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
社会矛盾是辩论辩题
社会矛盾是辩论辩题正方辩手:社会矛盾是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我们认为社会矛盾是一个重要的辩题。
首先,社会矛盾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社会结构方面,都存在着各种不平等和冲突。
例如,在经济领域,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和贫富分化。
在政治领域,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也是不断加剧。
在文化领域,不同族群、宗教、地区之间的矛盾也是存在的。
这些社会矛盾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其次,社会矛盾的存在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社会矛盾的存在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例如,贫富差距过大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政治动荡,不同族群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社会的不和谐。
这些矛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社会的整体发展。
最后,解决社会矛盾是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和制度建设,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减少社会矛盾的存在。
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教育和文化建设,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缓解社会矛盾的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矛盾是一个重要的辩题,它的存在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我们需要通过改革和制度建设,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减少社会矛盾的存在,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反方辩手:社会矛盾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而我们认为社会矛盾并非一个重要的辩题。
首先,社会矛盾的存在是由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
不同的利益集团、文化群体、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而这种矛盾并不一定会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反,社会矛盾也可以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社会矛盾的存在也并非完全是消极的。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矛盾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平衡和和谐。
例如,在经济领域,竞争和合作的矛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政治领域,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也促进了政治制度的完善;在文化领域,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也丰富了社会的多样性和活力。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关系的分析
我们认为,阶层关系是指社会阶层之间发生的
普通大众的感受:不满并没有随着经济增
长而减少,居民不满高房价、高物价、强拆 迁、征地等等。
那么如何解读这些不满、矛盾、冲突呢?
我们在以前的研究中有过一些研究解读:社 会结构不合理、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 构等。国家认为这些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 衡、不全面造成的问题。当然还有学者从制 4 度上找问题。
a
• 我们认为,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一定的解释 力,但是,首先需要对这些问题的属性应有一个明确的认 识,才能对背后的原因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和了解。
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成为中国社会
结构的核心,凡是阶层结构上发生的问题就会直接地决定 了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滞后于经济结构变迁, 关键表现为在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阶层结构的变迁不 能达成相应的状态:比如中产阶层规模过小、农民工阶层 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社会阶层流动机会的不均衡等等。
6
在马克思和韦伯看来,阶级就是一种经济领域
中产生的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 被统治的关系,而阶层是一种等级、地位的关系。
a
但是后来的研究有意地把马克思与韦伯迥然对
立起来,这里有西方冷战的因素在起作用。到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学和政治学界对阶
级研究提出了一种质疑,尼斯比特提出“阶级已
经死亡”。但是坚持阶级和阶层研究的学者并不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它们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在实际运行中是极为复杂的。
其一,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其二,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其三,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相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成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再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会发生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社会主要矛盾也在不断演变。
我们需要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再认识,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
他们希望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收入等。
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城乡区域发展、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就引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现实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就是要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相协调、相统一。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还包括了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之间的矛盾。
民生问题是指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环境等问题。
而发展问题则是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当前,在我国,民生问题依然是人民关注的焦点,因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不断改善民生,让更多的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还体现在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之间的矛盾。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的机会、权利、利益等是相对公平和正义的。
而社会和谐则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和睦、社会风气的良好、社会秩序的稳定等。
当前,在我国,公平正义问题依然是社会的痛点,包括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教育资源不均衡、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就导致了社会中存在着诸多不公平现象,进而引发了社会冲突和矛盾。
解决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之间的矛盾,就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如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矛盾,实际上存在着三种路径:第一种是“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假设和断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切社会矛盾,归根结底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反映,共同的阶级就意味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共同的利益,后者又进一步意味着共同的社会意愿、共同的社会态度和共同的社会行动。
在这种逻辑推论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定阶级、划成分,来判定人们的政治态度和社会行为,一旦出现社会矛盾激化的事件,就上纲上线,用镇压的办法解决。
第二种是“物质利益”的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假设和判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社会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建设中的不完善问题,也有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更多的是由各种物质利益分配中的不恰当、不协调、不公平引起的。
所以,最根本的是要从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种利益主体的物质利益的协调入手来解决矛盾。
第三种是“社会意识”的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假设和判定是,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一些促成社会矛盾和新型社会运动的“社会意识”,并不属于“客观阶级”的意识,而是属于“认同阶级”的意识,这种“社会意识”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往往具有“突发”、“快速扩散”和“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点。
历史和当前的社会实践证明,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和带来极大社会灾难的方法;“物质利益”的分析方法,是适合目前大多数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方法;而“社会意识”的分析方法,是我们还不熟悉,但适合于一些具有现代风险特征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时,也有两种观察视角;一种是从冲突事件的结果去进行追因研究——事后的研究,这是目前多数研究的理路;另一种是从主观意识和行为倾向去进行追果研究——事前的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目前往往被人们忽视。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了解和研究社会矛盾对于社会稳定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深入研究社会矛盾,就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就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社会矛盾研究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可以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社会矛盾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从而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和规律。
而定量研究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手段,对社会矛盾进行量化分析,获取更多的客观数据和信息,为研究提供更为全面的视角。
其次,社会矛盾研究需要跨学科的综合分析。
社会矛盾往往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全面深入地研究社会矛盾,就需要借鉴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矛盾问题。
再次,社会矛盾研究需要注重实证研究。
社会矛盾是具体的社会现象,要深入研究社会矛盾,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
只有深入实地了解和观察,才能获取真实的信息和数据,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社会矛盾研究需要注重比较研究。
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社会矛盾表现形式各异,要全面了解社会矛盾,就需要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社会矛盾之间的共性和特殊性,为研究提供更为深入的视角。
最后,社会矛盾研究需要注重理论创新和政策建议。
社会矛盾研究不仅要揭示问题,更要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因此,要注重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对社会矛盾规律的认识,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也要结合研究成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社会矛盾的化解提供实践指导。
综上所述,社会矛盾研究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注重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同时也要注重理论创新和政策建议。
只有全面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
第三章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案例一:对待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态度
糟得很——好得很
痞子运动,是惰农运动——革命运动
太过分——恰其如其分 痞子——革命先锋
矛盾
问题
理论
第二,不是所有的矛盾都可以提升为社会科学 研究中的问题。
●如何形成高质量的社会科学研究的课题
?
社会科学研究要善于发问,善于从纷繁 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时代价值、学
中国方面的特殊性
敌强我弱 敌退步我进步 敌小我大 敌寡助我多助
●中国是一个弱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 组织力等方面都不如敌人; ●中国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 ●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 ●中国的解放战争能够赢得广大的同情和支 持,在国际上得道多助。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
●评判一定社会的制度和政策及一定政党的主张和行为
●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以及其他领域改革的任务 ●分析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选择
……
“矛盾是永远存在的,一万 年以后还是有的。一个矛盾 克服了,又一个矛盾产生了。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 何人身上,总是有矛盾存在 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2.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的原理具 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反对“均衡论”和“一点论”
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生态建设
“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 畴,它揭示的是矛盾着 的双方在发展特定阶段 普遍存在的关系”,即 矛盾双方的斗争处于没 有发展到彼此不能共存 而出现的可能状态。”
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
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社会是一个由人组成的复杂系统,而社会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这些矛盾源于人们的不同需求、利益和价值观的冲突。
当这些矛盾无法通过和平解决时,社会冲突就会产生。
在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的交织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动荡与演变。
社会矛盾可以是个人之间的冲突,也可以是阶级之间、族群之间或国家之间的矛盾。
这些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障碍。
社会福利、资源分配、权力关系等方面的矛盾往往是社会冲突的主要源头。
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贫富差距的加大、资源稀缺等矛盾常常引发社会冲突。
同时,在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矛盾也日益突显。
社会冲突不仅是矛盾的爆发,更是整个社会动态平衡的重新调整。
社会矛盾通过冲突的方式来表达,人们通过抗议、示威、罢工等方式来争取自己的权益。
然而,社会冲突本身并非消极的,它提醒我们需要关注社会不平等、社会不公正等问题。
正视社会冲突并寻求解决方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社会冲突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不平等问题,一方面也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例如,近年来全球各地涌现的抗议运动和示威活动,让政府和社会各界认识到了人们对于更高生活质量和公平正义的追求。
这些抗议和示威不仅改变了政府的政策方向,也引发了对社会体制的反思与改革。
社会冲突给予人们一个反思社会问题的机会,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社会改革的积极参与。
然而,社会冲突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冲突可能导致暴力的爆发,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此外,冲突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和稳定,阻碍社会的发展。
因此,理性地处理社会矛盾与冲突,通过对话、协商和妥协等方式解决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
为了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产生,社会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来解决矛盾。
这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加强社会公正意识的培养等。
同时,重视教育的作用也是解决社会矛盾与冲突的关键。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社会冲突的发生。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认识社会结构和社会不平等应同时把握阶
赤子5社会观察在“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时期的社会主调的大背景下,对社会阶层分析逐渐占据了主导统治地位。
究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阶层分析与社会形势稳定的一致性,即,阶层分析关于社会不平等的基本假设是功能论的。
但是,鉴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社会形势的日趋紧张,而阶级分析又恰好能够反映宏观社会结构变化。
因此,本文认为,若要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不平等,需要同时把握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这两种视角。
一、两种视角下的社会(一)阶级分析视角下的社会。
阶级分析的视角把社会看作一个冲突的系统。
之所以称其冲突,是因为在这种视角下,我们往往会用到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来进行分析。
在这一观点之下,一个社会里存在这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两大阶级。
统治阶级占有着绝大多数的社会资源,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他们对被统治阶级长期进行剥削;而同时,又会通过制度的安排使得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这两者之间由此就产生了一种不平等性。
从被统治阶级出发,由于他们不能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及相应的社会利益而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
因此,阶级分析就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视角来看待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不平等,我们把这样一种视角下的社会看作是一个冲突的社会,社会在一种不断的剥削与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改变着。
(二)阶层分析视角下的社会。
阶层分析把社会看作一个整合的系统,在这一视角下,根据社会成员占有资源的多寡而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阶层。
从整体而言,资源占有的不同必会因为不平等而产生矛盾,因此,穆尔的分层理论就认为社会是通过职位与报酬两方面分配社会资源。
这其实如同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科层制。
科层制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回到阶层分析上,整个社会通过设置不同的职位与职能,激发社会成员获得相应的职位,并在这一职位上履行相关的职能,以此来协调社会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因此,阶层分析就从这一市场性的配置过程中来看待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不平等,我们把这样一种视角下的社会看作是一个整合的社会,社会在利益调配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改变着。
xx: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_调研报告完整篇.doc
xx: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_调研报告阶层是对人群的划分,同阶级、等级一样,不是对人群横向的划分(如对牧人、渔人、农人、工人的划分,它表现为劳动者分工,即人与某种劳动职能的固定结合关系),而是对人群纵向的划分。
人群的横向划分决定着人们怎样互相交换其活动,反映着人对人的依赖关系。
人群的纵向划分决定着人的高低差别,反映着人对人的压迫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既有阶级概念,又有阶层概念。
当这两个概念并用时,阶层通常是阶级的组成部分,表示阶级内部次一级的划分,隶属于阶级,有时也包括其阶级归属尚不明朗的过渡性成份。
由陆学艺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如实地指出了当代中国不是人人平等的无阶层社会,而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高低差别的社会;比较客观地描述了当代中国人群的这种差别,为人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调查材料;在对人群分层时,指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处于社会上层,产业工人处于社会下层,中间隔着6个社会阶层,从而使读者可以看出前者已经不像改革开放前那样是工人阶级的代表者,而后者则不是主导阶层(第105页),自然不再属于领导阶级,正在逐渐滑向弱势地位;正确指出”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
”(第16页)此外,还对政府有关部门在教育经费使用上的两极分化做法表示了义愤(见此书第96-97页),等等。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称道的。
此书在描述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现象时,旗帜鲜明地用阶层论代替了阶级论。
自然,它就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阶层进行阶级归并,正确揭示我国当前的阶级状况。
之所以如此,是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已经不是革命党而是执政党,“目标”应当“变化”为团结和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第7页),通过广泛妥协和“合作”实现各阶层的“共赢”(第99页,第108页),即用阶级阶层合作来代替阶级斗争。
认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分层状况“传统政治意识形态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第99页)。
社会转型期的阶层流动与阶级意识问题
社会从社会转型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变化与社会分层问题,与我党在革命党与执政党这双重角色之间的历史转换以及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调整直接相关。
在毛泽东时代,阶级意识更主要地是表现为一种基于政党意识形态所“召唤”出来的政治想象和革命话语。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社会阶层格局发生重组,其中最主要的是出现一个新兴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以及处于城市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和下岗工人,他们构成了中国社会阶级与阶层矛盾的主要方面。
先富起来并向上流动的私营企业主阶层与中国的城乡的改革相一致的是,这一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是由两种经济发展模式所造就的:一种是经济发展模式是国有经济体制之外的农村乡镇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另一种发展模式是城市的国有或集体的企业承包制度,一部分挂靠农村和城市集体企业的私营企业以一种“野蛮成长”的方式茁壮成长。
在1992年的进一步市场化之后,随着实力的增加,私营经济在地方政府那里就有了一定的博弈能力和话语权。
在这个不断博弈的过程中,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自我感知和自我评价也随之提高,从而萌生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
然而,在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对关乎国计民生产业的控制。
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资源调度能力上,与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相比,民营经济的力量则显得十分弱小。
因此,私营企业主所代表的这个阶级,具有双重和矛盾的意识形态与心理:一方面由于经济力量的增强促进了阶级意识的生长与独立,希望获得完全独立的、不受政治影响的私有产权,并试图影响社会和谋求政治权力;另一方面,私营企业主始终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私企的原罪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楚、市场游戏规则不确定,许多私营企业主在“摸石头过河”,甚至“野蛮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一定数量的产权纠纷和经济问题。
因此有许多私营企业选择与政府建立密切的关系,出现了所谓的官商勾结,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秩序,这正是导致社会仇富的心理的一个客观原因。
第三章社会矛盾研究方法
5)塑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
一个地区公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 响着这个地区的社会稳定程度,决定着 这个地区的城市文明程度,同时也体现 着这个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所以,我 们要加大对公民素质的教育力度,培养 社会正气,弘扬优秀文化
消除社会怨气,目前看,关键在政府。 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是根本。现在人民群 众遇到问题,特别是个人利益受到侵害时, 第一反应还是找政府,政府在面对群众的 怨气时,既应该是群众的“出气布袋”, 更应该是群众的“开胸顺气丸”。
我用谦逊的风格。一片灰色就是这种自由所许可的唯一色
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现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什
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
最主要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 唯一合适的表现;精神只准穿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花丛中 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 ” ——马克思
矛盾与和谐 的理性之思!
1. 社会和谐的内涵
• 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矛盾体系总体稳定协调运行的状态, 是指社会各重要矛盾的双方总体上处于相互助益而不 是相互折损的状态。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和而不同” 。
• 社会和谐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终极的和谐社会。
• 马克思思格斯:内含个体差 异的,充分肯定个体性的, 并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全面发 展的共同体才是“真实的共 同体”;而排除个体差异的、 极力贬斥个体性的,作为某 种独立的东西与个体相对立
三是拆迁补偿引发的矛盾 被拆迁户因生活着落问题、补偿 问题,往往双方分歧较大,引发矛 盾。而且这类矛盾往往引起强烈的 社会关注度,稍有不慎,就会引发 较大的社会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 因素。
社会冲突理论
社会理论分为功能论与冲突论。
功能论:从系统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相互依存。
冲突论:冲突是社会普遍现象,是对于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它们是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
人类社会是在矛盾冲突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一、关于社会冲突的基本理论冲突亦称为抵触、矛盾、争议,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是指当事人之间存在利害关系,但不能完全根据自己利益要求自愿达成交易契约的状态。
事实上,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阶级与阶级都存在着许多摩擦与冲突现象。
社会冲突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社会冲突理论是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进入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后,美国社会矛盾不断地凸现出来,社会动荡日益突出。
结构功能主义在解释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时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人们渴求对社会凸现的种种冲突和矛盾进行理论上的解释。
以达伦多夫、科塞等为主要代表的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应运而生。
社会冲突理论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分,同时对它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秩序进行批判,指出了普遍存在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利益分歧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合理地解释困扰人们的种种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从而树立了它在学界的地位。
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所创立的辨证冲突论推进了美国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在美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他反对帕森斯结构功能理论只强调均衡、共识而忽视冲突。
他认为,社会现象本身充满着辩证关系,往往同时呈现出矛盾的二重层面:即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等等。
社会冲突与社会变迁无时不在,社会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能促使社会变迁。
他指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观点把社会看得过于和谐、统一和静止,这是片面的。
社会往往呈现出辨证的二重层面:稳定与变迁、整合与冲突、功能与反功能、价值共享与利益对立。
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
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中常见的现象。
社会冲突是指个体或群体之间因利益、价值观、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矛盾而产生的各种对抗和争夺。
社会矛盾是社会不同成分之间存在的矛盾关系,它体现了社会的动力和发展潜力。
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两者既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首先,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区别在于其性质和表现形式。
社会冲突往往具有激烈性、对抗性和对立性,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和剧烈的社会动荡。
例如,阶级冲突、民族冲突、劳资冲突等都属于社会冲突的范畴。
而社会矛盾则是社会各种矛盾存在和发展的总和,它既包括冲突矛盾,也包括非冲突矛盾。
社会矛盾可以通过调节、协商和妥协的方式得到解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发生原因也不尽相同。
社会冲突往往源于社会结构、利益分配和权力关系等方面的矛盾。
当社会结构不平衡、资源分配不公正、权力关系失衡时,社会冲突就有可能发生。
而社会矛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既可以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衡,也可以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还可以由于社会制度、政府政策等方面的矛盾。
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的存在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矛盾和冲突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当社会中存在各种矛盾和冲突时,社会成员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来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例如,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工人运动都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另一方面,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也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甚至引发暴力事件。
因此,社会应该通过制定公平公正的政策、加强社会治理和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行动。
首先,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和制度保障,为社会矛盾的解决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要关注社会的发展以及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加强沟通和协商,促进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协调。
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
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不公现象日益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冲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的原因、后果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首先,社会不公是导致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代社会中,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导致贫困人口的日益增多,而富裕阶层的相对财富和资源占有量则不断提高。
这种不公平现象通过社会层次和阶级之间的界限增加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人们开始感到不满和愤怒,对社会的不公平发出质疑,从而引发了社会冲突。
其次,社会不公的存在也使得社会群体之间的信任度下降,增加了社会冲突的可能性。
当人们感知到自己处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中时,他们往往会变得怀疑、侵略和敌对。
这种负面情绪容易引发各种冲突,包括暴力冲突、社会抗议和民众运动等。
因此,社会不公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要解决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并非易事。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和执行公平合理的政策。
这些政策应该促进财富和资源的合理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法律和法规的落实,打击腐败现象,提高社会公平正义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其次,教育也是解决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的关键。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社会不公的存在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教育可以培养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提高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和行动能力。
因此,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应注重普及教育以及提供平等的机会和资源。
此外,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也至关重要。
不同领域的组织、企业和个人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解决的进程中。
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可以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和互惠互利的关系,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公正和平等。
总之,社会不公与社会冲突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改变社会结构、加强公平正义的意识和实践,才能逐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
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社会冲突指的是由于利益、意识形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矛盾而产生的冲突;而社会变革则是因为这些冲突的存在和发展而引发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制度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首先,社会冲突是社会变革的动力之一。
冲突的存在会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引发不同群体的争议和争执,从而推动社会变革的发生。
例如,历史上经济、种族或性别等方面的冲突,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推动了人权、平等和公平等观念的普及和推广。
正是因为社会冲突的存在和激化,人们开始反思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并为社会变革做出努力。
其次,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之间呈现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社会变革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原有社会结构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和要求而导致的。
而社会冲突的存在会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进而催生出社会变革的需求和行动。
这种相互关系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例如,工人阶级的斗争和反抗不仅推动了工人权益、劳动法的改善,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和进步。
此外,社会冲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途径。
社会冲突的产生和发展会引起社会上下不同群体的反思和辩论,强化社会意识形态的碰撞和交流。
通过这种辩论和交流,人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念和立场,从而调整和改进现有的体制和规则。
社会冲突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促使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推动社会意识观念的变革与升级。
正是这种社会冲突与变革的互动,才有助于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改善。
不可否认,社会冲突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和困难。
例如,过度的冲突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动乱,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这时,我们需要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兼顾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调节机制,引导社会冲突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可以有效化解冲突,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冲突的思考
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冲突的思考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居民的总体收入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收入、不同的收入方式使社会群体分化、重组成不同的社会阶层,此时各阶层的边界还没形成,流动性比较强。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阶层逐渐固定,就是所谓的阶层固化。
社會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渠道越来越窄,改变现状越来越难。
跻身上层,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下层民众会产生不满情绪,引发社会阶层间的冲突。
本文介绍了阶层间冲突的现状,并试图解释引起社会阶层冲突的原因,最后阐述了解决阶层间冲突的重要性及举措。
标签:阶层冲突;社会流动;利益分配一、中国社会阶层间冲突的现状李培林在2005年提供的数据表明,“有4.7%的人认为各个阶级阶层之间‘没有冲突’,有95.3%的人认为各个阶级阶层之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冲突,认为冲突程度严重的人(认为‘有较多冲突’和‘有严重冲突’的人)已经高达32.5%。
”〔1〕这只是2005年的数据,近年来随着人们利益诉求的多样性,维权意识的增强,各阶层间的冲突更加明显和频繁。
近年来,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等称谓一经被创造出来,就获得了极快的传播和认可。
这些称号把芸芸众生划分成两个对立的阶层:权贵阶层和贫穷阶层。
这些称号的迅速传播,说明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大部分人不管属于哪个阶层,都是认可这种划分方式的,这种现象背后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底层人群向上流动的难度的增大,是两个阶层的对立,虽然这种对立不会立马爆发,但是一旦有导火索,就会引起轩然大波,近年来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我国目前并不是只有这两个阶层,也存在中间阶层,但是这两个阶层:一个是位高权重占有大部分的社会资源,把持着上层的入场券,另一个则是人数众多,期盼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上层的入场券。
中间阶层力量比较薄弱:没有很多的社会资源、也没有与自己阶层地位相称的政治地位、也没有众多的人口,而且中间阶层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当遇到与上层利益冲突时,很容易把自己归为下层。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一)阶层结构发生变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一阶层结构发生变化(上)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
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并且,这种结构正在趋于稳定。
与1978年以前的阶层结构相比,这一新的社会阶层结构在基本构成成分、结构形态、等级秩序、关系类型和分化机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一)对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进行科学分析需要新的视角对于当前新出现的社会阶层结构,应当如何去认识,如何给予理论解释,存在着各种争论。
但不管人们有些怎样的争论,今天,简单地照用马克思针对19世纪早期欧洲资本主义提出的阶级分析理论,或者毛泽东针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提出的阶级分析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问题,无疑是不够的了。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中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①(《共产党宣言》,第11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6版。
)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已经发生的深刻变化进行实证的、科学的分析,从中得出关于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科学认识。
具体而言,在分析中国现阶段的社会阶层结构时,应该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并不是划分阶层的惟一标准当代中国社会的生产资料占有形式,与马克思和毛泽东所研究的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研究如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矛盾,实际上存在着三种路径:第一种是“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假设和断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切社会矛盾,归根结底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反映,共同的阶级就意味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共同的利益,后者又进一步意味着共同的社会意愿、共同的社会态度和共同的社会行动。
在这种逻辑推论下,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个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定阶级、划成分,来判定人们的政治态度和社会行为,一旦出现社会矛盾激化的事件,就上纲上线,用镇压的办法解决。
第二种是“物质利益”的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假设和判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基本社会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制度建设中的不完善问题,也有干部的工作作风问题,更多的是由各种物质利益分配中的不恰当、不协调、不公平引起的。
所以,最根本的是要从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种利益主体的物质利益的协调入手来解决矛盾。
第三种是“社会意识”的分析方法。
它的基本假设和判定是,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利益主体的多样化,一些促成社会矛盾和新型社会运动的“社会意识”,并不属于“客观阶级”的意识,而是属于“认同阶级”的意识,这种“社会意识”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往往具有“突发”、“快速扩散”和“难以预测和控制”的特点。
历史和当前的社会实践证明,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问题,“阶级斗争”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和带来极大社会灾难的方法;“物质利益”的分析方法,是适合目前大多数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方法;而“社会意识”的分析方法,是我们还不熟悉,但适合于一些具有现代风险特征的社会冲突和社会问题的方法。
在研究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时,也有两种观察视角;一种是从冲突事件的结果去进行追因研究——事后的研究,这是目前多数研究的理路;另一种是从主观意识和行为倾向去进行追果研究——事前的研究,这种研究的重要性目前往往被人们忽视。
我们在本文中的研究,注重的是事前的研究,其基本假定是:客观的社会结构分层和经济社会地位,要通过主观阶级认同和阶级意识,才能与人们的社会态度、社会行动选择建立起逻辑关系,这个链条的连接规则,就是我们在本项研究中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这也涉及到,究竟是什么因素会影响中国未来的社会选择和走向?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将围绕哪些焦点问题重组?这种力量重组将依照什么样的规则?本文对“中国经验”的分析,是依据本课题组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①。
该调查于2002年11~12月间对中国大陆31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居民进行了“中国城市居民社会观念”抽样调查。
被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69岁之间,共发放150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了11094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3.96%。
经过近两年的数据整理和分析,现将我们的初步分析结果和发现报告给大家。
为了节省篇幅,我们省略掉具体的数字分析过程②。
一、关于社会冲突的行动逻辑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在风险社会之前,阶级分析的框架,是理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最基本的框架。
很多西方学者否认这一点,但各种调查结果表明,阶级是各种已有的社会划分中最基本的划分,是人们判定社会位置、分辨利益差别和选择认同群体的最方便的途径。
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民众对阶级的内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在对马克思的阶级学说的研究中,关于“阶级意识”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人们比较关注阶级的归属与占有生产资料、财富和特权的联系,而容易忽略马克思在人们的阶级本属与人们可能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动之间建立的逻辑链条。
在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阶级分析的基本路径是把阶级分为“自在阶级”(Class-in-itself)和“自为阶级”(Class-for-itself)。
一个以社会群体(social group)的形式存在的“自在阶级”,只有通过一个历史的、认知的和实践的觉悟化过程,才能产生阶级意识,才有可能通过一致的集体行动争取共同的阶级利益。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认为,农民不是一个阶级,而是同质的但相互分离的“一麻袋土豆”,因为他们没有共同的阶级意识,也不会采取一致的政治行动。
所以,阶级归属与人们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动之间的逻辑连接,需要一个觉悟化的过程,要经过一个获得阶级意识的中间环节。
尽管人们的阶级本属是获得阶级意识的基本要素,但并不是惟一的因素,很多情况下甚至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民族、种族、社会地位、被压迫程度等等都会上升为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
如中国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的革命,其基本力量是农民,因为中国当时是一个农民国家,而大量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投身革命,是由于西方先进思想的导入,形成改革和革命的风潮,特别是在日本侵略中国使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以后,抗日救亡成为主流先进意识。
而在德国纳粹党的成员中,工人的比例实际上非常高,这是由于当时弥漫德国的种族主义社会思潮把压迫的根源引向种族问题。
在阶级问题本身的看法上,韦伯与马克思的看法其实很类似,他也认为财产所有权的有无是社会不平等的轴心,人们的市场位置(market position)是基础的社会分层维度。
但韦伯从现实生活里看到,在客观的阶级归属与主观的阶层认同之间,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如西方社会中传统的贵族,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丧失了掌握财产所有权的市场,多数成为破落的贵族,但他们在阶层认同上,仍然自视为和被视为社会的上层。
所以,韦伯提出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的形成,除了存在根据财富和收入的多寡来区分的阶级维度,还有根据社会地位(社会声望和荣誉)的高低来划分的“地位群体”(status group)以及根据权力的差异来划分的政治群体。
韦伯的阶级冲突理论与马克思的冲突理论也极为相似。
他认为导致阶级冲突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低层社会群体成员拒绝接受既存关系模式;二是低层社会群体成员在政治上组织起来的程度。
关于促使群体成员拒绝接受既存关系模式的因素,韦伯认为有四点:首先是权力、财富和社会声望三种资源分配之间的相关程度;其次是组织社会成员的社会阶层结构的状况;第三是导致权力、财富或社会声望水平提高的个人流动的频率;最后是权力、财富和社会声望三种资源分配之间的差距,因为差距愈大,个人向上流动的频率愈低,其后果是愈容易导致低层群体成员的不满。
在社会分层研究领域里,韦伯的理论是后来发展起来的各种经济社会地位测量方法的渊源。
这些方法及其各种精心设计的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无非是把各种收入、教育、职业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相关系数的分析和加权的方法,测算出一个统一的分值,来描述社会分层的结构。
但是,这些社会分层的方法,都没有深入地揭示描述客观分层与主观阶层认同之间存在的真实逻辑关系,也没有真正概括出具有规则、定理意义的阶级阶层意识和集体行为形成过程。
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是社会的复杂性。
因为在现实中,决定人们阶级阶层意识、价值取向、社会态度、偏好、预期和行为选择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在一些具体的社会景况、所针对的关键问题、大的社会背景以及根本的社会矛盾发生变化和更替的情况下,决定群体社会态度和社会行动的轴心变量也会发生变化,传统的“阶级决定论”(即认为阶级归属决定价值取向、社会态度和行为选择的分析方法)就会出现失灵的情况,丧失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
例如,中国近20多年来,在拥护改革开放和对改革开放的方向发生根本质疑这个基本问题的分野上,人们划分成不同的群体意识、不同的社会态度、不同的思潮派别和不同的行动取向,这种分野所涉及的社会阶层认同,常常因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焦点问题而发生重组。
台湾在“统独”这一焦点问题上的政党分野,恐怕根本无法用“阶级决定论”解释。
在西方社会,随着一般民众所关注的生活问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绿党、女权主义和同性恋群体等过去的边缘人群,现在都成为影响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其影响力已经超过了传统的极左翼和极右翼政党,很多情况下甚至成为政治格局的决定性变数。
西方的政治领袖最激烈的角逐就是大选,而在大选背景下他们最关心的消息是选民意向的变化,竞选的高参们都必须是大众心理分析的高手,比社会学家更清醒地懂得民意形成和变化的规则,懂得“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阶级意识在不同国家对政治格局的影响是不同的,瑞典是阶级意识最高的国家,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工会会员率。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有90%以上的雇员自愿参加工会,其劳工阶级也持久地支持左翼社会民主党,从而瑞典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类型(Espin-Andersen,1985)。
而美国则被称为阶级政治的“美国例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劳工政党从未成为政治主流力量,美国历史上工会会员率最高的1945年,也不过35.5%,1978年则下降到23.6%(Goldfield,1987:10)。
一些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如葛兰西、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等),把西方现代社会劳工阶级政治影响力的降低,简单地解释为统治阶级的文化意识和话语“霸权”的形成,或解释成劳工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的弱化,或解释成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死亡。
而一些社会冲突论的理论家(如达伦多夫、科塞等),则看到“共同意识”合法性的减弱、“相对剥夺感”的上升、“不满程度”的加强、“社会流动的阻塞”等,是引发当代社会冲突的新动因。
实际上,客观“阶级归属”与主观“阶级认同”的不一致,在很多情况下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阶级归属”与“阶级认同”之间逻辑关系的最大变化就是在阶级认同上,中产阶级这个含义不清而且争议甚多的阶级成为主流性选择。
莱特(E.O.Wright)是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中比较重视中产阶级研究的著名学者,他所设计的并被广泛应用的阶级结构调查框架,在不断修订后,与新韦伯主义学者高德索普(J.H.Goldthorpe)设计的同样被广泛的应用阶级结构调查修订框架几乎很接近了(Wright,1999;Goldthorpe andErikson,1992)。
1992年许嘉猷等台湾学者运用莱特的调查框架在台湾进行了“阶级结构与阶级意识”调查问卷,并把数据与美国和瑞典的同类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①,“资产阶级”(被定义为雇工在11人以上的雇主,雇工10人以下的被定义为小雇主)中,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在美国是66.7%,在瑞典是75.0%,在台湾是57.7%;认为自己属于“劳工阶级”的,在美国是7.4%,在瑞典是25.0%,在台湾是15.2%。
而“劳工阶级”(被定义为没有自主性的受雇者)中,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在美国是54.5%,在瑞典是34.5%,在台湾是41.0%;认为自己属于“劳工阶级”的,在美国是36.9%,在瑞典是63.9.0%,在台湾是52.2%(吴乃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