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土壤质量和储存土壤管理和监控计划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摘要】土壤监测是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保障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监测过程中,需要采取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如严格执行标准操作流程、严格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加强数据分析和解释等。
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质量控制样品、定期校验仪器等手段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也将不断完善和提高,以更好地服务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才能为土壤质量的改善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土壤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监测过程、数据质量、标准操作、设备维护、数据分析、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基础。
土壤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环境要素,承载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人类的农业生产、生态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土壤进行监测并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是保障土壤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的关键环节。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旨在保证土壤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可靠性,确保监测结果能够反映土壤环境的真实状况。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标准操作流程的建立与执行、设备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以及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质量保证等方面都是确保土壤监测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深入研究与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监测数据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还可以为土壤环境保护与土壤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加强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优质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正文2.1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是确保土壤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步骤。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摘要】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在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监测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土壤质量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资源。
监测方法包括采样、分析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人员培训、设备校准等,保证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措施则是在监测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数据处理是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的过程,为决策提供支持。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未来发展方向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监测效率和精确性,为土壤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土壤监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监测目的、监测方法、数据处理、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土壤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在土壤监测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保障监测结果科学可靠的基础,对于土壤环境状况的准确评估和有效监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是通过建立严格的监测体系和规范的监测流程来保证土壤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这包括监测设备的校准与维护、监测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质量控制样品的运用等方面。
只有确保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则是在监测过程中设置一系列的质控措施来检验、评价和控制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包括现场质控、实验室内部质控、实验室间比对等方面。
通过统一的质控标准和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监测数据中的错误和偏差,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土壤监测中,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保证土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重视,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和质控措施,提高土壤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土壤监测的全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摘要:对于土壤监测工作而言,要想获取的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以及精密性,那么就需要做好土壤监测全程序的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工作。
该工作包括有设备、人员、机构、样品采集、实验室质量控制分析以及审核数据等全部步骤。
关键词:土壤监测;全程序;质量控制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就是土壤,且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同时还是人们生存不必可缺的物质。
土壤环境情况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同时还关系到人体健康以及农产品的使用安全,而土壤环境情况需要通过土壤监测进行判断。
环境监测关键的技术以及管理内容就是质量保证,为了使监测所得的数据具有有效性,那么就需要全过程地监控质量,从各个方面选择适合的条件并加以控制。
1 土壤监测要求1.1组织机构测土配方标准化验室,有着健全的全程序质量控制和保障的运行体制,能够将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要求全方位落实,且可以控制全程序监测质量。
1.2人员要求土壤监测工作的全体人员都需要进行专业的考核以及培训工作,之后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够持证上岗。
如果上岗人员的证件没有发放下来,需要在有证人员的指导下展开操作,监督人员还需要对该人员的所有操作负责。
1.3仪器设备要求在监测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需要符合国家强制检定的标准,在应用之前要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只有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
如果有关仪器设备不再强制检定的区间中,有关化验室和所在的单位需要自行检查,在符合要求之后需在有效期内使用。
另外,化验室需要制定仪器设备管理规定和维修保养措施,记录好设备的应用情况。
2 样品采集质量控制土壤监测的关键一部分内容就是土壤样品采集工作,且是分析土壤监测的根本条件,土壤监测需要获取准确、典型性且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若是布点采样工作可行性不足,那么采集到的样品就不具备代表性以及典型性,即便数据处理以及样品分析过程再精确也没有用。
2.1监测方案土壤监测需要安排专门的项目负责人,并在现场调查以及收集资料的情况下设计监测方案,监测时需要严格根据制定的方案执行,其中内容需要包括下面几点:监测点位、监测任务来源、监测分析方式、监测频次以及质量控制好保证要求等。
加强对承包商的管理和监督有效控制安全风险
商的现场监督和评估考核不够。 4 、 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生产经营单位与承 包商没有建立 良好的合作关系 , 再加上双方处理问 题可能存在一定分歧 , 最终使得承包商偏离生产经 营单位的要求 , 埋下引发事故的隐患。
1 、 对承包商缺乏预评估 , 将项 目发包给不具备 相应资质或生产条件的公司或个人。在上述提到的 事故中, 就有一起死亡事故。据 了解 , 死亡事故发生
在一机加工厂的临时雨棚维修过程中。该公司工作 人员表示 , 他们 临近车间的用于存货 的临时雨棚漏 水, 考虑仅需要更换雨棚 的几块 瓦楞板 , 且雨棚不 到7 米高 , 所 以就直接找 了以前施工 的老板 , 并没
亡人数的 8 0 %。承包商之所以有如此高的风险 , 问
题 的 根源 在于 以下 几点 :
响到承包商作业人员 的安全与健康 , 还影响到生产
经营单位 的正常运行 , 造成人员伤 亡 、 财产损 失或 工作场所 的破坏。有资料显示 , 在发生 的可记录伤 害事故 中 , 由承包商作业人员引起 的事故率通常高 于生产经营单位 自身的事故率 , 有时是生产经营单 位 的 3倍 。据 福斯 特 惠勒 公 司 的财产 保 险 公 司
2 、 合同签订 中职责不明确 。生产经营单位与承
包商签订 的合 同中, 安全健康管理要求 不明 、 责任 不清 。如合 同中应包括承包商的安全责任 ; 要求 承 包商为施工人员提供商业保险 ; 明确安全监督程序
方案 ; 以及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的处罚等 。一般 与 承包商签订的合 同中 , 这些条款未予明确。
F a c t o r y M u t u a l 统计数据显示 , 在过去 2 0年中 , 由承 包 商引发的 3 5 0 0多例重大事故造成 F M的保 险客 户损失统计中 , 损失金额超过 2 1 亿美元。由此也说 明, 在预防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方面 , 承包商的安全
土壤污染严格管控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严格管控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剧。
而土壤污染所带来的环境危害和人身健康风险,则具有不可逆转的后果。
为此,必须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管控工作,保障土壤环境的安全和人民健康。
二、目标加强对土壤污染源头的治理,提高治理效率和治理质量,有效保障土壤环境的安全和人民健康,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
三、措施(一)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规针对土壤污染治理中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状,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建立起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在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方面强化法律约束力,增强治理效力。
(二)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管机制,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处罚违法企业和个人,保障规范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保护良好的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规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并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标准和技术指导,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技能和技术水平,规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治,确保土壤环境的安全和人民健康。
(四)加强土壤采样、监测和环境评价加强土壤采样、监测和环境评价,声明土壤污染等级,为土地利用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和规划。
(五)完善土地利用模式完善土地利用模式,修复和重建被土壤污染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六)加强社会宣传和监督加强对土壤污染治理的社会宣传和监督,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土壤污染的治理和防治工作。
四、保障措施(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土壤环境保护专项基金,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力度,鼓励并支持专业人员和研究机构开展土壤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聘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对土壤污染治理和防治相关人才的认识和评价,建立人才评价标准体系。
(三)推动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土壤污染治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技术,互通有无,合作共赢。
土壤项目治理实施方案
土壤项目治理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治理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我公司决定实施土壤项目治理工作。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减少土壤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三、项目范围。
本项目将在XX市某工业园区进行土壤治理工作,治理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内受污染的土地和地下水。
四、项目实施方案。
1. 调查评估。
首先,我们将进行对受污染土地的调查评估工作,确定受污染的程度和范围。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土壤中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治理技术选择。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我们将选择适合的土壤治理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方法。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并进行技术论证和风险评估。
3. 实施治理。
在确定了治理技术后,我们将组织专业团队进行实施工作。
对受污染土地进行修复、清理和整治,确保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监测评估。
在治理工作完成后,我们将对土壤进行监测评估,检测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评估治理效果。
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理方案,确保土壤的治理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五、项目保障。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获取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同时,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六、项目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将有效减少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恢复受污染土地的生态功能,提升工业园区的环境质量,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七、总结。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有效治理受污染土地,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视,共同为美丽的家园努力奋斗。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随着现代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土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土壤质量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对土壤的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土壤监测是确保土壤质量不受污染和破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
土壤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科学的技术手段。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
在进行土壤监测之前,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和需求确定监测的参数和检测指标,从而确定监测的方案和方法。
还需要合理选取监测样品的采集点和采样数量,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记录和档案,做到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规范。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需要选择合格的监测机构和技术人员。
监测机构应当具备相关的资质和认证,并且具备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检测技术。
监测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监测设备和进行数据分析。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机构还应当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确保监测结果的质量保证。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
目前,土壤监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包括光谱技术、化学分析和生物监测等。
这些技术手段具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对象和监测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还需要不断引入新的监测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同污染物的监测需求。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监测结果应当经过科学的数据处理和解读,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和评价。
还需要将监测结果与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比对,判断土壤质量和污染程度。
只有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才能够为土壤治理和修复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确保土壤质量的重要保障。
土地承包运营方案
土地承包运营方案一、背景介绍土地承包运营是一种新型的土地流转模式,旨在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提升农田的产出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本方案旨在为农村土地承包运营提供一个详细的规划和操作指南,以确保其顺利进行并取得可持续的运营效果。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益,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土地承包运营,提供稳定的承包土地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品质。
3. 推动农业现代化: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运营模式1. 土地输与承:政府通过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划归为一定的管理区域,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配和承包。
2. 农民与承包商合作:农民将自己的承包土地交由专业的承包商进行打理和管理,并按照一定规定分享经营收益。
3. 承包商运营管理:承包商负责土地的农田管理、技术支持、农机装备供给、作物销售和经营决策等方面的运营管理。
四、运营主体组织1. 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划定各个管理区域的范围和承包规则,并对土地承包运营进行监督和管理。
2. 合作社或企业:作为承包商的主要运营主体,负责具体的运营管理工作。
3. 农户:作为土地的承包方,负责将土地交由承包商进行经营管理,并分享经营收益。
五、运营管理措施1. 农田管理:承包商应对农田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土壤调理、种植计划、防病虫害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以保证农田的产出效益。
2. 技术支持:承包商应提供农业技术的支持和指导,包括新品种引进、农药农机的使用、作物生产的管理等方面,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质量。
3. 农机装备供给:承包商应提供必要的农机装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4. 作物销售:承包商应负责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并确保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同时保证市场供应的稳定和质量的安全。
5. 经营决策:承包商应对农业经营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决策,包括作物品种选择、市场需求分析、产销一体化等方面,确保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引言土壤环境监测是评价土壤资源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土壤资源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而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可靠的保障。
本文将介绍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概念、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概述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数据检测手段,对土壤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保证所获取的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和可比性。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现代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它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管,包括对样品采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等环节进行规范和控制。
原则1.确定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监测目的和监测指标是制定监测计划的基础。
监测目标通常包括了解土壤环境状况、评价土壤污染情况、评估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
监测指标是评价监测目标的关键技术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等特点。
2.制定监测计划和标准操作规程监测计划是进行质量控制的基础,必须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指标制订。
标准操作规程是监测活动的标准化文件,规定了各环节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操作要求,有助于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3.采样与样品处理采样是土壤环境监测的首环节,对于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样应具有代表性、可重复性和可比性等特点。
样品处理是指对采样所得的土壤等样品进行处理,以便于检测分析。
样品处理应根据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能够使样品处于最适合于检测分析的状态。
4.质量控制与管理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可靠的关键步骤。
质量控制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质控样品的使用、质控检测和全程序质量保证等。
管理质量必须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需要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技术,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注意事项1.必须充分了解采样现场的土壤类型、形态特征、地貌条件和采样深度等作业环境情况,以保证采样质量。
2.在对地下水、土壤等样品进行采样时,应选择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严格观察和记录,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土壤质量保障措施方案有哪些
土壤质量保障措施方案有哪些土壤质量保障措施方案是为了确保土壤的健康、肥沃和可持续利用,以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一份土壤质量保障措施方案,包括土壤调查评价、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土壤监测和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土壤调查评价1. 进行土壤质量调查,建立全国土壤质量监测网,定期对各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
2. 开展土壤污染调查评价,对重要农田和农产品进行监测,建立土壤污染源台账。
3. 根据调查评价结果,确定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制定具体的治理措施。
二、土壤改良和保护措施1. 选择适合本地土壤类型和农作物需求的有机肥、矿质肥和微生物肥料,制定科学施肥方案。
2. 推广绿肥和覆盖作物的种植,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3. 实施土地整理和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梯田建设、水土保持林带和护坡措施等。
4. 加强耕地保护,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防止耕地过度利用和建设用地侵占。
三、土壤监测和管理1. 建立土壤质量监测站网,定期对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管理措施。
2. 制定土壤养分需求指导标准,合理施肥,避免养分浪费和污染。
3. 配备土壤监测设备,建立土壤养分管理信息系统,实时掌握土壤养分状况。
4. 配备土壤管理专业人员,提高农民的土壤管理能力,推广科学家庭菜园和有机农业模式。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发展农田生态系统恢复项目,增加植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
3. 鼓励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4. 加强农业科研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其他1. 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土地使用权和土壤保护权的分离机制。
2.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对于严重受污染的土壤区域进行整治和修复。
3. 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土壤微生物资源开发和应用研究。
4.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土壤保护意识和技术能力。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土壤监测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和评价,从而获取土壤质量的相关信息。
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土壤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在维护土壤质量的稳定性、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土壤监测质量保证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规范性。
土壤监测的第一步是采样,采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采样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规范和控制,以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规范性。
2. 确保实验室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分析是土壤监测的关键环节,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对实验室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3.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是对土壤监测质量的最终检验,只有监测结果真实和科学,才能为土壤质量的评价和管理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1.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土壤监测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有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为土壤监测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2. 严格把关采样和分析过程。
采样和分析过程是土壤监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需要对采样和分析过程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其符合监测要求和规范,并且对环境和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测和维护,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 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案。
针对土壤监测,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案,以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保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以上所述就是关于土壤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一些相关内容,土壤监测是保护土壤资源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保障土壤监测的质量,确保土壤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对于促进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制定一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方案:一、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体系1. 制定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
2. 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土壤监测,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和污染程度。
3. 建立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便于数据统计、分析和共享。
二、加强土壤污染源控制1. 制定土壤污染源的减排政策,限制和规范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
2. 推动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3. 加强工业企业废弃物、废水和废气的处理,防止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三、修复和治理受污染土壤1. 应用物理手段,如挖掘和覆盖等,进行污染土壤的隔离和修复。
2.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提取、微生物降解等方法改善和恢复土壤环境。
3. 利用化学修复技术,如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提高土壤的保水、通气和肥力。
四、加强土壤污染的教育与宣传1.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加强媒体的宣传报道,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的知名度和重要性。
3.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专家团队,为公众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五、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1. 制定土壤资源保护的规划和政策,加强土壤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 加强土壤利用的规范,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防止土壤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3. 建立土壤资源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六、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1.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研究土壤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技术。
2. 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环境保护合作项目,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国际化。
通过以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控制,修复和治理受污染土壤,加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保障土壤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浅谈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摘要:本文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监测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的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论述,并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土壤环境质量控制全过程措施我国土壤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利用,土壤退化严重[1]。
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容纳、吸收和降解各种环境污染物的能力[2]。
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从而达到了解与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的目的。
为了保证所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需涉及监测的全部过程,应从环境监测布点采样、样品制备、分析测试、数据评价和综合报告、数据传输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一、采样、制样质量控制1.布点方法及样品数量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中采样布点与样品数容量采取“随机”和“等量”的原则,布点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分块随机、系统随机三种。
样品采集分三个阶段进行,既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对于面积较小的监测单元可直接进行采样。
样品布点及采样数量严格遵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中关于采样的要求。
2.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进行合理的现场踏勘,并审查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时段选择的合理性和代表性,分别制定详实的采样方案。
样品采集时,严格按照采样位置、数目等要求要求进行采样,在采样过程中,注意防止污染,认真做好采样记录,并妥善保管好样品。
3.样品运输和贮存中的质量控制采集的样品需送回实验室化验分析。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止污染,妥善进行保管。
若样品不能及时进行分析测试,样品应按要求贮存,最好存放在冰箱里。
4.样品制备的质量控制样品制备过程:样品风干——样品粗磨——细磨样品——样品分装。
样品制备过程的质量控制,制样工作室要求分设风干室和磨样室;样品分装使用干净清洁工具,不可造成二次污染,可采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或特制牛皮纸袋等。
企业土壤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土壤安全管理,预防土壤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涉及土壤安全管理的活动,包括土壤使用、土壤修复、土壤监测等。
第三条企业土壤安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源头控制、过程管理;(三)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四)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企业成立土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企业土壤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土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土壤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企业土壤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三)组织土壤污染风险排查和治理;(四)组织土壤监测和评估;(五)组织土壤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六)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土壤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企业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土壤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本部门工作符合土壤安全管理要求。
第三章土壤使用管理第七条企业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土壤污染风险。
第八条企业在土壤使用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土壤产品;(二)严格按照土壤使用规范操作;(三)对土壤使用过程进行记录,并保存相关资料;(四)对土壤使用后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第四章土壤修复管理第九条企业应积极开展土壤修复工作,降低土壤污染风险。
第十条企业土壤修复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评估,合理选择修复技术;(二)优先采用绿色、环保、高效的修复技术;(三)确保修复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一条企业土壤修复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二)土壤修复方案设计;(三)土壤修复工程实施;(四)土壤修复效果评估。
第五章土壤监测与评估第十二条企业应建立土壤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进行监测。
第十三条土壤监测内容包括:(一)土壤污染物浓度;(二)土壤环境背景值;(三)土壤修复效果。
土壤检测项目商业计划书
土壤检测项目商业计划书尊敬的投资者:我非常荣幸向您介绍我们的商业项目土壤检测项目。
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其中有很大的商业机会。
在本商业计划书中,我将阐述项目的背景、市场需求、竞争分析、商业模式、运营计划、财务预测和风险分析,希望给您一个完整的项目概述。
1. 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农田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而土壤的质量对农产品的生长和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土壤的质量,成为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环境监测机构的迫切需求。
2. 市场需求: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土壤检测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XX亿美元,预计将在2025年增长至XX亿美元。
在中国,土壤环境检测需求与政府政策的支持一起增加,并成为了政府监管的重点领域。
3. 竞争分析:当前,在土壤检测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竞争对手。
这些竞争对手主要有大型环境科研机构、传统实验室和一些初创企业。
然而,传统实验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环境科研机构通常在一些大型工程中使用,而初创企业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挑战。
4. 商业模式: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建立一个移动化、便捷化的土壤检测平台。
我们将开发一种智能土壤检测设备,搭配手机应用程序。
用户只需将土壤样本放到设备上,应用程序将自动分析并提供出结果。
我们将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提供设备销售、应用程序下载和数据分析报告的服务。
5. 运营计划:我们计划在初期开展一些市场推广活动,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并吸引用户。
同时,我们将与农民合作,进行样本采集和测试,以积累数据和优化设备的性能。
在获得一定用户基础后,我们将推出定制化服务,如土壤改良建议和农产品品质检测报告。
我们还计划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土壤检测服务,以保障产品质量。
6. 财务预测: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预计在第一年可以达到XX万美元的销售额。
预计在第三年,我们的销售额将增长至XX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XX%。
我们预计在第五年可以实现XX%的利润率。
重点监管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参考)[5篇范例]
重点监管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参考)[5篇范例]第一篇:重点监管企业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参考)附件2××公司/集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参考样式)二○一八年月日为贯彻《××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号)关于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的要求,落实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政府与××公司/集团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具体目标和要求如下:一、明确责任主体××公司/集团对本企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承担主体责任。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要承担风险管控或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
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
二、防范企业用地新增污染(一)排查及整改土壤污染隐患1、列入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
2、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
本责任书签订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
重点对生产区以及原材料与废物堆存区、储放区、转运区、污染治理设施等及其运行管理开展排查。
有重点监管尾矿库的企业要进行尾矿库环境安全的排查。
3、制定土壤污染隐患整改方案。
根据排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
在责任书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
整改方案要明确责任人、具体整改措施、时间和进度安排。
具体整改措施可包括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资金预算。
整改方案报所在地县级环保部门备案,并定期报告整改措施进展情况。
4、落实整改措施。
原则上,对发现的重大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隐患;整改措施要在责任书签订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
5、建立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企业要按照一定频次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排查档案,及时整治发现的隐患。
(二)防止新、改、扩建项目污染土壤新、改、扩建可能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的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对土壤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提出预防或减缓不利影响的具体措施。
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土壤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为植物提供养分,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障土壤环境安全,特制定本责任书。
一、责任目标(一)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确保在责任期内,有效控制土壤污染的加剧趋势,逐步降低土壤污染风险,使受污染土壤得到安全合理的修复和治理,保障土壤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人民群众提供清洁、安全、可持续的土壤环境。
(二)设定具体的量化指标1、减少工业企业向土壤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在一定时期内降低____%。
2、提高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其对土壤的污染,化肥农药使用量较上一年度降低____%。
3、增加受污染土壤的修复面积,在____年内完成____亩受污染耕地的修复治理工作。
二、工作任务(一)工业企业方面1、加强工业污染源监管所有工业企业必须依法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建设污染防治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定期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如实公开监测数据,接受社会监督。
2、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和处置,防止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二)农业生产方面1、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
加强农药的管理,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
2、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做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严禁露天焚烧。
推进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防止其直接排入土壤造成污染。
(三)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1、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土壤监测力度,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及时掌握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2、加强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在土地流转、开发利用前,必须进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附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1 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是对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以下简称详查)工作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详查样品的采集、制备、流转、保存、分析测试、结果报告等过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2 术语与定义2.1 密码平行样品利用在详查平行样品采集点位采集的土壤或农产品样品制成的外部质量控制样品,用于评价实验室分析测试的精密度以控制随机误差。
采用干样分析测试的检测项目,如土壤和农产品中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该样品由制样人员在制样单位将加工完成的详查样品混匀后以四分法制备而成;采用鲜样分析测试的检测项目,如土壤中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该样品由采样人员将同一采样点位采集的所有样品在采样现场剔除异物、混匀后以四分法制备而成。
2.2 统一监控样品一种理化性质和组成足够均匀稳定的外部质量控制样品,用于评价实验室分析测试的准确度以控制系统误差。
该样品由专业机构根据详查需要专门制备,其指定值主要依据标准物质定值程序赋值,或根据各检测实验室的分析测试结果采用稳健统计方法确定。
3 总则3.1 各省(区、市)质量控制实验室应按照本省(区、市)详查实施方案和本规定制定本省(区、市)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方案。
3.2 承担详查样品采集、制备、流转、保存、分析测试等任务的单位应依据详查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其主要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应接受国家或省级详查工作管理机构统一组织的技术培训,掌握详查相关技术规定和管理要求。
3.3 承担详查样品采集、制备、流转、保存、分析测试等任务的单位应按照本技术规定,制定和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计划,从严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并自觉接受国家和省级详查工作管理机构统一组织的质量监督检查(以下简称质量检查)。
3.4 承担详查样品采集、制备、流转、保存、分析测试等任务的单位应在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时提交工作质量自评价报告,各省(区、市)质量控制实验室应负责编制本省(区、市)详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报告。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最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2030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一、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一)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中的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包商土壤质量和储存土壤管理和监控计划1.INTRODUCTION(简介) (2)2.REFERENCES (参考) (2)3.DEFINITIONSANDABBREVIATIONS(定义和缩写) (2)4.SCOPE AND PURPOSE(适用范围) (2)5.调查与评估 (3)5.1场地土壤环境调查的内容5.1.1场地基本情况; 5.1.2场地土地利用方式及使用权人变更情况; 5.1.3场地内主要生产活动及污染源情况; 5.1.4场地内建筑物和设备设施情况; 5.1.5场地及周边地下水等环境状况和敏感目标; 5.1.6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
(3)6.调查评估程序 (3)6.1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 (3)6.2场地土壤环境详细调查 (3)6.3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3)7. 治理与修复 (3)7.1治理与修复机构基本要求 (3)7.2治理与修复方案要求 (3)7.2.1治理与修复工程的范围及预期目标; 7.2.2治理与修复工程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 7.2.3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7.2.4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进度计划; 7.2.5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计划。
(4)8.治理与修复工程一般要求 (4)9.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 (4)10.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的防护要求 (4)11.离场污染土壤的处理处置 (4)12.治理与修复工程验收 (4)13.治理与修复工程完工公告 (4)14.污染场地档案制度 (4)15..APPENDIX 1 (5)16..APPENDIX 2 (5)17..ATTACHMENT 1 (5)18.ATTACHMENT 2 (5)1.INTRODUCTION(简介)2.REFERENCES (参考)3.DEFINITIONSANDABBREVIATIONS(定义和缩写)4.SCOPE AND PURPOSE(适用范围)5.调查与评估5.1场地土壤环境调查的内容5.1.1场地基本情况;5.1.2场地土地利用方式及使用权人变更情况;5.1.3场地内主要生产活动及污染源情况;5.1.4场地内建筑物和设备设施情况;5.1.5场地及周边地下水等环境状况和敏感目标;5.1.6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
6.调查评估程序6.1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6.2场地土壤环境详细调查6.3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7.治理与修复7.1治理与修复机构基本要求7.2治理与修复方案要求7.2.1治理与修复工程的范围及预期目标;7.2.2治理与修复工程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7.2.3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中的环境保护措施;7.2.4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进度计划;7.2.5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计划。
8.治理与修复工程一般要求9.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10.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的防护要求11.离场污染土壤的处理处置12.治理与修复工程验收13.治理与修复工程完工公告14.污染场地档案制度15..APPENDIX 116..APPENDIX 217..ATTACHMENT 118.ATTACHMENT 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监督管理,有效控制污染场地土壤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污染场地土地利用方式或土地使用权人变更时,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等活动的监督管理。
放射性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条(污染场地术语)本办法所称污染场地是指因从事生产、经营、使用、贮存有毒有害物质,堆放或处理处置有害废弃物,以及从事矿山开采等活动,使土壤受到污染的土地。
第四条(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术语)本办法所称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是指污染场地开发利用为住宅、商业、学校、公园、绿地、游乐场以及农业用地等敏感性用地。
第五条(管理职责)环境保护部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技术文件)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治理修复等土壤环境保护标准和技术文件。
第七条(污染场地责任人术语)污染场地责任人是指造成场地土壤污染的责任人或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
第八条(污染场地责任人义务)污染场地责任人应当承担污染场地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的义务,并负担有关费用。
因改制或者合并、分立而发生变更的,污染场地责任人所承担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依法由变更后承继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承担。
变更前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
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负责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并负担有关费用。
有关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是不得免除当事人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不能确定污染场地责任人的,污染场地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负责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并负担有关费用。
第九条(监督检查与保密义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污染场地进行监督检查。
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第十条(举报)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未经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或治理修复开发利用污染场地的行为。
第二章调查与评估第十一条(调查评估启动)污染场地责任人应当在向有关部门提交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申请材料前,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开展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估。
第十二条(场地土壤环境调查的内容)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一)场地基本情况;(二)场地土地利用方式及使用权人变更情况;(三)场地内主要生产活动及污染源情况;(四)场地内建筑物和设备设施情况;(五)场地及周边地下水等环境状况和敏感目标;(六)场地及周边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
第十三条(调查评估程序)接受委托进行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机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依照下列程序分阶段开展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估:(一)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
通过信息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初步判断场地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编写《场地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报告》,并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场地土壤未受到污染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污染场地责任人终止场地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估。
(二)场地土壤环境详细调查。
场地土壤可能受到污染的,应根据场地情况,通过现场采样和分析测试,确认场地土壤是否存在污染,编写《场地土壤环境详细调查报告》,并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调查结果表明场地土壤未受到污染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污染场地责任人终止场地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估。
(三)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场地土壤确认受到污染的,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情况和用地规划,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编写《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并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土壤污染物浓度均低于修复限值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污染场地责任人不需要对场地进行治理与修复。
土壤污染物浓度高于修复限值的,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污染场地责任人启动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工作,并在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调查评估机构的义务)从事污染场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的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并对调查评估报告的真实性负责。
第三章治理与修复第十五条(治理与修复启动)根据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结论需要进行治理修复的,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应当自接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关通知的3个月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启动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工作。
第十六条(治理与修复机构基本要求)从事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的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治理与修复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治理与修复方案要求)接受委托从事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的机构,应当依据场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用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方式变更情况,编制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方案,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抄送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治理与修复工程的范围及预期目标;(二)治理与修复工程技术路线与工艺流程;(三)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四)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进度计划;(五)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计划。
第十八条(治理与修复工程一般要求)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过程中,需要建设修复设施的,应当综合考虑当地的建设规划、修复后土地的利用方式、周边公共建筑和相关人群的敏感度等因素。
建设治理与修复设施不得对场地周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
治理与修复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运行。
治理与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应当进行处理,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十九条(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理)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在治理与修复工程开工前,按照法定程序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机构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理。
接受委托的监理机构应当对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落实情况严格进行监理。
接受委托进行工程监理的机构,应当在治理与修复工程完工后,向土地使用权人和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工程监理报告。
治理与修复工程需要分项实施的,工程监理机构应当在每个分项工程完工后,提交分项工程监理报告。
工程全部完工后提交总体工程监理报告。
第二十条(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的防护要求)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前,其土地使用权人应当设置限制进入标识,避免污染场地原有状态遭到破坏,防止因污染物扩散、迁移而危害人群健康或污染其他环境介质。
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第二十一条(离场污染土壤的处理处置)污染场地土壤采用客土、挖掘、填埋等技术进行治理与修复,且离场污染土壤被认定为危险废弃物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后续处理处置。
第二十二条(治理与修复工程验收)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结束后,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工程进行验收,将附有专家签字的验收报告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抄送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治理与修复工程完工公告)污染场地土壤治理与修复工程结束后,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及时发布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工程完工公告。
未达到治理与修复方案预期目标,或者相关利益方仍有异议的,污染场地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继续对污染场地土壤进行治理与修复,直至达到治理与修复方案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