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规范
车辆加速性能测试规程
车辆加速性能测试规程1. 引言车辆加速性能是衡量车辆动力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测试和评估车辆的加速性能对于车辆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车辆加速性能测试过程,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比并具有可靠性。
2. 测试设备和工具为了进行车辆加速性能测试,我们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工具:•车辆测试平台•加速测试仪器•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软件3. 车辆准备在进行加速性能测试之前,需要进行以下车辆准备工作:3.1 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下进行测试。
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转向系统、轮胎和悬挂系统,确保其正常运作。
3.2 车辆重置在测试之前,将车辆的所有系统(例如发动机、传动系统)重置为初始状态,以确保测试的公平性和可比性。
3.3 车辆负荷在测试过程中,根据车辆的设计负荷要求,确保车辆负荷适当且稳定。
这可以通过在车辆上放置相应的负荷(例如乘客或货物)来实现。
3.4 车辆控制在测试过程中,确保车辆的控制系统处于正确的模式下,并且所有电子设备都正常工作。
4. 加速性能测试过程下面是进行加速性能测试的具体步骤:4.1 测试环境在进行加速性能测试之前,确保测试环境符合以下条件:•平坦且无任何障碍物的道路•干燥且无风的天气条件•温度适中的环境•安全的测试区域,远离其他车辆和行人4.2 测试装置安装将加速测试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到车辆上。
确保仪器正确连接并安装稳固。
4.3 测试参数设置在开始加速性能测试之前,根据测试要求和车辆规格,设置测试参数,例如所需测试速度范围和加速时间。
4.4 测试启动启动车辆,并将测试仪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开始记录测试数据。
4.5 数据采集和分析在加速测试过程中,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和存储相应的测试数据。
在测试完成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获得准确的加速性能结果。
4.6 测试结果报告根据测试数据分析结果,生成详细的测试结果报告。
该报告应包含车辆的加速时间、加速度曲线以及任何可提供的性能衡量指标。
性能测试需求管理规范
性能测试需求标准规范目录1. 目的与意义 (2)1.1 现状与问题分析 (2)1.2规范的意义 (3)1.3适用范围与更新 (3)2. 性能测试概述 (3)2.1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3)2.2性能测试目的 (3)3. 性能测试需求提取 (4)3.1性能测试需求模板 (4)3.2性能测试术语与指标详解 (4)3.3性能测试点选取原则 (4)3.3.1基本原则 (4)3.3.2性能数据来源 (4)3.3.3负面清单 (5)3.3.4通用测试点 (6)3.3.5必测点 (6)3.3.6 选测点 (6)3.4性能测试需求提出 (6)3.5性能测试需求评审 (7)3.6性能测试用例覆盖 (7)4. 性能测试指标要求 (8)4.1 通行标准 (8)4.2服务器配置 (8)4.3项目适用标准说明 (8)5. 开发规范项 (9)5.1开发须提出的性能需求 (9)5.2开发自查 (9)5.3开发约束项 (9)5.3.1 Web前端性能规范项 (9)5.3.2 数据库性能规范项 (10)5.4代码架构 (10)6. 其他 (10)1. 目的与意义1.1现状与问题分析公司对教育线产品,除demo运维型项目外??(智慧校园(基教)集成测试运维项目v1.1 ,运维/补丁,项目升级性能测试;),要求全部覆盖性能测试,目前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性能测试需求应由产品经理提出,但目前有些产品经理可能不太了解性能测试,不知道怎么分析并发业务场景和计算并发数,不知道性能测试指标的意义,在立项时不能给出合理充分和有效的需求;开发人员对系统性能意识比较淡漠,开发过程中忽视代码的性能,调优阶段不太了解调优方法,不知从何下手,花费很多时间尝试但效果不佳,导致多次调优,也有出现越调越差的情况。
开始出现开发人员在性能测试不通过时,要求产品经理降低或取消性能需求以求按时结项的情况,导致性能测试形同虚设。
1.2规范的意义针对现在性能测试中的主要问题,经黄文总决策,决定制定性能测试需求标准规范,对性能测试需求提出与实现过程进行阐述与规范。
系统性能测试规范范本
系统性能测试规范范本一、引言系统性能测试是评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和可靠性的过程。
为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制定一份系统性能测试规范范本对于测试活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系统性能测试规范范本的主要内容和应包含的要素。
二、测试目的系统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 测试系统在预期的工作负载下的性能表现;2. 确定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极限;3. 评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4. 发现系统存在的性能瓶颈和潜在的性能问题。
三、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列出测试所需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硬件设备的详细规格。
2. 软件环境:列出测试所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软件的版本和配置信息。
3. 网络环境:描述测试所使用的网络拓扑结构和相关参数配置。
4. 测试数据:确定测试所需的数据量和数据类型,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清洗。
四、测试范围明确系统性能测试的范围和边界,包括:1. 功能模块:确定需要测试的系统功能模块和相关的性能指标。
2. 使用场景:确定测试所涉及的用户操作场景和业务流程。
3. 用户数量:确定测试过程中模拟的用户数量和并发访问量。
五、测试指标测试指标是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响应时间:评估系统响应用户请求的时间。
2. 吞吐量:评估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3. 并发性能:评估系统在同时处理多个用户请求时的性能表现。
4. 资源利用率:评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占用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5. 可靠性指标:评估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测试计划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1. 测试时间表:确定测试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各阶段的时间安排。
2. 测试团队:确定测试人员的角色和责任,并分配相应的任务。
3. 测试用例:设计系统性能测试的测试用例,覆盖各种典型的用户场景。
产品测试流程及规范(参考模板)
产品测试流程及规范(参考模板)1. 流程概述产品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验证。
本文档将介绍一个标准的产品测试流程,以及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2. 测试准备阶段在正式进行产品测试之前,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 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 配置测试环境和设备。
3.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对产品的基本功能进行验证,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测试用例执行功能测试;- 验证产品是否满足需求规格;- 发现并记录功能缺陷;- 对已修复的缺陷进行复测。
4.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评估产品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在性能测试阶段,需要:- 设计合理的性能测试方案;- 使用专业的性能测试工具进行测试;- 分析测试结果,并找出性能瓶颈;- 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优化。
5.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确保产品在面对各种攻击和威胁时的安全性。
安全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对产品的系统权限、用户权限等进行测试;- 模拟各种攻击,如SQL注入、XSS等;- 检查产品的加密和认证机制;- 提出安全性改进建议。
6. 兼容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是验证产品在不同平台、浏览器、操作系统等各种环境下的兼容性。
在兼容性测试中,要:- 设计合理的兼容性测试方案;- 测试产品在主流设备上的兼容性;- 发现并记录兼容性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
7. 测试报告和总结测试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和缺陷,测试工程师应撰写测试报告,报告内容包括:- 测试目标和结果;- 发现的缺陷和解决方案;- 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的分析。
8. 测试规范和要求为确保产品测试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需要遵守以下规范和要求:- 所有测试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测试知识和技术能力;- 测试用例必须详细、完整、准确;- 测试环境必须与实际使用环境一致;- 测试过程必须记录详细的测试日志和结果。
以上是一个产品测试流程及规范的参考模板,具体的测试流程和规范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产品性能测试标准
杭州英孚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1.1喷涂测试1.1.1 RCA Test(耐磨测试)以RCA专用试验纸对测试面施以175g外观面Coating:300 Cycles 电镀/阳极处理:100cyclesKeyPAD(烤喷漆/电镀/阳极处理) Key面:50cycles 盲人点:40cycles皮革漆30cycles1.1.2 百格测试1)以乙醇[95%以上(含)]清洁表面2)百格刀切割(1mm x 1mm)3)使用(喷漆件:3M Tape 600/电镀件: 3M Tape 610) 静置30秒90°瞬间拉起判定标准:依照客户指定规格,等级区分如下1.1.3 铅笔硬度测试室温中,以铅笔在表面画出8cm直线,表面不得有破损/刮伤1.1.4 模厚量测使用试片/膜厚计化学滴定or X-ray test 分别测定底涂&面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1.1.5 耐丁酮(MEK)测试杭州英孚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室温(15~35℃) 相对湿度50% ,以MEK药液涂满样品,并保持试剂不干掉持续2min后,以干布拭净待测样品后检视:1)外观无明显变化(起泡/变色/皱纹/裂纹)2)Coating层无溶解&脱落现象1.1.6 油酸测试以油酸液涂满样品,静置于65℃ 90%湿度环测机中2hr后,以干布拭净待测样品后检视表面:1)外观无明显变化(起泡/变色/皱纹/裂纹)2)Coating层无溶解&脱落现象1.1.7 防晒油测试以BANANA BOAT防晒油涂满样品,静置于85℃ 85%湿度环测机中48hr后,在待测样品回到常温后,以干布拭净待测样品并检视表面:1)外观无明显变化(起泡/变色/皱纹/裂纹)2)Coating层无溶解&脱落现象3)防晒油测试后, 分别再做一次(RCA)/(百格)/(硬度)实验,实验结果判断请参照1.1.1~3杭州英孚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1.1.8 冷热冲击(Thermal Shock test)温度70 °C ~ -30 °C(transfer time 5min) 30cycle,观察外观1)外观无明显变化(起泡/变色/皱纹/裂纹)2)Coating层无溶解&脱落现象1.1.9 冷热循环(Temperature cycle test)Thermal Shock后, 将待测样品放置在70°C~ -30 °C (dewell time 45mins)环测机88小时, 观察外观1)外观无明显变化(起泡/变色/皱纹/裂纹)2)Coating层无溶解&脱落现象3)冷热循环测试后, 分别再做一次(RCA)/(百格)/(硬度)实验,实验结果判断请参照1.1.1~31.1.10高温高湿(Humidity Test)Thermal Shock后, 将待测样品静置于55℃ 90%湿度环测机中88hr后在待测样品回到常温后,以干布拭净待测样品并检视表面:1)外观无明显变化(起泡/变色/皱纹/裂纹)杭州英孚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2)Coating层无溶解&脱落现象1.1.11褪色实验(only for UV coating or 皮革漆& 视客户需要做测试)使用波长2800~3000°A 15W 紫外线灯距被照面25cm以上连续照射300hr后检视待测样品表面:1)外观无明显变化(褪色/起泡/变色/皱纹/裂纹/失去光泽)2)Coating层无剥落/浮起现象1.2 印刷测试1.2.1 Housing印刷测试(先以乙醇[95%以上(含)]清洁表面)1)使用3M Tape 600 静置3秒瞬间拉起2)以RCA专用试验纸对测试面施以175g摩擦300cycles上述测试后印刷字体需清晰可辨识,不可断线模糊或剥离1.2.2 KeyPAD印刷测试(先以乙醇[95%以上(含)]清洁表面)杭州英孚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1)使用3M Tape 600 静置3秒瞬间拉起2)以RCA专用试验纸对测试面施以300g摩擦200cycles上述测试后印刷字体需清晰可辨识,不可断线模糊或剥离1.2.3高温存储试验测试以存储温度:+66°C,存放时间:48 hours为条件上述测试后样品出炉后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后,印刷表面无起皱,起泡,裂纹,剥落且颜色光泽无明显变化1.2.4低温试验测试以存储温度:-40°C,存放时间:48 hours为条件上述测试后样品出炉后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后,印刷表面无起皱,起泡,裂纹,剥落且颜色光泽无明显变化1.2.5高温高湿存储试验测试以存储温度/湿度:+66°C/85%RH,存放时间:96小时为条件上述测试后样品出炉后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后,印刷表面无起皱,起泡,裂纹,剥落且颜色光泽无明显变化杭州英孚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1.2.6热冲击试验测试以存储温度: -40°C/1H,+66°C/1H为一循环,,温度间的转换时间不超过5分钟,共12循环上述测试后样品出炉后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后,检查零件和印刷表面无起皱,起泡,裂纹,剥落且颜色光泽无明显变化1.2.7丝/移印附着力测试测试以3M 600透明胶带或粘力大于5.3N/18mm的透明胶带,将透明胶带贴在所要测试的试样的印刷字体或图案上,并用手压平, 然后拉起胶带尾部与测试面呈90度,迅速撕下胶带,相同部位重复3次上述测试后肉眼观察表面,丝/移印字体或图案应能清晰可辩,没有剥落情况1.2.8抗溶剂测试1)异丙醇试验,取1ML异丙醇溶液滴在试样喷涂面或丝/移印表面,10分钟后用白布擦干异丙醇溶液2)抗酒精测试用棉团或白布浸润浓度为99%的酒精溶液, 然后以1kg压力和1杭州英孚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秒钟往返1次的速度在试样印刷字体和图案的同一位,来回擦试20次上述测试后样品表面经擦拭后印刷字体或图案应清晰可见,且颜色也不得有失光,掉色等现象1.2.9拇指测试测试取样3pcs,用拇指放在印刷的图片上,以3+0.5/-0KGF的力来回檫试15次上述测试后制品印刷图案不可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否则为不合格1.2.10 95%酒精测试测试取样品3pcs, 将1.5KGF的制具的底部绑上白棉纱布,蘸上95%的酒精,然后再用白棉纱布在印刷的图案上往返30个来回(约15SEC)上述测试后制品印刷图案不可有脱落/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可允许颜色淡,但印刷图案应清晰不模糊,否则为不合格1.2.11 3M 600胶带测试测试将3M 600胶带完全黏贴在丝网印刷,以45度角的方向迅速拉起胶带。
电阻焊接机的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规范
电阻焊接机的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规范电阻焊接机是一种常用于金属焊接的设备,其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对于保障焊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阻焊接机的性能测试方法及标准规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电阻焊接机。
一、性能测试方法1. 电流输出测试:电流输出是电阻焊接机的主要功能之一,电流输出测试可以检验电阻焊接机的电流稳定性和控制精度。
具体测试方法为,在不同负载下,通过电流表测量焊接机的输出电流,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合格的电阻焊接机应具有稳定的电流输出并能够精确控制输出电流。
2. 电压输出测试:电压输出也是电阻焊接机的重要功能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焊接接头的质量。
电压输出测试可以检验电阻焊接机的电压稳定性和输出精度。
具体测试方法为,通过电压表测量焊接机的输出电压,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合格的电阻焊接机应具有稳定的电压输出并能够精确控制输出电压。
3. 温度控制测试:温度控制是电阻焊接机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它可以保证焊接接头的温度处于适宜的范围。
温度控制测试可以检验电阻焊接机的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具体测试方法为,通过温度计测量焊接接头的实际温度,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
合格的电阻焊接机应能够精确控制焊接接头的温度,并保持稳定的温度控制。
4. 动力传输测试:动力传输是电阻焊接机正常工作的基础,它可以影响到焊接速度和焊接效果。
动力传输测试可以检验电阻焊接机的动力传输稳定性和效率。
具体测试方法为,在不同负载下测试焊接机的动力传输能力,并观察焊接速度和焊接效果。
合格的电阻焊接机应具有稳定的动力传输,并能够实现高效的焊接速度和良好的焊接效果。
二、标准规范1. 国家标准:电阻焊接机的性能测试可以参考国家标准《电阻焊接机技术条件》(GB/T 9526-2016)。
该标准规定了电阻焊接机的基本要求、性能指标、测试方法等内容,是评价电阻焊接机性能的重要依据。
2. 行业标准:电阻焊接机的性能测试也可以参考行业标准《电阻焊接机的性能测试方法及指标》(JB/T 10036-2008)。
性能试验标准
性能试验标准性能试验标准是指对某一产品或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时所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也为产品的性能评估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在各行各业中,性能试验标准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安全和权益。
首先,性能试验标准需要明确产品测试的范围和目的。
在进行性能测试前,需要明确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测试的环境条件、测试的参数和指标等。
只有明确了测试的范围和目的,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测试,并获取准确的测试数据。
其次,性能试验标准需要具体规定测试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以确保测试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测试方法和步骤的规定应尽可能详细和全面,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误差。
另外,性能试验标准需要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获取准确的测试数据,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对测试过程进行监控和记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
只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对产品的性能进行客观评价。
此外,性能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有不同的性能表现,因此性能试验标准需要考虑产品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测试要求,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最后,性能试验标准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性能试验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发展需求。
总之,性能试验标准对于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为产品的性能评估提供了客观的依据,也为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只有严格遵循性能试验标准,才能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电子产品安全性能测试规范
电子产品安全性能测试规范1. 引言近年来,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不断扩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享受。
然而,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对用户和消费者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电子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测试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电子产品的安全性能测试规范进行论述和探讨。
2. 产品分类与测试内容2.1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各类电器产品。
针对这些电器产品,测试内容应包括电器性能、电气安全、电磁兼容等方面的检测项目,以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2.2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手机、无线路由器等,其测试内容主要涵盖电磁辐射、无线传输性能、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
这些测试项目的实施能够确保通信设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小化,并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2.3 个人电子设备个人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应进行电磁辐射、电池耐受能力、材料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保证个人电子设备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并提供高品质的使用体验。
2.4 工业电子设备工业电子设备一般应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其测试内容包括电气安全、电磁环境适应性、防护等方面的项目。
这些测试项目的实施能够确保工业电子设备在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可靠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3. 测试方法与标准3.1 电器性能测试电器性能测试是对电子产品的基本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其中包括功耗、效率、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测试。
测试方法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如ISO 9241-303等,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电气安全测试电气安全测试主要涉及产品的绝缘性能、耐电压、接地等方面。
测试方法包括高低温试验、冲击试验、电弧试验等,需要依据国际标准,如IEC 60335等,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用户造成危害。
3.3 电磁兼容测试电磁兼容测试旨在评估电子产品在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性和抗辐射性。
测试方法按照国际标准,如CISPR 22,进行辐射测试、传导测试等,以确保产品在不同工作环境中的正常运行和相互兼容性。
性能测试规范
性能测试规范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2018年10月目录1.1编写目的 (3)1.2适用范围 (3)2性能测试指标 (3)2.1响应时间 (3)2.1.1定义 (3)2.1.2测试方法 (4)2.1.3分析评估 (5)2.2TPS(QPS)、并发用户数 (7)2.2.1定义 (7)2.2.2测试方法 (7)2.2.3分析评估 (8)2.3请求成功率 (9)2.3.1定义 (9)2.3.2测试方法 (9)2.3.3分析评估 (9)2.4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IOWAIT (9)2.4.1定义 (9)2.4.2测试方法 (10)2.4.3分析评估 (11)2.5GC (11)2.6进程级别的资源占用 (11)概述编写目的本文档在对性能指标的概念、测试及分析方法、评判标准以及工具的使用进行说明,旨在指导性能测试工程师更好的理解各个性能指标,并对系统的性能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分析。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范围:性能测试、性能调优和性能验收活动。
性能测试指标响应时间定义响应时间通常是指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通常被定义TTLB(TimetoLasterByte),代表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响应的最后一个字节所耗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根据所耗费的时间段可以做细致的拆解,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三部分,系统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呈现时间(Web页面特有,接口类请求无呈现时间),每个部分的时间消耗影响的因素有所不同。
呈现时间:主要是浏览器对接收到的数据渲染展示的过程,呈现时间不止于浏览器有关,和操作系统、电脑的硬件配置也有关系。
数据传输时间:请求、响应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消耗的时间,和网络的时延、带宽有关系。
系统处理时间:系统接收到请求后,对请求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的时间,和系统服务器的软硬件配置有关系。
测试方法一、测试前提1)前提一:性能测试中响应时间的测试,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
不建议在办公网络中搭建“施压设备”,不稳定的办公网络环境会影响对测试结果的评判。
性能测试流程规范
目录1前言21.1文档目的21.2适用对象22性能测试目的23 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相关人员33.1 性能测试所处的位置及其基本流程33.2性能测试工作内容43.3性能测试涉及的人员角色54 性能测试实施规范54.1确定性能测试需求54.1.1 分析应用系统,剥离出需测试的性能点54.1.2分析需求点制定单元测试用例64.1.3性能测试需求评审64.1.4性能测试需求归档64.2性能测试具体实施规范64.2.1性能测试起始时间64.2.2 制定和编写性能测试计划、方案以及测试用例74.2.3测试环境搭建74.2.4验证测试环境84.2.5编写测试用例脚本84.2.6调试测试用例脚本84.2.7预测试94.2.8正式测试94.2.9测试数据分析94.2.10调整系统环境和修改程序104.2.11回归测试104.2.12测试评估报告104.2.13测试分析报告105 测试脚本和测试用例管理116性能测试归档管理117性能测试工作总结118附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1.1文档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明确性能测试流程规范,以便于相关人员的使用,保证性能测试脚本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提高测试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增加测试的可靠性、重用性和客观性。
1.2适用对象本文档适用于部门内测试组成员、项目相关人员、QA及高级经理阅读。
2性能测试目的性能测试到底能做些什么,能解决哪些问题呢?系统开发人员,维护人员及测试人员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如下的问题1.硬件选型,我们的系统快上线了,我们应该购置什么样硬件配置的电脑作为服务器呢?2.我们的系统刚上线,正处在试运行阶段,用户要求提供符合当初提出性能要求的报告才能验收通过,我们该如何做?3.我们的系统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直能够提供给用户良好的体验(良好的性能),我们该怎么办?4.明年这个系统的用户数将会大幅度增加,到时我们的系统是否还能支持这么多的用户访问,是否通过调整软件可以实现,是增加硬件还是软件,哪种方式最有效?5.我们的系统存在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性能要求,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调整?6.在测试或者系统试点试运行阶段我们的系统一直表现得很好,但产品正式上线后,在用户实际环境下,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莫名其妙的问题,例如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变慢,某些应用自动退出,出现应用挂死现象,导致用户对我们的产品不满意,这些问题是否能避免,提早发现?7.系统即将上线,应该如何部署效果会更好呢?并发性能测试的目的注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真实的业务为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关键的业务操作设计测试案例,以评价系统的当前性能;当扩展应用程序的功能或者新的应用程序将要被部署时,负载测试会帮助确定系统是否还能够处理期望的用户负载,以预测系统的未来性能;通过模拟成百上千个用户,重复执行和运行测试,可以确认性能瓶颈并优化和调整应用,目的在于寻找到瓶颈问题。
中国移动设备通用安全功能测试规范
中国移动设备通用安全功能测试规范移动设备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普及程度日益扩大,人们从中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和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移动设备的安全,我们需要对其安全性能进行测试,本文将介绍中国移动设备通用安全功能测试规范。
1. 引言为了促进移动设备行业的发展和推动移动设备产品的质量提升,中国移动设备安全功能测试规范由中国移动设备安全测试中心制定,以确保移动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测试范围本测试规范适用于所有的智能移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家居设备等等。
3. 测试内容本规范的测试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和安全测试两部分:3.1 功能测试功能测试是指对移动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功能测试•联网测试•传感器测试•外部接口测试•手机硬件性能测试3.2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指对移动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机身物理特性测试:以确保设备的物理安全性能,防止机身部分过于脆弱被破坏。
•风险评估测试:以了解移动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评估和改善。
•恶意软件检测测试:对移动设备进行病毒和间谍软件的检测。
•网络安全测试:以确保设备在联网环境下的安全性。
4. 测试标准测试标准是指详细描述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的规范,本仪表项主要涵盖如下方面:•测试流程•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结果说明5. 测试方法测试方法是指进行测试的详细步骤,包括:•测量步骤•测量程序及测量精度要求•测量司法上存在的典型错误•统计分析及判定方法6. 数据处理包含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等步骤,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以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7. 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测试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记录,必须将所有的测试结果分别录入测试报告,并进行详细描述和说明。
测试报告的内容包括:•测试目的:详细阐述本次测试的目的和其重要性。
•测试环境:描述测试进行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平台、网络情况等。
机械工程中的性能测试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中的性能测试规范要求机械工程领域的性能测试是评估和验证机械设备在特定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机械工程中的性能测试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进行。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中性能测试的规范要求,包括测试准备、测试条件、测试方法、测试数据及结果的分析等方面。
一、测试准备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测试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的目的和范围,明确测试项目和测试内容。
其次,需要进行测试设备和测试仪器的选择和校准工作,确保测试设备和仪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制定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时间进度和各项任务的责任人。
最后,还需制定测试样品的要求,确保样品符合测试要求并进行合理的标识和存储。
二、测试条件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性能测试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
首先,需要明确测试环境的基本要求,包括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条件。
同时,还需要评估并消除测试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确保测试环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小化。
另外,还需要规定测试样品的状态,例如初始状态、运行状态等,并在测试前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
三、测试方法性能测试的方法决定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机械工程中,常用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是指在机械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下进行的测试,例如测量尺寸、重量等;动态测试是指在机械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的测试,例如测量速度、负载能力等。
根据具体的测试项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并进行详细的测试步骤和操作规程的编制。
四、测试数据和结果分析测试过程中必须准确记录测试数据,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可靠的统计和分析。
首先,需要制定测试数据的记录表格或数据库,并规定必须记录的数据内容和单位。
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要准确无误地记录测试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测试结束后,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测试结果并制成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评价和结论等内容,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工程决策。
机械工程中的性能测试和验证的规范要求
机械工程中的性能测试和验证的规范要求在机械工程领域中,性能测试和验证是确保机械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机械工程中性能测试和验证的规范要求,包括测试标准、测试方法、验证流程等。
一、性能测试的规范要求性能测试是评估机械产品各项性能指标的方法,确保产品在各种工作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
以下是机械工程中性能测试的规范要求:1. 测试标准和规范:性能测试应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测试设备和环境:测试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
测试环境应模拟实际工作条件,确保测试结果具有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3. 测试项目和指标:根据机械产品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场景,确定需要测试的项目和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机械性能、动力性能、热性能、耐久性等。
4. 测试方法和流程:根据测试项目和指标,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流程。
测试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现场测试、模拟仿真等,测试流程应包括前期准备、测试执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等步骤。
5. 测试数据和结果:测试数据应准确记录并保存,测试结果应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方法进行处理,得出客观的结论和评价。
二、验证的规范要求验证是对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确认,确保产品能够满足特定的工作需求和可靠性要求。
以下是机械工程中验证的规范要求:1. 验证流程和计划:制定详细的验证流程和计划,包括验证的目标、方法、时限等。
确保验证过程有序进行并及时获得验证结果。
2. 验证策略和方法:根据机械产品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验证策略和方法。
验证方法包括实验验证、数值模拟验证、可靠性验证等,确保验证结果具有可信度和可靠性。
3. 验证数据和记录: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应准确记录并保存,包括设计参数、测试数据、分析结果等。
验证报告应详细描述验证方法和结果,包括验证的通过与否、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4. 验证准则和要求:验证过程应参考相关的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验证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软件性能测试规范详解
软件性能测试规范详解软件性能测试是为了评估软件在特定场景下的性能表现而进行的测试活动。
它旨在确保软件能够在各种负载条件下运行稳定、高效,并满足用户对性能的期望。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性能测试规范的要点和方法。
一、测试目的软件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水平,并确定其性能瓶颈以及改进的潜力。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测试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性能指标;2. 发现性能瓶颈,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3. 验证软件在预期负载下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4. 评估软件的负载容量,以确定其最大可支持的用户数。
二、测试环境搭建1. 环境准备:搭建与生产环境相似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配置。
2. 测试数据准备:准备逼真的测试数据,以模拟真实的用户行为和交互情况。
3. 性能测试工具的选择: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性能测试工具,如LoadRunner、JMeter等。
三、测试策略制定1. 场景设计: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测试场景,包括正常负载、峰值负载和异常情况的模拟。
2. 性能指标定义:明确要测试的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并设置阈值作为性能的衡量标准。
3. 负载分配:确定测试所使用的负载大小和分布,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测试用例编写:根据场景设计,编写详细准确的测试用例。
四、测试执行与监控1. 测试前准备:启动性能测试工具,配置相关参数,导入测试用例和测试数据。
2. 测试执行:按照测试策略和场景设计,进行性能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和日志。
3. 监控与分析: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如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等。
同时分析测试结果,找出性能瓶颈和优化潜力。
五、结果分析与报告1. 结果解读:根据测试数据和日志,分析性能指标的表现,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
2. 优化建议:针对性能瓶颈,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和建议,以改进系统的性能表现。
系统性能优化规范
系统性能优化规范在软件开发和运维过程中,系统性能优化一直是一个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系统性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用户体验,还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声誉。
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系统性能优化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从规范化的角度出发,介绍系统性能优化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一、性能测试标准与规范性能测试是决定系统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的关键因素。
性能测试标准与规范是保证系统性能测试准确有效的关键要素。
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测试,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常见的性能测试标准与规范包括以下几种:1. ISO/IEC标准ISO/IEC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制定的一系列测试标准。
其中包括ISO/IEC 9126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软件的质量属性,并提供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2. IEEE标准IEEE标准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发布的一系列标准,其中包括了性能测试相关的标准。
例如,IEEE 829标准规定了测试文档的格式和内容,IEEE 1061标准规定了软件质量保证和度量的标准。
3. ITIL标准ITIL标准是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的缩写,是一套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
其中包括了性能测试的相关规范。
例如,ITIL V3标准中规定了性能测试的流程和标准。
二、性能评估标准与规范性能测试完成后,还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性能评估,以确定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性能评估标准与规范是保障性能评估有效的关键要素。
常见的性能评估标准与规范包括以下几种:1. CMMI模型CMMI模型是一种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
其中包括了性能评估相关的规范。
例如,CMMI V1.1标准中规定了性能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2. PMBOK指南PMBOK指南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其中包括了性能评估的相关规范。
例如,PMBOK指南中规定了性能评估的目标和评估方法。
3. ISO/IEC标准ISO/IEC标准也包括了性能评估的相关规范。
例如,ISO/IEC 25010标准规定了软件产品质量模型,其中包括了性能评估的内容。
信息系统性能测试规范
信息系统性能测试规范1. 引言信息系统性能测试是在信息系统开发、维护和升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可以帮助评估系统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表现,验证系统是否满足相关性能指标,并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
本文将介绍信息系统性能测试的规范,以确保测试工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2. 测试目标2.1 确定性能指标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系统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能力等。
根据系统的实际需求和用户使用场景,确定系统性能测试的评估标准。
2.2 验证系统稳定性性能测试不仅要关注系统在正常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还要考虑系统在高峰负载或异常情况下的稳定性。
通过模拟不同负载场景和压力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发现性能瓶颈性能测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准确定位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找出系统存在的性能问题,为优化和改进系统提供依据。
3. 测试环境准备3.1 硬件环境根据系统的实际部署情况,搭建测试环境。
确保测试环境的硬件配置与生产环境相似,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3.2 软件环境安装和配置测试所需的软件,如性能测试工具、数据库等。
确保软件环境的版本与生产环境一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测试数据准备根据系统的使用场景,准备适用的测试数据。
测试数据应该能够充分覆盖系统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要求,并且符合真实的业务情况。
4. 测试方法和策略4.1 负载测试通过模拟多种负载场景,测试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负载测试可以分为逐步增加负载和压力测试两种方式。
逐步增加负载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的性能瓶颈和承载能力,而压力测试则可以验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
4.2 并发测试并发测试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模拟多个并发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
通过并发测试,可以验证系统在并发访问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和响应时间。
4.3 容量测试容量测试是为了确定系统的最大承载能力。
通过逐步增加负载,测试系统在达到极限负载后的性能表现和稳定性。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规范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规范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汽车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能够符合相应的标准,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规范包括车辆结构安全性、碰撞安全性、制动安全性、悬挂安全性、照明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和测试方法。
一、车辆结构安全性测试规范车辆结构安全性是指车辆本身的结构设计是否能够在发生碰撞时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在车辆结构安全性测试中,需要对前、侧、后方向的碰撞进行模拟,以评估车辆的抗碰撞能力。
测试指标包括碰撞时的能量吸收、车身变形程度、车门与车身连接的强度等。
此外,还需要对车辆的车门、车窗等进行抗侧翻和侵入性能的测试。
二、碰撞安全性测试规范碰撞安全性是指车辆在发生碰撞时,车内乘员是否能够得到适当的保护,减轻伤害程度。
在碰撞安全性测试中,通过模拟正面、侧面和后面碰撞等场景,评估车辆的保护性能。
测试指标包括碰撞时的车内乘员受力情况、座椅安全性能、安全气囊的展开速度和角度等。
三、制动安全性测试规范制动安全性是指车辆在紧急制动时能够迅速停车,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
在制动安全性测试中,需要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制动距离、制动灵敏度、制动时的操控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要对制动系统的耐久性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悬挂安全性测试规范悬挂安全性是指车辆在高速行驶或通过不平路面时,悬挂系统是否能够保持车身的稳定性和轮胎与地面的接触性。
在悬挂安全性测试中,需要对车辆的悬挂系统的刚度、行程、减震效果等进行评估。
此外,还需要对悬挂系统的耐久性进行测试,以保证其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故障。
五、照明安全性测试规范照明安全性是指车辆的照明系统是否能够提供足够明亮的光线,以确保驾驶者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看清前方道路和其他车辆。
在照明安全性测试中,需要对车辆的大灯、转向灯、刹车灯等进行亮度和照射范围的评估。
此外,还需要对照明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以确保其能够在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出现故障。
硬件设备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
硬件设备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在各行各业中,硬件设备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但是,如何对硬件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和评估却是很多人头疼的问题。
一份好的硬件设备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测试得出的结果,还可以对硬件设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硬件设备性能测试的几个指标硬件设备的性能测试有许多方面,但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指标:1. 带宽测试:带宽测试是对网络设备进行性能测试的最基础指标。
它可以测试出网络设备所能实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在测试带宽时,需要考虑到网络设备的层级结构,以及上下行数据流的差异。
2. 延时测试:延时测试是测试网络设备数据传输延时的指标。
它通常使用ping命令或其他专业软件进行测试,可以得出网络设备的延时情况和丢包率等信息,从而评估网络设备的服务质量。
3. 吞吐量测试:吞吐量测试是测试网络设备对并发连接的处理能力的指标。
它可以将网络设备的处理速度和负载能力进行量化,并且可以帮助用户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网络设备。
4. 功耗测试:功耗测试是测试硬件设备能耗的指标。
它可以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进行硬件设备性能测试在进行硬件设备性能测试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1. 测试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场景和测试方法等。
2. 在测试期间需要保证测试环境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测试设备之间的距离、网络拓扑、操作系统等方面要保持一致。
3. 在测试时需要注意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数据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并统计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 测试数据需要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测试结果需要进行数据可视化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三、硬件设备性能评估规范一份完整的硬件设备性能评估规范应包括以下内容:1. 测试对象:硬件设备性能测试评估的对象应包括各种类型的硬件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2. 测试指标:硬件设备性能测试评估的指标应该针对不同的设备类型,包括带宽、延时、吞吐量、功耗等各个方面。
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
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开发过程中,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软件和硬件开发人员来说,必须制定一套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系统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性能测试的作用及原则系统性能测试主要用于评估一个系统的性能,包括系统的速度、稳定性、可用性等方面。
系统性能测试的作用在于测试和评估系统在不同的负载、并发和容量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便全面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并检验系统是否满足相关的性能需求。
在进行系统性能测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的应用环境尽可能相似。
2、测试时需要完整记录测试流程和测试结果,并保存测试数据。
3、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的结论和建议。
二、系统性能测试的流程系统性能测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测试流程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测试目标和指标在进行系统性能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评估的指标。
如对于一个电商系统,测试的目标可能是测试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用户响应时间,评估的指标可能是每秒钟能处理多少个请求和用户的平均响应时间等。
2、确定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目标和指标,确定系统性能测试的方案和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包括典型的使用场景、并发访问和持续访问等。
3、准备测试环境及工具在进行系统性能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一套相似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等。
同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性能测试工具。
4、执行测试按照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进行系统性能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记录测试数据,包括响应时间、错误率、吞吐量等参数。
5、分析测试数据根据测试数据对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得出测试结果,并提出优化建议。
三、系统性能评估规范系统性能评估规范是保障测试质量的关键。
一个好的系统性能评估规范应该包括以下方面:1、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应该明确测试的目标和测试的指标,测试用例应该充分且合理地覆盖各种使用情况。
电脑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
电脑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随着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电脑性能愈发重视。
在购买或使用电脑的时候,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而为了更加准确地评估一台电脑的性能,电脑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也愈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电脑性能测试和评估规范是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一台电脑的性能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和标准。
在评估电脑性能时,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式和评估指标。
一般来说,电脑性能测试分为 CPU、GPU、内存、硬盘、网络等多个方面。
不同的测试指标主要分为速度、效率、容量、稳定性等方面。
CPU 是电脑的大脑,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
对于一些需要高速计算的应用,如游戏、图形处理等,我们需要选择 CPU 性能更高的电脑。
而在测试 CPU 性能时,我们可以通过基准测试工具来测量其速度。
GPU 是显卡,它对于游戏和图形处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测试 GPU 性能时,我们可以通过跑分工具进行测试。
而在购买显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根据测试得到的评估值来进行选择。
内存是电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电脑的运行效率。
在测试内存时,我们可以通过测试内存带宽、延迟等方面来了解其性能。
硬盘在电脑中起到着存储数据的作用。
在测试硬盘性能时,我们可以采用基准测试软件或者实际应用测试的方法来进行。
在购买硬盘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硬盘。
网络是指电脑与外界互联的能力。
在测试网络性能时,我们可以采用网络延迟测试、网络传输速度测试等工具来进行。
总之,在进行电脑性能测试和评估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测试方式和评估指标。
同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专业术语和相关知识,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一台电脑的性能。
在选择电脑性能测试工具时,我们要选择知名度高、测试结果准确的工具。
例如在测试 CPU 性能时,可以选择 GeekBench、Cinebench、CPU-Z 等常见的测试工具。
而在评估一台电脑性能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测试结果,并针对自己的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能测试规范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2018年10月目录1 概述3编写目的3适用范围32 性能测试指标3响应时间3定义3测试方法3分析评估4TPS(QPS)、并发用户数5定义5测试方法5分析评估5请求成功率6定义6测试方法6分析评估6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IO WAIT 6定义6测试方法6分析评估7GC 7进程级别的资源占用7概述编写目的本文档在对性能指标的概念、测试及分析方法、评判标准以及工具的使用进行说明,旨在指导性能测试工程师更好的理解各个性能指标,并对系统的性能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分析。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范围:性能测试、性能调优和性能验收活动。
性能测试指标响应时间定义响应时间通常是指客户发出请求到得到响应的整个过程所耗费的时间,通常被定义TTLB(Time to Laster Byte),代表从发起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收到响应的最后一个字节所耗费的时间。
响应时间根据所耗费的时间段可以做细致的拆解,我们可以把它拆解为三部分,系统处理时间、数据传输时间、呈现时间(Web页面特有,接口类请求无呈现时间),每个部分的时间消耗影响的因素有所不同。
呈现时间:主要是浏览器对接收到的数据渲染展示的过程,呈现时间不止于浏览器有关,和操作系统、电脑的硬件配置也有关系。
数据传输时间:请求、响应数据在网络中传输消耗的时间,和网络的时延、带宽有关系。
系统处理时间:系统接收到请求后,对请求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的时间,和系统服务器的软硬件配置有关系。
测试方法测试前提前提一:性能测试中响应时间的测试,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
不建议在办公网络中搭建“施压设备”,不稳定的办公网络环境会影响对测试结果的评判。
建议在以下两种环境下测试:①施压设备与被测系统在同一局域网中,更能够排除网络情况对响应时间的影响,能够更准确的衡量“系统处理时间”。
②施压设备和被测系统在不同的机房环境中通过公网测试,这种场景更能准确的模拟并评估系统在生产环境中的表现。
测试工程师可以根据测试的目的,选择后两种环境进行测试。
前提二:确定一定的并发量来测试响应时间最优并发用户场景、最高并发用户场景两种场景测试,响应时间的表现是不同的,最高并发场景的响应时间将会比最优并发的响应时间大得多,测试前我们需要确定我们测试的场景是最优并发还是最高并发。
测试步骤找到最高的吞吐量(TPS)。
测试前确定一个响应时间的标准(如:小于100ms),然后进行基准测试,通过虚拟并发用户数为1的方式测试,记录测试的TPS、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将该响应时间与标准比较,若大于标准响应时间,那么则说明系统有问题无法满足标准,若该响应时间小于标准时间,则继续下面的测试。
通过压力测试找到最大的吞吐量:在基准测试响应时间的限制下,找到系统最大的吞吐量(TPS),该状况下响应时间满足要求、吞吐量最大,可确定为“最佳并发用户数”。
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步长,不断增加虚拟并发用户数,直至响应时间超过限制、吞吐量不在增长、任意节点资源使用率超过要求(如:70%)。
负载测试:保持最大吞吐量,执行负载测试,持续30分钟,记录测试TPS、响应时间测试结果。
稳定性测试:保持最大吞吐量,执行稳定性测试,持续3*24小时,记录测试TPS、响应时间。
测试对象的分类接口接口类响应时间只包含数据传输时间、系统处理时间,不包含呈现时间,Apache Jmeter支持该类响应时间的统计,共有min、max、avg三种统计结果,分别代表最小、最大、平均值,其他的性能测试工具均有对接口类响应时间的精确统计。
Web页面有3种方法可以统计Web页面的响应时间:①浏览器抓包工具统计页面响应时间②录屏软件抓取屏幕计算响应时间③JS打点统计页面响应时间。
注意:目前还无法通过大量并发访问的采样统计页面的响应时间,在通过浏览器测试Web页面响应时间时,要确保通过Jmeter对系统相对应接口保持一定压力的并发用户访问(通常在最优并发下测试)。
分析评估Web页面响应时间分析遵循258原则在互联网上对于用户响应时间有一个普遍的标准(2/5/8原则),一般认为响应时间超过5s是系统是需要优化,如果超过8s是不可接受的。
2s之内响应被认为非常有吸引力的用户体验。
5s之内响应被认为比较不错的用户体验。
8s之内响应被认为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
超过8s没有响应,用户通常认为请求失败。
需要特殊说明的一点,对于用户来说,响应时间是否被接受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例如一个系统报表的功能,每个月才会有用户使用一次,那么每次花费1个小时,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个常用的登录按钮提交1分钟后才返回登录成功,我们也难以接受。
因此响应时间的“长”和“短”并没有绝对的定义,合理的响应时间取决于用户实际需求,而不能依据测试人员的设想或者标准的硬性规定。
Web页面响应时间分析评估时需要考虑有无浏览器缓存的两种情况Web页面响应时间测试,要分为浏览器有缓存和无缓存的两种情况(无缓存的情况由于资源的下载响应时间会稍长),一般通过有浏览器缓存的场景的结果表现来评估响应时间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接口类响应时间,参考系统需求规格定义评估最优并发情况下,性能测试结果平均响应时间不得高于系统需求规格定义。
建议:需求规格的定义,单接口响应时间应小于100ms。
响应时间的标准一般定义:%响应时间必须在100ms以下(非平均值,%取样响应时间均在100ms 以下)或者平均响应时间在100ms以下,目前工具只能统计平均响应时间指标。
响应时间与历史版本比较当前系统实测响应时间的指标不得高于历史版本的实测结果。
注意:两者的测试结果的比较,一定是在相同条件下测试的结果(环境对性能的影响较大)。
参考同类系统功能的响应时间对于新开发的系统,在没有生产环境数据、历史版本参考的情况下,可参考其他类似系统的响应时间的实测结果,对比本系统实测的结果,经过产品经理、开发、运营运维共同评审确定该系统的性能需求标准,并按照达成一致的需求标准进行评估。
TPS(QPS)、并发用户数定义TPS:每秒事务数,指系统每秒能够处理的事务数量(一个事务可能是有多个请求组成)。
QPS:每秒查询率,只系统每秒能够处理的查询(通常指一个request请求)数量。
并发用户数:在同一时刻(任一时刻)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服务器正在处理)的在线用户的数量。
对于并发用户数避免两种错误的理解,一种错误的理解是把并发用户数理解为系统注册用户数,还有一个错误的理解是把并发用户数理解为系统在线用户数。
测试方法找到稳定运行的最高的吞吐量(TPS)。
测试前确定一个响应时间的标准(如:小于100ms),然后进行基准测试,通过虚拟并发用户数为1的方式测试,记录测试的TPS、响应时间测试结果,将该响应时间与标准比较,若大于标准响应时间,那么则说明系统有问题无法满足标准,若该响应时间小于标准时间,则继续下面的测试。
通过压力测试找到最大的吞吐量:在基准测试响应时间的限制下,找到系统最大的吞吐量(TPS),该状况下响应时间满足要求、吞吐量最大,可确定为“最佳并发用户数”。
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步长,不断增加虚拟并发用户数,直至响应时间超过限制、吞吐量不在增长、任意节点资源使用率超过要求(如:70%)。
负载测试:保持最大吞吐量,执行负载测试,持续30分钟,记录测试TPS、响应时间测试结果。
稳定性测试:保持“最佳并发用户数”,执行稳定性测试,持续3*24小时,记录测试TPS、响应时间。
在成功率100%的限制下(不考虑响应时间长短)找到系统的极限值。
不断增加并发用户数,能够持续运行30分钟不出错误的并发量即为系统的极限值。
分析评估最大吞吐量和系统资源使用的分析在明确响应时间要求的限制下,压力测试过程中,找到最大吞吐量的拐点时,分析系统资源(CPU、内存)的使用率,若使用率过低,则继续加大并发用户量,若系统的所有节点的任一资源均无法达到70%使用率,说明系统存在系统类、软件类问题和瓶颈,需要调优。
TPS与需求规格定义(生产环境负载)比较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有明确的标准定义将吞吐量的实测结果和需求规格定义(生产环境负载)比较,若大于需求规格定义则为通过。
一般最大吞吐量对应生产环境的平均负载,系统极限值仅用来应对生产环境的突发高峰。
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无明确的标准定义若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没有关于性能指标的明确定义,在性能测试方案设计阶段性能测试工程师应推动测试、开发、产品经理和运维运营一起,明确相关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可参考生产环境交易量统计数据来评估,评估结果一般应略高于当前生产环境的负载(预留半年到一年访问量增长的余量)。
若新开发产品,无生产环境度量数据,可参考同类产品、本产品运营推广计划来评估本产品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确认的结果可通过提单结论归档。
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采样分析在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过程中,保持最高吞吐量情况下压测,TPS曲线、响应时间曲线应该是趋于稳定的,如出现大的波动(骤升或骤降),则视为异常的拐点(问题),需要进行问题定位。
请求成功率定义顾名思义,请求成功率代表所有请求中,成功接收到响应的请求所占的比例。
系统的吞吐量和请求成功率是挂钩的。
测试方法请求成功率是响应时间、TPS等指标的前提,在成功率满足大于%的前提下,响应时间、TPS满足预期。
成功率的测试方法,可参考、章节中关于响应时间、TPS的测试方法。
分析评估标准要求:负载测试、稳定性测试,请求成功率要求大于%。
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IO WAIT定义CPU使用率:CPU时间的百分比,共分为以下几个维度,我们通常认为的CPU使用率是us(用户态)+sy(系统态)使用的CPU百分比之和。
Us:用户态使用的cpu时间百分比Sy:系统态使用的cpu时间百分比Ni:用做nice加权的进程分配的用户态cpu时间百分比Id:空闲的cpu时间百分比Wa:cpu等待IO完成时间百分比,指通常我们讲的IO WAITHi:硬中断消耗时间百分比Si:软中断消耗时间百分比内存使用率内存使用率通常是指已使用的内存在总体内存中所占的比例。
Total:内存总数Used:已使用内存数Free:空闲的内存数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查询结果总是0Buffers:Buffer Cache 磁盘缓存的大小Cached:cached Page Cache磁盘缓存的大小可用内存=free+buffer+cached所以计算内存使用率公式为:内存使用率=(total-free-buffer-cached)/total * 100%测试方法通过Nmon采集记录(可以同时监控CPU、内存、IO等各种丰富的性能资源指标),可以持续记录测试过程每个时间点的资源使用情况,对于多核系统,也可以分别监控每个CPU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