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
九成宫醴泉铭简体释文
17。
谨案:
《礼纬》云:
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18,得礼之宜19,则醴泉出于阙庭。
《鹖冠子》曰:
“圣人之德,上及太清20,下及太宁21,中及万灵22,则醴泉出”。
《瑞应图》曰:
王者纯和23,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
饮之令人寿。
23。
爰居京室24,每敝炎暑,群下请建离宫25,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借十家之产26,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27,,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28,何必改作。
于是斫雕为朴29,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30,茅茨续于琼室
31。
26十家:
即十户。
古代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
此处十家指户藉编制中的最小单位。
27曩代,过去的年代。
28因循:
沿袭。
29雕:
文饰。
朴:
质朴。
30玉砌:
用玉砌成的阶,用以形容豪华的石阶。
31茅茨:
茅草屋顶,也指茅屋。
琼室:
用玉装饰成的房子,用以形容豪华的房屋。
32后昆:
后嗣子孙33至人无为,大圣大作:
神灵降福。
毕臻,都来。
17二议:
天地。
18一人:
指皇帝,即唐太宗。
19遗:
舍。
20尧:
传说中的远古圣君。
腊:
干肉。
此指因风吹日晒使皮肤变得像干肉一样。
21禹:
传说中夏代的开国君主,他治水有大功。
胼胝:
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唐九成宫醴泉铭》全文注释及译文讲解
《唐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
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
至于炎景流金(16),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17)。
皇帝爰在弱冠①经营四方②逮乎立年③,抚临亿兆4;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5:东越青丘6,南逾丹徼7 ,皆献琛奉贽②重译来王9;西暨轮台10北拒玄阙11,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12;气淑年和13,迩安远肃14,群生咸遂15灵贶毕臻16,虽藉二议之功17,终资一人之虑18。
遗身利物19,栉风休雨,由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20,甚禹足之胼胝21,针石屡加22,腠理犹滞23。
爰居京室24,每敝炎暑,群下请建离宫25,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借十家之产26,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27,,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28,何必改作。
于是斫雕为朴29,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30,茅茨续于琼室31。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32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33,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水而无之,在乎一物①,既非人力所致。
圣心怀之不忘2。
粤③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④,上及中宫,历览台观⑤,闲步西城之阴⑤,踌躇高阁之下7,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8,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其清苦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9,东流度于双阙10;贯穿青琐11,萦带紫房12;激扬清波,涤荡暇秽;可以导养正性13,可以澄莹心神。
《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
《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正文]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译文)唐宫名,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更名为九成,甘美之甜水谓之醴泉。
铭者,自铭也,自铭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后世者也。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诏书撰文。
[正文]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
高阁周建,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过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於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
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译文)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
这九成宫就是原来隋朝的仁寿宫。
它高耸的覆压山峦,淳蓄的池水截断山谷。
楹柱跨水相连,庭阙分岩相向。
高阁长廊排成围,栋宇台榭轮奂错落。
仰视它仿佛高若千丈,向下看则幽岩大谷深险万尺。
那些镶饰的珍珠美玉使它金碧辉煌,其光芒冲射云霞使日月失色。
炫耀这种移山过涧之力,骄横奢侈之极,累及民众而放纵私欲,想来真是深深的罪过。
到了酷暑炎阳时,几无逼人窒息的热气;微风缓缓拂来,觉有清凉之爽。
这的确是怡养身心的胜美之处。
即使是汉武帝时的甘泉宫也不能超出其右。
[正文]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
逮乎立年,抚临亿兆。
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
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
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
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
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及译文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及译文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被誉为“第一行书家”。
他的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之一便是《九成宫醴泉铭》。
这篇铭文是他在九成宫的醴泉边创作的,被誉为他晚年创作的代表之作。
以下是《九成宫醴泉铭》的原文及译文:
原文:
九成宫醴泉,原出于远山,从清池之滨泻下,落于知府署前,为临川亲民所共饮用,不知凡百年矣。
醴泉之水,清冽甘美,色如琥珀,滋味如琼浆。
其冷夏饮之,令人神清气爽;冬日饮之,温暖滋补。
久饮者,增寿延年。
天地所生,无以加之。
译文:
九成宫醴泉,源自远山,从清池之滨流下,在知府署前落地,供临川亲民共同饮用,已有百年历史。
醴泉的水清澈甘美,色如琥珀,滋味如珍珠浆。
在炎热的夏天饮用,使人精神清醒;在寒冷的冬天饮用,温暖身体补充能量。
长期饮用者,能延年益寿。
天地所产,无法超越其品质。
《九成宫醴泉铭》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触和高度凝练的文字,表达了对九成宫醴泉的赞美之情。
通过描绘醴泉的来源和特点,欧阳询以其独
特的艺术之美,将读者带入一个神奇的水源之地。
此外,这篇铭文也展示了欧阳询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通过描述醴泉的清澈和美味,强调水源的珍贵和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唐代文人艺术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总的来说,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以其简练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为读者带来一种对于自然之美和生活智慧的思考。
这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幅艺术的画卷,展现了欧阳询作为文人和书法家的才华和智慧。
《唐九成宫醴泉铭》原文译文
《唐九成宫醴泉铭》原文译文《唐九成宫醴泉铭》[一]《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
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
“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
“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
《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正文」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
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
九成宫醴泉铭 全文 注释 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注释译文九成宫醴泉铭全文注释译文2010-12-16 16:11最终编辑静岩译文〕:皇帝二十岁时,就从事策划和组织统一天下的活动,到了三十岁时,就做了亿万白姓的君主;开始是用武力统一中国,后来又以高度的文明道德使远方的国家和民族亲附:东边越过青丘,南边越过开徼,那些国家和民族都奉献珍宝以为晋见之礼,经过不同语种的;辗转翻译而来朝见;西到轮台,北抵玄阙,都并入版图而设置地方州县,把那里的人民编入户籍(受朝廷管辖);阴阳之气温和,年景风调雨顺,远近都和平肃敬,一切生物也各得其所,神灵都来降福,这虽然是凭借天地的功德,但毕竟要依靠皇帝一个人的谋略。
(皇帝)舍身以利天下黎民,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为百姓着想,忧国忧民积劳成疾,皮肤和尧帝一样变成了干肉的形态,手脚上结的趼子超过了大禹,虽经针刺石砭治疗,而血脉仍不通畅,住在京都,炎热的暑天往往使人疲困不堪,群臣请求另建(避暑)行宫,庶几可以疗养从而心旷神怡。
圣天子爱护每一个黎民的劳力,痛惜民间户籍编制中最小单位的财货,坚决拒绝,不肯听从群臣的请求,提出隋代建筑的旧宫殿,是过去建造的,舍弃它感到可惜,毁掉它又会重新劳民伤财,应当沿袭既成的事实,又何必重新改作呢~于是去掉隋代旧宫的文饰而使之变得质朴,一再节俭,把原来过多奢华的部分去掉,把已经损坏的部分加以修正,使原来殿前红色石阶夹杂着沙砾,原来白色的墙壁夹杂着新涂的泥土;土阶与原有的玉砌相接,茅屋连着原有的琼室。
仰看原有宫殿的壮丽,可吸取过去隋代由奢侈而败亡的教训,俯察今天修茸的求卑求俭,足以作为后嗣子孙的楷模,正提现了"至德之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作为,大圣不妄自制作"的精神,他们竭尽全力(大兴土木),其成果却使我安享了。
〔正文〕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水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
圣心怀之不忘2。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7,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8,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及译文(逐字校对)
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捡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
跨水架楹,分岩竦阙。
高阁周建,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璧交映,金碧相晖。
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
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
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
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
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
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
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
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
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
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
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
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
求而无之,在乎一物。
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
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
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其清若镜,味甘如醴。
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
贯穿青琐,萦带紫房。
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
鉴映群形,润生万物。
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以常流。
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
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
”《鹖冠子》日:“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
九成宫醴泉铭 原文及译文(逐字校对)
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捡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以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鹖冠子》日:“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实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㧑挹,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苻,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惟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遝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綴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湲皎洁.蓱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挹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译文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皇帝之命撰文.贞观六年()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此地本是隋代所建地仁寿宫.高峻地山巅建造着巍峨地宫殿,围截山谷形成了湖泊.楼阁凌驾于水面,宫阙分布于山岩,高阁密密匝匝,长廊环绕四周,楼宇连绵起伏,台榭参差错落.仰望山巅,悠远缥缈,高达百寻;俯视谷底,险峻深邃,壁立千仞.珠玉相映,金碧辉煌,其光彩能照灼云霞,日月也为之减色.看其移山改涧地宏伟气势,极尽奢侈之能事,如此放纵人地欲望,真是应当大加谴责地.至于在炽热熔金地酷暑天,此地却无闷湿蒸热地暑气.微风徐徐吹来,清凉舒适,地确是很好地安身之所,是怡养心神地佳处,汉代地甘泉宫也是不能超过它地.皇帝早在二十岁时就为天下操劳,到了而立之年,成了统治万民地君主.他开始是用武力统一中国,后来又以文德感化远方地民族.东至青丘,南及丹徼,那些边远民族都奉宝备礼,遣使而来,经过辗转地翻译前来朝觐;西到轮台,北抵玄阙,都纳入了国家地版图,列为大唐地州县,把那里地人民也编入了户籍.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远近之民安乐平和,一切生灵各安其所,各种祥瑞纷纷呈现.这虽然是天地地恩赐,但毕竟要依靠皇帝一个人地谋略.皇帝不爱惜自身,专门为天下着想,风里来雨里去,心中只有百姓,忧国忧民,积劳成疾.他地肌肤像古代地明君唐尧那样干痩枯黄,手脚上磨出地茧子比大禹地还厚.虽经反复治疗,但血脉仍不通畅.住在京城,苦于炎热,群臣因此请求另建避暑地行宫,这样或许可以修身养性.但圣上爱护每一个民夫地劳力,珍惜小民地财富,坚决拒绝,不肯接受群臣地请求.于是想到了隋代地仁寿宫,那是过去建造地,舍弃了十分可惜,毁掉它又相当费力,凡事总以承袭为好,又何必另起炉灶呢?于是去掉隋代旧宫那些华丽地装饰而使之变得质朴,一再减省,去掉过度地奢华,只修补颓坏地房舍.原先地红色石阶补入地是砂砾,本来雪白地墙壁现在只用泥灰修补.土阶与原有地玉彻相接,茅屋与原有地琼室相连.仰望此宫,其壮丽不减当年,可以作为奢侈者地警戒,细看而今简陋地修补,又足以为后嗣子孙作榜样.这正是古人所谓地至德之人贵在无为,大圣人地作为似乎什么也没做.前人竭尽了全力,我只要安享他地成果就是了.但是,过去池沼中地水都是从山涧中引来地,宫城之内本来缺乏水源.遍求不着地,就是这么一样东西.既然不是人力所能办到地,皇帝心中就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四月十六日这一天,皇帝来到中宫,遍赏亭台楼榭,闲步来到西城北面.他在高耸地楼阁下徘徊,俯身察看这里地土地,觉得微微有点湿润,就用手杖疏导,泉水随即涌出,于是派人围榄蓄水,并将其引入石渠这泉水清澈如镜,甘甜如酒,往南流过丹霄宫地西边,再往东经过双阙之下.穿过重重楼阁,绕过层层宫殿,激扬清波,荡涤污秽.它可以使人气性纯正,心神明净.它能像镜子一样映照出周围地物体,又能滋润万物使其生长,就如同皇帝地恩泽永不枯竭,如河水一般永远流淌.这不仅是上天地精华,也是大地地瑰宝啊!据文献记载,《礼纬》说:“帝王对犯人处罚适当,对功臣赏赐得宜,符合礼地规范,那么醴泉就会在宫廷内出现.”《鹖冠子》说:“圣人地恩德能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达于万物生灵,就会出现醴泉.”《瑞应图》说:“帝王天性纯正平和,饮食不用臣下贡献地珍奇之物,就会有醴泉出现,喝了能使人长寿.”《东观汉记》说:“汉光武帝中元元年(),醴泉出现在京师洛阳,喝了此水地人身上地多年痼疾尽皆痊愈了.”如此说来,灵异之物地出现,其实是伴随着君王地圣明而来地,醴泉既可祛除积久难治之病,又能使人延年益寿.因此,当皇帝发现醴泉后,百官公卿们奔走相贺,喜形于色,我君却胸怀谦逊,并不认为醴泉地出现是由于自己地圣明.虽有美德却不自居于美德,这不单单是古人才能做到地了;因祥瑞地出现反而自加戒惧,这种美德在今日得到了验证.醴泉地出现是上天地瑞征,以显示天子地盛德,这乞是末学如我这样地人所能表述地!但我作为史官地职责必须记录发生地事和皇帝说过地话,不可使国家出现如此盛美之事,却在史册中缺失了记载,因此壮着胆子如实作了记录,并以此写成铭文刻碑.颂词曰:皇帝顺应时运,一统天下,开千年而登大宝,临万民而受景仰.大功高于虞舜,勤苦胜于伯禹,空前绝后,超过了三皇五帝那些圣君.皇帝操天下之权柄,遵礼法之规范,既圣德又神明.武能平定祸乱,文能招怀远民.有前人未载地胜绩,能开辟不臣服地远域.来朝地使臣冠冕相望,奇珍异宝一一呈献.大道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上德之人不以德为德,他借自然之力暗中调运,精微深邃不可测度.人民凿井而饮水,耕田而食力,安居乐业,连上天之功都不曾感谢,又何曾想到皇帝地功劳.天道地运行无声无息,但万物赖以滋生,群生应运而发.事物地本体随天人地感应而变化,逢有德之人,便现出祥瑞,即使细微地好处也能体察,将之彰显得明明白白.洪福纷至沓来,祥瑞层出不穷.古代有“云师”、“龙官”、“龟图”、“凤纪”,又有日含五色、乌生三足等等瑞征,传颂于歌词,记载在史籍中,不胜枚举.主上有大善则上天降嘉瑞,主上有大智则万民享安乐.醴泉之出,流注下土,水波潺湲,清澈皎洁,如雨一样清润,似酒一般甘甜,像冰一样晶营,若镜一般明澈.用之常新,取之不尽.盛世地康泰是治道地显现,祥瑞吉庆体现在这泉水之中.而我们地君王却终日不敢懈怠,他并不以吉庆为吉庆,依然身居陋室,不喜逸乐.他不以帝王为贵,唯以天下为忧.人们大都崇尚浮华,他却只取实在地东西.归于淳朴和根本,以质朴代替文饰.居高处思防下坠,端满水生怕外溢.只有念念不忘这些箴言,才能使国家永保太平.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欧阳询奉皇帝之命书写.。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译文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译文
欧阳询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广泛流传至今。
其中,九成宫醴泉铭是他的一篇著名译文。
以下是对九成宫醴泉铭
的全面解读和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在唐玄宗时期为九成宫的醴泉所写的铭文。
这篇铭文是对九成宫醴泉的赞美和描述,表达了对宫殿和泉水
的美好赞颂之情。
九成宫醴泉铭的译文如下:
九成宫醴泉铭。
大唐贞观四年,天下太平,万国来朝,宫阙盈庭。
九成宫,巍
峨壮丽,瑰丽非凡。
宫中有泉,清澈甘冽,源远流长。
其水醴泉,
泉眼如玉,泉涌如珠。
泉水常年不竭,永不干涸。
泉水流过池沼,如龙腾海,如虎跃山。
泉水清澈见底,如明镜
般照见底纹。
泉水滋润万物,草木葱茏,花开如锦。
泉水滋养万民,赐予生机,庇佑着众生。
九成宫醴泉,乃上天眷顾之地。
宫中醴泉之水,是天地灵气的
凝聚,是神仙之饮。
喝一口醴泉之水,可以洗涤心灵,使人心旷神怡,身心舒畅。
九成宫醴泉铭,以其华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古代文
化艺术的瑰宝。
这篇铭文赞美了九成宫的壮丽景观和醴泉的神奇之处,传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赞颂之情。
它也展示了欧阳询卓越
的书法艺术和文学才华。
以上就是对九成宫醴泉铭的全面解读和译文。
这篇铭文以其优
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九成宫和醴泉的壮丽之美,也体现
了欧阳询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欧阳询九成宫释文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
《唐九成宫醴泉铭》全文注释及译文
本想找一个比较清晰的帖本一起发上来,可惜未能如愿,只好单发
《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注释〕:①醴泉:甘美的泉水。②秘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以少监为其副职。检校侍中:兼领门下省侍中,此为加官。唐代中央政府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门下省负责审诏署奏之事,其长官称“侍中”。“秘书监检校侍中’,即秘书监兼任门下省侍中。敕:皇帝旨意。钜鹿郡公:钜鹿为封地,郡公为爵号,位在国公之下,县公之上。③维;语气词,无义。④乎:于、在。⑤隋:隋文帝杨坚受封于随,公元581年灭北周,改随为隋,以为国号。6冠山抗殿:冠,覆盖。抗,举兴。(7)绝壑为池;绝,截堵。壑,山谷。池,既指地沼,也指宫外之护城河。(8楹:柱,实指桥柱。(9)分岩耸阙:分,开辟。岩,险峻之地。阙,在宫门外筑二台,在台上建楼观,中央阙而为道,故谓之阙。(10)栋宇胶葛:栋,屋之正中;宇,屋之四垂。栋宇,泛指房屋。胶葛:错杂貌。(11)迢递百寻:迢递,高远貌。寻,八尺为寻。(12)峥嵘千仞:峥嵘,高峻也。仞,八尺为仞。(13)穷泰;泰,侈也;穷泰,过度奢侈。(14)以:因。从:纵。(15)尤:责备。(16)炎景流金:炎景,暑天之酷热。流,熔化。(17)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甘泉,汉之甘泉宫,在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原为秦之离宫,汉武帝时增广之,周长十九里,作为避暑行宫。尚,加,超过。
九成宫醴泉铭碑刻释文
九成宫醴泉铭碑刻释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儌,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
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
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
《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
九成宫醴泉铭简体中文原版文字及释文
九成宫醴泉铭简体中文原版文字及释文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释文《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楷书。
阳文篆书“九成宫醴泉铭”六字。
原碑石在陕西麟游九成宫,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陕西省麟游县在西安西北160公里处,隋朝在这里修建了避暑离宫仁寿宫,唐朝改建为九成宫。
当时长安城水源困乏,宫中用水全靠从河道里“以轮汲水上山”。
公元632年,李世民在九成宫四城之阴散步时,发现有一块地皮比较湿润,用杖疏导便有水流出。
于是掘地成井,命名为“醴泉”,意思是水跟美酒一样香甜。
大家极为高兴,认为是祥瑞之兆。
于是由魏征撰写铭文,欧阳询执笔写字,匠工刻于石上。
魏征铭文记述了九成宫建筑的宏伟,唐太宗功业的伟大,醴泉发现的经过,以及它象征祥瑞的意义。
特别的是, 铭文后半部,它是魏征发挥的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至今犹有借鉴价值。
“黄屋非贵,天下为忧”,“居高思坠,持满戒溢”的名句就出于此碑。
马来西亚独中联合论坛 r P3^ R;^ X2`0U 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人,曾任太子率更令,人称“欧阳率更”,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
其书宗法王右军而自成一家,称为“欧体”。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传世碑刻中最负盛名的一件作品,也是历代楷书临习的经典范本之一。
《九成宫醴泉铭》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
用笔方整,紧凑,平稳而险绝。
明陈继儒曾评论说:“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
《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慎重、严谨,没有过分的表现,被视为“楷书法的极则”,也就是说是楷书研究的出发点、终点站,是历代学书者的楷模。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及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及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是一篇古代铭文,以下是它的全文及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
淇水出于洞庭陂,济世灵泉,流行九州,泽被万方。
九成宫,
其泉洁而甘,其石洁而洁,其台洁而平,其阶洁而正,其室洁而宏,其廊洁而长,其宇洁而广,其观洁而明,其宗洁而贞,其神洁而庄,其庙洁而静,其宫洁而肃,其祀洁而敬,其牆洁而严,其阙洁而备,其门洁而振,其槛洁而洁,其宫洁而显。
其德洁而隆,其风洁而清,其政洁而正,其民洁而治,其国洁而宁,其天洁而显,其地洁而肃,其神洁而听,其神洁而神。
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
淇水从洞庭湖流出,是一股治愈世人的灵泉,流传于九州大地,滋润着万物。
九成宫,它的泉水清澈甘甜,它的石块洁净明亮,它
的台基平整稳固,它的阶梯整齐端正,它的室内宽敞壮观,它的廊
道长长伸展,它的宇宙广袤无边,它的观景台明亮透彻,它的信仰
纯洁正直,它的神灵庄严庄重,它的庙宇宁静肃穆,它的宫殿肃静
肃穆,它的祭祀充满敬意,它的墙壁严谨有序,它的宫阙完好无缺,它的门户庄严振奋,它的门槛洁净如新,它的宫殿光彩照人。
它的
美德崇高光耀,它的风气清新纯净,它的政治清廉正直,它的人民
治理有序,它的国家安宁祥和,它的天地洁净肃穆,它的神灵聆听
众生祈愿,它的神灵显现威严。
这篇铭文赞美了九成宫的美丽和神圣,以及它所代表的纯洁和
正直的品质。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加标点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加标点译文九成宫醴泉铭(原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chì]撰zhuàn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冠guān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jiāo g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选自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儌jiǎo ,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àng毕臻zhēn,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zhì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yáo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pián zhī,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yuán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zhuó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qì其颓坏,杂丹墀chí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jiǎn],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zhǎo,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注释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原文注释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铭刻在一块石碑上,现存于陕西省西安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内。
下面是该铭刻的原文、注释和译文: 原文: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者,汉太和三年所起也。
其宫壮丽,邑里萧条,宫城之内,徼徚寥廓,如在霄汉。
其殿宇则九重拱北,三重压东,栋宇胶葛,檐牙高啄,红栋碧瓦,交映林泉,双阙中天,皇都相望,此所谓九成宫也。
注释:
九成宫:指陕西省西安市的九成宫,是唐代宫殿之一,建于汉太和三年 (公元 479 年)。
壮丽:形容宫殿建筑雄伟壮观。
徼徚寥廓:形容宫殿内空旷寂寞。
拱北:指北极星,因其在北天中央,故称为北极星。
三重压东:指宫殿三重建筑压在东面。
栋宇胶葛:指宫殿建筑相互连接,结构错综复杂。
檐牙高啄:指宫殿建筑的檐角高高挑起,像鸟儿展翅欲飞。
红栋碧瓦:指宫殿建筑以红色为栋,绿色为瓦,色彩鲜明美丽。
交映林泉:指宫殿和林泉相互映照,美不胜收。
双阙中天:指宫殿前的两座阙楼高耸入云,和天空相连。
皇都相望:指京城长安相望,宫殿巍峨,十分壮观。
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
九成宫是汉太和三年建造的,宫殿壮丽,邑里萧条。
宫殿之内,徼徚寥廓,如在霄汉。
宫殿三重拱北,三重压在东面,栋宇胶葛,檐牙高啄,红栋碧瓦,交映林泉,双阙中天,皇都相望。
这就是九成宫。
《唐九成宫醴泉铭》全文注释及译文
《唐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
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
至于炎景流金(16),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17)。
皇帝爰在弱冠①经营四方②逮乎立年③,抚临亿兆4;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5:东越青丘6,南逾丹徼7 ,皆献琛奉贽②重译来王9;西暨轮台10北拒玄阙11,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12;气淑年和13,迩安远肃14,群生咸遂15灵贶毕臻16,虽藉二议之功17,终资一人之虑18。
遗身利物19,栉风休雨,由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20,甚禹足之胼胝21,针石屡加22,腠理犹滞23。
爰居京室24,每敝炎暑,群下请建离宫25,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借十家之产26,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27,,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28,何必改作。
于是斫雕为朴29,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30,茅茨续于琼室31。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32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33,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水而无之,在乎一物①,既非人力所致。
圣心怀之不忘2。
粤③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④,上及中宫,历览台观⑤,闲步西城之阴⑤,踌躇高阁之下7,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8,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其清苦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9,东流度于双阙10;贯穿青琐11,萦带紫房12;激扬清波,涤荡暇秽;可以导养正性13,可以澄莹心神。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及翻译加繁体
九成宫醴泉铭碑全文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z h ǐ奉敕c h ì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h è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ti áo 递d ì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zhu ó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y óu 。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yu án 在弱冠,经营四方,逮d ǎi 乎立年,抚f ǔ临亿兆zh ào ;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ji ǎo ,皆献琛ch ēn 奉贽z h ì,重译来王;西暨j ì轮台,北拒玄阙q u è,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ěr 安远肃,群生咸xi án 遂s u ì,灵贶ku àng 毕臻zh ēn ,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z h ì风沐m ù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y áo 肌之如腊l à,甚禹y ǔ足之胼pi án 胝z h ī,针石屡加,腠c òu 理犹滞z h ì。
爰yu án 居京室,每敝b ì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s h ù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n ǎng 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x ún ,何必改作。
于是斫zhu ó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t ài 甚,茸r óng 其颓t u í坏,杂丹墀c h í以沙砾l ì,间粉壁以涂泥;玉砌q ì接于土阶,茅茨c í续于琼qi óng 室。
《九成宫醴泉铭》文字释义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文字释义译文《唐九成宫醴泉铭》,作者魏徽(580—643),字玄成,魏州曲城(今河北省巨鹿县)人,青年时曾为道士,后参加隋末李密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起义失败后,投奔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魏徵成为重要辅臣,以直谏知名,官至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拜太子大师,卒溢文贞。
他是唐代着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醴泉铭》的书写者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人。
仕隋为大常博士,唐太宗时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
他是着名的书法家,尤工于楷书,《宣和书谱》称:“询工书为翰墨之冠”,所书《醴泉铭》为其代表作之一。
后人亦称他为欧阳率更。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
“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
“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
《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酯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正文」九成宫醴泉①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②。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③,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④,此则隋之仁寿宫也⑤。
冠山抗殿6,绝壑为池7,跨水架楹(8),分岩耸阙(9),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10),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11),下临则峥嵘千仞(12),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奢(13),以人从欲(14)良足深尤(15)。
至于炎景流金(16),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17)。
精读《九成宫醴泉铭》
精读《九成宫醴泉铭》精读《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原文)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chì]撰zhuàn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
冠guān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jiāo g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儌jiǎo ,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àng毕臻zhēn,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
遗身利物,栉zhì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yáo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pián zhī,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yuán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zhuó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qì其颓坏,杂丹墀chí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jiǎn],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zhǎo,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成宫醴泉铭》释文及翻译[正文]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译文)唐宫名,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更名为九成,甘美之甜水谓之醴泉。
铭者,自铭也,自铭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后世者也。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诏书撰文。
[正文]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
高阁周建,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台榭参差。
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
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过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
至於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
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译文)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
这九成宫就是原来隋朝的仁寿宫。
它高耸的覆压山峦,淳蓄的池水截断山谷。
楹柱跨水相连,庭阙分岩相向。
高阁长廊排成围,栋宇台榭轮奂错落。
仰视它仿佛高若千丈,向下看则幽岩大谷深险万尺。
那些镶饰的珍珠美玉使它金碧辉煌,其光芒冲射云霞使日月失色。
炫耀这种移山过涧之力,骄横奢侈之极,累及民众而放纵私欲,想来真是深深的罪过。
到了酷暑炎阳时,几无逼人窒息的热气;微风缓缓拂来,觉有清凉之爽。
这的确是怡养身心的胜美之处。
即使是汉武帝时的甘泉宫也不能超出其右。
[正文]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
逮乎立年,抚临亿兆。
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
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
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
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
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
针石屡加,腠理犹滞。
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
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
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
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砂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
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
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译文):我主在二十岁时,就征讨四方,到而立之年就作为君王安抚民众了,起初是以武力之功平定统一了四海,而最终用礼乐教化安抚各邦。
东到青丘之国,南抵丹徼之地,都有珍奇宝物等贡品献上,且有译官陪同前来朝拜;西及轮台,北至玄阙,合并之后又列置州县,并将众多百姓编定户籍。
时吉年顺,四方太平,人们都安定归依,神灵也赐福而至。
虽说有赖于天地的功德,但最终还是靠皇帝一个人的谋划而成。
他舍身利国,且不避风雨,奔波劳苦,一心为民,忧劳成疾,以致身衰体弱,瘦如唐尧,手足之茧厚似夏禹,尽管常以针灸治疗调理,但仍旧气血不舒。
迁居京城宫中以来,出于常常苦于暑热之由,群臣建议为他建造离宫,希望能使他怡养心神。
但圣上爱惜百姓和国家的财力,执意拒绝不从,认为这仁寿旧宫虽建于昔日,弃之不用太可惜,毁而重建又太劳民,此事还是沿用既成为好,无需重改再造。
于是去除雕饰变为质朴,删减再删减,将那过分奢侈的都去掉。
接着再修葺那些坍塌之处,掺和沙土填补破损的玉洁冰清台阶,用泥土弥补墙壁的缺损处,汉白玉砌成的石阶与土阶相接,宫室屋顶的缺漏处用茅草来续补。
仰视宫殿的壮阔富丽,可将以往(奢侈误国)作为历史的借鉴;俯看如今的朴实俭约,又足以为子孙后代留下训诫。
正所为至人不求有所为(顺应自然),至圣也不求有所作(不劳民兴作),前人已尽力做成的,今人只须继用其成。
[正文]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
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
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
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
激扬清波,涤荡瑕秽。
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
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之常流。
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
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
《鹖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
《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
《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
然则神物之来,实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
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
我后固怀撝挹,推而弗有。
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
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未学所能丕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
敢陈实录,爰勒斯铭。
其词曰:(译文):然而原来的池塘水沼,都引自山涧,宫中本来没有水源,尽力求取也得不到的就是这水,这已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事,故而皇帝常惦记在心。
四月初一(甲申日)至四月十六日(已亥日),圣上到皇后的住处游览亭台楼阁,闲步走至西城北面时,在一座高阁下面驻足不前。
他俯身观察石土,微略感到湿润,于是便用手杖去疏凿随即竟有一股泉水涌出。
于是便制成石槛将泉眼护住,然后又将泉水导入水渠。
这泉水清澈如镜,味如甜酒。
泉水向南流入丹霄楼右侧,向东又流经宫殿前的阙门,如练带萦绕,贯穿着整个九成宫,它激起清爽的波浪,冲走往日的污秽。
(这泉水)可以使性情通达平正,可以使心神澄明纯净,可以照映万物之形,并滋润其生长,如同圣上的深恩德泽源远流长。
它不仅是上天的精华,也是大地的灵物。
据《礼纬》书中说:“如果君王用刑治罪能恰如其分,封功行赏也不偏不倚,得与周礼相符合,那么,醴泉便会出现”。
《鹖冠子》上说:“圣人的恩德,如能上达天宇,下临大地,中及万物生灵,那么,醴泉便会出现”。
《瑞应图》上说:“君王仁善谦和,饮食俭朴(不食进贡之物),就会有醴泉出现,饮用者可以长寿”。
《东观汉记》中载:“光武帝中元元年,京城出现(首都洛阳)出现醴泉,饮用者连积久难治的病都痊愈了”。
那么,醴泉这一种神赐之物的出现,实际是为了扶助圣主明君,它既可免君王的陈年旧疾,又能使长寿。
所以,王侯公卿们都喜形于色,奔走相告。
但我主深怀谦退之心,推说自己并无如此圣德。
虽有善政而不恃傲;遇有祥兆而心存谨慎。
这是记取了隋朝奢侈误国的经验教训。
这一切当是上帝的玄奥旨意,天子的善美之德,哪是我的浅陋之学所能表述清楚的,但因我的职责在于记言书事,不能使国家的盛美之事遗漏于典集之外,才冒昧陈词据实著录,因而撰写了这篇铭文,并镌刻上石。
[正文]其词曰:惟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
握机蹈距,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
书契未纪,开辟不臣。
冠冕并袭,琛贽咸陈。
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
上天之载,无臭无声。
万类资始,品物流形。
随感变质,应德效灵。
介焉如响,赫赫明明。
杂沓景福,葳蕤繁祉。
云氏龙官,龟图凤纪。
日含五色,乌呈三趾。
颂不辍工,笔无停史。
上善降祥,上智斯悦。
流谦润下,潺湲皎洁。
萍旨醴甘,冰凝镜澈。
用之日新,挹之无竭。
道随时泰,庆与泉流。
我后夕惕,虽休弗休。
居崇茅宇。
乐不般游。
黄屋非贵,天下为忧。
人玩其华,我取其实。
还淳反本,代文以质。
居高思坠,持满戒溢。
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译文):颂词说:当今皇帝据有运数,一统天下,受命于天,这是千年的定数,世间万物都目睹这一现实。
他功绩高于大舜,他勤勉尽过大禹。
可谓承其前导,绝其后继,甚至超过了三皇五帝。
他善于把握时机,并遵循客观规律,堪称既圣明又神武。
以武力克平战乱,以礼仪诗书招服四方。
史书从未记载过像这样能开疆拓土征服四方的皇帝。
所以他能称皇并获得赞誉和拥戴,四方献给他的珍宝多而且多。
大道是难以命名的,最高的德操并不表现在形式上,它的深玄之功和潜在的运行规律可谓高深莫测。
我们凿井得水,耕田得食,不懂得感谢上天之功德,又怎知帝王的作用。
上天所运行承载之道,悄无声息,但万类藉此生成,众生流布成形,都随感应而发生质变。
顺应上德,方见灵验,道于我虽有间隔,但似闻声响,似见光明。
洪福纷来,如繁盛的草木。
皇帝及百官,皆穿戴着绣有云、龙、龟、凤图案的冠袍以示吉祥。
而艳阳也蕴五彩之光,金乌更呈三足之瑞,颂辞不断咏来,史官不停地记录。
完美至善的醴泉带着祥瑞降临人间,明主贤臣皆大欢喜。
醴泉依水性而流布大地,滋润着万物,它潺湲清澈,如萍实般甘甜,每天饮用都觉新鲜,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昌明的时代与大道相伴随,奔流的泉盈满福庆。
我主戒惧不怠,虽有善行而不自恃。
居住崇尚简陋,享乐则不喜逸欲放纵。
身居帝王之贵却不以为贵,而总以天下百姓之忧为忧。
他人喜欢浮华与外饰,而我独取那朴实,这意在回归淳朴,用质朴取代文饰。
身体在高处,应想到坠落的危险,端着盛满水的容器须提防溢出。
于此念念不忘,方能永保中正祥和。
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臣欧阳询奉皇帝诏书书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