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与审批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为保证医疗质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特制定手术分级管理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

1.手术分级各科室应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以下四级:

一级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2.手术医师分级

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登记注册的执业地点在本院。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

(2)主治医师;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

(4)主任医师。

3.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住院医师:取得医师执业证书2年以上并做手术一助10次

以上者,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取得医师执业证书4年以上并做手术一助10次以上者,可独立开展并熟练掌握一、二级手术。

(2)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3)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一、二、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参与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4)高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完成一、二、三级手术,可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开展新的手术。

(5)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各级手术,特别是完成开展新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4.科室内部的手术分级及准入管理

(1)各手术相关科室应成立临床学术专家组(以下简称专家组)。专家组至少有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本科室医师担任,科主任为专家组组长。如科室较小,可请相应教研室的专家共同参与。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医院手术分级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

险程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

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

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

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

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二)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资格后的医师。

(三)正、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资格后的医师。

三、手术分级管理

(一)手术分级管理由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

委员会总体负责,日常工作由医务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

(二)各手术科室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科

室手术分级管理工作,组长为科主任,小组成员为科室医疗组组长。

(三)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的制定和动态调整。

(四)手术资质授权流程。

(五)手术项目准入论证。

(六)限制类技术管理。

四、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实施

(一)医院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手术

分级管理目录,明确手术分级标准,规范手术医师资质,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医院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管理手术行为,保

障患者安全并提升手术质量而设立的制度。本文将从手术分级、分类

管理以及审批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手术分级

手术分级是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以及患者的病情来划分手术的等级,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手术风险和安全性。手术分级可以

根据手术切口的深度、手术部位的复杂度、术中所需器械以及手术难

度等因素进行划分。

在手术分级中,通常将手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手术为

较为简单的手术,术中风险较低,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较小;二级

手术为中等复杂度的手术,术中风险较一级手术要高一些;三级手术

为高风险的手术,复杂度和风险都较大。

手术分级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手术操作,确保医护人员对手术的评估

和准备工作得以全面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提高

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二、分类管理

手术分类管理是对不同手术进行适当的归类和管理,方便医护人员

和管理者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手术分类可以根据手术部位、手术

目的、手术特点以及手术涉及的器官系统等不同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手术部位的分类,可以将手术分为头颈部手术、胸腹部手术、

骨骼肌肉手术等等。根据手术目的的分类,可以将手术分为治疗性手术、预防性手术、修复性手术等等。根据手术特点的分类,可以将手

术分为开放手术、微创手术、介入手术等等。根据手术涉及的器官系

统的分类,可以将手术分为心脏手术、神经手术、泌尿系统手术等等。

分类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和监控,对手术操作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和督促,全面提升手术的质量

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

手术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一些严重疾病或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来说,手术可能是挽救生命或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选择。然而,手术也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医疗行为,因此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分级及审批制度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本文将对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手术分级制度的重要性

手术分级制度是指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将手术划分为不同等级,并确定相应的手术操作程序和术前检查要求。手术分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1. 保障患者安全:手术风险与手术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对于高风险的手术,需要有更为严格的手术操作规范和术前准备要求,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2. 提高手术效果:对于某些手术,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评估,或者手术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手术分级制度可以确保手术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临床效果。

3.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手术是一项耗费医疗资源的活动,手术分级制度可以根据手术的紧急性和必要性进行优先级的排序,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二、手术分级制度的分类标准

手术分级制度的分类标准可以根据手术的风险程度、手术操作的复

杂程度、手术的紧急性等多个方面进行划分。在国际上,常用的手术

分级制度有以下几种:

1. ASA分级系统: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分

级系统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将手术划分为I-IV级。其中,I级为正常

健康人群,IV级为有生命危险的患者。该系统主要用于术前麻醉评估,可以反映患者手术风险的高低。

医院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
十、特殊手术管理
10.1特殊手术范围
特殊手术包括但不限于:
(1)新开展的项目;
(2)高风险、高难度的手术;
(3)罕见病、复杂病例的手术。
10.2特殊手术审批
开展特殊手术需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实施。
十一、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医院各部门、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本制度解释权归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8.2医院法律责任
医院应加强对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的执行,确保医疗安全。如因管理不善导致医疗事故,医院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九、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医院各部门、科室应认真贯彻执行。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本制度解释权归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一、手术分级
(已述)
二、医师授权
14.1定期评估
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进行评估,以确保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14.2修订程序
当制度需要修订时,应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提出修订意见,经医院领导审批后公布实施。
十五、总结
医院手术分级及医师授权管理制度是确保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通过明确手术分级、医师授权、质量管理、监督管理、培训考核、应急预案等方面的规定,为医院手术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医院各部门、科室应严格执行本制度,持续改进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环境。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流程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流程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流程

一、总则

为了规范手术管理流程,确保手术安全和有效开展手术工作,特制订本分级管理制度。此制度适用于全院范围内的手术管理,包括手术的安排、审核、执行和监督等相关内容。

二、手术分级制度

1. 一级手术:指常规手术,对手术操作要求一般,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阑尾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等。

2. 二级手术:指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心脏搭桥手术、肺癌根治术等。

3. 三级手术:指手术操作要求非常高,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器官移植手术、复杂神经外科手术等。

4. 四级手术:指特殊手术,对手术操作要求极高,病情非常罕见或独特的患者可进行的手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面部移植手术、胎儿手术等。

三、手术管理流程

1. 患者评估: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征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手术级别并记录在病历中。

2. 专家评估:一旦确定手术级别,同时进行专家评估,确保手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 术前准备:安排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血液检查等,确保患者手术前身体状况符合手术要求。

4. 手术安排:根据专家评估和患者术前准备情况,安排手术时间、手术室和手术团队。

5. 手术执行:根据手术计划,手术团队完成手术操作,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6. 术后处理:术后医生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手术后的恢复期。

7. 术后随访:手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检查术后效果,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四、手术质量评估

1. 制定质量评估标准:根据手术级别和手术难度,制定相应的手术质量评估标准。

卫生部手术分级制度

卫生部手术分级制度
1.医疗机构应将手术分级相关知识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手术安全意识。
2.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手术分级专题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最新的手术技术和理念。
3.医疗机构应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手术技能。
十五、手术分级与医疗费用管理
1.医疗机构应根据手术分级,合理制定手术收费标准,确保医疗费用的透明和合理。
2.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改进手术分级管理工作,提高患者满意度。
3.医疗机构应将患者满意度作为手术分级管理的重要指标,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二十四、手术分级与法律法规遵守
1.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手术分级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手术合法合规。
2.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防范法律风险。
2.医疗机构应优先保障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的医疗资源需求,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医疗机构应定期分析手术分级与医疗资源分配情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十一、手术分级与医疗纠纷处理
1.医疗机构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应充分考虑手术分级因素,合理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
2.医疗机构应建立手术分级与医疗纠纷处理联动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
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手术分级管理法律责任制度,明确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
二十五、手术分级与持续改进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为加强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

医疗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

理条例》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江西省医疗机构手术

分级管理规范(试行)》等,结合我院实际和现代化医院管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级本制度所指手术主要包括各种开放性手术、腹腔

镜手术、内镜手术及介入治疗等有创操作。依据手术技术难度、复杂

性和风险程度,将手术分为四级。

(一)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

术。

(二)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

各种手术。

(三)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

各种手术。

(四)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

种手术。

二、医师手术权限根据医师取得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在审核其专业能力后授

予相应手术权限。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 3 年以内(含 3 年),或硕

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住院医师 2 年以内者,可实施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 2 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二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 3 年以内(含 3 年),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 2 年以内(含 2 年)者,可实施二级手术。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 3 年以上,或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毕业 2 年以上者,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为确保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规范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类与分级

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类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

(一)手术分类

1、常规手术指手术对象为一般群众或普通患者且无司法纠纷或纠纷隐患的择期手术病例。

2、急诊手术。

3、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视为特殊手术。

①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②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③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④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⑤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⑥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

(二)手术分级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分为四级:

1、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2、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3、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4、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与手术权限

(一)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住院医师:①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②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

位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①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②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

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及审批制度

手术审批制度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规定手术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3、主治医师担任责任医师者,等同于低年资副主任医师。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5)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3.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医疗质量。
四、责任追究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2.对违反规定,导致手术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手术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和处置制度,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1)对四级手术和高风险的三级手术,实施术前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
(2)制定详细的手术风险评估表,对手术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手术风险。
五、手术团队建设
1.医疗机构应加强手术团队建设,提高手术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1)建立手术团队培训制度,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培训。
(3)患者存在严重基础疾病、特殊情况或需跨科室协作的手术。
(4)其他需特殊审批的手术。
三、手术管理
1.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各级手术的管理,确保手术安全。
2.手术管理措施包括:
(1)加强手术人员培训,提高手术技能。
(2)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范,降低手术风险。
(3)完善手术设备、器械、耗材等物资保障。
(4)建立健全手术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
(2)建立手术技术准入wenku.baidu.com评估机制,确保新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

手术是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手术涉及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安全,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应运而生。本

文将对手术分级管理与审批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手术分级管理

手术分级管理是指根据手术的难度、风险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将手

术分为不同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的手术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手术

分级的目的在于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以及资源的合理分配。

在手术分级管理中,通常将手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手术、二级手

术和三级手术。一级手术是指常规手术,风险较低,操作相对简单;

二级手术是指中等难度的手术,风险适中;三级手术是指高难度的手术,风险较高。

针对不同等级的手术,医疗机构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于一级

手术,可以在普通手术室进行操作;对于二级手术,可能需要较为复

杂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可以在专科手术室或综合手术室进行操作;对

于三级手术,由于其风险较高,通常需要在综合手术室或专科手术室

进行,同时需要专家团队的协助和监督。

二、审批制度

审批制度是指对于手术的实施,患者需要获得医疗机构或相关部门

的批准或许可。审批制度的设立是由于手术涉及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保证手术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审批制度通常由医疗机构的医务部门或专门的手术管理委员会负责

执行。患者在决定进行手术之前,需要提供相关的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并经过医生的初步评估。然后,医疗机构或委员会将根据手术的

难度、风险、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并作出是否批准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一、引言

手术是医疗机构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手术的种类

繁多,难度和风险各异。为了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加强手术分级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手术分级

1.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

险度较小的手术。

2.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

风险度中等的手术。

3.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

风险度较大的手术。

4.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手术。

三、手术医师分级

1. 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 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博士学位、曾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曾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 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博士学位、曾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博士学位、曾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4. 主任医师:

(1)低年资主任医师:从事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博士学位、曾从事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医院手术分级及管理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及管理制度
2.手术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合格者方可开展相应级别的手术。
3.医院应建立手术技能档案,对医护人员的手术技能进行持续跟踪与评价。
六、手术伦理与法规遵守
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2.遵循医疗伦理原则,保护患者隐私。
3.加强手术伦理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伦理素养。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医院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共同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
二、手术资质管理
1来自百度文库各级手术的开展资质:
(1)一级手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2)二级手术: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3)三级手术: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4)四级手术:具有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生可开展。
2.医生在开展手术前,需向所在科室主任提出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
5.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手术学术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手术技术和理念,提升我国手术水平。
九、手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制定详细的手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2.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手术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紧急物资储备:确保手术室具备必要的紧急物资储备,以应对突发事件。
七、手术费用管理
(续上文)
4.费用监管:建立手术费用监管机制,防止乱收费现象,保障患者权益。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各级医院和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和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规定。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负责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1、甲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2、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3、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丁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负责性分别列入各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

手术分级及分类管理及审批制度
(2)建立设备使用、维护、报修、报废等管理制度。
(3)对手术设备进行定期消毒和灭菌,确保患者安全。
九、应急预案与风险管理
1.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手术应急预案,以应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1)针对不同级别的手术,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明确应急情况下的责任分工和操作流程。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3.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手术审批过程的监督,确保审批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手术质量控制
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质量控制制度,对手术实施全程监控。
2.手术质量控制措施:
(1)术前: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进行术前评估,制定手术方案。
(2)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加强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
(3)术后:加强术后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2)建立国际医疗质量认证体系,提高手术服务的国际标准。
十六、反馈与改进机制
1.医疗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及时收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1)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等反馈渠道,鼓励实名制反馈。
(2)定期组织座谈会,直接听取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2.改进机制:
(1)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定期收集和分析手术相关数据,为改进手术质量提供依据。
(2)鼓励医务人员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先进的手术理念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审批制度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规定手术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3、主治医师担任责任医师者,等同于低年资副主任医师。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熟练完成经医务部门批准的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独立完成已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

规范和执行手术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

(一)正常手术

1、甲类手术:指经医务部门批准的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由科主任(单一专业组的由责任医师)审批,报医务科备案。特殊手术,由

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科长或分管院长审批。

2、乙类手术:由科主任(单一专业组的由责任医师)审批。

3、丙类手术:由责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审批。

4、丁类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二)特殊手术

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疑难、复杂、诊断不明及高风险的手术。

6、请外院医师参加的手术。

以上手术,须经科内(单一专业组的组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

(三)值班期间的急症或紧急手术

经治医师应当机立断作出决定,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事后补办审批手续。

五、麻醉科实施麻醉前应查看手术审批的落实情况。

1、非急症手术在麻醉前要检查术前小结,如发现没有按规定的审批手续时,应缓接病人或暂不实施麻醉,等手术审批手续完备后再实施麻醉。

2、急症手术时如出现违反规定者,应向手术者提出警告,如无效时应向科主任或医务科报告,但不要影响手术或抢救的进行。

六、新开展甲类手术:

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务部门同意后报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紧急情况时,需邀请上级医院会诊进行,术毕一周内补办书面手续。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求,根据医院功能制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讨论,根据科室各级人员技术状况,科学界定各级人员手术范围.

3.科室根据科内人员晋升及个人技术水平提高状况,定期调整其手术范围.

所称"手术范围",系指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内开展的手术. 4.科室应严格监督落实《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要求,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超出相应范围的手术治疗活动.

5.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附: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甲,乙,丙,丁各类手术,但应侧重甲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2.副主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完成乙,丙,丁类手术,但应侧重乙类手术质量,水平的提高.

3.主治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甲,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4.医师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丙,丁类手术.

5.助理医师(医士) 按"各专业手术分类"参与丙类手术,做助手;可完成了类手术.

考虑到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培养问题,高年资医师(取得现有职称3年以上)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高一类手术.对无主任医师的专业,科室可根据副主任医师技术水平状况,选择一位可以完成主任医师手术范围的副主任医师承担主任医师工作;若选择不出,不可超范围开展此类手术.

各专业手术分类

一、外科系统

甲类手术

1.普通外科

(1)全胃切除术,胃癌扩大根治术;

(2)左右半肝切除术,肝左外侧叶切除及楔形切除;

(3)胰腺癌根治术,扩大胰买十二指肠切除术;

(4)胆道再次手术;

(5)腹主动脉瘤切除,移植术;

(6)带血管胎儿胰腺移植术;

(7)经胸颈无名及锁骨下动脉瘤切除术,血管移植术;

(8)扩大全胰腺切除术;

(9)甲状腺癌颈淋巴结廓清术,甲状旁腺切除术;

(10)右心耳下腔静脉旁路移植术;

(11)腹腔内肿瘤联合3种以上脏器切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