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1号线关键节点工可阶段工程风险评估
地铁工程建设风险评估方案
地铁工程建设风险评估方案一、项目概述地铁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大型工程项目,其建设过程中伴随着各种潜在风险。
为了保障地铁工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其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本文将就地铁工程建设风险评估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二、风险评估范围1. 地质勘探风险:地铁建设过程中,地质情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风险因素。
不同地质条件会直接影响地铁隧道的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需要对地下地质情况进行全面勘探,并针对不同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
2. 环境风险:地铁建设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噪音、振动等。
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地铁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 施工风险:地铁建设过程中,施工工程涉及到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设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设备风险:地铁工程涉及到大量的施工设备和运输设备,设备故障或者不合格的设备会导致严重的风险。
需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确保设备的质量符合要求。
5. 市场风险:地铁工程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项目,市场波动对项目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制定有效的市场风险应对措施,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
三、风险评估方法1. SWOT分析法:通过对地铁工程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评估其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2. 专家咨询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地铁工程建设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将其专业意见纳入到风险评估中。
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四、风险评估指标1. 风险等级:对不同的风险进行分类,评定其重要程度和严重程度,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风险发生概率:对不同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评估,量化可能发生的风险。
3. 风险影响程度:对不同风险事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经济影响、工期影响、安全影响等。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总体设计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总体设计苗彩霞【摘要】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north section engineering condition, interchange hub setting, engineering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 line No. 11,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gineering design not only strengthens existing transporta- tion axis and improv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nsportation cohesion ei~ciency, but also develops new transportation axis and expands the transportation circle radiation angle and scope.%着重介绍了上海市轨道交通ll号线北段工程概况、换乘枢纽设置、工程设计特点及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指出该工程设计既强化了既有交通轴,提高了内外交通衔接的效率,又开辟了新的交通轴,扩大了交通圈的辐射角度和范围。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21【总页数】2页(P156-157)【关键词】轨道交通;总体设计;枢纽换乘;地下一体化开发【作者】苗彩霞【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20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3.21 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以下简称11号线北段工程)线路呈Y形。
主线北起嘉定新城中心城区,南至浦东新区罗山路,在嘉定区西北设一条支线连接上海国际赛车场和安亭汽车城,线路全长约67 km,共设车站34座,与网络中16条轨道交通进行换乘,换乘站12座[1,2]。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1. 背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公共交通方式,在我国各大城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篇文章将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安全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2. 轨道交通的安全性2.1 事故率与死亡率根据统计数据,城市轨道交通的事故率和死亡率相较于其他交通方式较低这主要得益于轨道交通系统的封闭性、自动化程度高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轨道交通完全没有安全风险,而是风险相对较低2.2 设施老化与维护轨道交通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老化,这可能会对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至关重要此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轨道交通线路也需要不断扩建和改造,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确保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2.3 人为因素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驾驶员的操作失误、信号系统的故障、乘客的违规行为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信号系统以及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3. 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估3.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对轨道交通设施造成损害,影响其正常运行针对这些风险,相关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抗灾能力3.2 恐怖袭击恐怖袭击是轨道交通面临的一种严重风险为了防范此类风险,轨道交通部门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如加强安检、配备保安人员等3.3 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轨道交通系统也面临着技术风险例如,黑客攻击、系统故障等可能导致轨道交通运行不稳定因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定期检查和更新系统至关重要4. 结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尽管轨道交通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具有较低的风险,但仍需警惕各种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信号系统、提高设施维护水平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的出行环境5. 安全管理与法规5.1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的关键该体系应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可以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水平5.2 法规与标准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些法规和标准应涵盖轨道交通的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以确保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6. 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处理6.1 安全风险防控轨道交通部门应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这包括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乘客安全意识等6.2 应急处理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轨道交通部门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报警、事故处理、乘客疏散、救援等措施7. 乘客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轨道交通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如宣传册、广告、公益活动等,向乘客普及安全知识,提醒乘客注意轨道交通安全8. 案例分析以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为例,分析事故原因及后果,从而得出教训,为今后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借鉴8.1 事故背景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发生一起列车脱轨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救援工作8.2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原因为轨道线路维护不当,导致轨道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列车运行时的冲击力此外,驾驶员操作失误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8.3 事故教训此次事故教训我们,轨道交通部门应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驾驶员培训和考核也是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9. 展望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将成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轨道交通安全水平,降低风险,将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关注的问题9.1 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例如,发展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化信号系统等,以降低人为因素对轨道交通安全的影响9.2 绿色出行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使用,降低交通拥堵,从而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9.3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轨道交通的投入,支持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轨道交通安全提供保障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施质量、加强乘客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10. 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技术10.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定性评估方法主要通过对安全风险的描述和分析,得出安全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定量评估方法则通过对安全风险的量化分析,得出安全风险的具体数值10.2 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安全风险评估技术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环节风险识别是通过系统地识别可能导致轨道交通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可能导致的后果风险评价是对分析出的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其严重程度和优先级11. 安全风险评估的实践与应用11.1 安全风险评估的实践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轨道交通的安全性11.2 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例如,在轨道交通规划阶段,可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在轨道交通建设阶段,可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提高轨道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在轨道交通运营阶段,可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12. 国际经验与启示12.1 国际经验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轨道交通安全与风险评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先进的科技创新、全面的应急预案等措施,有效保障了轨道交通的安全12.2 启示从国际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二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三是要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13. 结语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施质量、加强乘客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的风险,确保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同时,我们也要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推动轨道交通安全与风险评估的工作在未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我们相信轨道交通的安全与风险评估工作将会更加成熟和完善。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轨道工程预验收监理质量评估报告(改)
1.工程概况1. 1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起点为浦东新区的龙阳路站,终点为滴水湖边的临港新城站,正线线路全长约59.065km,其中高架线约45.4km,地下线约13.7km。
共设车站13座,高架车站10座,分别为龙阳路站、华夏西路站、罗山路站、周浦东站、航头站、航头社区站、新场站、野生动物园站、浦东火车站站及临港新城北站;地下车站3座,分别为惠南站、沪城环路站及临港新城站。
设1座车辆段和1座停车场,分别为川杨河车辆段及治北停车场。
设计时速120KM/h,采用A型车。
本标段为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土建工程15-2标段轨道工程二标,施工范围自A30敞开段(上行线SDK36+581.778;下行线XDK36+590.342)至设计终点(上行线SDK59+064.6;下行线XDK59+064.6),其中含一段高架线路、一段地下线路和治北停车场,经浦东火车站站、临港新城北站2个高架车站及沪城环路站和临港新城站2个地下车站。
1.2正线轨道1. 2. 1主要技术标准1、正线数目:双线2、速度目标值:正线120Km/h;道岔侧向50km/h;3、正线线间距:5.0m,S(X)DK51+890~S(X)DK59+065为5.3m。
4、最小曲线半径: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1000m;出入线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
5、限制坡度:正线最大坡度为27‰;出入线最大坡度为30‰。
6、牵引种类:电力7、机车类型:地铁A型车,轴重≤16t,车辆定距15.7m,固定轴距≤2.5m。
8、轨道结构高度:轨道结构高度汇总表1. 2. 2主要轨道结构设计1、地下线整体道床地下线采用一般减振地段采用长枕式整体道床,较高减振地段采用支承块式整体道床,道床双侧设水沟,道床内设置双层钢筋网,纵向钢筋兼作杂散电流排流钢筋。
道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并预留测防端子,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地下线整体道床轨道结构形式汇总表2、高架整体道床高架线采用采用支撑块式整体道床,减震地段采用减震器、梯形轨枕及浮置板道床双侧设水沟,道床内设置钢筋笼,道床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伸缩缝,并预留测防端子,道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上海轨交11号线规划
上海轨交11号线规划上海地铁11号线其最高运营时速可以达100公里,是国内目前速度最高的地铁列车。
二期江苏路站至罗山路站将于2012年底完成兴建,三期被认为是上海迪士尼的配套工程,由罗山路站至黄楼,为上海2010~2020年规划建设线路,一般认为会与上海迪士尼同步建设。
根据最新规划,一期支线拟向西延伸5.76公里至昆山花桥,根据昆山市的规划,将与昆山轨道交通1号线相接,此外,根据早些时候苏州方面的规划,主线、支线将分别与规划中2015年至2016年建成的苏州地铁3号线主线、支线对接。
11号线还规划与于2009年9月19日开通的中国首条轨交试验线相衔接。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的北端终点站是嘉定城北站,与近邻的江苏省太仓市只有约6.5公里距离。
11号线延伸至太仓,将有力推动该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并使太仓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配角,成为上海的卫星城和世博圈成员之一,也可满足上海打造人文轨道交通的需要,增强上海的辐射、服务功能,推动长三角联动发展。
目前,太仓已具有全方位接轨上海的坚实基础,延伸6.5km线路,即可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可谓事半功倍。
目前,受11号线改善上海西北交通大环境前景的激励,太仓房地产业积极来沪推广,不少上海市民也乐于入住太仓,两地经济联系日趋紧密。
统计显示,从2003年起,太仓已累计引进沪上企业534家,总投资180.7亿元。
2013年前苏州2号线,昆山1号线,太仓1号线在安亭和嘉定北会集,到人民广场只要53分钟.打造太仓-嘉定经济板块连接上海和江苏南通的沪通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近期通过评审,并有望在年内开工。
该线路将在太仓设立站点,从而大大加强两地的联系。
但相关专家表示,该线路属于客货运混合的传统铁路,还无法满足城际之间市民的大规模往返。
而上海的11号线延伸到太仓,在此和苏州将要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对接,整个苏沪之间的交往便捷度将上升到一个新层次。
以沪太轨道交通建设为突破口,将实现两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其中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改善居民出行条件,加强和提升太仓-嘉定经济板块。
最终版上海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站~花桥站)地铁结构长期沉降特征讲解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站-花桥站)运营期地铁结构安全咨询、安全评估、地铁结构长期沉降机理分析及控制措施项目第一季度报告地铁结构长期沉降特征分析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015年4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站—花桥站) (1)1.2 工程地质与水文特征 (1)1.2.1 工程地质特性 (1)1.2.2 水文地质特性 (4)1.3 地铁结构形式 (5)1.3.1 车站结构 (5)1.3.2 区间高架结构 (7)1.3.3 轨道结构 (10)2 结构沉降变形监测 (11)2.1 建设期地铁结构变形监测 (11)2.2 运营期地铁结构变形监测 (11)2.3 周边开发与地铁保护区监测 (12)2.3.1 中城商务广场C、D楼项目 (12)2.3.2 江苏金卫国际大厦(兆丰广场) (13)2.3.3 昆山花桥天丰商务广场 (14)2.3.4 江苏国际商务酒店二期配套工程(希尔顿) (16)2.3.5 花桥.智慧广场(一期)项目 (16)2.3.6 昆山花桥医谷国际二期项目 (17)3 地铁结构沉降情况 (18)3.1 建设期沉降情况 (18)3.1.1 建设期周边管线沉降情况 (18)3.1.2 建设期周边建筑物及围墙沉降情况 (19)3.1.3 建设期车站桥墩与区间桥墩沉降情况 (20)3.2 运营期沉降情况 (21)3.2.1 2013年8月~2013年12月 (21)3.2.2 2013年12月~2014年2月加测 (22)3.2.3 2013年12月~2014年6月 (23)3.2.4 2014年6月~2014年12月 (25)3.2.5 2014年12月~2015年3月 (27)3.2.6 沉降速率统计 (29)3.3 地铁结构全线沉降特征 (30)3.3.1 桥墩沉降“东稳西沉” (30)3.3.2 临近建筑施工引起线路局部沉降 (33)3.3.3 简支梁跨中普遍上拱 (34)3.3.4 大跨连续梁跨中出现下挠 (35)3.3.5 道床与桥墩墩底沉降存在差异 (38)3.4 小结 (39)4 地铁结构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41)4.1 区域整体开发对地铁全线沉降变形的影响 (41)4.2 临近施工对地铁结构的影响 (42)4.3 温度对道床与墩底差异变形的影响 (45)4.4 混凝土徐变对高架桥梁变形的影响 (47)4.5 小结 (50)5 结论与建议 (52)1工程概况1.1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站—花桥站)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安亭站~花桥站)东起11号线北段支线终点站安亭站,西至花桥巷浦路。
上海地铁11号线高速试车方案研究
( ) 车 线 长度 : 车线 的理 论 计 算 长 度 和 实 际 1试 试 设计 长度 之 间的差 异 , 决定 了安全 裕度 , 是影 响试车安 全 的关键 因素 。 ( ) 车线 曲线 限速及超 高 。 2试
( ) 车线 防护措施 。 3试 ( )/ C o eC u c f 3Jl 19 nteit o- 3 r te19 / 8 E fh on io uy 9 6o e p e v t l 2 h nr
e a i t ft e ta s Eu o e n h g s e d r i s se r b l y o r n - r p a ih- p e al y t m. i h
[ ] C mmsinD cs no y 0 2 C n enn e eh iasei 4 o i o eio f0Ma 0 : ocri t cnclpc- s i 3 2 gh t
i t o n e o e a i y r lt o t e r lig s k s b y t m f f ai n f r i tr p r blt e ai g t h oln tc u s se o c o i n o
关 键 词 : 铁 ;试 车 线 ;正 线 试 车 ; 高速 试 车 ;方 案研 究 地
中 图分 类号 : 2 1 U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0 4— 9 4 2 1 ) 3 14 4 10 2 5 (0 0 o —03 —0
收 稿 日期 :0 9 1 6 2 0 —1 —1 作 者 简 介 : 一 陛 (9 7 ) 男 , 程 师 ,99年毕 业 于大 连 铁 道 学 院 。 滕 17 一 , 工 19
用, 又能够相 互 匹配 。
E rpa t tg sa dpiri o aw y ni btm n[ . uoen saei n r ie frri a os aa et R】 r e o ts l e e
地铁既有线施工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方案
地铁既有线施工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方案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地铁的建设和拓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新建地铁线路外,对于既有的地铁线路进行施工和改造也是必要的。
然而,地铁既有线施工涉及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评估和应对这些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一、风险评估地铁既有线施工所涉及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问题:既有线地铁施工需要对地下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
例如,地质层中可能存在不稳定的地层,地下水位变化导致的土壤液化等。
这些地质问题可能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2. 设备维护:既有线地铁施工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保护。
例如,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设备造成干扰,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运营影响:施工过程中,地铁线路的运营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例如,封闭施工区域可能会导致某些区段无法通行,或者需要调整运营计划。
因此,需要考虑如何最小化对运营的影响,并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4. 安全风险:地铁施工涉及大规模的人员和设备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例如,高处作业、爆破作业等都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工人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二、应对方案为了有效地应对地铁既有线施工的风险,需要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1. 风险管理计划: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计划,包括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类和优先级排序。
在制定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
2. 地质勘察和分析: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工作,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行。
根据勘察结果,制定相应的地质风险防范方案,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防止地层塌陷和土壤液化等情况的发生。
3. 设备保护和维护:对地铁线路上的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保护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例如,临时屏障的设置、设备巡检等措施可以减少施工对设备带来的影响。
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
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在施工阶段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员工安全的重要步骤。
评估需要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以下是对施工阶段常见安全风险的评估:1. 高处作业风险:在高处作业可能存在坠落和滑倒等风险。
需评估作业位置的稳定性、防护设备的使用以及员工的培训情况。
2. 电气安全风险:电气设备、线缆和电源可能存在触电风险。
需评估电气系统的维护情况、防护设备的完好性以及员工的操作规范。
3. 施工设备风险:使用施工设备可能存在机械伤害风险,如挖掘机的碾压等。
需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操作员的技能水平以及现场的交通组织情况。
4. 打桩和挖掘风险:打桩和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地质条件不稳、地下管线或暗河等隐患。
需评估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地下设施的图纸和相关许可证。
5. 化学品安全风险:使用化学品可能存在中毒、燃烧和爆炸等风险。
需评估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方式、员工的防护装备及紧急处理措施。
6. 高温和低温风险:在施工现场可能遇到高温或低温条件,导致中暑、冻伤等危害。
需评估施工期间的气象条件、员工的防护措施和紧急救护措施。
7. 交通事故风险:施工现场周围交通密集,施工车辆和行人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需评估施工区域的交通状况、交通标识设置以及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
8. 声环境风险:在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噪声过大的情况,引发听力损伤。
需评估施工设备的噪声水平、施工区域的噪声防护措施和员工的个人防护设备使用情况。
以上只是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一些安全风险,每个工程都有其独特的风险因素,评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此外,定期检查和培训也是降低风险的重要环节。
工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XXX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指导标准一、编制依据依据XXX下发的《XXX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建技[XXX]XXX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参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XXX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质量安全风险控制指导书》的有关标准,同时结合XXX地铁以往的地下工程经验,制定本标准。
二、风险分类及分级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设计风险因素应从地下工程自身风险以及周边环境两方面等考虑,归纳为自身风险和环境风险两类。
根据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等,将风险源的等级由高至低分为Ⅰ、Ⅱ、Ⅲ、Ⅳ级。
三、自身风险地下工程的自身风险是指由于地下工程自身建设要求或施工活动所导致的风险。
自身风险等级主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埋深、工艺特点、结构特性(如地下结构层数、跨度、断面形式、覆土厚度)等风险因素。
其中,明挖法和盖挖法可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作为分级参考依据;盾构法以隧道相互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连续掘进长度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暗挖结构根据隧道的长度、地质复杂程度、环境条件等作为分级参考依据。
(一)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Ⅳ级Ⅰ级: 明(盖)挖法基坑开挖深度H≥25m;Ⅱ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20m≤H<25m;Ⅲ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14m≤H<20m;Ⅳ级 :明(盖)挖法的基坑开挖深度5m≤H<14m。
注:当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时,风险等级可上调一级。
(二)盾构隧道安全风险分级:Ⅰ、Ⅱ、Ⅲ级1、Ⅰ级(1)处于非常接近状态(距离≤0.3D)的并行或交叠盾构隧道;(2)较长范围(长度≥100m)浅埋(盾构覆土厚度≤0.7D)的盾构隧道;(3)连续掘进长度超过1.5km的盾构隧道;(4)较长范围(长度≥150m)内开挖断面70%以上存在密实承压水砂层;(5)超长(长度大于18m)盾构区间联络通道;上方有重要建(构)筑物、河流等的盾构区间联络通道。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与风险评估概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为城市交通运输带来了便利和效率,然而,由于轨道交通系统具有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对其安全性和风险评估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及相关风险进行评估,以期能够提供保障乘客和城市安全的有效措施。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公共交通系统,其安全性是衡量其可信赖性和效能的重要指标。
安全性主要涉及轨道交通的设计、建造、操作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阶段的安全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应当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车辆、轨道、线路等设施的安全性。
同时,还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2. 建设阶段的安全性在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安全监管应当始终贯穿始终,并确保工程的施工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安全监测措施的实施,如防火、安全疏散等,对于保障工人和周边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3. 运营阶段的安全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阶段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对于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运营公司应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城市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包括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自然灾害等。
风险评估是为了识别可能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并防范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估的一些常见方法:1. 定性分析通过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进行分类和排序。
这种定性分析可帮助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处理和改善策略。
2. 定量分析通过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手段,采用数学模型对轨道交通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评估。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提供更具体和可靠的数据支持,以便制定更精准和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3.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可以通过构建故障树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
上海地铁11号线关键节点工可阶段工程风险评估.
上海地铁 11 号线关键节点工可阶段工程风险评估从地铁项目立项开始,如何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如何减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的决策和执行都需要综合风险和效益。
风险评估通过计算风险效益来选择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各种风险,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在隧道工程中有一定应用。
Ei nst EI n H H 指出了隧道风险分析的特点和理念[2];Snel A J M 和 Hasselt D R S van 提出了“IPB”风险管理模式;Stuzk R 将风险分析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Nilsen B 对海底隧道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国际隧协颁布的 Guidelines for tunneling risk management[5]为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提供了参照标准。
20 世纪90 年代初,上海地铁 1 号线在工可阶段完成了风险评估,首次将风险评估应用于国内地铁隧道。
李永盛等完成的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课题[6],是国内第一个对大型软土盾构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的项目;陈龙对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的技术风险分析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研究[7]。
地下工程的决策、管理和组织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期。
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把重大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上了日程。
本文针对上海地铁 11 号线的工可阶段进行了风险评估,研究了建设中各关键节点工程的施工环境、工艺、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事故,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风险点进行了评估,得到了定量的风险估计,为工程的决策、招投标及工程保险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1 工程概况及关键节点上海地铁 11 号线(R3 线)线路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长约59.41 km,共设 27 座车站,见图 1。
其中主线(城北路站—上南路站)从嘉定经中心城至临港新城,长约 46.6 km,设 23 座车站;支线(嘉定新城站—墨玉路站)连接上海国际赛车场和安亭汽车城,长约 12.81 km,设 4 座车站[8]。
城市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
城市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摘要:近些年来,地铁系统不断完善,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为人们提供了出行便利,成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
在当前的城市交通系统建设中,地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所以,在城市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在施工前针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估,并据此采取科学措施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是当前提升地铁建设安全性的重要路径,具体施工时针对各风险点进行严格管控,提升安全风险管理的效果,保障城市地铁施工的稳定推进。
关键词:城市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控制管理引言城市地铁施工安全对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较大影响。
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具体体现在安全工作的落实程度上。
城市地铁施工建设所出现的众多风险事故中有主观和客观原因,所以做好地铁建设的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但各项安全风险仍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监理工程师应重视各环节的安全工作,以防为主,规范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地铁建设的安全水平。
1城市地铁施工的特点城市地铁施工区域周边的道路条件较复杂,施工推进时会受到不同的外部因素影响。
有一些地铁施工规划不合理,会产生较多噪声和灰尘,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使居民用水用电受到干扰。
现代社会对城市地铁工程的关注度非常高,如果遇到地铁建设安全问题,那么相应的负面舆论也会非常大同时也会给行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此外,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是不一样的,因此工程推进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大幅度提高了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容易存在一系列施工漏洞。
2城市地铁施工风险评价的意义城市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是对地铁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进行评定等级、排序风险与决策风险的过程。
它建立在科学的风险估计的基础上,从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损失两个角度进行定性、定量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最后综合考虑两者的风险等级,确定最终城市地铁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能为施工单位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决策,规避、降低地铁项目施工的风险。
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
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前言线路施工是一项涉及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工作。
而在实际的线路施工工作中,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在线路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在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和预控方面,需要对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有效降低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
一、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的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人为因素在线路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疏忽和错误。
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为、缺乏安全意识、工艺流程不符合规定等人为因素都是导致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
2. 环境因素线路施工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安全风险的发生。
如天气因素、测量设备的误差等。
例如,如果在强风、大雨等恶劣天气下进行线路施工,那么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3. 设备因素线路施工的设备因素也是影响安全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施工设备的老化程度、安装不可靠等因素,都会对线路施工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4. 工程因素在线路施工过程中,时间的压力、成本的考虑、方案的制定等工程因素,也会对线路施工安全风险的产生和升高起到影响作用。
5. 操作环节因素线路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环节也是安全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
如,设备设置不当、操作流程不规范、现场管控不力等操作环节因素,都会对线路施工安全性产生影响。
二、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是在对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对施工现场关键风险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线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现场安全管理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做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红线管控,如车辆、人员的进出境管控,必要设施的维护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成本控制。
2. 工程风险评估对整个线路施工过程进行工程风险评估,进行分级处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关键点的风险得到最大化控制。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地铁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安全风险分析:1.作业环境风险:地铁施工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地下岩层、地下水位等因素都可能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
如地下水位过高可能导致施工区域被淹没,岩层质地不良可能导致隧道坍塌等安全风险。
2.机械设备操作风险:地铁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开挖、运输等作业,如果设备操作不当可能造成事故,如设备翻车、机械故障等。
3.高空作业风险:地铁施工中多涉及到高空作业,如架设脚手架、吊装设备等,一旦高空作业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坠落、坍塌等事故。
4.电气安全风险:地铁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若电气系统维护不当或线路安装不规范可能导致电气事故。
质量风险分析:1.材料质量风险:地铁工程需要大量的材料,如果质量不合格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质量不合格等。
2.工艺质量风险: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艺流程,如果工艺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如施工缝隙漏浆、错位、错漏接等。
3.设计质量风险:地铁工程设计关乎工程质量和安全,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如结构设计不合理、地基设计有误等。
进度风险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风险:地铁施工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雨水、风雪等天气因素可能影响施工进度,延误工程完成时间。
2.人力资源风险:地铁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人员流动大、技术不过关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延误工程完成时间。
3.合同管理风险: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与各方签订施工合同,如果合同管理不善可能会影响工程进度,如合同纠纷、变更等问题。
综上所述,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其中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风险是比较常见的。
为了降低地铁工程施工风险,需要加强施工方的管理和监督,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施工前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cim评估模型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cim评估模型地铁施工安全风险CIM评估模型是一种针对地铁施工进行风险评估的模型。
该模型从施工安全管理、施工技术要求、地质地形条件、工程建设规模等多个方面入手,对具体施工工程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以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该模型对地铁施工风险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安全管理。
该模型考虑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施工团队的应急预案、纪律执行情况、交通安全、施工场所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评估,确定风险因素后给出相应的纠正建议。
2.施工技术要求。
地铁施工技术内容繁杂,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该模型对机械、混凝土、土方施工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确定施工过程中可能的安全风险,并对每一个环节给出相应的风险纠正措施。
3.地质地形条件。
地铁施工建设时,地质地形条件是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
该模型从地质地形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地基沉降、塌陷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4.工程建设规模。
地铁施工规模较大,涉及面广,对施工团队的管理难度也较大。
该模型对施工规模的大小、施工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相关的风险因素,并给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5.安全措施和设备。
地铁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设备对保障施工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该模型针对施工中可能用到的各种安全设备和措施进行了评估,并对各种设备和措施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减少施工风险。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安全风险CIM评估模型是一种全面、细致的风险评估模型。
该模型帮助施工团队预测施工安全隐患和风险,并给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为工程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保证。
上海地铁安全评估
上海地铁安全评估
上海地铁安全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设施安全评估:评估地铁站、车辆、信号设备、通信设备等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包括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是否存在缺陷或故障、维护管理是否到位等。
2.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评估:评估地铁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响应能力,包括应急预案的完备性、应急组织的有效性、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等。
3. 安全防护设施评估:评估地铁站和车辆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备,包括防火、防爆、防盗等设施的有效性和使用情况。
4. 乘客行为评估:评估乘客在地铁站和车厢内的行为是否安全,包括遵守规则、不携带违禁物品、不进行损坏破坏等。
5. 风险分析和管理评估:对地铁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人员流动、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通过对上述方面的评估,可以有效发现地铁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上海地铁的安全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
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通知【建办质[2017]68号】有关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天津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交通委: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大多与工程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不到位有关,造成较大生命财产损失。
为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关键节点(以下简称关键节点)施工前风险预控措施,提升关键节点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总体要求(一)明确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原则。
关键节点是指轨道交通工程开(复)工或施工过程中风险较大、风险集中或工序转换时容易发生事故和险情的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
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要坚持全面识别、重点管控、各负其责、强化落实的原则。
要将开展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作为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重要手段。
(二)规范开展关键节点风险管控。
应严格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GB50722-2011)等制度规定和标准规范,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实施风险管控。
(三)强化关键节点风险管控责任落实。
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和建设单位等参建各方要高度重视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不断加强关键节点施工前条件核查,严格控制施工风险。
二、明确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内容要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身风险和周边环境特点及危险程度确定关键节点风险管控的具体内容。
关键节点风险管控内容主要包括:勘察和设计交底的完成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和专家论证情况;监测方案编制审批及落实情况;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情况;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情况;周边环境核查和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材料、施工机械准备情况;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和劳动力组织情况;应急预案编制审批和救援物资储备情况;相关工程质量检测资料;法规、标准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地铁11号线关键节点工可阶段工程风险评估摘要:最大程度地减小市区地铁施工中的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风险评估流程,结合上海地铁 11 号线工程实例,对该线工可阶段关键节点的主要风险,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识别和评估,最后针对关键节点的风险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铁;风险分析;风险评估0 引言地铁工程与地面工程项目相比,由于其所处介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在建设阶段存在很大的风险。
工程建设中由于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导致工程事故,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引起严重社会影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2003 年上海 4 号线联络通道建设中的事故,2004 年广州地铁塌方事故及 2004 年新加坡地铁工作井事故[1]。
从地铁项目立项开始,如何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如何减少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的决策和执行都需要综合风险和效益。
风险评估通过计算风险效益来选择风险控制措施以降低各种风险,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在隧道工程中有一定应用。
Einstein H H 指出了隧道风险分析的特点和理念[2];Snel A J M 和 Hasselt D R S van 提出了“IPB”风险管理模式;Stuzk R 将风险分析技术应用于公路隧道;Nilsen B 对海底隧道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国际隧协颁布的 Guidelines for tunneling risk management[5]为隧道工程风险管理提供了参照标准。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上海地铁 1 号线在工可阶段完成了风险评估,首次将风险评估应用于国内地铁隧道。
李永盛等完成的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课题[6],是国内第一个对大型软土盾构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的项目;陈龙对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的技术风险分析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研究[7]。
地下工程的决策、管理和组织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期。
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经把重大工程的风险管理提上了日程。
本文针对上海地铁 11 号线的工可阶段进行了风险评估,研究了建设中各关键节点工程的施工环境、工艺、质量和安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事故,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风险点进行了评估,得到了定量的风险估计,为工程的决策、招投标及工程保险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1 工程概况及关键节点上海地铁 11 号线(R3 线)线路呈西北–东南走向,线路长约 59.41 km,共设 27 座车站,见图 1。
其中主线(城北路站—上南路站)从嘉定经中心城至临港新城,长约 46.6 km,设 23 座车站;支线(嘉定新城站—墨玉路站)连接上海国际赛车场和安亭汽车城,长约 12.81 km,设 4 座车站[8]。
地铁 11 号全线由高架段和地下盾构段组成,不仅有地下隧道风险特点,并且有高架段风险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风险;其沿途经过不少繁华地段,将在 9 个车站与 14 条轨道线路换乘,多次穿越河流(如黄浦江和吴淞江等)、重要公路(如 A12 高速公路)、铁道线(如沪宁铁路)。
由于这些特定的工程性质,风险评估对其尤为重要。
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工程包括:①高架跨越地面道路施工;②高架跨越河道工程施工;③盾构穿越沪宁铁路施工;④盾构穿越合流污水总管施工;⑤盾构穿越内环高架施工;⑥盾构相邻交叠穿越施工;⑦盾构穿越地铁 3 号线施工;⑧盾构穿越吴淞江施工。
2 风险评估2.1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通常分为 3 个步骤:(1)风险辨识:分析工程施工期所有的潜在风险因素并进行归类;整理、筛选,重点考虑那些对目标参数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
(2)风险估计:对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和后果进行分析和估计。
(3)风险评价:对目标参数的风险结果参照一定标准进行评判。
其流程如图 2 所示。
2.2 风险识别各关键节点工程的风险事故(共 36 项)列于表 1。
2.3风险评价等级风险的两个重要因素是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
结合地铁 11 号线的实际情况,在征求部分上海专家意见和已有的多条类似线路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参照国际隧道协会[5],给出概率、损失风险等级评定标准以及针对风险事故的等级划分标准[8]。
依据风险发生的概率(频率)的大小将风险进行分级,如表 2 所示。
地铁及地下工程中,一旦发生风险就会对工程项目、第三方或周边环境造成损失,考虑不同损失(如费用、工期、人员伤亡等)严重程度的不同,建立风险损失的等级标准,如表 3 所示。
在进一步的风险评估中,还可以根据具体不同风险承险体对象(工程项目、第三方或周边环境)制定不同的风险损失等级标准。
不同的风险需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结合风险指标[7],建议不同等级风险的接受准则和相应的控制对策,如表 4 所示。
为了使风险评估结果更直观,可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识表示不同的风险等级。
2.4 风险评估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所辨识的风险点进行专家调研和资料整理收集,分析地铁 11 号线工程在建设期各项关键节点工程施工可能潜在风险事故,通过研究开发的隧道施工风险与控制软件(TRM)计算风险指标并进行风险等级评定[9],风险等级评价见表 1。
盾构穿越沪宁铁路施工中尤其要重视高密度列车动荷载对盾构施工的影响、盾构穿越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以及地基加固、铁轨差异沉降对铁路运营的影响;管道结构的保护在盾构穿越合流污水管道中非常重要;桥梁桩基产生挠曲变形过大是盾构穿越内环高架施工中一个很大的风险点;盾构穿越吴淞江施工时尤其要避免江底推进时发生塌方、河道防汛及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将以上各风险点(表 1 中所列 36 项)作为底层因素,各关键节点工程综合施工风险作为顶层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 11 号线各关键节点工程进行风险评价,得到工程风险等级见表 5。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盾构穿越沪宁铁路工程是关键节点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其施工风险等级为五级,风险不可接受,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风险进行规避或转移;盾构穿越合流污水总管、内环高架、吴淞江以及盾构的相邻交叠穿越也是关键节点工程中很重要的环节。
将 8 个关键节点工程视作为一个整体,根据表 1,6 的结果计算得到地铁 11 号线关键节点工程综合风险等级为四级。
风险部分可接受,需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
2.5 风险控制讨论(1)盾构的相互叠交穿越、穿越合流污水管道、穿越内环高架、穿越地铁 3 号线等多项关键节点施工风险很大,并且这些关键节点交汇于地铁 11 号线中山北路站附近区域。
在这些节点处施工时须充分考虑区域各种构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合理的施工及控制措施。
(2)全国目前穿越重大铁路枢纽工程施工案例不多,上海西站地下穿越沪宁铁路工程施工风险需要重视,同时由于需要和国铁等部门的协商,各项控制标准和技术措施都需要预先进行科研分析。
(3)地铁 11 号线地面段高架穿越施工中需要跨越多条道路和河流,尤其是跨越静宁路、沪宜公路等工程,跨越跨径大,结构形式变化较大,需要重视该关键节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制定,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条件。
(4)吴淞江位于上海城区内,河道较宽,地铁11 号线工程穿越区段的边界、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在盾构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地质勘探和环境调查。
(5)由于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可能导致某些原本不存在的附加风险发生,对这些附加风险宜进行二次评估。
3 结论(1)上海地铁 11 号线关键节工程综合风险等级为四级。
关键节点工程的施工风险普遍比较大,需要重视施工和管理,并且进行前期科研工作,进行详尽的勘查、调研和分析,制定科学的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应急防监控系统和应急预案。
(2)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多种,究竟采用何种合理的方法值得深入探讨。
本文采用专家调法及层次分析法是隧道工程施工中风险评估的有效手段,经实例证明切实可行。
(3)定量得到了上海地铁 11 号线各关键节点的风险等级,为工程决策、招投标及保险等提供依据。
(4)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本文完成的风险评估是依据工可阶段的有关资料得到,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应跟踪风险的发展状态,实现工程动态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1] 黄宏伟.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1(2): 13–20. (HUANGHong-wei. State-of-the-art of the research on risk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of tunnel and undergroundworks[J].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Engineering, 2006, 1(2): 13–20. (in Chinese))[2] EINSTEIN H H, VICK S G. Geological model for tunnel costmodel[J]. Proc Rapid Excavation and Tunneling Conf,1974(2): 1701–1720.[3] EINSTEIN H H. Risk and risk analysis in rock engineering[J].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1996, 2(11):141–155.[4] EINSTEIN H H, XU S, GRASSO P, MAHTAB M A. Decisionaids in tunneling[J]. World Tunneling, 1998: 157–159.[5] Guidelines for tunneling risk management[S]. ITA, 2004.[6] 同济大学, 等. 崇明越江通道工程风险分析研究总报告[R].2003. (Tongji University. Risk analysis on ChongmingCross-river Project [R]. 2003. (in Chinese))[7] 陈龙. 城市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D].上海: 同济大学, 2004. (CHEN Long. Risk analysis andassessment during construction of soft soil shieldtunnel inurban area[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4. (inChinese))[8] 同济大学, 上海轨道交通 11 号线风险评估总报告[R]. 2005. (Tongji University. Risk assessment on Shanghai metro lineNo.11 [R]. 2005. (in Chinese))[9] 黄宏伟, 曾明, 陈亮, 等. 基于风险数据库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软件(TRM1.0)开发[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1(2): 36–41. (HUANG Hong-wei, ZENG Ming,CHEN Liang, et al. Risk Management Software (TRM1.0)based on risk database for shield tunneling[J]. UndergroundSpace And Engineering, 2006, 1(2): 36–41. (in Chinese))[10] 陈龙, 黄宏伟. 上中路隧道工程风险管理的实践[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1(2): 65–69. (CHEN Long,HUANG Hong-wei. The practice of risk management inshangzhong road tunnel engineering[J]. Chinese Journam of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2006, 1(2): 65–69. (inChinese))[11] 陈龙, 黄宏伟, 范益群.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若干问题浅议[J]. 地质与勘探, 2003(S): 360–365. (CHEN Long,HUANG Hong-wei, FAN Yi-qun. The discussion about somequestions of engineering analysis[J]. Geology andProspecting, 2003(S): 360–365. (in Chinese))[12] 郭仲伟. 风险分析与决策[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GUO Zhong-wei. Risk analysis and decision[M].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1996.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