只又一只的熊猫形象便跃然纸上。

再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根据课文议议、评评、比比,看谁画得好。

这样学生在浓浓的乐趣中主动地求知,发展了特长,培养了创新能力,读懂了课文,积累了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在教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何称大熊猫为国宝,在世界上更珍奇?讨论交流自己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常识,熊猫的生活环境必备条件。

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懂得了,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它。

最后让学生搜集其它珍贵动物的资料,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现状,组织学生制作标语,向全校的同学发出倡议: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并开展“保护国家珍稀动物”宣传活动。

学生在亲自宣传环保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创造能力,又使课文内容理解深透、课文主题得到深化,也不知不觉受到环保意识教育,懂得了环保的重要性。

《大熊猫》教学反思我教完《大熊猫》一课后,反思如下:一、以物激趣。

在导入时,我出示实物——大熊猫玩具,让学生有序观察大熊猫的外形,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观察中被调动起来,为全文教学创设了一个很好的“乐学”氛围,奠定了学习文本的感情基础。

二、以读为“本”。

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如:引读、集体读、部分读、范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以读来理解课文,感受课文。

让学生感受大熊猫的外形可爱,小时候的活泼可爱,长大后睡觉的样子可爱,以及它吃竹叶时的样子可爱,从而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三、寓教于画。

以读书为基础,读读画画、画画读读,学得轻松,真是其乐融融。

读读课文,把自己理解的内容画下来,是发展儿童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一条捷径。

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读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手中的彩笔,将文中所描绘的大熊猫画下来。

很快,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子,一只又一只的熊猫形象便跃然纸上。

再把学生创作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根据课文议议、评评、比比,看谁画得好。

这样学生在浓浓的乐趣中主动地求知,发展了特长,培养了创新能力,读懂了课文,积累了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又组织了一个活动,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针对孩子们喜欢猜谜的特点,我让孩子仿照《大熊猫》介绍一种动物,但不准说动物的名称,让同学猜一猜,同学们猜得越快,说明说得越好。

孩子们兴趣盎然,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

现将学生们的发言摘录如下:鼻子像钩子,耳朵像扇子,身子像房子,四条腿粗粗的,像根大柱子。

(大象)一个小老头,胡子长又长,下过煮一煮,穿上红衣裳。

(虾)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公鸡)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

(鱼)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青蛙)《大熊猫》教学设计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关镇西街小学宋召利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主题单元“动物”第二课《大熊猫》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

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

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设计思路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

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看谁能猜出来。

(出示谜语)对,就是大熊猫。

我国有许多珍奇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2、出示大熊猫挂图。

3、教师引言: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大熊猫。

(板书课题:大熊猫)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把生字圈出来,遇到不会的生字向老师、同学请教。

2、出示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

提醒学生“数”在文中读三声。

三、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2、按照课文中的顺序,让学生逐一回答。

(总结板书:样子很可爱)3、指导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齐读。

4、教师引言:我们刚才通过图片学习了第2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那么可爱,那它平时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2)指名说说: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小时候——爬上爬下(板书:小时侯很活泼)长大——抱头睡大觉(板书:长大爱睡觉)(3)指导朗读6、寓学于练:(出示小黑板)读一读,说一说: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小鸟在风雨中__来__去,迷了路。

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做游戏。

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找骨头吃。

7、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1)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图片。

(指导看插图)(2)教师引言: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竹叶,竹笋)(板书:爱吃竹叶、竹笋)(3)教师引言:想想,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朗读第4自然段。

指名读第4自然段。

8、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非常可爱,而且,只有我们国家拥有。

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

它那么珍贵,难怪在动物里成了最吸引人,最受欢迎的动物。

我们应该怎么做?(2)、让学生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读这一段。

三、检查词语1、先指名读出每个词语。

2、不同形式读每个词语。

四、拓宽视野,情感升华。

1、教师引言: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关于大熊猫的歌曲。

(出示课件)教师总结大熊猫的生活现状。

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一幅大熊猫的图画。

3、读课文,介绍大熊猫。

板书设计:大熊猫样子(很可爱)小(很活泼)大(爱睡觉)爱吃(竹叶竹笋)教学反思:《大熊猫》是一篇说明文,第一自然段总写大熊猫是一种最可爱的珍奇动物,后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进食特点几方面作具体的说明,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通过教学作如下反思: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开始,我出示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以此调动学生的热情,为教学创设良好的“乐学”氛围。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新课程标强调:小学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所以,在教学中,我运用了范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齐读、指名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大熊猫的可爱。

三、拓宽视野,情感升华。

教学时,我让学生图文结合,以及板书,生动再现了大熊猫的可爱的外形,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大熊猫是许多珍奇动物中最可爱的一个,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四、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的训练。

在指导识字时,进行了找反义词和形近字组词的训练;在教学大熊猫的外形时,我指导学生运用文中叠词对大熊猫的外形进行填空式的描述,让学生感受大熊猫可爱的样子,以此强化学生对词语的积累运用。

这节课,不足之处也有很多:一、在指导识字时,只注重了词语的认读,忽视了单个字的认读,对于一年级学生,见到词语会读,但拿出单个的字,学生就不会认了,这方面,以后我一定要注意,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训练。

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读得不够充分,不够到位,精读部分能读懂,但感情还不够投入,这些都待于今后加强指导,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时间把握不太好,前松后紧,按预先的教学设计要求,第二自然段讲完,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思考题:画一画大熊猫,结果这项内容没有时间进行。

《大熊猫》教学反思教学《可爱的大熊猫》,考虑到孩子们对大熊猫的形象感知较少,因此,教学伊始,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哪些小朋友见过大熊猫?你能说说吗?”孩子们很乐意向别人介绍自己见过的大熊猫,这样既丰富了孩子们对熊猫的初步感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此基础上,我又把从网上搜集的熊猫图片展示给孩子们看,引导他们仔细观察:“熊猫是什么样?他在干什么?”孩子们观察、思考、想象、表达,思维极其活跃,更为有意思的是,一个孩子居然站起来对我说:“老师,快把门关上,别让大熊猫跑了。

”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课本是我们教学、学生学习的直接资源,但只用课本的有限资源上课,那我们的孩子将会是出自工程师手中的若干个完全相同的零件,毫无个性可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