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女守空船-内思高工

合集下载

琵琶行语文备课教案优秀6篇

琵琶行语文备课教案优秀6篇

琵琶行语文备课教案优秀6篇琵琶行语文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白居易的有关常识。

2、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3、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感受“声中之情”【教学方法】诵读、研读、小组合作学习【课前预习】1、反复诵读诗歌,阅读《金版学案》第72走进作者探究背景,74页的审美鉴赏。

2、结合注释,疏理课文,初步感受诗意。

[教学过程和要点]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背景和作者简介。

(结合初中学过的课文及《金榜学案》72页介绍)。

三、赏析课文1、听课文朗诵,引导学生疏理课文。

(依据《金榜学案》74页审美鉴赏)“闻琴声——品琴音——谈琴感”。

2、学生自学并串讲小序,了解小序的作用。

3、分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琴声”。

4、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试背第一段五、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学案》75页(二)的3、42、预习:疏通翻译第二至第五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完成教学重难点一、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二、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齐读第二段,找出比喻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形容了什么样的乐声。

(欣赏这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及描写无形的音乐所运用的方法)2、朗读这些句子,师生小结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3、朗读第三段分析琵琶女4、朗读第四、五段分析白居易的命运5、比较分析琵琶女与白居易的共同命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课堂小结。

三、【当堂检测】:试背第二段四、课后作业:1、完成《金榜学案》78页,79页14——16题2、背诵《琵琶行》全诗。

琵琶行语文备课教案【篇2】【教学要点】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2、鉴赏这首诗歌。

3、理清全文脉络(三次弹奏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是否喜欢中国的古音乐?音乐是中国的国粹,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琵琶演奏曲《霓裳》。

我们从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感受到了中国古典的音乐美。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逐句解析(3)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逐句解析(3)

白居易《琵琶行》赏析逐句解析(3)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年又一年的欢笑作乐,多少良辰美景就这样随随便便地消磨掉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琵琶女在忆昔思今中,有着淡淡的留连,更有悔恨和痛惜。

“秋月春风”,比喻美好的青春年华。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一起出道的师妹随军去了,阿姨也去世了;暮去朝来,时光流逝,我的容貌渐渐衰老了。

据《教坊志》、《北里志》、《唐国史补》记载,唐代的倡优歌女惯以兄、弟相称,以至影响到宫廷教坊,出现了女兄女弟这类称呼。

这里所说的“从军”,是指做随军倡妓。

“阿姨”,是歌妓对其所居坊曲之主的称呼。

以上十二句,言青春欢笑。

以下六句,言老大沦落。

盛衰之感,对比强烈。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因容颜衰老,无人光顾,来往的车马越来越少,门前冷冷清清。

我年华老去,最后嫁给一位商人做妻子。

这两句以如诉如泣的抒情笔调,概括出古今大抵相同的歌女命运。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商人只重财利,从不把别离当一回事,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去了。

这里不说“卖茶”,而说“买茶”,与当时的榷茶、税茶制度有关。

“榷”的本义是独木舟,引申为专利。

榷茶就是唐代官府采取的茶叶专卖制度。

白居易写此诗的元和十一年(816),榷茶法已推行多年。

浔阳的茶商经营茶叶,先要到就近的浮梁进货,即“买茶”。

商人流动性较大,琵琶女与丈夫自然是离多聚少。

这两句叙写,强化了琵琶女天涯沦落之恨。

“浮梁”,唐时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景德镇市北浮梁。

浮梁之茶虽非名品,但产量丰富,是当时茶叶的重要集散地。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他走了之后,留下我一人,在江口独守着这艘空船;围绕着船外的,只有一轮明月,映着一片清冷的江水。

这是诗中第三次描写月亮。

独守空船,惟有清冷的江水和明月作伴,与昔日长安的繁华形成强烈对比。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夜深时,忽然梦见年轻时候的事,禁不住啼哭起来;泪水纵横,和着胭脂,流得满脸都是。

“梦啼”句,凄苦中犹有娇憨与率真,哀感顽艳,合乎身分。

白居易《琵琶行》优秀教案

白居易《琵琶行》优秀教案

白居易《琵琶行》优秀教案《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琵琶行》也是一篇优秀的古诗文,深受学生的喜欢。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白居易《琵琶行》的优秀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琵琶行》优秀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琵琶女的的凉身世和诗人贬职失意的苦闷心情,琵琶女的飘零身世和诗人宦途潦倒,沟通了彼此的感情渠道,控诉了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黑暗现实。

2、赏析这首诗的音乐美、意境美。

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写作特点。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引导学生从对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3、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写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

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很尖锐,外族不断入侵,自安史之乱后,国内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朝廷宦官专权跋扈,藩镇割据作乱,统治阶级内部朋党之争日益加剧,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日渐衰微,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白居易早年避乱江南,接近人民,对政治的混乱,人民的疾苦深有感受。

他为官有“兼济天下”之志。

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白居易担任左拾遗(谏官),多次向唐宪宗上书,提出一系列改革时弊的措施,同时他又写了揭露黑暗政治,反映人民疾苦的《新乐府》、《秦中吟》等讽喻诗,结果触犯了掌握军政大权的豪门贵族,引起唐宪宗和一些权臣的恼恨。

元和九年被改任太子左赞善大夫这一闲职。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

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

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高考必考:白居易《琵琶行》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高考必考:白居易《琵琶行》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高考必考:白居易《琵琶行》情景式默写(含答案)1.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3.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她的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表现诗人听取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5.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答案】1-5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2.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3.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4.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5.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6.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7.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

”9.《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

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白居易《琵琶行》作品原文、注释及译文。

一、作品原文《琵琶行》(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1)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2)然有京都声(3) 。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4)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5),年长色衰,委身(6)为(7) 贾人(8) 妇。

遂命酒(9) ,使快(10)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11)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12)二年,恬然(13)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14)意。

因为(15)长句(16) ,歌(17) 以赠之,凡(18) 六百一十六言(19),命(20)曰《琵琶行》。

浔阳江(21)头夜送客,枫叶荻花(22)秋瑟瑟(23)。

主人(24)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25)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26)声声思(27),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28) 续续弹(29),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30)慢捻(31)抹(32)复挑(33),初为《霓裳》(34)后《六幺》(35)。

大弦(36)嘈嘈(37)如急雨,小弦(38)切切(39)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40)莺语花底滑,幽咽(41)泉流冰下难(42)。

冰泉冷涩弦凝绝(43),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44)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45),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46)收拨当心画(47),四弦一声如裂帛(48)。

琵琶行原文及译文赏析优秀13篇

琵琶行原文及译文赏析优秀13篇

琵琶行原文及译文赏析优秀13篇《琵琶行》艺术赏析篇一艺术赏析《琵琶行》是白居易诗作中的精品,它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描述了一位歌女弹奏琵琶的精湛技艺与苦难身世,塑造了诗歌世界里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也倾述了作者对自己屈遭贬官、大志难申的满腔悲愤。

此诗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具有同时代其他诗人作品“不能及”的独特之处,因而使本诗成为后世学者写作叙事诗时不可或缺的借鉴蓝本。

就其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见解:(一)、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这首叙事诗的情节并不复杂,但诗人精于构思,在叙述时能够着意调遣,使之形成波澜起伏、曲折动人之势。

譬如,诗歌首节写到诗人送客时的情景就一波三折:刚要“醉不成欢惨将别”,却又“忽闻水上琵琶声”,致使“主人忘归客不发”;描述琵琶女演奏结束以后,又写她自叙不幸身世;诗人感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之后,又要请琵琶女重弹一曲等,使全诗具有一种跌宕多姿、委曲动人的情致。

同时,全诗叙事写人层次分明,诸如描写琵琶女演奏音乐、自叙身世,描写诗人自己引起的遭际感慨与情感共鸣,尽管有如此多的铺叙内容,却能做到上下关联,前后照应,浑然一体。

(二)、细节描写,成功刻画人物待征本诗成功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情致,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塑造人物鲜明形象。

从“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逼真地表现了琵琶女心事重重、满腹沦落之恨,以及她不愿见人、更不便明说的复杂心理特点;“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二句,通过一系列细微动作与表情描写,把女主人公在开始诉说身世时的矛盾、迟疑、欲说还休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特别是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六句,使读者脑海里自然会感知出琵琶女以声传情的演奏技艺和满腹愁怨的鲜明形象。

可见,诗人把琵琶女的高超的弹奏动作与乐曲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它在听者中产生的艺术效果三者自然融合,立体描绘,因而起到了相互辉映、突出人物形象的极大作用。

白居易《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白居易《琵琶行》理解性默写

白居易《琵琶行》理解性默写《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下面是《琵琶行》的理解性默写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中有四处描写月亮作衬托的诗句,它们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的句子是“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4、《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未成曲调先有情”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琵琶行》ppt课件

《琵琶行》ppt课件

ō
ō
研读小序
说说小序具有怎 样的作用?
①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 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②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
③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④奠定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 基调。
整体感知
《琵琶行》全诗共五个章节, 分别叙述了什么内容?请按照示例 概括各章节大意。
江 头 送 客 闻 琵 琶
江 上 聆 听 琵 琶 曲
江 中 听 诉 身 世 苦
同 病重 相闻 怜琵 伤琶 迁青 谪衫
湿
研读开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互 文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活动二
诗中一共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明、暗?
详、略?每一次听者又是怎第样一次的感受?
羞 涩矛

急 欣切 喜
此诗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使用了“比喻” 等表现手法,你能找出几处呢?
活转动轴三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一、大量运用比喻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二、叠词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探究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使 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 泪洒青衫呢?(《优化方案》P80)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琵琶行》中的五处月亮意象解析

《琵琶行》中的五处月亮意象解析

《琵琶行》中的五处月亮意象解析《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大家知道其中的五处月亮意象分别是什么吗?下面一起来看看!《琵琶行》中的五处月亮意象分别为:“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醉酒未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泡月”,这两句诗发生在全诗的结尾部分,该诗结尾部分描绘的就是诗人送行友人的场景。

在秋天的夜里,诗人在浔阳江头送行友人离开,虽有酒,却并无丝竹歌乐助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米济冷遇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在这样的场景下,主客双方的心酸情绪可想而知,故而诗人说道“醉酒未成欢惨将别”,将初恋的哀伤感情抒发至了极致,眼见情感抒发已步入高潮,急忙无话可说,就在此时诗人却精妙地切换了角度,面世“别时茫茫江泡月”这句诗。

即将分别时,一弯角冷清的月亮倒映在茫茫大江,多么幽冷、孤独,水中的这一弯角清月可以说道涵盖了主客双方分别时所有情绪,正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写出了琵琶女演奏完后众人的反应。

随着琵琶女“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演奏结束,本来听得如痴如醉的众人,突然也一下子沉静下来,好似还陶醉于如仙乐般的琵琶声中,只见江心那轮秋月变得更为明亮、清冷,月亮的清寒仿佛正像琵琶声中那幽咽的声音,“似诉平生不得意”,“说尽心中无限事”。

白居易似喜用月亮的清冷来衬托声响的幽怨、愁苦,如他在写《琵琶行》之前,还写过一首《夜闻歌者》,诗云:“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清冷的秋月照射在澄澈的江水中,与歌者的愁绝之词互相映衬,共同营造出凄冷的氛围。

“去来江口死守空船,拖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就是描绘琵琶女在江边期盼丈夫早日启程时的场景,身兼商人的丈夫一回去并无消息,只领琵琶女一人在家中寂寞地等候,她只好走进江边,期望能够迎至丈夫,惋惜的就是,只是“死守空船”,一轮贫苦之月又反射在水中,愈发晦暗,正像琵琶女那凄伤的心境。

《琵琶行(并序)》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琵琶行(并序)》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全文脉络(复线结
构)
明线:琵琶女 京倡 商妇(情节)
音乐
同相 是逢 天何 涯必 沦曾 落相 人识
暗线:白居易 京官 谪官(感受)
故事情节 明线(实) 感情波澜 暗线(虚)
全 月夜弹琵琶 诗脉 凄凉话身世 络 同是天涯沦落人
月夜听琵琶
两 闻声作叹息 线 交 相逢何必曾相识 汇
却坐促弦急
翻作琵琶行
满座皆掩泣
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 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 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 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极其感人 的艺术魅力。
典型感情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
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 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 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 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 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 意义的典型情绪,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 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所 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无声”与
“有声”之间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 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的暂时休 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人们的心弦,更 易让人受到感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 穷的艺术境界。
典型氛围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
大珠小珠落玉盘。
----“欢乐曲”
幽咽泉流冰下难。
------“沉思曲”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教师版1)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教师版1)

《琵琶行》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1、《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两句是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

2、古代文人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3、《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

4、在了解琵琶女身世以及感怀自己的身世之后,诗人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的诗句是: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而琵琶女面对诗人的邀请: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5、《琵琶行》中“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两句是描写琵琶女少女时就已成为乐队中最优秀的一员。

6、《琵琶行》中“_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是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

7、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8、白居易另有绝句《夜筝》,其中“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是《琵琶行》“冰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节诗句的化用。

9、《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失意中的诗意

失意中的诗意

失意中的诗意作者:赖阳宁来源:《语文天地》2024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一直是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与难点问题,高中语文教材将《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三篇选文共同纳入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是学生步入高中后学习古诗词的第一单元。

因此,以这三篇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篇选文都是在作者失意时写的,在视角方面,分别采用仰视、俯视、平视的不同角度。

在意象方面,三篇选文都共同使用了“水”和“猿啼”意象,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点,分别从视角和意象两方面来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带领学生领略作者于失意中绽放的诗意,进而感受三篇选文各自的藝术魅力。

[关键词]《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失意;诗意[作者简介]赖阳宁(2001),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A一、选文介绍与群文阅读教学高中语文教材将《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三篇选文共同纳入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是学生步入高中后学习古诗词的第一单元。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顶峰时期,李白和杜甫的作品代表着盛唐时期两种不同的风格,即浪漫和现实。

白居易与杜甫的写作风格相似,都是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

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这三篇选文都是其作者的经典性诗篇,高中语文教材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这三篇选文始终被纳入高中语文教材的选篇。

在现在全国通用的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编者将《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放在同一课中,可见其具有共性和异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1]。

那么何为“任务”?何为“学习项目”?编者把语文教材按照单元的形式排列,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选文的内在逻辑。

立足单元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就呈现出由“教教材”到“做任务”的过渡。

高一散文:琵琶女

高一散文:琵琶女

琵琶女
本文是高中关于高一散文的琵琶女,欢迎阅读。

犹记得仍旧是明月长空,江水寒彻。

我守着空空的木舟,倚阑干,深夜梦中年少的岁月化作泪水浸湿了衣裳。

弹拨日日陪伴我的琵琶,声声凄切,句句伤凉。

不知这回音不绝的琵琶音飞到千里之外,传入谁家墙院,弦断有谁听?
我遇见了知音,他静默地坐着,听懂了我琴音中的幽愁暗恨,听懂了我琴音中缓缓流出的如泣如诉的长歌。

年少时姣好的容貌已是削瘦似黄花,唯有刻骨铭心的欢笑岁月是生命中的叹息。

烟云似的醉生梦死的记忆又怎敌的过这枫叶荻花瑟瑟秋风?
琵琶声停,沉默良久,他淡淡地笑着,对我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对我说,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他说为我写诗,为我写《琵琶行》,他蘸墨,挥笔…
我的泪再次无声地流下,滑过脸颊,落入琴弦,轻轻颤动。

我再次弹起,为了你知我的音。

来源与互联网,仅供个人阅读参考。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三次弹奏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三次弹奏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三次弹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三次弹奏《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三次弹奏,希望大家喜欢!《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长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在诗歌中,诗人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命运有相似之处,一个是京城官,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一个是京城女,是名满京都的艺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琵琶女的琵琶声使两人相逢相识,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三次琵琶。

第一次弹奏在第一部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交代了时间,秋风萧瑟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交代了背景,送别朋友,自古多情伤离别,再加上无管弦,更加寂寞萧瑟。

头两句写江头送客,正当秋夜,枫叶如丹,荻花飘白,风声瑟瑟,这就烘托了一种惆怅惜别的悲凉气氛。

一个“惨”字点出了离别的无限凄凉,而景色的寂寞惆怅和主人的感伤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用“忽闻”造成语气的强烈转折,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用水上传来的琵琶声打破了寂寞、郁闷和凄清。

用“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暗写琵琶声的艺术魅力。

第二次弹奏在第二部分,又细分为:琵琶女出场、序曲、第一曲、第二曲、第三曲、曲终、余音绕梁七个部分。

琵琶女出场:“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寻声暗问”写出了诗人当时好奇而又急切的心理,“琵琶声停”表明琵琶女已经听到了来人的询问,“欲语迟”和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部编版《琵琶行》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

部编版《琵琶行》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

部编版《琵琶行》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琵琶行》理解性默写题附答案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

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文中写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的两句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3.文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4.文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文中正面描写琵琶女在我们的再三邀请下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的两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6.文中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文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也是诗眼、主旨句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8.白居易在文中通过琵琶女的不幸,结合自己在宦途中所受的打击,唱出心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

《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0.文中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油然而生的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慨两句诗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1.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12.《琵琶行》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达音乐间歇时诗人主观感觉的诗句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3.文中表现了琵琶女弹奏琵琶时余音袅袅、意韵无穷,起到了“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的两句诗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4.文中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

《琵琶行》情景默写(详全+答案)

《琵琶行》情景默写(详全+答案)

高中必背课文14篇之《琵琶行》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曲虽罢,但却如余音绕梁,令人陶醉、沉浸其中。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仅用“______________”七个字,就点出与客人送别的地点、时间和人物,又以“________________”点染环境,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形容的是一种幽怨和深深思念的感情达到沸点时,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述出来,唯有留下一段空白让人细细品味。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琵琶女为了演奏出更好的音乐效果,采取了短暂的停顿的两句是(巧用通感、拟人的手法,描写琵琶曲由流畅到阻塞的过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在不同琴弦上产生的不同的听觉效果(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正面描写音乐的句子)。

9.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

1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人物形象分析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人物形象分析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人物形象分析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人物形象分析引导语:大家可能都觉得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是一个歌女,身份地位卑微,是一个败笔;但是很多人又说琵琶女是与诗人志同道合的,到底是如何的呢?我们一起来与小编一探究竟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人物形象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的人物形象分析琵琶女原是一个乐妓,属于歌妓的一种。

古代的歌妓都隶属于“娼籍”,无论是教坊的歌妓,还是民间的歌妓,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不是自由人。

她们在政治上、社会上受到种种歧视。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名篇,这首诗对于音乐的描写是很成功的,这个不用我来讲。

我要讲的一个问题,是琵琶女这个形象的真实性问题。

琵琶女这个形象,是一个不够真实的形象。

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她对自己“老大嫁作商人妇”之后的生活,有着严重的失落感,这一点不够真实。

琵琶女原是一个乐妓,属于歌妓的一种。

古代的歌妓都隶属于“娼籍”,无论是教坊的歌妓,还是民间的歌妓,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不是自由人。

她们在政治上、社会上受到种种歧视。

如果她们没有“脱籍”,即便结了婚,生了儿子,她们的儿子也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做官,只能是世代为奴。

所以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从良。

例如唐代歌女徐月英就写过这样一首诗:《叙怀》徐月英为失三从泣泪频,此身何用处人伦? 虽然日逐笙歌乐,长羡荆钗与布裙。

“三从”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这是古代妇女的人生归宿。

但是歌女是没有这种归宿的,她们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多数人无夫无子,无依无靠,她们被抛出正常的人伦关系之外,所以“泣泪频”。

虽然她们成天轻歌曼舞,穿金戴银,但是这些都不是她们真正想要的,她们真正想要的,是像普通妇女那样生活,哪怕是“荆钗”、“布裙”,生活苦一点,她们也很羡慕,很向往。

如何才能过上普通妇女那样的生活呢?只有一条路:从良。

所谓从良,并不是说嫁人就行了,而是要“脱籍”,也就是从官府那里注销她们的“娼籍”,还她们以自由身。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设计(通用11篇)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设计(通用11篇)

白居易《琵琶行》教案设计(通用11篇)白居易《琵琶行》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欣赏作者以语言文字再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手法。

2、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无限同情和共鸣。

教学重点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感受“声中之情”教学步骤1、导入:白居易去世,大中皇帝以诗吊之,其中有这么两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长恨歌》以写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出名,《琵琶行》则以出色的音乐描写及诗中所包含的满腔悲愤而感人至深。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表白早已成为恋人们的憧憬与向往,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更因其命运多舛相惜相知而成为千古绝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声声琵琶,解读《琵琶行》。

2、播放配乐朗诵,调动阅读气氛。

思考:诗中琵琶女有几次弹奏,找出诗中写琵琶女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

3、三次琵琶弹奏,写琵琶女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有以下三组:“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学生齐读,教师板书三组句子。

4、这三组句子都是从侧面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的,声音无形,摹声最难,琵琶女究竟有着怎样精湛的琵琶技艺,诗人又是怎样表现她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的,才能达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的奇特效果呢?阅读第二段中写琵琶女演奏琵琶的部分诗句,学生讨论写作手法。

a.以声传情,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b.以声喻声,以形写声c.象声词双声词摹写,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侧面烘托 (结合朗读指导)5、一曲琵琶曲让众人动容,一篇《琵琶行》令我们黯然神伤。

如此美妙的琵琶声中,埋藏了如此的悲愤。

在我们为其不公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时,我们能否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这琵琶声能诉尽心中哪无限事?(第2段第3段结合阅读)。

50.《琵琶行》(并序)-备战2021年高考古诗文默写全集(全国通用)

50.《琵琶行》(并序)-备战2021年高考古诗文默写全集(全国通用)

50.《琵琶行》(并序)1.《琵琶行》中“,”一句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

2.《琵琶行》中“,”两句揭示了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

3.《琵琶行》中琵琶女年长色衰后,嫁做商人妇。

“,”两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

4.《琵琶行》中用“比”的手法,描摹琵琶乐音和旋律的变化,如表现急切而愉悦情调的句子是“,”,表现旋律婉转而流畅的句子是“”,表现热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乐曲的终止也写得很好:“,”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5.《琵琶行》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6.《琵琶行》中琵琶女年轻时五陵的少年争相敬献殷勤,而当她年老色衰之后则是“,”,门可罗雀,嫁于商人。

7.《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8.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

9.《琵琶行》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时,先用“”校弦试音,但诗人却用“”来赞叹,一个“情”字写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是波涛汹涌的,也暗示下文的音乐描写将会是琵琶女内心积聚情感的爆发。

写琵琶女演奏琵琶曲目的过程,其中既用“”“”描写弹奏的神态,也用“”“”概括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内心情感。

但这都是概述性的描写。

10.《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不仅以声写声,而且还兼有以形写声的特点,即用听觉形象、视觉形象联合起来通比音乐,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

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

再如,诗人还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还如,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

把琵琶女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

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1.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2024年《琵琶行》教案6篇

2024年《琵琶行》教案6篇

2024年《琵琶行》教案6篇《琵琶行》教案篇1(约8575字)一、教学目的:1、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第二诗段,以串讲为主。

2、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预习提示:字词正音:湓pén(江名) 贾gǔ(商人) 思sì(名词,思绪) 嘈cáo(声音粗重)舫fǎng(船) 虾蟆hámó钿diàn(用金片做成的花朵形的装饰品) 篦bì(用竹子做成的梳头用具) 呕哑ōuyā(象声词,乐声嘈杂) 嘲哳zhāozhā(象声词,声音细碎)二、作者简介及背景提示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__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

三、词的相关知识1、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題解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 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 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 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 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 ▲詩題原作〈琵琶引〉,後人依序文改題。 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 「引」、「行」都是歌曲名 。 關閉 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 有同病相憐之感。 補充
課文與注釋:第ㄧ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 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 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瑟瑟」補充

第ㄧ段 文意、修辭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第二段 文意、修辭 段意 段析 語譯 * 尋聲闇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 ,添酒迴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絃絃掩抑聲聲思,似 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 慢撚抹復挑,初為〈霓裳〉後〈綠腰〉。大絃嘈嘈如急雨 ,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 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 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 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主要修辭手法
轉品
1.遂命酒。→「酒」名詞作動詞用。
主要修辭手法
頂針
1.使快彈數曲。曲罷。 2.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3.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四段 文意、修辭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 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聲 。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 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 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 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 ,為君翻作〈琵琶行〉。」
本詩選自《白氏長慶集》,屬七言樂府詩。詩 前有序,說明寫作緣起。 唐憲宗元和十年(西元八一五年),宰相武元 衡遇刺身亡,白居易當時擔任太子屬官,卻越職上 書請求緝(ㄑㄧˋ)捕凶手,因此被貶為江州(故 治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次年秋天寫作此詩, 藉琵琶女天涯淪落的不幸遭遇,抒發自身貶謫失意 的愁苦。全詩將琵琶女與詩人的命運相互映照,頗 有同病相憐之感。 補充
作者
白居易的作品分類及風格 新樂府運動 文學史上的齊名並稱
白居易為中唐重要詩人,主張「文章合為時而 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詩歌應具有補察時政 、洩導人情的功能。早期作品以「新樂府」詩為主 ,文詞力求清新平易,老媼(ㄠˇ)能解,內容則 多反映人生、諷諭時事。與元稹(ㄓㄣˇ)志同道 合,時相唱和,世稱「元白」,兩人所倡導的「新 樂府運動」帶動中唐詩歌革新,影響深遠。晚年作 品追求怡情閒適,與劉禹錫詩酒往來,並稱「劉白 」。著有《白氏長慶集》。
杜鵑啼血的傳說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五段 文意、修辭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絃絃轉急;淒淒不似 向前聲,滿坐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 司馬青衫溼。
授課大綱
主要修辭手法
借代
1.善才→唐代稱著名的琵琶師 2.江湖→四方之地 3.管絃→音樂 4.秋娘→歌伎 5.秋月→青春 6.車馬→賓客 7.絲竹→音樂
題解
白居易的長篇詩歌中,以〈琵琶行〉、〈長 恨歌〉最為人熟知,唐宣宗〈弔白居易〉詩云: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可見其流傳廣遠、家喻戶曉的情形。
〈琵琶行〉描寫音樂的方法 唐代的音樂機構:「教坊」與「梨園」 吟詠白居易的作品
授課大綱
白居易小傳 白居易軼聞故事
作者
白居易,字樂天,原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 後徙下邽(ㄍㄨㄟ)(今陝西省渭南市)。生於唐代宗 大曆七年(西元七七二年),卒於唐武宗會昌六年(西 元八四六年),年七十五。 白居易自幼聰慧,出生才六、七個月,便能辨識「 之」、「無」二字。年輕時刻苦力學,毫不懈怠,到了 「口舌成瘡,手肘(ㄓㄡˇ)成胝(ㄓ)」的地步。德 宗貞元十六年(西元八○○年)中進士,曾任翰林學士 、杭州(故治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蘇州(故治在今江 蘇省蘇州市)刺史等職,於杭、蘇任上頗有治績,深受 百姓愛戴。晚年崇信佛教,定居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 ),經常往來龍門香山,自號香山居士;又因寄情詩酒 ,自號醉吟先生。
授課大綱
課文與注釋:序
段意 段析 語譯
序 文意、修辭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 湓浦口。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 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於穆、 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 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 憔悴,轉徙於江湖間。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 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教學錦囊
一、了解詩歌文學中藉景增情的手法 二、學習音樂摹寫的技巧 三、培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授課大綱
• • • • • 題解 作者 課文與注釋 主要修辭手法 形音義比較
• • • • 賞析 問題與討論 測驗與練習 圖片集錦
本課結束
〈琵琶行〉體裁 寫作背景
題解
「琵琶行」與「琵琶引」 歷代集評
唐代「大曲」和「霓裳羽衣」 關於「綠腰」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段意 段析 語譯
第三段 文意、修辭
「去來」補充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 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 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 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 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 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 * 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 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