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成因及教学对策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成因及教学对策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它情有独钟,但并非每个人都取得优异成绩。
许多学生小学时数学成绩优异,进入中学后,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能保持优秀。
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两极分化?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 造成分化的成因1.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笔者对港南区的学校抽样调查表明,568名被调查学生中,对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直接有兴趣的91人,占16%,有间接兴趣的170人,占30%;对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生兴趣的28人,占百分之5%;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较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4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239人,占百分之42%。
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意志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需要学生提高学习的独立性。
这时,有的学生适应性差,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1.2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1.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不适应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
如何让小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如何让小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摘要:数学是属于理科的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相对于文科而言,数学比较的单调,而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就更枯燥单调了,这样小学生就难以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对一门学科没有兴趣,那想学好,当然就更困难了。
本文就是针对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来分析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能够提高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激发与培养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47-01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的产生对于学好一门学科是多么的重要,当学生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时,他的注意力就会非常的集中,同时他的求知欲也会被激发,思维反应等都会变的灵活。
所以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的有趣,玩的开心,在玩的同时吸收知识,这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让小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措施:一、巧妙引入话题所谓巧妙引入话题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老师在一开始上数学课的时候,可以花2到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们一个有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话题,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当老师提出这样一个小朋友都感兴趣的故事的时候,就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这个时候肯定很多的小朋友会争着告诉老师他们知道,然后老师就可以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引出今天要交给同学们的数学知识。
又如:在给小学生讲到阿拉伯数字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下阿拉伯数字的故事,可以用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比如我们在教学数学的加减的时候,老师可以引用一下现在小学生很喜欢的脑筋急转弯里面的算术问题,来激发小朋友们对数学加减的兴趣。
二、设计情境,让数学学习变的有趣味1.设计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老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并通过这个问题逐步的引出老师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问题式的一步步推进很有逻辑感,比较有推理的因素在里面,不像直接给学生们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乘法运算那样直白和枯燥,设计问题情境的方法会让数学的学习变的更有趣味,小朋友们也更容易接受,数学的教学也才会变的生动又容易。
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人类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之一。
然而,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本文将探讨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缺乏实际运用的意义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无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
数学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抽象的理论,与日常生活无关。
因此,学生很难看到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从而导致对数学的兴趣减弱。
解决方法:首先,教师应该致力于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学生展示数学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例如,通过实际案例来教授几何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价值。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实践活动,如数学竞赛、实地考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使得学生对数学课程感到枯燥和乏味,进而导致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利用数学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或者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使用教育软件、网络资源等,来呈现数学知识。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更加生动地学习数学,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压力过大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需要艰苦努力才能掌握的学科。
学生常常因为担心成绩而感到压力,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解决方法: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并应对数学学习中的挑战。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的努力,并提供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放松活动,如户外运动、艺术表演等,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恢复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论: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谈学生学习数学困难原因及应对措施
谈学生学习数学困难原因及应对措施我是xx子弟学校初中数学教师,因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矿区,同农村初中的情况基本一样,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尤其是在数学课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占的比例更大。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有这样的感受:讲了好几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
这难道纯粹是学生的问题吗?这难道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吗?为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初步探索和研究。
一、几种表现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表现:一是学习数学缺乏兴趣。
表现在学习中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这样就使毅力欠缺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数学,烦数学。
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越差就越不想学。
学习上就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
从而产生了自卑和应付心理,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涂改分数,欺骗教师和家长的行为时有出现。
二是学习品质差。
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倾向。
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起落较大。
其结果是态度消极,敷衍应付,成绩下落。
三是参与意识不强。
表现在有些学生一般只对结论感兴趣,但对通过观察、推导、找出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他们的共同属性,抽象概括出数学规律,概念等一系列思维过程不能引起重视,不愿参与探讨过程。
这种心理防碍了学生形成知识系统结构,同时,没有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的结论终究不会形成牢固的知识概念。
二、原因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因素,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我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的原认知结构存在缺陷造成了学习困难。
这类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迁移,如学习代数,要领悟数的概念发展和表示形式的多样化,数学运算式、字母、代数式是数和式的基本观念,一系列方法如换元法的理论基础,有着较大迁移作用,但这类学生掌握不好换元法,不易于储存和提取应用。
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心理动力,缺乏兴趣,和老师之间情感上有距离,不是想学而学不好,就是因为不懂或不会不爱学;有的因为老师看不起不愿学;有的因为老师疏于管理而不去学。
中小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对策
中小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对策1. 学习方法不当:很多中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采取了错误的学习方法,导致了数学学习困难重重。
他们可能只是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而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和逻辑。
这样的学习方法会让数学变得枯燥和难以理解,从而造成对数学的厌恶。
2. 教育资源不足:一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了教育质量不高,包括数学教育在内。
教师的水平和教学手段可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得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没有兴趣。
3. 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数学是一门需要连续性和逻辑性思维的学科,要求学生们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基础知识。
有些学生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好前面的知识点,导致了后续知识的困难。
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就会感到艰难和困惑。
4. 数学内容的抽象性和晦涩性:相比其他学科,数学的内容往往更加抽象和晦涩,需要一定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
而一些中小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对数学的难以理解和厌恶。
1. 改善学习方法: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指导中小学生改善数学学习方法,引导他们从死记硬背转变为理解和运用。
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提高教育资源: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中小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包括改善教师队伍和教学设施,提供更加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使得数学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3. 加强基础知识:学校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增加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深入学习,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
4. 提倡数学思维:学校可以通过增加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们形成抽象和逻辑思维方式,使得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且更加擅长数学学习。
我儿子对数字不感兴趣,这是怎么回事
我儿子对数字不感兴趣,这是怎么回事
问:你好,我儿子对数字不感爱好,不知是什么缘由?
答:请问您孩子几岁了?
问:7岁,上一班级了。
答:孩子是有个别差异的,有的孩子宠爱数学,有的孩子不太宠爱,这是孩子的一个特点。
如在幼儿期,有的孩子能歌善舞,但有的孩子就表现出这方面的力气差一些,在接触数字概念的时候,有的孩子学得很快,有的孩子就比较慢,一个孩子一个样。
我的小孙子跟你的孩子很相像,他很小的时候语言进展极好,宠爱画画,宠爱唱歌跳舞,但是对数爱好不大,口算的速度比较慢。
我想说,这个特点是有遗传的,就是说他的思维更偏重于艺术性,所以艺术是他的强项,他学起来也简洁。
有爱好,就简洁学得好;学得好,更激发了他的爱好。
而数学这方面是他的弱项,他有些可怕,不太宠爱。
不宠爱没爱好,所以很少学,结果就更差。
这是孩子的特点,但是这个特点并不说明孩子不能学好数学。
- 1 -。
现在很多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是十分感兴趣
现在很多的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是十分感兴趣,这也造成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数学课比较枯燥,缺乏生动和活泼,学生提不起兴趣。
(2)搞“题海战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每天为了做题而做题,心里挺压抑。
(3)“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消化的时间和空间。
(4)课堂教学没有针对性,重点不突出。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必须解决课堂教学效率。
一:备好学生。
所谓备好学生,是指对学生的作业要认真批改,练习要检查好,找到各层次学生思维薄弱的地方。
有的教师很长时间不批改作业,这样你对学生了解的程度只能局限于你感觉的水平上,通过认真批改作业,我们可以分开层次来讲题,错得多的,先讲,然后从多到少依次讲。
二:抓住课本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讲。
课本的重点难点往往从例题中,习题中能够找到,那些在例题中,练习题中,习题中,复习参考题中反复出现的为重点,要讲清楚,让学生听得明白,然后在补充一些同类型题目加以巩固,这样效果会更好。
三: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现在很多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根本不记笔记,完全凭借课堂上的听课,效果很不好。
通过对一个学生的调查发现,记笔记与不记笔记所产生效果有本质的不同,因为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都是一些重点或者规律性东西。
有了笔记本,才可以为复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我采取每周检查笔记的方法来督促学生记笔记,效果不错。
四:给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同步资料。
这样他们自己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去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就满足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情况,同时也为他们自己的自我发展提供了空间。
当然资料的选取要有针对性,一般情况下有一本资料就足够了,太多不好,因为他们弄不精通。
课堂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能不能明白,不明白让他们问一问;明白了,课下要下功夫落实好;另外要认真完成作业。
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成绩肯定会提高浅议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摘要:在给学生“减负”的呼声越来越响亮的时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紧迫。
如何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
如何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现在的中学里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面对这种现象,作为中学数学教师深感责任重大,那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笔者结合十几年的数学教学经验,谈谈相关方法。
关键词:数学兴趣课堂气氛情感一、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我们知道,数学具有简单美、和谐美、奇异美等特征。
但数学美却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符号、严格语言,演绎体系中。
没有音乐中的抒情旋律、没有美术中鲜艳的画面、没有文学中动人的诗歌。
因而缺乏数学素养的人往往感到它枯燥单调,神秘莫测,难以唤起审美情趣。
著名的哲学家沙利文却这样说过:”优美的公式就如但丁神曲中的诗句,黎曼的几何与钢琴合奏曲一样优美。
”而作为当今时代中的一名数学教师更应该清楚并运用数学中的数学美,把它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置身于数学教学情境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1、揭示数学美,提高学生钻研数学的主动性数学学习虽然在创造性欲望的满足上无法与数学发现相比,但同样可以享受到”再发现”和”再创造”的喜悦。
2、启迪思维活动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核心是发展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一个数学题的解法是否合理,除了有实践标准和逻辑标准之外,还有美学标准。
3、深化理解知识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一课的复习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了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组织小组讨论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平面图形怎么进行分类?为什么?讨论和分类的过程,也是理解这些图形的内在联系的过程,学生通过图形的分类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得到的各种计算方式的极为优美的简洁的表达形式,体会到了数学所特有的美。
二、创造数学优美环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数学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
运用美育原则,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数学材料的静态集合转化成切合学生心理水平的教学的动态过程,造成一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数学与艺术交融,教师与学生共鸣的优美环境。
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因素
1.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老师及数学课,为什么?
2.你在课堂里有感到非常好的数学课吗?能描绘一下吗?
学生希望老师:幽默,学识渊博,严肃认真;课堂活泼,语言生动,多鼓励,关心爱护学生。
第五类是综合性问题,注重学生思维品质考察,问题有:
1、能否谈谈3和5的关系?
3.1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调查题目分五类,第一类是关于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方面:
1、你对数学感兴趣吗?谈谈是什么引起你对数学的兴趣的。
2、你怕数学吗?能否说说具体原因.你学习数学的动力是什么?
3、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你是否有过对一些解题方法、过程、结果感到激动、兴奋、甚至欣喜若狂?如果有,你能描述一下具体情况吗?.
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对儿童的数学兴趣有很大的影响:
(1)大人的态度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自我观念的形成、自信心的建立,往往是透过周围的“重要他人”的期望与评价完成的。“重要他人”认为他有价值有能力并期望他能成功,他就产生积极的自信,认为自己能获得成功。即使有许多困难,他也会在期待的目光中,坚定信念,完成任务。“重要他人”暗示他不行,对他失望、不闻不问,他便会自卑,产生心理定势,认为自己不行,完成不了学习任务。
4.数学美是经历曲折、郁闷、狂燥后的一种柳暗花明的舒心的体验、一种激动、兴奋、愉悦的感受。谈谈你对数学美的看法。你是否感受过数学美?能否谈一谈平面几何中的你认为美的东西
5.也许你以前喜欢数学,现在你可能讨厌(害怕)数学。如果有这种情况,你能否谈以下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从调查情况来看,①大部分学生对数学都有兴趣,数学中使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数的奇妙性质、独立解决数学难题、几何做图、几何中的辅助线、一些题目的新颖解法、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的作用、数学的实用性等。
为什么多数人讨厌数学
为什么多数人讨厌数学作者:细野真宏来源:《数学金刊·初中版》2010年第10期这个世界上抱怨“数学学不好”的人很多。
那么为什么讨厌数学的人会如此之多呢?首先,教科书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而教科书又受到学问专家的严重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
数学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将数学教科书交给学问专家制作。
在某种意义上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这种表面上的理所当然,正是世界上诸多学生讨厌数学的一大关键原因。
学问专家与一般人的思考差异对很多学问专家来说,教科书似乎是最简单易懂的东西。
因此,他们写的关于学习法的书大多数告诉读者,如果不懂数学,就要先好好看课本。
而这点正是专家和一般人典型的差异。
遗憾的是,专家并不理解一般人正是因为看不懂课本而学得很痛苦。
换句话说,说得严重点,数学教育中的大问题是专家们写出自己认为简单的教科书,并误以为它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最容易懂的,因而强制让别人看。
为什么教科书难懂?那么究竟为什么数学教科书难懂呢?简而言之,这是因为构成教科书的内容是根据专家居高临下的观点来安排的,不符合学生的需求。
具体说,页数很少的教科书纸张被用于证明公式,而对如何解题却很少加以解说。
也就是说,虽然大部分学生想知道的不是公式的证明,而是公式的使用方法,但是教科书中存在的是大多数学生不关心的关于公式的证明,这无异于浪费纸张。
这是学问专家与学生之间根本性的分歧,这样的分歧使得教科书变得难懂了。
专家的填鸭式教育的弊端那么,为什么教科书把纸张浪费在大多数学生不感兴趣的公式的证明上呢?结论就是,许多专家认为公式必须在理解其证明方法之后才能使用!也就是说,教科书反映出的是学问原本就应该是先从理解开始的,这是非常强烈的先入为主。
这仅仅是专家的学问体系,我们可以称这种方式为学究理论。
这种学究理论的强硬推行,正是把数学变得难懂的根本原因。
可以说,这种学究理论在数学教学中适得其反了。
比方说,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电视、电脑、电话,也没有多少人会对它们的构造感兴趣吧。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与对策数学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既是高考的主要课程,也是培育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主要阵地。
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兴趣不浓,使数学丧失了它的特定功效。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数学的功能,是咱们要重点研究的话题。
我按如实际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数学教学的实践动身,提出了几点观点。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课堂气氛不活跃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课程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学生渴望活跃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希望能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既没有实验,也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因此,想要激活课堂教学气氛,需要老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有效利用课堂上的分分秒秒,大多数时候都在进行知识或数学问题的讲解。
这种讲课方式虽然能够帮忙学生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可是,数学学习是一种高强度的学习,需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在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会出现大脑疲劳的现象,若是老师仍是一味地进行讲解,那么反而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过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教学观、课程观和评价观,在新课程改革后,这些观念有的仍然起指导作用,但有的观念已经无法与新的教学观念吻合,若是教师仍然强调这些观念,将会严重阻碍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另外,新课程改革后,虽然强调采用新的教学形式和理念,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一些教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的影响,仍然在教学进程中“唱主角”。
若是仍然过度强调教师在教学进程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将会仍然依照老师所规定的教学模式学习,只会一味地听从老师的安排,严重制约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育。
若是学生在学习进程中不占主体地位,只能被动的学习,将无法从根本上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师范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0年第7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7,2010第26卷JOUR NAL O F EDUCAT I ONAL INST ITUTE OF J IL IN PROV INC EVo l 26(总247期)T ota l N o 247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陈文峰(3),男,吉林辽源人。
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师范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下降的原因及对策研究陈文峰(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吉林辽源136200)摘要:我对师范生在数学学习中兴趣下降的原因,我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从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激发学生喜欢数学,培养学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学习;学习兴趣;数学应用;数学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0)07014302刚入师范的学生,由于受新鲜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内容吸引,他们中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有兴趣的。
但是学生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习环境、动力及要求上都发生了变化,其在学习动机、知识取向、学习态度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下降。
怎样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数学经验谈一谈体会与做法。
一、主要原因分析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上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
主观原因: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把数学课本作为师范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来看待,而是认为小学数学知识是简单的,要求不高,现在所学的许多数学知识用不上,不实用,学的好与坏无所谓,都不能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影响。
在这种错误的认识的影响下,多数学生把课后的大量时间,用在他们认为比较实用的体音美等技能的训练上,而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客观原因:由于师范开设的科目比较多(每个年级都有十多种),因此每门学科的每周课时相对减少,数学课也由原来初中每周七、八节减少到五节,这样课容量增加,课时减少,每节数学课的间隔时间也相对较长,课后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减少,使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增大,每天都处于一种手忙脚乱的境地,而数学内容本身又是比较枯燥、抽象的。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很难,枯燥乏味,不感兴趣,甚至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兴趣具有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表现出高度的学习自觉能动性,产生良好的注意状态,在上课的过程中表现出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努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内趋力,使学生自觉保持最正确的学习心态和旺盛的学习状态,这是取得好成绩的首要前提。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是学习兴趣呢?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系统性,由浅入深一环紧扣一环,我们要利用知识本身的内在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知识的递进层次安排练习,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升,使学生在一种持续攀登的心境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计算的水平。
好奇心能够促使人去思考、探究,但好奇心是无道理可讲的,不是被逼出来的,而是靠教师的诱导启发。
所以,在数学教学在教师可结合所教学的内容适当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更好的学习。
比方,在一年级教学数角时,老师给一年级小同学讲趣题:“师:长方形有几个角?生:有四个角。
师: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一上课,老师先利用“减”和“剪”的谐音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小明‘4—1=?’你们猜猜他是怎么回答的?小明稍稍皱眉说‘4剪1等于5’。
”这时同学们都很好奇,纷纷不同意,老师就趁机说:“你们知道小明为什么说‘4剪1等于5’吗?”这样学生的求知欲便在悬念中被激发了,注意力也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迫切需要求知的状态下自觉投入新的学习活动中。
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把数学教学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把低年级单调、重复、雷同的数学知识游戏化了,在游戏中使兴趣得以升华。
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怎么办?
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怎么办?
哎哟喂,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啊!我以前带我侄子去公园玩,他看到那些滑滑梯、秋千,兴奋得不得了,可一看到我拿出来的数学题,就好像天塌下来一样,立马变得蔫头耷脑。
要说孩子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估计啊,大部分都是因为数学太抽象了,而且学习起来确实有点枯燥。
就拿加减法来说吧,明明就是两个数字加减,为什么要用那些符号和公式来表示呢?你说是吧?
记得我当年教他加减法,他死活学不会,还经常把数字搞混。
我就想了个办法,拿一堆积木,让他把积木摆成一堆一堆的,然后教他数数,一个一个地加起来,再一个一个地减去。
这样一来,他就好像玩游戏一样,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加减法。
后来我发现,只要把数学跟生活联系起来,孩子就会变得更感兴趣。
比如,我带他去超市买东西,就让他算算我们要买多少东西,要花多少钱。
再比如,我们一起做蛋糕,就让他算算要用多少面粉、鸡蛋和糖。
这样一来,数学就不再是枯燥的数字了,而是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工具。
当然,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也可能跟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关。
有些老师讲课太死板,只会照本宣科,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数学很无聊,没有学习的动力。
但是,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孩子就一定会爱上数学的。
就拿我侄子来说吧,自从我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生活实例来教他数学之后,他学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现在,他甚至会主动问我一些数学问题,让我都感到很惊讶呢!
所以,各位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孩子一定能爱上数学的。
毕竟,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能帮助孩子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将来也会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加油!。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分析。
在原因部分,主要包括学习环境单一、教学方式枯燥、数学知识应用性不强等因素。
而在对策分析部分,建议引入趣味数学教学法、丰富数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探究思维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这些对策的实施,有望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及活动,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小学生爱上数学,享受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原因、对策分析、引言、正文、结论、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概述引入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了越来越普遍的困难和不感兴趣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信心。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分析方法。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背景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小学生数学学习逐渐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表现出对这门学科的兴趣缺失,甚至产生了厌恶情绪。
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数学学习的态度和成绩。
2. 正文2.1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教育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学校的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初二数学考试58分该怎么办
初二数学考试58分该怎么办初二数学考试58分该怎么办初二数学,只有58分左右,是个没及格的分数,实话说,这种成绩确实不是很理想,父母看着肯定着急。
这年头,孩子上学,做父母的比当学生的累多了,真是操碎了心。
对于我自己来说,从小学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最擅长的一门课程可能就是数学了,对数学的学习也相对比较了解,自己当年也是学得比较轻松的那种。
一般来说,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种,智力可能比较普通数学是一门需要严谨思维能力的学科,不是死记硬背能够完全学好的。
我们以前自己读书的时候,班里有很多学生的数学成绩比较一般,而这些学生,从智力上来说,都不是特别出众的那种。
而这些学生学起理科类课程都比较吃力,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成绩都比较一般。
第二种,学习态度不端正虽然很多人常说,现在的学生发育早,相对早熟。
其实也未必全是这样,现在的学生平时接触的信息量比较大,懂得东西确实比以前的学生多,但这未必就代表学生发育早。
刚进入初二,很多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并不够,没有那种应该好好学习的危机感。
初中二年级,显然有可能会贪玩,不爱学习,或者吊儿郎当也非常正常。
第三种,对数学不感兴趣我们见过很多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数学自然就学不好。
这种不感兴趣的根源可能是多方面的。
有的学生是因为数学老师教的不好,不喜欢数学老师,因此对数学产生的厌恶情绪,还真别说。
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因为对一个老师的爱或恨,而影响一门课程的学习。
有的学生,本身就不喜欢数学,或者小学的时候基础就没打好,一直数学成绩不理想,之后就破罐子破摔,放弃了自己。
数学非常重要,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三门主课中最重要的一门,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在平时考试中,学起来可以非常轻松而且还经常拿高分。
数学学不好的学生,学得又累还考不到高分,数学非常容易拉开分差。
这在中考和高考中,数学拉分已经基本上成为了共识。
那么,一个初二的学生,数学没学好,120分的试卷只考70分,到底还有没有救?如何应付一年后的中考呢?个人觉得完全有救,而且完全是有办法的。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进行综合处理,丰富教学场景。
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能够更加快捷轻松展示出教学内容,学生在灵活有趣的环境下,潜移默化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
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信息技术应用之“激趣”。
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干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处于学龄初期的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
因此,我们要触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促使人们去探索、去认识、去探究,只有孩子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教学效果才会更好。
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功能、视频功能以及丰富的动画功正好应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它能使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认识图形”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一个童话情景引入:小动物们举行自行车比赛,比赛结果如何呢?请大家观看屏幕。
这时,画面出现了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猴、小猫、小兔和小狗,它们分别乘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参加比赛(利用特写镜头的办法把不同设计的自行车车轮一一展示,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随着一声枪响,激烈的比赛开始了,由于它们乘坐的自行车的车轮不一样,尽管它们都很努力,但很快就拉开距离。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每个图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认识图形特征的活动中来,学生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信息技术应用之“融合”。
新课标题出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许多孩子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恐怕是数学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了。
我们的数学课总是由复习旧知到引入新知,这些知识都是书本上的数学概念、运算法则、计算公式和大人们编写的应用题等,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抽象和难学。
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巳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
如我在教学《比例尺》时改变教材,对教材内容的呈现如下:先出示“中国地图”,问:“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到过哪些地方?”在学生回答后,又问:“你知道你们现在离那些地方有多远吗?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会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
接着,先学习“比例尺”的意义,再让学生拿出地图,测量自己最感兴趣的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根据学到的知识算出实际距离,然后引导学生共同交流,找出错误并向老师汇报。
这一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你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数学的背景,而让学生测量计算自己最感兴趣的两地间的距离时又为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展开操作、推理、交流等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