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三原则
英语翻译三大原则
英语翻译三大原则英语与汉语在表达习惯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就使得英语学习者在英汉互译时容易犯搭配不当、结构不当等错误。
由此,笔者总结出了翻译的十大原则,来帮助大家纠正在英汉互译中容易犯的一些错误。
本期,笔者首先与大家探讨一下英译汉的三大原则。
一、动宾连接原则在英译汉时,有许多翻译错误来源于动宾短语的翻译不当。
许多人在翻译时常常按照原文的顺序——从左到右来确定动宾短语的翻译,即先确定动词的含义和翻译,再确定宾语的含义和翻译。
但事实上,这种译法很容易造成译文的动宾短语搭配不当。
我们来看一个例句:1. We must avoid these stupid, short-sighted traps and constantly strive for an op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objective information.我们必须打破这些愚蠢而又短视的禁锢,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开的沟通系统,确保信息客观真实。
解析:在这个例句中,“avoid”和“traps”构成了一组动宾短语,很多考生将“avoid”翻译成“避免”,将“traps”翻译成“陷阱”,这样译文就变成了“避免陷阱”,这显然不符合汉语习惯。
那我们该如何翻译这个动宾短语呢?可以试着先确定宾语“traps”的含义,然后根据原文意思选择合适的动词与之搭配。
考生如果将宾语“traps”译为“陷阱”,可以把动词“avoid”译为“绕开”;如果将宾语“traps”译成“禁锢”,动词“avoid”可以译为“打破”或“冲破”。
由此可知,在翻译动宾短语时,考生应该首先根据上下文确定宾语的含义,然后再根据原文的意思选择适当的动词与之搭配——这就是笔者总结的“动宾连接原则”。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原则,下面再举一例:2. The power of markets and new technology, once unleashed, would address most of the world’s ills.市场和新技术的能量一旦得到释放,将能够解决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费米的目的论突破了对等理论的局限性,成为功能翻译学派的核心理论之一。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等价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原始文本和功能,而应是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环境中应实现的一种或几种交流功能,即,第一个原则应该是在目标文化中实现目标文本的预期功能。
因此,译者应以以下为目的对原文进行分析:根据“性”的原则,根据各种背景因素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翻译的目的论包括三项原则:目的论,连贯和忠实。
目的定律是翻译过程中的第一定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忠诚定律服从于一致性定律和目的定律。
根据目的论,翻译的第一原则是目的论,在所有翻译中都应遵循目的论,其次是连贯和忠实。
一,目的定律翻译的目的论认为,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第一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交流目的。
目的性原则要求翻译过程应基于以下事实:目标文本在目标文化中达到其预期的功能,而翻译仅是基于源文本的翻译行为。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翻译人员不再以原文及其功能为标准,而是注重在目标文化环境中要实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
目的原则是决定翻译过程的基本原则。
二,连贯原则翻译必须在语言中保持连贯性,换句话说,对于目标语言的交流环境和知识背景,接受者必须能够理解翻译。
也就是说,“翻译必须是接受者可以理解的,并且在目标语言的交流环境和文化中是有意义的”。
三,忠诚原则在目的论中,忠实原则仅意味着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之间应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且不要求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在内容上是逐字的。
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翻译的目的。
Nord表示,“只要可以实现翻译文本的预期功能,翻译人员应尽最大努力使翻译文本的语言特征与原始文本保持一致。
”四,三定律的关系一致性法和忠实法从属于目的法。
如果目的原则要求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具有不同的功能,则忠实原则不适用。
如果目的原则要求翻译与舌内连贯性不一致并且不一致,则连贯性原则不适用。
因此,语言间连贯性仅次于语言内连贯性,这两个连贯性原则从属于目标原则。
翻译三原则
翻译三原则
翻译的三个原则是直译原则、意译原则和文化转换原则。
直译原则是指尽可能保持原文词句的顺序和结构,尽量避免对原文进行任何改动。
这个原则适用于那些词语和句子在另一种语言中有相对应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情况。
直译原则主要考虑的是语言的准确性和忠实性,它能够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作者的意图。
意译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允许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和改编,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和语法规则,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
在意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采用增减词语、转换句子结构、调整语气和修饰等手段来进行翻译。
意译原则主要考虑的是读者的理解和感知,以及译文的流畅度和自然度。
文化转换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将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和背景信息转换为目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元素和背景信息。
文化转换原则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确保译文能够在目标文化中得到正确的理解和接受。
这三个原则在翻译过程中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翻译任务和目标读者的需求来选择和应用不同的原则。
在实际操作中,译者通常会根据翻译的难易程度、原文的特点、目标读者的背景和目的等因素来确定所采用的翻译原则。
英语翻译三大原则
英语翻译三大原则英语与汉语在表达习惯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就使得英语学习者在英汉互译时容易犯搭配不当、结构不当等错误。
由此,笔者总结出了翻译的十大原则,来帮助大家纠正在英汉互译中容易犯的一些错误。
本期,笔者首先与大家探讨一下英译汉的三大原则。
一、动宾连接原则在英译汉时,有许多翻译错误来源于动宾短语的翻译不当。
许多人在翻译时常常按照原文的顺序——从左到右来确定动宾短语的翻译,即先确定动词的含义和翻译,再确定宾语的含义和翻译。
但事实上,这种译法很容易造成译文的动宾短语搭配不当。
我们来看一个例句:1. We must avoid these stupid, short-sighted traps and constantly strive for an op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objective information.我们必须打破这些愚蠢而又短视的禁锢,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开的沟通系统,确保信息客观真实。
解析:在这个例句中,“avoid ”和“ traps”构成了一组动宾短语,很多考生将“ avoid ”翻译成“避免”,将“ traps”翻译成“陷阱” ,这样译文就变成了“避免陷阱”,这显然不符合汉语习惯。
那我们该如何翻译这个动宾短语呢?可以试着先确定宾语“ traps”的含义,然后根据原文意思选择合适的动词与之搭配。
考生如果将宾语“ traps”译为“陷阱”,可以把动词“ avoid ”译为“绕开”;如果将宾语“traps ”译成“禁锢” 动词“ avoid ”可以译为“打破”或“冲破”。
由此可知,在翻译动宾短语时,考生应该首先根据上下文确定宾语的含义,然后再根据原文的意思选择适当的动词与之搭配——这就是笔者总结的“动宾连接原则” 。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原则,下面再举一例:2. The power of markets and new technology, once unleashed, would address most of the world 's ills.市场和新技术的能量一旦得到释放,将能够解决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一、概述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由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并由其学生克里斯蒂娜诺德(Christiane Nord)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性,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首要原则是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
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等值理论的束缚,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
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三大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目的原则是指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过程,即翻译的方法与策略必须服务于翻译的目的。
连贯原则要求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忠实原则是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
这三大原则在翻译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帮助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对翻译目的论的三大原则进行浅析,并探讨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灵活运用这些原则,以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同时,本文还将对翻译目的论在翻译实践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期对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1. 翻译目的论概述翻译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该理论主张翻译活动应以实现特定的翻译目的为核心,强调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文的预期功能。
翻译目的论突破了传统等值翻译理论的束缚,提出了以翻译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和方法。
在翻译目的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有目的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翻译的目的可能因文本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商业推广等。
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以确保译文能够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交际功能。
翻译目的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翻译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翻译的定义和基本原则翻译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翻译,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促进交流和合作。
翻译的定义很简单: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达到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交流目的。
但是,翻译的过程和方法并不简单,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一、精准性原则翻译的首要目标是保持原意的精准性。
翻译过程中,应尽力理解原意,掌握原意所在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
翻译时,必须把原意准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不能脱离原文的含义、语境、语气和情感,不能添加、删除、曲解原意。
只有保持原意的精准性,才能达到翻译的真正意义。
二、通顺性原则翻译的第二个原则是保持语言的通顺性。
通顺性是指翻译后的文章在语法、语调、语气等方面与目标语言相符合,并且能够流畅地表达意思,使读者易于理解。
在翻译时,应当注意词语的用法和特殊标点符号的使用,以确保文章的通顺性。
一个理解完全正确的翻译,如果语言结构不通顺,往往会使目标语言读者感到阅读起来困难,甚至会引起误解。
三、忠实原则翻译的第三个原则是忠实原则。
忠实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忠实地表达原文中的含义和文化背景。
在翻译时,应该尽可能保留原文中的文化元素和情感,注意原文的所在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
翻译应该尽量把原意传达到目标语言读者,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体验到原文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
四、通用性原则翻译的第四个原则是通用性原则。
通用性原则是指翻译应该根据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考虑使用熟悉、通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翻译不是简单的把原文转化成目标语言,而是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语言表达的方式,以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习惯和口味。
五、美感原则翻译的第五个原则是美感原则。
美感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保持原文的文学艺术风格和特色,同时在目标语言的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发挥其艺术价值。
翻译应该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化,而是在语言的表达上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目标语言读者能够体验原文的文学之美。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理解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理解泰特勒(Eugene A. Nida)是著名的美国翻译学家,他提出了翻译三原则,即信实原则、美观原则和通顺原则。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原则及其相关内容。
1. 信实原则信实原则,即翻译应尽可能忠实于源文本,保持源文本的意义和风格。
翻译者应尽量理解源文本的意思和用词,并将其准确传达给目标读者。
在遵守信实原则时,翻译者不应随意添加、删除或改变源文本的信息。
他们应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句式和语法,使译文的意思能够准确地传达。
2. 美观原则美观原则强调译文的流畅、自然和易于理解。
翻译者应注意使用符合目标语言习惯的词语、句式和语法结构,使译文在语言层面上符合读者的习惯和口味。
美观原则还要求翻译者在涉及具体文化概念,如习俗、传统和象征意义时,适当地进行文化调整,使译文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3. 通顺原则通顺原则强调译文的语法结构和语言风格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句子的组织和语法规范,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语言习惯和规矩。
在遵守通顺原则时,翻译者还需注意句子的读上去自然流畅,不生硬或拗口。
他们应尽量使译文具有目标语言的表达特点和风格,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舒适。
以上三个原则互相联系,相互依赖。
信实原则是翻译的基础,翻译者必须保持尽可能准确传达源文本的意思。
美观原则是翻译的目标,翻译者应该使译文在目标语言中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口味。
通顺原则是翻译的手段,翻译者通过语句的结构和连贯性使译文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翻译者还应根据具体情境和目标读者的需求,合理运用这三个原则。
例如,在科技领域的翻译中,信实原则要求翻译者准确传达专业术语的含义,不得随意改变原文。
美观原则则要求翻译者使用目标语言中常用的科技词汇和句式,使译文流畅自然。
通顺原则则要求翻译者注意语句的结构和连贯性,以便读者能够理解和跟随。
总之,泰特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即信实原则、美观原则和通顺原则,为翻译者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帮助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源文本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易读性。
翻译三原则
翻译三原则
翻译工作是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为使译文具有有效性和准确性,翻译工作者应遵守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准确性原则。
一切翻译都必须严格地遵循原文,并尽可能准确地译出原文的意思。
因此,翻译者应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原文的内容,以便向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
第二,客观性原则。
翻译工作者应客观地译出原文的意思,不得更改原文的意思,以免影响翻译的准确性。
第三,完整性原则。
翻译工作者必须确保译文的完整性,即保留尽可能多的内容,而不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删除原文的有用信息。
只有这样,原文中的语义或信息才能被平等地转化为译文,以便读者得到原文的完整理解。
此外,严格遵守这三条原则也是翻译工作者一种职业道德的表现。
因此,翻译者应当尊重原文,尊重语言文化,严格遵循翻译三原则,力求翻译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翻译三原则包括准确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是翻译工作者负责任的行为准则,也关系到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因此,翻译者应牢记这三条原则,以确保专业的翻译质量。
- 1 -。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在《遇见你之前》中的运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在《遇见你之前》中的运用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分别为:实用主义原则、实证原则和对等原则,《遇见你之前》电影翻译有着极佳的表现。
实用主义原则是一种实用翻译理念,注重以实践和实用性为根本准则,以满足实用要求为准绳,以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和表现为终极目标的翻译观点,它要求翻译译文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期望,和读者的普通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等进行合理的耦合,体现中外文化交流时的相互尊重,创造一个真实的新译文。
《遇见你之前》对原文的翻译运用了实用主义的原则,将一些复杂的句子简练清楚地表达出来,使观众更容易理解,达到了实用目的。
实证原则要求翻译者以充分可靠的语言证据、合乎逻辑和内容的语法、简明而具有可读性的表述为前提,以客观地把握原文内涵和译文的内在特征,对原文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全面阐释,形成客观准确、生动凝练且满足实用要求的翻译译文。
《遇见你之前》片中的翻译采用实证原则,将原文中复杂又抽象的概念、行为表达清楚,做到准确入微,内容毫不苟言笑,老外观众不仅能够准确地把握到中文之中所包含的信息,还帮助观众理解电影剧情,达到实证原则要求的高水准。
对等原则是比较程度原则,它要求翻译笔记完全符合源语语言情况的特性,保持翻译语言的比较度,在置换源语的信息时,翻译者也要遵循此原则,保持原文和
译文的异同,使译文有良好的表达效果。
《遇见你之前》中把中文原句的比较程度用英文表达出来,而不是简单的通过单独词汇来翻译,可以很好地将中文原句的信息表达出来,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和精神,以及忠实于中国文化,达到对等原则的要求。
关于严复翻译原则的文献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他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对后世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达雅”翻译原则
“信达雅”是严复翻译思想的精髓,也是他翻译实践的基本准则。
“信”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传达出原作者的思想和意图;“达”是指译文要通顺流畅,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雅”是指译文要优美,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
严复认为,只有做到“信达雅”,才能使译文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翻译三观
严复提出的翻译三观包括:译事观、译经观和译道观。
译事观是指翻译是一种实践活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译经观是指翻译是一种学术活动,需要严谨、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译道观是指翻译是一种审美活动,需要追求译文的优美和雅致。
三、翻译三原则
严复提出的翻译三原则包括:忠实原则、通顺原则和雅致原则。
忠实原则是指译文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不偏离、不遗漏、不改变;通顺原则是指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雅致原则是指译文要追求语言的美,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习惯。
四、翻译三模式
严复提出的翻译三模式包括:直译、意译和神译。
直译是指直接将原文的词语和句子译成译入语,尽量保持原文的形式和意义;意译是指根据原文的意义,用译入语的表达方式重新表达,尽量保持原文的意义;神译是指通过译入语的形象、意象、意境等手法,传达原文的精神和神韵。
严复的翻译原则和思想,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翻译实践和理论,不仅对中国的翻译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世界的翻译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翻译三原则
翻译三原则
一、信息完整性 二、语言精确性 三、符合归约性
一、信息完整性
1. For your safety, the electrical appliance can only operate when it has been correctly mounted on a dry and cool base. A 你只有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操作这一台电子仪器 才安稳。 B 只有在干燥通风的场所才能是电子仪器持续运 转。 C 为了安全起见,本电器设备只有安装在通风阴 凉处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D 为了安全起见,本电器装置只有正确安装在干 燥阴凉的基座上才能运行。
4. These products certainly do not match the samples you have sent us, and neither are they suite与贵方寄来的样品不配套,同时也 不适合我们的需要。 B 这些货物与贵方送来的样品显然不符,也不 符合我方顾客需要。 C 你们发来的产品和我们所看到的样品都不合 格,顾客要求退换。 D 你们所寄产品的质量比不上原先的样品,满 足不了我们的要求。
三、符合归约性
3. If either party wants to renew the contract, it should submit a written notice to the other party three months prior to the expiration of the contract. A 如果任何一方希望撤销合约,必须将撤销的 理由在三个月内通知对方。 B 如果合同一方希望重签合同,必须在合同到 期三个月内写信通知对方。 C 如果任何一方希望更改合同,必须提前三个 月向对方书面提交其理由。 D 如果合同一方希望续签合同,必须在合同期 满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对方。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落花生》是一部由作家张爱玲所著的短篇小说,曾被翻译成多个版本。
本文将结合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对其中两个英译本进行解读。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主要包括:忠实原则、流畅原则和文化可用性原则。
忠实原则指的是译文要忠实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意图。
流畅原则要求译文具有良好的语言流畅性,通顺易读。
文化可用性原则强调译文应考虑目标文化的特点和习惯。
首先考察的是胡愈之翻译的版本。
胡愈之的翻译忠实于原文,注意了一些细节上的翻译,比如“落花生”一词即使在中文中具有明确意义,但在英文中可能需要翻译成“peanut”以解释上下文的含义。
胡愈之也注重对原文的情感和感觉的传达,努力使译文读起来自然流畅。
该翻译在某些地方可能过于忠实于原文,在语法和修辞上有些生硬,不够自然。
接下来是顾城的版本。
顾城的翻译忠实于原文的信息,但对于某些修辞手法做出了改动,以使得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原文中使用了“偏”字,顾城将其翻译成“特别”,使得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顾城的翻译语言流畅,让读者感到舒适。
有人认为顾城的翻译过于传神,可能有些情感上的加入,与原作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根据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胡愈之的翻译更加忠实于原文的意图和细节,但在流畅性上稍显生硬。
而顾城的翻译则更加注重翻译的流畅性和文化可用性,但在忠实原则上可能稍有改动。
选择哪个版本更好,主要取决于读者对三个原则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原作和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
无论选择哪个版本,都需要基于情况进行权衡和取舍,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应用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应用
目的论三原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翻译的目的和需要,采取恰当
的翻译策略。
其三个基本原则为:
1.意义原则:翻译应当以传达原文的意义为主要目标。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捕捉原文的含义、表达原文的思想和观点,并尽可能保持原文所
传递的信息。
2.适应原则:翻译应当适应读者的需要和背景。
翻译语言应当符合读
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尽量使用读者熟悉并易于理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使得翻译目标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
3.文化原则:翻译应当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
翻译过程中
需要特别关注不同文化间的词汇、习惯、思维方式等差异,并选择合适的
表达方式来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
同时,也应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误解或冲
突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这些原则,以达到准确传达意义、适应读者以及尊重文化等目标。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两个英译本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落花生》两个英译本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有三个方面:质量优先、可读性和信准度。
下面将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
质量优先。
质量优先是指翻译的译文应尽可能接近原文的意思,译文要通顺、准确。
在《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中,质量优先的原则体现得比较明显。
第一个英译本:“My Native Land”,翻译成“我的故土”,这样的翻译准确地表达了原文中“落花生”的含义,译文通顺易懂,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个英译本:“Peanuts”,翻译成“花生”,虽然也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但不如第一个译本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并且与原文的意思有些偏差。
可读性。
可读性是指译文的流畅度、易读性和语言的美感。
在两个英译本中,第一个译本在可读性上更胜一筹。
译文中使用了较为优美的词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绿茎披钗珥”,翻译成“green stems crowned with jewels”,这样的译文既准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又赋予了诗篇一种美感。
相比之下,第二个译本则较为简单直接,译文没有那么多的修饰词汇,不够富有诗意。
信准度。
信准度是指译文要忠实于原文,不出现过多的偏离和增减。
在这个方面,两个英译本都能较好地做到忠实于原文。
译者都没有对原文进行过多的改动和增减,基本上都能较好地传达出以及作者的思想。
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看,《落花生》的两个英译本中,第一个英译本“我的故土”在质量优先、可读性和信准度方面都相对较好地体现出来,第二个英译本“花生”在可读性方面相对较差,不够富有诗意。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做到质量优先、可读性和信准度,并且根据原文的特点和作者的意图,灵活运用翻译方法,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传达给读者。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
翻译目的论的三原则为: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1、目的原则(skopos rule)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2、连贯性原则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的标准,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能够使接受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及使用译文的交际语境中有意义。
3、忠实性原则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应该存在语际连贯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
这相当于其他翻译理论所谓的忠实于原文,但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扩展资料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将语言功能,语篇类型和翻译策略相联系,发展了以源文与译文功能关系为基础的翻译批评模式,从而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性交际翻译,即在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方面都与原文对等,但在实践中应该优先考虑的是译本的功能特征。
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该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
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也就是说,翻译的目的不同,翻译时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
换言之,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
对于中西翻译史上的归化、异化之争,乃至近二三十年译界广泛讨论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目的论”都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翻译中到底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
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
林语堂是20世纪著名的作家、翻译家,他在翻译领域有着极高的声誉。
在他
的著作《英汉翻译实例讲义》中,提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
这三个标准被认为是林语堂翻译理论的精髓,对于翻译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信。
信指的是对原文的忠实传达,翻译应当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能随
意增减或歪曲原文的含义。
这就要求翻译者要对原文有深入的理解,准确把握原文的语境、语气和作者的用词用句,力求做到原汁原味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在翻译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意译、漏译或误译的情况,保持原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达。
达指的是翻译要达到读者的心灵,要让译文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上符合读者的接受习惯,使译文通顺流畅、易于理解。
这就要求翻译者要注重译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尽量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使译文贴近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背景,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接受译文的内容。
最后,雅。
雅指的是翻译要有文采,要保持译文的优美、流畅和生动。
这就要
求翻译者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使译文具有艺术性和美感,让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感受到原文的韵味和情感,增强阅读的愉悦感和审美享受。
总之,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是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们对于提高译文的质量、增强译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翻译者应当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以更好地贯彻和体现林语堂的翻译三标准,为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做出积极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严复的“信、达、雅” 关于“信”,严复认为:译文应该抓住全文要旨,对于词句可以有所颠倒增删,只要不失原意,不必斤斤计较词句的对应和顺序。
关于“达”,严复认为:达非常重要。
只信而不达,译了等于没译;只有做到达,才能做到信。
要做到达,译者必须首先认真通读全文,做到融会贯通,然后进行翻译。
为了表达原意,可以在词句方面作必要的调整改动。
关于“雅” ,严复认为:译文要雅,否则没有人看。
“雅” 是指“古雅” ,要采用汉代以前使用的古文。
对于严复的信达雅,不少人对于“雅” 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不能脱离原文,片面求雅;如果原文不雅,译文怎么能雅?况且,严复主张的是古雅,即用古文进行翻译,这是不可取的。
至于“信” 和“达” ,多年来用作评价翻译的尺度,在我国翻译界一直是没有异议的。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首次提出了“信、达、雅” 的翻译标准。
“信” 指的是“忠实” ,“达” 指的是“流畅” ,“雅” 指的是“尔雅”。
所谓“尔雅”, 用严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一百年来,严复提出的“信、达、雅” 在中国翻译界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们对“信” 和“达” 没有什么争论, 唯有“雅”字例外。
再“用汉以前字法、句法” 进行翻译是不行了。
因此人们对“雅” 字作过各种解释,发过各种议论。
纵观各家之言,我认为周照良教授的解释是比较可取的。
周照良教授在“翻译三论” 一文中说:“我认为应当作为‘得体'来理解。
得体不仅仅指文笔,而是指文笔基本上必须根据内容来定;文笔必须具有与其内容相适应的风格。
”他还说:“信、达、雅”三者哪一个最重要?我以为要看内容而定。
如果译的是《读者文摘》或旅游见闻,那就要着重达,便是漏译一两句也无关宏旨。
如果译的是哲学、社会科学, 特别是经典著作, 信就应当放在首位。
... 至于文学翻译, 那当然要讲究文笔。
如果一篇译文在内容上是忠实的,在语言上是通顺的,在风格上是得体的,那的确就是一篇很好的译文了。
1.2 “忠实”和“通顺”的标准“忠实” 主要是指内容。
翻译是在理解了别人用某种语言表达的意思之后,把同样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译者的任务是表达别人的意思,而不是自己进行创作。
因此,就要力求准确地表达原作者的意思。
“通顺”指的是语言。
如果原文是通顺易懂的,那么译文也要尽量做到通顺、易懂。
1.3 Tytler’s Three Principles If it were possible accurately to define, or, perhaps more properly, to describe what is meant by a good Translation, it is evident that a considerable progress would be made towards establishing the Rules of the Art; for these Rules would flow naturally from that definition or description. But there is no subject of criticism where there has been much difference of opinion ...I would therefore describe a good translation to be, That, in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Now, supposing this description to be a just one, which I think it is, let us examine what are the laws of translation which may be deduced from it. It will follow,I.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II. 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III.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fromA. F.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the popular language of the people can be used to translate any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world. But Yan Fu oppos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ernacular in translation, that is why many people criticized his “elegance.” Of course Yan Fu's explan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criteria is limited by the age he lived in. Therefore we must look at his criteria with a critical eye. Furthermore, Yan Fu's “elegance” can only be regarded as one style. Its opposite is the style of “boldness and unconstraintedness.” “Elegance” and “boldness” constitute two different styles. Of course there are many other styles in translation. So “elegance” as an overall translation principle may give rise to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Mr. Lu Xun, the greatest modern Chinese writer proposed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as translation standards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riginal flavor. But he once said, “Rather be faithful (in thought) than smooth (in language).” This was only p ut forward in opposition to Zhao Jingshen's saying: “It's better to have a smooth version than a faithful one.” And this is, of course, understandable.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constitute the yardstick for measuring a piece of translated work. The common criteria applied in translation can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two words: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1)“Faithfulness” first refers to the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work. The translator must bring out the original meaning both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without any distortion or casual addition or deletion of the original thought. Faithfulness also includes the keeping of the original style, as Mr.Lu Xun put it, “keep the full flavor of the original work.” Sometimes, even the original emotions or feelings such as anger or distress, satire or irony, joy or happiness should not pass unnoticed. 2)“Smoothness” requires that version must be clear and distinct, flowing and easy to read without signs of the mechanical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of obscure and crabbed language, of grammatical mistakes, confused structure and turbid logic. By smoothness we mean that we should make the language forceful, clear and idiomatic.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on. The translator must try to follow the custom and good usage of the languages used and not stick to the mode of expression of the original. Sometimes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faithfulness and smoothness, but the translator must try his best to arrive at the unity of the contradic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he must first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authors, ideas and feelings expressed in the original and put them into a different language idiomatically according to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rules and methods of translation. Only thus can he be said to be responsible both to the author and the readers.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18th century,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Edinburgh University, laid down three fundamentals by which a translation should be made or judged. They were (1)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and (3)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composition. In his book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Tytler illustrated those fundamentals with a wealth of examples which put his book in a class by itself... In his book Les belles infideles, Georges Mounin says that the translation is a pane of glass through which we look at the work of art. He is thinking of Gogol's definition of the perfect translator as one who becomes a pane of glass which is so transparent that the reader does not notice that there is any glass. Obviously, it is too difficult to reach such an ideal: even the clearest glass has an index of refraction. A “clear glass” translation, however, can always be effected as it has been done though centuries. And the indispensable requisite is that the version must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work and smooth in the target language. … then it is clear that we shall come to a satisfactory conclusion: unity of contradictions, i.e., a translated work both faithful and smooth. Before 1949 we got from the west almost nothing about the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except the principles of A F.Tytler, which were, however, of little help to us. Recently we have learned much from A .B. Feedorov, whos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have, indeed, supplied us a sound system of theory on translation. Adequate translation, as suggested by the Soviet scholar, is, in fact, a translation both faithful and smooth.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解的需要,一是表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