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上 幼儿心理发展

合集下载

教案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教案第三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

教学中注意:
依据幼儿期儿童视觉敏度发展的特点,在工作中制 作教具和图片时文字图片画的要大些。 教室的采光要 充足,儿童离黑板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要合适。培养幼儿 养成良好的看东西姿势。
2、颜色视觉发展
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 辨色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3个月 即已出现。 新生儿——区别红与白 3个月——区别灰色与彩色 2-3岁——先掌握红黄,再掌握绿蓝, 4岁——能把颜色和名称联系起来。
时间知觉在教育的过程中发展,有规律的幼儿园 生活能帮助儿童建立时间观念。(如一日常规活动)
幼儿初期已有早晨、下午、晚上的概念, 但会错用今 天、明天、昨天。
幼儿中期有今天、明天、昨天的概念,但会错用前天、 后天。
幼儿晚期能分清以上概念,知道星期几和四季。但对 更短和更远的概念分不清。
教学中注意: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 器的作用停止后,感 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 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 间,这种现象就叫后 像。
(二)感觉的变化
1、感觉适应现象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视觉适应:暗适应、明适应 味觉适应:厨师烧菜 肤觉适应:冬季游泳
2、感觉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很 多歌星唱歌时常常配合动作,高音时伸长脖子, 低音时弯下双膝。例如beyond的黄家驹、费 玉清。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 指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对象、背景,二者可互换。
对象与背景的转换图
2、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人的感官时,
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连续
封闭
知觉整体性的主观轮廓
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 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语词把它标志出来。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梳理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梳理

保教知识与能力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内容结构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述第二章幼儿生理发展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第四章幼儿身心发展问题第五章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儿童发展概述第一节儿童发展理论概述: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理论流派第二节婴幼儿发展概述一般特征;影响因素;重要概念第三节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婴儿期的年龄特征;幼儿早期的年龄特征;幼儿期的年龄特征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定向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二、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成熟势力说行为主义学精神分析学说认知发展学说三、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四、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a生物因素:物质前提与基础遗传素质: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特性生理成熟:身体生长发育水平b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的速度、程度与方向;可能性—现实性;教育主导作用。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主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新的需要与儿童原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观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五、关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1最近发展区2关键期3转折期六、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新生儿期(0-1个月)⏹心理发生的基础:无条件反射,本能动作心理的发生:条件反射最初的认知活动:知觉的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注意发生的标志,选择性出现)婴儿早期(1-6个月) :1视听觉迅速发展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3主动招人4开始认生婴儿晚期(6-12个月)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坐、爬、站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手眼协调3言语开始萌芽:音节清楚、重复、连续4依恋关系发展:分离焦虑;用“前语言”与亲人交往七、幼儿早期的年龄特征(1-3岁)1学会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3言语和思维真正发生:2岁左右4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八、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幼儿初期(3-4岁)1生活范围扩大2认识依靠行动(直觉行动思维)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幼儿中期(4-5岁)1活泼好动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思维依靠表象)3开始遵守规则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幼儿晚期(5-6岁)1好问好学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第二章幼儿生理发展第一节幼儿身体发育的特点与保育:八大系统(运动、呼吸、消化、神经)第二节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皮肤、眼、耳)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与保育运动系统各器官的特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幼儿骨骼处于生长期,需要钙磷为原料,需要维生素D;⏹骨骼有机物含量多,易弯曲。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局限性
弗洛伊德过分性本能在性格发展中的作用。
过分强调无意识,否认意识在人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他的理论主观色彩浓厚。 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或变态的心理资料,而 忽视了对正常人的研究,导致了对人的解释的片面性。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理论
第三节 行为主义
贡献
• 使心理学从主观的唯心主义科学向客观的唯物主义的发展道路 上迈进了一大步。 • 使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尤其是实验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取
得重大成果。
• 使行为主义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技术在许多领域和社会生活中 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节 行为主义
局限 • 抹煞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陷入了生物主义。 • 抹煞心理、意识与行为的差别,陷入了客观主义。 • 抹煞行为不同层次的差别,把行为归结为S-R的简单模式,陷 入了机械主义。
第一节 成熟势力说
二、格塞尔的发展原则 发展方向原则:表现为自上而下,由中心向边缘,由粗大动作向精细动作 发展。 相互交织原则:在发展过程中,在某一阶段,由某一个方面占优势,过一 个阶段又会以另一方面占优势。通过交织,达到相互平衡,把发展引向整 合并达到趋于成熟的高一级水平。 机能不对称原则:如优势手、优势眼、听觉记忆、视觉记忆等 个体成熟原则(核心原则):处于准备阶段的儿童,相应的学习能力尚未 具备,这时如果让他们学习某种技能,就难以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这不 仅表现为学习难度大,学习成绩不巩固,严重的还会伤害学习动机和学习 兴趣 自我调节原则:并非直线,而是有波浪起伏的,自我调节的能力
经联系的接通,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物分别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两个兴奋
点,又称为兴奋灶。 无关刺激: 铃声 定向反射(注视)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第三章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有 两个加速期:婴儿期及幼 儿早期是第一加速期,
随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 展;青春期为第二加速期, 随后是第二个平稳发展 阶段。老年期则开始了 各方面的下降趋势。
(四)发展的差异性
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 记性好;有的人爱动,有的人喜 静;有的人善于理性思维,有的 人长于形象思维;有的儿童发育 早,心理成熟早,有的就晚;在 个性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兴 趣、性格及能力等方面也都有不 同。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0-1.5岁: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1.5-3岁:自主感对羞愧怀疑
3-6岁:主动对内疚
6-12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8-25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25-65岁:繁衍对停滞
例如:儿童必须学会自主,自己吃饭、穿衣及照顾自己的个人卫生。儿
童若无法独立,可能会使学前儿童怀疑自己的能力,并觉得羞耻。
三、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阶段划分
(二)年龄特征的阶段划分
心理发展八阶段(依据:人一生中出现的心理社会问题) 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观点:发展顺利者的心理特征是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 责任感;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是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2)形象记忆为主
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再现比较
幼儿记忆的特点: 幼儿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 2、形象记忆和语义记忆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3、形象记忆与语词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
(3)机械记忆为主
出于两个原因: 一是幼儿大脑皮质的反应性较强,感知一些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够留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
(response)是行为的基本单位,刺激(stimulus)是引发有机体内部外部反
应的变化,在生活中叫做社会情境。刺激和反应都是物理或化学变化。 2.研究任务
心理学就是通过确定刺激反应之间联结规律,达到预测和控制有机
体行为的目的。 行为主义的公式: S(刺激) 社会情境 引起 适应 R(反应) 行为
二、行为主义的界定
反应的分类:
根据可否直接观察将反应分为内隐的(internal response)和外显的 反应(external response); 根据可否习得分为习得反应(unlearned response)和非习得反应
(learned response)。
又依照这两个标准将反应分为:
观察法
条件反射法
二、行为主义的界定
2.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3)言语报告法
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华生所讲的口头报告法所报告的只是自己机体内部的变化,而不是心理和
意识的活动,因而并不是通常所谓的内省。
(4)测验法
他主张要设计明显外部表现的行为测验,只能用来测验人的习惯,习
们不协调的情况中摆脱出来时,我们开始思考” 思维的分类: a)已经完全习惯化的言语的无声应用 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 b)组织得很好的内隐语言过程被情境或刺激激发 艺术创作 如33*333 如音乐家浏览熟悉的曲段、
c)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遇到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情境时) 如
贡献
评价
1.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推进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动物,由于这种结构,人生来就能对某种刺激作出反应。他把这类反应 称为非习得的行为(unlearning behavior),而非能力、“心理特质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儿童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迅速的时期。

这个时期儿童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一、身体的发育出生第一年,儿童身体发育非常快。

从外部指标看,生后,身高平均每月增长3厘米以上,半年后有所减慢,每1一1.5厘米,1岁时,身高可达70—75厘米。

体重增加的更明显,1岁时可达9—10公斤,等于出生时的3倍。

婴儿的骨胳肌肉系统发育得也较快,从2—3个月开始,脊柱的四个生理性弯曲相继形成,肌肉的力量也不断增强,儿童逐渐能支撑住身体重量,逐渐能抬头、翻身、坐、爬、站、甚至能走上几步。

但婴儿的骨化过程远未完成,骨賂仍易变形,肌肉也容易疲劳,所以让婴儿练习各种动作时,必须注意适时适量,不要过早让儿童坐、站,每次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

二、神经系统的发展(--)婴儿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婴儿脑的发育比身体其它部位更快。

出生时头围约34厘米,1岁时可达46厘米左右,而成人的头围也不过55厘米。

1岁儿童的脑重可达900克,比初生时增加了一倍多。

这是因为,婴儿脑细胞的体积显著变大,树突的分支增多,轴突变长,大脑皮层的厚度增加,因而婴儿的脑重增加了,皮层的沟回也增多和加深了。

神经突起的发育使神经突触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就为建立复杂的神经联系提供了可能。

婴儿的神经纤维开始了髓鞘化过程。

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保证神经冲动沿着一定的通道迅速而准确地传导。

神经系统各部分神经纤维实现髓鞘化的时间不同,较早完成的是感觉神经,其次才是运动神经,这也是i 嘢儿动作发展落后于感觉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联络皮层各: 部分的神经纤维中,与高级智力活动直接有关的额叶和顶叶部分髄销化过程开始得晚,大约7岁时才接近完成。

(二)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婴儿神经系统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为:1.皮质兴奋机能增强:明显表现为睡眠时间M减少,清醒时间不断增加。

新生儿每日可睡20个小时,周岁时已减少到14个小时左右。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卫生保健(课堂PPT)

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卫生保健(课堂PPT)
2
让老师们头痛的熊孩子们——分离焦虑症
每天早上来幼儿园,尚杨小朋友从不象别的小朋友那样高 高兴兴地走到老师面前问好。每次不是搂者妈妈的脖子就是拽 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并且大声的哭闹着。有时妈妈就再带他出 去玩一会再回来,但他还是不肯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哭闹着不 肯走进活动室。每次都要老师和妈妈费很大的工夫才让他从妈 妈身边离开,妈妈走后他就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了。
(1)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2)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
切的保证; (3)生理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使功能协调作用
完善。 (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
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7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 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 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五快”是指: 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 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 便,而且感觉良好。 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 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
11
三、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的许多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影响;许多遗传病都存在智力缺陷。 2、胎内环境 不良的胎内环境造成的某些素质缺陷可成为儿童心理发育的障碍。 3、脑损伤或疾病 分娩中的脑损伤、脑外伤及脑瘤、传染性脑疾病等使脑细胞受损。 4、生长发育迟缓 发育过于迟缓,水平过低,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父母吵闹——行为紊乱、夜惊、梦魇、遗尿症。

第三章 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第三章 婴儿的社会性心理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婴儿期的亲子关系
依恋是由鲍尔比最先提出的一个心理概念, 是指婴儿与母亲(或能够代理母亲的人) 之间所开成的由爱连接起来的永久性心理 联系。两个特点: 一是渴求与依恋对象接近;二是努力维持 这样的接近。 所有这个年纪的婴儿都会出现分离焦虑,这 点与学会爬行有密切关系.
(一)依恋的产生和发展 1、依恋的产生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2、依恋的发展阶段 依恋行为的系统化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复杂化,经 过一定的阶段而发展。 阶段1:对人物不加区别的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阶段2:对特定人物进行定位和表现信号行为阶段; 阶段3:极力维持与特定人物的接近,处于“陌生人焦虑” 时期。 阶段4:与依恋对象建立确定关系的阶段。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儿童早期的性能量——力比多(libido)的发展变 化决定了其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 否。 学前儿童心理性欲发展有关的三个时期: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他提出个体必须成功地通过一系列心理社会性的 发展阶段。认为人的一生有八个发展阶段,每个 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个主要的冲突或危机。如果 个体想要成功应对后面发展阶段的冲突或危机, 就需要在前面的阶段认真地解决该阶段的冲突或 危机。 信任对不信任(0-1岁半) 自主对自我怀疑(1-3岁) 主动对内疚(3-6岁)
5-6个月 花样翻新:随着同外界交往日益增多,婴儿流露出 惊喜、欢乐、受挫和失望等情感。 参与交往:小宝宝看到他最喜爱的人,看上去是否 快活或高兴? 微笑的游戏:用话语和滑稽的面部表情,逗宝宝开 怀大笑。
10个月 定睛凝视:婴儿开始跟踪父母亲的视线,以便理解 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 情感交流:他是否试图捕捉你的目光或主动表示友 好,比如挖出身子让抱? 好玩的游戏:留意小宝宝发出的声响和流露的表情, 不无嬉戏地用镜子反射给他看。

幼师考编学霸笔记-幼儿认知的发展(2)

幼师考编学霸笔记-幼儿认知的发展(2)

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第一节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记忆的发展(3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它包括识记、保持与回忆这三个环节(客观题)表述2: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能回忆的一定能再认;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表述3: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再认: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

(比如:看到后,想起来。

好比选择题)(客观题)•再现:识记过的事物并没有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之呈现在头脑中。

(事物不在眼前,能够想起来)(一)幼儿记忆的特点记忆口诀:无机形两亿(客、主观题,一定背会)•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意识性)•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理解性)•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内容)•记忆的恢复现象•回忆的发展。

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意识性)(标红的以客观题为主)•幼儿时期最主要的识记方式是无意识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有意识记发展的速度明显高于无意识记。

(3岁前只有无意记忆)效果:无意识记优于有意识记2.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理解性)•由于生活经验缺乏,理解力差,幼儿在记忆时较多地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

效果: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识记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记忆内容)(主观题:材料分析为主)(1)形象记忆是根据具体的形象来记忆各种材料。

(2)整个幼儿期,形象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

(3)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并且它们的差别逐缩小。

(例子:给幼儿园小班说长颈鹿两种方式:一是看图,二是说长颈鹿的特点,看图效果优于说的效果;大班孩子给看图与说长颈鹿的特点效果差距不大。

)效果:形象记忆优于语词记忆补充:记忆内容的变化记忆口诀:运情形语(先后顺序)•运动(动作)记忆:识记内容为人的运动或动作的记忆(比如:喂奶)出生后2周左右最早•情绪记忆:(印象最深刻)对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6个月左右•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比如:色彩鲜艳的玩具)6~12个月左右的记忆。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第一节幼儿注意发展的主要特征幼儿的注意力发展是在幼儿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注意力是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思维活动的基本心理过程之一,它对幼儿的学习、思维和行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幼儿时期,注意力的发展呈现出一些主要特征。

首先,幼儿的注意力很短暂。

幼儿在面对刺激时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持续专注于一个任务或活动。

他们的注意力自由度较大,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注意力的转移较为频繁。

其次,幼儿的注意力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他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往往是活跃而敏感的。

幼儿对于新奇、亮丽、响亮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而对于平淡无奇的刺激则较少关注。

这也反映了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之一,自动选择(primitive selective attention)。

也就是说,幼儿的注意力主要会被刺激的突出性所引起。

第三,幼儿的注意力很少能够集中在其中一个任务上。

幼儿对于复杂的任务往往感到困难,难以集中精力去完成。

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短暂的、简单的任务上,很容易在任务中分心或者转换注意。

这也反映了幼儿注意力发展的另一个特点,分散注意力。

第四,幼儿的注意力发展是逐渐向内化转化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能够将注意力从外界刺激转移到内部,即对自己内部思维活动的注意。

这是幼儿注意力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也是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幼儿的注意力在不同任务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在兴趣任务中,幼儿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表现得较为专注;而在无兴趣任务中,幼儿的注意力则比较短暂,分散和易转移。

总之,幼儿注意力发展的主要特征包括注意力短暂、易受外界刺激影响、难以集中精力、逐渐向内化转化和任务差异。

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对家长、教师和幼儿心理发展研究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幼儿的注意力发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三章婴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价

第三章婴幼儿心理发展与评价

(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
(五)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物 的行为。
婴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教 师和家长要注意: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孩子 做出正确的表率;其次家长或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 最后要及时引导,帮助孩子纠正不良社会行为。
第四节 婴幼儿社会行为发展
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 对事、对物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反应。
一、婴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一)婴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
第一个阶段:“以客体为中心”阶段。 第二个阶段:“简单交往”阶段。 第三个阶段:“互补性交往”阶段。 (二)婴儿早期社会性交往发展的一般特点 1. 魔方家长交往 2. 借助动作交往 3. 易受成人影响 4. 自我中心化 5. 易被玩具吸引
绪反应。 3. 易变性:情绪可以在短时期内有很大的改变。 4. 真实性和外显性:情绪毫不掩盖,完全表现在外面。
5.反应不一致性:同一刺激,有的婴儿可以反应的很强烈,有的婴 儿则无反应。
6.容易冲动:遇到激动的事情短期内不能平静,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二、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
3~6岁的孩子情绪还是容易激动,但高级的情感体验有了初步发 展。
3. 情绪调节多采用建构性策略 解决问题时尝试自己想办法。在 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采取替代方式(建构策略)。由于语言的发 展,4~5岁幼儿能够借口语表达情绪,从而使自己舒服。
4. 道德感进一步发展
(三)5~6岁幼儿的情绪发展
1. 情绪表现的社会性增强 5~6岁有明显的亲社会倾向,能意识到 表达消极情绪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第五节 婴幼儿人格发展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幼儿心理学第三章
决定人追求什么。
幼儿需要、动机和兴趣发展特点
需要的发展
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如从生理需要到社会需要,从物 质需要到精神需要等。
动机的发展
幼儿动机的产生往往与需要相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动机的社会性逐 渐增强。
兴趣的发展
幼儿的兴趣比较广泛但不稳定,容 易受外界影响而发生变化。同时, 幼儿的兴趣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 征和个体差异。
02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
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 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包括喜、怒、 哀、乐等基本类型。
情绪情感的作用
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具有重 要地位,对幼儿的认知、行为和社 会性发展等方面均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情绪情感特点
01
02
03
易变性
幼儿情绪情感容易受外界 影响,变化较快,稳定性 相对较差。
思维们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事物,思维过程具有 直观性和行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 维过渡。
语言
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幼儿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 同时也通过语言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的语言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且受到家庭、社会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提高幼儿自制力
通过规则约束、情绪控制等方式,提高幼儿 的自制力水平。
04
幼儿个性倾向性发展
个性倾向性概述
定义
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 意识倾向,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 态度以及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
向和选择。
组成部分
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和世界观等组成。
特点
个性倾向性是个性中最活跃、最 积极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 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周围 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
一、填空
1、心理发展的性质有()、()()、()。

2、幼儿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是按照()和()。

3、中国心理学家()提出,在划分心理发展阶段时,应考虑每一时期的重要的质的特点。

分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

4、()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

属于婴幼儿时期:(0----1岁)(),(1——3岁)(),(3——6岁)()。

5、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又具有一定的()。

6、幼儿期的心理发展可以从()、()()、()等方面体现出来。

7、幼儿言语发展体现在( )( )( )等。

8、()与()是幼儿认知活动的基础。

9、幼儿的记忆特点是()为主,()为主,()为主。

10、幼儿思维经历三种水平,先是(),然后发展至(
),最后发展至()。

动作思维也叫(),幼儿初期,儿童的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

幼儿期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大约5、6岁左右幼儿开始发展()。

11、幼儿想象的特点有想象的(),想象的()想象的()。

12、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发展,在()、()( )等方面有所进步。

13、幼儿性格发展的特点表现为()、() ( ).
14、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通过()的发展,()的发展,()的发展体现出来。

15、()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心理发展。

()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16、()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的观点。

17、( )和()是幼儿园教育的两大方面,体现了幼儿教育的()。

1、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是先快后慢,而生殖系统则先慢后快。

()
2、人类个体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在幼儿前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
到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

( )
下面属于情感体验的是()A愉快B自尊C生气 D 委屈
三、名词解释1、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记忆:
4、思维:
5、想象:
6、感知觉:
7、个性
8、性格:
8、社会性:
9、最近发展区:
10、早期教育
11、关键期:
12、教育原则;
四、简答1、就狭义的心理发展而言,其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主要表现为那几点?
2、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3、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和基础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如何理解早期教育?
6、幼儿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论述:1、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成人在婴幼儿时期应怎样做?
2、影响幼儿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