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找朋友》教案-表格
第2课 手拉手,交朋友(二) 教案 ( 表格式)
(板书:我们都是好朋友)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教学生运用《找朋友》这首歌曲的旋律曲唱一唱稳重的儿歌。
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边唱歌一边编舞蹈。然后请一个小组来进行汇报表演。
五、反馈: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新伙伴,谁能说说和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小兔贝贝这么有礼貌、有本领,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谁愿意向小兔贝贝介绍介绍自己?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表演自己的特长。
三、行动:
轻松一刻,唱一唱歌曲《找朋友》,并边唱边做表演动作。
1、教师先做示范动作,讲明每个动作的含义。(如:敬礼表示有礼貌、握手表示友好、双手放在胸前表示用心去爱。)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自我介绍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歌曲的内容,了解小兔贝贝的内心活动。明白它想找新朋友,新伙伴。
通过对自我介绍格式的解读,学会向别人介绍自己。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该怎样交朋友,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同学的缺点,学习他们的优点。
作业
设计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新伙伴,谁能说说和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 题
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二)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授课人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参加各种游戏活动,是学生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过程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 《手拉手,找朋友》优秀教案
手拉手,找朋友【案例背景】学科/领域:美术〔造型·表现〕年级:一年级上册教材版本:岭南美术出版社【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点、线、色无处不在。
本课教材以“美与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会寻找身边的点、线、色和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工具,通过看看、画画掌握一些点、线、色表现物象的方法。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问,持续性注意力比拟弱,因此除了描述评述的表达学习,还可适当进行动手的实践活动。
本课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让他们认识美术中的“好朋友〞,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目标】1.能从不同的作品中了解各种工具材料的特性;能认识各种点、线、色并能说出几种常用色的名称。
2.通过教学能用美术语言表达对大师作品的感受,并对大师作品产生审美兴趣;能用点、线、色表现作品。
3.能与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工具材料;培养学生保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学教重点】识别各种工具媒材,用点、线、色表现作品。
【学教难点】如何用美术工具材料描绘表现物象。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教方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学教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微课;学生:彩笔、绘画纸等。
【学教过程】一、播放歌曲,引入课题《手拉手,找朋友》。
1.播放歌曲,激发兴趣。
2.说明主题,游戏闯关。
●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活动:看一看、听一听。
●教师活动:组织活动。
●学教方法:直观教学法。
●评价点:会观察、参与活动。
二、闯关游戏1:找一找美术工具好朋友。
1.预习课本。
2.找一找美术工具与材料。
文房四宝、蜡笔、剪刀、彩纸……●意图:认识美术工具。
●学生活动: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
●教师活动: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学教方法:直观教学,自主体验。
●评价点:会发现、参与活动。
三、闯关游戏2:找一找绘画中的“好朋友〞1.介绍点、线、色“好朋友〞2.根据作品找一找“好朋友〞藏在哪?●意图:通过学习,认识点线色。
●学生活动: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
手牵手找朋友教案
手牵手找朋友教案教案标题:手牵手找朋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手牵手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朋友。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 学生能够加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教学准备:1. 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学生的名字。
2.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课题,告诉学生今天要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通过手牵手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朋友。
-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通过手牵手的方式找朋友有什么好处?2. 活动介绍(5分钟):- 将卡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不看卡片上的名字,互相寻找自己的朋友。
- 解释规则:学生们需要通过手牵手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朋友,但不能说话或者指示其他学生。
3. 活动实施(15分钟):- 让学生开始活动,提醒他们要尽量尊重对方,不要用力拉扯。
- 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4. 活动总结(10分钟):- 让学生坐下来,分享他们找到朋友的经验和感受。
-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活动中有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引导学生讨论:通过手牵手的方式找朋友,我们能够培养哪些品质?5. 结束(5分钟):- 总结活动的目标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 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手牵手一起跳舞,结束课堂。
教学延伸:1. 在其他课堂活动中,鼓励学生多与不同的同学合作,培养更多的友谊。
2. 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游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是否能够通过手牵手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朋友,是否能够尊重对方,并与其他同学合作。
3 手拉手,找朋友(教案)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3 手拉手,找朋友(教案)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手拉手找朋友的游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出有趣、生动的画作。
教学内容:1. 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美术基本元素:线条、形状、颜色。
3. 绘画技巧:构图、造型、着色。
教学重点:1. 学会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掌握线条、形状、颜色的基本运用。
3. 能够独立创作一幅有趣、生动的画作。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基本元素进行创作。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2. 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唱《找朋友》歌曲,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手拉手,找朋友,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二、讲解游戏规则(5分钟)1. 教师讲解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规则:两人一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松开手,各自寻找新的朋友,再次手拉手围成一个圈。
2. 学生听懂规则后,进行游戏实践。
三、学习美术基本元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手拉手找朋友游戏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进行描绘。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线条、形状、颜色描绘出游戏中的人物形象。
四、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发放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引导学生进行独立创作。
2.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基本美术元素,创作出一幅有趣、生动的画作。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将完成的画作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游戏和创作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手拉手,找朋友
动脑筋找找朋友,了解什么是点线面。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激情作业
用你手里的工具把点线面组织成一幅画面。
认真作画
培养孩子的动2,展示评价
3,生生评价
手拉手,找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新兴趣。
认真评价自己别人的作品。
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五.总结
画具的朋友还有我们,爱护画具。
爱护画具
教学难点:理解绘画中的点线面。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目标
一,兴趣导入
认一认:欣赏不同的绘画工具图片,猜他们都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想不想为画具找朋友?(导入,找朋友)
欣赏图片,思考老师的问题。
激发兴趣。
二,探索研究
1找一找:找这些画具的“朋友”。找出对应的画作。感受一下这些画有什么不同说出你的感受。
《手拉手,找朋友》教案-表格3
《手拉手,找朋友》教学设计——岭南版
五山小学执教:杨耀华
2019年一师一优课(修改整合版)
教学方法 1.多元素辅助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2.以学生兴趣为主,调动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3分钟)
1、以倾听歌曲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美术学习用具,说出几种色的名称。
出示课题:《手拉手,找朋友》课件
二、讲授新课(约10分钟)
1.问:中国传统的美术工具有哪些?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这要求学生要知道的)
2.让一俩位同学介绍除了传统美术用具还有什么现代的自己认识的。
课
件认识各种现代美术工具。
3.出示点线面解析图,请同学们拿起笔画画点线面的体会,(学一下运笔
的正确姿态)再出示两幅作品,生在老师的提问下,找出点线面的位置。
4出示两幅作品(吴冠中的《沧桑之变》)重点师生探讨构图元素和作品思想,《想吃》等。
说说这两幅画的物象(具象和抽象)。
认识点线色是绘画的基本语言。
5.展示优美的美术作品欣赏。
在交流中认知更多的具象和抽象画美术知识。
6.简单说说具象和抽象画的不同(通俗语言来讲,抽象是主观的可以随意变化脱离现实的。
具象就是客观的---现实怎样就怎样。
)
7.作业要求,让我们一起用喜欢的工具和材料画一幅画。
(约17分)
三、创作与评价(约5分)
展示同学们的作品。
师生评价。
四、小结。
五、反馈与延伸。
用身边的美术材料,用点线面如何去创作美术作品。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手拉手,找朋友|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手拉手,找朋友|岭南版教学目标
1.了解手拉手和朋友的含义,明确朋友的概念。
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形象丰富、活泼有趣的朋友形象。
3.教育学生要善于观察、发现身边美丽的事物。
4.培养学生爱好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准备工具材料、彩笔、纸张等。
2.第一节课教师需在黑板上写上主题“手拉手,找朋友”,并做相关手势动作。
教学步骤
第一节课
导入环节
1.教师进入教室,向同学们问好并介绍今天的主题:“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是‘手拉手,找朋友’,那么大家都知道友谊是什么吗?
2.引领学生相互问候,并让学生练习做出“手拉手”的动作,慢慢引导学生进入教学主题。
知识讲解
1.讲解“手拉手”的含义:有困难和喜悦时,我们可以用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相互支持和关爱。
2.讲解“找朋友”的含义:朋友是我们生活中的支持者,同学和玩伴。
3.鼓励学生谈论自己最好的朋友,分享他们相处的事情。
活动设计
1.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让每个学生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一个最好的朋友形象。
2.引导学生描述他们所画的朋友,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手拉手,找朋友”的主题,让学生慢慢进入了主题的氛围。
2.引导学生尝试创作,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到了朋友的概念和美妙之处。
第二节课
导入环节
1.教师进入教室,再次向同学们问好并介绍今天的主题:。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 手拉手,找朋友∣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岭南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画人物的基本方法,并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人物的画法。
2. 人物特征的观察和表现。
教学难点1. 人物动作的表现。
2. 人物表情的描绘。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人物画法,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2. 练习法: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人物画法。
3. 交流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手拉手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群好朋友在一起玩耍的画面,他们手拉手,找朋友。
”二、新授1. 教师示范人物画法,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基本结构、动作和表情。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出人物的基本轮廓。
3. 教师讲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特征,如发型、服装、肤色等。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尝试画出自己的人物。
三、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手拉手,找朋友的画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
四、交流与展示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2. 其他学生给予评价,提出建议。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物画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人物的基本画法,并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特征。
2. 学生能观察、描述、表达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3. 学生能关注身边的人,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画不同场景中的人物,如公园、学校等。
2. 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表现人物,如水彩、彩铅等。
3.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连环画,表现人物之间的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人物画法,还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
浙江人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手拉手找朋友》教案2
《手拉手找朋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探索,启发学生运用对称的原理,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连续纹样。
学习正确折叠纸张,运用简便方法设计纹样,以及运用正确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剪纸制作手拉手的好朋友,使学生感受友情的温暖,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集手工剪纸与添画于一体的综合型课程。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拉手,好朋友”的主题引导学生学习设计连续纹样。
借助“如何剪出手拉手的纸人”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切入到研究当中来,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选用的范例形式多样,作品题材接近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本课在教材介绍的范例基础上稍加调整,把“对折”剪纸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装饰美化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连续纹样的基本知识,用剪、折、添画等的方法制作一组手拉手的纸人。
难点:能用正确的折叠方法折叠纸张,使剪出的纸人是连在一起。
课前准备:(老师)课件、范例、彩色纸、剪刀、彩色水笔、胶水等。
(学生)剪刀、彩纸、彩色水笔、胶水,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学过程:(一)进行班级游戏。
1.游戏“寻找秘密”。
(1)寻找秘密一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四个小纸人,问学生“谁能帮助老师把他们变成手拉手的好朋友”。
(出示工具箱,选择其中的工具,教师示范粘贴好。
)(2)寻找秘密二。
问学生“老师的这四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谁知道老师是如何做到的呢?”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示范剪出纸人。
教师故意出错,剪出来的纸人不是一个一个的,而是直接连接起来的,问学生“哪种方法简单,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吗?”出示课件:找到三幅图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教师点动鼠标,画面动起来后呈现出作品,再请学生探究出不同之处的原因,然后及时让学生动手剪出一组简单的手拉手的小朋友。
《手拉手,找朋友》教案-表格2
第周星期第节
课题
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
教学
目标
1、认识美术用具,了解能够用来创作的各种材料工具。
2、指导学生爱护学习用具,养成作画的好习惯。
教材
分析
重点
认识各种美术材料用具。难点了解材质在绘画 Nhomakorabea的表现力。
教具
水彩笔、油画棒、铅笔、剪刀、卡纸
预习
课本第11至15页
合作探究、课堂展示、当堂作业
个性添加
(三)、试一试
1、生说说对哪一种绘画工具较感兴趣,并说说为什么?
2、检查学生对工具的认识情况。
3、学生尝试各种材料进行作画,师巡视指导。
(四)、比一比
1、学生自由展示绘画好的作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创作材料及过程。
2、作品展示,由学生评选优秀作品,奖上大红花。
二、师小结
板
书
设
计
手拉手找朋友
绘画工具
作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一)、猜一猜
1、展示由油画棒、国画工具、水彩笔等材料绘制的几幅美术作品。
2、让学生上前触摸、看、闻等,辨识每幅画的材质。
3、引导学生猜一猜这些作品都是由哪些工具绘制的
(二)、看一看
1教师展示各种材料在讲台上,请同学上台看看
2、师对各种材料进行具体介绍。
3、师在图画纸、卡纸上作简单的演示。
业
布
置
教
学
后
记
教案手拉手找朋友
手拉手找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2. 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 难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2. 教学器材:彩纸、笔、绳子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学环节一(5分钟):游戏名称:手拉手找朋友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闭合的圈。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们根据指令变化手拉手的形状,如交叉、换位等。
过程中,学生需要紧密合作,不能松开手。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教学环节二(5分钟):游戏名称:手拉手传情达意游戏规则:学生继续以手拉手的形式进行游戏。
教师给出一个词语,学生需要用手拉手的动作表达这个词语。
其他学生猜测词语,猜对的学生获得一分。
分数最高的小组获胜。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教学环节三(5分钟):游戏名称:手拉手建高塔游戏规则:学生分组,每组学生手拉手,用彩纸、笔、绳子等材料搭建高塔。
在规定时间内,搭建最高的小组获胜。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中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思考:在游戏中,你学到了哪些与他人合作的方法?2. 实践: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进行一个合作游戏,体验合作乐趣。
3. 反思:在游戏过程中,你认为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如何体现?六、教学拓展:1.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拉手找朋友的拓展活动,如手拉手穿越障碍、手拉手接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案--手拉手找朋友
手拉手找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 帮助学生提高社交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克服羞涩,敞开心扉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准备:2. 准备相关道具,如绳子、椅子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调动课堂氛围。
2. 主题活动一:手拉手找朋友(10分钟)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手拉手,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向前进,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获胜。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安全。
3.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享感受,引导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3. 主题活动二:信任背摔(10分钟)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学生站在高处,向后倒,由其他同学接住,考验同学们之间的信任。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安全。
3.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享感受,引导他们学会信任他人。
4. 主题活动三:椅子抢座(10分钟)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将椅子摆成圆形,学生围成圈,音乐响起时,学生开始抢座,音乐停止时,没有找到座位的学生淘汰,继续游戏,直到剩下一名学生。
2.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享感受,引导他们学会珍惜友谊。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游戏中,部分学生表现出羞涩、不敢主动参与的现象,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活动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六、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3.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3课 手拉手,找朋友 (教案)
岭南版美术一年级第一课《手拉手,找朋友》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课类:造型·表现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课教材是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为主要内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若不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会令课堂比较枯燥,故本课应以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学习用具、材料,并鼓励与他人一起尝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爱护学习用具和乐意与他人分享的情感。
教材分析:生活中的点、线、色无处不在。
本课教材以“美与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学会寻找身边的点、线、色和容易找到的各种画画工具,通过看看、画画掌握一些点、线、色表现物象的方法。
教材中的“蜡笔排列图”是让学生感知色彩顺序的排列放置及认识常用色的名称;课文中的“蜡笔画”“水墨画”及“彩色水笔画”是让学生尝试和了解绘画工具、材料与画种的关系;课文中的“一群展示双手的朋友”,旨在强调本课关注学生在视觉的训练中完善手的技能训练的内涵;课文中的“点、线、面图例”是让学生解“点、线、色”是造型艺术中最基本要素。
教材中的《鹭》和《沧桑之变》一起放置,有利学生比较分析具象画与抽象画共同的造型元素点、线、色,从而体会《鹭》画面上描绘的彩鸟、花叶是“点、线、色”具体化的动植物形象,感受农民画家对生活热爱的表达方式;《沧桑之变》由一些点、线、色的符号组合而成(像人、像物),它往往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
教学时可以把《鹭》的局部放大,与《沧桑之变》比较,激发学生的想象,感知“抽象画”是一个把具体物象转化为点、线、色等视觉要素组合的创作。
教材中有一幅集体合作“长幅画”的活动图片,是鼓励学生体验多种点线、色表达运用的方式与合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好问,持续性注力比较弱,因此除了描述评述的表达学习,还可适当进行动手的实践活动。
但应关注学生笔、运笔的正确姿势与方法。
如:画一条长长的细线,怎样运笔?让学生在探讨尝试中掌握。
教学方法:学会观察、合作、探究、比较、欣赏与想象、评述的方法教学用具:图片、范画等。
3 手拉手,找朋友(教案)岭南版美术一年级上册
3 手拉手,找朋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手拉手的含义,学习手拉手的技巧;2.发现生活中的好朋友,并且交流认识;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岭南版美术》教材;2.教案;3.手拉手动作示范视频;4.课堂展示素材(图片、课件等)。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1)情境创设老师将教室内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让他们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
(2)引导思考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手拉手的图片并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以此引出“手拉手”的热情讨论。
2. 学习手拉手的技巧(1)手拉手的意义在此环节,老师通过讲解手拉手在生活中的含义,启发学生树立友谊、团结、互助的观念。
(2)手拉手的技巧老师向学生示范:两只手握在一起,欧式握手、巴掌握手、编织握手等不同的手拉手方式。
然后,让学生分组自行练习,加深对各种手拉手方式的理解。
3. 找寻朋友,建立联系(1)集体活动-找寻合作伙伴将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在教室里找到一起玩得来的“朋友”,理解“合作伙伴”的概念。
(2)艺术活动-展示朋友学生用卡纸等材料,创作代表自己及其“朋友”的作品,并将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友好展示。
4. 总结本课内容(1)分享活动-传递感受教师让学生有机会分享在本节课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2)小结练习-巩固所学老师通过问答、练习等方式巩固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朋友圈,发现一个朋友的特点,并写下对TA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手拉手,找朋友”的主题展开。
教学过程中,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岭南版美术》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互帮互助的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学生之间身体和表情上愈发融洽,课堂效果良好。
同时,也反映出本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案--手拉手找朋友
手拉手找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友技巧,学会主动与人交往。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介绍自己: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2. 主动问候:学会用礼貌的语言向他人打招呼。
3. 交流互动:学会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团队游戏:通过游戏增进同学间的默契与友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友技巧,主动与人交往。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设置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友。
2. 游戏教学法:通过团队游戏,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座位,方便学生互动。
2. 教学道具:姓名卡片、计时器等。
3. 团队游戏道具:如绳子、椅子等。
4. 教学课件:包含相关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基本交友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主动与人交往。
3. 实践环节: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交友过程,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团队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七、课后作业:1.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今天学到的交友技巧,并试着运用。
2. 思考自己在课堂上是否有所收获,有何不足,改进措施。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参与程度。
2.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在团队游戏中的表现,如配合度、沟通能力等。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九、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练习交友技巧。
2. 开展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共同探讨学生交友问题。
十、教学更新: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2. 结合时事,引入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案手拉手找朋友
手拉手找朋友第一章:认识手拉手找朋友游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2.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2. 讲解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意义。
3. 分享一些实用的交往和沟通技巧。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并进行示范。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体会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学生分享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讨论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第二章:学习合作与沟通技巧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合作与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分享一些实用的合作与沟通方法。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表达。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合作与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合作与沟通经验。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练习合作与沟通技巧。
第三章:体验手拉手找朋友游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体验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乐趣。
2.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体验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3.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讨论合作和沟通的效果。
教学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手拉手找朋友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体验合作和沟通的乐趣。
3.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感受和体验,讨论合作和沟通的效果。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倾听和有效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2. 分享一些实用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和积极倾听、有效表达。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手拉手,找朋友|岭南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手拉手,找朋友|岭南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手的基本结构和画法,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手拉手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手的基本结构和画法。
- 能够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手拉手的场景。
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手部的细节,如手指的长度、手掌的线条等。
- 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细节运用到绘画中,使画面生动、和谐。
教学方法-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手部的结构和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手的画法。
-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
-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尝试绘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热身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手指游戏,如“手指变变变”,让学生放松手指,为绘画做好准备。
2. 引入主题:教师通过展示手拉手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手拉手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与讨论1. 观察手部结构:教师展示手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手的基本结构,如手指的长度、手掌的线条等。
2. 讨论画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出手拉手的场景,如如何表现手部的立体感、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等。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如何描绘手拉手的场景,强调手部结构和画法的要点。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尝试自己描绘手拉手的场景,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2. 评价与反馈: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手的基本结构和画法。
2. 拓展: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和描绘更多的手拉手场景,如家人、朋友之间的手拉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小学美术《手拉手找朋友》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描绘朋友特点相关的主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手拉手剪纸的实践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剪纸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思路。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观察和描绘朋友的特点,以及手拉手剪纸艺术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观察与表现:通过观察身边的朋友,学会用线条、形状和颜色描绘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想象与创新: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想象,设计独特的找朋友作品,培养创新意识。
3.沟通与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学会相互介绍、交流与合作,增进同学间的友谊,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4.审美与评价: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高审美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剪纸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手拉手剪纸艺术运用到描绘朋友特点中”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发现他们的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这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总结、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第3课:手拉手,找朋友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能力目标
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其 它
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
学
策
略
教学重点
培养对美术学习的新兴趣。
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法选择
课件演示、实物观察、师生共议、自己评价
学法指导
1、说;大家议、个别说、教师说、大家议。
2、观察、引导、欣赏、发现、再说。
3、评价
课堂组织
形式
以班级为整体,小组合作,个人参与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
教具媒体
二、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
课件展示: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
组合应用
素材库、实物、图片、评价表
课前准备
教具
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学具
学生自己最满意的美术作品,现有的工具材料。
教 学 过 程
一、回顾学前绘画经验
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
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