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笔记DOC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笔记之一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笔记-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规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选判类:组织构造是组织内部各单位间关系、界限、职权与责任的沟通框架,是组织内局部工协作的根本形式。
影响与制约组织构造设计与建立的因素主要来自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与环境变化六个方面。
常见的组织构造形式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与分公司。
组织机构制定与实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是实现开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工作。
部门构造模式主要有: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矩阵构造。
美国企业管理史学家钱德勒提出:组织构造要服从战略。
企业组织外部环境包括:1政治与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3科技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5自然环境。
岗位分析的内容取决于岗位分析的目的与要求。
岗位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岗位描述〔针对岗位〕:对岗位的名称、劳动活动的程序、职责、工作条件与环境等所进展的一般说明。
2岗位要求〔针对员工〕:通过岗位描述,进一步说明担负某一岗位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
组织构造〔内容〕决定组织机构〔形式〕,组织机构是组织构造的外在表现。
正式组织是指两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升力的系统。
非正式组织是指两个或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是: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工作说明书、岗位标准等人事文件建立在科学的岗位工作设计的根底之上。
岗位工作设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岗位的效率,同时又能够适当地满足员工的个人开展的要求。
岗位工作设计是指把工作的内容、工作的资格条件与报酬结合起来,以满足员工与组织的需要。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开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应进展预测,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到达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鼓励员工的过程。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进展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笔记(人力二级)(部分)
完善离职交接制度,明确交接事项和时间节点,避免工 作脱节和财产损失。
建立离职员工回访机制,了解员工离职后的动态和需求, 为企业人才库建设提供参考。
劳动争议处理技巧培训分享
掌握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提 高争议处理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
学会倾听和理解员工的诉求, 以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处
理争议。
善于运用协商、调解等柔性手 段解决争议,维护企业和员工 的和谐关系。
市场变化
当市场薪酬水平或竞争对手的薪酬福利策略发生变化时,企业需要及时调整以保 持竞争力。
薪酬福利调整时机把握和决策依据
薪酬福利调整时机把握和决策依据
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在制定薪酬福利调整决策时需要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和支付 能力。
员工绩效表现
员工的绩效表现是调整其薪酬福利的重要依据之一,高绩效员工 应该获得更高的薪酬回报。
战略性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需要为企业战略提供有力的人力 资源支持。
系统性
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人本性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需求和发展,提高员工满意度 和忠诚度。
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职责
目标 确保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05 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和方法论述
公平性
确保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公平性 ,避免员工之间的不公平感。
竞争性
根据企业战略和市场情况,制定 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吸引和 留住优秀人才。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和方法论述
激励性
通过薪酬体系设计,激发员工的工作 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绩效。
经济性
在考虑薪酬水平时,要充分考虑企业 的经济实力和成本承受能力,确保薪 酬体系的可持续性。
最新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课堂笔记和各科考试资料》
最新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课堂笔记和各科考试资料》人力资源管理师授课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1、组织理论(大组织理论)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
2、组织设计理论(小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等作为影响因素。
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1)静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规章(管理行为规范)。
(2)动态:包含上述内容,还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运行的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现代组织设计理论,属于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但在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占有主导地位,是组织设计的核心.4、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厄威克提出的8条指导原则(2)孔茨提出的15条基本原则(3)我国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①任务与目标②专业分工和协作③有效管理幅度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⑤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二、新型组织结构模式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结合。
应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
①产品利润中心(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②专业成本中心(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③地区利润中心(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2、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指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强的大型联合企业(如钢铁企业、化学工业等),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拥有自己的职能机构,赋予经营自主权。
独立经营、独立核算。
3、分公司与总公司横向合并而成的企业,分公司在法律和经济上无独立性,没有独立名称、没有独立章程和董事会,其全部资产是总公司的一部分,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4、子公司和母公司子公司有独立的法人,有自己的名称、董事会,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5、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人力资源师二级复习笔记.doc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作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组织调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把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研究.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刚性;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又强调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多选)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
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1.任务与目标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在组织设计中要十分重视横向协调问题。
主要的措施有:(多选)(1)实行系统管理,把职能性质相近或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归类,成立各个管理子系统,分别由各副总经理(副厂长、部长等)负责管辖。
(2)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来实现协调。
(3)创造协调的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有效管理幅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它受职务的性质、人员的素质、职能机构健全与否等条件的影响。
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呈反比例关系。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集权优点: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三版)整合笔记(完美打印)
2016 年 5 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第三版)考试复习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组织结构设计基本理论 P1结构设计是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整体设计, 是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 组织理论为广义的大的理论, 设计理论为狭义的小的, 组织理论包括设计理论组织理论的发展 P1组织理论的分类P2组织设计基本原则P21.古典理论 : 以行政组织理论为 1. 静态: , 研究组织 1.任务与目标原则 , 是最基本的依据 , 强调刚性体制 ( 权责结构规 2.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 , 重视横向协调措施 :1. 实行系统管理 2. 设立委员会和会议 3. 分行协调环境 , 提高全局观念 , 增加共同语言2.近代理论 : 以行为科学为依据 ,章(管理行为规范)3.有效管理幅度 ( 不是固定值 , 受职务性质人员素质职能机构健全等条件影响, 幅度大小同管理层次多少呈反比例关系.强调人的因素机构(部门划分) 4.集权与分权相集合 ( 集权是大生产客观要求 , 有利企业统一领导指挥, 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分配和使用, 分权的优点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3.现代理论 : 从行为科学中分离 2. 动态:加进了人的性的必要组织条件 , 合理分权有利于基层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决策, 也有利于上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 集中精力抓重大问题 )出来 , 以权变管理为因素 , 仍以理论为核 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保证企业有序地运转 , 具有一定弹性和适应性.a. 建立明确的指挥系统责任关系及规章制度 b. 选用较好的适应性依据 .心组织形式和措施 3. 使组织中变动的环境中具有一种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 P4-13超事业部矩阵制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模拟分权组织流程型组织网络型组织(虚拟组织)(执行部门)采用此体制需(规划 - 目标结构、非长期(多位组织、立体组织、多维立(模拟分权制、模拟分流程团队是流程型组织的基本构成单基本形式:内部网络、垂直网络、市满足:企业规模特别巨大;固定性或项目性组织结体矩阵制) 1. 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散管理组织)用于大型位;场网络、机会网络产品种较多,且动能形成大构)它由职能部门系列和步发展 , 结合了事业部制 2. 综合的、生产经营连续性很建立流程型组织的充要条件是企业内部网络组织结构并不是对所有的公司都批量生产;所涉及的业务领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考虑了产品地区职能参谋机构强的联合企业 , 也适用于的流程明确,环节清晰。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超精读书总结笔记word资料67页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作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组织调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把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研究.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刚性;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又强调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多选)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
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1.任务与目标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在组织设计中要十分重视横向协调问题。
主要的措施有:(多选)(1)实行系统管理,把职能性质相近或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归类,成立各个管理子系统,分别由各副总经理(副厂长、部长等)负责管辖。
(2)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来实现协调。
(3)创造协调的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有效管理幅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它受职务的性质、人员的素质、职能机构健全与否等条件的影响。
管理幅度的大小同管理层次的多少呈反比例关系。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集权优点: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读书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作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事先规定了管理对象、工作X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
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同的。
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组织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
古典组织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刚性;代表人物:马克思·韦伯亨利·法约尔;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它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又强调内外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多选)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
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有主导的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1.任务与目标原则企业组织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任务和经营目标服务的。
这是一条最基本的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在组织设计中要十分重视横向协调问题。
主要的措施有:(多选)(1)实行系统管理,把职能性质相近或工作关系密切的部门归类,成立各个管理子系统,分别由各副总经理(副厂长、部长等)负责管辖。
(2)设立一些必要的委员会及会议来实现协调。
(3)创造协调的环境,提高管理人员的全局观念,增加相互间的共同语言。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有效管理幅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它受职务的性质、人员的素质、职能机构健全与否等条件的影响。
最新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课堂笔记和各科考试资料》
最新版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课堂笔记和各科考试资料》人力资源管理师授课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1、组织理论(大组织理论)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2、组织设计理论(小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等作为影响因素。
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设计理论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1)静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规章(管理行为规范)。
(2)动态:包含上述内容,还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运行的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现代组织设计理论,属于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
但在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占有主导地位,是组织设计的核心。
4、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厄威克提出的8条指导原则(2)孔茨提出的15条基本原则(3)我国企业组织设计的原则:①任务与目标②专业分工和协作③有效管理幅度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⑤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二、新型组织结构模式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矩阵组织结构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结合.应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①产品利润中心(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②专业成本中心(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③地区利润中心(按地区划分的管理机构)2、模拟分权组织结构指生产经营活动连续性强的大型联合企业(如钢铁企业、化学工业等),分成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部门,拥有自己的职能机构,赋予经营自主权。
独立经营、独立核算.3、分公司与总公司横向合并而成的企业,分公司在法律和经济上无独立性,没有独立名称、没有独立章程和董事会,其全部资产是总公司的一部分,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4、子公司和母公司子公司有独立的法人,有自己的名称、董事会,有独立的法人财产。
5、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 背书笔记.doc
背书笔记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学习目标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新型组织结构模式,以及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知识要求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结果: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发展的三阶段:1)古典组织理论:以马克思∙韦伯、亨利∙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2)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3)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理论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
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了包含上述基本内容之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主导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包容关系。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记忆)1.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8条指导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
2.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15条基本原则: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分级原则、授权原则、职责的绝对性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等级原则、分工原则、职能明确性原则、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原则、平衡原则、灵活性原则和便于领导原则。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重点笔记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组织结构是组织内局部工协作的根本形式或框架。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它是企业设计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前提。
2、组织理论又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
其开展阶段分:古典〔刚性〕、近代〔人〕、现代〔权变〕。
3、组织设计的根本原那么:①任务与目标〔根本原那么,出发点和归宿〕②专业分工和协作③有效管理幅度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⑤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
4、典型组织机构模式:直线制〔集权〕、职能制〔方案经济〕、直线职能制〔集权分权结合〕、事业部制〔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矩阵制、超事业部制〔规模巨大的企业〕。
5、新型组织结构的模式:①多维立体组织结构又称:多维组织结构/立体组织结构/多维立体矩阵制结构〔矩阵与事业部制结合〕②模拟分权组织结构③分公司与总公司〔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④子公司与母公司〔子公司是指受集团或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的法人企业〕⑤企业集团〔企业集团是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多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6、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①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环境、规模、战略目标、信息沟通〕,选择最正确的组织结构模式。
②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③为各个部门选择适宜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④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⑤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7、部门组织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①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结构等〕。
②以成果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③以关系为中心来设计部门结构〔巨大的企业或工程、跨国公司〕。
8、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①组织诊断——确定问题;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组织改革的目标---组织诊断:采集数据资料对组织机构进行诊断分析②实施变革——提出改革方案:提出假设干可行的改革方案可供选择----确定实施方案:明确方法步骤具体措施和工作重点③组织评价——评价效果:检查分析评价组织变革效果和存在问题----信息反响:及时掌握各种相关的信息修正改革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组织理论又被称作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力、沟通等,都属于研究对象)组织设计理论被称作为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组织理论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古典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着得强调人的因素现代组织理论: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5个原则)1)任务与目标;2、专业分工和协作;3、有效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新型组织结构模式(5点):1、多维立体组织结构2、模拟公权组织结构3、4(母子)分公司5、企业集团实施结构变革(3点):1、经营业绩下降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显露3、员工士气低落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3点):1、改良式变革2、爆破式变革3、计划式变革第二节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人力资源规划广义:泛指各种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是特指企业人员规划制定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5点):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人力资源预测的局限性(4点):1、环境的不确定性;2、企业内部的抵制;3、预测的代价高昂;4、知识水平的限制SWOT分析法:S代表优势(strength),W代表劣势(weakness),O代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威胁(threat)。
它是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概括,分析企业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量必须考虑下述因素:企业内部人员的自然流失(伤残、退休、死亡等)、内部流动(晋升、降职、平调等)、跳槽(辞职、解聘)等。
影响企业外部劳动力供给的因素:1、地域性因素;2、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3、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4、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渠道:1、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2、复员转业军人;3、失业人员、流动人员;4、其他组织在职人员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1、人力资源信息库;2、管理人员接替模型;3、马尔可夫模型(分析组织人员流动的典型矩阵模型,基本思想:通过发现组织人事变动的规律;推测组织在未来的人员供给情况)人力资源信息库可分为:1、技能清单;它由四部分组成:①主要说明员工的工作岗位、经验、年龄等②介绍员工技术能力、责任、学历等③对员工工作表现、提升准备条件等的评价④对员工最近一次的客观评价,尤其对工作表现的评价。
2、管理才能清单。
其表格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幅度范围、管理的总预算、下属的职责、管理对象的类型、受到的管理培训、当前管理业绩等。
企业人力资源供求达到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
供求关系有三种情况:1、人力资源供求平衡;2、人力资源供大于求;3、人力资源供小于求企业人力资源供不应求当预测企业的人力资源在未来可能发生短缺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方案以避免短缺现象的发生。
1、内调;2、外招;3、加班,增加报酬;4、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形成机器代替人力资源的格局;5、反聘;6、聘用全日制。
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培训提高员工生产业务技能,改变工艺设计等方式,来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解决人力资源过剩的七种常用方法:1、永久性辞退某些劳动态度差、技术水平低、劳动纪律观念差的员工;2、合并和关闭某些臃肿的机构;3、提高员工整体素质;4、鼓励提前退休或内退;5、加强培训工作;6、减少员工的工作时间;7、采用由多个员工分担以前只需一个或少数几个人就可完成的工作任务。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第一节员工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员工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3点):个体差异原理;工作差异原理;人岗匹配原理;人岗匹配包括:工作要求与员工素质相匹配;工作报酬与员工贡献相匹配;员工与员工之间相匹配;岗位与岗位之间相匹配。
(图2-1人岗匹配图)员工素质测评的类型(4点):1、选拔性测评;2、开发性测评;3、诊断性测评;4、考核性测评。
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要素:1、标准: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征的描述与规定。
2、标度: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
3、标记:标记没有独立意义,只有当它们与相应强度或频率的标度相联系时才有意义。
知识测评的三个层次:1、记忆;2、理解;3、应用。
能力测评包括一般能力测评、特殊能力测评、创造力测评和学习能力测评。
测评人员必须:1、坚持原则,公正不偏2、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3、有一定的测评工作经验;4、有一定的文化水平;5、有事业心,不怕得罪人6、作风正派,办事公道7、了解被测评对象的情况。
引起测评结果误差的原因:1、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2、晕轮效应(以点带面)3、近因误差4、感情效应5、参评人员训练不足测评结果处理的常用分析方法:1、集中趋势分析2、高散趋势分析3、相关分析(r=1.00表示完全正相关,r= —1.00表示完全负相关,r=0表示零相关,即不相关.4、因素分析P98表2-20第二节面试的组织与实施面试的特点:1、以谈话和观察为主要工具;2、面试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3、面试具有明确的目的性;4、面试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的;5、面试考官与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面试的类型:1、面试的标准化程度,面试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
2、面试实施的方式,单独、小组面试3、面试的进程,可分为一次性面试与分阶段面试。
4、面试题目的内容。
情镜性面试和经验性面试面试指南:(5点)1、制定面试指南2、面试准备3、面试提问分工和顺序4、面试提问技巧5、面试评分办法面试的实施阶段:1、关系建立阶段2、导入阶段3、核心阶段4、确认阶段5、结束阶段面试中的常见问题:1、面试目的不明确2、面试标准不具体3、面试缺乏系统性4、面试问题设计不合理5、面试考官的偏见面试的实施技巧:1、充分准备2、灵活提问3、多听少说4、善于提取要点5、进行阶段性总结6、排除各种干扰7、不要带有个人偏见8、在倾听时注意思考9、注意肢体语言沟通P110表2-27招聘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简历并不能代表本人2、工作经历比学历更重要3、不要忽视求职者的个性牲4、让应聘者更多地了解组织5、给应聘者更多的表现机会6、注意不忠诚和欠缺诚意的应聘者7、关注特殊员工8、慎重做决定9、面试考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第二单元结构化面试的组织与实施结构化面试问题的七种类型:1、背景性问题2、知识性问题3、思维性问题4、经验性问题5、情境性问题6、压力性问题7、行为性问题行为描述面试简称BD,它采用的面试问题都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征行为描述面试的要求:1、情境2、目标3、行动4、结果第三单元群体决策法的组织与实施群体决策法是指在招聘活动中,组建决策团队,由具有不同背景的多个决策人员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打分,最后综合各决策人员的评价意见,得出其不意应聘者的最终评价结果的招聘决策方法。
题目的五种类型:1、开放式问题2、两难式问题3、排序选择型问题4、资源争夺型题目5、实际操作型题目第三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企业员工培训规划与课程设计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4性)1、系统性2、标准化3、有效性,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高效性4、普遍性培训规划的基本步骤:1、培训需求分析2、工作岗位说明3、工作任务分析4、培训内容排序5、描述培训目标6、设计培训内容7、设计培训方法8、设计评估标准9、试验验证进行综合平衡:1、投资与人力资源规划2、正常生产与培训项目3、培训需求与师资来源4、培训与个人职业生涯5、培训项目与培训完成期限教学计划的内容:1、教学目标2、课程设置3、教学形式4、教学环节5、时间安排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1、适应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最优化原则;4、创新性原则我国常用的教学设计程序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教学目的;2、阐明教学目标;3、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4、选择教学策略;5、选择教学方法及媒体;6、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7、评价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修正。
培训课程的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教材;4、教学模式;5、教学策略;6、课程评价;7、教学组织;8、课程时间;9、课程空间;10、培训教师;11、学员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7点)1、培训项目计划,包含三个层次:1、企业培训计划;2、课程系列计划;3、培训课程计划2、培训课程分析3、信息和资料的收集4、课程模块设计5、课程内容的确定。
选择,制作,安排6、课程演练与试验7、信息反馈与课程修订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相关性;有效性;价值性培训中使用的印刷材料:1、工作任务表;2、岗位指南;3、学员手册;4、培训者指南;5、测验试卷外部聘请师资的优点:1、选择范围大2、可带来许多全新的理念3、对学员具有较大的吸引力4、可提高培训档次,引起企业各方面的重视5、容易营造气氛,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缺点:1、对企业缺乏了解,加大了培训风险2、对学员缺乏了解,可能使培训适用性降低3、导致培训只是“纸上谈兵”4、成本较高内部开发途径的优点:1、对各方面比较了解,培训有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2、与学员相互熟识,能保证培训中交流的流畅3、培训相对易于控制4、成本低缺点:1、不易于在学员中树立威望,影响培训中的参与态度2、范围较小,不易开发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3、看待问题受环境决定,不易上升到新的高度。
开发培训教材的方法:(5条)1、切合学员的实际需要,反映该领域内最新信息的材料2、资料包的使用3、利用一切可开发的学习资源组成活的教材4、开发一切所能利用的信息资源5、设计视听材料培训教师的选配标准如下:1、专业理论知识;2、实际工作经验3、授课经验和技巧4、熟练运用培训教材与工具5、具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6、引导学员自我学习的能力7、善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8、积累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案例与资料9、掌握培训内容所涉及的一些相关前沿的问题10、拥有培训热情和教学愿望高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长舵人,有全局的战略眼光;理念技能最重要中层是中坚力量;人文技能最重要基层起监督、指导作用;专业技能最重要专业技能:指对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特定知识、程序和工具的理解和掌握人文技能:在组织中建立融洽人际关系并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有效工作的能力理念技能:从整体把握组织目标、洞察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能力管理技能开发的基本模式:(9种方法,模式)1、在职开发2、替补训练3、短期学习4、轮流任职计划5、决策模拟训练6、决策竞赛7、角色扮演8、敏感性训练9、跨文化管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