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超强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考点要点重点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综合概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

2.矿物的光学性质有: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力学性质有:硬度、解理、和断口。

3.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和力学性质。

4.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和③生物风化作用。

其中①包括气温变化、冰劈作用和盐类结晶作用三个主要作用因素;②则主要包括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氧化作用和碳酸化作用四种风化作用。

5.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6.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化学活泼性流体。

的含量分为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7.岩浆岩按照SiO28.粘土矿物主要是指伊犁石、高岭石、蒙托石。

9.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孔隙式、基底式、接触式。

10.碎屑结构,特征为碎屑颗粒由胶结物黏结起来形成岩石。

碎屑粒度的形状有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和圆状四种1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1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13.地表流水可以分为暂时流水和经常流水;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地表流水的沉积物有残积层、坡积层、洪积层和冲积层四种主要类型。

14.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物理搬运和化学搬运两大类,其中前者主要搬运的物质是泥沙和石块,后者则是可溶解盐类和胶体物质;前者的搬运可有三种方式:悬浮式、跳跃式和滚动式。

工程地质学 复习要点

工程地质学 复习要点

工程地质学复习要点桂林韦昌吉2020/11/20第一章绪论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与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士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为了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的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地质学中,由于地质因素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因而把这些地质因素综合称为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出现的三个问题:①建筑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问题;②黏土层在基岩面上的稳定问题;③砂负岩层的角度小于基岩面的倾角问题。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壳:地球的固体外壳叫地壳。

地幔:处于地壳和地核中间,也称中间层或过渡层,跟据化学成分不同而分为两层:地幔上层和地幔下层。

一、矿物矿物:指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的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

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是结晶质。

次生矿物:自然界中的矿物经受着各种地质作用而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外界条件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初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自色、他色、假色)、光泽(造岩矿物绝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硬度(矿物的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对刻时互相是否刻伤的情况而定)、解理和断口。

摩氏硬度计:硬度对比的标准,从软到硬依次由下列10种矿物组成,称为摩氏硬度计。

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⑥正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⑩金刚石。

二、岩浆岩岩浆岩: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类: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岩浆岩的产状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岩浆岩的结构: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岩浆岩的结构分为:全晶质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

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
活断层也称活动断裂,一般理解为目前还在持续活动的断层,或在历史时期或近期地质时期活动过、极可能在不远的将来重新活动的断层。后一种情况也可称为潜在活断层(potentially active fault)。
断层的活动性与否要通过一些标志加以鉴别。鉴别有直接测定活动物质年龄的方法,也可以从有关的地质、地球物理等现象间接判断。间接鉴别标志有如下几个方面:
1、工程地质学与地质学的关系,工程地质学的任务。
含义:介于地质学和工程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与解决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它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属于应用地质学的范畴。
①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②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③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
④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3、层理: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4、水理性质:土粒与水相互作用后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性质,也称土的水理性质
吸水性:在常压下岩石的吸水能力,常以吸水率表示。
吸水率:常压条件下,岩石吸入水分的质量与干燥岩石质量之比。
(3)碎裂结构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碎裂结构岩体中节理、裂隙发育、常有泥质充填物质,结合力不强。层状岩体常有平行层面的软弱结构面发育,结构体块度不大,岩体完整性破坏较大。其中镶嵌结构岩体因其结构体为硬质岩石,尚具较高的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能尚好;而层状破裂结构和碎裂结构岩体则变形模量、承载能力均不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8、结构面:也称不连续面,也是指分割岩体的任何地质界面。
9、结构体:结构面在空间按不同组合,可将岩体切割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块体,这些被结构面所围限的岩块称为结构体。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1.地质调查和勘探:工程地质学的基础是对地质条件进行准确和详细的调查和勘探。

地质调查包括地貌调查、地层调查、构造调查等,用于确定地质结构、岩性和地层等地质情况。

2.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解地下地质情况、获得工程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而进行的工作。

包括地质资料的收集、分析、解释和报告等。

3.岩土力学:岩土力学是研究岩土材料变形和破坏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对于工程地质学至关重要。

岩土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破坏准则等。

4.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研究土地和岩石的工程性质、问题和处理方法,它是工程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岩土工程材料的性质、施工技术、工程设计和施工控制等。

5.地下水和水文地质:地下水是地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对工程建设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运动、分布、水位、水质等地下水问题,为工程建设提供地下水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6.坡体工程:坡体是指地表坡地上层土层的局部或整体塌陷或滑动变形。

坡体工程是为了防治坡体滑坡和塌陷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包括防护、加固、治理等。

7.地震工程:地震工程是研究地震对工程建设和结构物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抗震设计和防护措施的学科。

地震工程需要进行地震活动的预测、震源机制研究、地震动力学分析等。

8.岩土动力学:岩土动力学是研究由于地震、爆炸、地下水流等自然或人工因素引起的岩土体的动力响应和破坏机制的学科。

岩土动力学主要包括岩土动力特性、地震响应分析、地震波在岩土体中的传播和衰减等。

9.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设计是基于地质调查和勘察的工程地质资料,制定合理的岩土工程方案和设计参数的过程。

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地质条件、岩土性质、荷载特征、施工工艺等因素。

10.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或已建工程产生的破坏、危害和影响等。

主要包括地质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等。

工程地质学所有重点

工程地质学所有重点

1.内力地质作用(endogenic geological process):由地球内部的能量(旋转能,重力能,辐射热能)引起岩石圈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2.外力地质作用(exogenic geological process):有太阳辐射能引起,产生大气环流,形成水的循环,动植物生长,在运动过程中改造地表3.岩浆作用(magmatism):岩浆形成,运动,演化,冷凝形成岩浆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4.变质作用(metamorphism):在高温,高压并有化学物质参与下,岩石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生成新的岩石的作用5.风化(weathering):在地表环境下由于大气,水,生物等作用,岩石在原地分解和破坏6.剥蚀(denudation):各种地质营力,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把破碎分解的产物剥离原地7.矿物(mineral):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单质和化合物8.岩石的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岩石在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9.岩石的抗压强度(compressive):岩石在压缩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10.褶皱构造(fold):岩层受到构造运动作用后,在未丧失连续性的情况下产生的弯曲变形11.断裂构造(frocture):组成地壳的岩层,受到剧烈地壳运动构造应力的作用,产生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岩层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形成一系列大小不一,形式不同的断裂12.节理(joint):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13.断层(fault):是指岩石在构造盈利作用下发生断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14.容水性:指岩土在常压下能容纳一定水量的性能15.持水性:依靠分子引力或毛细力,在岩土孔隙,裂隙中能保持一定数量水体的性能16.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饱水岩土能够流出一定水量的性能17.包气带水:位于地下水面以上包气带中的水,分土壤水和上层滞水18.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指含水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限制的情况,分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19.上层滞水:埋藏于地表浅处,局部隔水透镜体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20.潜水(phreatic water):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饱水带中的重力水21.承压水(pressure water):埋藏并充满在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一种有压重力水22.流沙:在饱和土中,如果土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为0,则土颗粒将悬浮于水中,出现随水一起流出的现象称为流沙23.管涌:在地下水渗透力的作用下,土中的细小颗粒穿过粗颗粒之间的孔隙被渗流逐渐带走,久而久之,在土层中将形成管状空洞,使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加的现象24.滑坡(landslide):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斜坡内部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25.崩塌(collapse):陡峭边坡崖壁上,由于陡倾裂隙的切割,导致岩体突发倾倒崩落,堆积于坡脚的过程26.地震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处产生剧烈波动,以弹性波形式向四周传播,分为体波和面波27.地震烈度:指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28.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工程科学和地质学相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29.岩层产状:是指岩层的空间位置。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学》考试复习重点一、概念题(10/15,10分)1.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设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分支学科。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研究核心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环境①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

工程地质条件可以理解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②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③工程地质环境是指与工程相关的地壳上部的岩石、水、空气和生物在内的相互关联的多成分系统。

这个系统以地表为其上限,以人类作用于地壳的深度为其下限。

3.土和土体“土”是一个一般性概念,泛指地壳表面最新沉积的、未经胶结成岩的物质。

“土体”则是一个工程概念,特指那些经过一定地质历史过程并含有若干非连续界面的土层集合体。

4.粒组、有效粒径、土的结构粒组:是根据实际需要出发,为研究方便起见,将颗粒的大小划分成若干粒径区段,这些粒径比较接近的区段被称之为“粒组”。

有效粒径:指土粒的累积百分含量为10%时的粒径,用d10表示。

是土中最具代表性的粒径土的结构:指土中颗粒和孔隙的形态及其组合特征。

5.压缩性土的压缩性:指土在压力的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6.特殊土指的是与一般土体(如一般粘土、砂土、粉土等)相比,具有某些特殊工程性质的土类。

如:黄土、软土、膨胀土、红土、冻土、混合土等。

7.地质灾害广义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的变异或人为的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的改变并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的灾害事件。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

8.滑坡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

9.崩塌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

1.★工程地质条件:是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各种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大方面.2.★地球内部层圈的构造:地壳地幔地核3.★矿物;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固体),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外部形态。

4.★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破裂面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现象。

5.★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通过已知硬度的某种矿物或物体对另一种未知硬度的矿物刻划来鉴别硬度的相对高低的.6.★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断裂方向是任意的.★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

7.什么情况下可以形成岩浆?(1)地壳升温(构造运动强烈或地幔物质上升)(2)压力降低(断裂切割)(3)含水增加(沉积岩或大陆缘)8.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所形成的岩石。

9.岩浆岩按照SI O2O2的含量分类(由大到小):可以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基性岩石10.★小————(SiO2含量)————大超基性(很低)—基性(低)—中性(中)—酸性(高)11.定义:由沉积(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12.特点:低温低压环境下形成,具有成层性。

13.★层理:岩石不同部分的颜色、矿物成份碎屑特征及结构(分选性、胶结类型等)所表现的差异而引起的在垂向上的变化。

14.★变质作用:岩石基本上是在固态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或结构构造的变化的地质作用。

15.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16.特点:在固态下形成,原来的岩石可以是沉积岩、岩浆岩或变质岩。

17.★变质作用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形成的环境:高温高压、高温低压、低温高压,等等。

18.★地质作用: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的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学重点

工程地质学重点
工程地质学重点
四、工程地质问题 对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1、地基(路基)稳定性问题 2、斜坡稳定性问题: 3、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 4、区域稳定性问题
工程地质学重点
第二章 地壳及其物质组成
关键术语:地质作用, 构造运动,矿物,晶体, 岩石,岩石的结构,岩石的构造,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成的沉积岩称碎屑岩。
二是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水溶液沉淀而
形成化学岩。
工程地质学重点
4、沉积岩的结构、构造
碎屑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 非碎屑结构
沉积岩的构造
层理构造 逆变层理构造 波痕与泥裂
层理——沉积岩中由于物质成分、结构、颜色 等方面的差异变化所形成的成层现象。
层理构造是沉积岩主要的构造特征,是区别于 岩浆岩的主要标志。
工程地质学重点
3、火成岩分类
(1)按岩浆冷凝环境分为
侵入岩 浅成岩 辉绿岩、闪长玢岩 深成岩 花岗岩、闪长岩
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 (2)按火成岩 SiO2 的含量分为
超基性岩( SiO2 < 45% ) 基性岩 ( SiO2 45% -52%) 中性岩 ( SiO2 53% -65%) 酸性岩 ( SiO2 > 65%)
工程地质学重点
5、沉积岩的分类及常见沉积岩
按成因分为:
碎屑沉积岩:砾岩,砂岩,粉砂
碎屑岩
岩,粘土岩
火山碎屑岩:集块岩,火山角砾 岩、凝灰岩
化学及生 物化学岩
蒸发岩:岩盐、石膏、硬石膏
非蒸发岩:石灰岩、白云岩、 硅质岩
工程地质学重点
三、变质岩
1、定义: 原先生成的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 岩经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很强的气体和液体作 用后,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 改变,形成新的岩石,这就是变质岩。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总结第1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岩石与矿物概念岩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结合体根据矿物组成:单矿岩→主要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复矿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矿物组成的岩石根据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具有稳定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基本单元※常见浅色矿物:滑石石膏--------------------指甲 2·5方解石萤石磷灰石--------------------小刀(钢) 6~6.5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记忆:滑石方萤磷长石黄刚金刚2·岩石和矿物区别岩石:是在天然地质作用下各种矿物的集合体。

矿物:是由某种元素或多种化学成分在天然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固体造岩矿物;它包含于矿物中,一般是指一些常见的矿物3·三大岩石的主要鉴别特征、常见主要类型A岩浆岩:侵入岩:深成岩→岩浆在地壳深处结晶形成的岩石浅成岩→岩浆在地面以下地壳较浅处形成的岩石喷出岩:由喷出地面的熔岩凝固形成的岩石根据SiO2含量:酸性岩类(SiO2 >65%)中性岩类(SiO2 52%~65%)基性岩类(SiO2 45%~52%)超基性岩(SiO2 <45%)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识别标志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相互结合的情况按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全由结晶矿物组成半晶质结构:由结晶矿物非晶质矿物组成非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全由非晶质矿物组成按晶粒大小:显晶质结构→全由结晶较大矿物组成隐晶质结构→全由结晶微小的矿物组成玻璃质结构→全由非晶质组成均匀致密按晶粒相对大小:等粒结构→矿物全是显晶质粒状结晶颗粒大小大致相等按晶粒大小: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不等粒结构→主要矿物结晶颗粒大小不等相差悬殊晶形完好颗粒粗大:斑晶小的:石基按颗粒相对大小: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构造→矿物在岩石中排列填充方式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块状构造→分布均匀无一定的排列方向流纹状构造→岩石中不同颜色的条纹拉长了的气孔长条形矿物按一定方向排列形成的流动状构造反映岩浆喷出后的流动状态气孔状构造→岩浆凝固时挥发性气体未及时逸出在岩石中留下许多圆形椭圆形长管形孔洞杏仁状构造→岩石中的气孔为后期矿物(方解石石英)填充形成一种形似杏仁的构造B沉积岩→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地方形成的一种岩石类型,它是由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碎屑物质在常温常压下经过搬运沉积和石化作用最后形成的岩石*沉积岩来自先前存在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的化学和物理破坏产物。

工程地质复习重点

工程地质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1工程地质条件的含义?P.2工程建筑地区地质环境全部要素的总含。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地球主要的化学成分有哪些?举出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P。

17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石膏2岩石的定义?按成因分类?P.22组成地壳的岩石,都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岩浆岩按冷凝环境分类如何?P.23上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三大类。

4层理构造的定义。

常见的层理构造有哪些?P.29由于季节性气候的变化,沉积环境的改变,使先后沉积的物质在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称为层理构造。

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

5举出几种变质岩特有的矿物成分?P.33石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

6实际应用题:一块含有大量石英,颜色浅红,具全晶质中粒结构和块状结构的岩石,肉眼鉴定该岩石为何岩石?花岗岩(推理p23P24)7摩氏硬度所反映的是( A)P.20A矿物相对硬度的顺序B矿物相对硬度的等级C矿物绝对硬度的顺序D矿物绝对硬度的等级8了解野外岩层的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

P.50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法,岩性对比法,古生物化石法。

(p26)9常见地质年代符号含义?P.49冥古代HD太古代AR元古代PT:南华纪(Nh)、震旦纪Z古生代PZ:早古生代PZ1——寒武纪Є、奥陶纪O、志留纪S;晚古生代PZ2——泥盆纪S、石炭纪C、二叠纪P中生代Mz: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新生代Cz:第三纪R(古近纪E、新近纪N)、第四纪(Q)10地质年代和地层年代的单位为何?P.48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底层年代单位:界,系,统11选择题:侏罗纪Jurassicperiod属于(B)P.49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生代12国际性通用的地质年代单位是(B)注:宙、代、纪、世是国际性的地质时间单位,期和时是区域性的A代、纪、时B代、纪、世C代、纪、期D代、系、统第三章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1产状三要素的含义?P.51图见P51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称为岩层的走向。

-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超强总结)

-工程地质学复习重点(超强总结)

一、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及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以及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3、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现今地壳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稳定程度4、活断层: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5、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称为地震。

6、里氏震级:指距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

M=logA7、烈度:是指地面及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8、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10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9、诱发地震: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10、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在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为为地震效应。

11、场地和地基的破坏效应:是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也就是说、地震时首先是场地和地基破坏从而产生建筑物和构筑物破损并引发其他灾害。

12、震动破坏作用地震时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给建筑物施加一个附加荷载,即地震力。

当地震力达到某一限度时,建筑物即发生破坏。

这种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作用成为震动破坏作用。

13、斜坡变形:是指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该部位岩土体的强度,引起局部剪切错动,拉裂并出现小位移但没有造成整体性的破坏。

14、斜坡破坏:当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相互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的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

15、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带),产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现象。

工程地质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很全

工程地质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很全

工程地质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很全
一、地质调查
1.地质形态、地壳构造和构造应力的特征,地震地质条件;
2.土壤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如物理性质、力学性质、渗透性等;
3.各种岩土工程特性的测试方法,如岩石的岩相分类、土壤的颗粒分析、液塑限度试验等;
4.岩土体的地下水条件,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位和水压测试等;
5.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如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二、岩土工程
1.岩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如工程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等;
2.地基基础设计和处理方法,包括承载力和沉降计算、地基处理技术等;
3.地下水与岩土工程的相互关系,如地下水的压力、渗流等;
4.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如边坡稳定性分析、基坑支护等;
5.岩土工程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如变形监测、应力监测、地震影响评
价等。

三、地质灾害
1.各种地质灾害的分类、特征和成因,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
2.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方法,如灾害预警、工程措施等;
3.地质灾害的治理与修复方法,如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灾害修复等;
4.地质灾害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和防灾对策,如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滑坡对道路施工的影响等;
5.地质灾害管理与规划,如地震灾害管理、山洪灾害规划等。

四、其它相关知识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写要求和格式;
2.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的关系与交叉点;
3.工程地质学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实例;
4.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和解决方法;
5.地质学在资源勘探和利用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学 2009.7.12一、概念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及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2、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与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以及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3、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工程建设地区现今地壳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稳定程度4、活断层:是指现今正在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过、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5、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称为地震。

6、里氏震级:指距震中100km处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微米表示的最大振幅A的对数值。

M=logA7、烈度:是指地面及各类建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8、基本烈度:一个地区今后一定时期(100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9、诱发地震:由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而导致发生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10、地震效应:在地震作用影响所及的范围内,在地面出现的各种震害或破坏,称为为地震效应。

11、场地和地基的破坏效应:是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引起的,也就是说、地震时首先是场地和地基破坏从而产生建筑物和构筑物破损并引发其他灾害。

12、震动破坏作用地震时地震波在岩土体中传播,给建筑物施加一个附加荷载,即地震力。

当地震力达到某一限度时,建筑物即发生破坏。

这种由于地震力作用直接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作用成为震动破坏作用。

13、斜坡变形:是指斜坡应力状态的变化,使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局部应力集中超过该部位岩土体的强度,引起局部剪切错动,拉裂并出现小位移但没有造成整体性的破坏。

14、斜坡破坏:当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相互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的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

15、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带),产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现象。

16、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和过程称为崩塌。

17、边坡稳定系数:滑面上的总抗滑力与总下滑力的比值。

18、渗透压力:渗透的水流作在岩土上的力,称为渗透压力。

19、动水压力:单位体积土体所受的渗透压力。

20、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当渗透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岩土中的一些颗粒甚至整体就会发生移动而被渗流带走,从而引起岩土的结构变松,强度降低,甚至整体发生破坏。

这种工程地质作用或现象称为渗透变形或渗透破坏。

21、管涌(潜蚀)是在渗流作用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

22、流土:是在渗流作用下一定体积的土体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

23、临界水力梯度:当渗透压力等于有效重力时元土体呈悬浮状态,发生流土。

此时渗流的水力梯度即为临界水力梯度24、允许水力梯度:是以临界水力梯度除以安全系数m来获得,即I允=I cr/m25地面沉降是指地面高程的降低又称地面下沉或地沉,均为地壳表层某一局部范围内的总体下降运动。

26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

27、岩层与地表移动:矿山开采破坏了岩体内部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使岩层位移、变形,岩体的完整受到破坏。

当开采面积达到一定范围之后,起始于采场附近的移动和破坏将扩展到地表,称为岩层与地表移动,又称为地表沉陷。

二。

填空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及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物理(自然)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要素。

2.工程地质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历史分析法、数学力学分析法、模型模拟试验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法。

3.活断层的参数包括:产状、长度、断距、错动速率、错动周期和活动年龄等。

4.活断层按其活动方式分为:地震断层(或粘滑型断层)、蠕变断层(或蠕滑型断层)。

5.地震成因学说有主要有断层学说、岩浆冲击学说、相变学说和温度应力学说等。

地震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或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

6.地震易发生的活断层的部位:活断层的端点、拐点、交汇点、分支点和错列点。

7.世界四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大洋海岭地震带及大陆裂谷系地震带。

我国六大地震带:台湾与东南沿海地震带、郯城-庐江地震带、南北向地震带、华北地震带、西藏-滇南地震带、天山南北地震带。

8.地震的场地和地基破坏作用的类型:地面破裂、滑坡和崩塌、地基失效9.斜坡的组成要素坡体、坡高、坡角、坡肩、坡面、坡脚、坡顶面、坡底面等各项要素。

10.斜坡变形的主要形式有三种,即拉裂、蠕动和弯曲倾倒。

11.斜坡破坏的主要形式崩塌,滑坡。

12.按崩塌发生时的受力状况的不同崩塌分: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鼓胀式崩塌,拉裂式崩塌,错断式崩塌。

13.根据边坡失稳破坏的具体部位的崩塌的分类:坡体崩塌,边坡崩塌,坡面崩塌。

14.滑坡的形态要素组成:滑坡体、滑坡床、滑动面、滑坡周界、滑坡壁、滑坡台地、封闭洼地、滑坡舌、滑坡裂隙15.滑坡按滑动面与层面的关系分: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

按滑动力学性质的分类牵引式滑坡、推落式--、平移式--和混合式--。

16.滑坡发育的三个阶段:蠕动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和压密稳定阶段。

17.斜坡按结构面的产状与临空面关系分:平叠坡,顺向破,逆向坡,斜交坡,横交坡。

18.斜坡变形破坏防治措施的种类:支挡工程、排水、减荷反压、防冲护坡、改善岩土性质、防御绕避。

19.斜坡变形破坏防治的支挡工程措施的种类:挡墙、抗滑桩、锚杆或锚索、支撑。

20.渗透变形的类型:管涌和流土。

21.渗透变形预测的步骤: 1根据土体的类型和性质,判定是否会产生渗透变形的可能性以及渗透变形的类型;2确定坝基各点,主要是下游坝脚处的实际水力梯度;3确定临界水力梯度和允许水力梯度;4根据实际水力梯度与允许水力梯度的比较,圈定出可能发生渗透变形的范围。

22.土石坝防渗透变形的主要措施有:垂直截渗、水平铺盖、排水减压和反滤盖重等四项。

23.地面沉降产生的条件:厚层松散细粒土层的存在、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流体、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24.沉降标的种类:1基岩标2分层标3地面标。

25.地裂缝的特征:(1) 地裂缝发育的方向性与延展性(2) 地裂缝灾害的非对称性和不均一性(3) 灾害的渐进性(4) 地裂缝灾害的周期性。

26.地裂缝的成因类型: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

27.我国三大地裂缝发育带:1汾渭盆地地裂缝带2太行山东簏倾斜平原地裂缝带3大别山北簏地裂缝带。

28.地裂缝的防治措施:控制人为因素的诱发作用、建筑设施避让防灾措施、监测预测措施。

29.采矿引起地面破坏的形式:1地表移动盆地2裂缝3台阶状塌陷盆地4塌陷坑。

30.减缓采矿地面塌陷的技术措施:改革开采方法、覆岩离层注浆、迁村、对塌陷区采取复垦措施。

三、简答题1.活断层的基本特征(1)、活断层是深大断裂复活运动的产物。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活断层往往是地质历史时期产生的深大断裂,在晚近期及现代地壳构造应力条件下重新活动而产生的。

深大断裂指的是切穿岩石圈、地壳或基底的断裂,其延伸长度达数十、数百甚至数千km,切割深度数km至百余km,(2)、活断层的继承性和反复性。

研究表明,活断层往往是继承老的断裂活动的历史而继续发展,而且现今发生地面断裂破坏的地段过去曾多次反复地发生同样的断层运动。

(3)、活断层的活动方式。

活断层的活动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以地震方式产生间歇性地突然滑动,称地震断层或粘滑型断层;另一种是沿断层面两侧岩体连续缓慢地滑动,称蠕变断层或蠕滑型断层。

(4)、断层的减震、隔震作用。

减震作用包含两个意思:一是一次大震后,该地段在一定时间内不再发生类似强度的地震;二是一断裂系上发生大震,相邻的平行断裂系将长期无震发生。

隔震作用有三个含义:一是一组断裂阻截另一组断裂,后者孕育的地震完全被限制在前者的某一侧,另一侧无震的;二是地震烈度沿垂直断裂走向衰减很快,尤其在断裂倾向的反方向上;三是沿断裂带走向被另一组大交角的断裂系阻截,地震烈度在该方向上急剧衰减的现象。

2.对防震、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地震区建筑场址的选择)为了做好选址工作,必须进行地震工程地质勘察,联系历史震害的情况,并充分估量在建筑物使用期间可能造成的震害,经综合分析研究后选出抗震性能最好、震害最轻的地段作为建筑场地,同时提出建筑物抗震措施的建议。

对防震、抗震有利的建筑场地有:地形平坦开阔;岩土坚硬均匀,若土层厚度较大,则应较密实;无大的断裂,若有则它与发震断裂无联系,且断裂带胶结较好;地下水埋深较大;崩塌、滑坡、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建筑场地一定要避开活动断裂带和不稳定斜坡地段,并尽量避开强震动效应和地面效应的地段、孤突地形和地下水埋深过浅地段。

2.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1.在时间上,初震时间和地震震级与水库蓄水时间和水位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一般水库蓄水几个月后即有明显的微震活动,且频度和强度随着水库水位升高或库容增大而增大,但地震活动峰值在时间上要滞后库水位或库容峰值,滞后时间一至数月不等,这可能与震源深度及库底岩体的渗透性有关;2.在空间上,震中主要分布在水库大坝附近或分布于库水最大水深处或水库主体两侧的峡谷区;3.在地震序列上,前震极为丰富,属于前震余震型,而同一地区的天然地震往往属主震余震型;4.在震级上,多数为微震,中强震很少;水库诱发地震的震源较浅,一般都小于10km,有只有几km,因此,震级只有3-4级的水库地震也可造成较严重的破坏。

3.诱发矿震的条件诱发矿震的条件是:矿床的顶、底板岩体坚硬,有利于应变能的积聚或存在已积累高度应变能的岩体和断层;存在一定规模的采空区,井巷坑道破坏了岩体的稳定状态;开采深度大,上覆岩体载荷重,差应力变化大,容易引起较大规模的岩体错动。

总之,积聚高应变能的坚硬岩体是诱发矿震的基础条件,井巷布置和不同开采方式引起的应力集中是主要的诱发因素。

在发震条件具备时,井下放炮常常是一种触发因素。

4.斜坡应力分布特征○1无论什么样的天然应力场,斜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表现为愈接近坡面,最大主应力愈与坡面平行,而最小主应力与坡面近似正交,向坡体内则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2由于应力分异结果,在坡面附近产生了应力集中带。

不同部位的应力状态是不同的。

在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表现为切向应力)显著增高,而最小主应力(表现为径向应力)显著降低,甚至出现负值(即拉应力)。

由于应力差大,于是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最易发生剪切破坏。

在坡肩附近,在一定条件下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的切向应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应力值为负值),形成一个张力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