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2011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2011-2012学年第1学期)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什么是心理?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过程心理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过程心理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2、什么是健康?罗马医生盖论说:健康指没有疾病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下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3、什么是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

保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4、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属于智力因素,情绪、意志、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包括:智力的发展与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环境适应教育、人格健康教育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

心理现象的度量没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走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应付方式、良好的人生态度。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人际关系和谐(6)适应能力强(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2011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20×2=40)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2.如果儿童处于2~7岁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3.维果斯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 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4.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5.根据信息发展的认知加工理论,认知能力的提高主要是由于( )。

A.工作记忆容量增大B.操作空间效率提高C.短时贮存空间增大 D.工作记忆能力整体提高6.六年级的小芳通过一节几何课学习,学会用圆规画圆,这里的学习结果类型是( )。

A.动作技能B.智慧技能 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7.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发现学习8.外语单词语音和字形联系的识记最适宜于用早期学习研究中的( )类型来解释。

A.系列学习B.配对联想学习 C.S—R学习 D.自由回忆学习9.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D.态度10.两名IQ相似的学生以同样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某大学。

但进大学以后,甲生成绩保持优秀,而乙生成绩多门不及格,在留级线上挣扎。

有效学习的内部因素分析,导致两名学生成绩显著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

A.学习方法 B.学习动机 C.学习习惯 D.动机与方法的结合11.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多少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 )A.20% B.30%C.50% D.70%12.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2011年10月自考《生理心理学》必背知识2

2011年10月自考《生理心理学》必背知识2

绪论1.兴奋性概念:是指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2.兴奋:功能活动的出现或由弱到强。

3.兴奋:动作电位的出现。

兴奋性:细胞或机体对刺激发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4. 比较兴奋与兴奋性:兴奋性是兴奋的前提和基础,兴奋是兴奋性的表现5.不同标本兴奋性比较:阈值(衡量兴奋性高低指标)阈值(阈强度):能引起机体、组织或细胞产生兴奋(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例如在比较三组学生制作神经肌肉标本好坏时,常可用阈值来衡量制作结果:第一组阈值为4.1V;第二组阈值为4.9V;第三组阈值为8.9V。

(说明什么?)※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反比关系6.兴奋性是一种能力,因此它可以有、无之分,也有高、低之分。

7.内环境: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亦称细胞外液。

8.稳态定义: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0.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精确.作用局限、持续时间短11.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作用部位广泛.作用持续时间长12.自身调节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但有一定的意义13.负反馈(1)负反馈定义: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2)意义:由于负反馈控制具有加强或减弱的双向作用特点。

因此,它的作用在于维持稳态。

14.正反馈(1)定义: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2)意义:使整个调控系统处于一种不断的重复与加强状态。

较为少见。

练习题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指标是()A 阈电位 B 反应大小 C 阈强度D兴奋程度2、正好引起神经纤维兴奋的刺激是()A阈刺激B阈下刺激C最大刺激 D 阈上刺激3. 最能反映内环境状况的体液部分是()A.细胞内液 B.脑脊液 C.血液 D.淋巴液4. 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处于()A.固定不变 B.相对稳定C.随机多变 D.绝对不变A.条件反射B.非条件反射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1.光照一侧瞳孔时,另一侧瞳孔缩小,属于2.看到酸葡萄引起唾液分泌,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神经体液调节3.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属于4.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属于5.见到可口的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6.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属于7.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属于8.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9. 下列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A.降压反射 B.血液凝固过程C.分娩过程 D.排便和排尿反射填空1.生理学主要从、和三个不同水平进行研究。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_心里学复习资料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_心里学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2、心理学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1,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通过自由联想及分析梦境等手段;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研究可以观察到的行为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3,认知心理学派奈塞尔计算机模拟的方法;4,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罗杰斯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主张“人化”反对把人“神化”或“兽化”或“病态化”3、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教育目标就是实现学生从“现有发展水平”向“可能的发展水平”的过渡。

4、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师教育的心理学,学生学习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教育、学习、发展的联系:(1)教育必须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2)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3)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

三者区别:(1)“教育”由教育学研究,“学习”由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由发展心理学研究。

(2)三者主体不同。

“教育”主体是教师,“学习”和“发展”主体是学生。

5、教师威信(包括职业威信、人格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1,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2,名片效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3,“自己人”效应(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若干相似之处);4,好感效应(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去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教师的智力和教育能力教师的智力:1敏锐的观察力2准确的记忆力3丰富的想象力4优良的思维品质5注意分配力教育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能力4因材施教能力5教学监控能力6自我教育能力7教育科研能力8教育机智6、三种教学水平:1,尝试式教学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懂得教什么,但不知道如何教;2,因循式教学教师学过教育理论,受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规,知道教什么,如何教,但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教;3,策略式教学教师在教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基础上,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的情境,以及教师本人自身素质等种种因素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能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作出反思和调控,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知道教什么,如何教,还懂得如何有效地教。

2011心理学100分答案

2011心理学100分答案
C.稳定性
D.专一性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5题
一个支配型的男子往往会娶一个被动型的女子,这是人际吸引中哪种因素的作用?()
A.接近性
B.相似性
C.互补性
D.能力及特长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6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表现出( )的特点。
52.第40题简述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
答案:
答:1、舒茨认为,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有三个向度:
(1)包容的需求
(2)控制的需求
(3)感情上的需求
2、舒茨将行为反应分成两种:主动型和被动型。
3、由需求和行为反应,可以得出六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倾向。
53.第58题
试述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家庭因素。
答案:
1.父母的养育方法: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等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
E.对挫折有较高的承受力
答案:A,B,C,D,E
标准答案:A|B|C|D|E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0.第25题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
A.气质可以使同一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表现。
B.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C.性格是气质形成的前提。
D.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
E.性格可以任意塑造气质的类型。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不快不慢
D.时快时慢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011级教学心理学复习范围 12345

2011级教学心理学复习范围  12345

一、知识要点1、认识、情感和意志统称为心理过程。

2、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属于认知过程。

3、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4、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都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的范畴。

5、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 型关系。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7、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个体能够理解守恒概念的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

8、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9、以经历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称为动作记忆。

10、学习理论中的顿悟论是格式塔学派提出的。

11、奥苏泊尔在认知同化论中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维度,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2、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

13、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4、“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被注意到是利用刺激物的对比。

15、教师对所教学的对象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并肯定提高教育效果的效应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16、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内疚和无助。

17、在学习过程中,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叫顺向迁移。

18、人脑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表象。

19、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使由推理、记忆、判断、意志和注意等各种官能得到发展从而迁移到其他学习的理论称为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

20、态度、情感、知识与技能等都可以迁移,但气质不能迁移。

21、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负强化。

22、“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23、获得问题的答案属于学习的内在动机,而获得高分、获得老师表扬、获得好名次则都属于学习的外在动机。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复习题201112月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复习题201112月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1、心理学是一门(④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①古老②年轻③新兴④既古老又年轻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①自然环境)①自然环境②人的大脑③个体活动④社会实践活动3、感觉反映的是(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③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②客观事物的整体③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④过去作用于感官的事物4、下面哪一项不是注意的功能(④稳定性)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监督功能④稳定性5、“国际歌”不管用什么乐器演奏,人们都能辨别它,这是由于知觉的(①理解性)①理解性②恒常性③选择性④整体性6、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①选择性)的表现。

①选择性②理解性③整体性④恒常性7、记忆是人脑对(④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②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③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④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8、有意识记是(④具有巨大选择)的识记①有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②明确了识记目的③需要运用一定方法④具有巨大选择9、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或不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会产生(②否定的情感)①肯定的情感②否定的情感③复杂的情感④相同的情感10、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③马斯洛)①冯特②桑代克③马斯洛④艾宾浩斯11、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注意的起伏 // ③注意的分散)①注意的起伏②注意的分配③注意的分散④分心12、注意里的转移与人的气质类型有关,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②多血质)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黏液质④抑郁质13、按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①心境)①心境②情操③激情④应激14、气质的类型可以划分为四种: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学生甲精力旺盛,好冲动,好挑衅,傲慢不恭;学生乙安静稳重,善于忍耐。

Xnmo11年心理学考研笔记资料

Xnmo11年心理学考研笔记资料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2011年心理学考研全套最全资料11年心理学考研复习计划希望对每一个来不及但还想试试的我们有帮助一、前期准备阶段(2月—3月) 1、搜集全面的考研信息和资料,听最新的考研形势讲座。

2、确定报考院校及专业,全面了解所报专业的信息。

3、购买历年真题、教材等,熟悉考研题型和真题,准备复习。

4、制定全面的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二、打基础阶段(4月—6月)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心理学专业经典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的资料,也可以选择一些打基础的统考辅导班来给自己充电。

这3个月以看书为主,进行基础的复习。

要把书从头至尾过一遍,以理解为主,不必纠缠于细节,将不懂的、不容易记的知识点做上记号,好在下个阶段重点把握和记忆。

课本要很仔细的看,每一个细节不要错过,包括书上的表格,以及脚注部分,这些都可以成为考试的命题题目。

总之,对所有知识点都要涉及,尽量做到全面,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跨专业的考生,有机会最好去旁听相关课程。

我们华师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赞同学生去旁听的。

在此轮复习中要做一份笔记,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比较简洁的提纲,大师以便于下轮复习。

三、强化阶段(7月—8月)第二轮强化复习阶段,是难得的时间充裕的两个月,也是很关键的两个月。

这一阶段的任务:大师1、第二遍通读教材,把握重要的理论和概念,保证知识点的理解贯通,了解心理学的整体框架,掌握每章重点。

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由于心理学的性质决定了记忆在这门考试中的分量,因此,要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记忆。

2、在重点把握和记忆第一阶段的难点,研究一部分的真题,以把握复习重点和复习方法。

3、有选择地做一些基础性的练习题,强化复习效果。

4、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专业课的考试大纲及考点变化,购买最新的专业课辅导资料。

2011年4月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2011年4月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2011年4月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第1节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第2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以下几种:(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实验法(四)问卷法(五)个案研究法第4节新课改下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一、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3、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二、具有崇高的师德形象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践行师德的最基本要求。

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三、具有科学的知识体系四、具有复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表现出来的设计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等的总和,这些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有学者所作的调查表明,教法、语言、专业知识、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基本功的主要方面。

其次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五、具备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个人气质等一系列内在与外在因素表现出来,体现教师的思想、教学观念,带有强烈的教师个性趋势。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1、模仿阶段2、探索阶段处于探索阶段的教师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点的优势。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2011年

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2011年

2011年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知识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和变化规律,以及教育者的如何通过各种心理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教育。

2、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内涵a.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这儿教育指的是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而非家庭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承担了教育的主要责任。

)b.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核心。

(教育涉及学和教的两个方面,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产生变化。

教是外因,学是内因。

)c.探讨影响学生学习因素及其形成、发展规律。

(教育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主导的作用是充分发挥客体的主观能动性,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和非认知因素上的)d.研究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因为教师的教,影响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彼此相互制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作为一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鲜明的实践和应用性。

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独立:桑代克1903年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于1913年扩充为三卷的教育心理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工作疲劳、个性差异及其原因》)。

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

●发展:✧德•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的诞生。

✧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思想。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思想,主张因能力施教,主张从教育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并于教育具体改革结合。

✧赫尔巴特,近代第一次教学理论的研究要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上。

✧俄•乌申斯基,近代最早在教育工作中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知识点:学习的类别1.按学习结果分类(加涅的学习分类)1)言语信息学习——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征等方面的事实信息的学习2)智力技能学习——运用符号与概念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学习。

2011心理学整理

2011心理学整理

2011心理学整理2011年心理学整理2011年,作为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份,对心理学领域来说也是如此。

在这一年里,心理学家们不断探索和研究各种心理现象,为我们揭示了丰富多彩的人类内心世界。

本文将回顾2011年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带领读者一同领略心理学的魅力。

一、记忆调控的关键角色2011年,心理学家们对记忆调控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发现,思维和情绪对记忆的调控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实验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在学习时拥有积极的情绪和心态时,他们更容易将所学知识存储在长期记忆中。

这一发现对于教育者和学生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学习策略。

此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种叫做“记忆回路”的神经机制。

这个记忆回路帮助人们在不经意间回想起过去的记忆,一种类似于无意识地激活记忆的过程。

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记忆的运作方式和优化记忆的方法有着重要影响。

二、社交网络与心理健康2011年是社交网络快速发展的一年,而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社交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他们通过分析社交网络用户的行为和心理特征发现,频繁使用社交网络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和焦虑。

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交网络对人类社交行为的影响的关注。

同时,心理学家们也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合理使用社交网络、保持线下社交等,以维护心理健康。

三、幸福学的兴起在2011年,幸福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心理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类幸福感的来源和提升方法。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与金钱和物质相比,人际关系对于幸福感的贡献更大。

此外,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人成长和目标实现也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这些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提升幸福感的方向:注重人际关系、培养积极心态、追求个人成长和目标实现等。

幸福学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意义的人生导向,引导我们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四、心理治疗的创新在2011年,心理治疗领域也出现了一些创新和突破。

一项名为“认知行为干预”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功。

2011普通心理学笔记

2011普通心理学笔记

普通心理学第五章意识和注意1.意识的概念和性质2.意识的不同状态3.注意的概念和性质4.注意的生理机制5.注意的认知理论第一节意识概述一什么是意识(consciousness)美国心理学家克拉茨基(Klatzky,1984)曾将意识分为三种类型:1.当时当地的体验2.认识性意识3.个人的记忆模式法伯(Farber,1995)等从三个方面区分了不同的意识概念及其特征:1.觉知2.高级的心理官能3.一种心理状态二意识的特性和局限三什么是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将意识和无意识过程加以区别可以追溯到笛卡尔(Descarts,1596-1650)。

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以下几种:1.无意识知觉2.无意识行为3.由脑损伤造成的无意识现象四生物节律与意识状态第二节睡眠与梦一睡眠(一)睡眠及其特征(二)睡眠过程对睡眠进行科学研究,始于德国神经生理学家伯格(Hans Berger)对脑电波(brain wave)的研究。

(三)失眠情景性失眠(situation insomnia )假性失眠(benign insomnia)失律性失眠(arrhythmic insomnia) 药物性失眠(medicinal insomnia)窒息性失眠(sleep apnea)二梦(一)梦的概念和事实(二)梦的理论1.梦的精神分析的观点:梦的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方式。

2.梦的实验心理学观点⑴连续性假说(continuity hypothesis)。

⑵大脑的随机活动体验说。

⑶认知功能说。

专栏5-5并非与梦有关的睡眠现象1、梦游(sleep walking)——梦游被称为睡中行走显得更为合适。

梦游者多为儿童。

2、梦话(sleep talking)——是指睡眠中说话的现象。

梦话也与做梦无关。

因为几乎所有的梦话也都是在沉睡阶段发生的,而沉睡阶段不会做梦。

因此,“梦话”称为“睡话”才名符其实。

2011年汕头市潮阳潮南区教师上岗考试必备复习资料11

2011年汕头市潮阳潮南区教师上岗考试必备复习资料11

2011年潮阳潮南教师上岗考人教版心理学之重要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心理学复习题一、填空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年,其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2.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和两部分。

3.大脑皮层分为4个叶:、、、。

4.皮层上的脑叶在机能上有分工,枕叶与有关,颞叶与有关,顶叶与有关。

5.儿童心理研究的常用方法有、、。

二、选择题1.认识过程中核心的心理是()A、感觉B、知觉C、思维2.大脑皮层4个叶中对心理生活具有特殊意义的是()A、额叶B、颞叶C、枕叶?3.条件反射受()控制A、皮下中枢B、皮层C、皮层和皮下中枢共同4.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A、脑B、客观事实C、实践活动5.“谈虎色变”属于()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C、既是A也是B三,判断题1.高级神经中枢指的是大脑皮层。

()2.大脑左半球是抽象思维和言语优势的半球,而大脑的右半球则是形象思维和空间知觉优势的半球。

()3.心理是脑驿客观现实的反映,它说明只要外界有刺激,人就会作出一定的反映。

()4.如果将新生儿置于一个完全缺乏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影响的环境中喂养长大,他就不会有人的心理。

()第二章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一、填空题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2.人在注意的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

3.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的注意,叫做;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要作一定的注意,叫做。

4.由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叫做感觉;叫做知觉。

5.感受性即的能力,不同的人有的感受性。

6.知觉具有、、、等的特性。

二选择题1.()在小学阶段发展速度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2.小学儿童玩游戏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3.当你中途离开影院,在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这是因为感觉有的特性。

4.当收音机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音独唱,还女音独唱,抑或是童声唱,你都能辩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2011心理学咨询复习资料

2011心理学咨询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现代社会中一项独特的、专业化的人际帮助活动。

2、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便面临两个终生的课题,即适应和发展。

3、适应便是指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中发生改变的过程。

4、发展指的是个体的身心机能及其品质有顺序的变化过程。

5、在如何帮助人类个体获得良好适应和发展的问题上,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改造环境,其二是帮助个人。

6、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同中有异”。

7、咨询得以产生效果的首要条件是咨询师与当事人之间的一种人际关系。

8、心理咨询不同于其他领域咨询的地方在于它具有“心理性”。

9、一般认为,心理咨询有两个源头,都发轫于20世纪初,一是所谓“指导运动”,二是心理卫生运动。

10、指导运动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职业指导,二是改善学校教育。

11、1908年帕森斯在波士顿创办了一家机构,名叫“波士顿职业事务所”。

12、1908年,比尔斯写了一本名为《一颗找回了自己的心》的书,再现了自己在三所治疗机构中的遭遇。

13、心理卫生运动在当时得到的一个直接成果,就是在许多城市设立一种机构,叫做“心理医院”。

14、专业分工越来越细,造成人的心理机能的片面使用和发展二、多选题1、学者们在研究社会文化变革与人的适应的关系的时候,确认以下一些社会变迁因素对人构成适应压力:价值冲突的压力;社会变革的压力;文化移入压力;生活事变压力2、大量社会学调查都表明,人口密度与暴力、犯罪等严重人际冲突有高相关。

3、中医关于心理治疗遵循的原则有:医心为先,治神为本;顺其志而治;重视医生的态度和医患关系;因人施治;教以身心健康之道4、养生论中的心理卫生思想有两个重要观点,即主张形神兼养,以神养形;主要清心寡欲为养神的主要途径。

第二章心理咨询的要素一、单选题:1、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核心问题是受助者在心理、行为上的改变或改善。

2、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研究者最关心的事情,是“疗效”问题。

3、一切以生物学因素为主要病因的病人要不完全不适用心理治疗,要么只能以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手段。

2011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2011心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心理学考试知识点1一、填空(20个20分)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道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2、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3、心理是脑的机能。

4、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有相应的技能分工:额叶语言觉,颞叶听觉,顶叶运动觉,枕叶视觉。

5、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6、知觉恒常性主要有四种: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7、德国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是先多后少。

8、梦是睡眠状态下出现的一种想象活动。

9、情绪发生的较早,为人联合动物所共有,而感情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10、心理学产生2大源头:①来自古代哲学,②来自古代的生物学和生理学。

11、冯特是近代心理学创始人,精神分析派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华生,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完型心理学代表人物:魏太默。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是感觉的适应⑴“万绿从中一点红”----知觉的选择性⑵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

⑶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创造想象。

⑷读科幻小说,人们想象出未来世界的景象,听《梁祝》随之想象故事情节----再造想象⑸熊和鱼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⑹前有断崖,又有追兵----双避冲突⑺一个人既为炒股的丰厚利益所吸引,更为股市的高风险而担忧----趋避冲突⑻人在得意时感到精神爽快,事事顺心,干什么都起劲,失意时,则整天愁眉不展,事事枯燥乏味----心境⑼在应激状态下,人可能两种表现:①目瞪口呆,手足无措,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②急中生智,冷静沉着,动作精确行动有力,及时摆脱险境。

火灾,地震,突遭袭击,参加重要比赛,考试----应激状态出现的原因。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1年教师心理学复习资料•••与陈飞翔•13位粉丝•正式会员4•2楼2011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2)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2 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011年教师资格心理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41、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

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2011版(发展心理学知识)

国家心理咨询师复习资料整理2011版(发展心理学知识)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1、心理发展的内涵(了解)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

1)心理的种系发展:指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2)心理的种族发展:指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

3)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2、心理发展的性质(重点)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①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律性;②心理的发展是在各种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进行的。

2)、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维果斯基指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由社会文化所决定。

3)、心理发展的活动性:皮亚杰,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①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4)、心理发展的规律性②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③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婴幼儿期属第一发展加速期,少年期--青春发育期是第二个加速发展期。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心理发展中各年龄阶段的特征:1)、年龄特征2)、年龄阶段的根源①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本质问题)2、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②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问题(过程问题)③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问题④“关键期”问题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了解)①描述;②解释;③预测;④控制。

横向研究设计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方式(了解)纵向研究设计纵横交叉研究设计跨文化比较研究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法的整合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遗传决定论)(高尔顿)(了解)二、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华生)三、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二因素论)四、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社会学习理论)(班都拉)五、社会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1、高级心理机能的制约因素2、文化历史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1)、社会文化活动是智力发展的源泉2)、以语言为中介使心理活动发生质变3、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心理学》复习大纲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P38);
第一阶段: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

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儿童期,2-4岁。

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4-7岁。

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7-12岁。

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

本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

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现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50岁。

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50岁至死。

本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厌倦感,体现着智慧的实现
2.皮亚杰个体发生认识阶段论的主要观点?(P49开始第四节)
皮亚杰把个体从出生至青少年时期划分为四个相互衔接、依次出现而又各具特点的认知发展阶段,这些阶段主要以守恒为基本特征的心理去处来划分。

感知运算阶段(0-2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
前运算阶段(2-6、7岁),具有符号功能、泛灵性、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定律;
具有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了守恒定律,思维具有可逆性,可进行逻辑运算;
形成运算阶段(11、12-14、15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使形成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能够提出假设。

3.什么是图式?(P51)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4.什么横断研究设计?(P66)
横断研究设计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5.影响胎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

(P103开始第二节)
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遗传因素: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特征可以通过生殖过程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种现象就是遗传,遗传通过染色体和基因的传递实现;
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地理因素);
母体因素:妊娠期间母亲的喜怒哀乐给胎儿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

6.什么是感觉?(P99)婴幼儿感觉的发展状况。

(P144第二节中的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切高级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维持正常的心理活动、保证机体与环境平衡的重要条件。

婴幼儿感觉的发展状况:
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在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1)视觉的产生与发展
视觉:4-5个月的胎儿有了视觉反应能力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立体觉:婴儿6个月以前具有立体觉;
颜色视觉:2-4个月婴儿的颜色知觉已发展得很好,4个月表现出对某种颜色的偏爱;
(2)听觉的产生与发展
正常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听觉,5-6个月的胎儿开始建立听觉系统。

刚出生的婴儿有最基本的视听协调能力。

(3)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发生发展
味觉:味觉感受器在胚胎3个月的时候开始发育,15周初步成熟且能发挥作用,4个月能受到足够的味觉刺激,新生儿的味觉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好了。

嗅觉:胎儿7-8个月时嗅觉感受器相当成熟且具有初步的嗅觉反应能力。

触觉:胎儿在第49天时就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2个月时能对细而尖的刺激产生反应活动。

(4)空间知觉: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新生儿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

物体知觉: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5)大小知觉:4个月以前的婴儿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能辨别大小。

7.什么是分离焦虑?(P172)什么是依恋?(P174)
分离焦虑:婴儿与某个人产生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享,就会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

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者之产蝗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8.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P192)
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能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

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9.什么是三山实验?(P210)
在一个立体沙丘模型上错落摆放了三座山丘,首先让儿童从前后、左右不同方位观察这座模型,然后让儿童看四张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所摄的沙丘的照片,让儿童指出和自己站在不同方位的另外一人所看到的沙丘情景与哪张照片一样。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无一例外地认为别人在另一个角度看到的沙丘和自己所站的角度看到的沙丘是一样的!这个实验证明了幼儿对事物进行判断时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采纳别人的观点。

10.什么是视崖实验?是谁设计的?(《普心》P512)
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

是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的。

11.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什么?(P230)如何对待?(P234)
攻击性行为是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侵犯可以是身体的侵犯、言语的攻击,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

侵犯行为的控制方法有: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榜样和认识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12.什么是强化与惩罚?(《普心》P481 不是很全,大家再百度下吧)
强化是想要好结果的增加,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核心概念,分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惩罚是要坏结果的减少,分正惩罚和负惩罚。

13.婴幼儿有哪些气质类型?父母应如何对待?(P161开始第四节)
传统的四类型说: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弱型(抑郁质)、强而不平衡型(胆汁质)、强而不灵活型(黏液质)、强而灵活型(多血质)
托马斯、切斯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布雷泽尔顿的气质三类型说: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巴斯的活动特性说:情绪型婴儿、活动性婴儿、社交性婴儿、冲动性婴儿
婴儿的气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托马斯和切斯提出了拟合优度模式来描述气质和环境因素是怎样共同作用,对儿童发展产生良好结果的,即气质的形成,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与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

拟合集成度模型包括创造婴儿抚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识别每个孩子的气质类型,同时鼓励他们表现出更多的恰当行为。

14.弗洛伊德的理论。

(参考《人格》呗)
意识层次理论: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格结构理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人格发展理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