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考点(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必修文言文知识考点(三)
※句子成分歌诀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称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
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宾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定>主[状]谓(补)宾[补]
(现行汉语言语序)
n.→主语v.→谓语adj.→定语介宾短语,adv. →状语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
(几种词类活用类型)
名词→状语
→动词(有意动用法,以……为……)
动词→使动(使……为……)
→意动(以……为……)
形容词→名词
→使动
→意动
古汉语中的特殊句式
<定>主[状]谓(补)宾[补]
①状语后置
②定语后置
③宾语前置
④主谓倒装(少见) e.g.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①状语+谓语(动词/形容词)vs谓语(动词/形容词)+状语
(1)有“于”的绝大多数情况是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2)有“以”的大部分情况是状语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以严刑董之,以威怒震之)
②(1)定语+主语→主语+定语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前赤壁赋》
(有吹洞箫客者)
(2)定语+宾语→宾语+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荀子·劝学》(蚓无力之爪牙)
③(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沛公安在哉?《鸿门宴》(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以为莫己若者。《庄子·秋水》
忌不自信。《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3)“之”和“是”为标志,提宾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TIP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庄子《鱼我所欲也》
(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
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
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