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之疔疮

合集下载

【优秀文档】疔疮

【优秀文档】疔疮

疔疮
疔疮是一种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没有注重好个人卫生而到导致的,疔疮的症状有哪些呢?在中医上有哪些好的治疗方法呢?下面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和大
家一来了解一下疔疮的相关知识。

病因病机
疔疮多因肌肤不洁,铁木刺伤而妄施针挑挤压,以致火毒乘隙侵袭,邪热蕴结肌肤;或因恣食膏粱厚味和酗酒等,以致脏腑蕴热,毒从内发;若毒热内盛则流窜经络,内攻脏腑则属危候。

现代医学认为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临床表现
疔疮初起为毛囊口脓疮隆起呈圆锥形的炎性硬结,状如粟粒,色或黄或紫,红、肿、热、痛,数日内硬结增大,疼痛加剧;继而形成脓肿而硬结变软,疼痛减轻,溃脓后脓腔塌陷,逐渐愈合。

如发生于四肢,患处有红丝上窜的,称红丝疔。

如见寒战、高热、神昏、谵语、头痛、呕吐为全身性化脓性感染,中医称疔疮走黄。

针灸治疗
1.刺灸法
(1)治则清热解毒,行气和血。

督脉统率诸阳,故泻身柱、灵台以疏泄阳邪火毒,两穴为治疗疔疮之经验穴;阳明多气多血,取合谷以清泄阳明火毒;委中为血郄,刺血以清泄血热。

(2)随证配穴根据患部所属经脉,循经取穴。

生于面部属阳明经者商阳、内庭;属少阳经者关冲、足临泣;属太阳经者少泽、足通谷;发于手者,可取足部同名经腧穴;发于足者,取手部同名经腧穴;高热十宣或十二井穴点刺出血;神昏人中、中冲、内关;红丝疔。

精品医学课件-疔疮

精品医学课件-疔疮
好发于暴露部位。接触后2-3天发病。 二、局部表现:起初,暴露部位出现一个小的红色斑
丘疹,痒而不痛。第二天,变成水疱,内含淡黄色 液体,周围明显肿胀,继而水疱发生出血性坏死, 周围有成群的灰绿色小水疱,形如脐凹。10~14天 后,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肿势局限,身热渐 退。 三、全身表现:常有发热等热毒症状。 四、合并症:极易走黄。
手足部疔疮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 脓性疾病。若治疗不当容易损筋伤骨,影 响功能。虽然因部位、形态、预后不同, 名称各异,但其病因、症状、治疗大致相 同。
中医命名及西医病名对照
蛇头疔:生在指头顶端——化脓性指头炎 蛇眼疔:生在指甲旁——甲沟炎 鱼肚疔或蛇腹疔:生在指中节前肿如鱼肚— —手指化脓性腱鞘炎 托盘疔:生在手掌中心——掌中间隙感染 足底疔:生在足掌中心——足底皮下脓肿 其他如沿爪疔、蛇背疔、螺疔、蛀节疔、手 足丫疔、涌泉疔;
❖ 4 蛇腹疔:生于指腹,患指整个红肿,不能屈伸, 疼痛逐渐加重,伴有畏寒发热等。化脓时胀痛剧烈。 溃后脓出,症状逐渐减轻。如损伤筋骨,则愈合缓 慢,并影响手指功能。
❖ 5 托盘疔:生于手掌,成脓时掌部凹陷消失,手背 肿胀反而明显,肿胀可波及前臂,伴有恶寒发热。 因患处皮肤韧厚,虽已化脓,不易向外穿透,亦有 损伤筋骨可能。
由于四肢远心端化脓性疾病火毒炽盛, 或外伤染毒,再加内有火毒,以致火毒 流于经脉而成。
【诊断】
一、一般情况:发生于四肢,有四肢远心端原 发化脓性或外伤染毒病灶的存在。
二、局部表现:在原发病灶的近心端出现一条 或数条红线,红线坚硬而有压痛。
三、全身表现:可有轻重程度不同的热毒表现。
红丝疔
红丝疔
四 烂疔
足部烂疔
五 疫疔
疫疔是接触疫畜染毒所致的急性传 染性疾病。又称“鱼脐疔”,相当于西 医的皮肤炭疽。

医学-中医外科学疔

医学-中医外科学疔

辅助检查
血常规
X线 菌培养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脓液涂片及菌培养 含量明显低于正见常气,泡阴可影见革兰氏阳性梭 并进行性呈下降。 状芽胞杆菌和大量
红白细胞。
鉴别诊断
丹毒
反复发作史 局部皮色鲜红 局部边缘清楚
一般无水疱 无肌肉坏死 无恶臭气味
湿热炽盛
内治
证候
患肢有沉重和紧束感,以后逐渐出现胀裂样疼痛 ,伤口周围皮肤呈红色,肿胀发亮,按之陷下, 迅速蔓延成片;1~2日后肿胀剧烈,可出现水 疱,皮肉腐烂,持续高热。舌红,苔薄白或黄, 脉弦数。
病机:邪毒扩散留于经脉之中, 蔓延走窜。
浅部可见细而色红 红 心 食 患肿处欲肢局可深热迅不出先部伴痛速振现在上 下有 则症 蔓 、 条好手肢 肢红 恶 多状 延 全 索发足: :丝 寒 黯。 走 身 状于生肘 腘一 、 红窜 不 肿四疔部 窝条 发 或。 适 胀肢或、 、或 热 无、 和内皮腋 胯数 、 红苔 压侧损窝 部条 头 丝黄 痛处部向 痛 ,、 。出近、但脉现 数等全身症状
手足疔
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 疾病,易感染。 本病相当于西医所称的甲沟 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 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
蛇头疔
螺纹疔
蛇肚疔
爪疔
蛀节疔
盘疔
病因:脏腑火毒凝结;外伤 感染邪毒
病机:邪毒阻于肌肤之间,留于 经络之中,引起经络阻塞,气血 凝滞而发病。
诊断
蛇眼疔 蛇头疔 蛇肚疔 托盘疔
治法
清热解毒。
方药
五味消
局部肿块增大,四周浸润明显, 疼痛加剧。全身伴有高热,烦躁 ,口渴,便秘,溲赤。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
泻火解毒。
方药
黄连解毒汤合五味 消毒饮。

疔疮,疫疔,中医外科学课件

疔疮,疫疔,中医外科学课件

五、中成药
1.外科蟾酥丸6粒,分2次吞服。 2.犀黄丸,1支,每日2次。
六、名医经验
顾筱岩:疫疔,内治用芩连消毒饮,加外科蟾酥丸。走黄用芩 连消毒饮加犀角地黄汤、安宫牛黄丸。外治:玉露膏、八将散 或升丹、二保丹、七三丹。腐肉脱落后,改掺八二丹。
凌云鹏:疫疔,治疗以解疫疠之毒为先,方用解毒追疔散(黄 连2g,黄芩6g,银翘各12g,蚤休6g,山楂肉9g,丹皮9g, 牛蒡子9g,菊花12g,甘草6g)。
3.后期 10~14日后,若中央腐肉与正常皮肉开始分离,或 流出少量脓水,四周肿势日趋限局,身热渐退,此为顺证,但 腐肉脱落缓慢,一般要3~4周方可愈合。
4.合并走黄 若局部肿势继续发展,伴有壮热神昏,痰鸣喘急, 身冷脉细者,是为合并走黄之象。
【病证鉴别】
1.颜面部疔疮 疮形如粟,高突,红肿热痛,坚硬根深。 2.丹毒 皮色鲜红,边缘清楚,灼热疼痛,发展期无疮形如脐
【源流】
隋《诸病源候论》首先记载了本病,说:“此疮头黑深,破之, 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疔疮。”此外, 该书所载“马毒入疮候”,云:“凡人先有疮而乘马,汗并马 毛垢及马屎尿,及坐马皮鞯,并能有毒,毒气入疮,致焮肿、 疼痛、烦热。”
按其发病原因及症状表现,亦当属本病范畴。明《证治准绳》 始论述了它是因感死畜之毒而发的病,“疔疮者……或感疫死 牛、马、猪、羊之毒”,“若因开割瘴死牛马猪羊之毒,或食 其肉致发疔毒,或在手足,或在颈面,或在胸腹,或在胁肋, 或在背脊,或在阴胯;或起紫泡,或起堆核,肿痛创人,发热 烦闷,颈痛、身痛、骨节痛。”
【诊断】
多见于畜牧业、屠宰或皮毛制革等工作者。常在接触疫畜或其 皮毛后1~3天发病,好发于头面、颈项、手、臂等暴露部位。 有传染性。

中医外科学—疔疮精品PPT教学课件

中医外科学—疔疮精品PPT教学课件

❖ 生在甲身之内的,又名沿爪疔;
❖ 生在甲后的,叫蛇背疔.
❖ 生在手指螺纹的,叫螺疔;
❖ 生在手指指节间的,叫蛀节疔;
❖ 若一指通肿,色紫,指微屈而难伸.形如泥鳅者,称泥鳅疔;
❖ 指头有黄疱明亮的,挑破去其恶水即愈,叫水白疔。
❖ 生于指中节前肿如鱼肚的,或状如蛇肚,叫鱼肚疔或蛇腹疔;
❖ 生于五指(趾)丫处的,叫手足丫疔;
第一课件网
疔亦名疔疮,是一种发病迅速,易于变化而危 险性较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疮形小, 根脚深,坚硬如钉,肿痛灼热,来势急剧,变 化迅速,毒邪易于走散。
2020/12/8
1
疔疮是疮中之王。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这是“疔”字的最早记载。
疔”作为一个病名,始于汉代华佗《中藏经》。
❖ 指关节结核(蜣螂蛀)多生于手指中节,初起不 红不热不痛,逐渐肿胀,病起缓慢,溃腐亦 慢。出脓夹杂干酪样坏死组织,x线片可明确 诊断。
2020/12/8
20
❖ 以清热解毒为主.
1.辨证论治
内治 外治
(1)热毒凝结证 (2)热盛肉腐证 (3)湿热下注证
2.其他疗法——参照“颜面部疔疮”。
2020/12/8
2020/12/8
27
❖ 临床表现手足部多有生疔或皮肤破损等病史。好发于手臂及小 腿内侧。
2020/12/8
5
❖ 主要因火热蕴结为患。
如饮食不节
第一课件网
毒从内发 毒从外受
气血凝滞、火毒结 聚,热胜肉腐而成 疔。
感受四时不正之气, 或虫咬皮损
2020/12/8
6
❖ 西医认为,本病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 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

中医外科学-疔

中医外科学-疔
3.中医外科文献:《医宗金鉴》:“盖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 小,其根深,随处可生。”《外科启玄》:“疔也,若不及早 治之,恐其毒喜攻心,千金莫救。”《外科正宗》:“夫疔疮 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
颜面部疔疮
4.命名:颜面部疔疮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名称各异:眉
心疔、眉棱疔、眼胞疔、颧疔、鼻疔、唇疔、颊疔、迎香 疔、人中疔、承浆疔、锁口疔、地角疔。名称虽异,但其 病因、辨证施治基本相同,均合并论述,并统名为颜面疔 疮。相当于西医的面疖、面痈。
流窜于肌肉经络→→流注(肌肉深部多发性脓肿) 附着于骨骼→→附骨疽(化脓性骨髓炎)
三、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于额前、颧、颊、鼻、口唇等部。(危险三角区!) 初期:在颜面部皮肤之上有一粟粒样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
肿热痛,肿势范围约1~2寸,顶突根深坚硬,形如钉丁之状(病 灶较深,不能活动,如附着在骨上)。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等全 身症状。 中期:约第5~7天。肿势逐渐扩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 头破溃,出少许脓液(脓栓堵塞)。伴有发热、口渴、便秘、溲 赤、苔黄脉数等全身症状。 后期:约第7~10天。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 脓排出,肿消痛减,身热减退。顺证一般10~14天痊愈。
二、病因病机
主要是火热之毒为患。 外感/外伤-染毒 火热之毒蕴蒸于肌肤 经络阻隔
气血凝滞 而成 恣食膏粱厚味、辛辣之品 脏腑蕴热内发 热胜肉腐
头面为诸阳之首,且面部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反应激烈。 本病若治疗失时/不当,皆能助火长毒,以至火毒炽盛,毒邪 扩散蔓延,形成并发症。
毒邪内入营血→→走黄(脓毒败血症) 并发 内传脏腑→→脑痈、肺痈(内脏器官转移性脓肿)
2.外治法
①初期宜箍毒消肿:用金黄散、玉露散以金银花露或水调成糊 状外敷;或千捶膏盖贴贴;或六神丸、紫金锭研碎醋调外敷。

中医外科学---疮疡、疔疮

中医外科学---疮疡、疔疮
疮疡
概论
含义——体表化脓性疾患, 传统中医外科重点。
一、病因病理
1、病因
外感六淫邪毒
外来伤害 饮食不节
“五气过极均能化热”故疮 疡以热毒、火毒为常见。
情志、房劳损伤
2、病理
气血凝滞,营卫不和,经络阻塞,热盛肉腐,肉腐化脓。
二、辨证
既重视局部,又和整体结合是疮疡辨证的独 特体系。
1、普遍规律 (1)局部症状
•油膏(软膏):适用于疮疡各期 。
药粉+油脂
煎 调
熬 匀
软膏
四黄膏
冲和膏 用于肿疡消散。
阳和膏
生肌膏——用于溃疡生肌长皮。
祛腐生肌、拔脓助长是中医外治的特色。
•鲜草药外敷:用于阳性疮疡。
如:芙蓉叶、野菊花叶。
B、掺、搽法 • 掺法:将药粉直接掺布伤口或油膏上,依其作用分
消散药:冰片、肉桂、胡椒 提脓祛腐药:红升丹+熟石膏;红升丹药条 腐蚀平胬药:白降丹、平胬丹 促生肌收口药:珍珠末 • 搽法:将散剂与液体混合外搽患部 如:三黄洗剂 • 洗法:中药煎剂外洗患部 如:消炎止痒洗剂
(2)手术:切开排脓引流 确诊: 部位: 方向: 方法: 引流: 火针烙法:减少损伤,防止出血,通畅引流
(3)其它疗法 •引流: 药线引流: 导管引流: 扩创引流: •棉垫法
外治法内容丰富,广泛流传于民间,有待于进 一步发掘、整理、总结。

要求
• 掌握:疖、疖病的诊断和辨证论治;颜面部疔 疮的诊断和辨证论治,掌握手足部疔疮、红丝 疔的辨证论治特点;发于不同部位的颈痈、腋 痈、胯腹痈、委中毒、脐痈在病因病机、辨证 论治上与其他痈的区别;不同部位发的证治特 点。
• 熟悉:发的定义、特点。

《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第一节疖第二节疔

《中医外科学》第六章疮疡第一节疖第二节疔

其它疗法
㈠药物外治
1.初期 玉露膏外敷。如皮色紫黑加掺蟾酥合 剂,或蟾酥合剂以金银花露或菊花露调敷。
病因病机
• 总由阳发大毒所致。因皮肉破损,接触 潮湿泥土、脏物等,感染特殊毒气,加 之湿热火毒内蕴,以致毒聚肌肤,气血 凝滞,热胜肉腐而成。
• 湿热火毒炽盛,邪毒走窜入营,则易成 走黄重证。
㈠诊断要点
1. 好发部位:足部 2. 病史:外伤和接触泥土、脏物史 3. 潜伏期: 1-4日 4. 局部症状特点:肿、痛、烂、黑 5. 全身症状特点:高热、烦躁等 6. 理化检查:血常规、分泌物、Ⅹ线
辨证论治
㈠ 辨证要点:基本病机为火毒炽盛。病轻者为 火毒入络证;病重者为火毒入营证
㈡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病情较 重属火毒入营者清营凉血,解毒散结
㈢证治分类 1. 火毒入络证 治以清热解毒,行气和血,用
五味消毒饮加味。 2. 火毒入营证 治以清营凉血,解毒散结,犀
角地黄汤合黄连解ls)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朱晓光
第一节 疖
(Furuncle)
• 疖的概念:肌肤浅表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相当于西医的疖、头皮穿凿性脓肿、疖病。
• 临床特点: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范围小于 3cm,色红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
• 分类命名: 根据病因分为暑疖、热疖;根据 证候分为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
3. 命名:按部位、穴位命名如眉心疔、颧疔; 眼胞疔、眉棱疔、唇疔、虎须疔、锁口疔、 迎香疔、人中疔、承浆疔、地角疔
病因病机
1. 内因: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脏 腑蕴热,火毒积聚于内所致;
2. 外因:从外感受火热之气,或皮肤破 损染毒,蕴蒸肌肤,经络阻隔、气血 凝滞而成。
诊断 ㈠诊断要点

中医外科学—疔疮

中医外科学—疔疮

颜面部疔疮
手足部疔疮
红丝疔 烂疔 疫疔 附:类丹毒
颜面部疔疮是一种发生于颜面部的急性 化脓性疾病。(图)
相当于西医学的颜面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颜面部疖或痈并发蜂窝组织炎。
发于颜面部,病变迅速,疮形如 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全身 热毒症状明显,易成走黄之变。
主要因火热蕴结为患。
如饮食不节
脓疱疮多见于儿童,多发于面部,为散 发的鲜红色丘疹或水疱,可迅速增大化 脓。
治疗以清热解毒为大法。
1.辨证论治
内治 外治
(1)热毒蕴结 (2)火毒炽盛
2.其他疗法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偏嗜烟酒辛辣、 荤腥发物、甜腻之品。
(2)减少患部活动。
(3)忌内服发散药,忌灸法、忌早期切开、针 挑,忌挤脓,防止患部外伤。忌房事、忿怒、 过度思虑、惊恐等。
毒从内发 毒从外受
气血凝滞、火毒结 聚,热胜肉腐而成 疔。
感受四时不正之气, 或虫咬皮损
西医认为,本病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 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
若发生在上唇周围和鼻部(所谓危险三角区), 如被挤压或挑破,感染容易经内眦静脉和眼 静脉,进入颅内的海绵窦,引起化腋性海绵 窦静脉炎。
临床表现多发于额前、颧、颊、鼻、颏、口 唇等部。
剧烈,范围甚大,皮肉迅速腐烂, 易并发走黄,危及生命。
“烂疔”之名首载于唐代《备急
千金要方》。古代文献还称水疔、 卸肉疔、烂皮疔、脱靴疔等。
总由火毒凝结而发。
湿热火毒内蕴,毒聚肌肤,以致气血 凝滞,热胜肉腐而成;毒邪入营,则 易成走黄重证。
湿热火毒炽盛 破损染毒
烂疔
皮肉破损,接触潮湿泥土、脏物等, 感染特殊毒气。
相当于西医的急性淋巴管炎。

育儿知识-疔疮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育儿知识-疔疮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

疔疮的发病症状与治疗方法“疔”,古代医书形容其“根深毒重,坚硬如钉”,因而称作“疔”或“疔疮”。

本病由于发病急、来势猛、变化快,如治疗不当,易引发败血症,常可危及生命,故人们常常是“谈疔色变”。

疔疮初起,皮肤蕨科肿足一粟米大小、略高于皮面的小颗粒,局部麻木、痒痛,用手指触摸,可以感到皮下有个较深的硬结。

一般经3~5天后,疼痛加重,肿胀范围扩大,同时有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四肢症状。

如治疗顺利,再过5-7天,肿块顶部变软,溃破出脓,肿退而愈。

若尚未及时治疗或随便挤压,特别是头面部小儿疮,如唇疔、颧疔、人中疔等,因头面部心肌丰富,更易使疔毒扩散,即发生所谓“疔疮走黄”。

疔疮走黄时,疮顶紫暗凹陷,肿势散漫,并出现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呼吸气急等疔毒内犯脏腑的皮疹严重中毒症状。

所以对于本病,一定要强调早期治疗。

初起局部可用鲜野菊花或马齿苋、蒲公英,洗净后捣烂外敷,也可以用金黄散加饴糖胃部调敷患处。

若已溃破出脓,可用七七丹少许撒于疮顶,或用药捻蘸药物少许插入盖隆康,也可用太乙膏盖贴疮面,以提脓拔毒。

脓头脱出后,改用黄连油膏纱布复盖,每日换药1次,直至疮愈为止。

全身治疗宜内服清热解毒剂,药用银花20克,蚤休10克,连翘1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0克,天花粉10克,山栀10克,生甘草10克,煎服。

如见高热、烦躁、舌红、苔黄者,可加黄连4克,黄芩10克,生地10克,玄参12克,煎服。

或加服药材紫雪丹,每次2克,每天三次。

通过上述这些积极推动治疗,一般疔疮是不会“走黄”的,故切莫谈疔色变。

此外,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局部须慎防挤压、碰撞;切勿盲目过早切开排脓;饮食要清淡,忌食辛辣、鱼腥发物。

疔疮的症状和引起原因及治疗方法

疔疮的症状和引起原因及治疗方法

疔疮的症状和引起原因及治疗方法本病属于中医疔的范畴,亦称疔疮,古称丁,是中医所特有的外科病名。

本病可发于任何季节,任何年龄,其病位发无定出,而以颜面、四肢部多见。

其特点是疮形虽小,但根脚坚硬,有如钉丁之状。

病势急剧,容易造成毒邪走散蔓延,是具有一定危险的外疡。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感受火热之气,或因昆虫咬伤,或因抓破染毒,毒邪蕴蒸肌肤,以致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成本病;或脏腑蕴热,火毒结聚,七情内伤,气郁化火,火炽成毒;或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脏腑蕴热,发越于外,火毒结聚于肌肤而发为本病。

西医临床对于本病的概念包括以下内容,即发于颜面部的疔,相当于颜面部疖、痈、蜂窝组织炎等;发于手足部的疔相当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伴发于手足部感染,皮下隐见红丝上窜的红丝疔,相当于急性管状淋巴管炎;由疫死牲畜传染而发的疫疔,相当于今之皮肤炭疽;多发于下肢,腐烂甚巨的烂疔,相当于现代医学所称的气性坏疽。

颜面部疔疮是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包括西医颜面部疖、痈、蜂窝组织炎等。

其特征为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丁之状,或痒或痛。

因头面为诸阳之首,火毒蕴结,故反应剧烈,且发病迅速,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毒邪易于扩散走黄而危及生命。

本病多由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或腐败性细菌感染所至。

炎症常在皮肤、软组织损伤后发生,化学性物质刺激如药物注射不当或异物存留于软组织可诱发感染。

火毒蕴结证(初期)【症状】疮头如粟粒,或麻或痒,红肿热痛,肿势显著,顶突根深坚硬,或伴恶寒发热,舌质或边尖红,苔薄黄,脉数。

【方一】黄连解毒汤【来源】《外台秘要》【组成】黄连9克,栀子9克,黄柏6克,黄琴6克。

【功效】泻火解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黄连清泻心火为君药,黄芩清上焦之火为臣药,黄柏泻下焦之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导热下行。

四药合用,共奏泻火解毒之功。

【按语】恶寒发热者,加蟾酥丸3粒,吞服;毒盛肿甚者,加大青叶,重用黄连。

疔疮教学课件

疔疮教学课件

蛇 腹 疔
(初期)手指通红肿欣痛 (成脓)7---10天,疼痛剧烈、跳痛 (溃后)脓出黄稠易愈,切开不及时, 脓出稀而臭秽。
蛇腹疔
蛇头疔合蛇腹疔
托盘疔
掌心毒或手心毒 发于手掌部劳宫穴处 易伴发红丝疔 易引起“走黄” 易伤筋骨
手掌肿胀,手背较手心肿甚(手心角质层 厚,淋巴引流向手背)严重时肿及手臂。
后期 肿消痛止,腐脱新生,不必内服中药。 损伤筋骨者,参照附骨疽治疗。
外治(切开)
原则: 指腹部不作切口 纵形切口 手指多从侧面切开 不跨关节 手掌部应依掌横纵切开。不能误从手背切 开。
蛇头疔的切口 蛇眼疔的切口
1、手指部的切口 2、3、4、手掌部的切口
最佳治疗方案
初期在西药抗感染、对症的同时,结合中 医局部外治;中期脓熟,如有指骨损伤或 指甲溃空,或疼痛明显,须首选手术治疗。 后期以中医治疗为主。
内发: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煿, 脏腑蕴热
外 感受风热火毒 受 皮肤破损,复感毒邪,蕴蒸肌肤
内燔营血
疔疮走黄
临床表现
初期:
火毒炽盛,气血凝滞 初起局部即有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继
则红肿热痛,3~6cm,根深坚硬,如钉丁 状 表证 重者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中期
火毒壅滞不散,热胜肉腐成脓(5~7天) 肿势渐大,四周浸润明显 疼痛加剧 疮顶破溃 里证 伴有发热口渴,便干,尿赤,舌苔红、
后期 脓栓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者,不必内服 中药
外治
初起 成脓 后期
箍毒消肿-金黄膏、玉露膏 提脓祛腐,切开排脓-九一丹 生肌收口-生肌散
注意
静卧休息,减少活动 忌服辛热发散之药 忌早期切开及针刺,忌挤脓 忌灸 忌过食膏粱厚味,忌食烟酒及辛辣、鱼腥

《证治准绳·疡医》疔疮

《证治准绳·疡医》疔疮

《证治准绳·疡医》疔疮疔疮者,以其疮形如丁盖之状而得名。

皆生头面、四肢,发黄中或紫黑,必先痒后痛,先寒后热,凡人一二日间恶寒发热,四肢沉重,心悸眼花,头疼体痛,稍异如常之证,须宜遍身寻认,如有小疮,与尝患之疮稍异,即是疔也。

大抵起紫者多,起堆核者少,发于手上者多,发于别处者少。

生两足者,多有红丝至脐,生两手者,多有红丝至腋,生唇面口内者,多有红丝入喉,以针刺疮,不痛无血,是其候也。

经云∶膏粱之变,足生大疔。

大抵多由恣食浓味,卒中饮食之毒,或感四时不正之气,或感蛇虫之毒,或感疫死牛马、猪羊之毒,或人汗入肉而食之,皆生疔疮,各宜审而治之,若呕逆直视,谵语如醉者,不可治矣。

又有内疔一证与外疔之证大同,但疮形不现,过数日间有一处肿起者,即是内疔所发之处,但腹痛甚者,便须作内疔治之。

不可缓也,缓则杀人。

华元化云∶疔有五色属五脏,红属心发于舌根,青属肝发于目下,黄属脾发于口唇,白属肺发于右鼻,黑属肾发于耳前。

以种类言之,《千金方》、《外台秘要》、《神巧万全方》皆称一十三种,殆不止也。

麻子疔,状如麻子而稍黑,四边微赤,多痒少痛,忌食麻子油、衣麻衣,并入麻田中行,穿麻布人。

火疔发于顶门,或发于面,身热如火,状如汤火烧灼,疮头有黑,四边烟焰,又如赤粟米,忌火灸烧针烙。

脾疔生于唇四白。

眉疔生于眉。

髭疔生于髭中。

龙泉疔生于唇上。

虎须疔生于唇下。

鱼尾疔生于眼角外。

颧骨疔生于颧骨上,亦名赤面疔,其状色白,顶陷如钱孔,鼻有紫色者大凶。

耳疔生于耳中,亦名黑疔,连腮赤肿。

鼻疔生于鼻内,痛引脑门,不能运气,鼻如大瓶,黑色者不治。

颊疔生于面频骨尖高处。

气疔形如气泡,感怒而生。

腐疔色白有,三日内顶陷,状如初灸疮,因夏月造豆腐时,人汗滴于内食之而生,忌食豆腐。

鬼疔因中阴邪之毒而生,瓜藤疔延蔓无数,忌瓜田中行。

石疔皮肉相连,坚硬如石,刺之不入,肉微痛,忌砂砾。

盐肤疔大如匙面,四边皆赤,有黑点如粟粒起,忌食咸物。

水洗疔状如钱形,或如钱孔疮,头白里黑,汁出而中硬,极痒透骨,搔则快然,忌水洗、渡河及饮浆水。

2021中医学 外疡(疔-颜面疔病因病机)

2021中医学 外疡(疔-颜面疔病因病机)
外疡:疔-颜面疔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述
颜面疔 -病因病机
02
病因病机
概述
1、概念:发于面部的急性普通化 脓性疾病。 2、特点:其疮形如粟,坚硬根深, 状如钉丁,麻痒相兼,全身发热, 易于走黄,危及生命。 3、西医病名: 颜面部疖、痈。 相当于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 性化脓性感染。 4、发于面部不同位置有不同名称。
迎香疔
唇疔
病因病机
总以火毒之邪为患 1、外—风热火毒蕴于肌肤、轻微外伤染毒 2、内—脏腑郁热 火毒内生 发作于外
火热之毒 阻于经络 发于肌肤 气血 凝滞 热盛肉腐而成 3、走黄: 头为诸阳之汇 (头面血管丰富 距中枢较近) 失治误治 (早切 挤碰 火 针 挑刺 艾灸)—— 毒邪走散,深入营 血,内攻脏腑,扰乱神明 (尤其危险三角 区) 西医:因皮肤破损、临近病灶、金葡菌等 侵入感染发炎,严重时出现脓毒败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内发:恣食膏粱厚味、醇酒辛辣炙煿,脏腑蕴热 火热之毒 炽 盛 外 受 感受风热火毒 皮肤破损,复感毒邪,蕴蒸肌肤 气血凝滞
内燔营血
疔疮走黄
临床表现
初期:

火毒炽盛,气血凝滞 初起局部即有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继则红 肿热痛,3~6cm,根深坚硬,如钉丁状 全身:表证 重者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沿爪疔
(1)红肿热痛,一般2---3天成脓 (2)甲周炎 (3)甲下脓肿。黄色或灰白色的
蛇头疔

手指末端 化脓性指头炎 《证治准绳》:天蛇毒 《外科正宗》:“天蛇毒一名蛇头疔,乃心火 旺动攻注而成,其患指大若蛇头,赤肿欣痛, 甚者疼及连心,寒热交作,或肿痛而延止。”
(初期)麻、痒、刺痛。焮红肿胀。 (中期)肿胀如蛇头,10天化脓伴剧烈的跳痛 (溃后)早溃黄稠,如自溃较晚,脓出稀而臭秽 多为损骨之象。
托盘疔(掌中间隙感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掌肿胀,手背较手心肿甚(手心角质层 厚,淋巴引流向手背)严重时肿及手臂。
辨脓

点压法 透光法
辨是否损骨?

药线 X光摄片
血常规

白总升高 中性粒细胞升高
治则

内治:清热解毒。 外治:脓成尽早切开。
内治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1)火毒凝结—清热解毒 要点:初期,火毒凝结;营卫失和 (2)热胜肉腐—清热透脓托毒 要点:邪正斗争剧烈。驱毒外出之势。 (3)湿热下注—清热解毒利湿 部位:足底部。



由于感染发生于腱鞘内,疼痛非常剧烈,常彻夜 难眠,伴见全身症状 如不及时切开引流或减压,鞘内脓液积聚,压力 迅速增高,使肌腱发生坏死,患指功能丧失 炎症亦可蔓延到手掌深部间隙
手丫疔
托盘疔

掌心毒或手心毒 发于手掌部劳宫穴处 易伴发红丝疔 易引起“走黄” 易伤筋骨
托盘疔(手掌深部间隙感染)
颜面部,尤其是“危险三角区” 妄加挤压挑刺 过早切开 不慎碰伤
走黄表现:


局部:疮顶突然干陷无脓,肿势扩散,甚至头面 耳俱肿,疮口周围皮肤暗红. 全身:伴有壮热烦躁,恶心呕吐,神昏谵语,胁痛 气急,舌红绛,苔黄糙,脉洪数等症状,
其他变证

毒邪内传脏腑,引起内痈 旁窜而并发流注或附骨疽
鉴别诊断

掌中间隙感染(尺侧)和鱼际间隙感染 2周左右成脓 掌中间隙感染 手掌中央隆起,正常凹陷消失 局部皮肤紧张、发白、压痛明显 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处于半屈位,被动伸指可引起剧 痛 手背及手臂肿胀严重 伴有全身症状
鱼际间隙感染

大鱼际和拇指指蹼明显肿胀 压痛 掌心凹陷仍存在 拇指外展略屈,示指半屈,活动受限,特别是拇指 不能对掌 伴有全身症状
最佳治疗方案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的前提下,初、中期以西 药抗感染,局部砭刺泻毒、手术切开排脓为主; 后期以中医外治为先。
脓性指头炎易损骨的原因


手指掌面皮肤紧厚 皮下有与皮肤垂直的致密纤维组织索,一端连 接真皮,另一端固定在指骨骨膜,并形成许多坚 韧密闭的小腔 炎症肿胀时,难以向皮肤表面突起,使小腔内的 压力增高,而迅速出现愈来愈剧烈的疼痛
蛇腹疔

蛇腹疔、鳅肚疔、泥鳅痈(疔)、 生于指腹部 化脓性腱鞘炎 《外科证治全书》:“泥鳅痈,一指通肿,色 紫,形如泥鳅,欣热,痛连肘臂”;“蛇腹疔 生于指中节前面,形如鱼肚,色赤疼痛。”

病因病机

内因:脏腑蕴热 外因:外伤 内因是发病的基础 外因是发病条件及诱因 火毒炽盛-----气血凝滞、经络阻塞、热胜肉腐。
蛇眼疔

首见于《外科大成》 虾眼疔、沿爪疔、 清以前“代指“ 《证治准绳》最详
蛇眼疔
蛇 眼 疔 。 虾 眼 疔 , 沿 爪 疔 , 代 指
手足部疔疮
概述
是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发病手部多于足部 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 掌中隙感染 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命名 指头—蛇头疔或螺纹疔 指甲内—沿爪疔 指背—蛇背疔 指骨节间—蛀节疔 指甲旁—蛇眼疔 五指(趾) 缝间— 手足丫疔 手掌心—托盘疔

疖 有头疽
中医辨治
热毒蕴结

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火毒炽盛

凉血清热解毒 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 阶梯疗法
外治

初起 成脓 溃后
箍毒消肿 提脓祛腐,切开排脓 提脓祛腐,生肌收口
注意

静卧休息,减少活动 忌服辛热发散之药 忌早期切开及针刺,忌挤脓 忌灸 忌过食膏粱厚味,忌食烟酒及辛辣、鱼腥发物
蛇头疔合蛇腹疔
蛇腹疔
蛇腹疔(急性化脓性腱鞘炎)



发病迅速,24小时后,疼痛即较明显,7-10天成脓 典型腱鞘炎的表现 1.患指除末节外,呈明显均匀的肿胀,皮肤极度 紧张 2.患指所有的关节轻度弯曲,使腱鞘处于松弛位 置,以减轻疼痛 3.任何轻微的被动伸指活动,均能引起剧烈的疼 痛
红丝疔
红丝疔
中医治疗
《外科大成》


生于手有红丝入腋,入腋者不治,生于足有红 丝入腹,入腹者不治,生于唇有红丝入喉,入 喉者不治。 宜入红丝尽处刺断
辨证


所伴症状 火毒入络-清热解毒 五味消毒饮加减 火毒入营-凉血清营,解毒散结 犀地、黄解、五消
外治

泄其毒 结节“消” 脓成排脓 脓尽生肌
重点

手部疔疮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红丝疔
急性淋巴管炎
别名

红丝疮 赤疔 血箭疔 红演疔 红线疔 血丝疔
首见
《证治准绳》
部位

四肢
特点

细红丝一条 迅速向上走窜
病史

破损史
皮损

红丝线(或红或暗红) 细 粗(伴症状) 可伴淋巴结肿大 条索状肿块和压痛
最佳治疗方案


未“走黄”者,初期和中期以中药内治和西药 抗感染为主,结合中医局部外治;溃后以中医 外治为主。 一旦“走黄”,又应以西医静脉抗感染和对症 治疗为先,控制后再按未“走黄”处理。
重点知识

疔疮分类 颜面疔疮特点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走黄的表现及原因 阶梯疗法 病案分析:疔疮、疔疮走黄
鼻根疔
眉心疔
鼻疔
唇疔
颧疔
颧疔
颌疔
鼻疔
人中疔
迎香疔
虎须疔
虎须疔
地仓疔
走黄之势
走黄之势
特点

颜面部 红肿热痛 疮形小3-6cm左右,有些如粟米般大小。 坚硬、根深,外形象钉子一样。 易走黄。(头为诸阳之会;西医认为感染沿静 脉回流到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 绵状静脉窦炎)
外治(切开)

原则: 指腹部不作切口 纵形切口 手指多从侧面切开 不跨关节 手掌部应依掌横纵切开。不能误从手背切开。
蛇头疔的切口
蛇眼疔的切口
1、手指部的切口 2、3、4、手掌部的切口
最佳治疗方案

初期在西药抗感染、对症的同时,结合中医局 部外治;中期脓熟,如有指骨损伤或指甲溃空, 或疼痛明显,须首选手术治疗。后期以中医治 疗为主。
第二节 疔疮
颜面部疔疮 手足部疔疮 红丝疔 疫疔 烂疔
按部位分:
颜面部、手足部
按性质分

红丝疔 烂疔 疫疔等。
重点

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
颜面部疔疮
西医:疖、痈
好发部位

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颜面部均可发生,但好发于:前额、颧、颊、 鼻、颏、口唇等处。 命名方式较多,但多以部位与穴位命名。
中期

火毒壅滞不散,热胜肉腐成脓(5~7天) 肿势渐大,四周浸润明显 疼痛加剧 疮顶破溃 全身: 里证 伴有发热口渴,便干,尿赤,舌 苔、脉象
后期:

约第7-10日 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随脓外出,肿 痛渐消,身热减退 10~14天即可痊愈
变证—走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