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师角色异化的社会学分析

合集下载

女性社会角色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女性社会角色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女性社会角色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女性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

从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角色,到现代女性的多种身份,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及人文价值观念的改变都在推动着女性社会角色的演变。

一、家庭中的传统角色在过去的社会中,女性的社会角色往往被限制,其主要角色就是负责家庭和照顾孩子。

这个角色被历史和文化所赋予,这些约束往往对妇女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其生存、成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工业化的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到来,近代的管理和发展,那种受到传统限制的社会结构也已经被颠覆。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性别大幅提升,女性也越来越多地参与了产业劳动和职业生涯。

啰嗦未来,女性的工作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并不断拓展,许多行业都不再拒绝女性求职申请,如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

三、妇女解放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女性权益运动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波澜。

这一运动的目的是争取女性的平等待遇,打破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和成见。

作为其结果,女性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中的角色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转变。

四、媒体的更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社会对女性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

女性形象的多样性被广泛地宣传,文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多元化。

这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女性们也更加勇敢地走向世界。

五、教育的普及教育在人类历史长远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女性得到了全面、优质的教育资源。

教育的提高逐渐缩小了男女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提高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总之,以上几点都是女性社会角色演变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女性们不断地破除禁锢,勇敢而自信地走向自己的人生道路。

女性的多样化、平等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希望女性在未来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

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

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与主体性回归一、概述教师发展作为教育领域的核心议题,历来受到广泛关注。

在追求教师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问题:客体性异化。

这种现象表现为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其主体性和个体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或压抑,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外部标准和要求的强加。

这种异化不仅影响了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也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的创新发展。

探讨教师发展的客体性异化现象,以及如何实现主体性回归,对于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教师发展过程中的客体性异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等途径,实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回归。

我们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构建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师发展路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教师和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1.1 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在教育领域,教师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启蒙者。

教师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个专业素养高的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教师发展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包括知识的积累,还包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一个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

再次,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可以带来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投入。

这种积极的情感状态,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不平等问题在当代社会中,教育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教育的不平等问题却一直存在。

社会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探讨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教育不平等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教育不平等与社会阶层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上层阶层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给自己的孩子,例如私立学校和高质量的家庭教育。

而社会底层阶层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往往无法接触到同样的优质资源。

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的存在。

其次,性别也是影响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尽管女性地位在今天的社会中有所提高,但在某些地区和社会群体中,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女性由于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常常面临着受教育机会的剥夺。

这种性别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性的自我发展,并进一步加强了教育不平等的现象。

此外,地域差异也是导致教育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城乡差距更加明显。

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高质量学校和教育机构,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导致了教育不平等的存在。

那么,如何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呢?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新的学校、改善教育设施等方式,来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

其次,社会应该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减少社会阶层对教育资源的垄断。

社会各界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辅导和学习资源,以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

同时,教育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以促进教育的均等。

比如可以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任教,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

此外,性别不平等也需要引起重视。

社会应该加强对性别歧视的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对女性教育的关注。

此外,应该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其他经济补贴,鼓励女性深造。

最后,国际间的合作也非常重要。

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教育援助,帮助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

浅谈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浅谈教师角色的多样性
三 、现代 教师 是首 先教 育和人 文教 育 的政 治者 、法律 者 和伦理 者
新 课程 改变过 于注 重 知识传 授 的倾 向 ,强 调形成 积 极 主动 的学 习态度 ,使 获得 基础 知识 与基 本技 能的 同时 成 为学会 学 习和形 成正 确价 值观 的过 程 。让 学 生形成积 极 主动 的学 习态度 的首要 问题 是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动 机 , 而 学习动 机 的形成 必须 是建立 在正 确 的价 值观 前提之 下 进行 的 。正确 的政 治观 、职业 观 、生 活观 、人 生观 和 民主 的法 律 意识 是形成 正确 价值 观 的核心 。在 新课程 目标 下 的教育 是 以学生 为 中心 ,使 学生 学会 学 习和 形成 正确 价 值 观 ,教师 必须重 新 审视并加 强政 治 思想 的教育 ,提 高 民 主法 律意 识和 崇高 的首先观 念 、提 升教 师的人 格魅 力 ;教 师在 教育 学生 学会 学习 的同 时,必 须教 会学生 如何 做人 。 这就 要求 教师 自己首先 必须 是 高度 的政 治觉悟 的人 、民 主 的法律 意 识强 的人和 具有 崇 高的伦 理首先 观 念的人 。
一 、 现 代教 师是 学生体 验 ,知识 创 新 的设 计者 、研 究 者 和反 思者
信 息技术 的革命 也带来 现代 教育 教学技 术 的快 速更 新与发 展,这种发 展的直 接后 果就是 教师在 教材 使用 、信 息获取 、媒体 选用等 方面 有更 多 的选 择权 和 更大 的 自主 管 理权 。因此 ,如何用 好 自己的这 些 “权 ”更好 地 为学 生 服 务 ,如何对 浩如烟 海 的知识信 息加 以经济 有效 的利 用 , 如何掌握 浏览信 息 ,获得 知识 的方法 ,如何识 别 、收集 、利 用和编 辑可 获得 的信息 ,乃至 如何制 作和 编 写课程 软件 和 教学过 程等无 一不动 态地要 求教 师扮演 一个 良好 的设 计者和研 究者 角色 ,以提高 教师 的教和 学生 的学 的效 率.

“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反思

“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反思

“异化”现象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反思作者:韩思齐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0年第02期“异化”作为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深刻性和预见性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现象有极大的助益。

在马克思这里,异化指的是“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物聚合的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抹杀我们的打算的物质力量,这是过去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者中间,异化问题已从经济、政治领域扩展到道德、心理、文艺等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说,但它们归根结底都受马克思哲学观点的制约,较为典型的如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阿多诺等人通过韦伯理论的中介,将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文化批判精神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批判主体结合起来,形成了针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批判。

异化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广泛使用,体现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深刻性和预见性。

异化已经被运用到当今中国的各个方面,然而并不是每种运用都恰如其分。

由于对概念理解的误差,如把异化简单化地理解为事物发生了违背初衷的变异,把异化批判为堕落和腐化等,使得其运用范围被夸大,内容琐屑。

虽然对异化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泛滥,但不可否认,当今中国的许多社会现象确实呈现出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异化,值得我们运用理论进行反思。

一、经济领域全球化趋势将各国纳入了彼此紧密关联的网络之中,然而,它对各国经济格局造成的影响却大有不同。

西方社会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已经开始出现了所谓异化现象减弱的趋势。

但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处在劳动产业链的低端,不断涌现的血汗工厂成为异化大本营。

工人与外商签订不平等的工作合同,承受漫长的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极低且没有医保覆盖,工作过程受到监视器监控,行动自由受限甚至被禁止……这些都无疑是工人与劳动活动、劳动产品的异化在当代的延续。

另一方面,在风险性极高的国际市场中,不仅廉价劳动力被国际资本榨取,经济的波动也造成工人和企业雇员财产和职业的不稳定性,极大地加剧了主观异化感。

教师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教师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

2008年第6期(总第112期)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J oU R N A L oF M U D A N J l A N G C oL LE G E oF E D U C A T I oNN o.6.2008Seri al N o.112教师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韦耀阳罗四清(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摘要]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由于历史与现实社会地位的变化、社会变迁和来自不同社会群体的期望等原因,导致其在社会角色扮演中产生冲突.难以调解.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应共同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重塑教师职业形象,缓解由于角色冲突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关键词]教师;社会;角色冲突[中圈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23(2008)06—0083一02“角色”一词源于戏剧,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角色冲突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角色失调。

在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1]用角色冲突的概念来分析教师行为.国外学者旱有探讨.自1962年英国的威尔逊(w i l s on,B.R)发表《教师的角色:一种社会学分析》一文以来,教师的角色冲突便逐渐成为教师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日本学者新掘通将教师的角色冲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教师自身的不同角色意识之间的冲突。

第二类是教师自身的角色规定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第三类是社会对教师的不同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

]教师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由于其社会身份地位的变化.不同社会成员对他的期待各异,加之社会观念本身的混乱.导致其对自我角色认同模糊.角色内部存在冲突,行为偏离角色规范。

陷入深深的角色困惑之中.一、传统与现代社会身份的变化引发教师角色冲突社会身份指的是一些人.他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并被给予社会公认的称呼.【3]一般地说,社会身份取决于三条标准:声望、财富和权威。

当具有社会身份的人能够吸引没有社会身份的人表示尊敬态度时,他们就被认为具有声望;如果他们被给予或者允许控制商品,他们则拥有财富l如果他们能使别人照他们的话行事则说明他们具有权威.人们一般认为.声望、财富和权威这三个特点是并行不悖的。

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协调发展

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协调发展

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协调发展作者:曹爱华来源:《高教探索》2008年第05期摘要:本文就作为现代职业知识女性代表的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新时期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四个特征做了详细阐述后明确指出:高校女教师应理性地认识到,现代知识女性由角色冲突走向角色和谐发展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应该大胆正视冲突,作出合理选择,力争向优秀女学者女专家学习,为社会的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协调发展高校女教师是中国职业女性中素质较好、就业层次较高、社会地位较为突出的一个群体。

据统计,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女教师比例一般都接近教师总数的一半。

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地工作着,为高等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创造力;同时她们又在家庭中发挥着其它家庭成员所不能替代的家庭主妇作用。

因此,高校女教师承担着双重角色:社会角色(教师)和家庭角色(女儿、妻子、儿媳、母亲)。

诚然,当代社会给高校女教师的发展创造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和条件。

但是,高校女教师在承担双重角色的同时,更多地承受着角色冲突的压力。

角色冲突必然带来角色困惑。

角色困惑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自然地消失。

高校女教师的角色冲突集中表现在家庭角色抑制了社会角色上,家庭角色中女性的生育和家务劳动是问题的核心和根本所在。

一、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现代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与困惑是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既有历史文化的渊源,又有个体心理的矛盾,还有社会现实的无奈。

[1](一)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新价值观的冲撞是造成高校女教师角色冲突的主要原因任何一个被文明教化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的、道德的、传统的观念的束缚。

高校女教师承受的似乎更多一些。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把女性定格在“孝妇、贤妻良母”的模式当中。

传统观念经过历史的积淀己经或多或少地内化为女性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使得现代女性潜意识中多少有一种依附心理。

同时,高校女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又促使她们把事业、个人成就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

社会学研究中的性别差异问题

社会学研究中的性别差异问题

社会学研究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性别差异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点话题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的构成、运行、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尽管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已经被广泛认同,但是实际上,性别差异仍然存在,并且对社会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

下面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探讨。

一、性别差异的社会根源性别差异的产生,既有生物基础,也有社会根源。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往往表现在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行为等方面。

但是,这些生物学差异并不足以解释性别差异的全部。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性别差异主要是由社会角色、社会结构、文化价值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所形成的。

这些因素包括:1.社会角色:男性和女性在传统社会中被赋予不同的社会角色。

男性被赋予了支配、竞争、决策等角色,而女性则被赋予了照顾、家务、母性等角色。

这种角色分配从而导致男女之间的行为、诉求、权利等方面的差异。

2.社会结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男性往往处于社会的核心地位,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

而女性则往往处于次要或边缘化地位,缺乏资源和权力。

这种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导致了男女双方在各个领域存在差异。

3.文化价值:文化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行为方式。

传统的文化价值强调男女差异,强化了男性的主导地位,使得女性在社会中的权益遭受侵害。

这种文化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慢慢地有所改善。

由此可见,性别差异的产生并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导致的,其根源是多方面的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也为我们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提供了理论的基础。

二、性别差异对社会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性别差异普遍存在,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1.影响职场中的公正性性别差异还影响着职场中的公正性。

男女在获取职业机会、岗位晋升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平等的状况。

女性往往面临到产假和回归职场后难以融入团队等阻碍。

这种不平等现象不但损害着女性的职业发展前途,而且也损害了社会的公正性。

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性别在教师职业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性别差异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性别在教师职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差异现象。

性别差异不仅涉及到教师的招聘、晋升、待遇等方面,还涉及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教师自身的职业满意度等方面。

从教师的招聘入手,就可以看到性别差异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

一些研究表明,一些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存在性别歧视现象,更倾向于雇佣男性教师而非女性教师。

女性教师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歧视,这就导致了教师队伍中男性占比较高的情况。

而在晋升方面,男性教师往往更容易获得教育机构的认可和提升机会,女性教师则面临更大的职业发展障碍。

此外,教师的待遇和薪资也是性别差异的体现。

虽然男女教师在同一职务下从事相同工作,但是男性教师的薪资往往高于女性教师。

这与教育机构对男性和女性的待遇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密切相关。

性别差异也会影响到教师在职场中的地位和权力分配,进而导致教师个体在工作中的满意度产生差异。

性别差异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一些研究表明,性别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有一定的影响。

男性教师可能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拜,而女性教师则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倾诉。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上也有不同的倾向,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总的来说,教师职业发展中的性别差异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问题。

研究性别差异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建设一个更公平、更和谐的教育环境提供参考和倡导。

希望未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进一步关注性别差异,促进教育界的性别平等,为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

有关“异化”概念的几点辨析一、本文概述“异化”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在哲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探讨。

这个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的论述,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理论工具。

本文旨在对“异化”概念进行深入的辨析,理清其历史脉络,挖掘其理论内涵,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和意义。

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异化”概念进行解读,包括其哲学基础、社会学应用、文学表现以及心理学解释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异化”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异化”概念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二、异化的定义与内涵异化是一个深刻且复杂的概念,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

其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从其本真状态或原始状态中脱离出来,转变为与其原始状态相对立的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事物可能失去其原有的本质、特性或价值,变得陌生和不可控。

在哲学领域,异化通常被用来描述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扭曲。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异化被理解为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之间的对立关系,即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

这种异化导致了人的不自由和不平等。

在社会学领域,异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丧失了个体性和独特性,成为社会规范的奴隶。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能会失去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判断力,变得盲目服从和缺乏批判精神。

心理学上,异化则可能表现为个体的自我疏离感,即个体无法认同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感到自己与自己的内心世界相分离。

这种异化可能导致个体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文学作品中,异化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与自我、社会、自然之间的疏离和冲突。

通过描绘人物的异化经历,作家可以揭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关注。

异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应用领域的概念。

女性教育的社会学意义与实践

女性教育的社会学意义与实践

女性教育的社会学意义与实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女性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女性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本文将探讨女性教育的社会学意义与实践。

一、女性教育的社会学意义1.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意识女性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女性的地位和意识。

通过教育,女性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女性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不仅仅对个人很重要,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女性教育可以让女性更加了解自己的价值和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的平等和稳定。

2.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女性教育可以培养女性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女性教育还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女性可以成为新思想、新文化和新价值观的传播者,从而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3.缩小社会的性别差距女性教育还可以缩小社会的性别差距。

在原有的社会文化中,男性一直被赋予更多的权利和地位,而女性则被剥夺了很多权利和地位。

女性教育可以让女性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从而消除社会性别差距。

女性教育可以让社会更加平等,影响到家庭和社会的管理和组织。

二、女性教育的实践1.加强女性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推动女性教育的实践,需要加强女性师资队伍的建设。

只有具备高水准的女性教师队伍,才能为女性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同时,女性教师还能成为女学生良好的榜样和激励。

2.建设女性教育基地建设女性教育基地是女性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手段。

女性教育基地可以成为女性学生学习、交流和启发的场所。

基地建设必须具备现代的教学设施和资源,同时应该考虑教育者提供的外部资源和教育合作机会。

3.推广女性教育优秀经验在女性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积极推广一些优秀的经验和做法。

例如,推广女性教育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优秀案例,引导女学生发扬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更好地服务社会。

总之,女性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它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别角色分化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别角色分化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性别角色分化问题性别是指社会和文化中对人的某些特征和行为的性别分类。

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和文化赋予不同性别的行为和期望,进而决定相应的角色。

性别角色分化在社会学领域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下探讨性别角色分化问题,研究性别角色的起源、影响因素以及对性别平等的挑战。

一、性别角色的起源在人类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形成逐渐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对人的生物特征产生了影响。

在雌雄二元论的框架下,男性和女性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这种差异性使得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社会地位明显不同,出现了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性别角色分化具有生物学根源。

二、影响性别角色分化的因素除了生物学的影响之外,社会因素也在性别角色分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语言、价值观念等都对性别角色的分化产生影响。

首先,文化对性别角色分化有深远影响。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性别角色分工和规范。

例如,在西方文化中,男性被要求具备决策、领导和独立等特质,而女性则被要求更具有情感性和关怀性。

此外,语言也是影响性别角色的关键因素。

在某些语言中,对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词汇或者称呼方式,会强化对不同性别的刻板印象和期望。

价值观念方面,不同社会对性别角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某些文化中,男性被赋予更高的地位和社会奖励,而女性处于明显的劣势。

三、性别角色分化对性别平等的挑战性别角色分化使得男女之间在职场、教育、政治等各个领域存在明显的差距,阻碍了性别平等的实现。

首先,对女性的限制使得她们难以在工作和政治领域中获得公平的表达机会和机会。

由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和期望不同,女性往往在职场上面临着性别歧视、工资差距和晋升机会的限制。

在教育方面,不平等问题也同样显著。

由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影响,女孩子往往难以获得与男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前景。

此外,在政治领域中,女性也面临强大的威胁和挑战。

异化理论的社会学视角研究

异化理论的社会学视角研究

异化理论的社会学视角研究异化这一概念自诞生以来,对它的内涵就有不同的理论解释。

社会学对异化理论的研究由来已久,社会学异化概念和哲学异化概念的内涵趋向于完全背离。

经验实证主义把异化视为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社会现象学里异化指的是社会结构的畸形。

在社会政治学中,异化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批判资本主义的主要武器。

异化一词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 ,有让渡、转让、疏远、差异、分离、精神错乱等义。

该词最早出现于《圣经》,是指亚当偷吃了禁果,堕落成凡人,从上帝的纯真神性中“异化出去”。

在中世纪,异化被定义为人类与上帝相通所达到的狂喜境界;在新教时期,以加尔文为首,把异化定义为精神死亡,即人因为原罪而使自己的精神与上帝产生疏离;17 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权利的转化意义上使用“异化”;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把异化理解为个人自然权利的让渡。

十九世纪德国的黑格尔首次明确地把“异化”作为哲学范畴使用。

费尔巴哈则把异化运用于解释宗教的起源,把神看成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则把异化视为私有制的衍生物和社会劳动分工的结果。

一般认为,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客体又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自身。

异化这一概念内涵可以有不同角度的分析,下面就社会学的视角来对异化理论做一个梳理和研究。

社会学异化概念与哲学异化概念的内涵趋向完全背离,经验实证主义把异化视为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其中学者们主要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即具体的、确定的社会条件是如何影响价值取向、个体态度和社会群体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

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异化概念所具有的确定的、经验主义的特点,从而把异化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题。

比如,席曼把异化视为是个人情感的总和,并把它分为五个不同的表现形式:(1)权利丧失。

即当个人认为他的行为将不可能产生他所追求的结果时所产生的感受;(2)意义丧失。

即当个人必须对他所参与的事件有清楚的了解,但他却并不知道他的行为目的是什么,以及他的行为为什么是某种形式而不是另一种形式时所产生的感受;(3)标准丧失。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论文摘要: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笔者分析了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的现象,认为它的外在原因是教育和社会需要脱节以及教育声望和其实际待遇的反差,内在原因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形象的理想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

消除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不符现象也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强化对教师行为的良性监督机制;重塑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当前社会处在体制转型的时期,人们的观念、行为也发生了变化。

教师作为现代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变化尤其令人关注。

教师行为与其所扮演角色相符合是社会所期望的,也是教师应该达到的目标。

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出现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相符合甚至冲突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它会带来什么后果以及怎样尽可能消除这一现象,正是人们所关心也是笔者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原因分析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的产生有许多原因,根据教育社会学原理,笔者认为主要有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原因。

(一)外在原因——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首先源于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被认为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而且经常达到严重的程度;其影响之大,波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次[1](P156)。

如果教师不能给学生传授适应社会需要的知识、技能,不能使学生养成对人生、对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这种教育无疑是脱离社会需要的。

此时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之间出现差距,当差距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直接冲突。

由于教育在产出上的滞后性,使教育与社会需要经常脱节,因此,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一致乃至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教师职业声望与其实际待遇的反差也造成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

从实际调查情况看,同其他从事复杂劳动和专业劳动的职业一样,教师职业声望的名次排列在前面,可以说,教师的职业声望较高[1](P235)。

教师的经济收入是影响其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增长是较快的,但若扣除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可以认为教师工资增长的幅度并不大。

关于中国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探索

关于中国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探索

关于中国传统教师角色的反思与探索“角色”一词源于戏剧中扮演的剧中人物。

20 世纪 20 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首先引入社会学理论,用以分析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应有的行为方式。

目前,角色概念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之中。

在学校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在师生人际交往中扮演什么角色对学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关于中国传统教师角色的梳理与反思1. 传道者角色。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以及择师的必要性的,在当时很有进步意义。

这就给此后一千多年的教师角色定了位。

直到21世纪后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中小学教师把此奉为经典,他(她)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填鸭式”、“题海战术”或者靠简单的机械重复来提高学生的分数,教师教得极其枯燥无味,学生学得苦不堪言,考试个个拿高分,实际操作却摸不着头脑。

2. 控制者角色。

中国古代敬奉“天地君亲师”,“师”为“五尊”之一,被高高地供奉在很多家庭的神坛上接受顶礼膜拜。

从孔夫子成为万世师表开始到唐宋时期,尊师尊孔已经发展到了极至,教师与学生之间俨然君臣关系,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监工,学生是劳工”,“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微不足道”,学生的一举一动全在教师的监控之下。

有很多中小学教师都要求学生上课的时候身体坐端正,双手背在身后,不能扭头,不得讲话,更不能起身走动,学生稍有违犯,便会遭到教师严厉的惩罚。

学生在这种严厉苛刻的环境氛围下,个性心理必然受到压抑,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3. 权威者角色。

《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

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

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

社会化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别认同,而这种认同往往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社会化过程塑造了个体的价值观和角色意识,对于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性别角色的形成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传统上,男性被期望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而女性则被期望承担家庭的照顾责任。

这种分工在家庭中通过亲身经历被传递给子女,形成了性别角色的养成。

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现代家庭逐渐趋向平等,父母在教养子女时更加注重平等意识的培养,使得性别角色开始发生变化。

其次,教育系统对于性别角色的塑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往,男性常常被鼓励追求科学、技术和管理等领域,而女性通常被鼓励选择护士、教师和家庭生活等领域。

这种性别偏见导致了职业选择的不平等和性别角色的固化。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机构逐渐更加注重对性别平等和包容的教育。

通过教育的力量,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自己的职业道路。

再次,媒体也对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传统上,媒体经常呈现男性具有强壮、有竞争力和决断力的形象,而女性则呈现为柔弱、依赖和婚姻为重的形象。

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对个人造成了压力,也限制了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识。

然而,近年来,媒体开始呈现更多多样化和平等的性别形象,强调性别的多样性和平衡,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促进性别平等的认识。

此外,社会的进步也给予了个体更多自由选择性别角色的权利。

以往,社会普遍认定男性应该具有坚强、冷酷的形象,而女性则应该温柔、含蓄。

然而,现代社会对于性别角色的定义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包容。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性别表达和角色模式,摆脱陈旧的刻板观念,追求自由和平等。

综上所述,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化过程。

家庭、教育、媒体以及社会进步都对性别角色的塑造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问题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学校的组成已渐渐呈现出男少女多的特征。

值此之际,对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就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影响及对策,以期为改善小学教师性别结构架构提供参考。

二、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原因(一)社会观念影响社会性别观念影响着小学教师性别比例。

传统的家庭观念认为男性应该在家庭一线从事一份有竞争力的工作,以提供家庭的物质保障;而女性则理应全职照顾小孩,负担婚姻家庭的活动和教育子女。

这种性别观念造成男性比女性胜任教师份种较少,男性老师数量不足,进而催生了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现状。

(二)结构性影响小学教师性别失衡可能受到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比如教育资源的分配产生的不平等,性别社会角色的赋分以及就业前景的偏向等。

这些结构性因素都是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

(三)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于社会上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也有所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的角色也不断发生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女性更加能够参与社伤的活动,尤其是教育行业拥有了较多的机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小学教师队伍中,进一步导致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

三、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对策(一)加强和改善教师培养体系教育机构应该根据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小学教师职业化素质教育和培训,以促进男性教师数量的增加,使小学教师性别结构更加合理和均衡。

(二)尊重教师的劳动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教师的尊重和表彰,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增加男性教师对小学教师工作的热情,从而减少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现象。

(三)改善政策环境政府应该及时出台政策,调整性别社会角色的赋分,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促进性别平等,完善小学教师编制,不仅能有效调整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的状态,而且能更好的保障教师的权益。

四、结论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是当今社会的重要现象,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同时也为政府改进和完善教育体系带来了重要挑战。

传统小学女教师形象透视一种性别视角

传统小学女教师形象透视一种性别视角

传统小学女教师形象透视:一种性别视角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姚羽一、现行小学教科书导向下的教师形象性别角色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其内容也必然受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作为社会成员的男女儿童,也必然会按照社会传统文化的性别要求,被教育、被指导并逐步形成与其性别相适应的社会行为模式,我们把这一过程叫做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

除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学校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教材中的性别角色容易反映社会文化对两性作用的定型看法。

表面上看,任何一本教材都没有明确地教育男孩该怎样成为一个男人,女孩该怎样成为一个女人,但是,事实上教材确实存在着明确的两性特征模式。

如男性常被描述成具有创造性的、强有力的;而女性则是胆小的、依赖的、安分守己的等。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95级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曾于1998年对我国部分中小学教材和美国的一些小学教材进行分析和统计,发现教材在人物个性形象塑造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偏向,可以说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赋予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看法,在学校教材中都有具体体现。

①笔者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浙江省通用的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浙江教育出版社)为研究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及相关读物中的小学教师人物形象进行了类似的统计和分析。

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例,有《难忘的启蒙》(第12册)、《理想的风筝》(第10册)、《画杨桃》(第6册)、《师生情》(第5册)等描写小学教师的课文,以男教师形象的塑造居多。

《理想的风筝》中身患残疾却有着对人生积极乐观态度和顽强执着精神的刘老师,《画杨桃》中治学严谨、令“我”受益终身的老师,《难忘的启蒙》中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作者的启蒙老师,以及《师生情》中三位女学生代表全班同学冒雨去探望的生病的老师,无一不是传统的“圣人”教师形象的典范。

教师是那样无私,甘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肩负着巨大的社会期望。

[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社会化]教师角色社会化

[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社会化]教师角色社会化

[新形势下的教师角色社会化]教师角色社会化一、角色及教师角色社会化“角色”概念本是一个戏剧用语,指演员在舞台上依照剧本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后来被人们引入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中。

教师角色作为角色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教育社会学家比德尔(Biddle)将教师角色从三方面加以阐述:一是教师行为,这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即在学校或课堂上的行为。

不过,教师的行为在工作环境以外也是存在的。

因此,有时也指教师家庭、市场或政治舞台上的行为。

二是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主要是指教师的静态特征,如承认教师具有独立的社会地位,教师的组成、状况以及进入或脱离这一领域的条件。

三是对教师的期望,其中有教师自己对自己的期望,也有学生家长、学校行政领导、学生、政治家或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期望。

以上三个方面并不互相排斥,每一方面都代表了教师角色含有的复杂性的一面。

由于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复杂性,教师不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而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

所谓教师角色社会化,就是教师在学校系统中逐步了解和认识自己在专业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以表现合宜角色行为的过程。

通过角色社会化,教师能够形成社会期待的角色素质、履行角色职责、树立角色形象。

教师角色社会化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完成角色社会化的内容而实现的。

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职业文化群体中的一员,成为一名教师也就是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师角色社会化的目的,是要创造更适宜的社会环境,使教师能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信念等,简单地说就是使教师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教师角色社会化的必要性21世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得教师的权威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教育内容的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获取知识的广泛途径,使教师不再是“先学先知”之师和信息的权威拥有者;其次,教育活动的“全民化”在信息网络上得以实现,使得教育进入了一个空前“民主化”的阶段,教师由教育活动中的权力阶层转化为参与阶层;再次,传统教育中教师排他性地享有学生的尊敬与崇拜,21世纪的教师已难以与更具感召力的网上权威相抗衡;最后,在封闭社会中,教师的传统权威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浓厚积淀,而在开放的信息化社会中,师道尊严意味着保守,历史的积沉有时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包袱,新的时代需要的是创造与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8月上半月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女性教师角色异化的社会学分析方馨(东北师大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130024)摘要:对女性教师角色的正确认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也有利于通过文化的再生产对年青一代施加影响,进而促进教育公平。

女性教师角色是社会规范代表者和社会文化传递者、具有个体独立性和尊严的职业共事者与不以性别因素为转移的自我职业角色认同者三大内涵的结合。

但在实际情况下,女性教师角色在课程、权力结构和自我认同方面都产生了异化,究其原因是带有性别刻板印象的社会期望与学校作为文化再生产和符号暴力的机构,在男性主义主导下的统治阶级文化资本的合法化与再生产。

关键词:教育社会学;社会性别;教师角色;角色异化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1文章编号:1005-3476(2019)08-0021-06目前在中国教师队伍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一直高于男性教师,据统计显示⑴,2017年我国女性教师人数为1050.81万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5.39%①。

但是女性教师的职业和学术发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既有文献的研究发现,相较于男性教师,女性教师在薪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教师是教师角色的身份载体,角色行为是教师角色身份的外部表征。

上述现象是由于女性教师角色异化而产生的,具体表现为女性教师在课程、权力地位和自我角色意识层面的角色异化,其背后的原因是女性教师在受教育和社会化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认同产生的异化,同时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被同化,取得既得利益的女性教师对男性主义主导的社会文化进行再生产,继续对年青一代施加影响+—、研究背景教师角色(TeachersP Roles)是一个混合概念,多数学者往往界定不明确或是忽略了其中某-方面,甚至将教师的地位(Status)和角色(Roles)混淆。

其中概念界定较为全面和完善的是我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学者吴康宁教授和美国南加州大学罗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

吴康宁教授认为教师角色的社会学研究可以在四个层面上展开,分别为作为社会成员的教师、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作为学生社会化承担者的教师和作为自身社会化承受者的教师,2〕。

安德森则认为教师角色是社会角色的属概念,针对社会角色进行分析可以把教师角色界定为教师行为角色、教师社会职业角色和教师的角色期望,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角色是指具有教师特征的行为、教师所享有的身份或社会职位以及教师所拥有的期望,3〕。

这一定义基本上囊括了所有与教师有关的动态与静态角色,是相对全面的。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中,很多学者针对这一界定的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却都运用“教师角色”这一概念,这就导致了研究者忘记自己的概念界定或误解作者简介:方馨(1994-&,女,河北唐山人,东北师大范大学教育学部,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学。

①暂缺技工学校的数据。

他人的概念,给后续的研究造成困扰。

故此将对“教师角色”这一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据上述可以认为,教育社会学视域下的教师角色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教师角色是指教师以职业角色为核心,在社会各个组织中承担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狭义上的教师角色是指以教师教学为核心,在教育系统组织层面中所担任的角色。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教师角色的狭义概念进行探讨,在教育系统组织层面上,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社会代表者与文化传递者、职业共事者、自身角色的认知者。

这一认识应是相对统一并且客观公正的,不以性别、从教学科等因素为转移。

二、女性教师角色异化的体现%一)何谓异化异化%Alienation)源于拉丁文alienatio,这概-词汇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受到了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学家的关注,对它的理解可以追溯到卢梭。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指出人类脱离原有的天性,在社会形成中逐渐变得扭曲,最终无真实性的可能可以理解为“异化”。

但是真正将这一词汇引入社会批判中的人是黑格尔和马克思。

塞曼%Seeman)认为异化有五个不同的用法,即无能为力、毫无意义、失范感、社会隔离和自我疏远⑷。

综合这些学者的理解可以看出异化是一种消极现象,使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由此可将角色异化定位为一种身份错位,它是个人、组织等偏离原有的角色定位,扮演原本不属于自己应有角色的一种现象,其实质是应有功能的失效和行为的失范。

女性教师角色异化不仅仅会导致女性教师群体的社会地位、薪资水平受到影响,还会因为学校中的文化再生产将这种性别偏斜和性别歧视现象传递给年青一代,导致性别层面上的教育不公愈演愈烈。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看,男性和女性在生理遗传的方面具有差异性,所认并不意味着在从事所有社会工作中女性和男性要完全公正平等,甚至在职业角色方面也有着区别。

比如广义的教师角色中,女性教师除了承担既有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生育的角色,这就造成了女性教师会更多的体会到教学角色和社会性角色之间的双重角色冲突问题。

可是从狭义的教师角色概念出发,在应然状态下女性教师和男性教师都应代表和传递着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进行个人独立的职业共事交往,并且对自身教师的角色认同也应是统一的。

但是实然状态却不尽然,主要表现在课程、权力地位和自我角色意识层面的女性教师角色异化+%二)课程中的女性教师角色在面对学生时,教师的角色应为社会规范的代表者和社会文化的传递者,除去必要的不具有社会义应成下的等视者应还,师师有这我角所表者的成人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认正规课程和隐蔽课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以完成年青一代的社会化和文化延续。

在这一点上,处于同样社会意识形态下的男性和女性教师角色代表的应是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

但是就当下的正规课程和隐蔽课程而言,这种同一性没有达成,反映了女性教师角色在课程中的异化。

从正规课程来说,正规课程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在学校课程计划中明确规定的学科以及有目、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按照预先编订的课程表实施⑴。

其中,我国教科书是由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教材编订委员会对教育知识进行选择和编制。

在教育学中,实行正规课程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正规课程的意义主要是促进教育平等,保障在一定年限内的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

对某教版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中的统计可以发现,课文中对女性的描写主要是“没有文化的老奶奶”“祥林嫂”,还有“小美人鱼”“林黛玉”,以及“刘胡兰”“居里夫人”和“刘和珍君”等英雄的形象。

对女性教师形象的刻画是学生奉献到生命最后一刻,而男性教师则刻画为能理解并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并加以表扬。

教师所传递给学生的文化,暗喻了男性为主的文化,男性是理智和智慧的存在,并且能够在家庭和工作中游刃有余。

这些正规课程所传递的文化既没有全面反映当今女性教师的形象,也不符合大部分女性的社会角色。

在这一过程中男性教师传达的是符合男性利益的社会规范和文化,但是女性教师不仅没有意识到这种文化再生产的影响并加以纠正,反而在授课过程传递着代表男性主义的课程文化,出现了角色异化的现象。

而就隐蔽课程而言,学生在校园文化、师生互动等方面都能感受到女性教师角色的异化。

有学者曾对某师范大学和其附中校园草坪上和道路两旁竖立的名言牌进行统计,在32条名言中,除《四书》中的12条外,其余全部分自国内外著名的男性教育家、革命家等叫这些名言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精华,也是激励着男性和女性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这一现象确也在隐蔽地向学生传递只有男性的言论才能流传至今这样的暗示。

而在师生互动方面就更加明显。

一方面就课堂提问而言,女性教师更喜欢关注和提问男性学生,而对于女性学生的抢答则更关注她们的行为规范。

另一方面就学科而言,女性教师多从事文科、低学段的教学,而男性教师多从事理工科和高学段的教学。

据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女性教师占总专任教师人数的比例分别为学前教育97.79%、初等教育67.15%、中等教育54.66%和高等教育49.83%⑺。

虽然也有社会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生理结构上的不同会导致在第二性征出现或是成年后在智力水平和学习方式上出现差异,但是这种研究并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文化环境和社会期望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要得出 这样的结论证据尚且不足⑻。

随着近四十年来女性地位的极大提升,女性开始享有相对平等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女性在数学和科学领域的成就基本与男性持平甚至高于男性,尤其是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职业如教师等,男性和女性的能力和成就应是相同或接近的。

但是学校中男女教师任教学科、从教学段的较大差距,向学生传递的信息就是在成人世界中,在以智力劳动为主的科技与教育领域,“学术”层次越高,男性比重越大,女性比重越小。

男性适合做高智商和高能力的工作,而女性教师角色则适合不需要太多逻辑思维和能力的工作。

%三)权力地位中的女性教师角色教师作为职业共事者是教师在面对领导、下属和同事时的角色,体现在权力地位上和职业交往方面的“个体独立性”和相对平等性。

具体来说就是女性教师与男性教师在除去自身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外的情况下,在薪资待遇、职称晋升、从教学科等方面应享有同样的机会,在与同事的交往互动中应是独立的个体,需要受到同等尊重。

但是在实际中,女性教师在职称评定、学历情况、行政岗位和院士的性别比例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在与领导和同事的交往和互动过程中也不乏出现性骚扰的问题。

截至2018年,我国女性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平均占比都约在一半以上,以高等学校%普通高校)的女性专任教师为例,高校女性专任教师总人数约为81万人,约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49.83%,但是在职称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高等学校%普通高校)的女的专任教师中,具有初级职称的比例为60.42%、中级职称的为55.67%、副高级职称为47.46%、正高级职称为31.26%⑼。

还有学者指出女性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生涯中的“高原现象”%Plateau Phenomenon)o高校女性教师一般在晋升至副教授级别后,在评价中不再受到重视,面临着“玻璃天花板障碍”,很难再获得晋升。

而在从事行政岗位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马马老师曾在一次访谈中指出,2015年我国中小学女性校长的比例仅占全体校长的5%,这个数值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而大多数女性在教育系统组织中还是主要从事教学和基础的行政任务。

由此可见职称和职务级别越高,女性教师所占比例就越低。

而随着级别的升高,各个级别的教师的社会阶层地位也就越高。

在幼儿园和小学教师中女教师占多数,而普通中学特别是高校中,教师中男性教师占绝对优势,各级学校中的这种构成表明男性是权力的掌握者。

权力地位中女性教师角色异化体现得更为明显的是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情况和我国院士的性别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