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史—德法专练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国史-法德史专练2
1.(2019·湖南株洲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

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二,指出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8分)
(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5分)
2.(2019·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在工业革命早期,德意志的工业明显落后于其他大国。

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产品上打上“德国制造”的字样是英国方面的要求,意在提醒人们注意这可能是低档产品。

然而,统一后的德国仅用30年的时间,以迅不可挡之势跃入西方强国的前列。

就工业生产而言,德国在1874年已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英国。

非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还在世人面前竖起追求卓越、精于制造的形象。

“德国制造”从此成了制造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

——据郑寅达《德国史》材料二1995年至2000年,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长9.3%,比工业化国家快6.1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4个百分点。

2001年3月,电子产品制造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

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二。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项目十四万个。

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压缩落后生产能力逐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一批企业增强了竞争力。

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德、中两国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及其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中两国工业化建设的影响。

(10分)
3.(2019·河南焦作高三定位考试·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一从1870年到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英国仅1.3倍,法国为1.6倍。

1870—1913年,各国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比重,英国从30%下降到14%,法国从10%下降为6%,德国则从13%上升到16%。

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一开始就以兴办大企业的态势出现。

到20世纪初年,占企业总数0.9%的3万多个大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个最大的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编著《德国史纲》材料二据统计,1893年,德国的进口总额中只有0.1%来自德国的殖民地,1912年时也只有0.4%。

在出口方
面,1893年德国输出总额中有0.2%是输入自己的殖民地的,到1912年相应数额也只增加到了0.5%。

威廉二世宣称:“巨浪在有力地冲击着我们的国门,并且催促着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维持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换言之,遵循一个世界政策”,“我们的命运将在海上决定!”1897年,德国外交国务秘书进一步说:“我们不想将他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

”德意志帝国议会于1898年通过了第一个扩建海军法案。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至统一》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世界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制定这一政策的原因。

(6分) 4.(2017·北京石景山一模·41)纵观人类历史,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先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材料二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速,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

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

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列、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2)列举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取得的两项重大创新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
速发展的原因。

(10分)
5.(2018.11·浙江高考·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J·M·凯恩斯说过:“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德国在不到30年里彻底实现了工业革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一定意义上,德国的电气工业主要是两个人的努力成果。

德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早,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有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美]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材料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比较快的。

从1951年到1971年,2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被誉为“经济奇迹”。

在德国学者看来,在现有的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

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辨驳的。

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

——选自孙炳辉等《德国史纲》、《历史》必修二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德国在不到30年里实现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什么?概括说明德国在这次
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重要发明成果。

(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联邦德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并用一句话评价其对西欧经济所发挥的作用。

(6分)
6.(2018·江苏无锡高三上学期期终调研考试题·23)(14分)二战结束至今,大国发展与区域发展、全球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0年7月,联邦议院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根据《基本法》的规定缔结《欧洲联盟条约》,以建立“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超国家联盟机构”,并使之具有必要的权力,以达到欧洲的经济统一、共同的外交政策、各国人民的权利平等等目标。

——[德]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材料二戴高乐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期间(1958—1969年)的外交措施(部分):
1960年,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
1960年,法属非洲殖民地有14个国家独立(当年总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1963年,《法德合作条约》签订;
1964年,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呼吁各国也承认新中国;
1964年,访问拉美,号召拉美反对美国霸权;
1965年,反对美国干涉越南;
1966年,致函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站在阿拉伯国家立场上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

——据[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整理材料三英国脱欧虽在很大程度上是英国的特定历史文化传统和近年来卡梅伦政府政策失当使然,但同时也是欧盟面临的深刻合法性危机的反映。

欧洲一体化之初,其合法性主要是从三个方面确立起来的:其一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梦魇的基础上通过国家间的联合实现长久和平;其二是通过一体化安排促进市场开放和经济增长;其三是通过福利国家改造和克服激进民族主义挽救民族国家。

——Alan Milward,The European Rescue of the Nation State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战后德国对欧政策的核心理念。

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此抉择的主要因素。

(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戴高乐执政期间法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些措施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

(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脱欧”的主要外因。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中国未来的崛起道路建言献策。

(2分)
7.(2018·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一·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1915年,德国就通过丹麦向俄国作和谈试探。

接着,又通过俄国皇宫的一女侍官向沙皇接连递信。

1916年7月起,德俄双方在瑞典首都频繁进行非官方的外交和谈。

德国试图与俄国单独媾和,以分化协约国集团,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

只是因俄国受制于英法俄三国协约,以及国内主战派的激烈反对,德俄单独媾和未获成功。

1916年下半年,随着各交战国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加剧和阶级、民族矛盾的激化,人民和平呼声日高,统治集团中的主和派也积极活动。

德国抢先提出和谈,以缓和国内外矛盾。

12月12日,德国政府以自己及其同盟国的名义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建议和谈。

但没有提出具体条件,只是泛谈“和平与和解”。

贝特曼踌躇满志地以为协约国的答复“将不会是拒绝”。

然而他对形势的估计又错了。

在协约国阵营中,主和派的力量尚不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

法国的白里安政府视德国的和谈为“陷阱”,英国刚上台的劳合·乔治则是带着一个争取全面胜利的方案执掌政权的,俄国不敢单独行动。

12月30日,协约国集团以“赎罪、赔款和保证”的前提条件回答了德国的和谈建议。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德国要求与协约国和谈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期间德国要求和谈愿望最终破灭的原因。

(9分)
8.(2019·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46)((15分)【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开战初始,统治集团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尚能推行立宪政治,接受社会民主党右派提出的所谓“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然而,战事的一再失利与国内的反战情绪,使“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和帝国宪政再也难以维持了。

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以及“兴登堡纲领”的发布,标志着在德国公开实行军事专政。

1916年8月底,最高统帅部以发布战事命令的形式公布了鲁登道夫起草的“兴登堡纲领”。

其中心思想是,实行“军部独裁”。

纲领规定:推行“强制措施”,加快军火生产,增加劳动强度,抽调工人上前线。

为保证“兴登堡纲领”
的实施,1916年11月1日建立了由格伦纳中将领导的军事管理局,控制德国本土、被占领区和一部分帝国盟友的经济。

这是最高统帅部企图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干预、对全国人民的专制统治来保证最高军事纲领的贯彻。

——摘编自孙柄辉、郑寅达编《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兴登堡纲领”出台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兴登堡纲领”的特点和影响。

(8分)
9.(2017·海南高考·25)[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会,处理一战的遗留问题,德国等战败国未被允许参会。

5月,《凡尔赛和约》草案传到德国后,全国上下群情激愤,柏林等地举行了抗议示威;艾伯特总统、谢德曼总理等人,都以激烈的词句抨击和约。

但是,鉴于战败国的处境,德国还是同意接受大部分条款,同时提出加入国际联盟、公正调查战争责任及修改和约等要求。

战胜国出于私利,拒绝德国的所有要求,还限其在5天内必须作出答复,否则将诉诸武力。

6月,德国政府最终被迫签署和约。

签约后,德国许多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准备复仇。

——摘编自郑寅达《德国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针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的诉求。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

(7分)
10.(2019·上海宝山区高三第一学期等级考质量监测·22)历史学家们的分歧(19分)
20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欧洲各国举行隆重活动,纪念这个历史性的日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德国史学界展开了著名的“费舍尔大辩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完全责任说”由此成为定论,并历时半个世纪。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新时期德国经济和国际政治地位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叙事模式发生了转向,“欧洲叙事”逐步代替了“民族叙事”。

学界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责任问题产生了多种观点,“德奥主要责任说”、“塞尔维亚承担共同责任说”,以及“大国集体责任说”等逐渐成为共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问题上,研究也呈现多元趋势。

学者们开始关注战前大国的心态变化、高层政治和军事人物的活动,并讨论战争能否避免的问题。

——徐健《德国学界关于一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讨论》
(1)列举材料中关于一战责任和起源问题的主要观点。

(8分)
(2)概括材料中的关于德国史学界产生多种观点的原因。

(8分)
(3)谈谈你德国史学界产生多种观点的认识。

(3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1)原因:普法战争法国割地赔款使德国获得工业发展需要的资源和资本(或普法战争);德国统一提供了统一市场(或德国统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或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军国主义扩张政策的刺激(或军事上的需要);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或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或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科学技术的发展。

(每个要点2分,任答4点计8分。

)
(2)政府政策;技术创新;国内环境(或政局稳定);国际环境等。

(答1点计3分,答2点计5分。

)
2.【答案】(1)特点:①发展速度,世界领先。

②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③产品质量和档次显著提高。

④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

(8分)原因:①国家统一,建立了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民族自信心增强。

②科技创新,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③企业制度不断创新。

(7分)
(2)影响:①从农业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分)②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
分)③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促进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德国成为帝国主义强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重新分割世界。

中国的崛起,加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

(6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统一后的德国仅用30年的时间,以迅不可挡之势跃入西方强国的前列。

就工业生产而言,德国在1874年已超过法国,1895年又超过英国”和材料二“1995年至2000年,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长9.3%,比工业化国家快6.1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4个百分点。

2001年3月,电子产品制造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

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二”可知,发展速度快并且领先世界;根据材料一“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还在世人面前竖起追求卓越、精于制造的形象”和材料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项目十四万个。

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压缩落后生产能力逐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一批企业增强了竞争力。

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可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产品质量和档次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材料一“非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得到解决,还在世人面前竖起追求卓越、精于制造的形象。

‘德国制造’从此成了制造精巧、质量优良的标志”和材料二“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压缩落后生产能力逐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一批企业增强了竞争力。

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可知,企业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第二小问原因,该小问须分层作答:首先,政治方面,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和社会主义政体的确立为中德两国的工业化腾飞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其次,第二、三次科技革命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也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中德两国工业化的迅速发展;最后,企业制度以及杰出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对中德两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2)该小问只需分层作答中德两国经济崛起对世界发展带来的影响即可:第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德国从落后
的农业国向先进的工业强国转变,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国家经济实力上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第二,作为迅速崛起的新兴大国,促进了世界格局的演变,德国成为帝国主义强国,加入殖民扩张行列,重新分割世界;第三,中国的崛起,加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

3.【答案】(1)特点:增长速度快;以重工业为主导;垄断组织程度高;以国内市场为主。

(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
即可)
(2)内容:扩建海军,抢占世界殖民地。

(2分)原因:统一的完成,经济迅速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
位;军国主义传统;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

(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据材料一“从1870年到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英国仅1.3倍,法国为1.6倍”可得增长速度快;据材料一“德国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一开始就以兴办大企业的态势出现”可得以重工业为主导;垄断组织程度高;据材料二“据统计,1893年,德国的进口总额中只有0.1%来自德国的殖民地,1912年时也只有0.4%。

在出口方面,1893年德国输出总额中有0.2%是输入自己的殖民地的”可得出以国内市场为主。

(2)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二“我们的命运将在海上决定”“我们不想将他人挤到阴影中去,但是我们也需要阳光下
的地盘”可得扩建海军,抢占世界殖民地。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统一的完成,经济迅速发展;据材料一“从1870年到1913年,德国工业生产增长4.6倍,英国仅1.3倍,法国为1.6倍”可得出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军国主义传统;据材料二“据统计,1893年,德国的进口总额中只有0.1%来自德国的殖民地,1912年时也只有0.4%。

在出口方面,1893年德国输出总额中有0.2%是输入自己的殖民地的”可得出殖民地少,所占世界市场份额相对小。

4.【答案】成就: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戴姆勒和本茨研制汽车。

(2分)
原因: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统一市场和制度保障;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交通运输与军事工业推动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起步较晚,集中力量投资新兴产业;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

(每点2分,最多不超过8分。

)
【解析】第一小问成就,得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戴姆勒和本茨研制汽车。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1870年以后,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一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得出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同时普法战争使得德国走向统一的同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政治保障;根据材料“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得出,交通运输与军事工业推动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起步较晚,集中力量投资新兴产业;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

5.【答案】(1)新能源:电力,石油。

成果:卡尔·本茨和戴姆勒——汽车,第一台电机机车,本茨——四轮汽车。

(2)特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作用: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解析】(1)第一小问新能源,根据材料一“德国在不到30年里彻底实现了工业革命”,结合所学,从德意志帝国建立起,这一阶段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能源为电力和石油;第二小问成果,根据材料一“德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早”,结合所学,卡尔·本茨和戴姆勒——汽车,第一台电机机车,本茨——四轮汽车。

(2)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二“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
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肯定市场的调节作用;结合所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二小问作用,
根据材料二“经济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是比较快的……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日本,被誉为‘经济奇迹’”,西欧经济的引领者。

6.【答案】(1)理念:将实现欧洲联合视为国家利益。

(1分)
因素:抗衡美苏;经济重建;摆脱战败束缚;推动德国统一;反思战争教训。

(3分,任答3点即可)
(2)出发点:国家利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谋求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2分)
影响:对欧洲:促进了欧洲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1分)
对世界:冲击了冷战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分)
(3)外因:长期和平降低欧盟内聚力;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剧国家分化(如大国主导市场、财富分配失衡等);福利国
家改革积弊重重;激进民族主义复活。

(4分)
(4)建议:要根据国际关系的变化,适时调整外交战略;要通过开展国际合作,改善本国的发展条件。

(2分,言之
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1)第一小问理念,结合材料一“缔结《欧洲联盟条约》,以建立‘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职能的超国家联盟机构’,并使之具有必要的权力”等得出将实现欧洲联合视为国家利益。

第二小问因素,利用所学知识50年代的联邦德国和冷战的展开得出抗衡美苏;经济重建;摆脱战败束缚;推动德国统一;反思战争教训。

(2)第一小问出发点,据材料二改善法苏、承认殖民地独立、改善和中国的关系、退出北约等得出国家利益;独立
自主的外交政策;谋求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60年代法国和世界格局知识分别得出对欧洲:促进了欧洲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对世界:冲击了冷战格局,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3)利用材料三中“其一……”得出长期和平降低欧盟内聚力;利用材料三中“其二……”得出经济全球化发展加
剧国家分化(如大国主导市场、财富分配失衡等);利用材料三中“其三……”得出福利国家改革积弊重重;激进民族主义复活。

(4)通过法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得出要根据国际关系的变化,适时调整外交战略;通过欧盟的变化得出要通过开展国
际合作,改善本国的发展条件。

7.【答案】(1)背景: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德俄进行了非官方的外交和谈;参战国国内反战运动高涨。

(6分,任意三点即可)
(2)原因:协约国中主和派力量的不足;三国协约的制约;协约国力量优势日益凸显;协约国提出的和谈条件超出
了德国预设。

(9分,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1)结合材料信息“以分化协约国集团,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各交战国的政治、经济危机的加剧和阶级、民族矛盾的激化,人民和平呼声日高”“德俄双方在瑞典首都频繁进行非官方的外交和谈”,进行归纳。

(2)从材料的这些信息概括,“在协约国阵营中,主和派的力量尚不足以左右政府的政策”“法国的白里安政府视德
国的和谈为‘陷阱’,英国刚上台的劳合·乔治则是带着一个争取全面胜利的方案执掌政权的,俄国不敢单独行动”
“协约国集团以‘赎罪、赔款和保证’的前提条件回答了德国的和谈建议”。

8.【答案】(1)原因:一战中德军连续失利;为军国主义传统提供了温床;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并控制政权。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