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医疗卫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知识点拨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分析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题与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67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三个代表”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回答了()。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B.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怎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

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3.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因此,我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当前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选择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

这里提到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B.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C.全面的可持续发展D.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5.邓小平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

他强调指出:“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

”他告诫我们:“90年代经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出在农业上;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缓不过来,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题(带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题(带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题(带答案)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 )。

A.是为了解放生产力B.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C.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E.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正确答案:ABCDE2.在市场经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缺陷:这些作用包括( )。

A.反垄断B.提供公共产品C.治理环境污染D.调节收入分配E.调节社会总供需,防止经济波动或危机正确答案:ABCDE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措施是( )。

A.加速科技进步B.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D.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确答案:ABC4.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最终体现在( )上。

A.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发展先进文化C.发展生产力D.发展生产关系正确答案:A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指( )。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建议正确答案:B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是( )。

A.互不侵犯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C.互不干涉内政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正确答案:B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答案:C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

A.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正确答案:A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根本任务B.根本原则C.本质属性D.基本要求正确答案:C4.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

A.工业现代化B.农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正确答案:D5.在邓小平的讲话中,被称为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 )。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公共基础知识科目复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从历年真题来看每年的分值在2分左右。

该部分内容与时事政治联系较为紧密,特别是党的最新的路线方针政策,考点以识记为主。

【考点精讲】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党的十三大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当代世界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面向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重点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重点

安徽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下面中公教育为大家整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复习重点,希望助考生顺利通关!1.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2.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论党》)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3.中共九十年取得的最为宝贵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两次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是以人为本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8.邓小平理论探索和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点速记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点速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事业单位考试中政治部分考察中的热点之一,考察方式多为单选、多选和判断。

尤其是哪三者统一于中特伟大实践中去?中特理论体系包括哪些?中特理论体系分别是什么时间写入党章或者作为指导思想的等等。

为了提高大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的备考效率,现将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要点总结如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点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党和人民 90 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制度上,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此知识点可以用如下框架图表示:二、中特概论练习题1.【单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 )。

A.精髓B.思想路线C.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D.核心1.【答案】C。

公基常考知识点

公基常考知识点

公基常考知识点《公共基础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政管理、事业单位概况、职业道德、公文与论文写作、科技常识和环境保护、文史知识、地方省情知识和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哲学概述 1.哲学的概念。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三)物质和意识1.物质的概念。

2.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意识的起源与本质: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

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动地改造世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6.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主观能动性;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四)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纪律1.物质世界的普遍接洽。

2.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3.质量互变纪律。

4.否定之否定纪律。

5.对立统一纪律。

(五)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现象和本质。

2.内容和形式。

3.原因和结果。

4.必然性和偶然性。

5.可能性和现实性。

(六)认识、实践、真理1.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4.真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

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标准与逻辑证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XXX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七)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基本矛盾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2.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基本理论和行动指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一理论体系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进行具体指导的基本方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特点相结合,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搞一刀切、生搬硬套。

2. 党的最终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最终指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我国已经进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对未来社会主义阶段的科学展望相结合,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包括“五位一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内涵和要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如下: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地位,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3. 乡村振兴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全面发展和党的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决策部署。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可以归纳总结如下:1. 党的领导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强调党的领导制度的建设,将党的政治领导贯穿于国家政治生活的全过程。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义若干问题的理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毛泽东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任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

敌我矛盾用专政、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确立四个现代化目标(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两步走”发展战略:一、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二、20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1954年9月15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一法律地位民族自治和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1)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2)按照少数名族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3)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保证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其他建设得以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中顺利进行;保证劳动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社会主义建设;更好的保证我们在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中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和方针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坚持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

国际和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背景和条件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理论渊源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4、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时代背景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过程1、第一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一届六中全会:1979年3月,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最先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命题。

2、第二个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概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十四大,系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经验,首次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放在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3、第三个阶段: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式的发展变化,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4、第四个阶段: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奠定了基础。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科学内涵: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完整word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邢继伟总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开创制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上启下)以及科学发展观(创新成果)等重大战略思想。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办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3.“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第一章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前提和基础,最重要的内容、最基本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基本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重要表现)。

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3.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是其本质要求,(实事求是)是中特体系的精髓,(与时俱进)是马克思理论主义的本质,(求真务实)是其核心内容。

5.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是制定和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推进理论创新的强大动力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二章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而形成的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理论指导,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研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为适应中国特殊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而提出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面向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任务;2. 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3.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 坚持党的领导,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5.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6.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2.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是硬道理等;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 科学发展观,包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原则;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得出的。

相关知识点如下:1. 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等重要思想;2. 首先进行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改革经验;3. 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 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保持独立自主;5. 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归纳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归纳

公共基础知识要点归纳一、法律常识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作用: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利益,调整社会关系,解决纠纷矛盾。

3、法律的分类: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

4、法律的效力范围:法律的效力范围分为空间效力范围和时间效力范围。

5、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政治常识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指政府、政党等治理国家的行为。

2、政治的基本形式:民主、专制和法治。

3、我国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政治的核心: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5、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

三、经济常识1、经济的概念: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竞争、法制和开放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

4、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变量,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平衡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5、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

四、管理常识1、管理的概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协调、有控制的活动。

2、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

3、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笔记公共基础知识是一门涵盖广泛、内容丰富的学科,对于许多考试和日常知识储备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一些重点笔记,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政治1、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辩证法:包括联系、发展、矛盾等观点。

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2、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提出了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重要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法律1、宪法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民法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无效、可撤销等。

物权、债权、合同、侵权责任等。

3、刑法犯罪构成: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刑罚种类: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4、行政法行政行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三、经济1、微观经济需求和供给:影响因素、均衡价格。

消费者行为: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生产者行为:成本、收益、利润最大化。

2、宏观经济国民收入核算:GDP、GNP 等指标。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3、市场经济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优势。

公共基础知识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公共基础知识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十二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产生;十三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基本概念和范畴。

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

2、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3、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教育和科学,必须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根本途径: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4、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经济运行模式,它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5、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既有其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

从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无根本区别(企业经营的自主性、资源配置的市场性、经济活动的开放性、市场体系的完善性、市场管理的法制性、宏观调控的间接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等)。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除具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保障人民利益。

发挥计划和市场长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6、坚持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是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家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7、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9、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不能认为它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

10、政治体制改革是较之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更困难、更艰巨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采取全方位推进的、剧烈的方式,而只能采取渐进式的,逐步推进的方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复习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复习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复习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复习重点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新时代的内涵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论述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

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

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及精髓(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与总体布局的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理论。

( 1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战略理论(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等重大问题,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安徽医疗卫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知识点拨
医疗卫生招聘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是考生也要重点复习的科目。

公共基础知识考查内容广泛,但是考生不需要担心复习不完。

考生在复习阶段将公共基础知识分为几大块,进行专项复习逐个击破,再结合练习题的训练。

相信考生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复习效果。

之前我们介绍了法律、马哲、毛概的核心考点。

下面中公带您进行另一个重点内容的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一、中公教育专家点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多与其它部分内容相结合进行考查,往往作为背景知识出现,频率较高。

在系统复习这方面知识的同时,应该多看看人民网等权威网站上的一些有关的文章,多多积累政治素养,保持政治敏感度。

二、核心考点
重点章节:坚持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知识点一:邓小平理论
1、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1980年,邓小平首倡,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到1992年后,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地中心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6、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7、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

首先解决香港问题。

(特别
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但不具有外交权和国防权)
【两岸进程】1979,《告台湾同胞书》。

1982年,三通---通商、通航、通邮。

1992,
《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邓小平南巡时期,提出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中公教育解析】答案:B。

1980年,邓小平首倡,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不是在南巡时提出的。

知识点二:三个代表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知识点三: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是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二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

【例】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 )。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④民族自豪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公教育解析】答案: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更多内容请访问:安徽公务员考试网、芜湖人事考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