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三重对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具体的文本分析方法中解读简·奥斯丁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可以发现其在结构和作品精神内涵方面的三重对立关系。
这具体的表现在作品中人物和其间的世界的三重对立,而且,这种对立表现为一种介于彼此间的美妙的牵引力,从而体现出作品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庄园;三重对立;奥斯丁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的长篇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写于1812年左右,出版于1814年,是她的第四部作品。
这部作品在奥斯丁整体作品中有着独特之处,参照奥斯丁的书信和她的前期作品,我们可以肯定,作品的整体布局以及人物设计显然是奥斯丁刻意为之,别有用意。
本文试图通过文本分析来探索《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即三重对立关系的形成,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作品人物间的对立和作品中的世界间的对峙。
这种对峙主要是一种表现的手段,是为了推出作者的精神指向,从而在对立关系的展现中明确其理想的精神境界。
一、作品人物的三重对立
《曼斯菲尔德庄园》有别于奥斯丁其他小说的特点之一是,“在这部小说中几乎每个人都很富有⋯⋯这是一群拥有财富的年轻人,比奥斯丁其他小说中的人物要好得多,不受财富的干扰。
I]在这里奥斯丁非常致力于探讨人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人物间的对峙主要也根本上是精神的对抗。
虽然在作者要树立的道德本质上他们是对立的,人物的对峙并不是生硬的,奥斯丁让这些人物的情感纠结在一起,对立双方始终处在一种犹豫之中,他们既互相吸引又互相排斥,因此呈现出了一种美妙而充满弹性的关系。
.范妮和埃德蒙与玛丽亚、朱丽叶这一边的对立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对立是毫无游移而言的,作品中并没有太多的表现,奥斯丁已经集中笔力描写那更有质感的人物关系了。
克劳福特兄妹一来到诺坦普顿时,我们就可以看出玛丽的志向和她的心计。
这里奥斯丁对人物抑扬的基调已暗暗定下。
范妮和玛丽的冲突主要表现在内心冲突上,这主要是由范妮情感上的排斥体现的,在玛丽那边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她只是对范妮一直无法理解。
在书的前半部分表现她们的关系时,她和玛丽几乎没有直接的话语对白,奥斯丁总是用一句陈述来代替范妮的话,通常只记述玛丽一边的言语。
玛丽的话语显示了她的价值观和判断原则。
她是一个用浓墨重彩塑造的,充满矛盾略显复杂的人物,有大段的语言表达,她对埃德蒙的感情,她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一直都在游移之中。
而范妮的安静与沉默使她在书中更近似于一个象征性人物并以此来对抗负面的东西。
她们之间其实是一个虚荣的、见多识广的来自伦敦的时尚女性与一个宁静沉默羞怯的乡村女孩的对比。
“她(奥斯丁)必须在玛丽克劳福特和范妮之间建立一种精神的对抗,让范妮输掉每一场战役却赢得整个战争。
而这中心问题就是道德意识。
玛丽与埃德蒙的冲突表现为双方情感上的自我矛盾和彼此魅力的相互吸引。
玛丽对成为一位牧师妻子有着现实的排斥,“Ha levy的《十九世纪英国历史》对于教堂中的神职人员的低下地位作出了解释,足可以表明玛丽·克劳福特对牧师的蔑视是一种普遍的可承受的观点,尽管是不道德的”n]埃德蒙对牧师职业的坚守和由此而来的情感上的困惑和痛苦构成他内心的矛盾斗争。
如果说范妮与玛丽形成了一种对照,那克劳福特兄妹之间则形成了一种互相的参照。
他们是相似的,只是把这种相似性放在不同性别的两个人身上来表现。
亨利·克劳福特从起初的轻浮举动到真正的爱上了范妮的这个过程与范妮的坚持形成了对立。
而这期间,我们注意到了亨利情感上的变动,并且范妮也发现了这些变化。
他真的爱上了范妮并向她求婚与他早期的行为构成了一种反讽,是预期与结果的错位,这其实也是亨利身上种种因素的互相对抗与冲突。
即使他有那样轻浮的表现,但他对真正的美仍未失掉判断力。
他在威廉讲述经历时涌起的一时的激情,以及范妮的美德的发现,都说明了他和玛丽一样身上都存在着矛盾的因素,而不是单向度的。
有评论家说克劳福特兄妹被塑造得光彩夺目,就是基于这一点。
如果说他们的道德判断是趋向于玛丽亚这一边的,而在内心对世界更深一层的渴望中,
他们则倾向于范妮和埃德蒙这边。
因此他们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真正的选择便是他们与玛丽亚、朱丽叶的对立之处。
他们的选择推动了整个情节的发展,他们是形成这些人物关系的一个美妙的中介。
另一重对立关系主要是由亨利与玛丽亚和朱丽叶的情感纠纷呈现的。
亨利的轻浮使他愿意与贝特伦姐妹制造感情事件,但是他的智慧和洞察力又使他在本质上无法真正地爱上她们,这只是一种欲望的表现。
直到最后,在由亨利制造的,掀起曼斯菲尔德巨大混乱的事件中,我们仍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矛盾。
范妮和玛丽亚可以说代表着亨利情感上的两极。
这一部分的内容在书中虽不占主要比例,然而书写得极富光彩,堪称描写男女调情以及微妙关系的经典段落。
亨利潇洒自如地游走于玛丽亚和朱丽叶二人之间,她们的心理围绕着亨利的言语神态和行为真实地呈现出来。
作者细致而真实地描摹了索色顿的旅行中玛丽亚与朱丽叶交替的悲喜,亨利得心应手之态便也跃然纸上。
他对待范妮与对待贝特伦姐妹的心理出发点是相同的,然而结果却不一样。
亨利发现范妮不同于她的表姐,对她的品质给与热情地赞美,因此,亨利对奥斯丁所言的真正的美的这种判断力和欣赏力就是他与贝特伦姐妹的最大的对立之处。
亨利对范妮的欣赏是纯粹精神的,范妮相对于贝特伦姐妹的经济劣势是显而易见的,而他并未计较。
这一点固然源于他本身的富有,然而毕竟不同于玛丽亚。
玛利亚与罗什沃兹的结合只在于其家产。
所以,克劳福特与玛丽亚的纠结只能导致二人的堕落。
可是克劳福特兄妹都没能克服他们本性中的虚荣,于是只能自尝苦果。
在结尾处,克劳福特兄妹的心理状态耐人寻味,他们最后都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他们的游移姿态贯彻始终。
奥斯丁是如此强调于心灵的优越,他们的悔恨和尴尬恰恰显示了美德的巨大魅力。
二、三个世界的对峙
在着重描绘曼斯菲尔德生活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两个世界——朴次茅斯的世界和伦敦的世界。
因此,“要理解不同的人物和事件的全部涵义,重要的是理解小说中的世界.并且敏锐地意识到朴次茅斯的生活,伦敦的生活和曼斯菲尔德的生活三者之间的重大差别。
”⋯相对于曼斯菲尔德,伦敦和朴次茅斯分别代表两种不的态晷奏耍的富丽堂皇遮盖下的放纵与轻浮的混乱,一种是粗俗底面上的混乱。
正是在这种对峙之中作品的锋芒已现,作品的象征意义才凸现出来。
伦敦的世界从未在作品中正面出现,只是那里间接传来消息和在那里深受浸染的人物身上所传达的伦敦风尚。
伦敦是隐含在许多人背后的一个资源地,玛丽亚、朱丽叶和汤姆的堕落都产生于伦敦,而汤姆的最终觉醒却是在曼斯菲尔德。
伦敦的风气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克劳福特姐弟身上。
玛丽刚刚来到曼斯菲尔德要雇马车载运竖琴这一件事上显示了伦敦风气与曼斯菲尔德乡村风气的不同。
在书的后面部分.克劳福特小姐临别来看范妮时,讲述她在伦敦的的朋友,不仅给范尼,也给读者开了一个窗口来看伦敦的世界。
亨利对待玛丽亚、朱丽叶和范妮的感情出发点无疑是轻浮的,“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关于自私最极端的一幕就是亨利·克劳福特决定让范尼爱上他。
” ]而在玛丽观点里,这似乎是存在于伦敦男女之间的一种常见的现象。
“克劳福特兄妹是来自伦敦的。
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是伦敦式的,他们的风度是那种大都市中的时髦风度。
我们把生活的不安都归结到大城市,认为城市生活使我们丧失了精神上淳朴的完整性,我们梦想到恢复自己真正的自我时,那梦中的地方总是在乡村。
]在十八世纪,英国的城市规模在不断的发展中,“(都市化)的后果之一,就是特别强调城市居民生活态度的外部的和物质方面的价值。
”口]也因为这种价值观的导向,来自于伦敦的玛丽无法接受做乡村牧师的妻子将要过的那种安静、朴素的生活,她对于未来生活的华贵充满了渴望,因此她无法真正地接受和理解爱德蒙。
就作品明显的背景来看,奥斯丁表现出了对于乡村生活的难以言传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间接地表达了对于都市化的抵触和厌恶。
作者将她最深挚的感情全部投注于她笔下人烟稀少的
英格兰乡村。
她的每部小说发生的具体环境都是宁静的乡镇,在故事结尾的部分,那里成为充满着浓厚感情的地方。
她用一种并非激烈的态度,平静自然的然而却是极其坚定的拒绝了都市化对她所恪守的精神世界的入侵。
也因此她所倡导的精神、背景环境与她所喜爱的人物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并在这样一个空间里得到了最大程度地释放。
朴次茅斯的世界主要是透过范妮的眼睛看到和感受到的,因为这时她已经不自觉的用曼斯菲尔德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切,与范尼想象中的家乡呈现出一种刺目的对比,目之所及.让她失望并且难以忍受。
“她看到这里与那里完全相反的事物,无时无刻不想起那里的风雅、礼貌、条理、和谐,尤其是那里的和平与安静。
” ]别离之后的曼斯菲尔德庄园在范尼的情感世界里占据了一直以来她所无法体察到的主导地位,她也终于明白,那才是她精神意义上的真正家乡。
这种情绪的变化、心理过渡的过程是在朴次茅斯发生的。
透过朴茨茅斯看曼斯菲尔德,我们看到了奥斯丁对于自己理想世界的态度。
范尼在朴次茅斯等待的日子里,一系列具有颠覆性的事件在伦敦发生,所以她的重返便带有了一种价值观的胜利者和曼斯菲尔德真正的女儿的双重身份。
在结尾处,苏珊也来到了曼斯菲尔德,这颇有寓意,可见曼斯菲尔德对于朴次茅斯有一种净化的作用。
奥斯丁笔下的伦敦世界由于主要人物克劳福特兄妹而一直具有情感上的抵制性,而对待朴次茅斯的态度在作品的后部才表现出来。
通过直观地呈现朴次茅斯的世界,奥斯丁对于她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作出了严格的限制。
即她所热爱的这种乡村,决不是一般意义的类似于朴次茅斯式的乡村。
它保留了乡村生活本有的朴质和宁静,抛却了庸俗和粗糙,是一个愈显精制和纯净的乡村世界。
因此,范尼的质朴来源于朴次茅斯,而她要成为真正的女主人公却要经过曼斯菲尔德的洗炼。
范妮以一种坚决的姿态拒绝了前面这两种生活所代表的混乱状态,曼斯菲尔德庄园以其秩序性和高雅情调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曼斯菲尔德庄园提供了一个书中人物活动的场所,它是真实的,外在的,呈现了一个具象性的图景,同时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抽象的意念,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存在于人物心中。
托马斯爵士是曼斯菲尔德理想的最初创建者,同时又是曼斯菲尔德危机之中最强有力的保卫者。
他热爱这种古老的家庭生活,喜欢温情平和、儿女绕膝的家庭气氛。
他是曼斯菲尔德的平静得以维持的强大的支持力量,他的生活态度保护了曼斯菲尔德免受外界风气的侵扰。
“正是由于他(托马斯爵士)维护传统和地位,曼斯菲尔德庄园才成为对抗繁纷复杂、千变万化的生活侵袭的稳固堡垒。
”托马斯爵士虽然有缺点,对儿女的教育有失误,判断能力也有偏差,但是这样一个严厉、古板的老人,却会让你时常发现他的可爱之处。
总之,让我们试图对奥斯丁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作出具体的概括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某种程度上,《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对这样一个世界的认同之作,在这里,奥斯丁的全部理想已经成型。
她用一个庄园的名字来命名这部作品实际上也是对她理想中的世界的命名。
曼斯菲尔德庄园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成为一个可以保卫心灵宁静的港湾。
她让曼斯菲尔德在与其它两个世界的对峙中取得了胜利(伦敦的世界和朴茨茅斯的世界),从而维护了庄园的宁静和它所坚持的价值观,也因此,“奥斯丁在表现精神生活的变迁方面的卓越成就是她的伟大所在。
⋯⋯(《曼斯菲尔德庄园》)这本小说设想自我可以不受世俗化了的精神那种恐怖力量的威胁。
在这种世界的对峙中,奥斯丁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追求变化的时代将要代替旧的时代,曼斯菲尔德庄园“代表英国某一时代的社会,这时期它关于秩序和宁静的田园牧歌式理想正受到来自新的价值观念的威胁。
“ 可是她仍要让曼斯菲尔德庄园取得精神上的胜利。
这也许是一种固执的理想的体现。
“简·奥斯丁当然是一个相当伟大的作家。
但是她也意识到了一个英格兰正在消逝,她了解那变为放纵的热情,成为破坏性的活动和导致一个世界坍塌的能力。
与福德一样有深度的是,她欣赏这种‘宁静的事物’的价值观,并且也了解用来实现和维系它的惊人的道德力量,而这就是曼斯菲尔德庄园要表现的最重要
的东西。
"
韦勒克谈到十八世纪的文学时说:“这个时期的文学似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优美、稳定和秩序井然的世界。
”[1]简’奥斯丁的作品就见证了这一点。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三重对立在整体上显示了她对于这种完美秩序的追求。
这种美的秩序蕴含着十八世纪的克制和理性精神,是作者智慧与高尚趣味的结合。
我们同样感受强烈的是,一位十八世纪英国古老背景下的典型淑女对于美德和优雅风度的一贯坚持以及对教养的力量和美德的魅力的强调,这在已经日趋摹的代社会无疑是感到陌生的。
可是奥斯丁的坚持具有一种说服力,是对作品的欣赏中会产生宁静的润物细无声的使人去接受她的态度。
读者在心情并生发出一种同样坚持的力量,对这种信仰的坚持也许会因此改变他们生活的态度。
参考文献
[1] John Wiltshire, Mansfield Park,Emma,Persuasion[J].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Jane Auste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5]Denis Donoghue.A View Of Mansfield Park[J].Critical Essays on Jane Austen[M-I.Routiede &Kegan Pau1 Ltd,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