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刘辰翁宋词赏析
2019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含答案
2018届高三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意象)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它的含义和作用。
2.掌握解答意象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学会分析意象的含义和作用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二课时学习目标:熟悉考点,梳理整合形象鉴赏考点知识学习过程:自学交流一、考点样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命题探讨品读诗歌形象是诗歌鉴赏的开始。
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高考考查重点放在景物形象(即意象)上。
对意象的考查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一是辨析所用的意象,二是把握形象特征及思想感情,三是兼及意境的把握。
意境分析是诗歌鉴赏中的难点。
不过从近两年的命题看,考得很浅,多是要求分析景象(画面)特征或气氛特点。
二、知识整合一、意象类意象是诗歌鉴赏中最常见的术语,也是一个重点。
什么是意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诗歌意象因物象而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具有意象的作品往往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一)鉴赏人物形象1.知识梳理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的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其次要对所描写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形象特点,理解形象意义;再次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揭示作者情感。
刘辰翁《行香子 叠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刘辰翁《行香子叠韵》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行香子叠韵》海水成尘,河水无银。
恨幽明、我与公分。
②青山独往,回首伤神。
叹魏阙心,蹯石魄,汨罗身。
③除却相思,四海无亲。
识风流、还贺季真。
④而今天上,笑谪仙人。
⑤但病伤春,愁厌雨,泪看云。
自注:公尝谓余仙风道骨,不特文字为然,故屡著之,不敢忘。
草窗其族子也。
【注释】①叠韵:步前韵再和一首。
此词之前有一首《行香子·次草窗忆古心公韵》。
江万里,字子远,号古心公。
②幽明:生死。
公:指江万里。
③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是古代悬布法令的地方。
后为朝庭之代称。
磻(pan,盘)石:坚硬的石头,喻忠诚不移。
意同“磐石”。
《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
汨罗: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指像屈原那样把身心献给国家。
元兵南侵,江万里亦投水自尽。
故以屈原作比。
④风流:指英俊、杰出的人材。
贺季真:唐诗人贺知章,字秀真。
他甚赏识李白。
此处指代江万里。
这二句回顾江万里对自己的赏识、提拔。
景定初年(1260),刘辰翁受知于江万里,为其门生。
后始终追随左右,曾多次为江万里的幕僚。
⑤谪仙人:《新唐书·李白传》:“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译文】海水枯竭,化为尘土。
银河见底,昏暗失色。
遗恨我与您生死隔别。
独自来到青山上,回首往事,黯然神侧。
叹惜啊,您怀念故国的心情,坚如磐石的心意,为国捐躯的心志。
除却对友朋的思念,四海之内再也没有亲人。
能够赏识英俊人杰的,也只有当年的贺季真。
如今只有在天上,随意谈笑谪仙人。
我只能伤心春天的流逝,忧愁厌人的绵雨,泪眼相看飘浮的白云。
【赏析】刘辰翁与江万里有很深厚的感情。
这里不仅仅是知遇之恩,更多的是对江万里人品的崇敬。
南宋灭亡后,刘辰翁还冒极大风险,谋葬江万里。
所以,每当回首往事,悲悼痛惜之情,便不可抑制。
这首词感激恩师对他的奖掖,憧憬其正直不阿、坚贞不渝的品格,悲痛今日的黄泉永隔。
真挚的情感,从心底流出,感人至深。
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赏析
李璟《⼭花⼦·菡萏⾹销翠叶残》赏析《⼭花⼦》李璟菡萏⾹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梦回鸡塞远,⼩楼吹彻⽟笙寒。
多少泪珠⽆限恨,倚阑⼲。
李璟词的感发则是以其⾃然风发的⼀种怀思相望之情致为主的,这⼀⾸《⼭花⼦》,就是最能表现李璟词之此种特⾊的⼀⾸代表作。
它是既有深刻精微的感受,⼜有完美适当之叙写的⼀篇佳作。
“菡萏⾹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开头两句是说,荷花落尽,⾹⽓消散,荷叶凋零,深秋的西风拂动绿⽔,使⼈愁绪满怀。
开端“菡萏⾹销翠叶残”⼀句,所⽤的名词及述语,便已经传达出了⼀种深微的感受。
本来“菡萏”就是“荷花”,也称“莲花”,后⼆者较为浅近通俗,⽽“菡萏”则别有⼀种庄严珍贵之感。
“翠叶”也即是“荷叶”,⽽“翠叶”之“翠”字则既有翠⾊之意且⼜可使⼈联想及于翡翠及翠⽟等珍贵之名物,也同样传达了⼀种珍美之感。
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销”⼆字,⼜于“翠叶”之下缀以⼀“残”字,则诗⼈虽未表明⾃⼰的任何感情,⽽对其如此珍贵芬芳的⽣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经尽在不⾔中了。
次句则是写此⼀珍美的⽣命其所处⾝的充满萧瑟摧伤的环境。
“西风”⼆字原以代表了秋季的萧杀凄清之感,其下接以“愁起绿波间”五字,这五字⾜以造成多种不同的联想和效果:⼀则就⼈⽽⾔,则满眼风波,故⾜以使⼈想见其⼀⽚动荡凄凉的景象;再则就花⽽⾔,“绿波”原为其托⾝之所在,⽽今则绿波风起,当然便更有⼀种惊⼼的悲感和惶遽,故⽈“愁起”。
本来⾸句“菡萏⾹销翠叶残”虽然在遣词⽤字之间已经⾜以造成⼀种感发的⼒量使⼈引起对珍美之⽣命的零落凋伤的⼀种悼惜之情,但其所叙写的毕竟只是⼤⾃然的⼀种景象⽽已。
西风之起绿波间,也不过仍然是⾃然景象,但“起”字上加⼀“愁”字,然后花与⼈始蓦然结合于此“愁”字之中。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这两句是说,与韶光⼀同憔悴的⼈,⾃然不忍去看这满眼萧瑟的景象。
韶光之憔悴,既是美好的景物时节之憔悴,也是美好的⼈的年华容⾊之憔悴。
宋词大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宋词大全(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讲解)唐诗、宋词、元曲各擅一代文学之胜,形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
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产生于唐,繁衍于五代,大盛于两宋。
词又称“诗馀”、“长短句”有固定的词牌。
风格独特:一是合音律;二是含蓄。
“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诗之意阔,词之言长”。
收集整理各类古籍资料,对古代宋词进行归纳整理,将宋词大全提供给广大宋词爱好者学习欣赏。
喜欢宋词的朋友可以到的宋词鉴赏栏目欣赏宋词:宋词鉴赏:/songci/宋词名家作品欣赏:●苏轼●辛弃疾●姜夔●周邦彦●柳永●张先●欧阳修●李清照●朱敦儒●陆游●史达祖●元好问●刘辰翁●周密●王沂孙●张孝祥●蒋捷●张元干●陈亮●刘过●温庭筠●张炎●刘克庄●秦观●吴文英●晏几道●贺铸●黄庭坚●晏殊●纳兰性德宋词的发展,经历了以晏殊、欧阳修为领袖的北宋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南宋时期。
风格流派以婉约、豪放二派为主。
婉约派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使人莫名的惆怅;豪放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令人何等的激昂!当词在晚唐时期刚形成时。
它只是在酒席与花间唱唱,多是即景生情之作,写些哥呀妹呀、爱呀怨呀的东西。
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篇幅也短小。
早期的一部词集,取名为《花间集》,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也有人在词中写一些个人的身世之感。
如南唐后主李煜,被大宋政府俘虏后,天天以泪洗面,写了不少怀念故国的词,这就使词的表现内容有所丰富。
宋朝统一天下后,歌舞升平。
于是文人们又去写他们的诗酒生活。
这样,宋初的词与唐五代又有几分相同。
有一个叫柳永的词人,经常出入酒楼。
加上他个人的怀才不遇,所以,在词中常写歌女的歌舞生活和自己的飘荡人生,借才子佳人的题材,说心中的感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
等到苏轼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
他在词中什么都写,写法也大胆,可以不讲究声律,于是写出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古代诗歌赏析刘辰翁《柳梢青春感》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柳梢青·春感刘辰翁①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1233-1297),南宋词人。
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
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1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题为“春感”,然春景不多。
由“银花”“戏鼓”“月明”等物象推断,该词应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 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锦绣的江南此刻毫无生气,处处充满哀愁。
C. “番腔”“戏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神鸦社鼓”,都重在表现民众麻木不仁。
D. 全词以整齐的四字句法为主,搭配两字一顿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典故,生出一种沉郁苍凉、欲说还休的情致。
12. 下片“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诗人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顺序?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1. C 12. 这三句层层推进,“辇下风光”是对过去的怀念,指故都临安曾经的美丽繁华景象;“山中岁月”是现实的处境,指自己隐居之后寂寞而漫长的时光;“海上心情”是气节的体现,指自己在宋亡之后忠心不二、矢志守节的民族气节。
“辇下”承接上文,从“辇下”到“山中”,既有空间上的转换,又有从过去到现实的今昔比照,以“海上心情”作结,不仅点出了“辇下风光”“山中岁月”的实质是故国沦亡,还是对全词思想感情的总括。
山花子词牌格律
山花子词牌格律摘要:一、山花子词牌简介二、山花子词牌格律规则1.词牌结构2.音韵规律3.句式与用法三、创作山花子词牌的要点1.意境表达2.语言韵味3.情感抒发四、示例作品及赏析正文:一、山花子词牌简介山花子,又名《山花恼》、《山花娇》,是中华诗词中的一种词牌。
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为宋词著名词牌之一。
山花子以其优美的词调和严谨的格律,备受词人喜爱。
二、山花子词牌格律规则1.词牌结构:山花子词牌共60字,分为上下两片。
上片20字,下片20字,中间有10字相隔。
2.音韵规律:山花子词牌的音韵较为严谨,要求押韵严格,平仄分明。
一般情况下,上片押平声韵,下片押仄声韵。
3.句式与用法:山花子词牌的句子多为对仗工整,富有节奏感。
上片以景物描绘为主,下片以抒发情感为主。
三、创作山花子词牌的要点1.意境表达:山花子词牌作品应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出优美的意境。
作者可以通过描绘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
2.语言韵味:在创作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韵味和美感。
可以使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比喻等,增强作品的艺术性。
3.情感抒发:山花子词牌作品应以抒发情感为主线。
作者可以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件,抒发内心的喜悦、忧伤、思念等情感。
四、示例作品及赏析示例作品:山花子·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小窗昨夜西风,一番萧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这首山花子描绘了春天的早晨,作者通过对夜来风雨、花落满地的描绘,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同时,词中抒发了行人思念故土的情感。
刘辰翁最有名的十首诗词
刘辰翁最有名的十首诗词刘辰翁生前著述甚丰,但其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的方面。
他生逢宋、元易代之际,愤权□误国,痛宋室倾覆,满腔爱国热忱,时时寄于词中。
在南宋末年的词人中,他的爱国思想与民族情绪反映得最为强烈,是辛弃疾一派的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者。
《四库全书总目》称他"于宗邦沦覆之后,□怀麦秀,寄托遥深,忠爱之忱,往往形诸笔墨,其志亦多有可取者"。
这是对刘辰翁为人和词作的思想内容的正确评价。
《历代诗余》引张孟洁的话说:"刘辰翁作《宝鼎现》词,时为大德元年(元成宗年号,公元1297年)。
自题曰:'丁酉元夕',亦义熙旧人(按:指陶渊明)只书甲子之意。
"在刘辰翁的词中,凡属书甲子的词,都是暗示自己不承认元朝的统治,感怀时事、追念故国的作品。
他的最有价值的作品,就是这些感怀时事的爱国词。
还在南宋亡国之前,他的某些词就强烈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如〔六州歌头〕一阕,题为《乙亥二月,贾平章似道督师至太平州鲁港,未见敌,鸣锣而溃。
后半月闻报,赋此》。
这首词是就恭帝德□元年(1275)贾似道丧师败绩之事,直接抨击当时的腐败政治,对□臣误国表示了极度的痛恨。
尽管国事已不可收拾,他仍怀有报国杀敌的壮志,如〔念奴娇〕写道:"吾年如此,更梦里,犹作狼居胥意。
"但他更多的爱国词则是写于宋亡之后,结合自己"乱后飘零独在"(〔临江仙〕)的身世,抒发对故国、故土的眷念与哀思。
如作于德□二年(1276)暮春的〔兰陵王〕《丙子送春》即是沉痛悼惜当年二月临安陷落,宗社沦亡的佳作。
此词通篇采用象征手法,用"春去"暗喻南宋的灭亡。
清人陈廷焯指出,此词"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白雨斋词话》)。
由于写得字字血泪,沉痛感人,这首词常被后人视为刘辰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以致厉鹗论词绝句有"送春苦调刘须溪"之句(《樊榭山房集》卷十二)。
山花子词牌格律
山花子词牌格律摘要:一、山花子词牌简介1.山花子词牌的来源2.山花子词牌的特点二、山花子词牌的格律1.韵律要求2.字数要求3.句式结构三、山花子词牌的写作技巧1.如何掌握韵律2.如何选择合适的字数3.如何运用句式结构四、山花子词牌的佳作欣赏1.经典山花子词牌作品2.当代山花子词牌作品正文:山花子词牌,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重要词牌,起源于唐代,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山花子词牌以其优美的韵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力,赢得了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喜爱。
一、山花子词牌简介山花子词牌的来源,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着密切关系。
据传,白居易曾在此地赏花饮酒,乘兴创作了许多描绘山花美景的诗词,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将这种词牌命名为“山花子”。
山花子词牌的特点在于其韵味悠长、意境优美,既有豪放奔放的气魄,又有婉约柔情的风韵。
二、山花子词牌的格律山花子词牌的格律要求严谨,包括韵律、字数和句式结构三个方面。
在韵律上,要求诗词的押韵规则清晰、音韵和谐;在字数上,要求诗词的字数符合特定的规律,通常为五言、七言;在句式结构上,要求诗词的句子富有变化,既有对仗工整的句子,又有错落有致的句子。
三、山花子词牌的写作技巧要想写好山花子词牌,首先需要掌握其韵律特点,熟练运用平仄、押韵等技巧;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字数,既要符合山花子词牌的规律,又要兼顾诗词的意境和表达力;最后,要善于运用句式结构,使诗词在形式上既有统一性,又有变化。
四、山花子词牌的佳作欣赏山花子词牌佳作辈出,其中既有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又有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纳兰性德词赏析山花子
纳兰性德词赏析山花子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小立红桥柳半垂”,是谁在垂柳的掩映之下小立红桥呢?不是纳兰容若(纳兰性德)自己,而是——“越罗裙飏缕金衣”,越罗,具体的意思是越地的丝绸,向以华美精致著称,这倒不一定是实指,而是以“越罗裙”代指华美的衣着;缕金衣,具体来说就是绣有金丝的衣服,也称金缕衣,唐诗名句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可不是“金缕玉衣”哦,用“金缕衣”,意义和“越罗裙”一样,是描述衣着的华美。
“越罗裙飏缕金衣”,正是这样一位衣着华美的女子在垂柳的掩映之下独自站在小红桥上。
诗歌语言,描写衣着之美,一般也是在暗指人之美,是让读者通过衣着之美来想像伊人之美,所以,“越罗裙飏缕金衣”这一句最简单的翻译就是:美女。
美女站在桥上做什么呢?她“采得石榴双叶子”,“双叶”是说成双成对的叶子,进而由叶子的成双联想到人的成双——诗歌里提到双叶,通常就是情侣相思的意象,比如宋词里有“凭将双叶寄相思”,“欲寻双叶寄情难”。
不止石榴才长双叶,但似乎有一种石榴是特定地生长双叶的,大约又因为石榴之“榴”与“留”谐音,所以“双叶”常常会和“石榴”连在一起,比如宋词里有“寻得石榴双叶子,恁寄与、插云鬟”,有“石榴双叶忆同寻”,有“双叶石榴红半吐。
倩君聊寄与”。
和石榴双叶相关的最常见的一个动作就是“寄”,意思大略也就是纳兰容若(纳兰性德)“欲贻谁”的“贻”。
摘得了象征相思的双叶,就要寄给情人。
但是,这位“采得石榴双叶子”的女子却在小红桥上痴痴地站着,这石榴双叶虽然已经采在手里,却不知道要寄给谁才好。
——从字面推测,事情至少有三种可能:一是多角恋爱,这女子还拿不定主意;二是这女子虽然到了怀春的年纪,却还没有情郎;三是这女子已经有了心上人,却害羞而不敢表白。
到底是哪个意思呢?这就是文学作品给读者留下的歧义空间,任由我们去发挥想像了。
山花子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
⼭花⼦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花⼦格律解析及名篇欣赏⼀、⼭花⼦简介⼭花⼦,原为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名“添字浣溪沙”、“南唐浣溪沙”、“摊破浣溪沙”、“感恩多令”等。
此调在五代时为杂⾔《浣溪沙》之别名,与《浣溪沙》的差别就是在《浣溪沙》上下段后各增添了⼀个三个字的结句,故⼜称为《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
敦煌曲⼦词则径称其为《浣溪沙》。
南唐李璟词“细⾬梦回鸡塞远,⼩楼吹彻⽟笙寒”两句颇著名,故⼜称为《南唐浣溪沙》。
《梅苑》名《添字浣溪沙》,《乐府雅词》名《摊破浣溪沙》,《⾼丽史·乐志》名《感恩多令》。
以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销翠叶残》为定格,双调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代表词作有和凝词《⼭花⼦·莺锦蝉縠馥麝脐》、纳兰性德词《⼭花⼦·林下荒苔道韫家》等。
⼆、⼭花⼦格律说明及例词与格律对照⼭花⼦定格为双调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以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销翠叶残》为代表。
格律与例词对照如下,对照例词为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销翠叶残》:(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菡萏⾹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平)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细⾬梦回鸡塞远,⼩楼吹彻⽟笙寒。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
注:1、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声);(平)、(仄):可平可仄,但以括号中平仄为佳;逗号“,”和句号“。
”表⽰句;顿号“、”表⽰逗;[平]、[仄]分别表⽰押平声、仄声韵。
“{}”中句⼦需⽤对仗。
下同。
2、此谱参考《钦定词谱》、龙榆⽣《唐宋诗词格律》整理⽽成。
《钦定词谱》:此词即《浣溪沙》之别体,不过多三字两结句,移其韵于结句⽿,所以有“添字”、“摊破”之名。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原文赏析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原文赏析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原文赏析1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翻译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
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
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注释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
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
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石榴:石榴树。
著力:用力、尽力。
赏析这首词写一女子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
其中“采得石榴双叶子”和“只应无伴送斜晖”之句,又透露出她怀春的幽凄孤独之意。
创作背景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
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此词便为那时所作。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原文赏析2原文: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
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
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依立在垂柳飘飘的'红桥上,罗裳轻舞随风飘。
摘下两片石榴叶,想要留给谁?如果说有情的话,也只有明月了,只有他孤独地送走夕阳。
希望借助东风(春风)的力量讲心中话给你听,无奈东风劲,尽吹散。
注释①越罗句:谓其衣着华美。
越罗,越地所产之丝织物,轻柔而精美。
缕金衣,绣有金丝的衣服。
②石榴:石榴树。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
梁大同中东州后堂石榴皆生双子。
南诏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绝于洛中。
”③著力:用力、尽力。
赏析:作者:佚名这首词写一女子怜春惜春又怨春的情态。
其中“采得石榴双叶子”和“只应无伴送斜晖”之句,又透露出她怀春的幽凄孤独之意。
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原文赏析3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原文作者:纳兰性德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兰陵王·丙子送春》刘辰翁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兰陵王·丙子送春》刘辰翁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送春的场景和作者的感受。
起首“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直接点明了送春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悲痛。
“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通过描绘秋千外的芳草连天和风沙暗南浦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离去的凄凉氛围。
“依依甚意绪?谩忆海门飞絮”,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南宋王朝的思念和忧虑。
“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通过描写乱鸦飞过、斗转城荒的景象,表现了南宋王朝的衰落和灭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词的中阕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的感慨。
“春去谁最苦?但箭雁沉边,梁燕无主”,以箭雁沉边和梁燕无主的形象,比喻南宋军民的痛苦和无奈。
“杜鹃声里长门暮”,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现了南宋王朝的衰败和灭亡。
“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用玉树凋土和泪盘如露的形象,比喻南宋王朝的灭亡和爱国军民的悲痛。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用咸阳送客屡回顾和斜日未能度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词的下阕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故国之思和对人生的感慨。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用江令恨别和庾信愁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苏堤尽日风和雨”,用苏堤尽日风和雨的景象,比喻南宋王朝的风雨飘摇和爱国军民的痛苦。
“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用神游故国和花记前度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用人生流落和顾孺子,共夜语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词通过描写送春的场景和抒发作者的感受,反映了南宋王朝的衰落和灭亡,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词中的艺术形象鲜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高中古诗词阅读】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全词翻译赏析
【高中古诗词阅读】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全词翻译赏析山花子纳兰性德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①刚倩②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③。
注释①泥莲:指荷塘中的莲花。
②倩:请、恳请。
此处谓莲花被藕丝缠绕。
③零:动词,流下。
参考译文风中的柳絮残飞到水面化作浮萍,河泥中的莲花虽然刚劲果断,但是它的茎却依然会丝丝萦绕不断。
别离时拈一花瓣赠与对方,记念以前的事情,人们常说人多情了他的感情就不会很深,现在真的悔恨曾经的多情,回到伤心离别的旧地。
泪水禁不住悄悄流下来。
创作背景纳兰性德成婚3年后,妻子卢氏因难产而亡,年仅21岁。
生离的无奈已令词人哀愁,不期而至的死别就更令其肠断了,从此以后,“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多”,无论是亡妻的生辰、忌日,还是词人身在家园塞上,始终没有停止他的哀吟婉唱。
此词亦为悼亡。
赏析《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是清代学者纳兰性德的词。
这首词以景起笔,风絮飘残,莲花盛开的季节,作者由此景回忆起了同在此季逝世的爱妻。
拈一瓣花香,追忆亡妻生前的美好情景。
《山花子》这首词从“记前生”句可以看出,是写怀念亡妻的。
这是残荷引发的怀人之作。
上片前两句是荷塘败落的实写,以“飘残”而感知了季节之悲,同时也是人生之秋的写照。
而泥莲被藕丝萦绕,既是实景,又是不绝的情思。
后两句“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追忆当初,因景诱情,前生珍重,后世亦珍情。
情重更见心苦。
下片承上抒情,前两句化用杜牧诗句《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句意,“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作者后悔妻子在世的时候,没有对她深情相待,自觉对她薄情。
因作者与妻卢氏结婚时,他心中还惦念着姓谢的表妹。
自己因为对表妹谢氏的多情,而对卢氏薄情。
如今想来人在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而今人不在了,只有偷偷流泪的份了。
“悔”字为反语,不悔之意。
这是对于“情”的一种特殊感受,是更深沉得情的告白。
后两句是真情的率性表露,“断肠”和“泪”恰是因多情而伤痛彻骨,凄苦惆怅。
刘辰翁词中的悲壮情感
刘辰翁词中的悲壮情感
刘辰翁的词作大多表达了悲壮的情感,主题涵盖了战争、流亡、离别、生死等深沉的人生经历。
他的词语含义深邃,婉转动人,传达出一种忧伤、苦痛和无奈的情绪。
在《赤壁怀古》中,他描绘了曹操率领百万军队进攻江南的悲壮场景,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悲愤之情。
他通过描写江水波涛汹涌,白浪滔天,映衬出壮丽的大战景象,同时又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和无奈。
在《风入松·木落斜阳寒食前》中,他以忧郁的笔调描绘了一
个流亡者的孤独和困苦。
他利用孤雁归家的意象,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逆境的不屈之志,从而表达了流亡者的悲壮情感。
此外,他还以别离为主题,表达了对亲人和朋友分离的痛苦。
在《忆江南·早雁》中,他以大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之苦。
他的笔触凄婉动人,流露出对亲人离别的无奈和伤痛之情。
总体而言,刘辰翁的词作中的悲壮情感凝聚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遭遇的忧伤之情。
他的词语表达深沉,意境丰富,给人一种悲壮、凄凉的感觉。
古诗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翻译赏析
古诗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翻译赏析《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作者为唐朝诗人和凝。
其古诗全文如下: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早晓烟迷。
鸂鶒战金红掌坠,翠云低。
星靥笑偎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
春思半和芳草嫩,碧萋萋。
【前言】《山花子·莺锦蝉縠馥麝脐》是五代十国时期词人和凝的作品。
此词上下片各二十四字,抒写闺妇春思之情。
上片描写女主人公的妆束,下片着重表现她的情思。
【注释】⑴莺锦蝉縠:如莺羽般的锦绸,如蝉翼般的薄纱。
馥(fù复):香气浓郁。
麝脐:麝香。
麝香在麝的腹脐内,其阴囊近旁有香腺,其分泌物香气浓烈。
传说商汝山中多麝,绝爱其脐,为人逐急,即投岩,举爪剔其香,就絷,犹拱四足保其脐。
⑵“轻裾”句:意思是轻薄的衣服上鲜花和烟云。
裾(ū居):衣服的前襟,也称大襟。
《汉书·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花早:指花初发。
⑶“鸂鶒”句:钗头上的鸂鶒闪着金光,红穗须下垂。
战金:金光闪烁。
红掌:钗的垂须。
⑷翠云:比喻头发。
⑸星靥:酒窝处的妆饰。
明杨慎《丹铅录》:“唐韦固妻少为盗所刃,伤靥,以翠掩之。
女妆遂有靥饰。
”又唐段成式《西阳杂俎》:“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
”《花间集》中,“翠靥”、“花靥”、“金靥”、“金靥子”、“星靥”均指此种妆饰。
⑹蹙金:金线盘绣。
襜(chān 搀):短衣。
银泥:涂染着银色。
【翻译】无。
【赏析】这是一首写闺妇春思的词。
上片拼凑了“锦”、“縠”、“麝”、“花”、“鸂鶒”、“红掌”、“翠云”等一连串金玉琳琅的字眼,来写女主人公豪华的妆束,全无风味。
下片着重写她的情思。
星靥妆饰着她容光如霞的笑脸,表现她面目之俊美;蹙金外衣衬着银光闪闪的内衣,表现她衣着华丽。
结尾二句,写她春思之情与芳草同生,虽有情味,然无新意。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山花子词牌格律
山花子词牌格律【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山花子词牌简介二、山花子词牌的格律特点三、山花子词牌的典范作品四、山花子词牌的现代应用正文一、山花子词牌简介山花子,又称“山村行”“山花行”,是中国古典词牌名,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山花子词牌以其优美的旋律、抒情的词句、丰富的意蕴,成为古代文人墨客喜爱的文学形式。
山花子词牌通常以七言绝句为基本形式,具有浓郁的田园山水意境。
二、山花子词牌的格律特点1.句式结构:山花子词牌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共有四句,每句七个字。
其中第一、二、四句的句脚要求押韵,第三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2.声韵规律:山花子词牌的平仄搭配要求较为严格。
第一句中,第一、二、四字的平仄为“平仄平”,第三字的平仄为“仄”,第五字的平仄为“平”。
第二句与第一句相同。
第三句中,第一、二、四字的平仄为“仄平仄”,第三字的平仄为“平”,第五字的平仄为“仄”。
第四句与第一句相同。
3.词意意境:山花子词牌的词意以描绘田园山水、抒发诗人情感为主。
词中常常出现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以及田园生活的宁静、淡泊、悠然等情感。
三、山花子词牌的典范作品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山花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山花子词牌的代表作品之一。
词中描绘了北固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词人怀古伤今的情感,富有诗意和音韵之美。
四、山花子词牌的现代应用尽管山花子词牌起源于古代,但在现代文学创作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现代作家可以借鉴山花子词牌的格律特点和词意意境,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个性风格的诗词作品,为丰富现代文学形式作出贡献。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词作鉴赏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词作鉴赏●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刘辰翁词作鉴赏这首词从表面上看每句都是的,好似并不相关,但逻辑紧密,情理之中已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日乡思图,令人回味无穷。
开头“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
”二句即目写景:蜂、柳、鸦。
蜂为“游蜂”,越飞越远,不知回巢。
“不记家,已表明词人”记家“的内心情结,表明本篇的主旨是写思乡情怀。
柳为”新柳“,鸦为”啼鸦“,这是春天景物,柳、鸦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示离愁乡思的传统意象。
如”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梁元帝萧绎《折杨柳》)上句写”游蜂“,言”不记家“,已表现词人心曲;下句写”柳“”鸦“,却是暗示衷肠。
于是才有后面的”寻思旧事即天涯“。
”即“,是”便是“的意思,盖”事“已”旧“矣,一”寻思“,便”天涯“之隔。
刘辰翁另有《山花子。
春暮》词说:”东风解手即天涯,曲曲青山不可遮“,也是说春风中一分手,便是天涯相隔,即使所距咫尺之隔,也不相见,写空间距离如此,写时间距离也是如此。
过片承上往往不堪回忆之意,转入抒情。
“睡起”句为倒卷法。
“有情”,即指上句“寻思旧事”而言。
所以知“寻思旧事”是午睡初醒时的心理活动。
为此睡起后心情厌烦,无心赏画,于是卷起了画,而“情”也连同画一齐被卷起来了。
这里的“和”字有“连同”之意。
“情和画卷”,“卷”字兼管“情”与“画”。
“情”也称“卷”,是情不得舒展之意。
蕉心可卷,诗词中常用蕉心喻指人的情感,故情也是可卷的。
“我情似画,可以卷也。
”不很是富有情致。
“燕归无语傍人斜”在句型上是与“睡起有情和画卷”构成对仗,上句人事,下句景物,以景物反映人的心态;但从写景来说,又与“晚风”句并列对称。
这两个写景句子的重点都在“无语”,其手法都是用动态突出静态。
燕子归来,依傍着人飞翔,似乎有情但却又默默无语;晚风习习,瓶花凋落,也好象默默无言。
刘辰翁《柳梢青 春感》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8~19题。
(9分)柳梢青·春感南宋刘辰翁①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注】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南宋灭亡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
②辇下,皇帝辇毂之下,京师的代称。
③海上,即北海,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此。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三句通过想象故国临安在春日的元宵节已蒙上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气息,“铁马蒙毡”揭示出了全篇的时代特征。
B.上片后三句写临安此时的“番腔”,在身为南宋遗民的作者听来根本不能称为“歌声”,感情由满怀愁绪转为激愤高昂。
C.下片前两句收束上文,领起下文,将荧荧“青灯”与故国苍凉“明月”相互映照,意境无比凄凉,文势由陡急转为舒缓。
D.“想故国,高台月明”化用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情境,二者所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
19.蒙太奇是一种电影镜头组合艺术,简言之,就是当不同镜头拼接在一起时,往往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更丰富的含义。
请结合蒙太奇理论,阐述下片最后三句的艺术效果。
(6分)参考答案:18.D19.①“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
作者所指的“风光”应是宋亡前临安城元宵节的繁闹场景,以及亡国前的升平岁月。
“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的寂寞岁月。
“海上心情”,指自己守节不移的民族气节。
(一点1分,共3分)②作者将三个看似毫无关联的镜头拼接在一起,意在将自己遗民隐居生活的苍凉悲郁之情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原本单独的镜头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1分)③这三句思维极为跳跃,内涵深远,层层推进,与蒙太奇手法相似,留给读者想象和体味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花子》刘辰翁宋词赏析
【作品介绍】
显而易见,词人所用的客观景物,正是突出其与他主观心态相关联乃至相通的那些特点。
经过感情的染色,景语也就成了情语,从而与全词的抒情相互协调,组成统一完整的情境。
此泪中饱含离别之思,失望之恨,总上三句之情而结于此一“泪”字,字似轻巧,而所承极重。
词似淡而极悲,语似直而意深令人低徊不尽,唏吁感叹。
【原文】
山花子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
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
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赏析】
这首词或许是作者离家远行途中所作,细腻地写出作者的所见所感。
词中的章江就是章水,作者刘辰翁是庐陵人,庐陵滨临赣江。
该词上片主以抒情,可分两层意思。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
就复何年。
”二句写出情人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欢会的激情呼喊。
“此处情怀欲问天”句,突兀而起激情顿现。
“此处”,即此时。
何以有此一问?“相期相就复何年”句作了回答。
别时两人相与誓约,必当重会,而实在又不知,何时可成,苦心焦虑至极,难免要呼天而问了。
“相就”一词,取“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周邦彦《花心词》)之义,谓男女之间的幽期欢会。
“复何年”即更在何年,以反问语气,意指相会之遥遥无期,故而才如此激动。
“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在感情上是余哀未尽,在词情上是明转暗连。
“行过”之“行”,又补道出是在别后。
下片以写景为主,笔调明丽淡雅。
“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一句,写暮春沿途所见。
笔用对仗,曲折动人。
上句谓为求早宿因只走了一半路程。
诚如方夔诗中所云:“客怕远行催早宿”,早宿是由于怕远行;然则这半程旅途却只见了两岸的萋妻芳草。
下句写暮春时的风雨,暮春时有风雨,寒意犹存。
两句互相缀合,颇具跌宕纡曲之趣。
“芳草”是我国古代诗文中表达乡思离情的传统意象,早在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之中即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
暮春时节,芳草遍野,离人目睹,更添无限惆怅之情。
暮春天气,犹寒欲雨,更使行人的离恨倍添。
结尾“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二句,用是舟中偶见。
“小小”极小之义。
词中所用,又含有亲昵的意味。
刘辰翁词中常用此语,如“花日穿窗梅小小”(《望江南;晚晴》)、“池塘小小水漫漫”(《浪淘沙;有感》)等都是。
此句还使人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的“竹
外桃花三两枝”之句。
但苏诗强调的是早春,与该诗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都表示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敏感和喜悦;这首词却不然,他写的是晚春桃花的凋谢,花期已过仅存残枝。
含有美人迟暮的明显寓意,因而下句紧承说:“得人怜。
”可见,桃花是他意中人的化身。
刘辰翁另有一首《浣溪沙;感别》中有一句“为伊憔悴得人怜”,此词“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意思相同,但用笔不同,前者用的是直笔,后者用的是曲笔,情景结合,既写景又寓人。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2-1297)南宋词人。
字会孟,号须溪,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少年时曾跟从理学家陆九渊学习,补太学生。
景定进士。
廷试对策时,因触犯贾似道,置于丙等。
曾任濂溪书院山长、临安府学教授。
入元不仕。
其词承辛弃疾一派,为辛派词人“三刘”之一。
风格遒劲绚烂。
宋亡前后,多感伤时事的篇章。
又能诗文,曾评点杜甫、王维、李贺、王安石、陆游诸家之作。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须溪记钞》,清人辑有《须溪集》。
又有《须溪词》。
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