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新教育共成长
我 与 新 课 标 共 同 成 长
我与新课标共同成长
学院路小学胡玉英
《新课程标准》强调: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地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让每个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对每一堂课认真思考,精心准备,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以下是我学习新课程的心得体会: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了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课程活动设计的首要目的是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引导他们体验情感,培养能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第一、深入地了解学生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学生好奇心强,有活力,情感单纯而强烈,记忆力强,想象力丰富,处在形象思维强而抽象思维正在形成阶段,由于学生们受到现代各种传媒的影响,有较广的知识面,对所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如果能根据学生们的情感和年龄特征,找到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进行教学,再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一定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为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仅凭教师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是无法完全达到效果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够给学生以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的情境感受,还有其它手段不能代替的跨越时空的信息量,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抽象教学形象具体化,使学生在体会、感悟中获取新知。
家校共育共同成长心得(优秀3篇)
家校共育共同成长心得(优秀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绝思索不绝进步。那么问题来了,应当如何写心得体会呢?这次帅气的我为您整理了家校共育共同成长心得(优秀3篇),您的确定与共享是对我最大的激励。
家校共育共同成长心得篇二
爱是两个人或者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状态,相互相依,紧密相连。总之,谈到爱时,人们想到更多是靠近和相拥。
亲子之间也不例外,爱也是从仿佛这些关键词进展的,孩子在母亲的子宫中用脐带相连,降生后孩子和母亲用暖和的怀抱相依相偎,再后来是在父母肩头熟睡的感觉,这些都是一幕幕美好的亲子相爱的场景。不难发觉,亲子之爱的进展方向是逐渐分别的,或者说是相互的相互独立的,使孩子与父母,与家庭之间越来越能够拉开距离。
正常的爱是孩子越来越独立,这是家庭中给孩子爱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爱的尽头。一个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正确,最后考察的结果是他的孩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独立,能够离开父母而独立生活,独立生存,独立决议,独立经营本身的生活,能够学会独立地掌控本身的人生。
爱从依恋开始,最后导向独立,这时父母需要时刻提示本身,也是考量本身爱孩子是不是合理的标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当感到孩子各方面的本领越来越强,也就是孩子越大,父母应当越轻松才对,这才是培育孩子应当努力的方向。父母的教育艺术应当表现在激励孩子独立上,父母每天和孩子在一起,表达对孩子的爱,除了让孩子产生安全感,更多的应当基于孩子的独立本领来考量我们的爱是不是恰当。
独立的孩子生活是本身的,而不独立的孩子一切都是父母的。
践行新教育,师生共成长——刘红亮新教育学习心得
践行新教育,师生共成长
北冶镇柿树岭小学刘红亮
卷首语: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
创造。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愿师生一
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
好久没有汲取精神的养料了,读朱永新《新教育》一书,
我颇为兴奋,领悟到很多。在我看来,新教育就是一个实
现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师生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写随笔,无论对老师还
是学生都是一种督促,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共同编织有
意义的生活。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
新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包括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暮省——学会反思
的生活。其实,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同样适合教师,教
师要和学生一起晨诵、午读、暮省。
师生一起吃饭,学会节俭;师生一起不闯红灯,学会遵
守规则;师生一起种树,培养公益意识;师生一起踏青,
亲近自然;师生一起扫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师生一起唱歌,学会欣赏艺术;师生一起玩球,学会
健身;师生一起笑着和别人打招呼,学会交往;师生一起
阅读,一起求知;师生一起写家书,学会感恩;师生一起
演说,学会表达,培养口才;师生一起写日记,学会坚持,学会自省。
师生还要一起构建理想课堂。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
师是课堂的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和协作者。构建理想
课堂,落实有效的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魅力、实现知识
社会生活和师生生命产生深刻共鸣,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
同努力。
在推进新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关于教育的随笔:我与新教育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关于教育的随笔:我与新教育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跨进教育的大门,让新的教育理念在我们的心中茁壮成长吧,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我与新教育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着我们学校的龚爱凤和韦勇老师参加了大丰新教育种子培训,揣着对新教育的一知半解,我听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新教育的专家讲座,专家们用言语和图片给我勾勒出了一个新教育的大体框架,但新教育具体是什么,怎么做,我仍感到困惑。如果说以前的专家讲座是一篇篇用专业文字和数据撰写的论文,那这次的海门之行中唐朝霞老师和俞丽美老师的演绎更像一本本色彩丰富且简单易懂的绘本,从课堂教学、自我的生命叙事再到班级孩子们的成果展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专家们勾画的框架填充地分外生动。
我对南通并不陌生,上大学时,乘着火车一次次在大丰和南通间往返,南通似乎已成了大丰后的第二故乡,但大学毕业后,这是我第一次重新踏上南通的土地,海门是南通的一部分,当我透过宾馆的窗户看见中南世纪城时,我恍惚觉得看见了南通大学旁边的那个商场,两年前,我作为学生在南通求学,现在,我成为教师又回到南通求知。四年的求学让我成长,此次的海门新教育之行亦让我成长。
海门之行归来,会长让我们抒发己见,分享学习感悟,自由成长,我想大多数教师都像我一样震撼于唐老师和俞老师的辛勤耕耘,除了表达赞美,我想说说我的看到了什么与学到了什么。
第一天早上,许新海局长以“幸福成长的密码”为题,分析了新教育种子教师的成长轨迹和方法,许局长说了很多,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与专业交往,这给我的新教育成长之路指明了方向。
我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我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摘要】2002年9月,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金湖大地,也悄悄走进了每一位金湖教师的心房。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和观念的改革。作为处在课程改革风尖浪口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投身课改,同新课程一起成长。
【关键词】课程改革更新观念经验总结
2002年9月,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着金湖大地,也悄悄走进了每一位金湖教师的心房。我有幸投身于这场重大改革之中。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和观念的改革。作为处在课程改革风尖浪口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投身课改,同新课程一起成长。现将本人八年来的课程改革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注重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能够主动学习关于新课程教育理论的书籍,如《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论》、《中学语文参与式教师培训教程》、《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生本教育实践论》、《梅林看课堂》、《新课程课堂培养人文素养的艺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角色调适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等课改理论书籍,从而使我深深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我快速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素养。
我与新课程共成长
教师, 大部 分 素 质 高 而又 年 富 力 强 , 具 有 成 为 名 师 的潜 质 .只要 充 分 激 发 他
学 和 学 校 管理 中 的实 施 并 取得 突 出 的 成 绩 . 评 为 湘潭 市 十 佳 青 年教 师 . 被 同 时被 湘 潭 市教 育 局 认 定 为市 级 骨 干 教
英小学 、 育才 小 学 , 洲 的 八 达 小 学 、 株 何家 坳 小学 参 观 学 习 。还 邀请 课改 专 家 ( 包括 市 进 修 学 校 及市 教 研 室 的 老 师 ) 校 与 教 职 1 进 行 对话 , 课 改 中 来 = 就
许 多 尊重 , 家长 给 了我 许 多赞 许 , 织 组 给 了我 许 多 鼓 励 。 乐 与艰 辛 同在 , 欢 但 在 这苦 乐 交 集 的 过程 中 ,我深 深感 悟 到 自已始 终 在 与新 课 改 共 同成 长 。新 课 改 , 了我 阳光 雨露 。 了我 水分 营 给 给 养 ; 课 改 , 悟了我的思智 , 就 了 新 启 造 我 的成 功 。我坚 信 ,我会 和心 爱 的 学 生、 同行 们 一 起 , 断 努 力 探 索 改 进 , 不 走出一条有本校特 色的课改之路 , 在
我 感 慨 万 千 。我 由 衷地 感 激 在 新课 改
语 , 求 人人 做 好 读 书笔 记 . 后 以一 要 然 学 期 为一 周 期 , 师 相互 交 换 阅 读 。 教 这 项 活 动的 开 展 大大 提 高 了 教 师 的阅 读
新教育伴我和学生一起成长论文
新教育伴我和学生一起成长
以前总认为教育里只有“教”和“学”两种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了教育。通过学习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让学生在学校里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就要学会在教学中把抽象的概念演变为一个个生动的实践活动,既教会学生书本知识,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所在,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让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快乐天地。
一、在诵读中收获感动
新教育倡导师生、学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我尝试着从日常读书入手,倡导学生进行“晨读、午读、暮省”,一改以前传统的读书习惯,把阅读课由课程表里的课程改为师生的互动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更多地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的课余生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感悟,让学生懂得更多人生道理,让每一次阅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清晨诵读是学生的必修课,有一天恰好是我班同学张强的生日,诵读课上,我作了一首诗作为送给张强的生日礼物,这次诵读课的内容也变成了全班同学一起朗读这首诗——《毅力——送给张强同学的生日诗》。诗中这样写道:“张强啊,太快合上书本的学生,一定学不到更多的知识;太快收起渔网的渔夫,一定打不到太多的鱼儿……”
读书不仅要学习知识,还得明白读书的目的。一堂原本普通的诵读课,让学生既朗诵了诗歌,又收获了友情,收获了感动。
这学期,我带领领着学生读了很多书,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这些故事。我们还进行了读、写、绘的创作,学生给了我很多的惊喜,这些都是新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成长和变化。
二、新教育浇灌文明花朵
如何提高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我在新教育中找到了答案。在我们班,我把日常礼仪规范变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班级韵律操,通过“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让学生在文明快乐的班级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师与学校共成长故事
教师与学校共成长故事
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也有人说,教师是落红,化作了春泥,呵护了红花。还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耗尽了生命,吐出了希望。这些都是赞美老师的句子。但我觉得这些赞美声应该分一半给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孩子们,教师和孩子们是共同成长的。一、与学生共成长是师生关系的一种改善刚走出校门的我,带着五彩斑斓的梦,走进这圣洁的港湾。看着孩子们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听着老教师们一声声温暖亲切的教导,很快的,我便全身心地融入到他们中间。
任教一年级,每天上课不是丢课本的就是打打闹闹、捣乱,不好好听,怪喊怪叫的。要不就下位,玩东西。我口干舌燥,声嘶力竭,上课效果还不好。校领导找我谈话,委婉地说要多研究组织教学,多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是笨哪,怎么连这些小屁孩都镇不住。我记得当初我的领导告诉我,要沉下心来,向身边的同事研究,多去听一下老教师的常态课,向成功的前辈研究,用心揣摩,用心发现。
刚开始,我以为是自己的性格太柔和,不够严。所以,我决定施展一下自己的魄力,要用严厉的态度树立。我开始板着脸,学生稍有过失就训斥批评,课堂有了小声音我脸一沉,立
刻指着学生狠批一番。学生带了小零食、小玩具,我毫不客气地全部没收,一节课没有上好,我罚学生全班留校。这样一番重拳出击,课堂安静了,我自鸣得意。可是,学生却把我当作母老虎,避之唯恐不及。
在第一次公开课领导听完课后问我:“小孙,你是不是平时对他们太严厉,批评太多了。低年级的孩子都很活泼好动,怎么课堂上孩子们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点都不像这个阶段的孩子呢?”他的这番提醒让我回顾起学生确实都躲着我,完全没有师生之间的亲昵与任感。完了,我沮丧地想:失败了,自己从一个极端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我和新教育的故事
我和新教育的故事
第一篇:我和新教育的故事
我和新教育的故事
开发区实验小学邱秀兰
新教育的理念为我展示了一幅教育的美好画面,听了使人振奋!记得朱永新教授曾说过:“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此后,我就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而和我的孩子们用心的相处着。
今年接三年级,我知道三年级是最难教的年级,开始训练作文。我除了让学生每天阅读书籍外,还安排孩子每天写半面读书笔记,并在讲课的时候渗透一些写作方法,并坚持写日记、读后感,口语交际课
一个班级有自己的特色很不容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多了便成了路。我经常告诉孩子们,我们这个教室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是兄弟姐妹。爱是一个家幸福的源泉和动力。孩子们慢慢懂事了,我的工作也得心应手了。每天早晨语文晨读时,我让孩子们先读一首诗(孩子们没人买了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几遍下来后,孩子们已熟读成诵了,接下来由一个孩子领读传统文化,学生反复读,直到背过为止,剩余时间就是孩子们自由读课文的时间了。
在午练环节,我会和学生一起读一些适合三年级学生的书籍,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读了三部书《吹小号的天鹅》、《柳林风声》、《昆虫记》。每读完一部书,我们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开读书交流会,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本来有许多孩子不喜欢看书,可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已经爱上了阅读,写起作文来也得心应手了。我也抓住时机,发现好的作文及时表扬,在班中宣读,并传到班级空间里,看到孩子们点滴进步,真是由衷地高兴啊。
神道口小学是新教育的实验基地,丁莉莉校长一直紧跟新教育的
我与新课改共成长
要这 样做 , 那道 题要 那样 做 , 持答 案 的唯一 性 . 坚 不允 许学 生 有异 想天开 的想 法。 并始终 不遗 余力地维 护教 师 的权 威 , 得让学 生认 非 为 , 师说的都 是对 的 , 允许 有不 同的意见 。这样 一种 填鸭式 的 老 不 教学, 师生之 间不能 进行 良好 的互动 与沟通 , 而且扼 杀 了学生 的想 象力和创 造力 。 为了每一 位学 生的发展 ” 新课程 的核心 理念 。 “ 是 它 要 求教 师要特 别关注 学生 的个性 。 尊重 学生 的个体差 异 。 为每一 个 学 生 的发展 , 创造 机会 , 他们 都 有机 会 张扬 自 己的个 性 . 示 自 让 展
此时 的我也 豁 然开 朗 , 原来 , 以前我 们 常常 告诉 学生 , 这道 题
棒呀 !
那年 我调入 潋江 一小 , 为新调 入的教 师必 须上一 堂展 示课 。 作 “ 怎么办 呢? ” 段 日子 我焦 头烂额 。 那 按老教 法上 那一定 是不 行 的 。 新 课程我 又把握 不 了。特别是 自己不熟悉 新教材 , 不懂 如何 备课 , 不会 用多 媒体 ……心 中有太 多的迷 茫。
【 声】 I 法 新 心 教 学法 探l
浅谈如何 发展学 生优化 算 法 的能 力
●于 涛涛
一
‘ —— —— —— —— ——— —… ‘ — — — — —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新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新教育的心得体会3篇新教育培训心得体
会
以前对学习新教育的熟悉只停留再字面上,近两年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会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熟悉。
“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致力于追求一种抱负的教育,这种教育抱负,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教育抱负的不懈追求,点燃了广阔教师的热忱,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对“新教育的教师专业进展”感慨颇多。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养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教育试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展,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需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进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力量。实施素养教育,需要高素养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养的教师?新教育试验渐渐摸索出一条“专
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进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进展的“三专”模式。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由于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1.专业阅读。
教师的专业化进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阅读。正像《新教育》所说的:专业阅读,是教师专业进展的基石。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学问,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使教学课堂永久布满活力,永久富有教育教学机灵,才能做一个永久富有魅力的教师。老中医、老政治家随着年龄的增高和资格增长越来越增值,而教师则不然,许多中小学生喜爱年轻教师,年轻教师除了身上所散发出的青春的活力外,还由于年轻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或代沟很小,与学生很简单沟通。我是一名老教师,怎样才能在工作中保值增值,永保青春的活力呢?那就是读书——为自己的将来投资。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3篇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演讲稿精选3篇(一)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新课程改革是我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伴随着我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我还记得当初新课程改革实施时,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有些陌生,有些不适应。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找到了适应和融入新课程的方法,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新课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体性。在过去的课堂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听老师讲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现在,课堂上学
生们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老师们也更注重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
创新能力。这样的课堂环境让我感觉更有动力和热情去学习,我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学
习兴趣和志向。
其次,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过去,我们经常因为应付考试而去追求分数,而忽略了其他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素质教育,让我充分认
识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我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这使我更全面地发展自己,成为
一个更有能力和价值的人。
最后,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新课堂中,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实践,去进行小组合作,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些实践和创新的活动让我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只有死记硬背,我
们学会了学以致用,这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一下,“我与新课改同成长”,新课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我更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我更全面地发展自己;新课
教师学习体会:我与学校共成长!
慢慢的才知道,我与学校共成长!
转眼间,来**校已经14年了,我也和**校共同成长了14年,发展了14年。可以说,14年**校让我变得成熟了,让我懂得了很多人情世故,让我品尝到了做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更让我在教师岗位上体验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几十年来,学校经历了风风雨雨,现正乘着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东风茁壮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和辉煌,我也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翻看过去的影集,渐老竟使我浑然不觉。
暮然回首,刚刚进校时,这里有红砖碧瓦的平房办公室和宿舍;有水忽凉忽热的澡堂子;有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朋友;有一同走上教师岗位的同学挚友;有下班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有与同事们一起教研的执著、追求和快乐;有大家一起做饭吃饭的嬉笑怒骂;更有从漂亮的大学校园走进稍感孤独的中专校园的“失落”偷偷爬上心头!
十几年的时间悄然即逝,以往的回忆和感受已经变成自己独处时嘴角露出的那一丝微笑、与同学同事聚会聚餐时的出口成章!以往的红砖碧瓦变成了如今的栋栋高楼:以往让大家哭笑不得的澡堂子变成了部分教师每周必光临的“圣地”;与学生的年纪差距拉大,渐渐地思考起什么是“代沟”,什么是“80后90后”;自己成家到走上教学管理岗位后,逐渐变得与学生的“交心”越来越吝啬,与同事挚友的“教研”“共进午餐”渐渐变成了一种形式;内心自己对“快乐”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寻找逐渐变得与教学无关;学生整体素质的逐年下降,让我有时忧虑得“难眠”;同事们对教学质量的“追求”,让我“感同身受”;学校硬件设施的大大改善,让我高兴得有点“知足”;学校领导对学校发展的憧憬和大刀阔斧,让我欣喜地感觉“明天会更好”!
亲子共读,看到孩子最美的模样——新教育让我静待花开
亲子共读,看到孩子最美的模样——新教育
让我静待花开
从年初的第一次听说新教育到邂逅新教育,已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了,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加长版的假期里,幸好有新教育的陪伴,一次次的线上学习,都让我收获颇多。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生命最重要的应该就是精神的成长,不阅读就意味着没有精神成长。作为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六岁孩子爸爸的我,不仅让自己的学生学会了阅读,更值得庆幸的是,孩子在我的学习影响下也喜欢上了阅读,于是父女间的亲子阅读之路就这样开启了!
还记得以前让孩子去读书,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敷衍我,而现在每当看到我学习,她自己就拿出一本书坐在我的旁边读。看到孩子时而认真的样子,我在心里暗暗为她高兴。孩子最喜欢听的就是金子美玲的那首《向着明亮那方》,在一次次的聆听中,她居然会背这首优美的诗了,而且能吟能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让孩子保持这份对读书的热情,我制定了一份亲子阅读计划:
一、创设阅读环境,营造读书氛围。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读书最好的时间,伴随着新教育的晨诵课程,我也为孩子选择了一些适合她的晨诵内容,如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一些优美的小诗,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内容让孩子乐在其中。
我还把以前晚上看电视的习惯给改掉了,把晚饭后的时间改为亲子共读时光。每天晚上我会陪孩子一起阅读,在书中寻找榜样。我会以此为契机,教育她要向书中的主人公那样,如读绘本《西游记》时,孩子就读出了孙悟空的勇敢和坚强,遇到困难总是能一一克服;读《好孩子好习惯》时,我会让她说说什么样的孩子才是最令人喜欢的样子等等。每每这样去读的时候都让我感受到了孩子对书本的喜爱之情。孩子从中体会到了阅读的意义,更加享受阅读带给她的乐趣。
我与老师、教育事业共成长
我与老师、教育事业共成长
眼下,我们正面临着一派莺飞草长的明媚春光,这春光,与往年明显地不一样:广义地说,非同寻常的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那万众高举的旌旗正迎风招展,点燃了我们胸中如火的激情;具体地看,“教育质量推动年”擂响的声声战鼓,也使我们秣马厉兵,斗志高昂!在这喜人而又逼人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常常止不住思想潮水的放纵奔流而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为了做教育,我该做些什么?”
答案是明确的,那就是:我与教育共发展!
如果说,我们教育犹如一方千舟竞发的喧腾海域,那么,我就要信心百倍地扯满自己的奋进之帆,两脚生根,目不斜视,决不窥测功利的风向,并调整好“教书育人”的舵位,在起伏前行的搏击中,争当一名跃身浪尖的弄潮儿!
首先,我愿与同志们齐心协力,将教育改革推向纵深。解放思想、转变思路,增大开放才能加快发展,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育也不例外。在经历了教育开放日,“千师进万户”等长效定期的活动之后,在感受到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注重和理解之时,我才深知,虽然教师岗位平凡,但肩负的却是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使命。改革后的新型教育,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升,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我怎能懈怠!
其次,我愿与老师们一道,努力追求自身的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至关重要。我身边的很多老师,没有因为身体或年龄的原因而放弃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没有因为家庭生活的变故而耽误自身“现代化”的进程。看到他们为之付出的努力,我确实受到不小的触动。身为一名老教师,还有什么理由停滞不前,甘于落后呢?
我与学生共成长教育故事
我与学生共成长教育故事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感动的旅程。
每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和潜力,而我的责任就是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曾经有一个叫小明的学生,他在学校的表现一直很不理想。他缺乏自信,学习
成绩也相对较低。但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潜力,我决定用我的努力和耐心来帮助他。
我首先与小明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了解他的兴趣和目标。我发现他对艺术特
别感兴趣,于是我鼓励他在画画方面发展自己。每次上课,我都会为他准备一些绘画的素材和题材,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这个过程,小明逐渐开始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创造力。他的绘画作品愈发
出色,而且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的艺术比赛,他勇敢地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赢得了一等奖。这个时刻不仅是小明个人的成功,也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见证。
这个故事告诉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我们可以找到切合他们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我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更是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乐趣。
我相信,这个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我与小明之间,而是在教育的每个角落都在上演。无论我们身处何种教育环境,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引导学生,他们就会在我们的陪伴下得到成长。
在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每个学生都是独
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潜力和天赋等待被发现。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为他们
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通过我们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一起成长,追寻教育的真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新教师通讯稿
为践行新教育理念,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近日,我校学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教育叙事、我与新教育共成长叙事,展示着我校青年教师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活动中,教师们以我市提出的“十新”之“培育新教师”为主题,围绕“教师随笔叙事、缔造完美教室叙事、师德见行动叙事、我的班级叙事故事”等内容,从德育、安全、课程、教学、教研等角度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教师们以鲜明的观点、生动的事例、真切的情感、诗意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演讲畅谈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认真的教学态度。她们是我校新教育教师的代表,也是我校新教育的成长缩影。与会领导认真聆听,针对叙事文章和教育故事深入点评,高屋建瓴,夸优点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本轮活动,为我校青年教师的多元发展和成长成才搭建了平台,充分激发了青年教师的职业热情和积极性,提升了六小青年教师生活品质、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