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学-第四章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
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一、引言土壤是地球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广袤的国土,土壤的分类及分布情况多种多样。
本文将对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进行详细介绍。
二、中国土壤的分类根据土壤的形成过程、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等因素,中国土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红壤红壤是中国南方常见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份。
红壤呈红色或棕红色,富含氧化铁、铝和有机质,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常用于农田耕作。
2. 黄壤黄壤是中国北方常见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山西、甘肃等省份。
黄壤呈黄色或浅黄色,富含砂粒和粘粒,透水性较好,但肥力较低,需要施加大量的有机肥料来改良土壤。
3. 黑土黑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有土壤,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
黑土呈黑色,富含有机质和养分,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等作物。
4. 沼泽土沼泽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湿地地区,如长江流域、东北平原等地。
沼泽土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湿度高,适宜水生植物的生长,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5. 砂土砂土是中国沿海地区常见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份。
砂土颗粒较大,透水性好,但肥力较低,需要施加大量的有机肥料和水分来改良土壤。
三、中国土壤的分布根据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形成过程,土壤在国土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分布特点:1. 南方地区中国南方地区主要分布着红壤和沼泽土。
红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呈现出条带状分布的特点。
沼泽土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湿地地区,如江苏的洪泽湖、江西的鄱阳湖等。
2. 北方地区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分布着黄壤和黑土。
黄壤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呈现出块状分布的特点。
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点。
3. 沿海地区中国沿海地区主要分布着砂土和盐碱土。
砂土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等省份的沿海平原地区,呈现出带状分布的特点。
中国的土壤类型与分布
中国的土壤类型与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多样的国家,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分布广泛。
本文将对中国的土壤类型进行基本介绍,并探讨其分布特点。
一、黄土土壤黄土是中国土壤中最为广泛分布的一种类型。
中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地区。
它的颜色呈黄褐色或暗棕色,质地疏松,富含粘土颗粒和砂粒,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黄土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常常需要进行施肥和改良。
二、红壤红壤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如江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台湾等地。
红壤的颜色呈红褐色,质地较重,富含铁氧化物。
红壤属于酸性土壤,适宜种植酸性作物如茶叶、柑橘等。
然而,红壤同时也面临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等问题,需要适当的保护与管理。
三、盐渍土盐渍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如新疆、甘肃等。
盐渍土的主要特点是含盐量较高,对植物生长不利。
这种土壤类型常常需要进行排盐和淋洗等处理措施,方便农作物的种植。
此外,盐渍土的形成与水分蒸发和排水不畅有关,因此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对改良盐渍土具有重要作用。
四、沼泽土沼泽土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湿润地带,如黑龙江、云南等。
沼泽土是一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植物残酷物的分解和富集。
沼泽土常常被用作农田的有机肥料,同时也是某些特殊农作物(如水稻)的理想生长环境。
五、中性土中性土是中国土壤类型中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如华中平原、华北平原等。
中性土的酸碱度适中,质地较好,富含养分,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区多数是中性土分布区,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六、其他土壤类型除了上述提到的土壤类型之外,中国还有一些特殊的土壤类型,如砂壤、粘壤、石砾土等。
这些土壤类型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分布范围。
总结起来,中国的土壤类型丰富多样,分布广泛。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不同的农作物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和合理的耕作措施。
第4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第4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第一节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一、自然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二、土壤剖面的发育三、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四、土壤的基本成土过程五、土壤分类一、自然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土壤统一形成学说的主要内容为:(1)土壤的本质是土壤肥力,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也就是土壤肥力的形成变化过程,土壤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统一。
(2)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于大小循环的强弱对比,这种对比关系决定于以生物为主导,包括母质、气候、地形、时间五大自然成土因素。
(3)随着土壤肥力的发展,土壤类型也不断更替,土壤类型更迭是土壤肥力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和土壤生物的演化更迭相统一的。
1、地质大循环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经过物理、化学风化,形成细小的颗粒,同时有一部分元素溶于水,这些岩石矿物的风化物随流水进人海洋,在海洋中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重新形成各种沉积岩,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地质大循环。
2、地质小循环土壤中的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选择吸收各种矿质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当生物体死去之后,生物残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各种养分又重新释放出来,供给土壤生物循环利用,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之为生物小循环。
在生物小循环过程中土壤养分得到固持富积。
3、地质大、小循环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土壤发生的基础,没有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不能进行;没有生物小循环,土壤难以形成。
两种循环过程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同时同地进行,通过土壤相互连接在一起。
二、土壤剖面的发育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垂直切面。
土壤有着统一的形成过程,其土体构型也有共同的规律性。
自然土壤土体构型一般模式如下页图:三、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自然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及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
(一)母质母质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原料,土壤的某些性质是从它的母质那里继承过来的,二者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1土壤矿物质源于土壤母质,并在土壤发育过程中进一步风化2土壤母质的机械组成决定了土壤的机械组成3母质透水性对成土作用有显著影响4总而言之,土壤母质与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土壤机械组成有着先天的关系,同时也影响到土壤成土作用。
土壤的类型与分布
练习
森林与苔原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土类 成土过程
气候带 热带雨林 南亚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寒带针叶林 苔原
经度地带性
其实质是干温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在温带、暖温带表现最明显。
森林地区淋溶土-林灌地区弱淋溶土-草原 地区的钙积土-干旱地区的荒漠土
发生学系统 诊断学系统 分七级: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 属、土种、变种
土壤分类简表
土纲 冰沼土 灰化土 土类
弱淋溶土
淋溶土 铁铝土 钙积干旱土 石膏盐层土(荒漠土) 盐成土 潮湿土 初育土
灰色森林土、褐土、灰褐土、燥红土等
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等 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等 黑钙土、栗钙土、黑垆土、棕钙土、灰 钙土等 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 盐土、碱土等 沼泽土、草甸土、潮土、黑土等 石质土、粗骨土、黄绵土、风少土、紫 色土、火山灰土等
人为土
高山土
水稻土、绿洲土等
山地草甸土、亚高山国土、高山草甸土 等
冰沼土
分布: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我国 青藏高原高山地区。 环境:苔原气候区 成土过程:冰冻物理风化为主
灰化土
分布:多在北纬50以北,我国面积仅分 布在大兴安岭北端及青藏高原某些高山 地区。 成土环境:寒温带半湿润针叶林气候区。 特征:有典型的灰化过程,剖面分层明 显。 利用:我国重要林业基地,开发利用时 应避免水土流失和肥力降低。
盐成土
分布: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滨海地 带。 环境:滨海或年降水量很少,蒸发量很 大;低平地、洼地、沿海低地。 成土过程:盐化和碱化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资料课件
地形对土壤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山地地区,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土壤分布通 常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点。而在平原地区,土壤的分布则相对较为均匀。
植被因素
植被对土壤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森林地区,由于植被的覆盖作用,土壤中的 水分和养分含量通常较高,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而在草原地区,由于植被较为单 一,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通常较低。
垂直分布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类型也会发生变化,出现垂直分布的特点。如高山 草甸土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而高山寒漠土则分布在5000米 以上的地方。
土壤分布的区域性
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类型
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的土壤类型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华北地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褐土、棕壤和黄土,而华南地区 的土壤类型则主要为红壤、砖红壤和赤红壤。
得名。
分布
02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包括江西、湖南、广东
、福建等地。
特点
03
红壤的pH值较低,呈酸性,适合种植茶叶、柑橘等
农作物。
黄壤
定义
黄壤是一种富含黄色氧化铁的土壤,因颜色呈黄色而 得名。
分布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 等地。
特点
黄壤的pH值较低,呈酸性,适合种植烟草、咖啡等 农作物。
相同地理区域的土壤类型
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土壤类型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华北地区,褐土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和低山丘陵区,而棕壤 则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区。
土壤分布的影响因素
气候因素
气候对土壤的分布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有 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积累,因此2
通过施用有机肥、化肥等化学物质,增加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
土壤肥料学-第四章 我国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分布
第四章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主要内容1、土壤形成发育过程2、土壤分布规律3、我国主要土壤类型RCBA 2A1A A 00漂灰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灰漠土—灰钙土—棕钙土—栗钙土—灰褐土—黑土土壤中石灰充分淋溶,呈酸性反应,有明显的粘粒淀积。
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700m的中山区。
复习题一、填空题1、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和。
2、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共设个诊断表层,个诊断表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
3、农业土壤中的发生学层次包括:、、、。
4、影响成土的五大影响因素:、、、、。
5、在现行的我国土壤分类级别上,大都用、、、亚类主要供小比例尺土壤图确定制图单元用;基层分类级别:土族和土系。
B6、土壤的质地主要是由决定的。
7、以为基础,以为依据,根据不同发生层进行的分类称为发生学分类。
8、熟化过程可分为过程与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1、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于大小循环的强弱对比,这种对比关系决定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其中()起主导作用。
A、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2、通常所说的土壤年龄是指土壤的发育程度或发育阶段,即指()A、相对年龄B、土壤发育的年数C、绝对年龄3、白浆化过程的实质是()过程A、潴育淋溶过程B、潜育化过程C、熟化过程哦4、诊断表层包括()A、有机质层B、漂白层C、盐积层5、红壤中()A、土层厚而耕层浅B、土层浅而耕层厚C、土层、耕层均浅6、我国的土壤分类中一共设立了有机土壤物质,岩性特征,石质接触面等()个诊断特征A、25B、24C、26三、名词解释1、地质大循环2、土壤剖面3、腐殖化过程4、水平地带性5、风化作用6、绝对年龄7、相对年龄8、生物小循环。
土壤分类及分布
中国土壤分类系采用六级分类制,即土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
前三级为高级分类单元,以土类为主;后三级为基层分类单元,以土种为主。
中国的土壤类型繁多,但它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作相应的变化,各占有一定的空间。
土壤类型在空间的组合情况,作有规律的变化,这便是土壤分布规律。
它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一般归纳为水平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等分布规律。
1.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中国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域,表现为自南向北随气温带而变化的规律,热带为砖红壤,南亚热带为赤红壤,中亚热带为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为黄棕壤,暖温带为棕壤和褐土,温带为暗棕壤,寒温带为漂灰土,其分布与纬度根本一致,故又称纬度水平地带性。
在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域,表现为随枯燥度而变化的规律,东北的东部枯燥度小于1,**的枯燥度大于4,自东而西依次为暗棕壤、黑土、灰色森林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其分布与经度根本一致,故这种变化主要与距离海洋的远近有关。
距离海洋愈远,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小,气候愈干旱;距离海洋愈近,受潮湿季风的影响愈大,气候愈湿润。
由于气候条件不同,生物因素的特点也不同,对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必然带来重大的影响。
2.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中国的土壤由南到北、由东向西虽然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但北方的土壤类型在南方山地却往往也会出现。
这是什么原因呢?大家知道,随着海拔增高,山地气温就会不断降低,一般每升高100m,气温要降低0.6℃;自然植被随之变化,因而土壤化。
土壤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规律,叫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由可以看出,土壤由低到高的垂直分布规律,与由南到北的纬度水平地带分布规律是近似的。
土壤的垂直分布是在不同的水平地带开场的,所以,各个水平地带各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谱。
这种垂直带谱,在低纬度的热带,较高纬度的寒带更为复杂,而且同类土壤的分布,自热带至寒带逐渐降低,山体的高度和相对高差,对土壤垂直带谱有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4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4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土壤的形成、分布与周围地理环境的关系,中国土壤资源的地理背景及土壤分布规律,我国各种主要土壤类型的性质、存在问题及利用改良途径。
4.1土壤的形成和分布4.1.1土壤圈(pedosphere)的概念与功能土壤是陆地表面由矿物、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是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地球系统的一个圈层。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它犹如地球的地膜,在一定程度上类似生物体的生物膜。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处于地圈系统,即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的交接界面,它既是这些圈层的支撑者,又是它们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土壤圈的功能如下(1)对生物圈(biosphere)。
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提供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与适宜的物理条件;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与演替。
但土壤圈的各种限制因素对生物也起不良影响。
(2)对气圈(atmosphere)。
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与热量平衡;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氧化亚氮等,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影响。
(3)对水圈(hydrosphere)。
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影响元素的表面地球化学行为、水分平衡、分异、转化及水圈的化学组成。
(4)对岩石圈(lithosphere)。
作为地球的“皮肤”,对岩石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减少其遭受各种外营力破坏;与岩石圈进行互为交换与地质循环。
4.1.2土壤的形成因素土壤圈不仅对周围圈层发挥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受到其它圈层的很大影响。
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巨大空间中,经过长时间的作用,土壤圈中逐步形成了各种类型的不同土壤。
土壤圈中形形色色的土壤,正是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受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作用的产物。
这些影响土壤形成和分布规律的自然因素,称为成土因素,包括气候、母质、地形、生物、时间等五个方面。
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
土壤类型及分布特征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种自然资源,它是由岩石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形成的。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是研究土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一、黄棕壤黄棕壤是我国最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的亚热带地区。
黄棕壤呈黄褐色或棕色,质地疏松,肥力较高。
它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通常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黄棕壤富含有机质和养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农田土壤类型之一。
二、红壤红壤是我国南方地区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分布于亚热带地区。
红壤呈红色或红褐色,质地疏松,水分渗透性较好。
红壤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通常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和酸性岩石地区。
红壤富含铁和铝氧化物,但贫乏有机质和养分,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但通过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可以改善红壤的肥力,使其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三、盐碱土盐碱土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分含量过高的土壤类型。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
盐碱土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地下水位的影响,通常形成于干旱地区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盐碱土的盐分和碱分含量较高,对植物生长有害。
为了利用盐碱土进行农业生产,可以采取排盐、化盐和改良土壤等措施,使土壤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四、黑土黑土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土壤类型之一,分布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平原。
黑土呈黑色或暗褐色,质地肥沃,富含有机质和养分。
黑土的形成主要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通常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以及草原植被区域。
黑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土壤类型之一,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
五、沙质土壤沙质土壤是指土壤中颗粒粗大、质地疏松的土壤类型。
它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沙质土壤的颗粒粗大,水分保持能力较差,肥力较低。
为了利用沙质土壤进行农业生产,可以采取灌溉、施肥和种植适合的作物等措施,改善土壤的水分和养分状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我国土壤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上图为棕色针叶林土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主要为明亮针叶林, 以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为代表树种,混有 少量的桦和山杨阔叶树,林下灌草有兴安 杜鹃、杜香、越桔和各种藓类;局部有暗 针叶林,主要树种是云杉和冷杉;目前是 国家主要林区。
地面特征
龟裂土因表面象龟背的裂纹而得名。龟裂土主要分布在西北的干旱地区,如新 疆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沿,准噶尔盆地古尔班沙漠的西沿河南沿,甘 肃河西走廊的疏勒河两岸,宁夏银川平原的西北角。这里空气干燥,地面受风蚀 影响,形成破碎的风蚀低地和雅丹土墙。谁能想像龟裂土的形成与过去水流的影 响有关?
龟裂土大多数由河流冲积母质形成,上部的主要土层为比较粘重的细土。这种 颗粒的组成状况,通常只有在比较缓慢的静水沉积条件下才能形成。土壤主要分 布在塔里木河北岸,玛斯河右岸,黄河左岸。由于河水断流或改道,水位下降, 土体变干才逐渐向荒漠土壤发展。土壤的形成完全与地下水失去联系,仅与短暂 的地表水流相关。地衣、藻类在地表短暂湿润时出现,水分干后很快死亡,在地 面形成极薄卷皮,表土逐渐收缩裂开形成网格状裂片。
上图为黑垆土剖面
黑垆土:温带和暖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 草原植被下,地面较稳定,腐殖化作用 与降尘作用同步进行。 土壤灰棕色,土 层深厚。
土地利用:自然植被为灌木草原褐蒿 属的半灌木草原。生态条件脆弱,但 垦殖率高,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 口粮田和人工草场育肥基地,也可利 用日温差大特点,发展优质水果,其 余退耕还牧,保持水土。
上图为暗棕壤剖面
上图为暗棕壤景观
土地利用:天然植被针叶落叶阔叶 混交林,低山丘陵向阳温度条件好的 地区有开垦农田者,栽培人参、灵 芝,种植小麦、白菜等。
棕色针叶林土 :寒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 气候和针叶林下,腐殖质积累过程和有机 酸络合淋溶过程形成的土壤。土壤强酸性,
土壤肥料学(各章节测试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肥力3.肥料二、判断题1、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
()2、土壤是指在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组成,具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三、选择题1、未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土壤肥力为()A、人为肥力B、潜在肥力C、自然肥力D、有效肥力四、简答题1、如何客观认识和评价土壤、肥料学发展过程中一些主要学派的观点?2、思考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组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土壤水分的类型中对植物最有效的是()A. 吸湿水B. 膜状水C. 毛管悬着水D. 重力水2、下列胶体类型中保存阳离子能力最强的是( )A. 蒙脱石B. 高岭石C. 腐殖质D. 伊利石3、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 )A. 田间持水量B. 最大分子持水量C. 饱和持水量D. 最大吸湿量4、岩石遭受物理风化,其结果是( )A. 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再变成细粒B.释放出盐基物质C.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改变D.母质中累积了有机质5、岩石遭受生物风化,其结果是( )A. 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再变成细粒B. 释放出盐基物质C. 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改变D. 母质中累积了有机质6、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的界线是( )A. 0.01mmB. 0.02mmC. 0.001mmD. 0.002mm7、一般,土壤热量最主要的来源是( )A. 生物热B. 太阳辐射能C. 地热D. A和B8、化学风化中最主要的作用和基本环节是( ) 。
A. 氧化作用B. 水化作用C. 水解作用D. 溶解作用9、在重力和雨水冲刷作用下,将山坡上的风化物搬运到坡脚或谷地堆积而成的风化产物称为( )A. 残积物B. 坡积物C. 洪积物D. 冲积物10、下列成土因素中( )与土壤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A. 母质B. 气候C. 地形D. 生物11、狭义的土壤有机质指的是( )A. 土壤中所有含碳的有机物B. 腐殖质C. 半分解动植物残体D. 微生物体12、土壤有效水分的下限一般是( )A. 田间持水量B. 最大分子持水量C. 萎蔫系数D. 最大吸湿量13、土壤基质的吸附力和毛管力所产生的土壤水分自由能变化称为()A. 基质势B. 溶质势C. 重力势D. 压力势14、土壤的热容量主要取决于( )A. 矿物质B. 有机质C. 土壤水分D. 固、液、气三项组成15、旱地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一般指的是( )A.田间持水量B. 最大分子持水量C. 萎蔫系数D. 最大吸湿量二、多项选择题1、腐殖质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态是()A.游离态 B. 与Fe、Al等含水三氧化物结合形成复杂的凝胶体C. 与粘土矿物合成胶质复合体D. 腐殖酸的盐类2、岩石遭受化学风化,其结果是( )A. 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再变成细粒B. 释放出盐基物质C. 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根本改变D. 母质中累积了有机质3、地壳的元素组成主要是( )A. OB. SiC. FeD. Al4、腐殖质的组分包括( )A. 胡敏酸B. 富里酸C. 胡敏素D. 腐殖酸5、国际制的质地分类是按照哪些粒级的含量来确定土壤质地的名称的( )A. 石砾B. 砂粒C. 粉粒D. 粘粒6、下列属于砂质土肥力特征的是( )A. 蓄水力弱B. 养分含量少,保肥能力差C. 土温变化快D. 通气性、透水性好,易耕作7、下列属于粘质土肥力特征的是( )A. 保水、保肥性好,养分含量丰富B.土温比较稳定C. 通气性、透水性差D. 耕作比较困难8、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是( )A. 分解过程B. 合成过程C. 生物化学过程D. 养分释放过程9、在有适当的湿度而又有良好通气条件的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的特征是( )A. 有机质分解速度快,而且比较完全,矿化率高B. 释放出矿质养分多,而且呈氧化态C. 是中间产物累积少,不利于土壤OM的累积和保存D. 释放出矿质养分少,而且呈还原态10、下列哪些过程受土壤水分的影响( )A. 矿质养分的溶解和沉淀B. 有机质的分解、合成C. 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D. 土壤的热性质三、判断题1、自然界已经发现的矿物中,绝大多数是化合物、结晶质、固态的。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生物圈
4.1.1 土壤圈(pedosph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 有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构成的一种连 续体或覆盖层。
土壤圈的功能主要有: (1)对生物圈(biosphere):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 (2)对气圈(atmosphere):影响大气圈的化学组成,水分
小孔隙中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速度慢而使养分得以保存。 ③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壤热量状况;
④团粒结构降低了土粒间的粘着性、粘结性,减少了耕作阻力,提高了耕作质量, 土壤耕性好;
⑤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和生长; 团粒间较疏松,根系穿插容易;团粒内部相对紧密,有利于根系的固着;
5、土壤耕性: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特性。 内容:①耕作时的难易程度; ②耕作质量的好坏; ③适宜耕作时间的长
特点:土壤圈是岩石圈最外面一层疏松的部分,其上面 或里面有生物栖息。土壤圈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五大圈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之一,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要素。土壤圈的平均厚 度为5m,面积约为1.3×108km2,相当于陆地总面积 减去高山、冰川和地面水所占有的面积。
研究意义:旨在从地球表层系统的角度,研究土壤圈的 结构、成因和演化规律,以达到了解土壤圈的内在功 能,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对人类与 环境的影响的目的。
a.土壤形成 因素
①母质因素:
(一)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 为土壤母质。如果风化壳保留在原地,形成残积物,便称为残积母质;如果在重力、 流水、风力、冰川等作用下风化物质被迁移形成崩积物、冲积物、海积物、湖积物、 冰碛物和风积物等,则称为运积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 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它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 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 组成均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期阶段最为显著。随着成土过程进 行得愈久,母质与土壤间性质的差别也愈大,尽管如此,土壤中总会保存有母质的某 些特征。
[整理]中国土壤类型
中国土壤类型我国由南向北土壤分布状况: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漂灰土我国由东向西土壤分布状况:黑土——灰褐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1.砖红壤:形成条件: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云南和台湾南部,是我国热带雨林或季雨林地区的地带性土壤,能发育于任何母质上。
基本特征: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盐基高度不饱和,呈强酸性。
2.赤红壤:形成条件:分布于南亚热带,是砖红壤和红壤的过渡性土壤。
基本特征: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深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3 红壤、黄壤:形成条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阔低山丘陵地区,形成于中亚热带条件下,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强烈的脱硅富铁铝作用下形成的。
除石灰岩外,其他岩石均可发育。
基本特征:粘粒多,品质差,养分贫乏,酸度高,土层厚而耕层浅。
4.黄棕壤:形成条件: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形成于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在温度较高、雨量较多的常绿阔叶或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基本特征: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
5.棕壤形成条件:分布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形成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基本特征: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6.暗棕壤形成条件:分布于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形成于弱酸性淋溶过程和温带湿润森林下腐殖质积累基本特征: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7.漂灰土形成条件: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山地的垂直带上部,形成于寒温带湿润地区明亮针叶林或暗针叶林的条件下基本特征:土壤酸性强和有效养分少8.黑土形成条件:分布于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中东部广大平原上,形成于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基本特征: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灰褐土形成条件:分布在山西的五台山、吕梁山,内蒙古的大青山等,形成于温带山地旱生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基本特征:土层薄,坡度大,石块多栗钙土形成条件: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所造成的水热条件有利于矿物风化及粘粒的形成基本特征:殖质含量比黑土少,是比较肥沃的土壤棕钙土形成条件: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中西部、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形成于腐殖质积累过程和石灰质、石膏和易溶盐类的淋溶与淀积基本特征:旱化,生物量低,有机质含量低;钙积作用强灰漠土形成条件:分布于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银川平原的西北角基本特征:土壤的砾质化程度很弱。
土壤肥料学中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
土壤肥料学中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土壤资源,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4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改良
(一)以矿物风化为主的成土过程
原始成土过程 岩石或其风化物
表面上着生低等
植物或微生物并
开始形成
原始土壤。
•原始成土过程
湖 北 初 育 土
黄棕壤粘膜
•粘化过程
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 成和聚集过程。
富铝化过程 土体中二氧化硅淋 失,铁铝相对富积 的过程。多在热带 亚热带高温多雨地 区。
富铝化过程
红壤剖面
•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
•施用石灰,改良土性;
•积极推行免耕少耕技术;
•轮间套作,提高复种指数;
•因土施肥,经济用地;
红壤剖面
黄壤剖面
土纲
土类
盐碱土 草甸盐土 (盐土的盐化过程,碱土的碱化和脱 漠境盐土 碱化过程) 滨海盐土 酸性硫酸盐土 寒原盐土、碱土
干旱地区盐土景观
干旱地区盐土剖面
海滨盐土景观 海滨盐土剖面
盐碱土存在问题及其利用改良??
盐土:含有过多的易溶性盐
碱土:土壤胶体吸附有显著数量的 交换性钠,均能对作物产生危害。
①开沟排水,排走土壤中的盐分,降低或控制 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返盐; ②井灌井排;③灌溉洗盐;④种稻洗盐; ⑤种植绿肥:
增加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物理性质, 同时,由于绿肥覆盖地面,可减少水分蒸发,抑制土壤返盐;
Fe、Mn有机络合、 螯合物形成,导致Fe、 Mn淋溶,伴有原生、 次生矿物的分解、合 成 灰白色层
灰化层
(六)以人为因素为主的成土过程
熟化过程 在人为合理耕作、利用改良
及定向培育下,使土壤向着
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
土壤旱耕熟化过程
一、土壤的分类 (一)前苏联的发生学分类(定性)
进行土壤分类的着眼点是气候和植被
我国土壤类型及分布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
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褐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黑钙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栗钙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
棕钙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黑垆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荒漠土: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大。
高山草甸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高山漠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济南市土壤类型依地形、水文、气候、植被、母岩、母质等自然条件的差异及人为生产活动的影响,在全市范围内由南到北、从高到底,依次分布着显域性土壤棕壤、褐土,隐域性土壤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风砂土6个土类,13个亚类,27个土属,72个土种。
一、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在暖温带湿润半湿润,落叶阔叶林下形成的地带性土壤。
全市共有39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土壤面积的9.1%。
集中分布于长清、历城、章丘三县南部砂石低山丘陵区,海拔一般在200~988.8米之间。
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
中国土壤的分类及分布土壤已经成为新教材中添加的一个内容,现在的地理考试中也常见到以土壤为情境材料的知识考查.土壤的成分和类型其实从视频中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了土壤,有些人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形成与积累一直搞不清楚,总是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微生物多的时候有机质多还是少,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一个小侧面去解读:有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使之成为腐殖质,但有的微生物却会以这些有机质为食物,会消耗掉它们,另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枯枝落叶是否多。
再此之外还需要考虑的是这些被微生物分解形成的有机质是不是能够在当地累存,比如热带雨林枯枝及败叶较多,微生物也丰富,但分解后这些腐殖质一部分被雨水淋溶带走,一部分被生物转化为无机物吸收,所以土壤中腐殖质并不多,反而在亚寒带针叶林的腐殖质较多。
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几大黑土地都不是在纬度较低的区域形成的,形成后到现在由于人类的盲目开发,地表水土流失加剧,黑土地层有所变薄!其实土壤无处不在!无论你走到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土壤总是在你脚下。
如果没有土壤,植物就无法获得养分,地球上的其他生命都将受到影响。
因此,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宝藏之一!那么,土壤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分布特点呢?一起来看看吧!在地球历史的初始时期,地球的表面主要是岩石,十分贫瘠。
而随着时间发展,土壤开始逐渐在地球表面形成。
当幼儿时期的地球冷却下来后,风化和侵蚀的过程就陆续开始了。
风化作用是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将岩石破碎成较小的岩石,侵蚀作100ea2Lim%%■-clQ^lBQnn311啣令业和* 1(1、5iinidyIcharaisandxsaitd用是指这些较小的岩石被风或水从较大的母岩中带走。
根据风化岩石的大小,可以将其视分为黏土(clay)、粉土(silt)或砂土(sand),更大的则为砾石。
在前三种物质中,黏土是最小的,而砂土是最大的,粉土介于两者之间。
这三种不同大小的风化和侵蚀岩石共同组成了土壤。
根据这三种不同大小颗粒的比例,土壤将具有不同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
主要内容
1、土壤形成发育过程
2、土壤分布规律
3、我国主要土壤类型
R
C
B
A 2
A
1
A A 00
漂灰土
暗棕壤棕壤黄棕壤
红壤、黄壤
赤红壤砖红壤
灰漠土—灰钙土—棕钙土—栗钙土—灰褐土—黑土
土壤中石灰充分淋溶,呈酸性反应,有明显的粘粒淀积。
在云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700m的中山区。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和。
2、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共设个诊断表层,个诊断表
下层,2个其它诊断层。
3、农业土壤中的发生学层次包括:、、、。
4、影响成土的五大影响因素:、、、、。
5、在现行的我国土壤分类级别上,大都用、、
、亚类主要供小比例尺土壤图确定制图单元用;基层分类级别:土族和土系。
B
6、土壤的质地主要是由决定的。
7、以为基础,以为依据,根据不同发生层进行的
分类称为发生学分类。
8、熟化过程可分为过程与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土壤肥力的变化决定于大小循环的强弱对比,这种对比关系决
定于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其中()起主导作用。
A、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
2、通常所说的土壤年龄是指土壤的发育程度或发育阶段,即指
()
A、相对年龄
B、土壤发育的年数
C、绝对年龄
3、白浆化过程的实质是()过程
A、潴育淋溶过程
B、潜育化过程
C、熟化过程
哦
4、诊断表层包括()
A、有机质层
B、漂白层
C、盐积层
5、红壤中()
A、土层厚而耕层浅
B、土层浅而耕层厚
C、土层、耕层均浅
6、我国的土壤分类中一共设立了有机土壤物质,岩性特征,石质接
触面等()个诊断特征
A、25
B、24
C、26
三、名词解释
1、地质大循环
2、土壤剖面
3、腐殖化过程
4、水平地带性
5、风化作用
6、绝对年龄
7、相对年龄8、生物小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