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一、网络构建二、复习重点1、生物种间关系的比较分析2、种群密度的变化与种群增长3、生态系统的三大生物成分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的关系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圈的稳态三、可能出现的考点1.生态因素的生态效应及其综合作用和主导作用的分析、判断,并联系实际问题具体分析运用。

.2.种群的特征,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析及种群增长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理解应用。

5、各类生态系统得特点、生物种类、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得稳定性判断。

四、习题演练1、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 ”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 ”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 .“S ”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 .“S ”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2、根据右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 .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 .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3、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量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

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 .种群增长率最大C .种群数量最大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4、图中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

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的曲线依次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① 5、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 确的是A.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B.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C. 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D. 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6、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全套PPT课件
参与调解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 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 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 泻、酸碱中毒等。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 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体外
体内
体外
食物 消化
(营养成分) 系统
氧气 呼吸
系统
CO2和 呼吸 H2O 系统
组织液
细胞
泌尿 尿液
系统 (含氮废物水)
淋巴 血浆
内环境
皮肤 汗液
(含氮废物水)
二、对内环境稳态的认识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 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全套PPT课

细胞的生活环境
问题探讨:
1.图1和图2各是什么细胞?请 说出细胞的名称.
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 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 境中?两者的生活环境有何异同?
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
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22
练习
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D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 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 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 对稳定状态。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 发育,引起抽搐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 无力等症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1)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2)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酸碱度:近中性,7.35~7.45。

温度:37度左右(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二、稳态(1)概念: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与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2)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第二章动物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髓鞘=神经纤维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与功能单位。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高考总复习归纳与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高考总复习归纳与总结

高三总复习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
包括内环境与稳态、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植物调节
1内环境与物质交换
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4
5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
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激素真不少通过垂体控性甲有种激素抗利尿体温调节是中枢血糖平衡功不小水盐代谢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了
8
11抗原与抗体
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10000的物质。

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
B 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刺激
B 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
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4免疫学的应用(选学)
15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核心知识归纳大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核心知识归纳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第一章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1、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2、细胞外液间的关系 3、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4、血浆成分:水、血浆蛋白、无机盐,抗体,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7、稳态: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2)传导方向:双向;(3)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4)电流方向: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1)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突触类型:轴突-树突型,轴突-胞体型(3)信号类型: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传递方向: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可以调节脊髓的低级中枢活动。

5、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促胰液素 7、血糖平衡的调节6、各种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及作用(1)血糖来源和去路(2)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8、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知识点思维导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知识点思维导图

细胞的生存环境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体液概念在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组成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内环境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成液和淋巴parent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组成物质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信号分子血浆蛋白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值血浆渗透压的大小细胞外液渗透压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维持因素维持酸碱平衡的体系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体温: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内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而不是恒定的状态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实质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基础:人体器官、系统协调一致运行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基本方式: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神经元的基本结构细胞体突出树突轴突传导过程静息电位K⁺外流外正内负动作电位Na⁺内流外负内正传导方向膜内同向,膜外反向传导特点要求生理结构完整离体情况双向传导神经纤维间绝缘相对不疲劳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突触前膜由轴突末梢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细胞体的膜 树突的膜突触小体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先前储存用后被讲解胞吐方式释放(非主动运输)线粒体突触前膜突触传递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传递的特点单向传导突触延搁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语言、听觉、视觉、运动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脑干维持生命必要下丘脑体温调节、渗透压感受器、调节内分泌活动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分级调节脊髓受大脑皮层控制人脑的高级功能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通过激素的调节激素调节的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激素调节的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的平衡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血糖→氧化分解→CO₂+H₂O+能量肝糖原→分解→血糖→合成→肝糖原、肌糖原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转化→脂肪酸等非糖物质参与血糖平衡调节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的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性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级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关系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功能人体的体温调节(体液调节)体温的平衡寒冷、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影响因素有机体代谢状态外界环境因素意义产热量和散热量动态平衡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体液调节)相关中枢水盐调节下丘脑产生渴觉大脑皮层下丘脑有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下丘脑的功能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第二道防线:体质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发现清除衰老、损伤、癌变细胞抗原和抗体抗原能够引起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专门抗击相应抗原的蛋白质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抗体二次免疫二次免疫的作用更强,速度更快,产生抗体的数目更多,作用更持久B细胞的感应有直接感应和间接感应,没有T细胞时也能进行部分体液免疫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来自于B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免疫过程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记忆效应T细胞作用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破裂免疫系统疾病免疫过强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己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免疫过弱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遗传物质是RNA主要是破坏人体的T细胞,使免疫调节受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传播途径:性接触、血液、母婴三种途径,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滥交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途径免疫学的应用预防接种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得到记忆细胞)疾病的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用相应的抗体检验是否有抗原器官移植外源器官相当于抗原、自身1细胞会对其进行攻击,移植时要用免疫抑制药物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生长素发现达尔文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鲍森·詹森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拜尔尖端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弯曲相互对照温特影响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命名生长素合成幼嫩的芽、叶、发育的种子(色氨酸→生长素)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又称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主动运输分布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素旺盛部位植物的感性、向性运动向性运动概念受单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作用机制单向外界刺激→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各部分生长不均匀→向性运动种类向光性向水性根的向重力性,茎的背重力性意义有利于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植株的固定,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感性运动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或整体运动,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作用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特点具有两重性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引起的生理作用功能不同,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能不同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消除顶端优势,提高产量发挥顶端优势人工实验方法归类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锡纸遮盖类琼脂块替换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失重类其他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乙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脱落酸促进果实成熟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分类萘乙酸NAA2,4-D应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培育无籽番茄农业除草剂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破坏因素(1)、自然因素:火山、地震、台风、流行病毒等(2)、人为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3 稳态与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具体如何做?学生讨论,总结。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2.加强自我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处于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的人,更应注意自身保健,如边防战士注意保暖、炼钢工人注意降温、抗洪战士注意补充水盐等。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懂得如何关爱自身和他人。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关注健康问题,强化自我保健和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一、随堂问答评价,以期即时检测学生已有知识、新获知识
1.人的体温总能维持在什么范围内?人在寒冷与炎热的环境中如何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人静脉注射蒸馏水可能的后果?人血浆渗透压约为多少?人的血浆渗透压平衡是如何维持的?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
江西师大附中朱延平
案例名称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科目
生物
课时
1
教学对象
高二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一章第2节的内容。是继学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之后,对内环境的进一步学习,将具体学习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本节既是第1节的延伸,也是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稳态的概念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也是本模块的核心概念。正确理解稳态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且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中,依靠自我调节机制维持其稳态。高等多细胞生物和人体在生长、发育、代谢、遗传和变异等各种活动中,都要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使机体保持稳态,并作为一个整体去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以适应多变的环境。因此稳态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由于这些内容都很抽象,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有一定难度,因而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会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本节知识属于了解层次。但为了更好的讲解“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此节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将第二章第3节中的两个具体实例“人体体温调节”与“水盐平衡调节”提前到本节中讲解以便使知识的生成更流畅。当然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理解概念,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

高中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

练一练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2、内环境中不含 A 血红蛋白 C 葡萄糖
B 尿素 D 二氧化碳
( A)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 组织液 C 淋巴、组织液
(D)
B 血浆、消化道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A )
A.细胞内液 C.血浆
B.细胞外液 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
要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D )
A.2层
B.3层
C.4层
D.6层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C )
相同点
血浆
血管中 红细胞 血液 白细胞
血小板
组织液 一般组织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淋巴 淋巴 吞噬细胞
血浆中 蛋白质 含量丰 富,组 织液和 淋巴中 蛋白质 较少
都属于细胞 外液,共同 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 的化学成分 相同。组织 液和淋巴的 化学成分最
相近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3
高中生物必修3 《稳 态与环境》
《稳态与环境》
个体 人体的内坏境与稳态
神经系统
水平 上的
人与脊椎动物的生理调节 通过体液的调节

稳态 植物的生理调节
态 免疫系统
主要为激素调节

境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稳定性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高中必修3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2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高中必修3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案2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设计科学岛实验中学胡小亮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五章第五节内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是在第四章《种群和群落》探讨生态系统中群体变化的基础上,继续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稳态与平衡的关系。

而本节内容是在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对生态系统相关规律及稳定性的研究,也为下一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的学习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一个实验“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知识内容1个课时,实验课余时间完成。

二、学情分析通过第4章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条件,初步掌握了种间关系和群落的空间分布规律。

通过第5章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初步理解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这些功能。

基本掌握了一些生态学术语。

这些都为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学习,学生通过学习将会使其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三、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能用物质输入和输出、能量输入和输出平衡的观点,认识具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即在特定情境中说明生态系统中时刻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并能指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其平衡的因素。

2、科学探究能够根据种内种间关系、数量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初步构建生态系统模型,并在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后再次制作更稳定的生态缸。

3、理性思维通过对生态系统各种成分功能和营养结构关系的讨论,以及运用反馈调节原理,能初步判断不同生态系统维持其稳定性的相对能力。

4、社会责任能够为常见生态系统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高考总复习归纳与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高考总复习归纳与总结

高三总复习必修三稳态与环境(1)
包括环境与稳态、体液调节、神经调节、
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免疫、植物调节
1环境与物质交换
2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4
5水、钠、钾的来源与去向
下丘脑下丘脑产生激素真不少通过垂体控性甲体温调节是中枢血糖平衡功不小水盐代谢没有它
8体温的调节
9免疫概述
11抗原与抗体
1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受体及抗体结合,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取决于抗原决定簇
10000的物质。

蛋白质、脂多糖、多糖等
B 细胞只接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刺激
B 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球蛋白
1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4免疫学的应用(选学)
15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激素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3)
例题:下图为某一草原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 试分析
(l)图中共有___四___条食物链。 最短的食物链是______ 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 (2)图中生产者是__草___,为 __第_一_ __ 营养级。初级消费 者是__鼠__和__兔____,属于_第__二__营 养级。 (3)猫头鹰占有___两___个营养 级,分别为_第__三__、__第__四__营养级。
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 消费者,腐生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
2、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③ 分解者

消费者 ③
2、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生产者
遗体、残骸
捕食 遗体、残骸
呼吸作用
分解者
消费者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生活动三 (合作学习)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知识点2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 阳光、温度、空气、水份、土壤 生

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分
初级消费动
学生活动四(合作学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否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 (主要指浮游植物)是” 这两句谚语是否构成食物链?请说明理由!
4.食物链和食物网注意事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生产者总是为第 一营养级,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