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十大失误(定)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误译语法关系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误译语法关系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误译语法关系范文一:大家好,我是一名大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

一般而言,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很容易犯错,这些错误很大程度上与语法关系有关,下面我就与大家分享几个常见的误译。

第一点:忽略语法上的重心。

在文言文中,语法结构很多时候是根据意思来构建的,即“以义定字”,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语法结构的重心,尤其是在长难句中更要注意。

第二点:误用虚词。

一些虚词的含义比较模糊,很容易被误用,比如“有”、“之”、“而”等等。

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了解这些虚词的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以避免误译。

第三点:误解“句读”。

在文言文中,句子的结构、成分和表达方式都很不同于现代汉语,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句读”,即句子的语气、节奏和腔调,尤其是在诗词等文体中更要注意。

第四点:误用词性。

语法范畴和句子结构在文言中相对灵活,因此,很容易造成误用词性的问题,如把名词当做动词解释等。

因此,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必须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以避免这种错误。

第五点:翻译过于教条。

在翻译文言文时,有些同学过于追求语法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导致翻译生硬、呆板。

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注重语言的灵活性和表达的自然性。

以上是我认为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每个点都非常重要,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以保证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关于写作重点分析,本篇文章旨在讲述文言文翻译常见的语法问题,因此,写作的重点应该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

文章中要点清晰明了,条理分明,用词恰当,整篇文章有条理且逻辑性强。

用词方面,文章选用了大量的专业词汇,如“虚词”、“词性”等,这充分表明了作者对文言文翻译的了解和研究,同时,也使文章更加专业、严谨,从而提升文章的可信度。

范文二:大家好,我是一名大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文言文翻译中的关键问题。

文言文是一门古老而高深的文化遗产,不仅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还对我们的语言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一)误译原文言实词_400字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一)误译原文言实词_400字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一)误译原文言实词_400字
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1.将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曦相结。

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恕于重荣。

(《新五代史,安重容传》)
误译:契丹使晋国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有利”。

这里将“利”误译为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有利”。

失误原因:一是对文言实词的活用掌握不牢。

二是对上下文各方的利益关系没有准确把握,缺乏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能力。

应译为: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翻译常见错误总结

翻译常见错误总结

翻译常见错误总结翻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既需要对源语言有深入的理解,又需要能够准确地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

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翻译错误。

本文将对这些错误进行总结和探讨,并提供相应的纠正方法。

一、语义错误语义错误是翻译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它包括直译、谐音译、误解译等。

直译指的是将源语言的语言结构和词语直接搬到目标语言中,而不考虑上下文和语境的特殊要求。

谐音译则是根据音标或音节对目标语言进行相应的翻译,而不顾语义的准确传达。

误解译是指对源语言的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从而导致翻译结果与原文的含义相差甚远。

针对语义错误,我们应该注重语言的准确传达和上下文的合理运用。

要避免直译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语境的要求进行调整,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避免谐音译错误,我们可以选择寻找相应的近义词或短语,以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对于误解译问题,我们应该对源语言进行深入的理解,确保正确把握其含义后再进行翻译。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翻译过程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它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句子结构混乱等。

在进行翻译时,很容易因为对源语言的结构和目标语言的结构不熟悉而产生语法错误。

这些错误会导致译文在语言表达上显得不通顺和不自然,影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为了避免语法错误,我们需要对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有充分的了解。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句子结构和谓语动词的一致性,时态的正确运用,以及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如果我们对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不是很熟悉,可以进行查阅相关的语法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以确保译文的语法正确无误。

三、文化差异文化差异是翻译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方面。

每个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因此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必须了解并尊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我们很容易将原文的含义歪曲或引发误解。

要应对文化差异,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文化研究和背景了解。

中国人最易犯的汉译英错误共29页

中国人最易犯的汉译英错误共29页
中国人最易犯的汉译英错误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误译原句语气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误译原句语气

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误译原句语气【范文一】最近,我们老师总结出了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其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关于原句语气相关的误译。

由于文言文的语言方式与我们现代汉语相差甚远,我们必须严格遵守语言语气,才能准确翻译出原意。

比如,其中一句话:“吾思卿,思甚切。

”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我思念你,思念得非常深刻。

”但是,这一句话内含深情,应该使用主语代词“小生”来强调别人对自己的意义和作用,翻译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小生思卿,思慕之情沉醉于内。

”此外,在文言文的翻译中,要注意语态和语助词的运用。

例如,“今日得以离去,却是这座城市不再安全了。

”应该翻译为“夫今日得以离去,实因此城已经危在旦夕。

”这里用了夫和实,代表了讲述者的态度和语气,更符合文言文的规范和特点。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中的语气相关误译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建立正确的文言文语言习惯,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出原意。

【要点分析】写作重点:1.认为原句语气相关误译是文言文翻译中的一大问题。

2.提供了两个例子及其正确的翻译方式。

3.强调了正确的文言文语言习惯的重要性。

用词分析:1.运用了“严格遵守”、“正确方式”等词语来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使用“深情”、“慕之情沉醉于内”等词语来传达原句的情感。

3.使用“态度”、“规范”等词语强调文言文的特点和要求。

【范文二】文言文翻译十大失分点中的一项是原句语气相关的误译。

原句语气在文言文中非常重要,错误的翻译可能会导致意思不准确。

例如:“悠悠天地之间,吾即缥缈难寻之人”,翻译为“在浩瀚的天地之间,我是一个难以寻觅的人”。

但在文言文中,用“吾”一词代表讲话人,传达了一种自信、独立的情绪,应该翻译为“本人身世显贵,众莫能及也。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到文言文中的语态问题。

比如,“吾见清明时节,杨柳依依,露华漠漠”这一句子应该被翻译为“余见斯时,杨柳婆娑,露华晶莹”。

这是因为“吾”代表了讲话人的主观情绪,而余则更符合文言文的客观语气要求。

历年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历年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

历年翻译十大常见典型错误汇总误区一:混淆古今异义【例1】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

“遗”的古义为“赠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积累古今异义词。

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复习资料上的《古今异义词简表》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误区二:词类活用分析错误【例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

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

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文言文翻译10中失误形式

文言文翻译10中失误形式
况且(重新修建)一座亭子这样微小之事,对于一个府郡来说没 有太大的害处。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 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 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 “陪衬意”去掉。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译:天下人像云一样汇集,像山中回声般应和,背 着粮食如同影子一样跟随。
译:做官的人见识短浅,不能做长远的打算。
借代:代酒,可译 为“酒力”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译:沛公承受不住酒力,不能前来告辞。
借代:代指赵国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 译: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被杀害,赵国成了秦国的 一个郡。
(二)借代的翻法: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
翻译下列句子:
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 1.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离开
C. (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 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地位低下,见识短浅
• D.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 卑鄙无耻。
3.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因为
任命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 为上卿。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 士。
• 1.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晋侯、秦伯围郑,以秦国霸主包围郑 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祖辈、父辈 2.以今义当古义
A.思厥先祖父(《六国论》)
译成:想想他们的先人祖父。
责备
B.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 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误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误

文言文翻译的十大失误失误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例1.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误译:公元1084年6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应译为: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日,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

(元丰七年的六月并不等同于公元1084年的6月,因为前者是农历,后者是公历)失误二:以今义当古义。

例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五人墓碑记》)误译:我们复社里那些行为在读书人前面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应译为:我们复社里那些品行可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失误三:该译的词语没有译出来。

例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五人墓碑记》)误译:所以现在的墓中,是五个人。

应译为:所以现在的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失误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误译:不爱护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

应译为:不珍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贝、肥沃富饶的土地。

失误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误译: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也已经很久了。

应译为: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

(句中的“也”表提顿,不翻译。

)失误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例6.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误译: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应译为: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失误七:把使动、意动当普通动词翻译。

例7.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

(《鸿门宴》)误译:刘邦第二天早晨就跟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应译为:刘邦第二天早晨带着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王,到了鸿门。

(从:使……跟从)失误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例8.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师说》)误译:(我们)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应译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自己的老师。

(“几个人”是泛指,可以指任意几个人,而非特指“我们”。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解读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解读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 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 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 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 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常见词语分类列举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 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 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 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 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 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 (黜) 5) 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 表恢复的:复、还 7) 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 死、没(殁)、终、圆寂 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 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38.表告别的:辞、别、谢 39.表暗中的:阴、间、密 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印、绶、冠、 冕、巾、弁、弱冠、笄礼、免冠、带 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 涝、旱、堰、芜秽
4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 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 膏 46.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47.表容器的:石、斛、觞、樽 48.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 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 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 (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 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 真实)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具有关键作用。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失误。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十点失误,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一、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文言文翻译中最常见的失误之一。

有些同学仅仅根据字词的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而不考虑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比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出路的境地”,而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二、以今释古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用现代的词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往往会导致错误。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代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并非今义的“品质恶劣”。

三、不辨通假通假字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如果不辨别通假现象,就会造成误解。

像“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四、漏译省略文言文常有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其中“再”“三”后面省略了“鼓”,翻译时要补上。

五、该补不补除了省略成分,有些句子为了表意完整,需要增添一些词语。

如果该补不补,也会使翻译不准确。

比如,“夫战,勇气也”,应译为“作战,靠的是勇气啊”,需要加上“靠的是”“啊”等词语,才能使句子更通顺。

六、该调不调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翻译时如果不调整语序,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七、该删不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等,在翻译时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删掉。

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无需译出。

八、错译实词实词是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如果对实词的理解错误,整个句子的翻译就会出错。

比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应译为“如果没有”,而不是“微小”。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ppt课件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高考文言翻译 示例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
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
“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 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1、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 蠹不归,莫敢迕。(1996)
翻译这句话,你首先想到:“遣”是派遣,“数 辈”是几批,“号”是号称或称为,“刺”是刺 探,“短长”是短处和长处,“游”是各地周游, “蠹”是蠹虫,“迕”是违背。把这些词义连起 来译成: 府里派了几批吏卒,称为“警盗”,专门刺 探各县的短处和长处,在各地周游做蠹虫不回府 里,各县没有敢违背他们的。 这就是“信”。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 才显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
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 “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十点失误ppt

【高考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翻译的十点失误ppt

2019/2/9
8
• • • •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 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 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 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 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
•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 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 “任命”才算正确。
2019/2/9
7
•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 有爱惜之意,但在这,在古代汉语中 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 “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 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 “责备”。 •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 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 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 去”,应改为“才离开”。 •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 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 6 2019/2/9 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 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 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 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2019/2/9 9
•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 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 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 如: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司马光《赤壁之战》) •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 了脸色的。 •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 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 “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 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切记: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

切记: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

切记: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英语翻译的十大误区,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记笔记贪多贪全考生记笔记往往是前面记得很详细,后面来不及,因此翻译出来的东西是虎头蛇尾。

笔记不宜过多,过多的笔记会干扰对大意的把握,特别是英译汉部分。

一般来说,口译笔记应记录一些重要的概念、逻辑关系以及一些孤立的、难以记忆的内容,比如数字、专有名词等。

2.“卡”在生词一段录音中往往总是有一些难词或生词,许多考生就“卡”住了,没有跳过去听完全文,而继续停留在这一个词上,结果影响了对全文的理解。

一般来说,口译段落中难词或生词的意思很容易从上下文中猜出。

如一次口译考试出现这样的句子,“Beautiful parks and gardens leak onto interesting lanes and footpaths,while houses and buildings of old times stand magnificently on the hills of t he city.”很多考生卡在“leak onto”,但从上下文,我们可以猜出大概的意思是“到处是”,如果猜不出这个意思,就可简单地说“美丽的公园里有一些趣味盎然的小路”。

3.“卡”在长句口译考试针对的是正式场合的翻译,因此英语的句子有时会很长,有时一段话只是一句句子。

平常要注意书中的定语从句和包含分词短语的长句。

另外,考生可以调整句子的排序,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

4.不熟悉口音试题往往采用英语母语国家各种人员的录音,考生如果听录音少,就会感觉不适应。

考生要熟悉连读、爆破等语音知识,平常要多听录音和看原版片和中央电视台的SUNDAY TOPICS,上海电视台的NEWS AT TEN等。

5.不熟悉听力内容不熟悉听力内容,就导致思考的时间太长、无法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翻译。

口译考试相当于小型的口译实战,因此考生应注意观摩和学习口译案例,如观看记者招待会和一些英语访谈节目,如DIALOGUE。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共31页文档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共31页文档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高中文言文 翻译十点失误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 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 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 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 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 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 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 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 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 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 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 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 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 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 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翻译要点
“见”“陵”为关键词。
5.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项伯)私下会见张良,详细地告诉他项羽将发动进攻
的事,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
翻译要点
注意状语后置、省略句式。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 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 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 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 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 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 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 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 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 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 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 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 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
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 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 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 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 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
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 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 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 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 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 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 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 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 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 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 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 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 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 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 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 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 “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 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 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 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 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 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 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 “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 完整的译句。



答案 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只是)现在去却没有 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翻译要点
“微”“谒”“亲”为关键词。
4.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样,那么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除 掉了。
巧抓关键

(一)关键字词
实词(动词)、虚词、活用词、古今异义、通假字

(二)关键句式
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三)重视语气
反问句、判断句、祈使句、猜测语气、商量语气……
三、写一写,你能否“译”出它们(翻译下列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做边邑, 您知道那是很难
失掉自己的同盟者, 这是不明智的; 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 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翻译要点 “敝”“与”“武”“其”为关键词, 前三个并 列分句均为否定判断句。
3.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 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 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如: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 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 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 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 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 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翻译要点 “鄙”名词活用为动词,“焉”“陪”为关键词。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 武。吾其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Hale Waihona Puke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 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 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 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 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 却没有找到。 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 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 壮的筋骨。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 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 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 显得流畅。 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 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 后加上量词“次”字。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 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 “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 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 “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 “吝啬”的意思。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 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 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 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 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 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 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 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 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 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