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二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2.解方程(二)山西省实验中学贾麟香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在上一节已经掌握了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二将方程中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转化方程为x=a(a为常数)的形式,也做的很好.二、学习任务分析: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完成用等式基本性质一解方程,分析、观察、归纳出用移项法则,从而简化解方程的步骤.第二课时,让学生体会当方程左右两边含有括号时,如何通过去括号法则将方程化简再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一、二使方程变形到“x=a(a为常数)”的形式.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进一步体会解方程是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要环节.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使学生探索方程的解法,经历和体验用多种方法解方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实用性.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小组讨论,引入课题内容:设置问题串,请同学回答1.上课时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题型有什么特点?2.本节课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特点?与上课时的题型差异何在?目的:因为解一元一次方程不同类型的方程简化方程到“x=a(a为常数)”的手段不同,所以必须培养学生善于分析观察题中所给信息的习惯及能力.我们知道,一个优秀学生的首要标志就是“不惧生”,即对生面孔的题目总有自己的分析方式,处理策略,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设置让学生自主发现、独立探索思考的机会的.即便错误很多,只要思考就是好的开始.实际效果:同学能很清楚地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看法.认为:1.课时的内容与课本上的内容有承接关系.2. 本课时增加了方程中含有括号的表达形式,需先去括号,这样就化成上课时所学内容了.3. 去括号要注意括号系数为负系数的问题.环节二:合作学习内容:请同学们分析理解156页图解题.1.由同学根据图示编出一道合理的应用题.2.比较此题与本章节第一节引例的实际问题有何区别?目的: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中问题的提出大都是因人们的生活实践需要,因社会的发展需要,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数学服务于生活实际随处可见.在学生由图示内容编题过程中,让学生强化“三种语言”的互话能力.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例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学生着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需要引起关注,将是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尤其是设法充分利用教材中所呈现内容这一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调动学生自主分析及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由学生观察分析得出本例与以前北京题目的差异,发展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及强化差异意识,不失为此例的一个功能,即使应给予关注.实际效果:1、同学完整编出此题:小林到超市,准备买1听果奶和4听可乐,小明告诉他一听可乐比一听果奶贵5角钱,小林给了营业员20元钱,找回了3元,大家帮助小林算算一听果奶,一听可乐各是多少钱?完成的过程体现出学生对图例中已知、未知等相关方面的信息掌握全面,梳理清晰,表达准确.3、本例及本章节的背景问题,学生们发现设问中的未知量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现在的两个,并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第二节解方程(二)》学案(教师版)
设计意图(目的):本课时主要让学生分析、观察、归纳出用等式基本性质二,让学生进一步解答方程中系数为分数时,如何使其“整数化”,从而化归到上课时见过的方程类型上去.
纵观这三节课的安排,在内容的呈现顺序上让我们感觉到了:
(1)数学知识的阶梯性.新内容的学习解答过程总是借助一些已知的知识与方法,将其转化,让旧知识服务于新内容;
解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
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简便?
环节二:解方程-----去分母法
1、 与 有什么不同? 与 有什么不同?
(写法不一样,表示的一样)
2、代数式 与 的最简公分母是10
3、代数式 与 的最简公分母是12
4、当方程未知数的系数是分数时,可以利用等式基本性质将方程两边都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未知数的系数转化成整数。这个过程叫去分母。
③先去分母,再去括号. 经检验,三种方法都很好.
④运算过程的合理性.
环节三、课堂达标
1、若代数式2x+7的值为-2,则x=-4.5。
2、下列方程中解为x=1的是(A)
A、 B、
C、 D、
3、用恰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解:去括号:8x-4=1-2x+12解:去分母: 2(2x+1)-6(x-5)=9
课题:5.2解方程(二)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经历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
环节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学习的解方程步骤是: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一
2、请解方程: 你有几种解法?两种(可以先去括号也可以先去分母)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5.8 解方程(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5.8 解方程(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经历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解方程的策略。
2.学习内容分析:例2以3x=18为例,讨论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它的思考方法可类推到解形如x÷a=b的方程。
教学的重点是运用等式性质2解方程。
教材仍凭借天平演示的图示,展现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然后请学生自己检验。
例3以20-x=9为例,讨论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思路是转化为x十b=a,即转化为例1。
这里不再依靠天平的图示,意图在于及时抽象,启发学生直接依据等式性质进行转化。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解方程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解方程的思维过程和数学转化思想,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难点:理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的原理,方程格式以及检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一、复习旧知1.如果x=y,根据等式的性质填一填。
2.解方程,填一填。
二、导入新课师:天平不仅帮助我们列出了方程,还教会我们学会了解方程。
这节课我们继续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
板书课题:解方程(二)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通过课前谈话,引发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和欲望。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任务一:学习形如 ax=b方程的解法课件出示:师:从图中大家知道了哪些信息?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一块奶酪x元,3块奶酪一共18元。
师:图中表示了怎样的等量关系?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一块奶酪的价钱×数量=总钱数。
师:你能列出方程吗?学生:3x=18。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图中的信息列出了方程,那x是多少呢?学生:我想3×6=18,所以x=6。
第五单元 第08课时 解方程(二)(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8课时解方程(二)教学设计学习任务一:能用直观图表示解方程的过程,利用等式性质2解ax=b 和a ÷x=b的方程的方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根据直观图示列方程,借助于平平衡的变化的演示图,展开解方程的思考过程,能利用等式的性质2求解形如ax=b和a÷x=b的方程的解。
经历根据天平平衡原理解方程的过程,在探究中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推的能力。
】➯情境导入,引“探究”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等式的性质1解简单的方程,你能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吗?你还学过哪些性质?1.学生叙述解方程的规范步骤。
解方程需要注意的问题:(1)首先要写“解”字;(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3)所有的等号要对齐;(4)求出方程的解后,要检验,检验的格式与解方程的格式相同,等号对齐。
2.生叙述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知识链接,构“联系”课件出示下列问题:学生完成并汇报。
1.按要求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3)比x多24的数是60,列方程为()。
(5)比x少5的数是8,列方程为()。
师提问:说一说:我们利用什么方法来解方程。
生汇报:利用等式的性质。
2.利用等式的性质1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x+24=60 x-5=8学生动手解方程并检验汇报。
➯新知探究,习“方法”…出示例2 解方程3x=18。
一、学生独立自学,教师观察指导。
1.学生自主尝试探索解方程的方法,然后通过交流。
思考:(1)怎样才能求到1个x是多少呢?可以借助于书上的示意图帮助分析。
(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的是(),而不是其它数呢?2.借助直观图理解解方程的方法,根据解方程的经验尝试书写解方程的过程。
3.尝试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二、学生发言,教师总结(1)自主迁移,解决问题。
要想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天平仍然平衡,应该用等式的哪个性质?思考一下吧!相信大家一定想到了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解方程(二)》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解方程(二)》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中的“解方程(二)”是学生在掌握了方程的解法、等式的性质等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方程的解法、方程的检验、解方程的技巧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解方程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方程的理解、方程的解法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方程的检验、解方程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呈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理解和解方程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对解方程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
数学人教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第08课时_解方程(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五单元第08课时,主要内容是解方程(二)。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的。
通过这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根据我对五年级学生的了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方程知识基础,对解方程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方程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步骤和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方程的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板书、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引出本课时主题——解方程(二)。
2.知识讲解:讲解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重点讲解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3.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技巧。
4.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实际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提醒学生注意解方程的步骤。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课时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解方程(2)
教学反思与改进
【环节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白主计算解答,再请学生上黑板展示。注意学生的书写格式,并集体订正。(强调要检验)
2.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2)解答方程,要求验算。
(3)请学生上讲台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清楚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由于学生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采用逆运算解方程的经验,对于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目标确定
1.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写法,掌握形如ax=b,a-x=b,x+a=b类型的简单方程的解法,会检验-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方程左边=20-x
=20-11
=9
=方程右边
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9.教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主说一说,再汇报。)
学生1: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解方程时要先写“解”,等号要对齐,解出结果后要检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动口动脑又动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比较、归纳出解题方法,知识迁移起到重要作用。]
(2)教师:是不是有点难呀?我们可以根据复习题第2题来思考,
现在动动你们的大脑,把计算方法找出来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道减法式子,x在这道题中是减数。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来完成。
板书: 20-x=9
x=20-9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二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二,主要涉及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以下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去分母:将方程两边的分数进行通分,得到一个整式方程。
去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将方程中的括号去掉,并将括号前的系数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
移项:将方程中的未知数项移到等号的左边,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合并同类项:将等号左边的未知数项和等号右边的常数项分别合并。
化系数为1:将方程两边的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到未知数的解。
举个例子,我们解方程3x - 4 = 5 + x:
去分母和去括号:3x - 4 = 5 + x
移项:3x - x = 5 + 4
合并同类项:2x = 9
化系数为1:x = 9 / 2
得到的解是x = 4.5。
2021-2022学年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 第5单元 第8课时 解方程(二)
问题:1. 你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这个方程吗? 2. 为什么解方程过程中两边要选择用乘法? 3. 为什么要乘7呢?
2. 小诊所。
x÷1.5=1.5
解:
x=1.5÷1.5
x=1
x÷1.5=1.5 解: x=1.5×1.5
x=2.25
问题:说说解方程的过程对吗?如有问题,请你把它 改正过来。
解:20-x+x=9+x
20=9+x 9+x=20 9+x-9=20-9
x=11
方法二
根据加、减、乘、除 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0-x=9 解: x=20-9
x=11
提示: 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为了 突出利用等式的性质,所以我们要采用方法一。
20-x=9 解:20-x-20=9-20
x=9-20 ?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探究点 1 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 :3x=18
3x=18 解:3x÷3=18÷3
x=6 自学:你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吗?请你试一试、
写一写。
3x=18 解:3x÷3=18÷3
x=6
问题:1. 你能借助天平解释一下解方程的过程吗? 2. 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除以3?
所以,x=2.8是方程的解。
2.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50-x=98
解:150-x+x=98+x 150=98+x
98+x=150 98+x-98 =150-98
x=52
检验:方程左边=150-x = 150-52 =98 =方程右边
所以,x=52是方程的解。
小试牛刀
3.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选题源于教材P70练习十五第3题)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解方程二》教学反思1一、认知基础的“顽固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熟练地掌握某种法则以后,往往就很难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也就不容易顺利地实现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变。
在一至四年级,学生都是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做计算的,它既是学生十分熟悉的运算规律,同时又为新知的学习提供了合适的基础。
方程是把已知和未知看作同等的地位,一样参与运算,从这个角度去看,当然也可以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做。
而且,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学生是先入为主、根深蒂固的,具有相对的“顽固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斥新学的等式的`性质,导致思维的“过早封闭”。
因此,大多数学生这样做也就可以理解了。
以前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
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比较两种思路:第一种方法是把未知数x优先从背景中筛选出来,依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第二种方法用“结构性观点”去看待方程,着眼于其所表明的等量关系,体现了方程思想的本质,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学关于方程解法的衔接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那么,教材编排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即不能因为学生思维的轻车熟路,而忽视新知的教学,忽视学生数学思想的进一步提升。
利用关系式这种方法解方程书写较少,形式简单,但教学时总碰到差生不理解关系式也记不住关系式,因此在解方程时因想不起关系式而不会解。
这几星期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学的,学得也不错,教材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
教材又通过天平平衡原理过渡到等式的性质,从而利用等式的性质教学解方程,使得解方程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6 解方程(二)
1.(选自教材P71 T3)解方程。
6x=156 解:6x÷6=156÷6
x=26
3x=630 解:3x÷3=630÷3
x=210
Hale Waihona Puke x-47=47 解:x-47+47=47+47
x=94
59+x=120 解:59+x-59=120-59
x=61
x÷52=7
x÷28=0
解:x÷52×52=7×52 解:x÷28×28= 0×28
2. 利用等式的性质(二),解形如“x÷a=b
(a≠0)”或“ax=b”这样的方程,步骤如下:
x÷a=b
ax=b
解:x÷a×a=b×a
解:ax÷a=b÷a
x=b×a
x=b÷a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x=364
x= 0
2.(选自教材P71 T4)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米2, 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
30x=600 解:30x÷30=600÷30
x=20 答:游泳池宽20米。
3.填一填。 (1)解方程 6x=30 时,方程两边要同时_除__以___6_。 (2)解方程 x÷9=8 时,方程两边要同时__乘__9___。 (3)一头大象重 x 吨,一头蓝鲸的质量是大象的 24 倍,蓝鲸重 120 吨,求一头大象的质量。列方程 为___2_4_x_=__1_2_0___ ,解得 x=___5_____ 。
第6课时 解方程(二)
1. 用探索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重点)
2. 探索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除以一个不为0 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难点)
解方程。 (1)x+19=37
解:x+19-19=37-19 x=18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3讲解方程(二)(含答案)沪教版
四年级思维数学第三讲解方程(二)学习目标思维目标:1、理解等式的性质。
2、根据等式的性质或数量关系式来解方程。
数学知识:理解小数的意义。
知识梳理思维:1、理解等式的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在等式两边乘以或者除以同一个(除数不为零),等式仍然成立。
2、根据等式性质来得到方程的解。
数学:1、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认识数位顺序表,掌握小数的组成,理解“纯小数”、“带小数”的含义。
3、能正确地读写小数,并能准确地在数射线上标出小数。
精讲精练例1:等式a=ba+2=b+2a-2=b-2a×2=b×2a÷2=b÷2金钥匙:记住等式的性质。
点金术:注意书写格式。
试金石:看图列式例2: 解方程(1)45+x=60 (2) x÷5=7金钥匙: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时,移正变负,移负变正。
或者运用数量关系式来求。
解法1(等式性质): (1) 45+x=60 (2) x÷5=7解:45+x-45=60-45 解:x÷5×5=7×5x=15 x=35解法2(数量关系):(1) 45+x=60 (2) x ÷5=7解: x=60-45 解: x=5×7x=15 x=35点金术:试金石: x-6=33 5x=75 150-x=78例3: 解方程: 6x+11=59金钥匙: 用逆推的方法进行计算。
6x+11=59解: 6x=59-116x=48x=48÷6x=8点金术:先把6x 看作一个数。
试金石: 4x+34=38 125-6x=29 25x-75=125解方程:6x-2×3=36 5x-5×5=0 5x+24÷4=265×5-2x=5 5×2+2x=22 6×5-2x=8(1) 运用等式性质或者数量关系式都可以求x 。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
《解方程二》教学反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解方程二》教学反思方程是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在教学中如何传授给学生是一个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盒18元
x元/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杯75g
1、解方程(说出解方程的根据,并写出检验过 程)
(1)7x=17.5 (2)x÷11=1.1 2、看图列方程求解。图形A的面积是16.8平方米,图形 B的周长是18米。
A
x米
B
4米
8米
y米
χ+4-4= χ
12+χ-12= χ χ-6+6= χ 8χ÷8= χ 9χ÷9= χ
χ÷9×9= χ
解方程3x=18 3x÷( )=18÷( ) x x 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同 一个不等于0的数, 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3x=18 3 3x÷(3)=18÷( ) x x x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同 一个不等于0的数, 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下列方程(口答):
⑴、1+X=10 X=9 ⑵、X-8=12 X=20 X=6 ⑶、6X=36 ⑷、X÷2.5=4 X=10 ⑸、X+15=27 X=12 X=4 ⑹、0.5X=2
复习:
7.5+4-4= 7.5 12+10-12= 10 20-6+6= 20 3×8÷8= 3 9×10÷9=10 72÷9×9= 72
解方程3x=18 3 3x÷(3)=18÷( ) x=6
检验一下吧!
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 是多少分米?
2分米 2.5分米 X分米
用方程表示下面数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1)x的3倍等于8.4 (2)7除x等于0.9 (3)x除以1.6商是2.5 (4)x的5倍等于60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