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总复习易错知识点整理
数学总复习易错知识点整理一、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判断题易错点1、数位就是位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4、两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小,这个数就越小。
(✘)错误原因:比较数的大小时,先数位数,位数多的数一定大,位数相同时,再从最高位比起。
5、准确数一定比近似数小(×)错误原因:准确数可能比近似数大,也可能比近似数小。
6、任何数和0想乘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7、计算器上的清除键是MC键(✓)8、与“十万”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分别是百万位和万位(×)错误原因:百万位和万位是数位,不是计数单位。
9、写数时从高位起,读数从低位起。
(×)错误原因:写数和读数都从高位起。
10、最小的自然数是1(×)错误原因:最小的自然数是011、五位数一定比六位数小(✓)位数多的一定大。
第二单元: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判断题易错点1、面积是一公顷的土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错误原因:不一定是正方形,也可能是不规则的任意形状。
2、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省,自治区,国土面积都用平方千米做单位。
3、1平方千米比1千米大(×)错误原因: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千米是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不能相比较。
4、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正好相等(×)错误原因:周长和面积不能放一块比较大小。
5、平方米和公顷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错误原因:1公顷=10000平方米,所以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易错知识点1、直线是无限长的(✓)直线和射线都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不能量出长度。
2、小于,等于90°的角是锐角(×)错误原因:90°的角是直角,锐角是小于90°的角。
3、钝角大于90°(×)错误原因: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1以内的分数,认识分数1的概念。
2.掌握分数1的写法。
3.通过一些生活实例,理解1以内的真分数。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掌握分数1的概念。
2. 理解真分数的概念。
难点: 1. 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
2. 确保学生对分数1的写法准确。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准备好的教辅材料。
2.学生练习册和纸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出示一个圆形的巧克力,并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巧克力,让学生们想象如何把这个巧克力平均分成两份。
2. 引入介绍分数1的概念,让学生通过上述实例,理解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的概念。
3. 讲解教师讲解1以内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分数1的写法。
4. 练习让学生通过书上的练习,固定分数1的写法和认识。
第二课时1. 复习第二课时开始先进行上节课知识的复习,巩固分数1的概念。
2. 实例引入给学生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们判断这些图片中是否表示了分数1。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组讨论一些真分数的实例,分享给全班。
4. 再讲解通过学生的讨论,加深对真分数的理解。
第三课时1. 教学游戏设计一个分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对分数1和真分数的认识。
2. 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全面复习。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主要围绕分数1和真分数展开,通过生活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在教学中注重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第3课时++整理与复习(课件)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千米。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公顷。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 积是1平方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厘米。
二 知识梳理
平方千米 km2
土地 面积单位
100
面 积
••常大顷像公用的作园城平土单、市方地位广面千 面 等场积米积比面土作常较积地单用大等面位公的稍积;。
4000000平方米=(400)公顷=( 4 )平方千米
20平方千米=( 2000)公顷
12平方千米=( 1200)公顷=(12000000)平方米
( 4 )平方千米=400公顷=(4000000)平方米
(78)平方千米=(7800)公顷=7800 0000平方米
三 强化巩固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ⅹ”)。 (1) 2公顷=200平方米。 20000平方米。
二 知识梳理
把所学的面积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并说说
它们之间的进率。
Hale Waihona Puke 1000000100 100
10000
100
平方 厘米
平方 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 千米
cm2 dm2
m2
hm2 km2
常用的面积单位
土地面积单位
“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其他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 )
(2)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平是方1公米顷。。 ( √ )
(3) 一个篮球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00公顷。( × )
(4) 素有“万园之园”称号的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
约350平方米。 公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复习加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计算过程中的错误避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数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拓展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习成果。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总复习资料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系统地数数1.1 数到100以内的数•数数的方法(逐个数、跳数、数得又准又快)•数100以内的数(从1数到100)•完数和完数的特点1.2 量的实际和实践•实际对象与已知量的对应关系•使用标尺量长•使用天平量重量•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第二单元: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2.1 多位数的认识•认识多位数•数字的位置和位的倍数关系•数字的读法和写法2.2 多位数的加法•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进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估算2.3 多位数的减法•竖式减法的计算方法•借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判断第三单元: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3.1 图表的认识•认识统计图表(直方图、折线图、饼图)•统计图表的构成3.2 图表的制作•收集数据•绘制直方图•绘制折线图•绘制饼图3.3 图表的分析和应用•图表的信息提取•图表的数据分析•图表的应用问题第四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绘制4.1 正方形、长方形和正三角形的认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长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正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4.2 平行四边形和任意四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任意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别方法4.3 单位面积的认识和计算•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单位面积的认识和换算•合理估算和应用问题第五单元:时间与日历5.1 时间的认识•时间的单位和读法•时钟的认识和读法•时间的计算和换算5.2 日历的认识和应用•年、月、周、日的概念•日历的编制和应用以上就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册总复习资料,希望对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巩固知识有所帮助。
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包括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相关应用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祝大家学习顺利!。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讲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讲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如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
首先,学生们将学习如何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和个位,然后用这些数字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
例如,计算123 × 45时,可以将45拆分为40和5,然后用123分别与40和5相乘,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
接下来,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竖式进行乘法运算。
竖式中,三位数的每一位都将与两位数的每一位相乘,然后相加得到最终结果。
例如,竖式计算123 × 45的过程如下:
3 × 5 = 15
2 × 40 = 80
1 × 400 = 400
将上述三个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123 × 45 = 5535。
此外,学生们还将学习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例如当两位数的十位与三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时需要进位的情况。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同时,这个单元还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知识架构图知识点整理:(一)三位数乘两位数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也要乘三位数,第二步的乘积的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数0,有几个0添几个0。
(二)实际生活中的估算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三)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 路程路程÷时间= 速度路程÷速度= 时间(四)积的变化规律两因数A、B的积是C : A ×B = CB不变,A扩大或缩小N倍,积随着A扩大或缩小N倍;A扩大N倍,B扩大M倍,积就扩大M ×N倍;A扩大H倍,B缩小G倍,如果H<G, 积就缩小G÷H倍;如果H>G, 积就扩大H÷G倍;练习题:一、“神机妙算”对又快:35分[10+16+9]1、直接写出得数:①30×12= ②23×4= ③540-310= ④4×140= ⑤630+70=⑥130×20= ⑦180×5= ⑧170×5=⑨500×5= ⑩210÷7=2、用竖式计算:⑪236×43= ⑫208×56=⑬720×42= ⑭480×50=3、估算下面各题:⑪89×202≈ ⑫139×48≈ ⑬307×53≈二、“认真细致”填一填:29分[2+2+4+2+3+4+6+4+2]1、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时间 = 路程3、75的28倍是(),196与72相乘,积是()。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小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地认识】1.亿以内数地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小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地进率是“十”2.亿以内数地读法:小结: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万级地数要按照个级地数地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3.亿以内数地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4.比较亿以内数地大小:小结:①.位数多地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地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地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地数大,这个数就大.b5E2RGbCAP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地数相同地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地数位上地那个数,哪个数大地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p1EanqFDPw5.“万”做单位地数:小结: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地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地数.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地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地尾数部分地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DXDiTa9E3d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地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地自然数,自然数地个数是无限地.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地两个计数单位之间地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9.亿以上数地读法:小结:亿以上地数也是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每级末尾地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地写法:小结:1.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11.“万”做单位地数:小结:省略亿后面地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地数,就要看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12.计算工具地认识:算盘,计算器13.1亿有多大? 100张纸地厚度是1厘M,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M×一百万=1000000厘M=1万MRTCrpUDGiT第二单元【角地度量】1.直线.射线.角小结: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角.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2.角大小地比较:角地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地角地大小是l 度.记做1°5PCzVD7HxA 角地大小与角地两边画出地长短没关系.角地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地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3.角地分类:锐角<90°, 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jLBHrnAILg 4.画角步骤: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地中心和封线地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地地方点一个点.③以画出地射线地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地点,再画一条射线.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1:3.笔算乘法2:4.笔算乘法3:5.行程问题:小结:在上面地例题中,特快列车每小时行地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160千M/时.普通列车地速度可以写成106千M/时.xHAQX74J0X“小林步行地速度是60M/分,就是说小林每分钟走60M.”速度.时间与所行地路程之间地关系:速度×时间=路程6.积地变化规律: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地倍数.7.乘法估算: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①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地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图一:“直线A和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地平行线是直线B”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地垂线,这两条直线地交点叫做垂足.LDAYtRyKfE图二:“直线A和直线B相互垂直;直线A是直线B地垂线;点C是垂足.”2.画垂线:①例一: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地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地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地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地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就可以了.Zzz6ZB2Ltk②例二: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地垂线方法?答:把三角尺地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地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地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就可以了.③例三: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所画线段哪个最短?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地垂直线段最短,它地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地距离.即“点A到直线所画地垂直线段最短;点A到这条直线地距离是10厘M”3.画平行线:①例一:怎样画平行线?答: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地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角尺地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就可以了.dvzfvkwMI1②例二: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画几条与平行线垂直地线段,这些线段地长度特点?小结:两条平行线之间地距离是相等地.③例三:怎样画出一条长3厘M,宽2厘M地长方形?提示:长方形地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地.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地方法画.小结:先画一条长3厘M地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M地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M地垂线;连接两个端点就可以了.rqyn14ZNXI4.平行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地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地四边形叫梯形.当梯形地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地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地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地四边形叫正方形.5.梯形:小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它不具有稳定性.EmxvxOtOco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地除法】1.口算除法:2.估算除法:3.笔算除法:例一: 92本连环画,每班30本,可以分别给几个班?当梯形的两条腰相等时,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
数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在数学四年级的学习中,第三单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单元主要涉及到有关数量和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探索。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学生们将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四则运算、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用等。
下面,我将对这些内容逐一进行解析和讲解。
首先,数的大小比较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
在数的大小比较中,我们需要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例如,了解什么是大于、小于和等于。
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的大小关系,为后续的数学计算打下基础。
其次,数的四则运算是本单元中的重点内容。
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我们需要学会运用这四种运算符号进行计算,同时也需要理解这些运算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通过不断练习和运用数的四则运算,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强调了加法与减法的综合运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同时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单元的内容,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实践和探索的方式。
例如,通过实际物品的比较和计算,让学生们能够亲自操作和体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们动脑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解决,让学生自行思考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除了课堂学习,家庭也是学生们学习数学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数学游戏,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同时,在家庭环境中注重数学的应用,例如在购物、做饭等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让孩子们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共14张PPT)
2.选择。
(1)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钝角,另一
个一定是( A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小路画了一条长40 cm的( A )。
A.线段
B.直线
C.射线
3.如图,共有( 10 )个角,其中有( 4 )个锐角, ( 3 )个直角,( 2 )个钝角。
4.计算角的度数。 (1)如图,∠3是直角,∠1=36°,求∠2的度数。
点 方向无限延伸) 方向无限延伸) 方向无限延伸)
联系
是射线或直线的 一部分
是直线的一部分
角的含义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表示方法 边
1 顶点
边
记作:∠1 读作:角1
角的度量
60°
用量角器量角: 点重合——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读刻度——读角的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
∠2=180°-90°-36°=54°
(2)如图,∠1=60°,求∠2的度数。
因为∠1=90°-∠3, ∠2=90°-∠3, 所以∠2=∠1=60°。
5.画出下面的角。 80°
80°
130°
130°
学习之心不可无 怠惰之心不可有
整理和复习
线和角
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认识线段、直线、射线 认识角
角的度量 角的分类
认识量角器
用量角器量角 认识几种类型的角 认识几种角之间的关系
画角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线段
射线
直线
相无限长
不 度 (可度量)
(不可度量) (不可度量)
同
点 端 2个(不能向两个 1个(可以向一个 0个(可以向两个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三篇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练习册1号2号2,3,4题,3号4号1,2题
家庭作业:学习与评价
作业反馈
课后反思:
2. 五千零六十万写作( ),它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
二、比大小。
492400883 492883440
493004883 492883440
【达标检】
教材44页、45页1、2、3题。
【拓展训练】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3980000000 504000000
258000000 207950000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一
十、万、百、千万、亿
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多位数的读法写法
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近似数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练习册综合训练练习(2)2号,3号,4号1,2,3题。1号1,2,4题
家庭作业:学习与评价(第三单元第六课时)
作业反馈
课后反思:
课题
整理与复习二
课时
第七课时
2.周角:当角的一条边旋转一周后与另一条边重合时,这时的角就是周角。
3.1周角=2平角=4直角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巩固提升】
一、填空。
1.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 )与( )的重合,( )与( )的重合。
2.∠1与∠2的和是126°,∠1=71°,∠2=( )。
二、判断。
学习难点:大数的改写以及比较方法。
落 实 目 标
自主调整
【温故知新】
1.体会大数的意义、读法、写法、比较、改写。
第3单元“角的度量”整理和复习(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学情分析本次片段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整理与复习(授课以复习线段、直线和射线为例展开复习),其目的是运用多种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线段、直线、射线的理解,巩固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以培养学生主动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工具本次片段教学内容的概念性知识较多,经过新课的学习,本班学生对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在课后作业中经常将线段、直线、射线混淆,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理解不够深刻,再加之部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记忆和理解起来有难度。
因此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梳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深刻理解、掌握各部分知识以及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感知整理与复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刻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感知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在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归纳、整理知识,利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收获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线段、直线、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深刻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师:孩子们,猜谜游戏,看谁答得快!(播放视频)有始有终——线段、有始无终——射线、无始无终——直线。
师:又快又准确!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线段、直线、射线。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的方式,巧设情境,给出图形谜语:有始有终、有始无终、无始无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迅速思考,快速抢答,从而引出课题。
在这个环节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让数学回归生活,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自然地导入课堂。
二、知识梳理师:它们三者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要点(人教版)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
10、表示物体个数:1,2 ,3, 4, 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3、ON╱CE:开关及清除屏键,清除显示屏上的内容。
AC:清除键,清除所有内容。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公顷 =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巩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方程与问题解决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概念、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难点:对一些概念、运算规则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运用实例讲解法,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复习四年级上册所学知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准备。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实例、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整理和复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整理和复习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四年级上册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6《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3.6《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之前学过的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中包含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时间和货币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复习和整理来加强理解和运用。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激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基本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几何图形的认识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基本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几何图形的认识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进行引导和帮助。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者板书,将加减法、乘除法、几何图形等知识进行呈现,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回顾和复习。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第三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第38~46页。
知识梳理1.直线、射线、线段一根拉紧的线,可以看作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联系:都是直的,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 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3. 角的度量(1)认识量角器。
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 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量角器是用来度量角的工具。
(2)用量角器量角。
①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外读度数,内外要分清。
②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要看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张开得越大,角越大。
4. 角的分类5. 画角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注意内圈还是外圈刻度)(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定线➝定点➝连线➝标记并检查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明确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
2.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含义,以及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
3.巩固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复习重难点:重点:1.明确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
2.理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含义。
难点:巩固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复习方法1.整理归纳法,把学过的知识按模式予以分类、整理,以求系统连贯,便于学生的复习与提高。
2.讨论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复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复习效果。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巩固了对各种角的理解和记忆,明确了各种角的特点,以及画角的步骤,解决了作业中出现的差错。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人教版+北师大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不能延伸,有两个端点,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
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
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
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
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
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1平角=180°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1直角=90°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第三单元《乘法》1、估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过任意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 1 )条直线。
4.角的大小与( 边的长短 )没有关系,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 关。( 两边张开得)越大,( 角 )越大。
5.把半圆分成 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 记作( 1° )。
二、判断题。 1.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 ) 2.平角只有一条边。 ( × )
3.周角是最大的角。 ( √ ) 4.经过平面内的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 ) 5.钝角一定比锐角大。 ( √ )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整理和复习
考点 1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例1 下图中共有(
(
)条线段。
)条直线,(
)条射线,
思路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的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因此图中只有1条直线。图中共有4个点,从每个点出发,都 有向左、向右的2条射线,因此,共有8条射线。直线上两点 间的一段是一条线段。以A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3条,以B点 为左端点的线段有2条。以C点为左端点的线段有1条,因此 图中共有3+2+1=6(条)线段。
规范解答:1 8 6
考点 2
角的度量
例2 量出下图各角的度数,你能发现什么?
思路分析:通过度量得出:∠1=30°,∠2=150°, ∠3=30°,∠4=150°,通过度量、观察、分析,∠1和∠3度 数相等,∠2和∠4度数相等,可得到得规律是:两条直线相 交成4个角,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规范解答:∠1=30° ∠2=150° ∠3=30° ∠4=150°
规律:两条直线相交成4个角,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考点 3
角的分类
例3 把下面的角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一分。
思路分析:将角分类,要先确定分类标准,再进行分类。 可以按角的大小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五类。
一、填空题。
1.( 直线)没有端点,(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有 两个端点。
= 180°-55°- 22° = 103°
4.如右下图,已知∠1=75°,求∠2、∠3、∠4的度数。 ∠2=180°-75°=105° ∠3=180°-105°=75° ∠4=180°-75°=105°
5.下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以后的图形,其中∠1=60°, 你知道∠2是多少度吗?
∠2=(180°-60°)÷2=60°
三、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是线段的有( B )条。
A.0
B.1
C.3
2.下图的角记作( C )。
∠
A. 1
B.1∠
C.∠1
3.一条( B )的长度是 9厘米。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4.用一个能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60°的角,这个角是( B )。
A.30° B.60°
C.600°
四、解决问题。 1.已知∠1=30°,求∠2是多少度。
作业1:完成教材P44~P46练习七剩余的题目。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2 = 180°-∠1
= 180°- 30° = 150°
2.∠1是 25°,求∠2是多少度。
∠1+∠2=90° ∠2 = 90°-∠1
= 90°- 25° = 65°
3.已知∠1=55°,∠2=22°,求∠3的度数。
∠1+∠2+∠3=180° ∠3 = 18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