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文言文《太宗本纪》阅读题及答案-范文模板 (5页)
《太宗罢朝》阅读习题及答案
《太宗罢朝》阅读习题及答案《太宗罢朝》阅读习题及答案太宗罢朝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
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
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
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
太宗,指李世民。
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
③不自得:不痛快。
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一、解释加点的词1.会杀此田舍汉()() 2.谁触忤陛下()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4.妾闻主圣臣忠()二、翻译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参考答案一、1.定要乡下佬,指魏徵 2.触犯 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穿戴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
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宋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太祖讳匡胤,姓赵氏,涿郡人也。
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
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学骑射,辄出人上。
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
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
广顺初,拜滑州副指挥。
世宗即位,典禁兵。
北汉来寇,世宗率师御之,战于高平。
将合,指挥樊爱能等先遁,军危。
太祖麾同列驰马冲其锋,汉兵大溃。
乘胜攻河东城,焚其门。
左臂中流矢,世宗止之。
还,拜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
呈德四年春,从征寿春,拔连珠砦,遂下寿州。
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间于世宗,遣使遗太祖书,馈白金三千两,太祖悉输之内府,间乃不行。
六年,世宗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
恭帝即位,改裣校太尉。
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
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视日下复有一日。
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点检为天子。
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
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
”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
诸将皆拜,肃队以入。
副都指使韩通谋御之,王彦升遽杀通于其第。
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鸣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召文武百僚,至晡,班定。
翰林承旨陶谷出周恭帝禅位制书于袖中,宣徽使引太祖就庭,北面拜受已,服衮冕,即皇帝位。
(节选自《宋史·太祖本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B.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C.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D.有顷/诸将拥宰相范质等至/太祖见之/呜咽流涕曰/违负天地/今至于此/质等相顾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指先祖称谓,后多用于开国帝王的庙号。
太宗教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太宗教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太宗教子文言文阅读附答案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太宗教子贞观十八年,太宗谓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①,朕则不暇。
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教诲晓喻)。
见其临食将饭,谓曰:“汝知饭乎?”对曰:“不知。
”曰:“凡稼穑②艰难,皆出人力,不夺③其时,常有此饭。
”见其乘马,又谓曰:“汝知马乎?”对曰:“不知。
”曰:“能代人劳苦者也,以时休息,不尽其力,则可以常有马也。
”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见其休于曲木之下,又谓曰:“汝知此树乎?”对曰:“不知。
”曰:“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此傅说⑤所言,可以自鉴。
”不注:①世子:即太子。
②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③夺:抢占。
④黎庶:百姓。
⑤傅说:人名,商王时名相。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4分)(1)太宗谓侍臣曰(2)见其临食将饭(3)尔方为人主(4)可以自鉴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其”与“见其乘舟”中“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B.其一犬坐于前C.其如土石何?D.择其善者而从之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诲谕。
(2)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
小题4:太宗教育儿子,从生活的小事设问,引出治国的大道理,避免了空洞说教。
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3分)生活小事情治国大道理吃饭提倡节俭①乘舟②休息③参考答案:小题1:(4分)告诉、对……说(2)面对(3)刚刚(4)借鉴(照镜子)小题1:(2分)D小题1:(4分)(1)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来,遇到事物都要对他教诲晓喻。
(2)做君主的虽然(即使)有时做出一些荒唐的事,但是虚心接受谏言就可以圣明。
小题1:(3分)乘马:提倡休养生息。
乘舟:体恤百姓(对百姓施行仁政)。
休息:善于纳谏。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文言文《明史太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
先世家沛。
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
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比长,奇骨贯顶。
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十五年春正月,子兴用太祖计,遣张天祐等拔和州,檄太祖总其军。
太祖虑诸将不相下,秘其檄,期旦日会厅事。
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议分工甓①城。
期三日。
太祖工竣,诸将皆后。
于是始出檄,南面坐曰:“奉命总诸公兵,今甓城皆后期,如军法何?”诸将皆惶恐谢。
乃搜军中所掠妇女纵还家,民大悦。
元兵十万攻和,拒守三月,食且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屯新塘、高望、鸡笼山以绝饷道。
太祖率众破之,元兵皆走渡江。
三月,郭子兴卒。
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亳,国号宋,建元龙凤。
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太祖为左右副元帅。
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
”遂不受。
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壬子,置御史台。
庚申,召诸将议北征。
太祖曰:“山东则王宣反侧,河南则扩廓跋扈,关、陇则李思齐、张思道枭张猜忌,元祚将亡,中原涂炭。
今将北伐,拯生民于水火,何以决胜?”遇春对曰:“以我百战之师,敌彼久逸之卒,直捣元都,破竹之势也。
”太祖曰:“元建国百年,守备必固,悬军深入,馈饷不前,援兵四集,危道也。
吾欲先取山东,撒彼屏蔽,移兵两河,破其藩篱,拔潼关而守之,扼其户槛。
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势孤援绝,不战自克。
鼓行而西,云中、九原、关、陇可席卷也。
”诸将皆曰“善”。
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
甲子,告于上帝。
(节选自《明史·太祖本纪》,有删改)注:①甓(pì):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B.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C.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D.时席尚右/诸将先入/皆踞右/太祖故后至就左比/视事/剖决如流/众瞠目不能发一语/始稍稍屈/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讳,本义是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旧时也用来指死去的帝王或尊长的名字。
文言文阅读:《明史-太祖本纪》(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明史-太祖本纪》(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
父世珍,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十二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起兵濠州。
太祖时年二十五,遂以闰三月甲戌朔入濠见子兴。
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子兴弱,太祖度无足与共事,乃以兵属他将,独与徐达等南略定远。
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语大悦,遂与俱攻滁州,下之。
十四年冬十月,元丞相脱脱大败士诚于高邮,分兵围六合。
太祖曰:“六合破,滁且不免。
”与耿再成军瓦梁垒,救之。
力战,卫老弱还滁。
元兵寻大至,攻滁,太祖设伏诱败之。
然度元兵势盛且再至,乃还所获马,遣父老具牛酒谢元将曰:“守城备他盗耳,奈何舍巨寇戮良民?”元兵引去,城赖以完。
十六年春三月癸未,进攻集庆,擒陈兆先,降其众三万六千人,皆疑惧不自保。
太祖择骁健者五百人入卫,解甲酣寝达旦,众心始安。
庚寅,再败元兵于蒋山。
元御史大夫福寿力战死之,康茂才降。
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谕之曰:“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
贤士吾礼用之。
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
”民乃大喜过望。
辟夏煜等十余人,葬御史大夫福寿以旌其忠。
十九年春正月乙巳,太祖谋取浙东未下诸路。
戒诸将曰:“克城以武,戡乱以仁。
吾比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
每闻诸将得一城不妄杀,辄喜不自胜。
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
”二十一年春,国珍遣使来谢,饰金玉马鞍以献。
却之曰:“今有事四方,所需者人材,所用者粟帛,宝玩非所好也。
”二十七年五月己亥,初置翰林院。
是月,以旱减膳素食。
六月戊辰,大雨,群臣请复膳。
太祖曰:“虽雨,伤禾已多,其赐民今年田租。
”十二月癸丑,李善长帅百官劝进,表三上,乃许。
甲子,告于上帝。
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
(节选自《明史 ·本纪第一》)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B. 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C. 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D.夫师行如火/不戢将燎/原为将/能以不杀为武/岂惟国家之利子孙/实受其福/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季,本义为幼小禾苗,引申为兄弟中最小的、一个朝代或季节的末期等义。
文言文《太宗本纪》阅读题及答案
文言文《太宗本纪》阅读题及答案文言文《太宗本纪》阅读题及答案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太宗本纪》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
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
每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大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
会久雨粮尽,高祖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
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
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
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
高祖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
众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
”高祖乃悟而止。
八月已卯,雨霁,高祖引师趣霍邑。
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①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
太宗请义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群盗以图京师。
高祖称善。
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
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
及将旋,谓左右曰:“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
”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
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杲,仁杲请降。
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
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
此可谓成算,诸君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
【高中文言文阅读】“太宗即位,为中书令,寻以本官校检凉州都督”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中文言文阅读】“太宗即位,为中书令,寻以本官校检凉州都督”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阅读(19分)太宗即位,为中书令,寻以本官校检凉州都督。
时突厥屡为边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边服。
每出入陈兵,盛为容卫,又折节礼士,凉土服其威惠。
贞观十六卒,陪葬文言文阅读(19(分钟)太宗即位,为中书令,寻以本官校检凉州都督。
时突厥屡为边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边服。
每出入陈兵,盛为容卫,又折节礼士,凉土服其威惠。
贞观十六卒,陪葬昭陵。
年轻和孤儿兄弟和儿童的学者和看护人以他们的友谊而闻名。
贫穷的亲戚和老朋友经常离开他们。
然而,浓密的自植、衣、食、衣、玩将是极其奢侈的。
“死后头衔”恭”黄门的仆人刘震反驳道:士及居家侈纵,不宜为恭。
”出乎意料的是,宗庆后死后的头衔说。
石晨说:士及变通谨密,皆一时之称也。
”摘自《旧唐书》第63卷43.以下句子用一些词解释,这是不正确的分()A.、令尚炀帝女南阳公主尚:娶B、以父尤去职尤:责备c石和谢:谢谢你的罪恶d一、高祖宗的数量:列出指控和指责5以下六句话分为四组,说明余文石擅长变通”一组是3分()①士及亦潜遣家僮间道诣长安申赤心②当时,学者们受到皇帝的崇敬,并有着深厚的自信心③学者没有接受,所以他投降了④时士及妹为昭仪有宠⑤寻以本官校检凉州都督⑥米辛的贡献,我希望这赎罪的耳朵a、①④⑥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④⑥六.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钟()a.俞文石基因父亲的功绩被封为新城县公爵,隋文帝曾经带他到卧室内和他交谈,发现他是个奇才,后因替父守孝离开官职,不久后又担任鸿胪少卿。
B宇文士及担任皇帝的侍卫,两人关系密切,被李渊皇帝俘虏后,济北的富豪贵族都劝宇文士及发动青州、齐州的军队向北面攻打他。
C.宇文士及的妹妹是皇帝的妃子,得到皇帝的宠爱。
由此慢慢地被皇帝所亲近。
以后因为有功劳又被封为新城县公,升迁为中书侍郎,再升为太子詹事。
D.唐太宗继承皇位之后,宇文士及担任中书令。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含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含答案(2022·陕西周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太宗贞观元年纯正月丁亥,上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
上曰:“朕昔受委专征,民间遂有此曲。
虽非文德之雍容,然功业由兹而成,不敢忘本。
”封德彝曰:“陛下..以神武平海内,岂文德之足比?”上曰:“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
卿谓文不及武,斯言过矣!”德彝顿首..谢。
已亥,制:“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御史大夫....杜淹奏:“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检校。
”上以问封德彝,对曰:“设官分职,各有所司。
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
若遍历诸司,搜擿疵颣,太为烦碎。
”淹默然。
上问淹:“何故不复论执? ”对曰:“天下之务,当尽至公,善则从之。
德彝所言,真得大体,臣诚心服,不敢遂非。
”上悦曰:“公等各能如是,朕复何忧!”夏五月,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 ”对曰:“臣居草泽,不能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上曰:“君,源也;臣,流也。
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
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
卿策虽善,朕不取也。
”上问公卿以享国久长之策。
萧璃言:“三代封建而久长,秦孤立而速亡。
”上以为然,于是始有封建之议。
沙门法雅坐妖言诛司空裴寂尝闻其言辛未寂坐免官遣还乡里寂请留京师上数之曰计公勋庸安得至此直以恩泽为群臣第一。
武德..之际,货赂公行,纪纲紊乱,皆公之由也,但以故旧不忍尽法。
得归守坟墓,幸已多矣!”寂遂归蒲州。
未几,又坐狂人信行言寂有天命,寂不以闻,当死。
流静州。
会山羌作乱,或言劫寂为主。
上曰:“寂当死,我生之,必不然也。
”俄闻寂率家僮破贼。
上思其佐命之功,征入朝,会卒。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沙门法雅坐妖言诛/司空裴寂尝闻其言/辛未/寂坐免官/遣还乡里/寂请留京师/上数之曰/计公勋庸/安得至此/B.沙门法雅/坐妖言诛/司空裴寂尝闻其言/辛未寂坐免官/遣还乡里/寂请留京师/上数之曰/计公勋庸/安得至此C.沙门法雅坐妖言诛司空/裴寂尝闻其言/辛未/寂坐免官遣/还乡里/寂请留京师/上数之曰/计公勋庸/安得至此/D.沙门法雅坐妖言诛/司空裴寂尝闻其言/辛未寂坐免官/遣还乡里/寂请留京师/上数之曰/计公勋/庸/安得至此/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名师讲题】《贞观政要》《旧唐书 太宗本纪》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李勣,曹州离狐人也。
本姓徐,初仕李密,为左武侯大将军。
密后为王世充所破,拥众归国,勣犹据密旧境十郡之地。
及李密反叛伏诛,勣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
高祖遂归其尸。
于是大具威仪,三军缟素,葬于黎阳山。
礼成,释服而散,朝野义之。
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号为称职,突厥甚加畏惮。
太宗谓侍臣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镇抚边境,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而情识之惑,一至于此。
朕今委任李勣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其后并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勣为长史,累封英国公。
在并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书,兼知政事。
勣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
勣顿首见血,泣以陈谢。
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
”十七年,高宗居春宫,转太子詹事,加特进,仍知政事。
太宗又尝宴,顾勣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
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勣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
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见委信如此。
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动合事机。
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
太宗尝曰:“李靖、李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摘编自《贞观政要》)文本二:史臣曰: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
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上则咸尽其才。
所以屈突、尉迟,由仇敌而愿倾心膂;马周、刘自,自疏远而卒委钧衡。
终平泰阶,谅由斯道。
尝试论之:础润云兴,虫鸣蠡跃。
虽尧、舜之圣,不能用禱机、穷奇而治平;伊、吕之.贤,不能为夏桀、殷辛而昌盛。
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以房、魏之智,不逾于丘、轲,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时也。
(《旧唐书·太宗本纪》)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中间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标出。
(3分)朕今委任李勣于并州遂得突厥畏威远遁塞垣安静岂不胜数千里长城耶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军缟素”与“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两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
《新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综合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太宗皇帝讳世民。
隋祚且终,盗贼蜂起。
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
与晋阳令刘文静善,文静坐事系狱,太宗夜就狱窥见,与图大事。
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乃集义兵于城,因共部署。
计已定,乃因装寂告高祖。
太宗率兵略徇西河,将至霍邑,会天久雨,粗且尽,高祖谋欲还兵太原。
太宗谏曰:“义师为天下起,宜直入咸阳,号今天下。
今还守一城,是为贼尔,何以自全?”高祖寤,乃将而前。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
唐兵攻长安,太宗屯金城坊,攻其西北,遂克之。
高祖受禅,进封秦王。
贞观元年,诏民弱冠、及笄以上无夫家者,州县以礼聘娶;贫不能自行者,乡里富人及亲资送之;妇人有子若守节者勿强。
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隋文帝何等主?”对曰:“克己复礼,临朝或至日昳,虽性非仁厚,亦励精之主也。
“太宗曰:“其喜察,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朕则不然。
简天下贤才,委任责成,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
”因敕有司:“诏敕不便于时,即宜执奏,不得顺旨施行。
”刺史庞相寿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太宗怜之,欲听还归任。
魏征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欣然纳之。
十三年,召燕饮于阙,询创业熟与守成?玄龄、魏征皆有说辞。
太宗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百死一生,故知创业难:征与吾共安天下,祸生所忽,故知守成难。
然创业既已往矣,守成方当与诸公慎之。
”玄龄等拜曰:“陛下之言,四海之福也!”(节选自《新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B.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C.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D. 迟明至霍邑/与隋将宋老生对阵/太宗怒/马自南原下坂/分伏兵断隋军/为二而击其阵后/兵败走/遂斩老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取的名号,文中高祖、太宗、隋文帝都是庙号。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太宗皇帝》阅读练习及答案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太宗皇帝》阅读练习及答案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太平兴国二年,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来见,赴太祖山陵。
授太子少保,留京师。
六年,赵普奉朝请累年,卢多逊益毁之,郁郁不得志。
普子承宗娶燕国长公主女。
承宗适知潭州,受诏归阙,成婚礼。
未逾月,多逊白遣归任,普由是生气。
会如京使柴禹锡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
上召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
”退复密奏:“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J因言昭宪顾命①及先朝自然②之事。
上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遂大感悟,即留承宗京师。
七年四月,赵普既复相,卢多逊益不自安。
普屡讽多逊令引退,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
十一月丁卯,宴饯赵普,赐普诗。
明日,谓近臣日:“赵普于国家有大勋力,朕布素时与之游从,齿发衰矣,不欲烦以机务,因诗导意,普感谢且泣,朕亦为之堕泪J宋琪对日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端拱元年二月,赵普为太保兼侍中。
上谕普曰:“卿勿以位高自纵,勿以权势自骄。
但能谨赏罚,举贤能,拜爱憎,何忧军国之不治?朕若有过,卿勿面从。
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先是,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工部侍郎雷德骥骤闻之,手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
又请对,具呈所以。
上勉谕良久,且曰:“卿第去,朕终保全卿,勿以为虑J三月,枢密副使赵昌言责罢。
普恶昌言刚戾难制,因是请加诛殛,上特宽宥。
昌言既责, 普又请行后命,上不许,乃止。
淳化元年,赵普自去秋以病免朝谒, 有大政则召对。
及冬,病益甚,乃请告。
车驾屡幸其第省问,赐予加等。
(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太宗皇帝》)【注】①昭宪顾命:昭宪皇太后的临终叮嘱。
②自然:同“自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B.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 C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 I).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陵,古代借指帝王陵墓,也借指帝王、帝后,文中取后一个意思。
太宗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太宗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太宗纳谏》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太宗纳谏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①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皇后谏曰:“昔②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③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④吾国,尔罪三也。
公乃释⑤罪。
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⑥?“太宗意乃解。
又谓房玄龄曰:“皇后(6)庶事(7)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太宗纳谏》文言文阅读题(1)*主要写了—件什么事?(3分)(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4分)(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恒于宫中养饲恒:常常,平常B.皇后谏曰谏:进谏,规劝C.诸侯闻之,必轻吾国轻:轻视、瞧不起D.极有利益尔益:增加(4)请将*画线句子“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
”翻译为现代汉语。
(3分)(5)这个故事中,太宗和皇后形象特点分别是怎样?(2分)《太宗纳谏》文言文阅读题答案1、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注意。
2、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 (2分)D【解析:“益”应为“帮助、好处”】4 (3分)让国君因为马的缘故杀人,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会抱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
【关键词“使”“以”“闻”“之”译对2分,句意通顺1分】5 (2分)太宗知错即改,善于纳谏;皇后体恤下属,善于进谏。
《太宗纳谏》文言文参考译文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
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
唐太宗非常生气,要杀那位养马的官人。
皇后劝谏说:“以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怨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太宗纵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太宗纵囚(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材料一: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怒。
初即位,有劝以威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
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
六年,亲枣丹枝,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期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
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故,好人暗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J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大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材料二: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是以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
此岂近于人情哉?或目:差大遥杨诚M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
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
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鸟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
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
然此必无之事也。
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
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
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罪大恶A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
文言文《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湖北武汉2022届高三四月)
湖北武汉2022届高三四月调研考试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淳化元年十二月,诏中外所上书疏及面奏制可者,并下中书、枢密、三司,申覆颁行。
帝谓宰相曰:“治国之道,宽猛得中,宽则政令不成,猛则民无所措手足。
”吕蒙正进曰:“《老子》称:治大国若烹小鲜。
夫鱼扰之则乱。
近日内外上封事求更制度者甚众,望陛下渐行清净之化。
”上曰:“朕不欲塞人言路。
夫狂夫言而圣人择焉,亦古训也。
”时王禹偁上言:“请自今庶官候谒宰相,并须朝罢于政事堂,枢密使预坐接见,将以杜私请。
”诏从之,左正言谢泌疏驳曰:“伏睹明诏,不许宰相、枢密使见宾客,是疑大臣以私也。
《书》曰: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张说谓姚元崇外则疏而接物,内则谨以事君,此真大臣之体。
今天下至广,万机至烦,陛下以聪明寄辅臣,自非接下,何以悉知外事?若令都堂候见,则庶官请见咨事,略无解衣之暇。
幸今世道清明,朝廷无巧言之士,方面寡姑息之臣,奈何疑执政为衰世之事乎!”帝览奏,即追还前诏,仍以泌所上章付史馆。
四年二月,置审官院。
初,帝虑中外官吏,清浊混淆,命官考课,号磨勘院。
至是,梁鼎上言曰:“《虞书》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三代以还,率由此道。
唐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励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名存实亡且夫今之知州即古之刺史,治状显著者朝廷不知,方略蔑闻者任用如故,大失劝惩之体,浸成苟且之风。
是致水旱荐臻,狱讼填溢,欲望天下承平,岂可得也!望陛下申明考绩之法,庶几官得其人,民受其赐。
”于是改磨勘院为审官院,掌审京朝官。
其幕职、州县官,别置考课院主之。
(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励/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名存实亡/B.唐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励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名存实亡/C.唐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励/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名存实亡/D.唐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励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名存实亡/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封事,密封的奏章。
文言文《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阅读练习及答案(广西2022届高考5月三模)
广西2022届高考5月三模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雍熙元年六月,诏求直言。
知睦州田锡上疏言:“时久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
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又言:“宰相若贤,当信而用之;非贤,当择而任之。
奈何置之为具臣而疑之若众人也!”帝韪其论。
帝尝语侍臣曰:“朕何如唐太宗?”参知政事李昉微诵白居易《七德舞》词曰:“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帝闻之遽起曰:“朕不及,朕不及,卿言警朕矣!”二年秋七月,诏诸道转运使及长吏,乘丰储廪,以防水旱。
淳化元年十二月,帝谓宰相曰:“治国之道,宽猛得中,宽则政令不成,猛则民无所措手足。
”赵昌言曰:“今朝廷无事,边境宁谧,正当行好事之时。
”上喜曰:“朕终日与卿等论此事,何忧天下不治!苟天下亲民之官皆存此心,则刑清讼息矣!”二年,帝以旱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
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
帝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八月己卯,置审刑院。
帝虑大理、刑部吏舞文深刻,乃置审刑院于禁中,置详议官六员。
四年二月,置审官院。
初,帝虑中外官吏,清浊混淆,命官考课,号磨勘院。
至是,梁鼎上言曰:“望陛下特诏有司,申明考绩之法,庶几官得其人,民受其赐。
”于是改磨勘院为审官院,掌审京朝官。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B.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C.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D.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具臣,指备位充数之臣或泛称为人臣者,与一般所谓“大臣”意义上有所区别。
太宗罢朝阅读题及答案
太宗罢朝阅读题及答案
太宗罢朝阅读题及答案
【原文】
太宗罢朝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注释】①田舍汉:乡巴佬,这里指魏征。
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
③触忤:触犯,忤逆。
【问题】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2)故魏征得直言()
1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朗读节奏标示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B.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C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D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14.文皇后在太宗盛怒时,指出“【】”之道并朝服以贺,极具智慧(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2分)
15.短文揭示了太宗【】的形象特征。
(3分)
【参考答案】
12.(4分)(1)具备,具有,文中引申为“穿戴好”
(2)能够
13.(3分)A
14.(2分)主圣臣忠
15.(3分)尽管霸气,但心胸较宽广,能接受进谏。
《太宗出征》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精选十一篇
《太宗出征》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精选十一篇篇1:《太宗出征》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太宗出征》文言文翻译及阅读答案太宗出征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
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
兵士观祭者,归家以言,其父母曰:“吾儿之丧,天子哭之,死无所恨。
”太宗征辽东,攻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为流矢所中,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
(选自《贞观政要》)【注释】太牢:古代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次定州() 2)死无所恨()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
3.选文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2分)4.从太宗对待出征将士的行为中,你看得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王?(3分)参考答案:1.(2分) 1)驻扎(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2)遗憾2.(3分)因此将士们没有不高兴地愿意跟从的。
(或意译: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随驾出征的。
)(“是以”、“莫”译错一个扣1分)3. (2分)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兵士;床前询问士兵的病情并令州县为他治疗;亲自祭奠阵亡将士;为李思摩吮血。
(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四点得2分,答对一点不得分)4. (3分)宽厚仁爱,体恤将士,善于收揽人心。
(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贞观十九年,太宗亲征高丽,驻扎在定州,只要有士兵到来,太宗都亲临州城北门楼抚慰他们,当时有一个随从的.士兵病重,不能进见。
太宗诏令把他抬到自身的床前,询问他的病情,下令州县的医官给他好好治疗。
因此将士们没有不心甘情愿跟随太宗出征的。
等到大军回师驻扎柳城,又诏令收集前后阵亡将士的骸骨,设太牢隆重祭奠。
太宗亲临祭祀,为死者哀悼痛哭,全军将士无不落泪哭泣。
太宗年幼敏睿文言文答案
太宗年幼敏睿文言文答案1. 太宗学书文言文阅读答案王著教帝学书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太宗:宋太宗赵匡义。
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⑤遽:匆忙。
9、下面句中的“其”,与“其后,帝笔法精绝”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百姓多闻其贤B、其如土石何C、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D、其一犬坐于前 10、依据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写出一个成语。
(2分)太宗益刻意临学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又以问著,对如初。
12、你认为王著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参考答案: 9、C 10、更加;精益求精。
11、(太宗)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开初一样。
12、要求严格,循循善教。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小题1:D小题2:C小题3:⑴平时单独居处,整天严肃庄重;至于和人交往,则(热情)洋溢和乐喜悦。
⑵凡是引用的书籍,总是加上注解,用来截断订正他们的意义,也有许多先儒没有阐发的(内容)。
小题4: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忧国而献良策;助人而不居功;立志为本,知行合一。
小题5: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小题1:勒:编纂。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小题2:A.其:代词,自己/他(李蟠)。
B.以:连词,表目的/介词,用。
C.且:连词,并且。
D.之:代词,此,这/助词,的。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文阅读: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阅读:《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宗诏求直言。
知哇州田锡上疏言:“时久升平,天下混一,故左取右奉,致陛下以功业自多。
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普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干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又言:“宰相不得用人而委员外差遣,近臣不专受责而求令录号率J又言:“宰相若贤,当信而用之;非贤,当择而任之。
奈何置之为具臣而疑之若众人也!”帝举其论。
帝闻语侍臣日:“朕何如唐太宗?”参知政事李昉微诵白居易《七德舞》词日:“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J帝闻之遽起日:“朕不及,朕不及,卿言警朕矣!”内侍侯莫陈利用以幻术得幸,骄恣不法,赵普按其罪,请诛之。
帝日:“岂有不枣之主,不能庇一人乎!”普日:“陛下不诛则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不得已,命诛之。
帝以早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
寇准独日:“《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
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
”帝怒,起入禁中。
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准日:”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
”二府入,准乃日:“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赚,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帝以问沔,沔颜首助。
于是切责沔,而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
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
帝嘉之日:“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帝虑大理、刑部吏舞文深刻,乃置审刑院于禁中,置详议官六员。
凡狱上奏,先达院印讫,付大理、刑部断覆以闻,乃下院详议,申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行之。
其未允者,宰相复以闻,始命论决。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B.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C.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D.然临御九年/四方虽宁/而刑罚未甚措/水旱未甚调/陛下谓之太平/谁敢不谓之太平/陛下谓之至理/谁敢不谓之至理IL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封章,古代大臣向皇帝上奏机密事的奏章,皆用皂囊重封以进,故名“封章二B. “帝鞋其论”的“鹿”意为"认为……正确”,与“冒天下之大不”的“鞋” 意思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文言文《太宗本纪》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太宗文武大圣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第二子也,母曰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及高祖之守太原,太宗年十八。
时,隋祚已终,太宗潜图义举。
每折节下士,
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
及义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
大
军西上贾胡堡,隋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屯霍邑,以拒义师。
会久雨粮尽,高祖
与裴寂议且还太原,以图后举。
太宗曰:“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咸阳,号令天下,遇小敌即班师,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休。
还守太原,一城之地,此为贼耳,何以自全?”高祖不纳,促令引发。
太宗遂号泣于外,声闻帐中。
高祖召问其故,对曰:“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
众散于前,
敌乘于后,死亡须臾而至,是以悲耳。
”高祖乃悟而止。
八月已卯,雨霁,高
祖引师趣霍邑。
太宗自南原率二骑驰下峻坂,冲断其军,引兵奋击,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悬门①发,老生引绳欲上,遂斩之,平霍邑。
至河东,关中豪杰争走赴义。
太宗请义师入关,取永丰仓,以赈穷乏,收
群盗以图京师。
高祖称善。
寻平京城,高祖辅政,受唐国内史,改封秦国公。
义宁元年十二月,复为右元帅,总兵十万,徇东都。
及将旋,谓左右曰:“贼
见吾还,必相追蹑,设三伏以待之。
”俄而隋将段达率万余人自后而至,度三
王陵,发伏击之,段达大败。
高祖受禅,拜尚书令,进封秦王。
武德元年九月,太宗又为元师以击仁杲,仁杲请降。
既而诸将奉贺,因问曰:“始大王野战破贼,其主尚保坚城;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
咸疑不克而竟下之何也?”太宗曰:“此以权道迫之,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
若不急蹑,还走投城,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
此可谓成算,诸君
尽不见耶!”诸将曰:“此非凡人所能及也。
”
(节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代隋者唐,更十八君,垂三百年,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
诎己从谏,仁心爱人。
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以其未备也,
不得与先王并,而称极治之时。
(北宋?曾巩《唐论》)
注:①悬门:古时城门所设的门闸。
平时挂起,有警时放下,以便加固防守。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引师趣霍邑趣:奔赴
B.贼众大败,各舍仗而走仗:兵器
C.贼见吾还,必相追蹑蹑:尾随
D.度三王陵,发伏击之度:估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及高祖之守太原②而其治莫盛于太宗之为君也
B.①死亡须臾而至②高祖乃悟而止
C.①今兵以义动②使其计不暇发,以故克也
D.①进战则必克,退还则必散②仁杲收而抚之,则便未可得矣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
何也
B.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
何也
C.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
何也
D.王无攻具轻骑/腾逐不待/步兵径薄城下/咸疑/不克/而竟下之/
何也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高祖率兵西向,在霍邑被隋将率精兵阻挡,恰遇连天大雨,粮草断绝,但高祖不为所动,促令急攻,最终大败隋军,平定霍邑。
B.平定京城后,高祖辅佐朝政,被授予唐国内史的官职,后来又改封为
秦国公。
高祖受禅后,又改任尚书令,并由秦国公进封为秦王。
C.在战争中,李世民善于分析敌情,恰当部署,抓住了敌人的要害,速
战速决,出奇制胜,凭借突出的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赞赏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