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合集下载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点包括:
1.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通过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向公众普及疾病预防的知识和方法,提升公众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2. 加强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3. 实施疫苗接种计划:开展广泛的疫苗接种活动,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减少传染病的
发生和传播。

4.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食品安全、水质安全、空气质量等环境卫生问题的监督
和管理,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

5.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升诊断和治疗水平,
加强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6.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染病威胁,
共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发展。

这些要点都非常重要,综合起来可以帮助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维护公众的健康和
社会稳定。

疾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疾病的预防控制制度

疾病的预防控制制度一、引言疾病的预防控制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疾病的威胁,各国制定和实施了不同形式的疾病预防控制制度。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疾病预防控制的制度构建、运行机制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疾病预防控制制度的构建1. 疾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与报告制度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石。

该制度应包括完善的监测网络和有效的报告机制,能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快速响应和采取应对措施。

2. 疫苗接种制度:疫苗接种是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国应建立全面的疫苗接种制度,确保疫苗的供应和接种工作的覆盖率,同时加强对疫苗质量的监管和评估。

3. 卫生教育与健康促进制度:加强公众对疾病预防的意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行为习惯,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该制度应包括卫生教育课程的设置、健康宣传活动的开展以及健康促进政策的落实等方面。

4. 近距离健康检测制度:通过建立健康检测机构、推动健康检测技术进步,提供近距离的健康监测服务。

这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疾病风险,采取预防或控制措施,保障人民的健康。

三、疾病预防控制制度的运行机制1. 跨部门合作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涉及多个部门,如卫生、人口计生、交通等,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

各部门共同制定政策、协调资源、分享信息,形成合力。

2. 多级管理机制:根据不同的疾病特点和治理需求,建立起包括中央、省、市、县等多级管理机构和协作网络,确保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及时和有效。

3. 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

包括快速响应、预案制定、资源调配、信息发布等方面的工作,以保障公众和社会的安全。

四、疾病预防控制制度的效果评估1. 指标体系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包括疾病发生率、死亡率、传播范围等指标,可以客观评估疾病预防控制的效果。

2. 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通过对疫情和影响因素等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控制措施。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疾病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遏制疾病的传播,保障人民健康,预防与控制疾病成为了医疗卫生系统的核心工作之一。

本文将从个人以及社会层面介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旨在提供有关疾病防控的知识和方法,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应对疾病的威胁。

一、个人层面上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个人的健康是疾病控制的关键,只有每个人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才能减少疾病的传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层面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频繁洗手: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用流动水和肥皂充分搓手约20秒,特别是在接触外界环境后、进食前以及使用厕所后应坚持洗手,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2.合理饮食: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应当适量摄入各类食物,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并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3.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保持自己的身体清洁是防止传染病扩散的基本要求。

每天洗澡,勤换内衣和袜子,保持头发清洁,切勿共用个人物品,如牙刷、毛巾等,以避免传播疾病。

4.积极锻炼: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使身体更能抵御潜在的疾病攻击。

每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快走、慢跑或健身运动,有助于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二、社会层面上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除了个人预防外,社会层面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也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预防与控制措施:1.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之一。

政府和医疗机构应积极推动疫苗接种,确保公众能够及时和安全地接种疫苗,免受疾病侵害。

2.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疾病的传播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可以迅速识别和隔离疾病的患者,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加强卫生教育:加强卫生教育是提高公众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

政府和健康机构应积极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普及卫生常识,提高公众对疾病预防的认知,让大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什么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为什么它对人们的健康很重要?

什么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为什么它对人们的健康很重要?

什么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为什么它对人们的健康很重要?疾病预防与控制是一系列综合性的健康策略,旨在减少疾病的发生、传播和影响。

它涵盖了广泛的方法和手段,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预防和控制的目标是防止疾病的出现,减少其对个体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一、预防的内涵1.初级预防初级预防通过健康行为促进、疫苗接种、改善营养和清洁饮水等手段,致力于降低疾病风险,从源头上减少疾病发生。

它关注个体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也牵涉到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创造更健康的社会环境。

通过这些措施,初级预防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次级预防次级预防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专注于早期发现疾病的迹象和症状,通过定期筛查和检查来实现提前诊断。

通过早期诊断,医生可以及早干预和制定治疗方案,有助于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这不仅可以减轻疾病对个体健康的严重影响,还可以降低医疗治疗的成本和负担。

因此,次级预防在保障个体健康的同时,也为社会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

3.三级预防三级预防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着眼于已经患有疾病的人群,旨在降低疾病造成的后果和并发症。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控制疾病的发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这种预防方法不仅有助于个体的健康,还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缓解医疗系统的压力。

因此,三级预防对于改善已患疾病人群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造成的负担,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二、控制的内涵1.传染病控制传染病控制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具有关键作用。

针对传染病,实施控制措施是阻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隔离患者是一种常见的措施,通过隔离感染者可以防止疾病在人群中扩散。

追踪疫情是及时了解疫情传播动态的方式,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此外,提供疫苗接种也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步骤,通过接种可以建立群体免疫,降低疫情爆发的风险。

这些控制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限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公众健康。

2.流行病控制流行病控制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疾病预防控制规范

疾病预防控制规范

疾病防备掌控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本规章制度的订立旨在加强医院对疾病防备掌控的管理,保障医院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确保患者、员工和访客的健康与安全。

2.本规章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病房、手术室、门诊等各个环节,并对医务人员、患者及访客的行为予以规范。

第三条定义1.疾病防备掌控:指医院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暴发,保障环境卫生与安全,并对患者、员工和访客进行健康管理的工作。

2.医务人员:指在医院从事医疗、护理、行政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3.患者: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或病愈护理的个体。

4.访客:指患者的亲友、伙伴、探望者等。

第四条责任分工1.医院设立疾病防备掌控部门,负责疾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监督。

2.各科室、病房、手术室等应设置疾病防备掌控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部门的疾病防备掌控工作,并定期向疾病防备掌控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第二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五条环境清洁1.医院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清洁管理制度,对医院内外的环境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医务人员应经过培训,熟识清洁工作流程,保证清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定期对各科室、病房、手术室等进行环境清洁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条医疗废物管理1.医院应建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2.医务人员应经过培训,了解医疗废物的分类和处理流程,并依照规定进行操作。

3.医院应对医疗废物进行定期检查和监测,如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

第七条空气质量管理1.医院应确保各区域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定期对空气进行检测和监测。

2.医务人员应关注空气质量,并报告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3.医院应定期对空调、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不影响空气质量。

第三章口罩佩戴和手卫生管理第八条口罩佩戴1.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工作中,应佩戴口罩,防止疾病传播。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健康保险将逐 渐普及,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资 金支持,降低疾病对个人和社会 的经济负担。
国际合作的加强
跨国疫情联防联控
在全球息共享、技术交流和联合行动,共同应对跨国疫情。
疫苗国际合作
面对疫苗研发和分配的挑战,国际社会将加强合作,推动疫苗的公 平分配,共同构建全球疫苗安全网。
非传染病预防控制
健康促进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健康咨询和 干预措施,减少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高危人群管理
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评估和管理, 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慢性病防控
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提高慢性病患 者的健康管理和治疗效果。
环境保护与健康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对健康 的危害。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03
疾病预防控制实践
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监测
建立全面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报 告和追踪传染病疫情。
隔离与治疗
对传染病患者采取隔离措施,及时提供医疗 救治,防止疫情扩散。
疫苗接种
推广疫苗接种计划,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健康教育
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 防控意识和能力。
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
保障人民健康
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可以降低疾病对人民的危害,提高人民的生 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维护社会稳定
疾病的传播和流行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有效的疾 病预防控制可以降低这种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健康的劳动力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可 以保障劳动力的健康,促进经济发展。
追踪与接触者管理
追踪患者的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和检测。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4篇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4篇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精选4篇(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是制定和实施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计划。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的示例:1. 目标设定:确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目标,例如降低疾病发病率、减少传染源等。

2. 资源评估:评估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支持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工作。

3. 监测与报告:建立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包括定期收集和分析疾病数据,及时报告疫情,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4. 预防措施:制定针对特定疾病的预防措施,例如推广疫苗接种、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等。

5. 传染病管理:明确疾病传播途径和管理流程,包括隔离措施、病例报告和追踪、消毒等。

6. 教育和培训:开展公众和卫生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其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和能力。

7.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他国的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应对跨国疫情。

8. 风险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和灾害应对计划,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爆发。

9. 评估与改进:定期评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

10. 危机管理:建立和执行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爆发。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的示例,实际情况会根据具体的疾病和地区的需求而不同。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精选4篇(二)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是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如蚊子、蜱虫、苍蝇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措施和计划。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的基本步骤和内容:1. 目标设定:明确工作计划的目标,例如控制蚊子传播的疟疾,减少苍蝇引起的肠道疾病等。

2. 调查与监测:开展对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和繁殖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监测工作,对病媒生物的生态特征有全面了解。

3. 风险评估:评估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重点区域和目标进行防控。

4. 预防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包括清除繁殖源、提供个人防护具、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

医院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

医院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

医院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的疾病传播,保障医院内部及外部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医院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制度。

二、宣传和培训1. 建立医疗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小组,负责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并安排不定期培训。

2. 制定宣传计划,包括海报、宣传册等形式,在医院内各个区域进行广泛宣传。

3. 向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告知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知识,确保其具备必要的防护意识。

三、疾病监测与报告1. 疾病监测:建立医院疾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疾病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疾病报告:制定明确的疾病报告流程和标准,对确诊的传染性疾病及时上报。

四、环境卫生管理1. 医院环境清洁:制定医院环境清洁标准和频次,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手术室等关键部位。

2. 医疗设备管理:制定医疗设备消毒管理规定,确保医疗设备的定期清洁和消毒。

3. 医废处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集中收集和处理,杜绝交叉感染。

五、个人防护1. 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并按规定洗手消毒。

2. 病患隔离: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按照医院隔离标准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3. 来访者防护:医院应设立来访者防护措施,如测量体温、提供口罩等,确保来访者的健康安全。

六、疫情应对1. 应急预案:制定医疗感染疫情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人员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2. 处置措施: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适时启动各项应对措施,包括加强隔离、关闭相关区域等。

3. 信息发布:及时向医院内部及外部发布疫情信息,保持透明度,防止谣言传播。

七、整改和评估1. 审核检查:定期组织内部审核检查,对医院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进行评估。

2. 整改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

3. 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相关工作进行评估,并向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考核。

八、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院所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

个人卫生
01
个人卫生是指个人在生 活中为维护身心健康和 环境卫生所采取的一系 列措施。
02
个人卫生的内容包括保 持个人清洁卫生、合理 饮食、充足睡眠、适量 运动等。
03
个人卫生的措施包括勤 洗手、勤洗澡、勤换衣 、不随地吐痰等。
04
个人卫生的目的是预防 疾病和维护个人身心健 康。
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 社区公共事务,共同维护和改善 社区环境,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
疾病预防控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CONTENTS
目录
• 疾病预防控制概述 • 疾病预防控制策略 • 疾病监测与控制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合作 • 挑战与未来发展
CHAPTER
01
疾病预防控制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疾病预防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措 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 行,保障公众健康。
国际会议和培训
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活动,分享经验和技术,促进全球公共卫生 水平的提高。
社会参与和民间组织
社区组织
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 和能力。
非政府组织
参与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实施,提供志愿者服务和资金支持, 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CHAPTER
05
挑战与未来发展
技术发展与创新
01 0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疾病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 防控疾病。同时,人工智能在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前景 。
疫苗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新型疫苗的研发速度和效果不断提升,为防控传 染病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03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一、引言1.1 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性1.2 本文的目的和结构二、疾病预防控制的定义2.1 疾病预防控制的概念2.2 疾病预防控制的目标和原则2.3 疾病预防控制的分类三、公共卫生政策和立法3.1 全球和国家层面上的疾病预防控制政策3.1.1 国际组织的角色3.1.2 国家卫生部门的职责3.2 疾病预防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3.2.1 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3.2.2 疫苗接种和传染病防治四、疾病监测和监测系统4.1 疾病监测的重要性和目的4.2 疾病监测的方法和指标4.3 疾病监测系统的建立和运行五、疾病预防和生活方式5.1 健康教育和宣传5.1.1 公共卫生知识的普及5.1.2 预防疾病的生活习惯和行为5.2 饮食和营养5.2.1 膳食指导和均衡饮食5.2.2 营养补充和保健品的使用5.3 锻炼和体育活动5.4 疫苗接种和预防接种计划六、传染病的控制与防治6.1 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6.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6.2.1 病原体的传播方式6.2.2 个人卫生和社交行为的改变6.2.3 防控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6.3 重大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系统七、计划生育和疾病预防控制7.1 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政策7.1.1 性教育和避孕措施的推广7.1.2 妇幼保健和孕产妇的健康管理7.2 防控性传播疾病和计划生育7.2.1 艾滋病和性病的预防和控制7.2.2 生殖道感染和避孕套的推广八、环境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8.1 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和目标8.2 水源和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8.2.1 水源卫生和水质监测8.2.2 大气污染和室内空气质量8.3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8.3.1 食品生产和加工的卫生标准8.3.2 食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九、应急响应和公共卫生事件管理9.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9.2 应急响应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9.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9.2.2 应急物资和队伍的调配9.3 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十、创新科技与疾病预防控制10.1 创新科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10.2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10.2.1 疾病预测和早期预警10.2.2 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10.3 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10.3.1 网络健康教育和医疗服务10.3.2 在线疫苗预约和预防接种十一、结论11.1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成效11.2 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综上所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疾病预防控制内部规章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内部规章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内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制定本规章。

第二条本规章适用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其宗旨是明确责任、规范行为、保障安全、维护公平公正。

第三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的原则,依法、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

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促进全民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健康生态。

第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加强对职工的健康管理,确保职工的身心健康。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有组织部、科研部、疾控部、公共卫生部等部门,负责各自的工作职责。

第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明确分工负责,有效协同配合,推动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九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保护职工和公众的生命安全。

第十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便利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第三章工作职责第十一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展疫情监测、防控和处置工作。

第十二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开展疾病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

第十三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组织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卫生素养。

第十四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健康监测,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

第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加强对外国疾病的监测、预警和应对工作,防止疫情输入。

第四章行为规范第十六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敬业守纪,廉洁奉公,服务人民。

第十七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工作纪律,做到任人唯贤,公正廉洁,服从管理,文明待人。

第十八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维护机构的声誉,保护职工的权益,维护公众的利益。

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疾病预防控制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现代社会中,疾病预防控制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本文将探讨疾病预防控制的意义、主要措施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

一、疾病预防控制的意义疾病预防控制的意义在于避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首先,疾病预防控制可以减少疾病给个体和社会带来的痛苦和负担。

通过及时发现和防控疾病,可以避免疾病的恶化和扩散,降低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

其次,疾病预防控制对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的爆发和传播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因此,通过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可以减少社会成本,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二、疾病预防控制的主要措施1. 预防性接种:预防性接种是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例如,针对流感、麻疹、水痘等一些常见传染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另一重要措施。

通过向公众传授科学的卫生知识和正确的卫生习惯,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加强卫生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

例如,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倡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挡口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3. 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基础。

通过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减少污染源和病媒生物,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加强对饮用水、食品安全的监管,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气和水污染等措施,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4. 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置:一旦发生疫情,及时、准确地监测和掌握疫情信息,并迅速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是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关键。

例如,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机制,提高疾病报告和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可以迅速控制疾病的传播。

三、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挑战面对新的疾病威胁和全球化的传染病流行,疾病预防控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旨在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在全球范围内,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基础。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健康教育,推广正确的健康知识,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

例如,通过媒体、社区活动和学校教育等方式,向公众传达科学、合理的健康信息,使公众更加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及个人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2. 提升卫生防疫设施和医疗水平建设良好的卫生防疫设施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

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卫生防疫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保证卫生条件的良好,确保医疗机构的卫生安全。

同时,还应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队伍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3. 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是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环节。

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疾病的病例和流行趋势。

通过加强与医疗机构和实验室的合作,确保传染病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4.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政府和社会应共同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

此举包括加强对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鼓励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增强个体的免疫力和身体素质,降低患病风险。

此外,还需提高对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警示和禁止力度。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疾病的传播无国界,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全球疾病预防与控制战略。

在传染病爆发和流行时,及时分享疾病信息和科研成果,促进疫苗研发和药物治疗的合作,共同应对疾病威胁。

总之,疾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疾病控制与预防措施

疾病控制与预防措施

疾病控制与预防措施引言疾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蔓延,人们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包括加强卫生教育、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开展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等。

本文将详细阐述一些重要的安全措施,以期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加强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是预防疾病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提高公众对疾病传播和控制的认识。

在卫生教育中,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病原体认识:通过普及病原体的基本知识,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使公众了解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

2. 个人卫生习惯:指导公众正确洗手、科学咳嗽、合理饮食等个人卫生习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 医疗资源利用:通过提供知识和技能,引导公众正确、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4.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疾病控制和预防工作,如报告疑似病例、积极接种疫苗、配合调查等。

二、提高个人防护意识个人防护意识是控制和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预防传染病:个人应注意常备常用口罩、消毒用品和洗手液等,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接触有污染的物品,并避免前往疫情严重的地区。

2. 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障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3. 预防虫媒传染病:注意清洁环境,消灭蚊蝇及其滋生地,避免被虫媒叮咬,预防疟疾、登革热等疾病。

三、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可以较为有效地减少感染人群。

在疫苗接种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 公众宣传: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识,提醒公众定期接种相关疫苗,如儿童麻疹疫苗、成人流感疫苗等。

2. 接种计划:制定完善的疫苗接种计划,确保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包括接种对象、剂次和接种时间等。

3. 疫苗供应:保障疫苗供应的稳定充足,加强疫苗冷链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4. 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完善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掌握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

疾病防备与掌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医院疾病的防备与掌控工作,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健康意识和职业素养,规范医院疾病防备与掌控管理行为,订立本《疾病防备与掌控管理制度》。

二、防备与掌控责任1.医院设立疾病防备与掌控部门,专职人员负责协调、监督和执行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

2.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和设施。

3.医务人员应乐观参加疾病防备与掌控工作,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自发遵守疾病防备与掌控规定。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1.医院疾病防备与掌控部门应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及时收集和汇总疫情信息,并进行认真分析和研判。

2.医务人员发现疑似疾病病例应立刻上报疾病防备与掌控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疫情监测与报告结果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并按要求进行信息公开。

四、传染病防护1.医院应建立传染病防护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防护要求和工作流程。

2.医务人员在接触传染病患者时应全程佩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防护装备。

3.各科室应定期对防护装备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其功能完好。

4.传染病患者的隔离病房应具备必需的隔离设施和防护措施,确保病原体不会扩散。

五、卫生消毒管理1.医院应建立规范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并设立特地的卫生消毒部门。

2.医务人员应依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医疗器械和设施的彻底消毒。

3.卫生消毒部门应定期对医疗器械、设施、病房和公共区域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环境卫生和防病安全。

六、员工健康管理1.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自身身体情形符合岗位要求。

2.医务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潜在传染性疾病的,应暂时停止工作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和隔离。

3.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护培训,加强职业病防护意识。

七、医院进出管理1.医院应设立进出管理岗位,对出入医院的人员进行身份核验和健康情形询问。

2.医务人员应佩戴员工工作证和个人防护装备,在进出医院时应接受安全检查。

疾病预防控制规章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规章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管理、社会协作的原则,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三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疾病预防控制目标第四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目标是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效控制传染病和慢性病的传播,建设健康中国。

第五条主要目标包括:(一)加强传染病、慢性病、营养健康、精神卫生等领域的预防控制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全民健康促进。

(三)加强疾病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提升对各类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疫情传播的风险。

第六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各方力量的作用,形成合力,确保工作的落实和完成。

第三章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第七条制定疫苗预防和接种计划,普及疫苗知识,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提高人群对传染病的免疫能力。

第八条开展卫生教育宣传活动,推广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和自我保健意识,提升全民健康意识。

第九条建立健全疾病监测、报告、分析和评估机制,加强疫情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隐患,遏制疫情传播扩散。

第十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范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第十一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障水质、空气质量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卫生,减少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十二条在公共场所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如学校、医院、交通工具等场所,制定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措施,加强消毒杀菌,预防疾病传播。

第四章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第十三条设立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委员会职责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委员会职责
一、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和修改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关管理制度、规范和职责,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建立健全医院疾病信息监测网,为政府和疾病监测机构及时提供真实信息。

三、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和审核评价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情况,重点是传染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含死因监测)。

四、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

五、根据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及工作要点,指导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督促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确保各种资料归档的及时。

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知识宣传与培训活动。

七、督促检查和指导相关科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八、指导和协调医院其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

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疾病防备掌控与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订立目的是为了加强医院的疾病防备掌控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做到防病于未然,确保医院的医疗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工作人员以及与医院相关的外来人员,涉及医院内部的疾病防备掌控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疾病防备掌控:指对医院内部和周边环境进行卫生监测、垃圾处理、消毒灭菌、病媒防制等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公共卫生管理:指对医院内部的医疗器械、药品、环境卫生等进行监管和管理,保障公共卫生的安全。

第二章疾病防备掌控第四条医院环境卫生管理1.医院应每日对医院内部的区域进行清洁,包含病房、手术室、诊疗室等,确保环境的乾净和卫生。

2.医院应定期对污染程度较高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包含病房内的常常接触物品、诊疗室的诊断工具等。

3.医院应建立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明确医疗废弃物和一般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确保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和处理。

4.医院应定期清理和消杀医院周边的环境,保证医院周边环境的清洁和无害化。

第五条病房管理1.医院应建立病房管理制度,规定病房内的卫生要求和管理措施。

2.医院应做好病区的空气消毒工作,定期检测空气质量,确保病房内空气的干净。

3.医院应定期对病房内的床、床上用品等进行清洁和消杀,确保病人的卫生和健康。

第六条医疗废弃物管理1.医院应建立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包装、储存、运输和处理要求。

2.医院应设立医疗废弃物暂存区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设施,对医疗废弃物进行安全储存和处理。

3.医院应定期对医疗废弃物进行清理和消毒处理,确保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第七条病媒防制1.医院应建立病媒监测制度,对病媒的种类和密度进行监测和掌控。

2.医院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病媒防治药物和器械,对病媒进行防治和灭活。

3.医院应加强对医院周边环境的病媒防制工作,清除病媒的繁殖地和繁殖源。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指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控制手段,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涵盖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疾病监测、预防接种、卫生教育、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

首先,疾病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疾病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疾病的发病情况、传播途径和变异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包括对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传染病疫情等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疫情的蔓延趋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其次,预防接种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预防接种,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预防接种工作包括疫苗的研发、生产、储存和接种工作,以及对接种对象进行健康监测和跟踪服务。

另外,卫生教育也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开展卫生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疾病预防的认识和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卫生教育工作包括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卫生技能培训、健康促进活动等,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此外,环境卫生也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方面。

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环境卫生工作包括对饮用水、食品、空气、居住环境等进行监测和治理,保障人们的生活环境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播。

总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内容涵盖了疾病监测、预防接种、卫生教育、环境卫生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卫生部门、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共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一、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二)当前传染病的疫情特点 1.鼠疫的疫情未断。 2.狂犬病发病数有所增加,病死率居传染病首位。 3. 结核病、乙型肝炎仍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种,结核病发 病率持续上升。 4. 中国以霍乱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2007年以来部分地区已 发生多起疫情爆发。霍乱疫情呈上升趋势,主要是发病时 间提前,同时菌型发生了变化,以O139为主。 5. 艾滋病感染者已达到一定基数,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 人群中扩散。 6. 原已被控制的性传播疾病如梅毒的发病率快速上升。 7. SARS、禽流感的威胁仍然不断。 8. 血吸虫流行区域有扩大的趋势。 9. 埃博拉、马尔堡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存在传入的危险。
6
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通过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组织卫生资源, 对影响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采取有效措施, 以达到控制和降低这些疾病在人群中的发 病率和死亡率,最终控制或消灭相应的疾 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过程。
(二)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成就
(见第一章)
7
二、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内容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25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1.总的要求 (1)各级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 并实施。 (2)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 督管理。 (3)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 管理任务,并接受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业务指导。军 队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有关规定 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4)中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 构、疾病控制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 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 的行为。
24
二、我国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种类(三类39种)
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共2种。 2.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 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 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流,共 26种。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 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棘球蚴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 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共11种。
5 占甲乙类传染 病报告总数
报告发病数 病毒性肝炎 肺结核 梅毒 细菌性和 阿米巴性痢疾 甲型H1N1流感 91.55%
报告死亡数 艾滋病 肺结核 狂犬病 病毒性肝炎
甲型H1N1流感 95.50%
12

丙类传染病中,除丝虫病无发病、死 亡病例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2398833例, 死亡416人,报告发病率为180.63/10万,死 亡率为0.03/10万,分别较2008年上升 38.63%、118.88%。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 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 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 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9.16%。报告死亡数居 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 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占报告死亡总数的 99.76%。
卫生事业管理学
公共卫生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
1
2
本 章 要 求
掌握疾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概念、内容;掌握传染病管 理的法规及范围;掌握传染病与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管 理的具体措施。 掌握慢性病与地方病控制与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熟悉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熟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扩大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种 类、免疫程序和使用规定;熟悉疫苗使用计划的制定及 疫苗的管理。 熟悉我国慢性病与地方病管理面临的挑战。 了解公共卫生监测管理,了解爱国卫生运动。
13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 状调查表明,全国蠕虫感染率为21.38%, 仍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源性线虫感 染率高达20.07%~56.22%,部分省、自治 区食源性寄生虫病呈明显上升趋势。根据 2004年全国调查结果推算,全国土源性线虫 感染人数约为1.29亿,肝吸虫(华支睾吸虫) 感染人数约为1249万,带绦虫感染人数约为 55万人,包虫病患者约为38人。
11

2009年,全国共报告甲类传染病发病97例,死亡3人。 乙类传染病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和白喉无发 病、死亡报告外,其它共报告发病3499485例,死亡14848 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63.52/10万,死亡率为 1.12/10万。 除甲型H1N1流感外,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08 年下降5.10%,死亡率上升13.61%。 病种顺位 1 2 3 4
23
一、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传染病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4. 甲型H1N1流感 始发于墨西哥,确认及疑似甲型H1N1流感死 亡人数升至152人;全国疑似病例高达4000余人。 美国确诊病例上升至50人,此外还波及至加拿大, 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 意大利等19个国家。世界银行预测全球将会因此 损失3万亿美元,经济复苏会遭受重大影响。 一些市场分析师认为,甲型H1N1流感一旦大 规模暴发,将给已经遭受重创的全球经济带来进 一步冲击,仅有制药等少数行业能从中获益。 而 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预测,如果全球范围内暴发 一次流感疫情,那么整个世界将为此“埋单”3 万亿美元。
21
一、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传染病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 SARS 2003年,我国内地24个省区市先后发生非典 型肺炎疫情,共波及266个县和市(区)。截止8月 16日10时,我国内地累计报告非典型肺炎临床诊 断病例5327例,治愈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 2003年旅游收入减少约1200亿元,影响全年 GDP少增长1.1个百分点。餐饮业零售额减少约315 亿元,影响GDP少增长0.3个百分点。对其它消费 品的整体影响较小,在200亿元左右,影响GDP少 增长0.2个百分点。外贸净出口比2002年减少约70 亿美元,影响GDP少增长0.5个百分点。对投资的 影响约500亿元。
15
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
1985年
1995年
1989年
1998年
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98年全国所有省份报告有HIV感染者。16
1998年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均有艾滋病疫情报告。截止2007年10 月,全国有74%的县(市、区)报告了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
3
本章学习内容
§1 §2 §3 §4 §5 §6 §7 概述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管理 计划免疫管理 慢性病的控制管理 地方病的控制管理公共卫生监测管理 公共卫生监测管理 爱国卫生运动
4
第一节 概述
5
第一节


一、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一)概念 疾病预防:指使某些或某种疾病不发生。 疾病控制:指对已经发生的某些或某种疾 病,将之限制在最小范围或最低水平。
22
一、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传染病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3. 禽流感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人 感染,其中248人死亡,死亡率63%。中国从03年 至今有31人感染禽流感,其中21人死亡。2004年 初禽流感席卷美国和亚洲部分国家,中国、日本、 越南等国上百万家禽染病死亡,多人可能因感染 禽流感病毒而去世。 截止到2005年,禽流感已造成全球超过1.5 亿只禽类被扑杀,6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00亿美元。范围波及至农业、旅游业等行业。世 行预言禽流感将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达8千亿美元。
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地方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职业病预防与控制管理 三、疾病预防控制管理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注重社会效益。 (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8
四、疾病管理过程
1. 确定疾病管理的病种 ;
2. 确定干预受益的目标人群;
3. 强调预防和有效的治疗;
26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管理的具体措施
2. 预防措施 (1)各级政府应当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2)各级地方政府应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 改善饮水条件,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实行计划免疫接种制度。 (4)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 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 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5)疫源地管理,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与人畜共患传 染病有关的家畜家禽的管理要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 进行,以预防传染源的扩散。 (6)医疗保健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从事致病性微生物实 验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 度、操作规程,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医院内感染、实 验室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27
20
一、我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控制管理面临的挑战
(三)传染病控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1. 口蹄疫 2001年,英国暴发口蹄疫,集中宰杀、焚烧 了近700万头感染口蹄疫的牲畜,许多农民损失惨 重。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 南韩、澳洲、新西兰及一些欧洲国家等;东南亚 各国、中国香港、中国大陆等皆属”口蹄疫疫 区”。 英国当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原先预测的2.3% 降至2%,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70亿英镑。支柱产 业之一旅游业受到重创。据报道,与2000年同期 相比,仅英国乡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就减少了75%。
四.疫情的报告
1. 全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流程
29
2. 救灾防病疫情信息报告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