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备】稳态与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相关实验
①达尔文父子研究结论:苗尖端是感光部位,弯曲的部位在苗尖端的下面
②波森和詹森的实验及结论:插有明胶片的苗发生向光弯曲现象,插有云母片的苗则不弯曲(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证明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 ③温特实验充分说明,苗尖中确实存在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它是在细胞内由色氨酸合成的。
(2)活动:探究2,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促进枝条生根,提高扦插成活率。 ②实验步骤:分组——插枝浸泡——测量根长度——绘制曲线
②实验结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枝条生根,浓度过高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3)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不同作用
① 生长素对根和茎的生长,都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 植物不同部位对相同浓度的生长素由不同的反应,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根>茎>芽。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 (如水螅)的细胞能直接与外界环境
大多数动物体内的细胞必须通过细胞外液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
细胞外液是指动物体内细胞外面的液体,相对于动物体外界环境而言,在机体内部,因此又叫内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等。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是保持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稳态是动物体内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系统调节来实现,
与稳态维持直接相关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②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联系: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
依赖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和内环境的各种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3)神经元的主要结构、种类及特性
①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树突(多个、短、分枝多)和轴突(一个、长和分枝少)
②神经元特性: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且传导兴奋
(4)动作电位的概念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过程注:静息电位是指处在极化状态:外正内负
反极化状态:神经纤维膜内正外负
(5)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
①反射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②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③反射过程:感受器感受到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向反射中枢,经过反射中枢分析与综合产生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向效应器
(6)体温调节的方式及过程
①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寒冷-冷觉感觉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战栗、皮肤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②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
高温-温觉感觉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人的体温调节实际上就是通过神经系统感觉内、外环境的变化,由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调节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从而实现体温稳定的过程。
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
激素: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无管腺和细胞)在一定的刺激(神经或体液刺激)作用下分泌到体液中的某些特殊物质,能作用于特定器官并调节它们的活动。
内分泌:激素由细胞分泌后,释放到体液中发挥调节作用的,称为内分泌。
(2)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
激素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某些特定的器官,调节他们的活动的才程。
特点:比神经调节缓慢,作用持续时间比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广泛
(3)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它们分泌的部分激素的作用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分泌多种调节激素作用于腺垂体,调节、控制腺垂体的激素分泌。而腺垂体激素又调节、控制有关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腺垂体刺激其释放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腺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刺激其释放甲状腺激素;腺垂体还释放生长激素,作用于全部组织,刺激蛋白质合成和组织生长。缺少生长激素得侏儒症;过多得巨人症。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人体水平衡,并减少尿液的排放;还释放催产素,促进子宫的收缩。
(4)甲状腺激素对发育、代谢的调节作用
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有: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婴幼儿时期缺乏患呆小病
(5)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主要作用
雄激素:促进精子的发生;促使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增强代谢率,影响人个行为。
雌激素:促进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以及生殖器官的长大、成熟;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支持青春期的突发性快速增长。
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第一节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和体表黏膜的化学防御
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是内环境的白细胞和血浆蛋白
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1、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
特异性免疫的作用特点:针对特定病原体。
2、抗原与抗体、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抗原是指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
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分子的基本结构是Y型的。
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化成T淋巴细胞(胸腺中发育)和B淋巴细胞。
3、淋巴细胞识别入侵者的过程
人体细胞膜上都有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淋巴细胞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的MHC是相同的,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不会攻击自身的细胞。而病毒、细菌和其它致病因子在它们的表面也带有表明它们特殊身份的分子标志,它不同于人体自身的MHC,因此被识别后会引起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记忆细胞的形成使机体在有相同抗原再次入侵的情况下产生更快更强的免疫应答,即二次免疫应答。
4.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成熟的B淋巴细胞膜上的抗体分子(免疫球蛋白)遇到相应的抗原,在受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分裂分化成效应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专一性的大量抗体,抗体与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使细菌毒素中和,使一些抗原凝聚。
5.免疫功能异常反应(过度反应、功能衰退)
过敏反应时一些人对某种物质(如花粉、某些食物、某些药物、螨虫、蘑菇孢子、昆虫毒液、灰尘、化妆品等)所产生的强烈的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功能过强造成的。分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致敏原。
6.艾滋病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中文名称艾滋病)是一种通过体液传播的疾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
HIV是一种逆转录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RNA,主要感染并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病人的免疫功能严重衰退。在人体有很长的潜伏期(8~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