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国外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二战后日本利用“出口立国”的外向型发展道路,从二战的废墟中走出来,成为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和东南亚诸国效仿日本模式,实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较短的时期内从经济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了令人注视的新兴工业国家,并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

这些新兴市场的显现证明了出口贸易战略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加入了东亚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行业,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增。

我国成了鞋帽、纺织、箱包、旅行产品等的世界头号生产与出口大国。

自1984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增长迅速。

从1978年到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0多亿美元猛增至16000亿美元,增长了80多倍,同期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第30位跃升至第3位。

由此,近年来我国采取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正确的,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连续7 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速, 贸易规模稳居世界第三, 出口规模名列世界第二。

但是自2007年开始,由于受国家政策调控、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外贸增速开始下滑。

2008年,深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总额增速回落5. 7%, 全年增速前高后低, 并在最后两个月显现负增长。

之后的几年,我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在不断的调剂中寻求发展,我国外贸行业也在不断地调剂和适应世界经济。

具体的外贸出口情形以下表1、图1所示:表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图1:1978-2012年中国出口总额(亿美元)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加上欧债危机的升级,世界各国的购买力降落,信誉危机逐渐暴露,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涉也越来越多。

2012年2月《经济参考报》发表了《商务部密集预警:中国企业“走出去”步入风险高发期》文章,对外贸行业面临的国际风险给予了高度警示。

2016-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6-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目录1一.对外贸易行业定义与分类. 1.1对外贸易行业定义. 1.2对外贸易行业分类2二.对外贸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3三.对外贸易行业产业链分析4四.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状况分析5五.国际对外贸易行业知名企业6六.中国对外贸易行业领先企业1一.对外贸易行业定义与分类对外贸易行业定义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对外贸易行业是由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组成。

对外贸易行业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对外贸易行业分为不同的种类:表1对外贸易行业分类表分类标准分类结果货物的移动方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国境和关境总贸易、专门贸易商品的内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货物载运方式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2二.对外贸易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对于对外贸易行业来说,国家的贸易政策主要起到调节与稳定的作用。

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需低迷、成本升高、摩擦增多等多重困难和压力,进出口增速下滑至个位数。

针对形势的不利变化,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外贸增速企稳回升,进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3874967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3874967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38749672010-11-01 10:52 文章来源:综合司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新闻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连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连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连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出现复原性较快增长态势,拓市场成效明显,调结构稳步推进,促平稳进展顺利,进出口规模均已超过2008年同期水平,总体好于年初预期。

前三季度外贸运行的要紧特点是:1、进出口全面复原,近期同比增速逐步回落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21486.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9%。

其中出口11346.4亿美元,增长34.0%;进口10140.4亿美元,增长42.4%。

与2008年同期相比,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5.4%和13.5%。

这既得益于国内外环境整体有所改善和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连续显现,更与我国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结构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复原路径紧密相关。

按照一样规律,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国际市场需求沿着低端产品—中端产品—高端产品的路径逐步复原。

我国出口产品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复原相对较快。

但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明显放缓,美欧日等要紧经济体需求减弱,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调,加上去年下半年我国外贸基数逐步走高,6月份以来外贸增速连续回落,9月份出口、进口增速分别由5月份的48.5%和48.3%回落到25.1%和24.1%。

图1 2010年1-9月进、出口月度增长情形资料来源:海关统计2、贸易平稳状况连续改善,结构性特点明显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国内需求连续增加,国家积极采取扩大进口措施、组织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加上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反弹等因素,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比出口增速高8.4个百分点,自3月起单月进口规模连续7个月超过1000亿美元。

进口快速增长使我国的贸易平稳状况进一步改善,前三季度贸易顺差1206亿美元,同比下降10.4%。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外贸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相伴的国际反倾销浪潮也给我国外贸出口前景增添了阴影。

特别是近几年来主要贸易伙伴美欧屡次发起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积极组织我国企业应对国际社会的反倾销调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签:反倾销;现状;对策一、我国反倾销面临的现状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是WTO允许的三大贸易保护措施,其中反倾销是贸易摩擦最为普遍的现象。

仅以反倾销为例,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是在关贸总协定签署32年后的1979年,虽遭遇较晚,但升温很快,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调查逐年增加。

1.我国成为反倾销调查的热点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产品走向世界,我国遭受发达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也逐渐增多,尤其成为美欧反倾销调查的重点对象。

截至2012年底,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受全球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遭遇反倾销也逐年增长。

据官方数据,2002年-2012年我国共遭遇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件842起,涉案金额高达736亿美。

我国承担反倾销调查的比例占全球35%,此数据逐年上升。

在TBTs下的各种措施,对我国产品出口大大阻碍。

2.反倾销立案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转移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吸引外资,民营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在出口增加的同时,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剧,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产品的调查范围也不断扩大。

2014年國外对我国产品进行的101项反倾销案调查中,机电产品占了23项,其次是化工产品、纺织品和贱金属。

3.技术壁垒逐渐增多除了遭遇传统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也不断遭遇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水产品、电子电器、化工品等诸多行业,这一趋势将使我国相关产业制造成本增加、产业出现断层等现象逐渐严重。

4.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逐渐增加在我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中除了美国和欧盟外,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印度、巴西、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都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过反倾销调查。

2013~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我国经济已进入7%~8%的增长区间

2013~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我国经济已进入7%~8%的增长区间

2013~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我国经济已进入7%~8%的增长区间张立群内容提要:进入2013年以后,经济增长始终在7%~8%区间波动,主要是稳增长政策的综合成效㊂在政策引导和经济基本面支持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7%~8%的增长区间㊂外部环境仍不稳定,增加出口困难较大;受房地产市场波动㊁资金来源制约影响,投资存在下行压力;未来经济增长仍存在下行压力㊂应预留财政货币政策相机抉择㊁调整的空间,视就业等方面形势,适度下调经济增长底线;围绕新型城镇化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财产责任约束机制,积极构筑和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㊂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㊀分析展望㊀增长区间㊀稳中求进一㊁2013年:经济增长在7%~8%区间的调整稳定之年㊀㊀进入2013年以后,经济增长始终在7%~8%区间波动(见图1)㊂其中1~2季度连续小幅回落,3季度回升,4季度预计又有小幅回落(本文中数据,月度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月度统计报告;季度和年度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季度㊁年度统计报告)㊂㊀㊀图1㊀2012~2013年季度G D P 增长率注:2013年4季度为预测值㊂(一)三大市场需求增长趋稳决定经济增长走势的短期因素是市场需求㊂2013年经济增长的区间,首先是由市场需求水平所决定的㊂1.出口增长低位走稳㊂2013年出口比上年增长7.9%,增速与上年持平㊂其中1~3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长8%,较上年同期水平(7.4%)略有提高,12月份同比增长4.3%㊂从1~3季度增长率的变化轨迹看,波动幅度很大,且总体呈下降态势(见图2)㊂出口数据的这一特征,主要受热钱流入导致的出口 一日游 影响㊂如果剔除这一因素的扰动,据估计1季度出口增长为6%左右,2季度为4%,3季度为6%,1~3季度平均增长5.3%,低于上年同期水平㊂从变化趋势看,呈低位走稳态势㊂受世界经济形势总体平稳,外贸出口企业状况大体稳定,支持出口的政策措施增加;尽管有人民币汇率重新加快升值的影响,但四季度出口增速仍有所提高㊂㊀㊀图2㊀2013年出口月同比增长率2.消费增长基本平稳㊂消费同比实际增长率基本平稳(见图3)㊂其中1~2月份增速下降,主要由于治理公款消费㊁禽流感㊁雾霾天气等因素影响㊂由于就业4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邮政编码:100010,电子邮箱:z h a n g l q @d r c .go v .c n ㊂形势总体平稳,收入增长和消费预期比较稳定,消费物价涨幅平稳,这些构成支持消费平稳增长的基本面㊂此外汽车市场的持续温和恢复,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带动家电㊁家具㊁装修材料等销售活跃,也对消费平稳增长提供了积极支持㊂㊀㊀图3㊀2013年消费月实际同比增长率㊀㊀图4㊀2013年投资增长㊀㊀图5㊀2013年制造业㊁房地产㊁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投资增长小幅波动,总体平稳㊂2月份以后,投资增长率一度连续小幅回落,6月份以后开始企稳并有小幅回升(见图4)㊂投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增长,出现不同特点㊂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先落后升,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在20%左右的水平开始出现调整波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高于20%,但也有一定波动(见图5)㊂制造业投资增长决定于制造业企业的订单水平,以及由其决定的开工率和产能利用率㊂而决定制造业企业订单水平的因素主要有消费㊁出口以及各类投资项目的材料㊁设备采购活动㊂由于消费增长比较平稳,出口增长波动和投资增长波动是引起制造业投资波动的主要因素㊂这也表明制造业投资具有从属性质,是滞后变量㊂制造业㊁基础设施㊁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接近80%,如果制造业投资具有从属性质,则主导投资变化趋势的就主要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㊂基础设施投资主要由政府主导,围绕稳增长的目标,这一投资自2012年以来低位趋升,增长率目前已经在20%以上,是支持投资增长最重要的因素㊂房地产投资则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形势,虽然宏观经济政策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进而可以影响到房地产投资,但比较起来,具有较多不确定性㊂目前看,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大体维持在20%附近,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则超过20%,两项投资增速由低转高的时间已经1年多,已经带动制造业投资由低转高,因此可以认为,投资平稳增长的基础已初步建立㊂综合以上情况,2013年出口㊁消费㊁投资三大需求增长总体趋稳,引导经济增长进入了7%~8%区间㊂(二)决定需求增长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宏观经济政策201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由控通胀转向稳增长,这可以视为一个政策的转折点,即从 一揽子 计划的撤出状态,重新转向稳定经济增长㊂其中最重要的是财政支出政策的调整以及相应的政府投资增速(主要表现在重大项目㊁基础设施投资)由低转高;以及货币政策由紧转松(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年度新增贷款额度由7.5万亿扩大到8.1万亿)㊂受政策效果影响,2012年投资增长由落转稳,支持经济增长率在4季度出现回升(由3季度的7.4%提高到7.9%)㊂初步实现了筑底企稳的目标,但尚未形成支持经济增长稳定在7%~8%区间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㊂2013年则是探索经济在7%~8%区间平稳增长的可行性,以及形成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开创时期㊂从2013年的经济运行态势看,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㊂其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率尽管有一定波动,但始终围绕7.5%这一中位线上下起伏,没有出现趋势性回落,波动幅度不大(见图1)㊂财政政策没有进一步扩张,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率没有出现大幅上扬,政府投资项目的选择更为谨慎,更注重与转型升级活动紧密结合㊂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㊁节能减排㊁信息基础设施㊁全国铁路网等方面的建设力度,有力地支持了经济转型升级活动;加大了改革力度,积5 ‘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1期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㊂货币政策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需要,同时稳定资金链条㊁稳定货币金融环境,防范金融风险快速累积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和重要经验㊂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兼顾当前与长远㊁兼顾稳定需求和改善供给,初步形成了新的体系㊂对支持三大需求增长趋稳,支持经济增长稳定在7%~8%区间,开始发挥明显成效㊂这使2013年成为进入转型升级主导的中高速增长的开局之年㊂二㊁我国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与支持因素分析㊀㊀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回落,但2013年回落态势明显趋缓(见图6)㊂㊀㊀图6㊀2010~2013年G D P 增长率(一)发展环境变化和刺激性政策退出是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003~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增长7.7%㊂为什么经济增长率出现逐级下降,我认为主要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和城市承载力的瓶颈制约㊂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发达国家经济,也使国际贸易水平明显降低㊂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2003~2007年年均增长16.6%,2008~2012年年均增长3.2%;与之对应,我国出口增长率由29.2%降低到9.4%,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明显减弱㊂从国内看,城镇体系发展粗放,不协调㊁不均衡㊂人口㊁产业等经济要素重点向一㊁二线大城市集中,这些城市对此缺少预见和必要的准备,承载能力严重不足㊂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明显地抑制住㊁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㊂近年来一㊁二线大城市堵车现象越来越严重,表明其承载能力已难以支持汽车进入家庭活动的快速发展㊂限制购车的城市不断增加,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抑制㊂2002~2010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均增长24%,2011~2012年,降低到3.4%㊂房地产方面主要表现为供地瓶颈制约㊂由于买房需求集中在一㊁二线城市,房地产业发展也集中于此,随着其快速发展,这些城市的房屋建设用地供给越来越不足㊂2003~2012年,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见图7)㊂土地约束直接抑制住房供给增长,为了稳房价,政策重点集中于管理买房需求,最终必然使房地产市场需求水平下降㊂2002~2010年,城镇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8.7%,2010~2012年,年均增长仅为2.7%㊂2012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形势明显好转,但总体是恢复性的㊂在一㊁二线城市供地制约和稳定房价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大的时期已经结束㊂㊀㊀图7㊀2003~2011年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面积数据来源:2003~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㊂出口高增长和国内消费结构升级,是2003年以来经济持续高增长主要的市场需求动力,这两个方面需求水平下降,必然使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减弱㊂城市承载能力不足,还使城市劳动力成本提高,房租㊁物流等成本提高,这些都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率,减弱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和能力㊂市场需求和要素成本条件变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㊂2008~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主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一揽子 计划的作用㊂其防止了外部环境剧烈变化与国内发展环境变化作用的叠加,防止了经济增长率大幅回落㊂也应该认识到, 一揽子 计划依靠财政政策㊁货币政策刺激内需增长,在政府债务和通货膨胀方面的压力会快速扩大,其及时退出不可避免㊂随着 一揽子 计划退出,经济增长率必然会进一步回落㊂(二)支持中高速增长的主要条件我国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初期阶段较大波动以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总体进入平稳较快发展态势,经济增长率一直在7%以上(见图8)㊂其基本原因是工业化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㊂改革开放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能力不断增强,范围不断扩大,人民创业活力增强和生活水平提高从生产和市场需求两个方面推动了工业化㊁城镇化快速推进㊂而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高储蓄带来的资金优势,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结合形成的技术供给优势,有力地保障了工业化㊁城镇化的快速推进㊂这些基本条件目前仍然存在,没有本质的改变㊂6从供给方面看,人口红利消失㊁制度决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减弱㊁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是担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降的重要依据㊂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3亿人,在城镇就业的3.7亿人,农民工2.6亿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不存在劳动力资源不足㊂招工难㊁招工贵,主要是产业布局和城市承载能力问题使劳动力进城难,在城市留下来难上加难;此外也由于教育制度㊁择业偏好㊁产业升级等问题使劳动力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㊂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正处于从简单引进到学习㊁消化吸收再创新㊁原始创新的转换阶段,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在现实需要日益强劲的推动下,通过改革正在逐步孕育成长,制度决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㊂这些尤其在东部地区和劳动技术密集的产业正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㊂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效表明,我国正在逐步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㊂这些事实表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不会因为这些问题持续下降㊂从制度方面看,适应发展的要求,改革的深化正在进一步消除制约生产力解放的体制㊁机制弊端㊂㊀㊀图8㊀1996~2012年G D P 增长率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㊂综合以上情况,也考虑需求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虽有下降(2003~2007年间大体在10%~11%),但目前仍保持在7%~8%之间㊂三㊁2014年:经济运行继续稳定在7%~8%区间,但中位点可能略有下移㊀㊀尽管市场需求㊁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逐步趋稳,居民㊁企业㊁政府和社会等方面对经济增速下降后的环境逐步适应,但经济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下行压力仍然不容忽视㊂从三大需求方面看,一些问题仍需高度重视㊂(一)出口增长预计仍将停留在较低水平我国出口增长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适应过程,增长水平既取决于外部市场变化,也取决于自身转型升级和综合竞争力的变化㊂在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债务进一步扩张的支持下,预计2014年发达国家经济大体平稳;受美元等货币扩张的拉动,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好转㊂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预计大体平稳㊂但国内出口企业转型调整仍处于关键时期,成本压力加大,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微利甚至没有利润等考验仍然比较严峻㊂据商务部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在3%左右㊂2014年美国仍面临债务上限谈判问题;日本将提高消费税(从5%提高到8%);欧洲债务风险及经济稳定的基础还比较脆弱㊂对中国经济预期好转,对其他方面经济预期转差的可能性较大㊂热钱流入增加及人民币汇率较快升值的可能性仍然较大㊂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抵消出口企业微薄的利润,严重影响出口积极性,进而抑制出口增长㊂基于这些因素分析推测,2014年出口增长总体仍将停留在较低水平,出口增长率预计在7%左右㊂(二)消费增长基本平稳我国居民消费刚性较大,2011年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6.3%,农村居民为40.4%;在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预计消费增长将保持平稳㊂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预计仍处于调整状态,与2013年比较,汽车市场将转为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带动的家居产品销售预计也将转为平稳增长㊂受基数影响,治理公款消费对消费增速的负面影响将逐渐消失㊂综合这些分析,预计2014年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实际增长11%左右㊂(三)投资增长存在下行压力从前面分析看,投资增长主要由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主导㊂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现象㊂一线大城市表现为供不应求,房价上涨压力比较大;三四线城市总体表现为供大于求,前几年建设的房屋销售困难,资金回收难度大㊂如果一线城市住房供给跟不上,则稳定房价的重点将进一步倾斜于需求管理,进而抑制一线城市买房需求的释放;三四线城市本来就买房需求不足㊂综合分析,房地产市场增速将放慢,进而会引起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㊂尽管有棚户区改造等政府建房投资支持,但预计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压力仍然较大㊂受稳定财政赤字水平㊁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㊁土地财政萎缩等因素影响,预计2014年各级政府支持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能力将有所减弱,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也有下行压力㊂综合这些情况,2014年投资增速趋降,预计为18%左右㊂综合需求因素进行测算,预计2014年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增长率的中位点低于2013年(7.6%)㊂2014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预计保持平稳增长;针对新形势稳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预计将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保障食品供给的基础,有效防止食品价格大幅上涨;针对各类城市具体情况分别实行相应的房地产市场调控7 ‘经济学动态“2014年第1期政策,防止一线大城市房价快速上涨;供大于求㊁产能过剩导致的价格竞争,预计将对工业品价格上涨形成有效抑制㊂综合分析,2014年价格涨幅保持平稳,C P I 涨幅预计在3%左右㊂四㊁坚持稳中求进,加快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㊀㊀基于对2014年经济走势的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相互转换㊂进一步增强定力,根据就业㊁企业效益等方面的情况,适度调低经济增长率下线,减轻政府财政及货币政策压力;同时在财政预算方面预留必要的回旋余地,应对市场力量意外减弱,特别是外部市场意外波动导致的风险㊂在宏观稳定背景下,要牢牢抓住新型城镇化和过剩产能调整这两大重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加快巩固经济增长的新基础,增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㊂(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相机向 双稳 方向调整财政预算以应对可能的风险为上限确定收支㊁赤字等相关指标,预留必要的回旋调整空间;在实际执行中则应突出结构性减税㊁优化支出结构㊁控制财政赤字等选项,在各方面逐步适应经济增速下降的前提下,逐步稳定政府投资等相关支出的增速㊂货币政策应继续统筹考虑货币金融环境稳定㊁资金链条可维持㊁控制金融风险聚积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目标综合协调,并应视经济增长的情况,逐步向控制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利率市场化方向倾斜㊂(二)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城镇化的突出问题之一,是一线大城市,特别是位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少数大城市单兵突进,导致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以及相关就业过度向这些城市集中,使城市承载力不足问题日益突出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少整体㊁长远㊁系统考虑,特别是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缺少前瞻性㊁欠账较多,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㊂推进城镇发展模式转型,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首先要解决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这些问题㊂应以城市群为基础,在国家国土资源长远规划指导下,加快组织力量制定各城市群的整体长远发展规划,在充分征求所在地区各方面利益相关主体意见后,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批准㊂及时公布批准的规划方案,落实规划的有关安排,增强社会各方面对规划及其执行的监督㊂在规划指导下有步骤㊁高质量㊁先地下后地上㊁适度超前地推进城市群及城市内的基础设施建设㊂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问责制,严格追究㊁就地追究发生质量问题项目决策者㊁组织领导者的责任㊂(三)加快实现各城市群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均质化导致少数大城市单兵突进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在城市发展方面缺少统筹协调㊂直辖市㊁省会城市㊁计划单列市政府配置各类资源能力相对较高,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㊁公共服务㊁社会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使这些城市聚集产业和人口的能力较强,进而导致产业与人口在这些城市过度聚集㊂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以城市群为基础统一相关的行政管理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在城市群内实现大体均质的城市发展环境,引导产业㊁人口在城市群内合理布局㊂这也是解决汽车使用空间狭小㊁买房需求过度集中的治本之策㊂要围绕财税体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划分,加快形成以各城市群为基础的统一行政管理体制,同时协调好相关区域的城乡统筹发展问题㊂(四)努力增加一线大城市住宅建设供地,加快引导产业㊁人口向二三线城市转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一线大城市,应合理调整商业㊁工业建设用地,积极增加住宅建设供地,为稳定房价,保持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提供支持;在城市群整体功能提高的背景下,要积极引导产业㊁人口向城市群和城市圈内的二三线城市转移,扩大二三线城市的买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在更广阔空间发展㊂根据房地产投资出现的波动和稳定投资的要求,对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酌情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加强城市群和城市圈内的地上和地下交通建设,政府财政应予以必要支持㊂把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与稳定投资增速和推进新型城镇化㊁扩大房地产发展空间紧密结合起来㊂(五)围绕产能过剩现象加快完善相关制度产能过剩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之一㊂要充分发挥产能过剩推动市场竞争的积极作用,通过完善制度,实现各类企业的优胜劣汰和持续的新陈代谢,不断把更优秀的企业选择出来,把落后的企业淘汰出局,这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素质,增强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也是推动制造业投资趋向活跃最重要的制度保障㊂最重要的是完善财产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决策㊁经营㊁管理失败的责任,合理规定承担责任的细则,完善市场退出机制㊂在多措并举化解过剩产能基础上,应更严格地执行破产制度,完善企业㊁个人的征信制度,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执法能力㊂提高市场竞争对产能选择优化的能力㊂(责任编辑:钟培华)8。

我国外贸行业现状

我国外贸行业现状

2014-2015年我国外贸行业严峻现状应对措施分析自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的经济就开始快速发展。

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片繁荣。

随着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和服务领域、对外放需求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行业也得到快速的形成与发展。

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开始的不断融入世界,稳定较快的增长使之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并对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增长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更加稳固了我国的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地位。

就目前形势来说,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怎么样呢?我们知道,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得到一个质的发展,对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进出口额快速发展并且屡创新高,贸易状况持续改善,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成为一个贸易大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但同时,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2014年我国外贸行业严峻现状应对措施分析分析2014年我国外贸行业现状了解到,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比2013年增长2.3%,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3.4%,远低于2014年年初预期7.5%的增长目标,同时这已是外贸增速连续第三年未达既定目标。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仅为2.3%,没有达到年初预期的增长7.5%的目标。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2014年外贸进出口增速与目标存在不小差距,但取得这一成绩也“确实不容易”。

官方称增速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低成本比较优势不断削弱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下滑,预计2015年外贸的总体增速将高于2014年。

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

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同比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同比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来源:中华商务网磷化工频道商务部日前发布春季《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报告认为,总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形势近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状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外部环境仍然严峻复杂,对保持进出口发展既要坚定信心,又不能掉以轻心。

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进入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工业产出和贸易萎缩的速度加快。

近期,美国经济恶化势头出现趋缓迹象,但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在下滑,各国经济刺激计划见效也尚需时日,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再度下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将下降1.3%,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下降3.8%,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将分别下降2.8%、4.2%和6.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仅增长1.6%。

国际贸易是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最严重的领域之一。

2008年第四季度,世界多数国家货物贸易出口急剧下跌。

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下降更为明显,11月和12月俄罗斯、阿根廷、土耳其和南非等国家的出口降幅均超过20%。

世界贸易组织(WTO)预计,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下降9%,为二战以来的最大跌幅。

其中发达国家出口量将下降10%,发展中国家出口量将下降2%至3%。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拖累,2008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FDI)流量明显减少。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预计,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会进一步下降,且降幅将超过2008年。

中国外贸出现积极变化报告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政府一方面坚持立足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采取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改善融资环境和贸易便利化等符合WTO规则的措施,努力稳定出口,积极扩大进口。

广大进出口企业也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加大创新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大力开拓市场。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4年4月4日内容摘要2013年,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经济好转,但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取向也有所分化,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和金融市场面临压力。

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收支状况继续改善,顺差182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5%,与GDP之比为2.0%,较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其中,货物贸易顺差与GDP之比与上年基本持平,服务贸易逆差、收益和经常转移逆差与GDP之比均有所扩大。

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净流入,特别是在年中新兴市场出现局部振荡时,我国跨境资本虽窄幅波动,但仍呈现净流入。

国际收支总体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经常项目与直接投资顺差规模仍处于较高水平,非直接投资资本流动由2012年的逆差转为顺差,外汇储备资产增加4327亿美元,较上年多增3340亿美元。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扩顺差”与“减顺差”的因素并存。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将保持一定规模,与GDP之比维持较低水平;国内外宏观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资本和金融项下总体将呈现振荡走势。

在此情景下,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防范跨境资本冲击风险仍是未来的主要政策方向。

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加快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完善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建设,转变外汇管理职能,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体制。

目录一、国际收支概况 (6)(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6)(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8)(三)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15)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19)(一)货物贸易 (19)(二)服务贸易 (22)(三)直接投资 (26)(四)证券投资 (30)(五)其他投资 (31)三、国际投资头寸状况 (34)四、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 (42)(一)外汇市场发展 (42)(二)人民币汇率走势 (43)(三)外汇市场交易 (49)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 (55)专栏1.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仍然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2.服务贸易项下旅游逆差持续扩大3.为什么对外净债权增加≠经常项目顺差4.2013年新兴市场货币走势分化5.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其退出的影响图1-1 2007-2013年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率1-2 2011-2013年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和货币指数1-32008-2013年我国季度GDP和月度CPI增长率1-42001-2013年经常项目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51994-2013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差额与GDP之比1-62001-201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主要子项目的收支状况1-72001-2013年外汇储备增加额与外汇储备余额1-81990-2013年经常项目差额与GDP之比及其结构1-92005-2013年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及外汇储备变动情况1-10 2004-2013年我国国际收支基础性差额和非直接投资差额2-1 2001-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差额与GDP之比2-2 2000-2013年海关进出口差额主要构成2-3 2000-2013年我国按外贸主体划分的进出口贸易比重2-4 2000-2013年我国按贸易方式划分的进出口贸易比重2-5 2001-2013年我国出口商品在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变动2-6 2004-2013年我国货物和服务贸易比较2-7 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分国别和地区的收支情况2-8 2000-2013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状况2-9 2000-2013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2-10 2000-2013年跨境证券投资净额2-11 2000-2013年其他投资净额3-1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状况3-2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开放度以及对外净资产与GDP之比3-3 2012年末我国及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外金融开放度比较3-4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结构变化3-5 2004-2013年末我国对外负债结构变化3-6 2005-2013年末我国对外资产、负债及净资产增速4-1 2013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走势4-2 1994年1月-2013年12月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4-3 2013年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远期市场1年期美元升贴水点数4-4 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历史实际波动率4-5 2012-2013年境外人民币对美元期权市场6个月期限价格4-6 2006-2013年即期外汇市场交易量4-7 2013年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的交易期限结构4-8 中国与国际外汇市场的参与者结构比较4-9 全球人民币外汇交易量4-10 2005-2013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外币对即期交易的币种构成C1-1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以及储备资产变动与GDP之比C2-1 2001-2013年入境游客与内地居民出境人数C4-1 2012-2013年JP Morgan新兴市场货币和波动率走势C4-2 2013年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汇率升贬值C5-1 实施QE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大幅扩张表1-1 2007-2013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1-2 2013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1 2013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资本金来源国情况表3-1 2013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4-1 2013年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概况一、国际收支概况(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2013年,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经济好转,但新兴市场增长放缓。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2019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8~2019

2019 年一季度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较快,对美国进出口下降
中国外贸发展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 • 一季度,对欧盟、东盟、日本进出口分别增长 11.5%、
其中,金属加工机床、手机、汽车出口分别增长 19.2%、 9.8%和 8.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反映出口商 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8 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五)一般贸易进出口快速增长,贸易附加值水平提升
2018 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 17.6 万亿元,增长 12.5%, 占进出口总额的 57.8%,比上年提升 1.4 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 9.2 万亿元,增长 10.9%,占出口总额的 56.3%,比 上年提升 2.0 个百分点;进口 8.4 万亿元,增长 14.3%, 占进口总额的 59.5%,比上年提升 0.7个百分点。
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日本的出口分别增长 7.0%、 8.6%、11.3%和 4.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拉 丁美洲进出口分别增长 13.3%、16.4%和 15.7%,增速分别高 于进出口总体增速 3.6、6.7和 6.0 个百分点,分别占进出口总 额的 27.4%、4.4%和 6.7%。
2018 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六)外贸发展新动能加速积聚,发展动力加快转换
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贸易新业态已连续 3 年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外贸发展的新亮点。
2018 年,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总额达到 1347 亿元,增长 50.0%。其中,出口 561亿元,增 长 67.0%;在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和国际营销网络“三项建设”的带动下,一大批外贸企业从供给侧 发力,加快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力度,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营 销渠道以及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外贸发展自主动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宋璐201215102057 国贸一班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领导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经济经济飞速发展,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贸易开始持续温和复苏,但由于中国国内人民币汇率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率下降以及美元贬值,贸易壁垒的增强和出口需求的萎缩等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关键字:贸易关系市场份额贸易顺差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在迅猛发展,国内产业与国外投资都前进了一大步,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离贸易强国还有不少差距。

在国内外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目前的贸易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从宏观角度来看,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经贸格局发生了变化,但实质出口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业附加值不高,贸易伙伴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不足,传统的优势产业受到国际市场比较大的影响。

从微观角度看,我国外贸企业存在国际贸易及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缺乏,企业承担很大的经营风险,信息不对称导致无序竞争,研发能力不足阻碍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等不足。

从2010年到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以下变化:(1)2010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国内经济向好势头发展、稳外需扩进口政策效应不断显现、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结构进一步优化,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进出口实现快速恢复性增长,外贸顺差继续下降;机电产品出口保持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势较好;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全面上扬,机电产品进口增长较快;贸易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表现优于整体;欧美日仍为主要贸易伙伴,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势强劲;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快速恢复为“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的胜利完成画上了圆满句号。

(2)2011年,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加上国内需求增加和扩大进口政策等共同作用,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卓会展1201贾亚亚20124607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上,与世界各国都建立了一些相应的贸易关系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由于世界政治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贸易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阻碍的因素,因此,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需要对自身的贸易条件和国际贸易环境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一、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一)贸易进出口总额2013年全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16万亿美元,冲破4万亿美元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关口。

其中全年进口贸易总额为1.95万亿美元,增长7.3%,出口贸易增长7.9%,达2.21万亿美元。

有资料分析表明,2013年,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

2013年前11个月,美国进口贸易达2.08亿美元,仍高于2013年中国进口贸易总额的1.95万亿美元。

同时,中国在进出口贸易中,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服务贸易额还不及美国的一半。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2012年,中国进口商业服务位列全球第五位,在出口的服务贸易中,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位列第三。

近30年来,中国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持续的经济增长也推动了中国中产阶层财富的扩大,以及全球贸易的增长。

(二)中国主要的国际贸易伙伴根据美联社对相关贸易数据的分析显示,2006年,美国是全球127个国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这一数字为70个。

如今该现象完全逆转,2011年中国是124个国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76个。

仅仅五年时间中国便超过中国成为众多国家的贸易合作伙伴,其中包括澳大利亚、韩国等美国的同盟国。

据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为欧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000亿美元;第二位是中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总额有望达到4467亿美元;第三位是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3629亿,首次超过日本。

第四位是日本。

(三)中国的贸易格局部署当前中国的国际贸易格局呈现六大主要趋势一是以发达国家为贸易中心的基本格局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心声崛起力量。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秋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秋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8年秋季)一、2008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总体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继续提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迈出新步伐。

1.进出口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在连续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

其中,出口总额10740.6亿美元,增长22.2%,比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进口总额8930.7亿美元,增长29.0%,比去年同期加快9.9个百分点。

进口增速4年来首次超过出口增速,贸易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外贸顺差180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

2.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较快,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回落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61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其中船舶、汽车和工程机械等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通信设备等增长放缓的影响。

但受经营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出现不同程度放缓,其中鞋类出口增长15.1%,玩具、服装及衣着附件分别仅增长3.7%和1.8%,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3.1和21.2个百分点。

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量总体下降,其中玉米下降95.9%,钢坯下降81%,钢材下降2.1%。

3.资源性产品进口量继续增加,进口价格9月份开始回落进口商品中增长最快的仍然是能源资源类商品。

其中原油进口量增长8.8%,金额增长85.5%;铁矿砂进口量增长22.0%,金额增长116.0%;大豆进口量增长32.3%,金额增长137.4%。

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15.6%,高新技术产品增长12.7%。

资源性产品进口额大幅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造成的,随着国际市场价格开始高位回落,9月份资源性产品进口价格比8月份开始普遍下降。

表1 2008年1-9月中国进出口产品构成4.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加工贸易增速继续回落前三季度,一般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9565.7亿美元,增长35.9%。

当前经营形势分析和应对措施

当前经营形势分析和应对措施

当前经营形势分析和应对措施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煤炭企业“寒冬”仍在持续,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作为一家企业,要清醒认识种种不利因素,认真分析和冷静面对,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方能走出困境、摆脱窘境,以保持企业平稳发展。

一、当前面临的形势(一)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根据《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的报告称,欧洲和美国作为世界经济中的重要经济体,在2013年,这两大经济体的发展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而美国也可能会面临无法避免的财政悬崖发生的风险。

根据测算,如果美国的财政悬崖一旦发生,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会比基准预期减少一半左右。

而对于中国、巴西、印度等长时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虽然状况要远好于欧盟和美国,但是这几个国家在2012年还是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经济增速放缓的境遇,而且如果在2013年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和内部经济增长不稳定性的影响,这几个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的下行风险。

(二)2013年国内复杂严峻经济形势直接影响能源行业。

首先,2013年中国对外贸易将进入艰难的调整期。

从外部环境来看,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回升动力不足,贸易保护主义难以避免。

从内部环境来看,逐年上涨的成本压力已经对出口企业造成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企业被淘汰后,对能源需求也将持续放缓。

其次,产能释放进入高峰,已成为转型升级的“拦路虎”。

经过近几年能源企业的扩张,新的能源格局已初具雏形,在下半年即将释放出产能,新兴产业中,风电、造船以及硅钢、水泥等行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届时,将会对整个能源行业形成冲击。

第三,重庆煤炭企业受市场影响,价格将持续走低。

目前,重庆的电煤市场,除能投集团外,还有8家单位与之有业务往来,这也对煤电公司的销售带来挑战。

同时,今年的原煤价格受市场影响,原煤综合销售单价约418.68元/吨,比2012年下降了约80元/吨,这让经营本身就困难的煤电公司更是雪上加霜。

2013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3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表1 内外需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
内需
最终消费支出
年份
资本形成总额
合计
外需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 (百分点) (%) (百分点) (%) (百分点) (%) (百分点)
பைடு நூலகம்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 二是以低端劳动力为首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源要素 价格的相对调整,导致相对价格引导型的结构调 整。其标志性的事件是低端劳动力供求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从而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相对价格发 生变化。这种相对价格变化将导致几个引致性结 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向技术密集和中高端劳动 力密集产业转移;第二、产业向中西部资源密集 和劳动力密集区域转移;第三、比较优势逐步向 中等技术和中高级劳动力密集产业移动。这些变 化应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结构性趋势特征,而不 是周期性短期变化。其最为重要的例证就是:
图2 2011-2012 年各区域GDP 增速
• 导致这种局面的核心原因几个方面:一是东部 步入后工业化与中西部步入工业化加速发展阶 段使其增长点存在巨大差别;二是本轮经济下 滑有强烈的输入性萧条的色彩,出口增速的快 速回落导致东部外向型经济受到的打击很严重 ;三是在成本因素的推动下,大量劳动力密集 型产业已经向中西部快速转移。
• 3)结构调整哪些是内生性产物?哪些是政 策和外部调整带来的引致性和强制性调整 ?中国结构调整是否寻找到了一个自我良 性发展、市场自发调整的支点?
• 中国结构性调整步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其 核心原因就在于四重结构性调整的内生力量 使中国结构调整步入到市场主导的结构调整 期。 • 一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引发下全球不平衡调 整和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调整必然导致外需 的全面调整,从而引发外需引导型的大结构 调整。其标志性事件是全球不平衡占比出现 明显收缩。

近5年中国对外贸易

近5年中国对外贸易
后,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和的2出1口世比纪重趋海于稳上定丝,并绸呈
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当前,
我之国路对"的一带愿一景路"沿与线行国家动的》
出 口 比 重 达 到 37% , 已 经 高 于
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份额。
贸易政策逐渐由贸易总量的关注转向对贸易竞争新优势的培育
2012年《从关图可于以促看进出外,在贸我稳国定制增造长业部的门若出干口意技见》 术"深构成入中实,施高科技技术产兴品贸出和口以所质占的取比胜重战不略断,提 高扩。大我国技的术贸和易资技金术密结构集也型在的不机断电优化产,品突、出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70%以上是与APEC成员进行的。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对发达市场的出口比重较高,对发达市场 (欧盟、美国、日本、中国香港、东盟)的出口比重约为55%)
发达市场需求大 地理位置相近 市场需求较为相近
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以来是全球第一个出口大国和第一个货物贸易大国。
贸易理论研究中的最新成果 并没有在贸易政策制定中得到及时体现
在贸易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考虑不同企业在企业生产率、所有制结构 、融资条件、外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采取“一刀切”的贸易政策,将会使 得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伴随着贸易理论从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转换,有关出口动态和出口溢出效应的研 究也大量涌现
"一带一路"战略成为过去十年最大的政策亮点
2002-2015年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贸易占出口总额 的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IMF贸易方向统计数据库
金融危机后,我国对"一带一

当前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

当前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

当前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广东财经大学2012-2013-2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第二专题:当前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一、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回顾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逾五年。

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经济总体图景是,全球经济维持低速增长,而推动增长的力量格局在改变。

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处于政策刺激下的脆弱复苏阶段,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但继续向下滑行,维持着“弱增长”格局:全球3.0%;发达1.3%;新兴4.7%,为金融危机后的最低水平。

(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复苏基本巩固2013年的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的经济下行趋势,多数国际经济机构一年来数次下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期。

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美日经济复苏继续巩固,趋向于其2.0%的潜在增长率,进入低速增长通道。

根据IMF预测数据,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为1.6%,比上年下调1.2个百分点;日本经济增长率为2.0%,与上年持平。

受日元贬值和股市大幅上涨的影响,个人消费和出口成为拉动日本经济的主引擎。

欧元区仍未完全走出衰退,全年增长-0.4%。

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为4.5%,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巴西和印度增长势头好于上年,分别增长2.5%和3.8%,较上年提高1.6个和0.6个百分点;而俄罗斯和南非经济下滑幅度较大,分别增长1.5%和2.0%,较上年下降2.9个和0.5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将维持在7.5%左右的增长水平。

(二)全球经济转型方兴未艾。

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回归实体经济、调整福利制度。

多年来,欧美国家在“重消费、轻生产”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内产业空洞化的状况普遍存在,加上经济全球化背景使其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生产布局和“外包”加速发展,国内空心化状况进一步加剧。

“后工业化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第三产业占据其经济主导地位,金融全球化进程也使其虚拟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逐渐萎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报告回顾了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

2013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上半年进出口增速波动较大。

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提振了企业信心,推动外贸增速企稳和质量效益提高。

四季度进出口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中国出口占全球贸易份额有望继续小幅提升。

报告展望了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趋势。

2014年中国外贸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可能略好于2013年,但面临的困难和风险依然较多,国际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各国产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

也要看到,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发展很快,不少企业主动转型升级,出口竞争新优势正在孕育。

2014年中国对外贸易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报告指出,中国将多措并举稳定进出口增长,加快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大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增强中小民营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国际营销网络。

进一步扩大进口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一、2013年前三季度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一些好转迹象,但复苏基础不稳、动力不足、速度不均,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势头增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低迷。

面对今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创新调控方式,实施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政策措施,明确经济增长合理区间,有效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民经济稳中向好。

针对国际市场低迷、国内成本上升、外贸增速下降的严峻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振了企业信心,推动外贸发展增速企稳和质量效益提升。

前三季度,中国对外贸易运行呈现以下特点:(一)进出口增速总体平稳,"稳外贸"措施见到成效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30603.7亿美元,同比增长7.7%。

其中出口16148.6亿美元,增长8%;进口14455亿美元,增长7.3%。

贸易顺差1693.6亿美元,增长14.6%。

上半年进出口增长波动较大,一、二季度进出口额分别为9754亿美元和10220.5亿美元,增速由一季度的13.5%回落至二季度的4.3%,5月份进出口增速仅为0.3%,6月份则下降2%。

这主要是受外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

同时,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造成出口综合成本持续攀升,加大了外贸企业出口难度。

国内工业生产放缓,也抑制了原材料进口需求。

尽管如此,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仍继续上升。

据世贸组织统计,201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占全球份额达到11.54%,比2012年全年提高0.27个百分点。

为帮助外贸企业缓解外需不足、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7月底国家及时出台了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12条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大贸易融资支持力度,着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

随着这些政策措施逐步见效及国内外市场需求回暖,三季度外贸增速回升至6%。

但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对部分新兴经济体出口下滑等因素影响,9月份出口增速在7、8月恢复性增长后又下降0.3%,显示出口回升基础尚不牢固。

图1 2013年1-9月中国月度进出口情况数据来源:海关统计(下同)图2 2012年以来中国季度进出口规模和增速(二)机电产品出口稳步增长,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使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外贸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加快。

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9229.9亿美元,增长8%,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04.9亿美元,增长13.3%,其中手机增长23.5%。

初级产品出口增长6.4%,占出口总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9%降至4.8%。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具较强竞争能力,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380.5亿美元,增长10.3%。

"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继续下降,煤和原油出口量分别下降20.7%和29.8%。

表1 2013年1-9月中国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商品名称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 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煤(包括褐煤)万吨591 -20.7 8.5 -34.9 钢材万吨4690 14.6 401.9 3.2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792.0 11.5 服装及衣着附件——————1302.8 12.3 鞋类——————370.9 7.1 家具及其零件——————372.2 6.1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万台134482 1.7 1283.4 -1.8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903.8 23.5 集装箱万个201 4.1 59.3 -10.9 集成电路亿个1072 30.6 707.4 105.1 机电产品* ——————9229.9 8.0高新技术产品* ——————4804.9 13.3 注: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图3 2012年以来中国重点商品月度出口增速(三)对发达市场依赖降低,贸易伙伴更趋多元化前三季度,中国与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发达经济体贸易额合计10167.5亿美元,增长0.2%,占外贸总值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5.7%回落至33.2%。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趋于稳固,零售市场回暖,中美贸易3791亿美元,增长6.7%。

欧元区经济初步走出持续一年多的衰退,市场需求仍较疲弱,中欧贸易4085.7亿美元,下降0.8%。

中日贸易2290.8亿美元,下降7.9%,近期中日贸易出现好转迹象,9月份中国对日出口增长1.5%。

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对新兴经济体出口总体增长较快,其中对东盟、金砖国家出口分别增长21.9%和7.4%。

随着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自贸协定伙伴进出口增势明显,前三季度与东盟、智利、新西兰等9个自贸伙伴(不含台港澳)进出口4811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15.7%,高出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增速为17%,高出同期外贸增速9.3个百分点。

专栏一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新进展2013年,中国先后与冰岛、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中韩自贸区谈判将进入出要价阶段,《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日韩自贸区均举行了两轮谈判、中澳自贸区举行一轮谈判。

截至2013年9月,中国已签署了12个自贸协定:中国与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的自贸协定,以及内地与香港、澳门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自贸区建设的稳步推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深化了中国与自贸伙伴双边关系。

对外贸企业来讲,自贸区对大部分产品实行零关税,减少了非关税措施,规范了贸易争端解决方式,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增进了贸易利益。

同时,也推动企业"走出去"参与对外投资合作。

表2 2013年1-9月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情况国家(地区)金额(亿美元)同比进出口出口进口进出口出口进口全球30603.7 16148.6 14455.0 7.7 8.0 7.3 欧盟4085.7 2461.1 1624.6 -0.8 -2.1 1.3美国3791.0 2659.5 1131.5 6.7 3.0 16.3东盟3223.6 1762.2 1461.4 11.6 21.9 1.3日本2290.8 1093.1 1197.7 -7.9 -2.8 -12.1香港2973.9 2847.9 126.0 25.6 27.1 -0.6韩国2031.1 683.2 1347.9 8.1 3.0 10.8台湾省1492.2 305.2 1186.9 23.1 18.6 24.3澳大利亚986.0 270.7 715.3 8.6 -0.1 12.3巴西676.4 263.8 412.6 3.2 6.2 1.3俄罗斯661.1 356.5 304.7 -0.1 9.4 -9.4 图4 2012年以来中国对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月度出口增速(四)民营企业进出口强劲增长,加工贸易稳步转型国家支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加大,尤其是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快速发展,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通关、融资、退税等服务,帮助广大民营企业深度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外贸经营主体格局继续发生积极变化。

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11001.1亿美元,增长25.4%,高出整体增速17.7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36%,比上年同期提升5.1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031.5亿美元,增长0.3%。

国有企业进出口5571亿美元,下降1.4%。

前三季度,一般贸易进出口16162.1亿美元,增长7.8%,占进出口总值52.8%。

加工贸易进出口9894.3亿美元,增长0.7%,占进出口总值32.3%。

随着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稳步推进,加工贸易开始从加工装配为主的低附加值环节向研发设计、创立品牌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逐步实现从委托来料加工为主向自营进料加工为主运作方式的转变,进料加工进出口值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86.4%。

表3 2013年1-9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企业性质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项目出口进口金额同比占比金额同比占比总值16148.6 8.0 100 14455.0 7.3 100贸易一般贸易7944.9 8.9 49.2 8217.2 6.8 56.8方式加工贸易6250.0 -0.9 38.7 3644.2 3.6 25.2 其他贸易1953.7 45.1 12.1 2593.6 14.9 18.0国有企业1857.1 -3.6 11.5 3713.9 -0.3 25.7企业性质外商投资企业7599.1 1.2 47.1 6432.4 -0.8 44.5 其他企业6692.4 21.4 41.4 4308.7 32.2 29.8 图5 2005年以来中国各类企业出口规模及增速图6 2005年以来中国各类企业进口规模及增速(五)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东部地区出口平稳增长中西部地区承接外向型产业转移步伐继续加快,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前三季度,中部地区出口116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西部地区出口1211亿美元,增长14.2%,分别高出总体出口增速9.4和6.2个百分点。

其中,河南、江西、湖北和新疆出口增速分别为19.3%、18.3%、17.9%和14.7%。

作为承接国际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出口产品的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